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该如何预防
流感该如何预防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主要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疾病预后与病毒毒力,自身免疫状况有关.年老体弱者易患肺炎性流感而病死率较高.
普通流感并不可怕的,一般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都是能治好的,除了个别身体抵抗力较弱的,或者原来有一些基础性疾病的,病情较为严重,甚至有死亡的危险性.流感重在预防,少到人群集中的地方,平时在教室里多通风.平时要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生活饮食规律,避免受凉和过度劳累.注意上面这些就可以很好的预防流感了.
孕期一旦得流感孕妈妈该怎么办
孕期得流感对于胎儿是否会有影响吗?
这个答案是肯定的,毕竟流感不是普通的感冒,症状什么的都会比普通的感冒要来的严重一些,所以孕期准妈妈一旦要是得了流感的话,不仅对自己的身体有影响,而且还会对胎儿造成比较大的危害哦!
比如,孕期得了流感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准妈妈出现肺部的感染,严重的话,还很可能会出现重症肺炎,从而引起呼吸衰竭,或者是引起病毒性心肌炎等情况,从而导致孕妈妈出现流产,早产,甚至是胎死腹中的情况。
所以,孕妈妈一旦是得了流感之后就要及时马上进行治疗,否则耽误治疗的话,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
孕妇得了流感该怎么办才好呢?
通常来说,孕妈妈要是得了流感的话,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千万不要盲目的认为,孕期只要用药就会对胎儿造成影响,这里小编要告诉你们的是,孕期出现一些疾病,要是你们不吃药的话,后果可能会变的更严重。所以你们只要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面用药的话,会相对来说比较安全的。
孕妇得了流感可是吃达菲吗?
达菲是目前来说治疗流感最为有效的药物了,那么怀孕期间的准妈妈们可以吃这种药物来治疗流感吗?
其实,是可以的,虽然目前没有数据显示,达菲是否会对胎儿造成畸形或者是对胎儿产生其他的副作用,但是搭菲是可以有效的将死亡率大大降低的。尤其是在发病之后的48小时之内,就能够马上服用达菲,这样的话,是可以将流感重症以及死亡的概率大大降低的哦!
所以综上所述,孕妈妈是可以吃达菲的。
以上就是小编介绍的关于孕期准妈妈的流感该怎么办的相关知识介绍啦,希望小编的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你们哦!最后强调一次,一旦你们得了流感之后,切记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接受医生的进行治疗,否则情况严重的话,是会影响到你们自身以及胎儿的健康的哦!
预防猪流感
1.控制传染源
一旦发现人感染流感病毒,对疫源地进行彻底消毒,对患者及疑似患者进行同病集中或单间隔离诊治,保持通风。有呼吸道症状患者与他人接触戴上口罩,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呼吸道分泌物应及时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2.切断传播途径
收治呼吸道患者的门诊和病房必须有良好的通风环境,患者与其他人尽可能保持l米距离,医护人员接触呼吸道症状患者要做好个人防护。做好手部卫生,避免手部接触眼睛、鼻及口,正确及时手消毒和洗手,戴好口罩,接触患者的体液、分泌物等时应戴手套,可能污染工作服时应穿隔离衣。进行可能出现喷溅操作时戴护目镜或防护面屏。
3.保护健康人群
及时接种季节性流感和H1NI甲型流感疫苗,同时注意监测疫苗不良反应。若出现流感症状,应隔离休息勿上班或上学。_甲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保持手部清洁,并用正确方法洗手。充足睡眠、勤于锻炼、减少压力、足够营养;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和无防护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或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患者。
流感预防
季节性流感在人与人间传播能力很强,与有限的有效治疗措施相比积极防控更为重要。主要的预防措施如下。加强个人卫生知识宣传教育
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5.流感患者应呼吸道隔离1周或至主要症状消失。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彻底消毒。
