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发烧的护理方法
新生儿发烧的护理方法
体温在38℃以下时,一般不需处理。在38-39℃之间时,可将孩子襁褓打开, 暴露在室中,通过皮肤散热降温,或枕冷水袋降温。2、对39℃以上高热的小儿, 可用75%的酒精加一半水,用纱布蘸着擦颈部、腋下、大腿根部及四肢等处,方可退烧。
注意事项:
1、对新生儿发热处理时,严禁吃小儿退热片、阿司匹林和APC等退热药品。
2、在降温时必须注意,一旦体温下降就应去除降温措施,防止矫枉过正。
3、在炎热的夏天,常因喝水太少引起发热,除以上处理外,每隔2小时给孩子 喂5-10毫升白开水或白糖水,一般24小时内就可退热。
4、对新生儿高热,除采用物理降温外,还必须找出高热的原因,然后根据原 因进行治疗。
5、高烧后的新生儿易发生便秘,可用肥皂条沾水塞入肛门即可,不要给孩子 服泻药。
新生儿发烧要做什么检查
新生儿发烧怎么办?婴儿时期,宝宝抵抗力较弱,很容易感冒发烧。小宝宝的降临让爸爸妈妈兴奋不已,有点小病小痛肯定也折磨爸爸妈妈的心,那么新生儿发烧怎么办才好呢?
新生儿腋温超过37.2℃或肛温超过37.8℃时即为发热,应该进一步明确发热的原因,排除各种感染病因。但首先应准确测量体温,看体温才能确认宝宝发烧的程度,以便对症下药。
测量新生儿体温常用部位是肛门、腹部皮肤和腋下。但临床上通常以测腋温作为新生儿体温测量标准。
因环境温度高或喂养不当等非感染因素引起的,常有脱水和高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这些严重的就要做胸片、B超、心电图等检查,除外肺部感染、外神经系统病变以外。必要时还要做脑电图、CT等检查。
婴儿发烧护理方法
宝宝发烧护理方法是怎样的
啥样的发烧孩子可在家护理?
“每个孩子的正常体温存在个体差异,特别是新生儿和婴幼儿,极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徐润华告诉记者:“首先,我们需要对孩子的正常体温有一个了解。一般正常小儿的体温为36℃—37、5℃,超过37、5℃就是发热。37、5℃—38℃之间为低热,38℃—39℃为中等热,39℃以上为高热。”低热和中等热的孩子通常可以在家护理,但即便是低热,时间超过3天,也要及时去医院。如果是高热,则要立即去看医生,经过诊断后才可回家护理。
2、如何给孩子降温?
“除了服用退烧药外,利用物理法给孩子降温也很常用。”徐润华介绍说,冷湿敷法、温水擦浴法、酒精擦浴法都可以试试。“需要注意的是,在做物理降温时,对周围环境也要降温。”
冷湿敷法:将小毛巾折叠数层,放在冷水或冰水中浸湿,稍拧干,敷额头。最好两条毛巾交替使用,每隔3—5分钟换一次,连续敷15—20分钟。还可同时在腋下、颈部、大腿根部用,效果更好。但若孩子出现寒战、皮肤发花则应停止。
温水擦浴法:将毛巾在略高于体温的温水中浸湿,为孩子擦拭全身皮肤,使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以散热。擦拭一遍后,可待皮肤水分蒸发后再擦第二遍,直至体温明显下降。
酒精擦浴法:酒精易于挥发,能较快带走皮肤上的热量,达到降温目的。擦浴前可先冷敷额部,既可协助降温,又可防止擦浴时由于体表血管收缩,血液集中到头部引起充血。用纱布或手绢浸蘸酒精,擦颈部两侧至手臂,再从两侧腋下至手心,接着自颈部向下擦背部。然后擦下肢,从髋部经腿外侧擦至足背,从大腿根内侧擦至足心,从大腿后侧经膝窝擦至足跟。上下肢及背部各擦3—5分钟,腋下、肘部、腹股沟部及膝后等大血管处,可重点擦浴,以提高散热效果。前胸、腹部、后颈部等部位对冷刺激敏感,不宜擦拭。
3、服用退热药注意什么?
