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掉牙怎么办
老了掉牙怎么办
1、叩齿咽津
每天早晨醒来与临睡坚持做上下牙之间相互叩击。开始时轻叩十几下,以后还日增加叩击次数和力量,达到每次叩击五十次左右。此法能增强牙周组织纤维结构的坚韧性,可促进牙龈及颜面血液循环,使牙齿保持坚固。叩齿后咽下唾液也有利于养生。
2、茶水漱口
每次饭后用茶水漱口,让茶水在口腔内冲刷牙齿及舌两侧。这样可以清除牙垢,提高口腔轮匝肌和口腔粘膜的生理功能,增强牙齿的抗酸防腐的能力。
老掉牙快查血糖
上了年纪,很容易“老掉牙”,医生建议对于肥胖、有糖尿病的老年人,牙齿掉后最好去查查血糖。由于糖尿病患者常伴有牙龈炎、牙周炎等慢性破坏性病变,常常影响牙齿的稳固性,造成牙齿松动、进而诱发牙周感染,严重者则引起牙齿脱落。
糖尿病患者如果牙疼、牙龈肿胀,先别忙着进行复杂的牙周治疗,必须做糖尿病的整体治疗,否则容易导致感染。因为糖尿病不仅对机体器官、组织、细胞等产生病理影响,还会引起口腔疾病。同时,口腔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又会使糖尿病进一步加重。
怎样防止人老掉牙
近代生理学研究揭示,恒牙应当伴人一生,老年人牙齿缺失不是生理的必然。
老年人由于牙齿周围肌肉发生萎缩、牙齿磨损严重等,易发生龋病和牙周病,科学研究表明,这是造成老年人易掉牙、牙齿缺失率高的主要因素。因此,老年人除应积极治疗牙病,选择合适的牙膏、牙刷及正确刷牙外,还要坚持固齿活动。如叩齿:每日早晚空口时,上下牙齿反复撞击各200次;按摩牙龈:在牙齿无软垢、牙结石、炎症的情况下,漱口后用洗净的食指或拇指轻轻按摩牙龈,每日三次,最好在饭后进行,每次上下10?15次。也可将大蒜头洗净捣烂,加少许水调成糊状,敷在牙龈上,每次约10分钟,或用带辣味的鲜萝卜代替,既有杀菌消毒、保护牙床、预防牙周病的作用,又能促进牙龈的再生。
此外,平时少用牙签剔牙,用浓茶漱口自然脱去残留在齿缝里的食屑。这些措施可有效地防止人老掉牙。
为何老年人易掉牙
其实并非完全如此。恰恰相反 ,许多人到八、九十岁,牙齿照样很好,“老”而不掉牙;而有些人四、五十岁时,还不到“老”就掉牙了,原因何在?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表明,牙齿不是“老”掉的,而是牙周病所致。由此看来防治牙周病是保护牙齿健康、延长牙齿寿命的重要措施。牙周病是牙周围组织疾病的统称,包括牙周炎、牙龈炎等,其发生原因很多,除了平时对口腔卫生不重视、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外,从中医学角度来看牙周病的发生与肾虚的关系非常密切。
中年过后,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遭遇:牙齿常感酸痛、松动、咀嚼无力、物体嵌塞、齿龈发炎等。这些症状都在提醒你中年过后要特别注意牙齿的保健。
为何老年人易掉牙
人老了,就一定要掉牙吗?其实并非完全如此。恰恰相反 ,许多人到八、九十岁,牙齿照样很好,“老”而不掉牙;而有些人四、五十岁时,还不到“老”就掉牙了,原因何在?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表明,牙齿不是“老”掉的,而是牙周病所致。由此看来防治牙周病是保护牙齿健康、延长牙齿寿命的重要措施。牙周病是牙周围组织疾病的统称,包括牙周炎、牙龈炎等,其发生原因很多,除了平时对口腔卫生不重视、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外,从中医学角度来看牙周病的发生与肾虚的关系非常密切。
中年过后,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遭遇:牙齿常感酸痛、松动、咀嚼无力、物体嵌塞、齿龈发炎等。这些症状都在提醒你中年过后要特别注意牙齿的保健。