6.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7.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8. 机构内暴发流行的防控:当流感已在社区流行时,同一机构内如在72小时内有二人或二人以上出现流感样症状就应警惕,积极进行病原学检测。一旦确诊应要求患者入院治疗或居家休养,搞好个人卫生,尽量避免、减少与他人接触。当确认为机构内暴发后,应按《传染病防治法》及《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来执行。医院内感染暴发时,有关隔离防护等措施应参照相关技术指南的规定来执行。
9.接种流感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其他方法不可替代的最有效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手段。疫苗需每年接种方能获有效保护,疫苗毒株的更换由WHO根据全球监测结果来决定。
禽流感应该如何预防
1.监测及控制传染源
在禽流感流行期特别应注意加强对来自动物疫情流行国家或地区的运输工具的防疫消毒,禁止旅客携带或邮寄相关动物及其产品入境。坚持禽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平时加强消毒,做好一般疫病的免疫,提高禽类的抵抗力。
一旦发现禽流感疫情,必须按照动物检疫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养殖人员和所有相关人员做好防护工作并加强监测。如出现流感样症状时,立即将其隔离并报告疫情,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防止病情恶化和疫情扩大。在隔离治疗患者的同时,采集患者的鼻、咽部分泌物、漱口液、痰或气管吸出物和血清送至指定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和抗体检测,尽快明确诊断。
2.切断传播途径
一旦发生人禽流感疫情,对禽类养殖场、市售禽类摊档、屠宰场及患者所在单位、家庭进行彻底消毒,对死禽及禽类废弃物应销毁或深埋;医院收治患者的门诊和病房做好隔离消毒,防止患者排泄物及血液污染院内环境及医疗用品;医护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接触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接触后应洗手。加强检测标本和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止医院感染和实验室的感染及传播。
3.生活注意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4.被动免疫
禽流感人类疫苗可以起到一定预防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但由于病毒变种迅速,一般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禽流感应该如何预防
1、监测及控制传染源
在禽流感流行期特别应注意加强对来自动物疫情流行国家或地区的运输工具的防疫消毒,禁止旅客携带或邮寄相关动物及其产品入境。坚持禽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平时加强消毒,做好一般疫病的免疫,提高禽类的抵抗力。
一旦发现禽流感疫情,必须按照动物检疫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养殖人员和所有相关人员做好防护工作并加强监测。如出现流感样症状时,立即将其隔离并报告疫情,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防止病情恶化和疫情扩大。在隔离治疗患者的同时,采集患者的鼻、咽部分泌物、漱口液、痰或气管吸出物和血清送至指定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和抗体检测,尽快明确诊断。
2、切断传播途径
一旦发生人禽流感疫情,对禽类养殖场、市售禽类摊档、屠宰场及患者所在单位、家庭进行彻底消毒,对死禽及禽类废弃物应销毁或深埋;医院收治患者的门诊和病房做好隔离消毒,防止患者排泄物及血液污染院内环境及医疗用品;医护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接触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接触后应洗手。加强检测标本和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止医院感染和实验室的感染及传播。
3、生活注意
流感是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此外,还要特别注意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死禽、畜。
4、被动免疫
禽流感人类疫苗可以起到一定预防禽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但由于病毒变种迅速,一般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
老人患上流感该怎么办