退热药只能退热,不能消除发热的病因。最好先做物理降温,如果体温没有下降,再用药物降温。
首先,如果孩子发热超过38、5℃,感到明显不舒服,或是有发热惊厥史,应当及时用退热药。其次,不满3个月的小婴儿和体质差的婴幼儿应慎用,以防大量出汗后引起虚脱。再次,应当由医生根据孩子的年龄、体重决定每次的用药量,用药间隔一般不少于4小时。最后,服药后多给孩子喝水,以便出汗,将热量散发出去,否则不能充分发挥退热药的作用。
4、发烧时饮食有何讲究?
孩子发烧时营养物质和水分消耗增多,但因为其消化功能也有所减退,应当适当减少饮食,吃些有营养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牛奶、豆浆、米糊、面条汤、馄饨、鸡蛋等。尽量多给孩子喂水,如糖水、果汁、白开水或清凉饮料等,多喝水不但有利于降温,也有利于细菌病毒的排泄。此外,高热时口腔中的细菌容易繁殖,要注意口腔卫生。可于饭前用温水漱口,饭后用盐水漱口或刷牙。
5、如何观察孩子的病情变化?
体温最好每4小时测一次;高烧的每1—2小时测一次;用了退热药后过40分钟测体温,以观察药效。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呼吸、是否有皮疹。如果孩子腹泻,可留大便标本做化验;如果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应及时喂糖水,并与医生联系。如果孩子心情烦躁,可通过讲故事等方式转移他的注意力。尽量不要让孩子在发烧期间玩耍,以减少体能消耗.
上面就是对宝宝发烧护理方法是怎样的介绍,在宝宝出现发烧的症状时家长们一定要特别注意,首先要给宝宝监测体温,如果度数不是特高可以选择物理降温,另外也要保证宝宝所在的室内环境空气流通,并且不要给宝宝穿太多衣物,必要的时候如果发烧度数比较高要及时的到医院进行治疗。
宝宝发烧的症状 哭个不停可能是宝宝发烧了
1、体温升高
婴儿发烧症状为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体温升高,同时脸部会发红,妈妈们可以清楚的感受到宝宝的体温。
2、哭闹不停
宝宝发烧可能是由于长牙的原因,主要症状是身体发热、总是哭闹、口水分泌过多、睡眠不好、食欲减退等。
3、状态不佳
宝宝变得很粘人,而且不爱吃东西、两眼显得无神、精神状态不好等情况也属于婴儿发烧症状。
4、疾病
婴儿发烧还可能是病毒感染,其症状有咽部充血、扁桃体增大、皮疹、疱疹、瘀斑、肺部有声音等等。
宝宝发烧护理指南
1、不建议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退烧药。
2、一天使用退烧药不要超过五次以上。
3、不宜在半夜叫醒小孩服用退烧药,除非可能因发烧导致抽筋时。
4、不要给小朋友覆盖湿毛巾,应尽量保持干爽。
5、尽量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等。
6、注意水份及电解质的补充,以免小便过于浓黄。
7、要多休息,避免过度活动。
8、在适当的处置后,应观察小朋友的精神状态及食欲等,并于就医前记录发烧的天数(需精准计算发烧满几日)、间隔时间、温度变化及其它不适症状,以供医师参考。
防止宝宝发烧感冒方法
小宝宝们出现感冒发烧是很常见的事情,特别是现在冬季马上来临,出现感冒发烧的宝宝很多,防止宝宝发烧预防是很关键的,妈妈们该怎么做呢?
