孕期妈妈要警惕肠梗阻
孕期妈妈要警惕肠梗阻
过量补高蛋白或造成食物性肠梗阻
据专家介绍,临床中发现,妊娠16~20周、32~36周或产后,女性都非常容易发生肠梗阻。怀孕本身不会引起肠梗阻,但怀孕后,孕激素水平增高,使得肠管平滑肌张力降低,肠蠕动减慢,再加上怀孕后容易发生便秘,粪块堆积在结肠和直肠内,加上增大的子宫对肠管的压迫作用,都可能成为肠梗阻的辅助性因素。
很多准妈妈本身就受妊娠生理影响、胃肠蠕动有所放缓,如果在孕期一次性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造成食物难以消化吸收,堆积在肠管内,外加上平时缺乏运动,使肠蠕动更加缓慢,就会造成食物性肠梗阻。
妊娠期肠梗阻对母婴是严重并发症
专家强调,妊娠期肠梗阻对母婴来说都是一场严重并发症。因为肠梗阻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的改变,还可以导致全身生理紊乱,由于妊娠期子宫增大,使孕期肠梗阻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医患双方对放射线检查、麻醉、手术的顾虑,导致诊断和手术经常延误,致使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率增加。妊娠期肠梗阻的症状基本上和非孕期肠梗阻相似,但是因为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占据腹腔,肠袢移向子宫的后方或两侧,或由于产后腹壁松弛,使得体征不明显、不典型,所以常被忽视。
肠梗阻有什么表现
几乎所有的肠梗阻都会有以下几个共同的症状: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
当出现以上的症状时,应该高度警惕肠梗阻,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孕妇肠梗阻:都是吃肉惹的祸
引起孕妇肠梗阻的原因:
1、孕中晚期大量孕激素作用,胃肠蠕动减慢,易发生便秘,排便困难易形成肠梗阻。
2、由于增大的子宫压迫胃肠道,使肠管上移受压,易发生肠梗阻。
3、夜间大量进食肉类食物而缺乏粗纤维,加上夜间活动减少,休息中胃肠道排空延迟,大量食物堆积易发生肠道堵塞。
4、先天性降结肠延长,肠蠕动减慢时粪便干结,易发生机械性低位肠梗阻。
如何判定得孕妇肠梗阻呢?
腹痛,腹痛为肠梗阻的主要症状,一般为持续性或阵发性肠绞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脐周,也可偏于梗阻部位一侧。原因为肠内容物通过受阻,梗阻以上部位肠管蠕动增强,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和痉挛,引起阵发性剧烈绞痛。腹部可见肠型和肠蠕动波。触诊有时可摸到肿块,梗阻部位有压痛和腹膜刺激征。叩诊腹部呈鼓音,听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部分绞窄性肠梗阻肠鸣音可消失。
呕吐和腹胀,早期呕吐多为肠膨胀引起的反射性呕吐,此后呕吐和腹胀随梗阻部位的不同而不同。高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早而频繁,呕吐物为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伴大量胃肠液、胰液和胆汁,腹胀多不明显。低位肠梗阻时,呕吐出现晚且次数少,晚期可吐出带粪味的肠内容物,腹胀一般较重,可呈全腹弥漫性。排便、排气障碍,不完全性肠梗阻及高位肠梗阻早期可有排气和少量排便;完全性肠梗阻患者则不再排气排便。
孕期肠梗阻注意事项:
1、妊娠期间,肠蠕动减慢、便秘、肠管受压迫,以及一次性大量进食是肠梗阻形成的辅助冈素。
2、孕妇出现腹痛、腹胀、呕吐,以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时,须警惕肠梗阻的可能。
3、多活动、多饮水、多吃蔬果、少吃辛辣,是预防该病的重要举措。
未育妈妈要警惕功血
