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固醇高做哪些检查
胆固醇高做哪些检查
胆固醇高的危害主要有:
1、会加快前列腺癌的生长速度,会引发肾衰竭脂类的肾脏疾病。
2、会减少人的寿命,尤其是男性的寿命同时和血管有关的中风几率会随着增加。
3、会阻塞心脏动脉和使其变窄,更容易引发心脏病。
4、会使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变高,同时过多摄入胆固醇可导致牙周病、牙和牙隙之间的沟隙会扩大。
胆固醇的检查
TC——总胆固醇
合适范围:低于5.18mmo/L(200毫克∕分升);边缘升高:5.18~6.19mmo/L(200~239毫克∕分升);升高:高于6.22mmo/L(240毫克∕升)。
TG——甘油三酯
合适范围:1.7mmo/L(150毫克∕分升)以下;边缘升高:1.7~2.25mmo/L(150~199毫克∕分升);升高:>=2.26mmo/L(200毫克∕分升)。
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合适范围为大于1.04mmo/L(400毫克∕分升)。
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合适范围是低于3.12mmo/L。
胆固醇高
一般都知道,脂类物质主要分为两大类。脂肪(主要是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脂类,是体内的一种主要能量来源;另一类叫类脂,是生物膜的基本成分,约占体重的5%,除包括磷脂、糖脂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种叫胆固醇。
胆固醇又称胆甾醇。一种环戊烷多氢菲的衍生物。早在18世纪人们已从胆石中发现了胆固醇,1816年化学家本歇尔将这种具脂类性质的物质命名为胆固醇。胆固醇广泛存在于动物体内,尤以脑及神经组织中最为丰富,在肾、脾、皮肤、肝和胆汁中含量也高。其溶解性与脂肪类似,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氯仿等溶剂。胆固醇是动物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形成细胞膜,而且是合成胆汁酸,维生素D以及甾体激素的原料。
胆固醇是由甾体部分和一条长的侧链组成。人体中胆固醇的总量大约占体重的0.2%,骨质约含10毫克,骨骼肌约含100毫克,内脏多在150~250毫克之间,肝脏和皮肤含量稍高,约为300毫克。脑和神经组织中含量最高,每100克组织约含2克,其总量约占全身总量的l/4。
胆固醇太高影响健康
胆固醇数量对人的心脏健康非常重要。胆固醇高会给冠状动脉系统造成重大损害。高胆固醇的影响取决于影响时间长短和其它心脏健康风险因素。目前有许多医疗技术能帮助控制胆固醇水平,患者应密切观察相关数据并在必要时采取治疗措施。
胆固醇高是冠心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胆固醇过高会导致胆固醇沉积在动脉。这些沉积物会变硬并在动脉形成叫做粥样动脉硬化的斑块。在这种情况发生在冠状动脉时,供应给心脏的血液和氧气数量会减少。这往往会导致心绞痛和心脏组织受损,并且有致命风险。
55岁以上女性和超过45岁的男性尤其应该注意胆固醇水平。此外,有高胆固醇家族遗传史的人也存在较高风险。可以通过简单的血检诊断出胆固醇高。胆固醇是用mg/dL(每分升血液毫克)量度的。高胆固醇的医学定义是总体血液胆固醇数量超过200mg/dL。
预防措施
目前有许多方法可以帮助病人降低胆固醇。改变饮食对许多人都有效。肉食(特别是红肉)的胆固醇含量极高,因此应该少吃或不吃。牛奶和奶酪等动物制品也包含大量胆固醇。常见的低胆固醇食品包括水果和蔬菜,以及全谷物等。体力劳动是另一个降胆固醇的方法,但效果有限。然而,超重的人能通过减肥明显降低胆固醇水平。此外,有些人还需要用药物降低胆固醇水平。
由于胆固醇高对健康危害很大,因此高风险人群应经常做检查。如果已经胆固醇过高,就必须降低到适当水平才能确保健康。不加治疗,高胆固醇会导致心脏病发作和死亡。
胆固醇高了要注意哪些 注意检查
胆固醇高的话建议去做个血脂的检查,看看血脂、脂蛋白水平怎么样,同时注意有没有高血糖,高血压的病史,因为高血脂与血糖血压一般可以伴发的。
脑供血不足平时应怎样调理
