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龄女性高血压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育龄女性高血压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高血压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高血压病已经成了世界范围内的流行病症,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在育龄女性中,由于工作强度大、睡眠少、熬夜、压力大、精神紧张、工作与家庭双重压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合理的饮食结构、过多摄入食盐等因素都会引起高血压。高血压发病率并不像人们认为的那样低,怀孕前即有高血压的准妈妈大约占妊娠的2%。统计资料表明:患有高血压病的女性,初次妊娠的平均年龄为28岁,第二次以上妊娠的平均年龄为35岁。
高血压的发生因素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也称高血压病)和继发性高血压(也称症状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总发病率的95%左右,其发病的真正原因至今未得到揭示。由于高血压病因不甚清楚,给预防和治疗带来困难,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提示高血压病与以下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父母均为血压正常者,子女患高血压病的几率是3%;父母均为高血压病者,子女患高血压几率是45%。
膳食因素:食盐摄入量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还有高脂饮食、酒精等也与高血压的发生有关。
肥胖:超重和肥胖与血压成正相关。
职业与环境:注意力高度集中、精神过度紧张、脑力劳动过度、对视听过度刺激的工作环境等。
成年人有必要接种麻疹疫苗吗
春季是麻疹等疾病的高发季。有些年轻人不知道自己小时候有否接种过麻疹疫苗,也有人小时候虽接种过,但担心年久失效。“成年人有必要接种麻疹疫苗吗?”、“接种麻疹疫苗后获得的抗体有效期是多久?”这些都是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末春初多见,麻疹患者在发病前1-2日至出疹后5日内均有传染性,尤其是潜伏期末期和出疹早期的传染性最强。患者多为小儿,但近几年8个月以下的婴儿和成人患麻疹呈上升趋势,在麻疹发病数中占相当大的比例。
我国儿童麻疹疫苗注射要从8个月大开始,8个月前的婴幼儿的免疫力主要来自母体。而现在的年轻母亲,大多自身对麻疹已经没有免疫力。现在的育龄期妇女,都不是自然感染麻疹获得免疫力,主要是通过预防接种得到保护,这些育龄期妇女在完成了常规计划免疫后,就没有再接种麻疹疫苗了,妈妈的保护性抗体都非常低。
多项研究表明,接种麻疹疫苗后获得的有效抗体滴度可维持10年以上。目前气候多变,各种呼吸道疾病高发。专家建议,育龄女性在准备计划怀孕前2至3个月,可以加强接种麻疹疫苗。免疫薄弱的成年人也可接种麻疹疫苗。
在疫苗的选择上,专家建议:18月龄至初中三年级(16岁)麻疹类疫苗应种对象使用麻腮风疫苗;大中专学生麻疹类疫苗应种对象使用麻疹风疹联合疫苗;育龄女性使用麻疹风疹联合疫苗;其余麻疹类疫苗应种对象使用麻疹疫苗。
都市人群杜绝不孕的关键
很想怀上健康宝宝
很多人是因为多次人流,引起慢性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导致输卵管粘连,出现继发性不孕症。但经过大夫精心的治疗,炎症得到控制,粘连的输卵管已经疏通,怀上宝宝是迟早的事情。
不当人流导致不孕
“最近几年,育龄女性中,不孕患者呈上升趋势。”龚教授打开了她的门诊日志,造成女性不孕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是绝大多数患者,是因为人工流产与药物流产不当或过多造成的:
由于手术是在无法窥视的子宫内进行,从扩张宫颈到器械反复进出宫腔清刮,均可能造成各种炎症,而且还会造成血管及内膜分泌欠佳,引起不孕与流产。此外,多次或过度刮宫后,引起宫腔、输卵管粘连,影响孕卵着床而致不孕。手术后护理不善引发上行感染,造成附件卵巢周围粘连,使精子无法进入输卵管,不能正常受精,引起不孕。
为何脂肪肝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据报道,日本成年人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21.8%,欧美国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为20%。男性的脂肪肝患病率为68%,女性的脂肪肝患病率为32%,平均发病年龄均为52岁。脂肪肝在不同人群的临床表现也有所不同。很多轻度的脂肪肝没有任何症状,因而容易被漏诊,这也增加了脂肪肝实际患病率的统计难度。但大体上看,脂肪肝的患病率在近年来呈现明显增高的趋势,这是为什么呢?