功血临床上可分为两类,即无排卵型和有排卵型功血,患者中70%与无排卵有关,20%见于青春期,50%以上发生在45岁以上的妇女,其余见于育龄期。
正常月经周期有赖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统调节,大脑皮质控制下丘脑的功能,机体内任何因素干扰了此系统的完整性,均可导致功血。精神过度紧张、环境和气候改变,营养不良,劳累过度或代谢紊乱等因素,均可通过大脑皮质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子宫内膜反应异常,其组织学变化失去规律性,可以是从增殖期到分泌期的任何一个阶段的改变。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者大部分为无排卵性出血,卵泡有某种程度的发育并持续存在,但不能排卵也无黄体形成,长期受雌激素作用的子宫内膜以破绽出血或消退出血的形式出血,量的多少,持续时间长短都不确定。
功血常见于卵巢开始成熟的青春期和卵巢开始衰退的更年期。青春期时由于丘脑下部周期中枢的成熟障碍,不能引起象正常月经那样的中期LH高峰,卵泡不能排卵,故常为无排卵型功血, 更年期也常为无排卵型功血。生育年龄患功血者比较少见,可见于流产或分娩后,除无排卵型外尚可出现有排卵型功血,即卵巢所受的干扰较轻,虽也有排卵发生,但由于排卵后LH相对不足或持久分泌,使黄体发育不健全或萎缩延迟及不全。
1、无排卵型功血: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不规则子宫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有时先有短时间的停经,然后发生子宫出血。有时一开始表现为不规则出血。也有时周期尚准,仅表现为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出血期无下腹痛或其他不适,出血多者可出现贫血。
2、排卵型功血:1)黄体发育不健全:临床常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少于28天,也有些病人经期正常,往往伴有不孕或早期流产。2)黄体萎缩不全:雌、孕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常发生在生育年龄的妇女,月经周期正常而经期延长,出血量不等,有时可在经前、经后有淋漓不断的出血,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
孕期肠梗阻注意事项
1.妊娠期间,肠蠕动减慢、便秘、肠管受压迫,以及一次性大量进食是肠梗阻形成的辅助冈素。
2.孕妇出现腹痛、腹胀、呕吐,以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时,须警惕肠梗阻的可能。
3、多活动、多饮水、多吃蔬果、少吃辛辣,是预防该病的重要举措。
肠梗阻的治疗
老年人便秘多做按摩:肠梗阻的典型症状是呕吐、腹胀、腹痛,当腹痛不能缓解,甚至加重时,要提高警惕;肠梗阻是需要及时就医的急症,患者在遇到以下情况时应提高警惕。腹胀患者经常摸摸肚子,发现腹部由软到韧,由韧到硬者,可能是发生了肠梗阻。出现腹胀、便秘等可疑症状时,最好做腹部按摩,并且一定注意手法,如果摸到孤立的段,不随时间而变化位置的话,就可能是肠梗阻。
按时肠镜检查:导致老年人发生肠梗阻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肿瘤,肠道肿瘤增长到一定大小,会导致排便不畅,引起肠道梗阻。
因此,老年人要定期体检,每3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尤其是发现有肠息肉的患者,更需定期复查观察息肉变化,必要时及时手术摘除。肠镜检查是确诊肠道肿瘤的金标准,对于不便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可选择大便隐血检查和肿瘤指标血液检查等。这同时也是间接预防肠道肿瘤引起梗阻的方法之一。
治疗妊娠合并肠梗阻效果怎么样
