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的高危因素
早产的高危因素
1.前次早产史和或晚期流产史者:有早产史的孕妇早产再发风险是没有早产史孕妇的孕妇6~8倍。
2.宫颈手术史及宫颈机能不全:宫颈锥切、LEEP术后、反复人工流产扩张宫颈、子宫畸形等病史者早产风险增加。孕妇有宫颈机能不全,或妊娠期14-28周,宫颈长度<30mm者,早产和晚期流产率增加。
3.多胎妊娠,一般双胎妊娠早产率为50%,三胎为75%。
4.生殖道炎症,如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衣原体感染、淋病、梅毒等。
5.泌尿系统感染、无症状菌尿。
6.全身感染性疾病。
7.阴道出血。
8.羊水过多/过少者。
9.接受辅助生殖技术后妊娠者。
10.孕妇有合并症,如高血压病、糖尿病、甲状腺疾患、哮喘等。
11.有不良嗜好者如吸烟酗酒或吸毒者。
12.孕妇<18岁或>35岁。
13.体重指数<19,营养状况差,每周站立时间>40h/周。
14.反复出现规则宫缩,如宫缩≥4次/h。
15.妊娠22-34周,阴道后穹窿分泌物中胎儿纤维连接蛋白(fFN)阳性者。
16.其他因素:如未常规孕期保健、流动人口等。
准妈妈妊娠期间如何避免胎儿早产
任何人也有可能早产,不要大意
即使是体力很好的人,由于怀孕中肚内孕育着一个小生命,也可能变得和怀孕前完全不同,即使怀孕经过很顺利,也要经常留意自己身体的变化,注意肚子绷紧的状况,看看分泌物的颜色和状态有否和平日不同,有没有腰痛,只要感到有任何异常的状况,觉得身体不舒服,一定要跟医生好好商量。勉强去旅游,骑单车等,虽然和早产没有直接关系,但为了将来不会后悔,不做是最好的。
一、早产发生的原因
早产,顾名思义就是胎宝宝没到足月就提前分娩了。确切地说,是指在满28周、不满37周时分娩。此时,胎宝宝的各个器官还没有发育成熟,患多种疾病甚至死亡的概率远远高于足月的宝宝。
引起早产的原因很多,从胎宝宝的角度说,羊水过多或过少、多胎妊娠、胎儿畸形、胎膜早破等都可能引起早产;从准妈妈的角度来说,怀孕期间营养不良、高强度劳动或身体过度劳累、宫内感染、宫颈机能不全、情绪剧烈波动,或者肚子受到撞击等均可能引起早产。此外,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也是造成早产的元凶。
二、及时抓住早产的4种信号
即便知道了原因,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也很难判断是否会发生早产。医生会帮助准妈妈筛查是否有早产高危因素,并在孕20-24周后对宫缩异常频繁和有高危因素的准妈妈进行早产预测。准妈妈如果有下列的先兆早产症状,要随时立即去医院检查。
1、下腹频繁变硬伴疼痛
准妈妈若出现下腹部反复变硬,伴随腹部胀痛的感觉,类似月经前的坠痛,且这种感觉频繁出现。这种情况下,要及时就医。先兆早产可伴有宫颈管进行性缩短,进而宫口扩张而导致早产。
2、非生理性宫缩
怀孕时,子宫通常是松弛的,但有时一天当中子宫可能会有3-5次收缩。此时准妈妈会感觉肚子硬硬的,但没有疼痛的感觉,这属于生理性宫缩。但如果收缩的次数过于频繁,达到每小时3-4次以上,就不属于生理性的了,要尽快去医院。
新生儿患脑梗死的病因
脑的动脉来源于颈内动脉和椎动脉,以顶枕沟为界,前者供应大脑半球的前2/3和部分间脑,后者供应大脑半球的后1/3及部分间脑、脑干和小脑。两系动脉在大脑的分支可分为皮质支和中央支,前者营养大脑皮质及深面髓质,后者供应基底核、内囊和间脑等。
新生儿脑梗死最常发生于大脑中动脉区域,多为单侧受累,左侧较右侧更为常见,磁共振成象上常见于左侧颞、顶、枕叶的受累。大脑中动脉的梗死又分为主干梗死、皮质支梗死(分水岭梗死)以及中央支梗死(豆纹动脉梗死)。胎龄28-32周的早产儿常见于累及一只或更多的豆状和纹状体分支,胎龄大于32周的早产儿及足月儿易发生主干分支梗死。 病因及高危因素