老年人由于呼吸系统功能减退及全身免疫力下降,不但易患感冒,还会因感冒并发支气管炎、肺炎,甚至继发肺脓肿;若原有肺部疾患,病情也会加重;如有心脏病也会恶化,进而诱发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老年人得了感冒后,恢复起来明显比年轻人慢,多在2—3周才能得到基本恢复,有的甚至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周身乏力、头晕等症状才能完全消失。
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只要因为流感卧床休息三四天,就有可能行走不畅、生活不能自理,身体出现伤残和跌倒受伤的风险也明显增大。”
老人及其家人都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经常洗手,每天早晨起床时喝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还要多吃些绿叶菜,预防流感;一旦家人患了流感,要多开窗,不吃家人剩下的饭菜,不与家人共用毛巾、餐具等,以防交叉感染。
如果老年人已经患上了流感,达克斯伯里也提供了一些建议:
1、要比平时喝更多的水。老年人的食欲和口渴感不同于年轻人,感冒时如果不保持体液充足,很容易在一天内发生脱水。
2、患病后不要一直卧床。每天至少要起身活动半个小时,这样会对肺功能有好处,避免患上肺炎。
3、老人患流感后,若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并带有黏液或发烧超过38.5℃,应当及时在家属的陪伴下去医院就医。
流行性感冒该怎么预防
多参加户外活动:冬季气温下降,很多人很少出门,运动量明显减少,不利于感冒的防治。应该依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当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慢跑、散步、做操、打拳、快走等。在天气异常时,也可以在室内进行相宜的运动。早晚多在户外散步,可呼吸新鲜空气,增强血液循环,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功能。此外,户外活动可以接受更多的阳光照射,有利于人体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不仅对骨骼健康有利,还增强人体抵抗力,减少呼吸道感染。
坚持快走:美国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的研究发现,每周进行5次,每次30分钟的快速步行能有效抵抗感冒。但要注意锻炼强度不要过大。拉夫堡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马拉松等持续高强度耐力锻炼反而会使上呼吸道感染疾病(感冒、流感、鼻窦炎和扁桃体炎)患病几率增加2~6倍。
遇冷做腹式呼吸:外出活动时,有时因天气突然变化,所穿衣服不足以御寒,人们往往会把身子往一块紧缩,其实这样做是不对的。此时应放松身体,立刻做腹式呼吸。方法是将两手抬至腹前,并将两手臂略向外扩张,做深呼吸,这样就可以增强抗寒能力,不致感到冷了。温和、适当的运动可增强免疫力,但切忌运动过于猛烈。
老人患上流感该怎么办
老年人由于呼吸系统功能减退及全身免疫力下降,不但易患感冒,还会因感冒并发支气管炎、肺炎,甚至继发肺脓肿;若原有肺部疾患,病情也会加重;如有心脏病也会恶化,进而诱发心绞痛、心功能不全等。老年人得了感冒后,恢复起来明显比年轻人慢,多在2—3周才能得到基本恢复,有的甚至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周身乏力、头晕等症状才能完全消失。
达克斯伯里说:“身体虚弱的老年人,只要因为流感卧床休息三四天,就有可能行走不畅、生活不能自理,身体出现伤残和跌倒受伤的风险也明显增大。”
达克斯伯里建议:老人及其家人都应及时接种流感疫苗、经常洗手,每天早晨起床时喝一杯淡盐水或蜂蜜水,还要多吃些绿叶菜,预防流感;一旦家人患了流感,要多开窗,不吃家人剩下的饭菜,不与家人共用毛巾、餐具等,以防交叉感染。
如果老年人已经患上了流感,达克斯伯里也提供了一些建议:
1、要比平时喝更多的水。老年人的食欲和口渴感不同于年轻人,感冒时如果不保持体液充足,很容易在一天内发生脱水。
2、患病后不要一直卧床。每天至少要起身活动半个小时,这样会对肺功能有好处,避免患上肺炎。
3、老人患流感后,若出现呼吸急促、咳嗽并带有黏液或发烧超过38.5℃,应当及时在家属的陪伴下去医院就医。
流感预防
1.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
5.流感患者应隔离1周,或者待主要症状消失;
6.加强户外体育锻炼,提高身体抗病能力;
7.秋冬气候多变应注意加减衣服;
8.疫苗预防。
流感应该如何预防