对于妊娠合并肠梗阻患者来说,及时接受治疗是十分重要的,随着医学不断发展进步,治疗妊娠合并肠梗阻的方法也越来越多,如手术治疗等等,虽然治疗妊娠合并肠梗阻的效果很好,但是也不可忽视妊娠合并肠梗阻的护理工作,如妊娠合并肠梗阻病人手术后回家要注意饮食,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如生白薯、花生、豆类等,防止胃肠受刺激后梗阻复发。
妊娠合并肠梗阻病人手术后回家要注意饮食,少吃或不吃生冷食物,如生白薯、花生、豆类等,防止胃肠受刺激后梗阻复发。注意妊娠合并肠梗阻病人的保暖,勿着凉感冒。无论何种肠梗阻,都不能给患儿喂水或吃东西,并注意观察腹疼情况,呕吐及排便排气情况。如病儿腹疼剧烈或腹胀渐加重,或有烦躁,脉快等现象时,说明病情加重,应及时送医院诊疗。
当妊娠合并肠梗阻时,多数患者会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腹痛伴呕吐,以及肛门停止排便和排气。由于孕妇子宫表面积大,吸收毒素多,一旦发病,妊娠合并肠梗阻患者病情发展可能更快更严重(国内有报道指出,当罹患妊娠合并肠梗阻时,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6.6%,胎儿死亡率达44.40%)。鉴于此,孕妇如若出现腹痛、腹胀,以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时,应高度警惕肠梗阻,并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
目前最常见的妊娠合并肠梗阻有三种疾病,即粘连性肠梗阻,肠套叠和腹股沟斜恼嵌顿。功能性肠梗阻主要针对引起肠麻痹的疾病进行治疗,例如肺炎合并肠麻痹时,主要治疗肺炎,同时采取禁食,胃肠减压,洗肠等保守疗法,减轻肠梗阻的症状,真正需要手术者很少。
妊娠合并肠梗阻的治疗以手术为主,特别是一些先天性肠道畸形,如先天肠道闭锁,必须及时手术,但有些疾病如肠套叠,绝大多数可经气灌肠得到治疗,又如粘连性肠梗阻,有相当一部分患儿经禁食,胃肠减压,中药,输液等保守治疗而缓解。
呕吐是怎么回事 消化系统性疾病
如果经常无故的出现干呕,要警惕消化系统疾病,如神经性呕吐、胆囊炎、胰腺炎、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极性阑尾炎、肝炎、腹膜炎、胆石症、肠梗阻、幽门梗阻等均可造成上述症状。
妊娠合并肠梗阻的生活注意
虽然怀孕本身不会引起肠梗阻,但怀孕后,由于孕激素水平增高,使肠管平滑肌张力降低,肠蠕动减慢;以及怀孕后容易发生便秘,使粪块堆积在结肠和直肠内;加上增大子宫对肠管的压迫作用,都可能成为肠梗阻的辅助性因素。具体到消化,本来受妊娠生理影响,胃肠蠕动就有所减慢,而她又一次性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造成食物难以消化吸收,并堆积在肠管内,加上平时缺乏运动,使肠蠕动更加缓慢,因而造成食物性肠梗阻。当妊娠合并肠梗阻时,多数患者会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腹痛伴呕吐,以及肛门停止排便和排气。由于孕妇子宫表面积大,吸收毒素多,一旦发病,病情发展可能更快更严重(国内有报道指出,当罹患该病时,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6.6%,胎儿死亡率达44.40/o)。鉴于此,孕妇如若出现腹痛、腹胀,以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时,应高度警惕肠梗阻,并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