首先,应加强体育锻炼,运动是增强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脑供血不足的有效方法,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其次,可采用中医药治疗,中医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辩证为肾虚、血瘀、痰湿等证型,而采用不同的中药进行调理,可收到满意疗效。另外,服用脉通、银杏叶片、养血清脑颗粒等药,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如果仍不能使脑供血不足的症状得到改善,一定要到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调治。
减少脂肪的摄入量。少吃动物性脂肪,如猪油、肥猪肉、黄油、肥羊、肥牛、肥鸭、肥鹅等。这类食物饱和脂肪酸过多,脂肪容易沉积在血管壁上,增加血液的黏稠度,饱和脂肪酸能够促进胆固醇吸收和肝脏胆固醇的合成,使血清胆固醇水平升高。如摄入过多,可使甘油三酯升高,加速血液凝固,促进血栓形成。限制胆固醇的摄入量。忌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鱼子、鱿鱼等。
脑供血不足在日常调理的同时,一定要积极地配合医生治疗,按期吃药,定期去医院做检查。如果感觉身体有什么不适的情况,要第一时间去医院做检查,这样脑供血不足的问题才能早日康复。
高胆固醇血症如何进行检查
高胆固醇血症应进行的检查:
1.血浆胆固醇浓度增高 超过9.1mmol/L(350mg/dl),一般不伴有高三酰甘油血症;但大约10%的FH患者亦同时有高三酰甘油血症。
2.血LDL-C呈持续性增高。
3.LDL受体功能测定 应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对LDL受体功能进行测定,有助于FH的诊断。最早报道的方法是将125碘(125I)与病人的成纤维细胞一起进行培养,然后分别进行125I结合125I内移和125I降解测定,并与正常人的成纤维细胞对照比较,凡LDL受体活性在正常的25%以下者即可诊断FH。
1.B型超声仪 对检查和随访FH患者的心血管改变最为敏感。B型超声检查常可发现主动脉根部硬化。主动脉根部硬化逐渐加重,同时可出现主动脉瓣钙化和(或)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
2.冠状动脉造影 发现其中15%有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指冠状动脉的局限或弥漫性扩张,其直径超过了相邻正常冠脉的1.5~2倍),而年龄、性别配对的对照组(非FH冠心病患者)中仅2.5%有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同时发现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血浆HDL-C水平呈负相关,因而认为FH者易发生冠状动脉瘤样性疾病。
由于高胆固醇血症会给我们的身体健康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广大朋友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对日常的一些饮食情况和作息情况都要多加注意。如果发现自己出现了该病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到就近医院咨询医生,要把握好最佳治疗时机,争取早治疗,早康复。
血液检查胆固醇可以吗
验胆固醇量度有两种单位,一种单位是mmol/l,总胆固醇量度5.2mmol/L或以下为正常。另一单位是mg/dl ,总胆固醇量度200mg/dl以下为正常。
医学界认为,为了降低胆固醇,也应该减少一些含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取,尤其是心、肝等动物内脏。蛋类每星期以不超过三四个为原则,尤其尽量少吃蛋黄,包括各种鱼卵、蟹黄等。 烹调用油应采用植物油,此外,也必须限制醣量,最好禁止食用纯糖类食品或饮料。尽量少吃全脂牛奶、巧克力奶、奶油及各种乳酪,多吃脱脂奶及豆浆。 肉类方面,应该禁吃肥肉、猪皮、蹄膀、香肠,及各种有油的牛羊猪肉等。海鲜方面则应避免虾、蟹、蚌、牡蛎。 此外,各种精致甜点如蛋糕、巧克力仅量少吃。各种动物油脂、椰子油等应禁食,以人造黄油及植物油取代。
不含胆固醇的食物 日常饮食中其实有许多不含胆固醇的食物,包括硬壳果类,如杏仁、核桃;五谷类、蛋白,水果类 果酱、果冻;此外,还有蔬菜类、花生、花生酱,植物性油脂及人造奶油、面筋、豆类与豆浆、豆腐等豆制品。尤其多吃水果,水果含果胶,也能降低胆固醇。 近年来有不少报告显示,摄取燕麦也能降低胆固醇。许多研究显示,燕麦其实和豆类同样有效,如果每天在低脂饮食中添加两三杯燕麦片,其降低胆固醇的效果较仅采取健康饮食还好。