产前高危因素:先兆子痫、初产、不育症、羊水减少、绒毛膜羊膜炎、延迟破膜、胎动下降、第二产程延长、胎心异常、宫内生长受限。
产时高危因素:急症剖宫产、胎头吸引、5分钟阿氏评分7分、经历出生复苏等。 产后高危因素:先天心脏病、感染、脱水、红细胞增多症、高半胱氨酸血症等。 其他高危因素:母亲吸烟、药物使用、社会地位及经济条件等。
孕期保健以及产前检查
l·孕期检查
初查:孕12周之前
复查:孕12周后每4周一次孕28周后每2周一次孕36周后每周一次
2.高危妊娠
高危妊娠是指妊娠期某种因素对孕妇、胎儿和新生儿能构成较高危险性,因而增加困生期发病率与死亡率者。妊娠的高危筛查、监护和管理:通过每次产前检查及时筛查出高危因素,常见的高危因素有孕妇本人的基本情况、不良产史、内科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等4个方面,又将其分成固定因素和动态因素两大类。可用评分方法来提示其母婴健康危害的严重程度。
3.孕期
孕周:足24小时为一天,足7天为一孕周。
过期妊娠:从末次正常月经第一天开始计算,妊娠到达或超过42周(大于或等于42周,大于或等于294天)者称为过期妊娠,在此期分娩称为过期产,新生儿为过期产儿。
早产:孕期满28周(196天)至37周(259天)间的分娩。
产儿:体重在1000~24999、身体器官尚未发育成熟的新生儿,称为早产儿。足月:孕满37周不足42周之分娩(259~293天)。
活产:不论通过自然产或手术产,当胎儿全身脱离母体,无论脐带是否剪断或胎盘是否剥离,有过呼吸、心跳、脐带搏动,凡有上述生命征兆之一或死产经过抢救后恢复过任何生命征兆者均为活产。
脑瘫疾病表现的高危因素
什么是脑瘫疾病的高危因素呢?对于脑瘫疾病来说,很有多因素会引发脑瘫疾病,而最容易引起脑瘫疾病的因素,可以称之为脑瘫的高危因素。脑瘫疾病是一种于脑损害有关的疾病,也就是说这些原因会是引起脑部损害的。所以,做为家长应该注意。
下面具体介绍脑瘫疾病的高危因素
遗传因素:近亲结婚的父母孕育的孩子常会患各种遗传性疾病,也会因为遗传因素而影响孩子脑组织的发育。因此,近亲结婚的家庭应视为脑瘫儿发生的高危因素。而且,家族中有遗传性疾病史,神经系统疾病史等病史的家庭,脑瘫儿发生率也较高。遗传因素的作用包括主要基因、特异性基因和染色体畸变的影响。当代由于环境污染、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使基因突变频率增高,人群中致病基因增加。目前已知的4 000多种遗传病中,其遗传方式大多已阐明。应注意一些表现相似的疾病,其病因和遗传方式可能各异,因而其预防、再发风险和预后也不相同。遇到问题时,应注意进行完整的谱系分析和有关的特殊检查。
母体因素:高龄初产妇、低龄产妇、吸毒、吸烟、饮酒、长期服药、接触化学物质及放射线、伴有孕期感染及患有其他各种疾病的母亲,其所生育的孩子易发生脑瘫,需要注意定期随访。
新生儿的因素:孩子在出生前、产程中,出生后发生的任何可能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损伤的情况,都可能导致脑瘫。常见的有,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伤、缺氧缺血性脑病、呼吸窘迫综合症、呼吸暂停的等。并且,早产儿、低体重儿、多胎儿、新生儿严重黄疸等,也易产生脑瘫,需要密切观察。
以上就是哪些是脑瘫疾病表现的高危因素的介绍,希望这些高危因素能引起其它家长的注意。为了让小儿不会患上脑瘫疾病,家长们一定要注意预防这些因素的发生。
羊水穿刺对胎儿有影响吗
专家指出,也不是所有孕妇都要做羊水穿刺。一般来说,年龄在35岁以上的高危产妇建议做羊水穿刺,因为35岁以上的孕妇生下愚型儿的比例比35岁以下孕妇要高3到5倍。不过对这类人群来说,羊水穿刺并不是强制性的,但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医生建议最好做羊水穿刺。而年龄虽然在35岁以下,但在做静脉唐氏儿筛查后发现有高危因素的,为保险起见也应该做羊水穿刺。