卧床多、活动少会增加食物性肠梗阻的机会,所以,孕妇怀孕期间一定要注意适当运动(如散步等)。多吃些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少吃动物性食物,尤其不要吃太多含高蛋白且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肉类食品可煮至熟烂后再吃。对一些不易嚼烂、易形成团块的食物,如糯米、葡萄、香菇、竹笋,动物筋膜、肌腱等,要尽量少吃。特别是经常便秘者,平时更应多活动、多饮水、多吃蔬果、少吃辛辣,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此外,积极防治各种孕期并发症,也是预防食物性肠梗阻的重要举措之一。
肠梗阻腹胀该如何治疗呢
肠梗阻常见症状以腹胀为为主,或有间歇性隐痛、绞痛等。大便量少,通而不畅,时断时续,次数增多。由腹胀腹痛是容易忽视早期肠梗阻的征兆,我们一定要警惕肠梗阻会引发腹胀。
如果不完全性肠梗阻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发展成完全性梗阻,就可能造成肠坏死,导致无可挽回的生命危险,一旦穿孔引起粪汁性腹膜炎,死亡率达100%。所以我们一定要采取及时措施,避免病情严重。
一、老年人便秘多做按摩:肠梗阻的典型症状是呕吐、腹胀、腹痛,当腹痛不能缓解,甚至加重时,要提高警惕;肠梗阻是需要及时就医的急症,
患者在遇到以下情况时应提高警惕。腹胀患者经常摸摸肚子,发现腹部由软到韧,由韧到硬者,可能是发生了肠梗阻。出现腹胀、便秘等可疑症状时,最好做腹部按摩,并且一定注意手法,如果摸到孤立的段,不随时间而变化位置的话,就可能是肠梗阻。
二、按时肠镜检查:导致老年人发生肠梗阻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肿瘤,肠道肿瘤增长到一定大小,会导致排便不畅,引起肠道梗阻。
因此,沈主任建议老年人要定期体检,每3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尤其是发现有肠息肉的患者,更需定期复查观察息肉变化,必要时及时手术摘除。肠镜检查是确诊肠道肿瘤的金标准,对于不便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可选择大便隐血检查和肿瘤指标血液检查等。这同时也是间接预防肠道肿瘤引起梗阻的方法之一。
患有肠梗阻腹胀的疾病,多数发生在老年人身上,尤其是老年人年纪大了以后,身体的活力下降,也会引起便秘和恶心腹痛的问题,大便不能顺利的排出,就会感觉到腹部,胀痛,也会感觉食欲不振,多按压拇指,揉捏肚子,平时吃一些清茶败火的食物来调理肠胃。
孕妈妈要警惕巨大胎儿
巨大胎儿的出现严重影响了孕妈妈和胎儿的健康,如果母亲被提示胎儿过大,就要考虑清楚了,既然了解巨大胎儿的危害,刚刚怀孕的女性就要做好预防巨大胎儿。那么,预防巨大胎儿的措施有哪些?下面就随小编一起来了解吧。
1、注意健康,均衡摄入营养
孕妈进补必须规律进行,不同时期孕妈妈需要补充不同的营养:
(1)孕早期:在胚胎尚小时,可以增加一些富含维生素B的食物,主要以蔬菜、谷物、水果为主。
(2)孕中期:此时胎儿的生长加速,各器官系统处于分化奠定阶段,孕妇的热量消耗和所需要的蛋白质比正常人增加10%~20%,这个时候的食物要以豆类、乳品、肉类、蛋类、蔬菜、水果为主。
(3)孕晚期:处于胎儿骨骼发育、皮下脂肪积贮、体重增加的阶段,孕妇除摄取适当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类食物外,还可适当增加脂肪性食物。
2、合理运动
孕期适当饮食及运动,不合理的饮食可导致体内营养物质的累积,若不进行适当的运动将使巨大儿发生的风险增加。然而很多人认为在孕期进行锻炼是有害的。而事实上,怀孕期间剧烈运动与早产和低体重儿可能有一定的关系,但中度或轻度运动并不会导致这种结果,甚至会减少妊娠期糖尿病及子痫前期的发生。孕期定期锻炼可使巨大胎儿的发生率降低23%。
3、预防过期妊娠
过期妊娠若胎盘功能正常,巨大胎儿可继续生长,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可随着孕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所以应积极采取措施终止妊娠。
4、适当的运动有助于生产
作为孕妈妈,当然不能整天待在家里坐着或躺着,这样容易因为肠胃缺少蠕动而造成便秘,还容易因为吸收的营养过多囤积而导致孕妈妈发胖、巨大胎儿。