就像如果一个人患有脑血栓,脑溢血等情况的话。我们就可以理解到,她的日常饮食也是相当不规律的。偏食,爱吃肉,等坏习惯都会给他造成这些情况。这些情况引发的原因,就是之前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一定偏高,而你并没有察觉。任其发展下去,造成不良的后果。血液检查胆固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健康检查的环节。
高胆固醇与低胆固醇食物
自然界中的胆固醇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植物中没有胆固醇,但存在结构上与胆固醇十分相似的物质——植物固醇。植物固醇无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肠粘膜,植物固醇(特别是谷固醇)可以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的吸收。
胆固醇虽然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但是不同的动物以及动物的不同部位,胆固醇的含量很不一致。一般而言,兽肉的胆固醇含量高于禽肉,肥肉高于瘦肉,贝壳类和软体类高于一般鱼类,而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则最高。
通常,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低于100毫克的食物称为低胆固醇食物,如鳗鱼、娼鱼、鲤鱼、猪瘦肉、牛瘦肉、羊瘦肉、鸭肉等;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100~200毫克的食物称为中度胆固醇食物,如草鱼、鲫鱼、鲢鱼、黄鳝、河鳗、甲鱼、蟹肉、猪排、鸡肉等;而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200~300毫克的食物称高胆固醇食物,如猪肾、猪肝、猪肚、蚌肉、蛀肉、蛋黄、蟹黄等。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高胆固醇的食物。
在对待食物胆固醇的作用方面,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片面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胆固醇是极其有害不能吃的东西。说这种观点片面,是由于持这种观点的人对胆固醇在人体内的作用缺乏清楚的认识。事实上,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参与了一些甾体类激素和胆酸的生物合成。由于许多含有胆固醇的食物中其它的营养成分也很丰富,如果过分忌食这类食物,很容易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导致贫血和其它疾病的发生。
另一种观点认为胆固醇对人体无多大危害,人们可以尽情地摄取。这种观点之所以错误,是由于对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缺乏认识。长期过量的食物胆固醇摄入,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
血常规检查能看出胆固醇高吗
01
血常规是血液检查的最基本的指标,主要检查的是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等十几项指标,当白细胞增高时多考虑为感染,白细胞包括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根据这几种细胞的升高,考虑相关病毒或细菌的感染,给予对应的治疗,红细胞主要输送人体内的氧气,当血红蛋白与红细胞降低时,考虑为贫血,当血小板发生异常时,考虑凝血机制发生改变。
02
胆固醇是通过血脂检测出来的,当胆固醇升高时,即可诊断为高脂血症,此时应进行吃降脂药,并减少胆固醇含量高的食物的摄入,多运动,少吃油腻的食物,少吃动物内脏、蛋黄虾蟹等含胆固醇高的食物,适当减肥和运动。
03
当有感染、贫血时或吃对白细胞有损害的药物时,应查血常规,及时给予对应治疗,减少疾病或并发症的发生,现在的医疗水平的提高,血常规已经普及各种医院及医疗诊所,因此及时检查很有必要。当胆固醇升高时,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升高,应及时治疗,减少疾病的发生。
胆固醇应该做哪些检查