上了岁数老掉牙正常吗
上了岁数老掉牙正常吗
不正常。
随着年龄的增长,牙齿确实会发生一些变化,比如有的牙齿会有磨耗,有的牙齿出现裂痕,牙支持组织,也就是老百姓所说的牙槽骨会稍微有点损失。但是这些“增龄性”变化不会导致老年人出现“老掉牙”的情况,导致“老掉牙”的主要原因是牙周疾病。
如果把每颗牙齿的牙根比喻成大树的根,牙支持组织就可以比喻成土壤。牙周组织出现问题,相当于“土壤松了”,时间久了,“树”就倒了。牙周问题其实早就有信号,有些人的症状就是牙龈出血,或者牙龈一过性肿痛等,多数人都不理会,觉得过段时间就好了。实际上,出现牙龈出血或者牙龈肿痛等情况时,牙支持组织已经遭到破坏。此外,牙周疾病对牙支持组织的破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可逆。
牙齿多少颗才算健康
人老了,是不是就要回归到童年,甚至连牙齿也要回到“婴儿”时代?当然不是。早在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了“8020计划”,也就是80岁的老人至少应有20颗功能牙。一般来说,不算智齿,每个人有28颗恒牙。当牙脱落1至2颗时,并不会影响全身健康,但牙齿逐渐脱落剩下不到20颗时,就开始影响身体多个系统的功能了。
预防老掉牙的方法
(一)提高自我监控意识
1.口腔疾病发病率最高的为牙病,其主要原因在于不重视口腔保健和口腔保健知识缺乏,许多人认为牙痛、牙松、牙龈出血不是病,老掉牙是正常现象。其实,牙痛、牙松和牙龈出血是口腔疾病中最常见的症状,只要经过适当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人的生存质量很大程度取决于有一口健康的牙齿。
2.长期以来许多人的观念是有了病才去医院,很少有人主动地在健康时到医院检查身体,或做一些预防保健,甚至有人一辈子没有洁治过牙齿。许多患者由于牙病防治知识的缺乏和自我监控意识薄弱,失去治疗牙病、保存牙齿的最佳时机。如果每半年至一年到医院进行口腔检查、保健、洁齿一次,把口腔内软垢、菌斑以及坚硬的牙结石等清理干净,就会减少牙齿的脱落或拔除。
(二)去除细菌菌斑
口腔内的温度、湿度是易于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口腔内的细菌菌斑、软垢和牙结石等堆积于牙根部、牙间隙内,引起龋病、牙周病。去除牙菌斑主要措施是一日三餐后刷牙,餐后3分钟内刷牙,而且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提倡竖刷法,上、下、里、外刷干净。牙刷要选择刷头较小的保健牙刷,使牙刷在口腔内自由转动,刷牙后将牙刷清洗干净,刷头朝上凉在通风处,2~3个月更换牙刷1次。必要时使用牙线、冲牙器。对于中老年人牙间隙较大,牙龈萎缩而有食物嵌塞者,推荐使用牙线,剔除牙间食物残渣。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卧床患者,要求护理人员或家属协助使用冲牙器,用高压脉冲水流冲洗牙间隙和牙根部等,从而保持口腔清洁。
(三)少吃甜食
食用或饮用含蔗糖的食物饮料,残存在口腔内的部分易产酸腐蚀牙齿,最好少食用,尤其是晚上睡觉前避免食用或饮用甜食,食后最好用清水漱口或刷牙。
(四)应用氟化物
氟化物预防牙病安全可靠,主要是抑制糖酵解,抑制产酸细菌生长繁殖,促进牙齿再矿化,提高牙齿抗酸能力等。氟化物应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含氟牙膏、含氟漱口液、含氟口香糖等。
(五)叩齿、鼓漱、运舌保健
1.叩齿是上下牙齿相互轻叩,用力均匀,使所有的牙齿都接触,每天坚持1~2次,每次20~30次,经常叩齿可使牙根更坚固,并能增强咀嚼力,促进消化功能。