准妈妈过度进补小心补出肠梗阻
妊娠16~20周、
32~36周,女性易发生肠梗阻
其实怀孕本身不会引起肠梗阻,但怀孕后孕激素水平升高,使得肠管平滑肌张力降低,肠蠕动因此有所减慢,再加上怀孕后易便秘,粪块堆积在结肠和直肠内,增大了子宫对肠管的压迫作用,这几方面的影响都可能成为肠梗阻的辅助性因素。小刘受妊娠生理改变的影响,胃肠蠕动有所减慢,加上一次性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造成食物难以消化吸收,堆积在肠管内。据小刘说,她平时缺乏运动,这使肠蠕动更加缓慢,因此发生过度进补造成食物性肠梗阻的情况。
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均可发生肠梗阻,但临床发现,妊娠16~20周子宫升入腹腔、妊娠32~36周胎头降入盆腔及产后子宫突然缩复肠袢急剧移位,这三个阶段,女性更容易发生肠梗阻。
妊娠合并肠梗阻,多伴
腹痛、呕吐、无排便
妊娠期肠梗阻的症状与非孕期肠梗阻基本相似,但由于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占据腹腔,肠袢移向子宫的后方或两侧,或由于产后腹壁松弛,所以体征不明显、不典型。当妊娠合并肠梗阻时,多数患者会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腹痛伴呕吐以及肛门停止排便和排气。由于孕妇本身腹腔空间减少,出现腹胀后,腹腔压力增大,加上妊娠带来心肺负荷增加,因此,一旦发病,病情发展可更快更严重。褚忠华副教授提醒,孕妇如若出现腹痛、腹胀,以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时,应高度警惕肠梗阻,并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
孕期适当运动,
预防食物性肠梗阻
由于卧床多、活动少会增加食物性肠梗阻的机会,褚忠华副教授提醒广大孕妇,怀孕期间一定要注意适当运动,散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饮食方面,孕妇应多吃些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少吃动物性食物,尤其不要吃太多高蛋白且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肉类食品可煮至熟烂后再吃。对一些不易嚼烂、易形成团块的食物,如糯米饭、年糕、粽子、汤圆、动物筋膜、动物肌腱等,要尽量少吃。特别是经常便秘者,平时更应多活动、多饮水、多吃蔬果、少吃辛辣之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此外,积极防治各种孕期并发症,也是预防食物性肠梗阻的重要举措之一。
老年人持续性腹胀要警惕肠梗阻
肠梗阻是外科急腹症的常见原因,由于其容易导致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易休克,有死亡危险,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由于老年人肠道蠕动减缓,肠梗阻症状不明显,发生持续性腹胀时要及时就医。
今年68岁的成大伯一向身体健朗,可最近总觉得肚子胀,排便不爽快了,成大伯以为是便秘就自己吃了点通便药,可是大便通了几天又开始腹胀,而且腹部绞痛,这才不得不去医院,经过检查发现是肠梗阻,医生说幸亏及时治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有消化不良病史的老年人,经常会出现腹胀的情况,对此习以为常了。但是在没有诱因的情况下,无故出现腹胀,或伴有腹部的隐痛、排便不畅,持续数天都不能缓解者,要警惕肠梗阻的可能。医生介绍说,老年人的肠梗阻症状多不典型,以不完全性肠梗阻多见,腹胀为最常见的症状,或有间歇性隐痛,或绞痛时断时续,大便量少,通而不畅,次数增多。由于老年人的敏感性较差,且常常忍耐轻微不适症状,容易忽视早期肠梗阻的征兆,出现便秘又往往自行购买通便药物服用,而贻误治疗时机。