防止新生儿发热
病症:初生儿体温超过正常称为发热,常见原因有:当夏天气温炎热,可伴随环境温度而升高;若体液摄入量太少,会产生脱水热;此外如有感染或服用 某些药物时也可引起发热。平时应注意小儿是否发热。若有怀疑,可用体温计放在腋下、口腔或肛门检查。正常腋温是36~37℃,肛温是 36.5~37.5℃。若超过上述温度,就叫发热。若无体温计,可用咀唇轻触孩子的额部,有发热感;患儿口腔温度高,哺乳时母亲奶头有灼热感。
处理方法:对于初生儿发热,不可随便使用退热药,若体温不超过38℃,无需服药,要注意观察;若因室内太热,衣着过厚散热不良,应使室内通风换 气,在通风时要给小儿盖好被子,防止冷风直接吹到病儿身上。室温应保持在18~25℃之间,适当减少衣被,病儿的体温便随外界温度降低而下降。若属脱水 热,可多喂温开水,或葡萄糖水。在小儿发热出现烦躁、惊厥时可适当应用慎惊药物。要加强营养和护理,当体温超过39℃,要作物理降温,可将冰袋、冷水袋置 于小儿的前额、枕部,亦可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等办法辅助治疗。若小儿发热且伴有嗜睡、惊厥等症状,或发热持续不退,应及时去医院诊治。
育儿金点子:孩子用退热药,不同于成人,不要盲目的给孩子服用退热药,新生儿发生发热症状,一定要去及时去医生诊治,否则后果则很严重。
防止新生儿感冒
病症:感冒是一种普通的疾病,但由于新生儿抵抗力差,若不及时处理,轻则由于鼻塞引起呼吸和哺乳困难,重则并发肺炎,故对初生儿感冒一定要积极防治。
处理方法:当宝宝有感冒症状时,一定要注意及时去找医生,在感冒有鼻塞影响吸吮时,可在喂奶前用0.25%~0.5%麻黄素滴鼻;如伴有发热,要使用抗菌素。当然这些都得在医生的诊治下使用,不可盲目的给孩子自行“治疗”。
育儿金点子:防止新生儿感冒,预防很重要,卧室要空气流通,禁止患感冒的人接触小儿,母亲如有呼吸道感染时,应少接触小儿,并在喂奶时戴上口罩。
宝宝感冒发烧,可能没什么胃口吃东西,妈妈们要注意做一些清淡的食物给宝宝吃。
新生儿发烧的表现
新生儿发烧都是因为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系统发布还不成熟,再加上身体的抵抗力比较差,受到感染的几率比较高,所以常会有发烧的情形出现,那么大家知道新生儿发烧的表现是什么吗?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新生儿发烧的表现。
婴儿发烧病理原因可大可小,严重者败血症、脑炎脑膜炎、心肌发炎等,不处理会导致残废或死亡;轻者只是轻微感冒,不理它也会自己好。但这中间的差异若非专业人员实难判断,有时更须借助检验技术才能确实区别。
宝宝发烧,父母固不必大惊小怪,却也不能掉以轻心,导致病情不可收拾。父母应学会如何有技巧、有知识、有智慧的面对它。
当小孩子发烧时会合并其他的表现: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身体感觉极度不舒服,有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的现象,幼小一点的婴儿不会说话,甚至变得躁动哭闹不安。此时适度的处理,使体温不要太高是合理的,尤其具有发热痉挛或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更是需要。
宝宝发烧该如何护理
宝宝发烧护理之护理流程
首先,室内的温度要控制在20℃-21℃之间,以此同时要让宝宝穿的轻便一些,也不要在宝宝身上盖太过多的被子,否则这样是会妨碍到宝宝皮肤散热。
继而,要给宝宝增加流食的摄取,因为宝宝发烧的时候热量的需求会提升,所以需要更多的热量。针对比较小的宝宝来说,可以给其多喂几次的母乳或者是配方奶粉,较大的宝宝,可以多供应一些流质的食物,比如稀释过后的果汁或者多汁的水果。