2.鼓漱、运舌是轻微闭口,反复鼓起两腮,用舌头在上下颌牙齿舌侧、根部轻轻用力按摩转动,反复20~30次,待唾液增多时鼓漱,然后慢慢咽下。鼓漱可使口腔内多生津液,能防止口腔干燥,清洁口腔,使周围肌肉得到锻炼,减少皱纹使面部更加丰满年轻;运舌可以预防老年性舌体萎缩,还能刺激唾液分泌,有助于增强肝胃功能,防治口苦口臭。
3.叩齿、鼓漱、运舌保健静心聚神,端坐闭目。紧张一天的工作之余,如果能在轻松环境和心理状态下,利用3~5分钟进行叩齿、鼓漱、伸舌、运舌、坚持数年,必有好处。
(六)早期保健
婴儿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乳牙,待10个月左右,可带宝宝到口腔诊所接受口腔检查和保健指导。喂奶或进甜性饮料后让宝宝多喝白开水;睡前尽量不进甜性食物;更不可让孩子含食物睡觉。学龄前还可预防性对新生恒牙进行牙窝沟封闭,发现龋齿、牙周疾病等及时治疗。
(七)戒烟限酒
长期吸烟可加重牙周病,可使牙根部发黑,牙龈发黑还可能导致唇癌,口腔异味以及口腔黏膜白斑(癌前病变)等。长期饮烈性酒,刺激口腔黏膜,同样影响口腔健康。
无牙老人怎么刷牙
1、“老掉牙”不是必然规律
很多老年人认为,人老了牙齿脱落是正常现象,对于口腔内剩余的牙齿更是不精心护理,抱有能用一天是一天,坏了就拔掉的错误心理。其实“老掉牙”不是必然规律,大多数是由于患者本身不注重口腔卫生,长期患有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造成的。只要大家能够掌握科学的口腔保健方法,形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及时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就可以终生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老年人应该坚持每天刷牙,即使牙齿已经完全脱落,也应该用柔软的牙刷刷洗牙龈和牙槽。
2、正确刷牙维护牙齿健康
正确的刷牙方法是老年人维护牙齿健康的保证。首先,要选择适合老年人口腔保健的牙刷。牙刷的刷头不要太大,尽量短一些,刷毛最好是经过磨圆处理的,弹性较好的软毛牙刷。刷头过大、刷毛过硬,容易误伤牙龈和牙体。一把牙刷不要用得太久,1-2个月为宜;其次,要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的时候刷毛应该与牙齿呈45°角,在小范围内进行水平颤动,每个牙面都要刷到;最后是牙膏的选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市场上正规销售的牙膏都可以依照个人喜好选择使用,效果差异不大。牙齿敏感或牙根暴露的老年人,可选择有抗敏功能的牙膏。黏膜破损、牙龈或牙周有炎症的老年人,可在刷牙后选择漱口水配合使用。
肾精不足引起牙龈松动
牙齿松动的朋友,常常还伴有牙龈变浅、咀嚼无力或牙根暴露、牙缝出血等,都是阴虚火旺的表现。所以要固齿、健齿,可以从滋肾、养阴等方面入手。这个时候凉补的鸭子头和清火的皮蛋是不错的选择。此外,咬牙、切齿、踮脚也是古人总结的强肾固齿的好方法。
现在有一句俗话叫做“老掉牙”,可是,人老了,就一定要掉牙吗?其实并非完全如此。许多人活到八九十岁,牙齿照样很好,“老”而不掉牙;而有些人四五十岁时,还不到“老”就掉牙了,原因何在呢?这同样与肾精亏虚有关。
因为肾主骨生髓,髓乃依靠肾中精气所充,而“齿为骨之余”,也就是说,牙齿与骨骼同出一源,所以牙齿也需要依赖肾中精气来充养。
那些先天不足的儿童往往肾精不足,骨髓空虚,骨骼失养,所以发育迟缓,囟门迟闭、骨软无力,同时还有牙齿生长过晚、过慢的表现。而成年人如果肾精不足,则可以出现骨质疏松、痿软、腰膝酸软甚至不能行走,以及牙齿松动、容易脱落的情况。这些都是肾中精气不足所造成的后果。
人老了就一定要掉牙吗
牙痛、牙病在过去被认为是小毛病,无关紧要,到了老年,牙周组织萎缩,牙根暴露以致牙齿松动、脱落,也当作是"老掉牙"的现象,不以为然。那么人老了,就一定要掉牙吗?
