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食疗 鲜藕柏叶汁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食疗 鲜藕柏叶汁
材料:鲜莲藕500克,生侧柏叶100克,蜂蜜15克。
做法:莲藕连节洗净,切细碎绞汁;侧柏叶洗净切碎,搅烂榨汁。二汁液混合,加蜂蜜调匀,放入炖盅内,文火隔开水炖5分钟。随量饮用即可。
功效:可以清热凉血,散瘀止血,适用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血热妄行证,经血非时而下,血色鲜红,或夹瘀块,心烦口渴的女性服食。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食疗 龟胶饮
食材:龟胶10克
做法:用肉汤、幵水或酒冲烊龟胶,溶化后即可饮服。每日清晨空腹服,连服3 ~5日。
功效:龟胶具有滋阴、补血,止血的功效,对于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有一定的作用。
功能性子宫出血食疗方
功能性子宫出血食疗方:
根据排卵与否,通常将功血分为无排卵型及排卵型两大类,前者多见,约占80%~90%,主要发生在青春期及更年期,后者多见于生育期妇女。推荐几款家庭食疗方:
【桂圆莲子粥】
配方:桂圆肉20克,莲子肉15克,红枣6个,糯米30克。
制法:红枣去核,与糯米、桂圆肉、莲子肉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置武火上烧沸,改用文火熬煮至熟烂,加糖调味。
功效:健脾益气,养血止血。
用法:每日1剂,可经常食用。
【益母草煮蛋】
配方:益母草60克,鸡蛋2个。
制法:益母草与鸡蛋同煮至熟,蛋去壳,再煮片刻。
功效:活血调经。
用法:每日1剂,分2次吃蛋饮汤。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分类
(1)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初潮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正处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所以月经初潮两年内,月经周期不规则比较正常,一般能自行调整恢复。如果出血时间长,出血量多而造成贫血、头晕、心悸等症状,说明性腺轴还未完全成熟,容易受营养、精神因素等情况影响。
(2)生育年龄妊娠妇女的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属于排卵型,大都发生于产后或流产后的恢复期中。一般来说,育龄妇女的性腺轴应该处于稳定状态,发生异常的子宫出血多数是器质性病变,如炎症、赘肉、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等,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确诊。
(3)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在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中,更年期功能性子宫出血比较多见,但这个年龄的器质性病变也比较多,必须做病理检查。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
手术治疗:
适合于激素或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者。
1、刮宫:
除未婚妇女,无论有排卵抑或无排卵型功血出血时,刮宫均可迅速而有效地止血兼有诊治双重意义。刮宫应彻底,刮出物全部送病理检查。并依内膜病理于术后第五天开始调经治疗。
2、子宫内膜去除术:
仅用于顽固性功血,尤其施行子宫切除术有禁忌者
3、子宫切除术:
因功血行子宫切除术约占子宫切除术的20%,严重贫血者可施行子宫切除术。
二、排卵型功血的治疗:
原则是抑制月经过多,辅佐黄体功能,调整周期,防止复发。
1、抑制月经过多:
①全周期雌—孕激素合并疗法;②孕激素周期疗法;③孕—雄激素疗法;④雄激素疗法:从月经周期第五天开始口服含化甲基睾丸素10mg/d×20~22天。或丙酸睾丸酮25mg×2/周,共4周;⑤后半期雌孕激素合并疗法;⑥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⑦抗雌—孕激素疗法(丹那唑、内美通、三苯氧胺等)。
2、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自排卵后第1~2日或下次月经前10~14日开始,每日口服甲羟孕酮10mg,连续10日,有生育要求可肌注黄体酮。
3、辅佐黄体功能
功能性子宫出血症状 功能性子宫出血常见症状
月经提前或错后,完全没有规律。
月经周期缩短,一般少于21天,出血量和出血天数正常。
月经周期正常,但是每次出血量过多,可达数百毫升。
有的虽然月经周期正常,但在月经来潮之前已有数天少量出血,颜色往 往发暗,月经来潮数天后又淋漓不尽,月经前后可持续出血十多天。
在月经干净后10天左右,阴道又流出少量血,有时一两天即干净,称为排 卵期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小偏方
处方(一)
【辨证】阴虚血热。
【治法】养阴固摄,止血清热。