另外,曾经生过一个染色体异常的孩子的孕妇为了下一代的健康,必须要做羊水穿刺;而怀孕期间接触过有毒物质、放射线的孕妇,胎儿也可能受到不良影响,因此羊水穿刺也是不得不做,以免将来后悔莫及。
其实,羊水穿刺并不像有的孕妇想的那么可怕,羊水穿刺的方法主要是用针抽取一定数量的羊水,其过程其实就像肌肉注射一样,因此孕妇不必太紧张。而且目前做羊水穿刺都是在B超的监控下做,而不像以前是“盲穿”,因此羊水穿刺对胎儿来说并无危险。只是对一些有流产高危因素的孕妇来说,可能有流产危险,如有子宫肌瘤的孕妇、孕早期有经常宫缩、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
乳腺癌高危因素
(1)年龄、月经、生育、哺乳、生活环境及经济地位 乳腺癌以中老年人为多。女性月经初潮期较早(12岁以前来月经),绝经 较晚(50—55岁以后绝经),第一胎生育年龄的35岁以后或从未生育,或生育不哺乳,都可能对乳腺癌的发生有影响。且城市比农村多,尤其是社会经济地位较优越的人群,乳腺癌的发病率 相对高一些。
(2)乳腺疾病及良性肿瘤 手术史 有些妇女因患某些乳腺疾病或良性肿瘤而做了乳腺小手术。手术必然切断一些乳腺导管,使远端导管不通畅。导管内分泌物积聚,长期刺激乳腺组织,就有可能导致癌变 。但不要因此而拒绝一些必须手术治疗的乳腺疾病,如囊性小叶增生 ,导管内乳头状瘤等若不手术切除将来有癌变的可能。手术还是必要的,但术后应经常随访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及时诊断和治疗。另外一侧患乳腺癌的病人,对侧患乳腺癌的机会增加,因此乳腺癌术后一定要注意对侧乳房是否出现肿块。
(3)乳腺的x线摄片 较小剂量的x线不会导致乳腺癌,但不数病人求治心切,短时间内在几个医院进行多次乳腺摄片,尤其年轻妇女,就增加了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因素。但患者完全不必担心x线摄片会引发乳腺癌。因为目前乳腺x线摄片放射剂量很小,不会致癌。
(4)家族的聚集性和遗传因素 直系亲属中有人患乳腺癌的女性成员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高。有人认为这与遗传因素有关。因此,家族中有人生乳腺癌,其它成员应提高警惕。
(5)高脂肪饮食及肥胖妇女患乳腺癌的机会也较一般人多。
羊水穿刺注意事项 小提示
有些孕妇担心羊水穿刺有危险,其实大可不必,羊水穿刺主要是用针抽取一定数量的羊水,而且是在B超的监控下进行,对胎儿的影响很小。只是对少数有流产高危因素的准妈妈来说,可能有流产危险,如子宫肌瘤,或孕早期经常宫缩、阴道流血等先兆流产症状的孕妇。
早产高危险群自我检测
生下早产儿,宝宝、妈妈和新生儿科的医师都将面临更艰辛的挑战。孕妈咪不免担忧:「我是不是早产的高危险群呢?」医生表示,如果孕妇有下列叙述的情况,则为早产高危险群,最好在孕期随时留意是否出现早产的征兆。
不良的生活型态
过度操劳、抽烟、喝酒甚至药物都会影响身体的状况,良好的身体状况是维持稳定怀孕过程的重要条件,因此,若是身体情况不佳,自然无法提供良好的环境让胎儿成长,早产机率一定会因而上升。
心理压力无法抒解
长期的心理压力可能产生压力相关荷尔蒙,也会刺激其他荷尔蒙的连锁作用,而诱发子宫收缩造成早产。例如:家暴、家庭经济压力大、突然遭逢意外、严重的精神刺激、伴侣支持度不足等都容易早产。
怀孕年龄过早或过晚
过于年轻(小于18岁)或是过于高龄(大于40岁)的怀孕妇女,生下早产儿的机率比较高。过于年轻的孕妇早产的因素,常常是因为自我照顾的能力不足,甚至社会经济能力较差,所能接受到的医疗关照较少,就算有早产迹象也不自知;而高龄怀孕的妈妈则由于体力上不如年轻孕妇族群、有较多的妇科或内科疾病,早产的风险根据流行病学的研究证明也会偏高。除此之外,孕前体重不足也可能导致早产,陈桢瑞医师指出,文献上认为怀孕前体重过轻(BMI<19),较容易有早产的趋势。