其实并非完全如此。恰恰相反 ,许多人到八、九十岁,牙齿照样很好,"老"而不掉牙;而有些人四、五十岁时,还不到"老"就掉牙了,原因何在?现代临床医学研究表明,牙齿不是"老"掉的,而是牙周病所致。由此看来防治牙周病是保护牙齿健康、延长牙齿寿命的重要措施。牙周病是牙周围组织疾病的统称,包括牙周炎、牙龈炎等,其发生原因很多,除了平时对口腔卫生不重视、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等因素外,从中医学角度来看牙周病的发生与肾虚的关系非常密切。
早在明代有位张景岳的医家,在《景岳全书》中指出"肾虚而牙病者,其病不在经而在脏,盖齿为骨之所终,而肾则主骨也,故曰肾衰则齿豁,精固则齿坚,凡不由虫而齿为病者,必肾气之不足。
中年过后,许多人都会有这样的遭遇:牙齿常感酸痛、松动、咀嚼无力、物体嵌塞、齿龈发炎等。这些症状都在提醒你中年过后要特别注意牙齿的保健。人过中年 牙齿如何保健?
"现代医学研究,据有关牙周病与肾虚的动物实验结果报道,发现肾虚症大白鼠的牙龈炎症明显,牙周纤维排列紊乱,牙槽骨吸收造成牙骨质细胞不活跃,证实了肾虚与牙周病间的因果关系。用了补肾药物治疗后,动物的造牙骨质细胞活跃度增加,牙周膜主纤维排列清晰,成纤维细胞活跃,说明药物有利于牙周组织再生作用。
由此看来防治牙周病,首先要注意口腔卫生保健,必须认真刷牙或漱口,做到每日刷牙或漱口四次(清晨及每餐后),每次时间不少于3分钟。同时,调养肾精治疗肾虚也至关重要。人到中老年,肾亏精损,服用某些补肾固齿类中药方剂,可以扭"亏"为"盈",起到防治牙周病、坚固牙齿的效果。其次,定期作口腔检查、定期洁牙。只要治疗及时,方法得当,效果还是很好的。这样到老了还会有健康、稳固的牙齿。
世界卫生组织倡导保护牙齿的"8020"运动,要求人们到80岁时仍然保留20颗牙齿,目的在于通过延长牙齿的寿命来保证长寿和提高生命质量。由此看来,"老掉牙"是可以避免的,爱牙护齿从现在做起,老来可有满口好牙;既使已经掉了几颗牙的人,"亡羊补牢犹未晚",只要积极治疗牙周病,剩下的牙还可以发挥咀嚼功能。
60岁老人牙齿一点点掉正常吗
医生表示,世界卫生组织对于人体口腔健康有一个衡量的标准:“8020”,即到80岁时人体口腔还有20颗健康的牙齿。因此,“老掉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
对于老年人来说,牙齿脱落多是由牙周病引起的,老年人由于年轻时不注意维护口腔清洁卫生,导致常年患有牙龈炎、牙周炎等牙周疾病,并且没有及时进行治疗,最终造成牙周病侵蚀牙齿,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等。
人老未必老掉牙
这部《指南》是卫生部9月7日发布的,特别配合今年9月20日第二十一个“全国爱牙日”。
2005年,浙江省做了口腔健康调查,涉及杭州、金华、丽水、慈溪、武义、临海6个市县的2万多位居民,结果是:792例65-74岁老年人中,59.1%的人保留20颗以上的功能牙,9.5%的人一颗牙齿也没有了。另外,5岁儿童有蛀牙的比例是79.7%,中、老年人有蛀牙的比例更高,分别为90.5%和99.3%。
前天,浙江省卫生厅、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杭州市卫生局和浙江省口腔卫生指导中心在杭州浦沿街道举行“全国爱牙日”宣传活动。浙江省口腔医院、浙医一院、浙医二院、邵逸夫医院和省人民医院的口腔科专家将到德清县义诊,发放最新的《中国居民口腔健康指南》。
《指南》有55条,我们摘录一些——你做得对吗?