生活方式改变
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均可以导致脂肪肝。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人抛弃了清淡饮食的习惯,以肥甘厚腻的饮食取而代之,结果吃出了脂肪肝。越来越多的青年男女开始注重自己的身材,过度节食后也会出现脂肪肝。还有一些人由于生活压力增加,而选择长期过度饮酒,这会导致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
保健意识增强
目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每年定期进行体检。体检时,不少人发现了自己患有脂肪肝,而在体检前却没有任何脂肪肝的症状。这种保健意识的增强增加了脂肪肝的检出率。
诊断水平提高
在过去,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局灶性脂肪肝常被误诊为其他肝病。近些年来,随着CT、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以及医生医疗技术的提高,增加了对脂肪肝的正确诊断。
小儿高血压应如何预防
儿童高血压 预防是关键
高血压本是“成人病”,但近年越来越呈现出低龄化趋势,儿童高血压近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资料证实,成人高血压始于儿童,高血压诊治要从儿童开始。
肥胖、饮食过咸、长期精神紧张、熬夜、性格急躁、噪音等都易诱发高血压,尤其是肥胖儿童患高血压的几率是正常儿童的12倍左右。
轻度的儿童高血压在相当长时间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会慢慢损害血管、心脏、肾脏和大脑。儿童高血压若不治疗,会发展为成人高血压,需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并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疾病。所以预防是关键!
女性绝经后患心血管病风险增加
有专家提出:女性因有雌激素的保护,发生动脉硬化、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比男性小得多。虽然男性患心血管病的人数比女性多,且女性发病年龄比男性晚10~15年,但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却成倍增加,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也高于男性。从1995年以来男性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呈下降趋势,而全球女性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却呈上升趋势。由于女性认识不足,如果临床表现与更年期症状并存,女性常不重视,拖到严重时才就诊。
女性心血管疾病主要危险因素有:1.吸烟或吸二手烟;2.运动少、肥胖;3.压力大、心情抑郁;4.绝经是女性的独特危险因素,绝经后血糖、血脂水平及高血压的发生率均较绝经前会升高;5.长期口服避孕药易引起高血压、凝血机制异常等,是动脉硬化的危险因素。
预防和改善的几点建议:1.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每周慢跑或快走(有氧运动)4~5次,每次30分钟;低盐、低油、低糖饮食,多吃蔬菜、水果、豆制品、粗粮、鱼、低脂或脱脂奶、高纤维膳食等;2.控制危险因素糖尿病、高血压等,戒烟,减肥;3.更年期症状严重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酌情补充性激素;4.适当减负、减压,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通过读书学习,提高自己的品位和修养,遇事豁达开朗,不急、不躁、不惊、不怒,不迷信、不盲从,减少生活中的不愉快,使自己真正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容易患上尿毒症的人群
1、高血压患者
研究表明高血压病人中的15%会直接转为尿毒症。
2、肾病患者
因为肾病是尿毒症病发的主要原因,所有的慢性肾脏疾病的最终结局都将会是尿毒症。首要原因就是慢性肾炎,在导致尿毒症的病因疾病中,慢性肾小球肾炎就能占55、7%
3、糖尿病患者
30%的糖尿病患者直接转归成为尿毒症糖尿病。
4、泌尿系感染或尿路感染患者
根据统计资料表明,我国的尿路感染的发病率男性为0、23%,女性为2、37%。而男女老少都有可能发病,尤其是育龄已婚的妇女最为常见,在我国,慢性肾盂肾炎是尿毒症的第二位因素,占21、2%。