至于胎次过于密集是否较容易早产?黄文郁医师表示,孕期间隔太密与早产虽并无显著的关联,但仍建议两胎之间最好隔半年以上,因产后子宫的肌肉需要时间复原,最好等子宫复原完整后,才开始下一胎的妊娠期,才能提供给下个胎儿较好的子宫环境。
怀孕前身体有不良状况
怀孕前不良状况一般泛指过去疾病史,如前一胎有子宫颈闭锁不全、曾接受过子宫颈手术,或是子宫颈有过创伤,例如大周数的人工流产、子宫颈冷刀圆锥状切除(注:目前使用的电烧线圈刀做子宫颈锥状切除者不算)、或上次自然生产时有子宫颈裂伤者。此外,上一胎是早产的孕妇,下一胎早产的机率也会提高约2~3倍。
怀孕时子宫有特殊状况
陈桢瑞医师表示,怀孕时若子宫出现某些特殊的状况,则容易有早产的风险。例如:子宫过度撑大,主要发生在多胞胎妊娠;或因妊娠糖尿病使胎儿过大,及羊水过多的孕妇;而胎盘早期剥离、前置胎盘所引起子宫内膜出血,也易出现早产迹象。另外,有子宫肌瘤的孕妇也可能会因子宫腔变形,造成胎位不正或早产。
怀孕时出现感染问题
最常见的是泌尿道感染,因孕期子宫变化及荷尔蒙的影响,孕妇罹患无症状细菌性泌尿道感染的机会增加,因为初期症状不明显,若无及时发现就医,三到四成的孕妇严重时会引起肾盂肾炎,此时会诱发子宫收缩,增加早产的机会。而急性肠胃炎也会引起子宫收缩,可是一般而言通常较少引起早产。
另一个可能致命的感染是孕期的急性阑尾炎(俗称盲肠炎),未能早期诊断将引起阑尾穿孔、腹膜炎与早产。急性胆囊炎、胰脏炎或肝炎,一般在怀孕期间十分少见,然而一旦出现,会有极为严重的并发症,所以孕妇出现不正常的腹痛,有时实在不可以等闲视之。
若孕妇不幸在未足月前便经历早发性破水,羊水内所含之前列腺素将会诱发子宫颈变薄与子宫肌肉收缩,易导致早产。
胎儿出现异常
胎儿染色体异常或先天性畸型(例如食道闭锁而导致羊水过多),也会使孕妇发生早产现象。
黄体酮可以预防早产
对于早产,除需进行必要的处理外,对具有早产高危因素孕妇(曾有自发早产既往史、宫颈较短、多胎妊娠等)还需积极预防。黄体酮在许多生殖过程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黄体酮在使妊娠得以继续和维持子宫松弛状态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不论给药途径和剂量如何,产前应用黄体酮似乎均可降低早产分娩和低出生体重儿的风险。因此,临床上常用黄体酮来预防早产。那么,黄体酮的应用对具有高危因素孕妇预防早产的效果究竟如何?医学科学家对2008年12月前在世界卫生组织(WHO)注册的、应用黄体酮预防早产的随机对照试验及其结果,进行了系统分析。共有11项应用黄体酮与安慰剂临床随机对照试验(2714例孕妇、3452例新生婴儿)纳入系统分析。结果显示:①在曾有自发早产史的孕妇中,对小于34孕周早产(一项试验,142例孕妇)、小于37孕周早产(四项试验,1255例孕妇)以及婴儿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两项研究,501例新生儿),应用黄体酮可以明显降低早产的风险。②在超声诊断为短宫颈的孕妇中,对小于34孕周早产(一项研究,250例孕妇)和新生儿败血症(一项研究,274例新生儿),应用黄体酮可以明显降低早产的风险。③在多胎妊娠孕妇中,应用黄体酮产前安胎可以使早产的风险明显降低(一项研究,654例孕妇)。④在先兆早产孕妇中,黄体酮的应用可以使小于37孕周早产(一项研究,60例孕妇)、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婴儿(一项研究,70例新生儿)以及呼吸窘迫综合征(一项研究;70例新生儿)的风险明显降低。⑤在具有其它高危早产因素孕妇(诸如妊娠合并其他疾病等)中,应用黄体酮对妊娠结局的风险降低没有统计学意义。