牙刷毛弯曲马上换掉
刷牙后,用清水冲洗牙刷,甩干水,刷头向上放在通风处。一般3个月换一把牙刷,如果刷毛弯曲就马上换掉。
每年洁牙一次
定期到医院洁牙,最好每年一次。洁牙是清除牙龈周围的沉积牙石和牙菌斑。洁牙不会造成牙缝稀疏和牙齿松动。
“坐月子不刷牙”是错误的
孕妇有牙周病可能会导致婴儿早产或出生时低体重。孕妇钙摄入不足影响胎儿牙齿发育。孕妇体内孕激素水平升高,容易得妊娠期牙龈炎,“坐月子不刷牙”的说法是错误的,孕产妇更应保持口腔卫生,餐后漱口、早晚刷牙。
牙齿排列不齐 12岁矫正最好
通常在12岁左右,乳牙完全替换为恒牙。如果存在牙齿排列不齐等咬合畸形,在12岁矫正效果最好。
人老可以不掉牙
有牙就要坚持刷
人老掉牙不是必然规律,大多数掉牙是因为龋病、牙周病等口腔疾病造成的。只要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可以终身拥有一副健康的牙齿。只要口腔内还有牙齿,就要坚持刷。
每天叩齿1-2次
叩齿是我国传统的中医口腔保健方法,每天叩齿1-2次,每次叩齿36下,可促进牙周血液循环、增进牙周组织健康,坚固牙齿。如果牙齿松动、咬合错乱,就不要做叩齿锻炼了。
吸烟有害口腔健康
吸烟是引起口腔癌的主要危险因素,90%以上的口腔癌患者是吸烟者。吸烟还是牙周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吸烟者患牙周病的几率比不吸烟者高5倍。
老年人牙齿松动是怎么回事
1、很多老人错误认为“老掉牙”是上了年纪以后的自然生理现象,做不做修复无所谓。其实牙缺失的原因很多,跟年龄也是有关系,但主要的原因是平常不重视口腔保健,特别是牙齿缺失后没有及时修复,造成邻牙的脱落。
2、事实是,牙齿承受的咀嚼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个别牙齿缺失后,咀嚼力只能集中在余留牙齿上,当咀嚼力超过了余留牙齿的承受限度,将损害牙周组织而致牙周膜出血、水肿、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此外,很多老年人一侧牙齿掉落,没有及时修复,而是改用另一侧牙齿咀嚼,这种偏侧咀嚼危害很大,不仅会使废用一侧的牙齿容易出现龋齿、牙龈炎和牙周病等,还会导致咀嚼侧牙齿由于长期过度负重出现磨损,导致松动脱落。
3、此外,偏侧咀嚼的人,常常是囫囵吞枣,很难使唾液中的淀粉酶与食物中的淀粉充分混合,从而增加了胃的负担,容易得胃病。随着口腔医学的进步,微创种植牙已经成为缺牙修复的优选方式,建议您尽快到医院检查。
4、其实,“老掉牙”不是人老的正常生理现象,是牙周病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到老年积累到一定程度而导致的牙齿松动脱落。因此,牙齿保健不能等到出现牙齿问题才开始,应像爱护身体其他部位一样,从日常的细节和牙齿疾病初现之时就开始预防。
4招防止“老掉牙”
每次刷牙3分钟