【方名】养阴止血汤。
【组成】生地24克,生白芍12克,黄芩12克,玄参12克,石斛12克,地骨皮12克,煅牡蛎30克,花蕊石30克,陈棕炭30克,侧伯叶15克,藕节炭12克。
【用法】水煎服。
【出处】《妇产科学》
中药处方(二)
【辨证】气郁脾虚。
【治法】培土抑木,佐以止血。
【方名】扶脾舒肝汤。
【组成】党参15克,白术9克,茯苓9克,柴胡6克,白芍(土炒)9克,炒蒲黄9克,血余炭6克,焦艾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妇科炎症治疗学》。
中药处方(三)
【辨证】肝气失调。
【治法】养血舒肝,调经止血。
【方名】养血平肝散。
【组成】当归(酒浸)6克,炒白芍6克,香附(炒黑)6克,青皮(醋炒)2.4克,柴胡2.4克,川芎2.4克,生地黄2.4克,甘草1.5克。
【用法】水煎,食前服。
【出处】《济阴纲目》卷二。
中药处方(四)
【辨证】肾气不固。
【治法】固精补肾,养血止血。
【方名】固肾调经汤。
【组成】黄芪15-20克,巴戟天(或仙茅)10克,川断(或补骨脂)12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熟地15克,侧柏叶炭15克,炒艾叶炭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中药处方(五)
【辨证】肾阴不足,冲任血热。
【治法】滋阴凉血,清热固冲。
【方名】滋肾固冲汤。
【组成】生地15克,枸杞子9克,山萸肉9克,黄柏9克,血余炭9克,煅龙骨30克,煅牡蛎30克,侧伯叶30克,龟板12克,旱莲草12克,藕节炭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妇产科学》。
中药处方(六)
【辨证】胞宫湿热。
【治法】凉血散瘀,固摄止血。
【方名】乌茜汤。
【组成】煅乌贼骨15克,茜草炭15克,地榆炭15克,继木15克,蒲黄炭(包)10克,槐花炭50克,荠菜50克,马齿苋50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出处】《中医杂志》。
中药处方(七)
【辨证】肾虚血瘀。
【治法】补肾固冲益阴,祛瘀止血。
【方名】芪断固崩汤。
【组成】黄芪40克,续断20克,山萸肉10克,熟地15克,枸杞子15克,炒白术10克,炒白芍10克,茜草12克,兑服生三七末6克,炙甘草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能性子宫出血原因
子宫功能性出血的分类无排卵型功血: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青春期往往由于月经初潮后1-2年中因下丘脑----垂体----卵巢轴调节功能尚未健全,可出现周期稀发、经期长、经量多少不定而不规则出血,出现无排卵月经。更年期往往由于卵巢完全衰退之前反馈失调而引起无排卵月经达数年之久。排卵型功血:大多发生在育龄妇女,可分为黄体不全或黄体萎缩不全或月经中期出血,排卵型月经量多等。子宫功能性出血的病因1、无排卵子宫内膜出血属于雌激素撤退性或雌激素突破性出血。2.功能失调性出血:大多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或雌孕激素比例失调引起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定义月经失去正常规律周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的子宫出血,多见于青春期和更年期.内外生殖器无器质性病变.无妊娠,并发及全身出血性疾病。子宫功能性出血的诊断1、通过病史、月经周期、经期时间、血量多少可知。2.妇检,可排除器质性病变。3.诊刮,为诊断性治疗。子宫功能性出血的治疗1、无排卵功血治疗大剂量性激素止血法:青春期功血,多用雌激素+孕激素人工周期止血调节周期;更年期多用丙睾+甲基睾丸素。全周期治疗:雌孕激素人工周期治疗。促排卵。2、排卵性功血治疗睾丸素对抗高雌激素...查看更多>>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症状
1、无排卵型功血
(1)青春期功血:
见于初潮后少女,由于HPOU轴不成熟,不能建立规律排卵所致。
其临床表现初潮后月经稀发,短时停经后发不规则性月经过多,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而致严重贫血。
(2)更年期(围绝经期)功血:
即≥40岁妇女至绝经前后之妇女功血,其间无排卵功血发生率逐年增加。
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月经频发周期≤21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多。),周期不规则,经量过多,经期延长。10~15%患者呈严重不规则月经过多、崩漏和严重贫血。内膜活检多呈现不同程度的内膜增生过长,故诊刮是必要的,尤应注意排除妇科肿瘤(子宫肌瘤、内膜癌、卵巢癌、子宫颈癌)所致非功血性子宫出血。
2、排卵型功血
最多见于育龄妇女,部分见于青春期少女和更年期妇女。
(1)排卵型月经失调
排卵型月经稀发:
见于青春期少女。初潮后卵泡期延长,黄体期正常,周期≥40天,月经稀发(周期≥40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少)并月经过少(指月经周期规律,仅经量减少者),常为多囊卵巢之先兆,少见于更年期近绝经期妇女,常进展为自然绝经。