1.疫情监测 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变异,世界各地不断有流感的散发流行和暴发。一旦有新毒株出现流行可能迅速波及全球。因此,必须对全世界的流感流行情况进行监测,经常掌握世界流感流行动态及毒株变异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世界卫生组织在英国伦敦和美国亚特兰大分别设立了国际性流感协作研究中心。我国北京与许多国家也先后成立了各自的流感研究中心。各国的流感中心应将其国内流感疫情和分离鉴定的流感病毒新变异株报送国际流感研究中心作进一步鉴定。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每星期在疫情周报上公布流感的部分疫情。并于每年2月提出下一年度流感疫苗毒株选择的建议。各国国内要加强疫情报告、疫情观察和病毒的分离鉴定。各基层卫生单位发现门诊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数连续上升3天或一户发现多例患者时,应立即报告防疫站,及时进行调查和病毒分离。
2.患者的隔离与治疗 及时隔离治疗流感患者是减少发病和传播的有效措施。可根据具体条件设立临时流感诊断室,采取家庭隔离,临床隔离室隔离,甚至减少或停止大型集会和文娱活动。
3.消毒 患者的餐具、用具及口罩等可煮沸;衣物可曝晒2h;病房用1%含氯石灰(漂白粉)澄清液喷洒。流行期公共场所应加强通风,乳酸熏蒸或含氯石灰液喷洒。
4.疫苗预防 流感疫苗可以减少流感的发病率。但由于流感病毒不断发生变异而影响疫苗效果。当流感病毒仅在同一亚型内发生小的变异(抗原性漂移)时,旧毒株疫苗还有一定交叉免疫作用,如出现亚型的大变异(抗原性转变)时,旧毒株疫苗无保护力。出现新亚型引起的大流行时,则可采用新毒株赶制疫苗以预防大流行的第二、三波和用于尚未发生流行的地区。流感疫苗有灭活疫苗和减毒活疫苗两种。
(1)流感灭活疫苗:是根据流感监测情况推荐的流感病毒毒株制备的全病毒3价灭活疫苗。皮下注射后保护率可达80%,副作用小,仅1%~2%的接种者出现发热和全身反应,约25%的人在接种局部有轻度反应。如用亚单位疫苗,其副作用更少。
①接种对象:主要是老年、婴幼儿、孕妇、慢性心肺疾患、肿瘤、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者、使用免疫抑制剂或长期服用水杨酸制剂者。因为这些人患流感后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还可能并发Reye综合征。
②接种方法:基础免疫应接种2次,间隔6~8周。成人每次1ml,皮下注射。以后每年皮下注射1ml加强一次。如换用新亚型疫苗,应重新进行基础免疫。
(2)流感减毒活疫苗:是选育流感病毒减毒株制备的活疫苗。将其接种在健康人的鼻腔引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从而产生免疫力。接种后2~3天即可发生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和轻度发热,1~2天后消失。多数观察结果证明其预防效果与灭活疫苗相似。
①接种对象:当病毒出现新亚型时,人群缺乏免疫力,在尚未流行的地区或人群,除有禁忌者外,应进行全面接种。当病毒仅在同一亚型内发生小变异时,接种对象主要为医务人员、保育员、炊事员、服务行业人员及海港和交通运输人员等与传播本病有密切关系的重点人群。在农村则应优先对小学生进行免疫。对7~15岁儿童或大面积接种前应先试种50~100人,观察4天无严重反应后,再扩大接种。
②接种时间:应根据流行季节而定。一般在流行季节前1~3个月内接种。
③接种方法:鼻腔喷雾法每侧0.25ml。
④禁忌证:老年、孕妇、婴幼儿及患有严重糖尿病或慢性心、肺、肾疾患者,有过敏体质及发热者。
宝宝该如何预防H7N9禽流感
1.避免接触
预防禽流感,首先应尽可能减少与禽类接触,尤其是与病、死禽的接触,儿童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家禽和野禽,及其粪便和分泌物。
2.勤洗手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如果接触过禽鸟或禽鸟粪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彻底清洁双手。
3.注意食品卫生
尽量在正规的销售禽类的场所购买经过检疫的禽类产品,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鸡蛋时蛋壳应用流水清洗,应烹调加热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鸡蛋。
4.提高免疫力
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饮食,注意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等增强免疫力的食物。让孩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以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5.早发现、早就医
家长要密切注意孩子的身体状态,如果孩子有发热及呼吸道疾病症状,应带上口罩尽快就医,切记要告诉医生发病前有无外出旅游或与禽类接触史,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和用药。
猪流感该怎么治疗
首先病猪要隔离,同时对发病的猪应用英国意康推荐的血清药物进行治疗,推荐方案:
第一天,肌肉注射,英国多联特,按每公斤0.2ml注射,同时搭配柴胡和高含量的头孢噻呋钠;
第二天,肌肉注射柴胡和高含量的头孢噻呋钠;
第三天,如有发烧,可再打一针英国多联特,搭配柴胡和头孢噻夫钠;
第四天,观察一天;第五天,可以针对当地的疫情,打疫苗;第六天,就能看到明显的效果,治愈率可达90%以上。