总之,对于有早产史单胎妊娠的妇女来说,产前使用黄体酮可以降低小于34周和小于37周早产的风险;黄体酮的使用也能降低新生儿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的风险。
新生儿低钙血症的3种类型
(一)早期低钙血症:
指低钙血症发生于生后48h以内,见于各类高危儿。其高危因素包括母孕期高危因素,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产前出血、孕期饮食中钙及维生素D不足、孕期糖尿病等;出生后新生儿疾病状态影响,如窒息、早产、败血症、严重肺疾病(如肺透明膜病、MAS等)。
(二)晚期低钙血症:
指出生48h以后出现的低钙血症,足月儿多见。该患儿多有牛乳喂养病史,少数有应用碳酸氢钠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或换血治疗病史。
(三)持续性低钙血症:
低血钙持续较久,可有母孕期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病史。
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的病因是什么
医学界目前认为先天性心脏病是遗传因素和子宫内环境因素等 综合作用的结果。首要发病因素是遗传因素,患有先心病的母亲和 父亲,将该病传给其下一代的几率分别可高达3%~16%和1%~ 3%,并且有半数的先心病母亲可以将自己畸形的类型也一起传给孩 子。孕妇的子宫内环境因素中,病毒感染、药物、高原缺氧、早产、高龄(35岁以上)、糖尿病、酗酒等也是先心病的高危因素。
宝安脑瘫是什么原因
脑瘫患儿的成因与一些高危因素有关,根据高危因素形成的时间可以分为:产前因素、产时因素和新生儿期因素。
产前因素主要包括:家族史、脐带绕颈、胎盘早剥、孕前周期紊乱史、既往流产史、孕期阴道出血、母亲孕期合并症、妊娠用药、先兆流产等;
产时因素主要包括:窒息、早产、低出生体重、双胎及多胎、助产、应用催产素、出生时母亲并发症等;
新生儿期因素主要包括:缺血缺氧性脑病、黄疸、气促气喘、肺炎、惊厥、颅内出血、先天性心脏病、脑积水等。
一般是围产期缺氧造成的,孕晚期胎盘、脐带的病变、难产都是比较常见的原因。
细说胆红素脑病的临床表现
一、黄疸的程度:
胆红素脑病患儿黄疸多较严重,全身皮肤粘膜呈重度黄染,若四肢及手、足心均黄,早产儿在胆红素水平较低时也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和胎龄呈正相关。
二、最易发病的时间:
胆红素脑病多见于出生后1周内,最早可于出生后l~2天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溶血性黄疸出现较早,多发生于出生后3~5天。早产儿或其他原因所致者大多见于出生后6~10天。发生胆红素脑病的血清胆红素阈值依生后日龄而异。也就是说发生越早,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阈值越低。
三、致病的高危因素
当存在早产、窒息、呼吸困难或缺氧,严重感染、低白蛋白血症、低血糖、低体温、酸中毒或体重低于1.5kg等高危因素时,血清胆红素低于临界值亦可发生胆红素脑病。
羊水栓塞是怎么回事 高危因素
正常情况下,羊水是被封闭在羊膜囊内,由于母体和胎儿之间存在胎盘屏障,羊水不能与母体的血液循环系统接触的。在分娩或其他损伤的情况下,母体和胎儿的胎盘屏障可出现缺口,此时,羊水进入母体的循环中也就成为了可能。羊水栓塞发生率很低,临床上一些高危因素有:胎膜早破、人工破膜、宫缩过强、急产、催产素引产、高龄初产、多胎经产、前置胎盘、死胎、巨大儿、子宫破裂、手术产、羊水粪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