如果不完全性肠梗阻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发展成完全性梗阻,就可能造成肠坏死,导致无可挽回的生命危险,一旦穿孔引起粪汁性腹膜炎,死亡率达100%。所以,老年人出现腹胀、排便不畅的情况时应及时就医,尽早治疗的话可以采用胃肠减压等保守治疗的方式,解决肠梗阻的问题,但如果一两天内未能缓解且症状加重就只能剖腹探查,手术治疗了。每3年做一次肠镜检查
导致老年人发生肠梗阻的原因最常见的就是肿瘤,肠道肿瘤增长到一定大小,会导致排便不畅,引起肠道梗阻。因此,沈主任建议老年人要定期体检,每3年做一次肠镜检查,尤其是发现有肠息肉的患者,更需定期复查观察息肉变化,必要时及时手术摘除。肠镜检查是确诊肠道肿瘤的金标准,对于不便进行肠镜检查的患者,可选择大便隐血检查和肿瘤指标血液检查等。这同时也是间接预防肠道肿瘤引起梗阻的方法之一。老年人便秘摸摸肚子
肠梗阻是需要及时就医的急症,医生提醒,患者在遇到以下情况时应提高警惕,及时就医:肠梗阻的典型症状是腹胀、呕吐、腹痛,当腹痛不能缓解,甚至加重时,要提高警惕;
腹胀患者经常摸摸肚子,发现腹部由软到韧,由韧到硬者,可能是发生了肠梗阻; 出现腹胀或便秘等可疑症状时,摸摸肚子,如果摸到孤立的段,不随时间而变化位置的话,就可能是肠梗阻。
老年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为国家的发展、儿女的成长做出了无上的贡献。老来孤单,儿女有义务多陪陪老人家,多注意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如果发生持续性腹胀、呕吐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以免酿成难以挽回的局面。
准妈妈过度进补小心补出肠梗阻
妊娠16~20周、32~36周,女性易发生肠梗阻
其实怀孕本身不会引起肠梗阻,但怀孕后孕激素水平升高,使得肠管平滑肌张力降低,肠蠕动因此有所减慢,再加上怀孕后易便秘,粪块堆积在结肠和直肠内,增大了子宫对肠管的压迫作用,这几方面的影响都可能成为肠梗阻的辅助性因素。受妊娠生理改变的影响,胃肠蠕动有所减慢,加上一次性进食大量高蛋白食物,造成食物难以消化吸收,堆积在肠管内。据说,她平时缺乏运动,这使肠蠕动更加缓慢,因此发生过度进补造成食物性肠梗阻的情况。
妊娠期、分娩期和产褥期均可发生肠梗阻,但临床发现,妊娠16~20周子宫升入腹腔、妊娠32~36周胎头降入盆腔及产后子宫突然缩复肠袢急剧移位,这三个阶段,女性更容易发生肠梗阻。
妊娠合并肠梗阻,多伴
腹痛、呕吐、无排便
妊娠期肠梗阻的症状与非孕期肠梗阻基本相似,但由于妊娠晚期增大的子宫占据腹腔,肠袢移向子宫的后方或两侧,或由于产后腹壁松弛,所以体征不明显、不典型。当妊娠合并肠梗阻时,多数患者会出现持续性或阵发性腹痛伴呕吐以及肛门停止排便和排气。由于孕妇本身腹腔空间减少,出现腹胀后,腹腔压力增大,加上妊娠带来心肺负荷增加,因此,一旦发病,病情发展可更快更严重。褚忠华副教授提醒,孕妇如若出现腹痛、腹胀,以及肛门停止排便、排气时,应高度警惕肠梗阻,并立即到医院检查、治疗。
孕期适当运动,
预防食物性肠梗阻
由于卧床多、活动少会增加食物性肠梗阻的机会,褚忠华副教授提醒广大孕妇,怀孕期间一定要注意适当运动,散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饮食方面,孕妇应多吃些易消化、富含纤维素的植物性食物,如水果、蔬菜等,少吃动物性食物,尤其不要吃太多高蛋白且不易消化吸收的食物。肉类食品可煮至熟烂后再吃。对一些不易嚼烂、易形成团块的食物,如糯米饭、年糕、粽子、汤圆、动物筋膜、动物肌腱等,要尽量少吃。特别是经常便秘者,平时更应多活动、多饮水、多吃蔬果、少吃辛辣之物,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药物。此外,积极防治各种孕期并发症,也是预防食物性肠梗阻的重要举措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