胆固醇血液检查可以检查胆固醇水平,包括LDL(“坏”的胆固醇)和HDL(“好”的胆固醇),这可以帮助你评估患冠心病的机会。从20岁开始你应该每年做一次检查。如果你的胆固醇水平比正常高(读数在80/50和130/85之间被认为是正常的)或你的家族有冠心病史,你应当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更频密的检查。身体的胆固醇水平不仅与饮食有关,还决定于自身胆固醇的合成与代谢能力。
胆固醇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动植物固醇
自然界中的胆固醇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植物中没有胆固醇,但存在结构上与胆固醇十分相似的物质――植物固醇。植物固醇无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在肠粘膜,植物固醇(特别是谷固醇)可以竞争性抑制胆固醇的吸收。
胆固醇虽然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之中,但是不同的动物以及动物的不同部位,胆固醇的含量很不一致。一般而言,兽肉的胆固醇含量高于禽肉,肥肉高于瘦肉,贝壳类和软体类高于一般鱼类,而蛋黄、鱼子、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含量则最高。
通常,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低于100毫克的食物称为低胆固醇食物,如鳗鱼、鲳鱼、鲤鱼、猪瘦肉、牛瘦肉、羊瘦肉、鸭肉等;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100~200毫克的食物称为中度胆固醇食物,如草鱼、鲫鱼、鲢鱼、黄鳝、河鳗、甲鱼、蟹肉、猪排、鸡肉等;而将每100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为200~300毫克的食物称高胆固醇食物,如猪肾、猪肝、猪肚、蚌肉、蛀肉、蛋黄、蟹黄等。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应尽量少吃或不吃高胆固醇的食物。
胆固醇是好是坏?
在对待食物胆固醇的作用方面,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片面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胆固醇是极其有害不能吃的东西。说这种观点片面,是由于持这种观点的人对胆固醇在人体内的作用缺乏清楚的认识。事实上,胆固醇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参与了一些甾体类激素和胆酸的生物合成。由于许多含有胆固醇的食物中其它的营养成分也很丰富,如果过分忌食这类食物,很容易引起营养平衡失调,导致贫血和其它疾病的发生。
另一种观点认为胆固醇对人体无多大危害,人们可以尽情地摄取。这种观点之所以错误,是由于对高脂血症、冠心病的发病机制缺乏认识。长期过量的食物胆固醇摄入,将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
胆固醇实际上是人体组织细胞所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它不仅参与了细胞膜的形成,而且是单程胆汁酸、维生素D的原料,胆固醇在体内分为高密度胆固醇和低胆固醇两种。高密度胆固醇对血管有保护作用,通常称为“好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如果偏高,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会增加,通常把它称为“坏胆固醇”。
目前的研究已经知道,低密度胆固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元凶,使血管变得狭窄或者是阻塞。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每单位在140~199毫克之间,是比较正常的胆固醇水平。胆固醇在体内有着广泛的生理作用,但当其过量时便会导致高胆固醇血症,对机体产生不利的影响。现代研究已发现,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形成与胆石症与高胆固醇血症有密切的相关性。
虽然多项医学研究显示,被称为「坏胆固醇」的低密度胆固醇在血液中的水平过高会对身体造成伤害,但美国和加拿大研究人员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坏胆固醇并非总是很坏,它对人体也有一定用处。研究证明,血液中的坏胆固醇越多,人们在训练中就越能增长肌肉。
胆固醇可以并发哪些疾病?