其次,若是有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的给宝宝服用一些退烧药,服药的时间剂量最好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最后,宝宝发烧,身体固然会发热,那么就可以使用温水来给宝宝擦浴,当宝宝的体温达到了38.5℃以下的时候,就要适当的给予温水或者是40%-50%的酒精给宝宝擦拭颈下,腋窝,大腿的位置,要尽量避免胸部和腹部的位置,否则会导致宝宝着凉。
宝宝发烧护理之何时就医
当父母发现宝宝有以下几种情况的时候,就要注意了要必须尽快的采取就医。
1,宝宝有脱水的现象发生。
2,宝宝已经好几个小时拒绝喝流质的食物的时候。
3,宝宝持续了24小时发烧却差不多出原因的时候。
4,宝宝很虚弱,爱睡觉,不吃东西,爱哭,会就自己的耳朵等异常行为的时候。
5,宝宝有慢性疾病,比如心脏病,肾病等。
6,宝宝本来感冒已经好了,有突然的发烧。
7,宝宝出现抽筋或者是以前发烧时也曾经抽经过。
8,较小的婴儿发烧超过37.9℃,2-6个月的宝宝的肛温超过38℃,6个月的宝宝的肛温超过39.2℃时。
新生儿发烧的原因 新生儿发烧的机制
新生儿期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汗腺组织发育也不完善,无论产热和散热功能都不完善,调节能力较差,加以新生儿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体温易受周围环境温度影响。因此很多因素都可以引起新生儿发热,如室内温度过高、各式病毒、细菌的感染发炎、自体免疫疾病、脱水等。
八个月婴儿发烧了怎么办
八个月婴儿发烧护理处理方法一:正确区分八个月宝宝发烧原因
1、非疾病性因素:很多情况下小儿发烧的原因并不是身体出现了病症,而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如温度过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摄取不够、水份流失(流汗、腹泻)、房间空气不流通、剧烈运动前后、某些特殊药物作用,其它如预防注射也可能引起发烧。
2、感染性发热:感染性发热是发热最常见的病因,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霉菌等感染所致,均可因病原体的代谢产物或其毒素作用导致发热。最常见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扁桃体肿大、腮腺炎、阿米巴感染、疟疾、血吸虫病等。
3、非感染性发热:由于机械性、物理性或化学性破坏组织时,使体内蛋白质代谢及其分解产物异常增多,如大手术后的组织损伤、骨折、肿瘤、溶血反应等。散热障碍,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或大面积烫伤造成的汗腺缺乏、大量失血或失水等。体温调节功能失常,如大脑发育不全、暑热症等直接损害体温调节中枢,而致调节功能发生障碍,引起发热。
八个月宝宝发烧家长必须仔细观察宝宝症状,找出八个月宝宝发烧的具体原因,并根据原因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
八个月婴儿发烧护理处理方法二:不同温度的不同处理方法
1、八个月宝宝发烧38.5℃以下时,家长为宝宝退热主要采取物理降温的方法,如用温水洗澡、热水泡脚、冰袋冷敷、酒精擦浴等。
2、八个月宝宝发烧38.5℃以上时,家长用物理降温的方式为宝宝退热的同时,还可以借助药物为宝宝退热,退热药可选择宝宝较容易接受的退热栓。
3、八个月宝宝发烧39℃以上时,建议家长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送宝宝立即就医。
八个月婴儿发烧护理处理方法三:饮食调理
八个月宝宝发烧的饮食必须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如牛奶米汤、代乳粉、小米粥、新鲜果汁、绿豆汤等,主要以补充宝宝身体水分为主。