为了避免防止人畜共患,饲养管理员和直接接触生猪的人宜做到有效防护措施,注意个人卫生;经常使用肥皂或清水洗手,避免接触患猪,平时应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等)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尤其在咳嗽或打喷嚏后;避免接触生猪或前有猪的场所;避免前往人群拥挤的场所;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捂住口鼻,然后将纸巾丢到垃圾桶。对死因不明的生猪一律焚烧深埋再做消毒处理。如人不慎感染了猪流感病毒,应立即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报告,接住患病的的人群应做相应7日医学隔离观察。
预防:
1、铺垫和勤换干草,并定期用5%的烧碱对猪舍进行消毒。
2、密切注意天气变化,一旦降温,及时取暖保温。
3、防止易感猪对感染的动物接触。人发生A型流感时,也不能与猪接触。4、用猪流感佐剂灭活苗对猪连续接种两次,免疫期可达8个月。
治疗:
1、对本病无特殊药物,只有采用对症治疗的药物来减轻病情,避免继发感染的发生。可试用复方吗啉片或复方金刚烷片及板兰根冲剂进行治疗,用量可根据猪的体重和药品的含量确定。
2、服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以防细菌感染。
3、对病重猪可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另加病毒灵同时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5天。
4、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和抗菌素,比例为0.2%,也能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禽流感预防
1 监测及控制传染源
卫生部门与农业部门合作,同时开展人间和禽类H5N1疫情监测,互通情报。加强检疫,防止禽流感病毒特别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感染病毒传入我国。特别应注意加强对来自动物疫情流行国家或地区的运输工具的防疫消毒,禁止旅客携带或邮寄相关动物及其产品入境。坚持禽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平时加强消毒,做好一般疫病的免疫,提高禽类的抵抗力。一旦发现禽流感疫情,必须按照《动物检疫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理。早期进行快速诊断,若发现和确诊为高致病性毒株如H5、H7型,对病鸡群进行严格隔离、封锁、扑杀、销毁,对鸡场进行全面清扫、清洗、彻底消毒。目前采取的措施是扑杀疫源地3km范围内所有鸡场的鸡群,并对5km范围内的鸡群进行强制免疫。养殖人员和所有相关人员做好防护工作并加强监测。当这类人员中出现流感样症状时,立即将其隔离并报告疫情,同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防止病情恶化和疫情扩大。在隔离治疗患者的同时,采集患者的鼻、咽部分泌物、漱口液、痰或气管吸出物和血清送至指定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和抗体检测,尽快明确诊断。
2 切断传播途径
一旦发生人禽流感疫情,对禽类养殖场、市售禽类摊档、屠宰场及患者所在单位、家庭进行彻底消毒,对死禽及禽类废弃物应销毁或深埋;医院收治患者的门诊和病房做好隔离消毒,防止患者排泄物及血液污染院内环境及医疗用品;医护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接触禽流感患者应戴口罩、戴手套、穿隔离衣,接触后应洗手。加强检测标本和实验室禽流感病毒毒株的管理,进行禽流感病毒分离的实验室应达到P3级标准。严格执行操作规范,防止医院感染和实验室的感染及传播。
3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
平时加强体育锻炼,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营养。不吸烟,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不喝生水。发现疫情时,人们应尽量避免与禽类接触,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不吃生的或半熟的动物食品,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流通。对于密切接触者可以试用口服抗流感病毒药物如金刚烷胺、奥塞米韦等进行预防。
4 疫苗
目前的甲型H1N1、H3N2以及乙型流感疫苗不能预防H5N1、H7N7以及H9N2病毒感染。H9N2疫苗目前已进行了人体Ⅰ期临床试验,初步认为有一定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近期WHO正在组织各实验室进行H5N1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