1、检查血脂至关重要
由于目前仍有很多人对高血脂的危险认识不足,再加高血脂本身并没有什么症状,因此,很多人是在无意中发现血脂高的。为防范于未然,当您有下述情况时,如高血脂家族史,肥胖、高血压、皮肤黄色瘤或已有冠心病、脑中风,糖尿病、肾脏疾病、中老年、绝经后妇女、长期高糖饮食,请您及早检查血脂。普通人:每2年检查一次血脂;40岁以上的人:每一年检查1次血脂;高危人群和高血脂患者:听从医生指导定期复查血脂。
2、血脂与冠心病
拒统计,心脑血管病的死亡率已超过人口全部死亡率的1/2。冠心病也叫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状动脉是专门给心脏供血的动脉,由于过多脂肪沉积,造成动脉硬化,使血流受阻,引起心脏缺血,发生一系列症状,即冠心病。引起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高血脂、吸烟、糖尿病、肥胖、高血压、缺乏体力活动、精神过度紧张、冠心病家族史、口服避孕药等,其中、高血脂是引起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调节血脂是防治冠心病最基本疗法: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下降1%,则冠心病的发生率下降2%。只要有冠心病,不论你血脂高或不高,均应长期服用调脂药。因为长期调脂治疗可以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3、血脂与脑梗塞的关系
当血液中胆固醇增高时,容易形成动脉硬化斑块,这些斑块在动脉壁内堆积,使动脉官腔狭窄,阻塞血液流入相应部位,引起动能缺损。它发生在脑血管时引起脑梗塞,医学证明:长期调脂治疗不仅能治疗脑梗塞,还能预防脑梗塞。调脂治疗与脑中风:脑中风的原因很多,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饮酒、肥胖、高龄、糖尿病、血液病等,其中高血脂、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塞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许多研究证明,长期调脂治疗能明显减低脑中风的发生率和致残率,因此,临床医师对高血脂的治疗越来越重视。
4、血脂与糖尿病
高血脂、高血压与高血糖被称为“三高”,是威胁糖尿病患者健康与生命的主要危险因素。三者密切相关,高血脂可加重糖尿病,所以糖尿病患者除治疗高血糖外,还需要调节血脂,是减少糖尿病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糖尿病患者应注意调血脂:糖尿病合并高血脂更容易导致脑中风、冠心病、肢体坏死、眼底病变、肾脏病变、神经病变等,这些糖尿病的远期并发症是造成糖尿病患者残疾或过早死亡的主要原因。半数以上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脂,积极治疗高血脂对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大有好处。调整血糖能一定程度改善血脂,但要达到理想水平,还需调脂药干预治疗。糖尿病与脂代谢的治疗状况已成为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优劣的标准。
5、血脂与脂肪肝
脂肪肝是脂肪在肝内大量蓄积所致,常合并有血脂增高。B超检查是目前检查脂肪肝的主要手段。脂肪肝发病率高达5~10%,成人体检中转氨酶增高者约35%为脂肪肝,部分患者可发展成肝硬化。因此,脂肪肝的防治对防止慢性肝病的进展和改善预后十分重要。哪些人易患脂肪肝:高血脂患者、糖尿病患者、腹部脂肪堆积者、长期大量饮酒者、肥胖者和患有病毒性肝炎者。脂肪肝有那些症状:轻度脂肪肝多数无自觉症状,中度、重度表现为肝肿大、食欲减退、肝区胀痛、转氨酶升高,少数出现轻度黄疸、脾大等。脂肪肝患者应该怎么办:早期治疗,可以阻止脂肪肝的发展,大多数脂肪肝是可以治愈的。包括祛除病因、改善生活方式、调节饮食结构;应用调脂药进行治疗。
怎样检查胆固醇高不高
1胆固醇太高的人,首先要注意从平常的饮食习惯开始调节,不要吃太多油腻的食物,肉类,要注意荤素搭配,多吃些蔬菜和水果,吃一些有助于降血脂的食物,多补充维生素,保持营养均衡。
2如果出现了胆固醇过高所表现出来的症状的时候,为了保险起见,应该到医院化验一下血常规。一定要空腹去,检查后。听从医生的建议,然后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症治疗,才能使疾病达到最好的恢复状态。