八个月婴儿发烧了怎么办?通过以上的这些内容,我们了解到了八个月婴儿发烧了并不是一种可怕的现象。很多人由于担心这一症状会产生更严重的危害,会过度的关注这一症状的治疗。因此我们一定要了解一下这一症状的详细的介绍。最后也祝那些患病的婴儿们能够早日康复,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
新生儿发烧该怎么护理
采用物理降温,即:
1、调整室温22℃~24℃左右,不宜让室温过冷或过热;
2、不能给新生儿捂着,要打开包被,解开衣服以散热,只有充分的散热才能让宝宝快速退烧;
3、给新生儿洗澡也是退烧的好办法,一定要注意的是用温水洗澡;
4、发烧后一定要让他多喝水,多喝白开水,果汁类的少喝一些;
5、体温升至39℃可短时在新生儿头下枕一个冷水袋(非冰袋),肚皮上放置温湿毛巾,用温水沾湿新生儿前额、颈部、腋下、大腿根部等大血管走行处,不宜采用酒精浴。发烧严重者及感染引起的发烧应迅速带孩子去医院,不要自行随便用药。
但有时,也有可能会因为宝宝呼吸道感染,如感冒、肺炎、中耳炎、淋巴结炎及皮肤发炎等,也有可能引发发烧。因为病毒感染的发热可持续3~5天甚至一周,只要诊断明确就要耐下心来护理,连续跑几家医院不仅不利于宝宝休息,还会增加感染其他疾病的机会,如果重复应用同类药易使体温下降过快,甚至导致虚脱而危及生命。出生一个月的新生儿如果出现发烧的症状,原因有很多,环境过热、失水都可能引起发烧。
小儿发烧护理常犯的错误
1、发热捂汗,可以帮助退烧。(X)宝宝发烧,家长就给宝宝穿得里三层外三层,甚至盖上大棉被,觉得宝宝穿得厚点可以捂汗,一出汗就退烧了。结果适得其反,多余的热量散布出去宝宝体温迅速升高,不但难受,还有可能诱发抽搐呢。其实宝宝高热时常常出现末梢循环变差,于是头部躯干滚烫、手脚冰凉,大一点的孩子还会说觉得冷。
正确的做法:把宝宝的衣服略微解开,让其充分散热;而手脚冰凉的部位则要适当保暖,例如用温热水敷一敷,用手给宝宝搓搓手脚等等,让孩子手脚变暖才更容易散热,有利于退烧。
2、发烧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调、不能扇风扇。(X)有些老人认为宝宝发烧了就不能洗澡,不能吹空调,不能扇电扇,否则容易受寒加重病情,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科学证实。
其实孩子发烧了泡个温水澡是非常经济有效的物理降温方法。如果洗澡不便的话,用温水擦身也有利于散热退烧。洗澡水温以比体温低1-2℃为宜,每次洗15-30分钟左右。如果您只洗了3-5分钟,那退热效果将大打折扣哟。如果温水擦浴一段时间后体温还比较高,那过段一小段时间后可再重复一次。物理降温不比服用退烧药,它的时间间隔和次数都没有限制。
3、高烧也不能吃退烧药,怕影响医生诊断。(X)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吃了退烧药,宝宝退烧了再去看医生会影响医生判断病情。其实这种想法有些过虑了。
只要是带孩子去医院看病,包里都备一支体温计和一瓶退烧药。体温计方便随时量体温,随身带着退烧药,如果宝宝发烧超过38.5℃,可以先给宝宝服药再等着看医生。如果宝宝有热性惊厥史,更应该积极退热,可以在体温38℃或刚开始上升时就服用退热药,以求尽可能让孩子体温不要升得过快过高,从而减免抽搐发生的可能。
4、无论什么情况发烧都立刻吃退烧药。(X)有些家长认为发烧会“烧坏大脑”或者“烧成肺炎”,发现孩子发烧了就非常慌张,甚至体温都没来得及量就给孩子吃药。其实38℃以下低热很少引起孩子严重不适,并不需要吃退热药。因为此时服退热药对疾病恢复并无明显好处,反而增加肝肾不必要的代谢负担。3个月以下的小婴儿应用退热药更是要非常慎重。
想给他们服药时,建议一定要先咨询医生后再决定。新生儿及小婴儿发热以洗温水澡、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为主,慎用退热药。因为小婴儿体重轻,体表面积大,服用退热药剂量不易掌握,容易出现虚脱或者胃肠道的损伤。物理降温则简单有效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