排卵型月经频发:
青春期少女卵巢对促性腺激素敏感性增强而使卵泡发育加速,卵泡期缩短,月经频发(周期≤21天的不规则性子宫出血,常伴月经过多),但排卵和黄体期仍为正常。如患者为更年期妇女则呈现卵泡期和黄体期均缩短和早绝经。
(2)黄体功能障碍
黄体不健:
即黄体过早退化,黄体期缩短≤10天。临床表现为月经频发,周期缩短,经前出血和月经过多,合并不孕和早期流产。内膜病理为不规则成熟或分泌化不完全。
黄体萎缩不全:
亦称黄体功能延长,即黄体不能在3~5天内完全退化,或退化时间延长,或在月经期仍持续分泌一定数量之孕酮而致子宫内膜不规则性脱卸。经期延长,出血量多,合并黄体过早退化时,则表现月经频发、月经过多(指经量过多和/或伴经期延长之有规律周期性子宫出血)。多见于人工流产、引产后,合并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和子宫腺肌病者。
3、月经中期出血
亦称排卵期出血。指两次正常规律月经之间少量子宫出血,常伴排卵痛系排卵刺激和雌素波动引起少量出血(1~3天)和腹痛。个别出血较多并持续到月经期而形成假性月经频发。
由于功能性子宫出血频繁,流血时间长,流血量多,患者常常因为失血而出现贫血症状如面色苍白,眼睑,口唇,爪甲苍白,自觉乏力、头晕、耳鸣等症状,严重者会出现失血性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妇科常见病。凡月经不正常,经检查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除外妊娠、肿瘤、炎症、外伤或全身出血性疾病,而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失常所致的子宫异常出血称为功能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常表现为月经周期失去正常规律,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甚至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类型功能性子宫出血者大部分为无排卵性出血,卵泡有某种程度的发育并持续存在,但不能排卵也无黄体形成,出血量的多少,持续时间长短都不确定。无排卵型功血:最常见的就是不规则子宫出血,患者往往会出现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甚至大量出血,出血多会导致贫血,有时一开始表现为不规则出血。也有时周期尚准,仅表现为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易引发女性不孕。排卵型功血:这是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最为明显一种,主要表现为黄体发育不健全,并且患者临床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当出现黄体萎缩不全时,有时可在经前、经后有淋漓不断的出血,主要表现为经期延长。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症状1、排卵期出血排卵前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低落,在排卵期可见少量阴道出血。2、月经前出血是由于黄体功能不全,雌、孕激素分泌不足引起的。3、月经后出血由于黄体退行缓慢、孕激素持续分泌造成的。4、子宫内膜增殖症所引起的出血由于卵泡持续存在并分泌一定量的雌激素致使子宫内膜异常增殖,子宫内膜多呈腺囊性增生过长。5、子宫内膜成熟不全所致的出血由于雌、孕激素分泌失衡所引起的。 功能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法沈阳新时代妇产医院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效果稳定、绿色有效,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器械刮宫法:刮宫是一种小手术,可在门诊进行。在消毒情况下,医生用小刮匙伸入宫腔搔刮,用机械的方法让增殖的子宫内膜迅速脱落,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止血快、安全、效果可靠。
刮出的子宫内膜送到病理科化验,可了解有无息肉、肿瘤等其他疾病,有明确诊断的价值。因此对于已婚,不规则出血病程较长的患者,尤其是40岁以上者,都应采用刮宫止血。刮宫后一般出血立即减少,约一周内完全停止。一般需休息7天左右再上班。2、药物刮宫法:对未婚患者尽量不考虑刮宫,可改用药物刮宫的方法。药物刮宫是针对无排卵功血患者体内缺乏孕激素影响的病理生理改变,肌肉注射黄体酮,造成人为的血孕激素水平下降。这时内膜规则剥脱而出血,称为“撤退性出血”,这种出血与一次月经出血相仿,持续7天左右,有时量也很多。3、雌激素止血法:如果年轻、未结婚的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因失血过多,或由于其它问题造成了严重贫血,不能采用刮宫手术,又不能接受 药物刮宫后引起的撤退性出血,这时就需要雌激素止血法。
雌激素止血法可用于出血时间较长、量少和体内雌激素水平不足者,补充后以促使内膜修复,达到止血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