3胆固醇高的患者还要注意平时做适当的运动,缓解舒畅自己的身心,保持一种健康乐观的生活方式。还要多注意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多喝水,还要注意的就是睡觉之前不要吃东西。
注意事项: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听从医嘱。多进行户外运动,保持身心健康,增强免疫力,注重饮食习惯,荤素搭配,合理膳食。不要吃太过油腻的食物。
胆固醇高的检查
血液检查可以检查胆固醇水平,包括LDL(坏”的胆固醇)和HDL(好”的胆固醇),这可以帮助你评估患冠心病的机会。从20岁开始你应该每年做一次检查。如果你的胆固醇水平比正常高(读数在80/50和130/85之间被认为是正常的)或你的家族有冠心病史,你应当向医生咨询是否需要更频密的检查。
也可自我判断是否胆固醇高:例如胆固醇过高时,皮肤上会鼓起小肿疮,其表面光滑,呈黄色,多长在眼皮、胳膊肘、大腿、脚后跟等部位;中性脂肪过高时,皮肤上会出现许多小指头大小的柔软的小痘状物,淡黄色,主要长在背、胸、腕、臂等部位,不痛不痒;手指叉处如果变成黄色,表示体内的胆固醇和中性脂肪都过高;腿肚子抽筋,并经常感到刺痛,可能是胆固醇积存在腿部肌肉里引起的;肥胖者胆固醇积于肝脏内会引起肝肿大,在深呼吸时可触到肝脏的下边缘睑黄疣是中年妇女的血脂增高的信号。睑黄疣为淡黄色的小皮疹,多发生在眼睑上,初起如米粒大,微微高出皮肤,与正常皮肤截然分开,边界不规则,甚至可布满整个眼睑。;
高胆固醇血症的检查项目有哪些?
检查项目:血脂四项、血压
1.血浆胆固醇浓度增高 超过9.1mmol/L(350mg/dl),一般不伴有高三酰甘油血症;但大约10%的FH患者亦同时有高三酰甘油血症。
2.血LDL-C呈持续性增高。
3.LDL受体功能测定 应用细胞培养的方法对LDL受体功能进行测定,有助于FH的诊断。最早报道的方法是将125碘(125I)与病人的成纤维细胞一起进行培养,然后分别进行 125I结合125I内移和125I降解测定,并与正常人的成纤维细胞对照比较,凡LDL受体活性在正常的25%以下者即可诊断FH。
1.B型超声仪 对检查和随访FH患者的心血管改变最为敏感。B型超声检查常可发现主动脉根部硬化。主动脉根部硬化逐渐加重,同时可出现主动脉瓣钙化和(或)左冠状动脉主干狭窄。
2.冠状动脉造影 发现其中15%有冠状动脉瘤样扩张(指冠状动脉的局限或弥漫性扩张,其直径超过了相邻正常冠脉的1.5~2倍),而年龄、性别配对的对照组(非FH冠心病患者)中仅2.5%有冠状动脉瘤样扩张。并同时发现冠状动脉瘤样扩张与血浆HDL-C水平呈负相关,因而认为FH者易发生冠状动脉瘤样性疾病。
胆固醇高的诊断检查标准是什么
验胆固醇量度有两种单位,一种单位是mmol/l,总胆固醇量度5.2mmol/L或以下为正常。另一单位是mg/dl ,总胆固醇量度200mg/dl以下为正常。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LDL-C),水平升高会增加患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危险性。
青年人平均约2.7mmol/L(105mg/dl);
中老年人约3.37mmol/L(120mg/dl);
大于4.14mmol/L(>160mg/dl)为明显增高。
增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肝病和糖尿病等,也可见于神经性厌食及怀孕妇女。
减低:见于营养不良、慢性贫血、骨髓瘤、创伤和严重肝病等。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HDL-C),具有清洁疏通动脉的功能。
男 <40岁0.9~1.83mmol/L(30~59mg/dl);
女 <40岁1.1~2.0mmol/L(33~77mg/dl)
降低:常见于脑血管病、冠心病、高甘油三酯血症、肝功能损害如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糖尿病、吸烟、缺少运动等。其降低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指标。
增高:可见于原发性高HDL血症(家族性高α-脂蛋白血症)。接受雌激素胰岛素或某些药物(如烟酸、维生素E,肝素等)治疗者,亦可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