选择一把小头的软毛牙刷,刷牙时一定要刷到位,特别是牙齿和牙龈交界的部位。刷牙时牙刷要倾斜地放,刷毛应该一半放在牙齿上,另一半放在牙龈上,进行原位的震颤,这样就可以使菌斑从牙面上剥离下来了,千万不要进行横向的拉动。每次刷牙的时间要保证3分钟,可起到按摩牙龈、促进牙周组织血液循环的作用。
刷牙时还要注意选择合适的牙膏,含氟牙膏可以预防龋齿,中草药牙膏适合有牙龈炎和牙周病的老人,脱敏牙膏适合牙齿敏感的老人。
牙签牙线辅助洁牙
老年人牙齿稀松,牙缝变宽,进食后牙缝容易嵌塞食物残渣,仅靠刷牙难以清洁彻底,可以使用间隙刷、牙签或牙线来辅助清洁牙齿。牙签最好选用扁平或楔状木质的,使用时用力应适当,避免将牙签压人健康的牙龈内,以免损伤牙龈或形成人为的牙间隙。牙线是由纤维松散的尼龙线制成,使用时纤维可扁平状排列开,方便地到达刷牙、漱口及剔牙等难以到达的狭窄牙缝,有效去除牙缝间的食物残渣和牙菌斑,彻底清洁牙齿。
使用牙线时先抽取一段长约30厘米的牙线,将牙线两端缠在左右手中指上;用食指与另一只手的拇指绷紧牙线,两指间的距离约5厘米;用缓和的拉锯样的动作,将牙线拉入两牙之间,牙线轻轻通过两牙之间接触点,使牙线紧贴在牙面上,上下内外牵动牙线,嵌塞的食物即可随牙线的移动而被带出,把牙线紧贴牙面成“C”字形,缓和地从牙根向牙冠方向移动,即可清除附着在牙面上的牙垢和菌斑。每一个牙面要上下剔刮4-6次,直至牙面清洁为止,最后漱口以去除遗留下来的菌斑和食物残渣。
半年查一次牙
防止牙齿脱落平时应多注意膳食平衡。老人要注意戒烟酒,少吃过热、过冷、过酸、过甜的食物;多吃纤维丰富的糖粮以增强牙齿的咀嚼力量和自洁作用;多进食新鲜蔬菜与瓜果,它们可以给牙周组织提供足够的营养;同时注意均衡使用两侧牙齿。
老人最好每6个月检查一次牙齿,定期洗牙,以清除牙石和牙菌斑。由于口腔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是无痛性进展的,而且吃药是治不好的,必须进行积极的治疗。
拔牙后3个月镶牙
有些老人缺失了部分牙后,不愿镶牙,觉得等以后牙齿全都掉了,全口一起镶省事又省钱,殊不知这种观念非常错误。口腔疾病及早防治简单有效,而晚期治疗则费时费力。
牙缺失后未及时修复,会造成牙合关系紊乱,牙松动、移位,导致更多的牙受累甚至缺失,直接影响到口腔咀嚼功能。长期缺牙没有及时修复,牙槽嵴严重吸收,即使后来镶牙,戴上假牙后也容易出现假牙固位不好,容易脱落。临床经验也说明牙齿缺失越久,缺牙数目越多,修复效果越差。此外,少牙或无牙老人咀嚼功能降低,进食许多食物受到限制,极易造成老人营养不良。
有些缺牙患者,如果因为治疗不及时导致口腔内余留牙齿有松动也可以进行修复。应该先进行牙周病系统治疗,牙周有炎症的可以在控制炎症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牙周夹板修复治疗。牙周夹板是通过夹板将一些松动牙和健康牙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咀嚼单位,以分散牙合力,减轻牙周组织和余留牙的咀嚼力负担,使牙周病患牙得到休息,恢复口腔基本功能,提高余留牙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