5、艾滋病患者
全球艾滋病病毒感染引起的尿毒症呈上升趋势。这个原因占到尿毒症诱因的1%。
6、与年龄相关
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其人体肾脏的结构和功能都发生了明显的退行性病变。
肾脏病的危险因素
1、老龄。随着年龄的增加,肾脏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2、其他慢性非感染性疾病。糖尿病患者有可能会发生糖尿病肾病,且病程越长危险越高。高血压会导致心、脑、肾等多个器官损害,因此高血压患者也是肾脏病的高危人群。此外,血尿酸升高是肾脏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3、药物滥用。解热镇痛药、氨基糖甙类抗生素等药物,长期使用会引起肾损害。另外,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药,如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等,也会引起肾损害。
除了年龄变老是无法避免的,其他危险因素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肾衰竭的症状
一、肾衰竭消化系统症状
口渴、厌食对肉类等高优质蛋白性食物有厌恶感,恶心、呕吐出现较为频繁的腹泻,口腔表现为舌炎,口腔黏膜糜烂,重度肾衰竭患者出现鼻出血或消化道出血。
二、肾衰竭心血管系统症状
多数肾衰竭患者都有高血压,随着病情进展,血压呈进行性上升趋势。长期高血压,尿毒素的蓄积、水、电解质等发生紊乱,酸碱失衡以及重度贫血等,还可导致心脏器官异常改变,并发心肌炎、心包炎、心包积液等严重疾病。
三、肾衰竭造血系统症状
肾衰竭症状主要表现为贫血、血红蛋白测定一般在5-6g/dl,与肾脏造血功能的减弱,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尿毒症毒素的蓄积以及红细胞寿命的羧酸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出现淤斑、鼻出血、牙龈、眼底出血等自发性出现倾向。
儿童恶性高血压有哪些症状出现
儿童现在患病的人群也是在增加当中的,因此我们大家更是要关注所出现的疾病,特别是在患上恶性高血压会危害其健康,我们大家在抓住这个问题的出现后还是要了解所出现的症状,那么,儿童高血压有哪些症状出现,具体如下介绍。
儿童恶性高血压近年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研究资料证实,成人高血压始于儿童,高血压诊治要从儿童开始。易岂建教授提醒,肥胖、饮食过咸、长期精神紧张、熬夜、性格急躁、噪音等都易诱发高血压,尤其是肥胖儿童患恶性高血压的几率是正常儿童的12倍左右。
成人恶性高血压与儿童恶性高血压不同,80%以上都是继发性,即多由其他原发病引起,找得到高血压的病因。易岂建教授说,对儿童医院近年收治的一百多例恶性高血压患儿分析发现,这些半岁至16岁的高血压患儿,约六成由肾脏疾病引起,约二成由药物引起,约4%由内分泌疾病引起,其余的都是由其他疾病引起。
轻度的儿童恶性高血压在前期时间内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会慢慢损害血管、心脏、肾脏和大脑。儿童高血压若不治疗,会发展为成人高血压,需终身服药来控制血压,并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疾病。因此,建议家长定期为孩子测量血压,如果孩子出现头痛、头昏、呕吐、惊厥、发热、浮肿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检查。由于儿童高血压多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因此超过九成的继发性高血压患儿,血压能随着原发病的好转而降至正常。
工资太低真会引发高血压吗
科学家发现在女性群体和25~44岁工薪阶层中,工资较低的人更容易患有高血压病。研究人员同时指出,假如工资收入翻倍,44岁以下的打工族的高血压患病风险则可降低30%,其中女性群体的患病风险更可降低35%。
高血压不仅仅是一种躯体疾病,各种心理影响、紧张刺激而引起的情绪反应,可由人体的交感神经为中介引起血压反复升高,也可导致慢性高血压。有关机构对职业与高血压病关系的调查中发现,从事精神高度紧张、责任过重、矛盾较多、户外活动较少职业的人高血压患病率较高。
近年来年轻人的高血压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有调查资料显示,35岁以下的年轻人大约占了高血压病人的20%,其中很多都是年轻的白领阶层。
妇科炎症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
妇科炎症是导致不孕的重要因素,目前中国内地育龄人群中不孕症发病率已达到百分之十到十五左右,而妇科炎症未得到有效治疗已成引发不孕的重要因素之一。
多为妇科专家认为,妇科炎症已成为导致女性不孕的重要病因,且所占比例渐呈上升趋势。目前,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妇科炎症在已婚女性中发病率高达90%以上,有过 经历的女性发生炎症的几率则更大。
妇科权威专家强调,妇科炎症对于育龄女性来说绝不是“小毛病”,因为不治疗会引发不孕症。妇科炎症导致出现的过多炎性分泌物,会影响精液质量、降低损伤精子成活及穿透力,引起不孕;病菌还能上行感染宫腔,引起子宫内膜、输卵管炎症及输卵管粘连等,使精卵结合受阻,引起不孕;在输卵管炎症未治愈的情况下怀孕,还易发生宫外孕。
妇科炎症往往导致女性白带增多,过多的炎性分泌物会影响精子成活及穿透力,引起不孕;也可能上行感染宫腔,引起输卵管炎症、输卵管粘连等,使精卵结合受阻,引起不孕。
提醒广大的女性朋友,发现炎症,要综合和针对性地科学治疗,但同时,几乎所有妇科疾病(包括各种妇科炎症)通过妇检都可以查出来。女性朋友如果觉得自己身体不舒服一定要去检查一下,做定期的妇科检查是很有必要的。
维生素D缺乏的症状表现
佝偻病是我国重点防治的小儿四大疾病(肺炎、贫血、佝偻病、腹泻病)之一。20世纪六七十年代,甚至到80年代,佝偻病都是严重影响中国儿童发育的一种疾病。当时,我国不少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患佝偻病的孩子很多。近年来,随着我国卫生保健水平的提高,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发病率逐年降低,且多数患儿属轻症。因我国北方冬季较长,日照短,佝偻病患病率高于南方。
而另一种与维生素D缺乏密切相关的病症——骨质疏松症,在我国的发病率却呈现逐年上升趋势。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已达到8800万,其中40岁以上者发病率为16.1%,60岁以上者发病率为22.6%,超过80岁者发病率达到50%,随着年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一般情况下,发病率城市高于农村,女性高于男性,这与他们的户外运动状况密切相关。
缺乏会导致牙龈脆弱,牙齿松动,易患龋齿;婴幼儿脊柱弯曲,X形腿、O形腿、佝偻病;上下肢肌肉痉挛;骨骼脆弱,易骨折,引起骨质疏松症、软骨症。
穿错内衣会引发乳腺囊性增生吗
乳腺增生包括乳腺囊性增生、乳腺增生结节等,在育龄女性中有80%的人有不同程度的增生存在。和过去相比,乳腺增生的发病率确实呈上升趋势,特别在年轻女性中。造成乳腺增生的原因非常复杂,专家们的看法到目前为止也不完全一致,但有两个因素是大家都比较认同的。
一是内分泌紊乱。如果女性体内卵巢分泌的激素量不太正常,就容易出现这一问题。内分泌紊乱的表现还有月经量过多或过少、经期不是很准确等等。而现在的食品和化妆品中,有不少添加了激素,也会对女性的内分泌造成影响。
二是精神因素。上海曾做过研究,在高度紧张的职业中,如公安、教师,女性乳腺问题的发现率会较高。精神紧张一方面会引起内分泌的紊乱,另一方面乳腺长期因紧张而收缩,会影响淋巴回流,增加患乳腺疾病的危险。
内衣穿着不当也是诱发乳腺增生的因素,这一点很容易被许多女性忽视。现在,不少女性为追求性感,突出乳沟,文胸穿着过紧,使乳腺受到压迫,影响了淋巴回流,增大了乳腺增生的风险。许多现代女性穿着的带有钢圈的文胸,也会影响到淋巴向下方的回流。
但这并不意味着就完全不穿文胸,乳房长期下垂反而也可能成为乳腺增生的诱发因素。文胸的选择要以可以承托,但又不压迫乳房为原则。
乳腺结节疾病常见的引发因素有哪些
乳腺结节就是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种非肿瘤的疾病。常见育龄女性,绝经后自行缓解。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
乳腺结节是一种较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据调查约有70%~80%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乳腺结节,多见于25--45岁的女性,因此对于乳腺结节一定要重视预防和治疗。
乳腺结节是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乳腺结节病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激素失调。中医认为情怀不畅,肝气不得正常疏泻而气滞血淤疾凝,冲任不调者,常有月经紊乱,面部色斑。现代医学认为:婚育、膳食、人生存的外环境和遗传因素是乳腺发病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