燀桃仁的药材性状
燀桃仁的药材性状
1、桃仁:呈扁长卵形,长1.2~1.8cm,宽O.8~1_2cm,厚O.2~O.4cm。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钝圆稍偏斜,边缘较薄。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有颜色略深不甚明显的合点,自合点处散出多数纵向维管束。种皮薄,子叶2,类白色,富油性。气微,味微苦。
2、山桃仁:呈类卵圆形,较小而肥厚,长约O.9cm,宽约O.7crn,厚约O.5cm。
3、桃仁:呈扁长卵形,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密布颗粒状突起。一端尖,中部膨大,另端钝圆稍斜,边缘较薄。尖端一侧有短线形种脐,圆端有颜色略深不甚明显的合点,自合点处散出多数维管束。种皮薄,富油性。气微,味微苦。
4、燀桃仁:无种皮,表面淡黄白色,有细皱纹。
5、炒桃仁:形如燀桃仁,表面浅黄色,略带焦斑,有香气。
沙芥的药材性状
(1)沙芥:沙芥菜全草缠绕成团。根呈长圆柱形,黄棕色。茎多分枝,表面黄绿色,微具纵棱。基生叶较大,具长柄,完整的叶片长10-25cm,宽3-4cm,羽状全裂,先端裂片较大,全缘或1-2齿,侧裂片长圆形,具2-3齿;茎生叶较小,羽状全裂,茎上部叶呈条状披针形。总状花序。短角果横肾形,两侧具2枚细剑状翅,上翘起成钝角状;果皮革质,不易开裂,表面具网纹和6-8尖刺,种子长圆形,长约1mm,黄棕色,富油性。具辛辣味。
(2)斧翅沙芥:斧翅沙芥根圆柱形。茎细长多分枝,常缠绕成团。叶多卷缩破碎,完整的基生叶与茎下部叶为二回羽状深裂至全裂,茎中部叶为一回羽状全裂,易脱落,茎上部叶线形,全缘,叶片质稍厚。短角果椭圆形而扁,两侧具扁而宽的不等长的膜质翅,翅长l-2cm,宽6-10mm,可见平行脉纹,翅先端具不整齐齿,果皮表面具齿状突起和数枚长短不等的细刺。种子1粒,扁卵形,直径约1cm,富油性。具辛辣味。
欧李的药材性状
落叶灌木,高1~1.5m。树皮灰褐色,小枝被柔毛。叶互生,长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5~5cm,宽1~2cm,先端尖,边缘有浅细锯齿,下面沿主脉散生短柔毛;托叶线形,早落。
花与叶同时开放,单生或2朵并生,花梗有稀疏短柔毛;萼片5,花后反折;花瓣5,白色或粉红色;雄蕊多数;心皮1。核果近球形,直径约1.5cm,熟时鲜红色,花期4~5月,果期5~6月。生于荒山坡或砂丘边。主产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山西。种子卵形,长5~8mm,直径3~5mm。表面黄白色或浅棕色,一端尖,另端钝圆。尖端一侧有线形种脐,圆端中央有深色合点,自合点处向上具多条纵向维管束脉纹。种皮薄,子叶乳白色,富油性。味微苦。
桃仁与燀桃仁有什么不同
桃仁与燀桃仁的不同大家一定要好好了解清楚,不同药物对于治疗的效果都会不同的。
桃仁与燀桃仁的不同主要是桃仁是取原药材,除去杂质及残留的硬壳,筛去灰屑。用时捣碎。燀桃仁是取桃仁置沸水中,加热煮至种皮微膨起即捞出,在凉水中稍泡,捞起,搓开种皮与种仁,干燥,簸去种皮。用时捣碎。除此之外,两者基本相同的,都能用于:
(1)月经不调、闭经:常与当归、川芎、赤芍、红花等同用,具有活血调经的功效。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妇女经闭不行,或经行不畅,量少或经期延长,色紫黯,有块,伴小腹疼痛拒按等,如桃红四物汤(《金鉴》)。
(2)癥瘕积聚:常与桂枝、牡丹皮、芍药等同用,能活血化瘀,缓消癥积,用于妇女小腹宿有癥块,按之痛,腹挛急,或妇女闭经,如桂枝茯苓丸(《金匮》);若血瘀日久,积结成癥,证见妇人胞中积块坚硬,固定不移,疼痛拒按,面色晦黯,舌有瘀点,可再加丹参、乳香、没药、牡蛎等。
(3)产后瘀滞腹痛:常与当归、川芎、炮姜等同用,能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用于产后血虚受寒,致恶露不下或恶露量少,涩滞不畅,色紫黯,有块,小腹冷痛拒按,块下痛减,舌质黯或有瘀斑等,如生化汤(《傅青主》)。
以上就是笔者为大家介绍的关于桃仁与燀桃仁有什么不同的一些相关信息。桃仁与燀桃仁的不同一定要了解清楚。
大青叶的药材性状
大青叶的药材性状
菘蓝叶
干燥叶皱编成团块状,有时破碎,呈灰绿色或黄棕色。完整的叶呈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4~11厘米,宽1~3厘米,全缘或微波状;先端钝尖,基部渐狭,延成翼状,上面有时可见点状突起,下面中脉明显。叶柄长5~7厘米,腹面稍凹下。质脆易碎。气微弱,味稍苦。以叶大、无柄、色暗灰绿者为佳。
大青叶主要产自我国的江苏、河南、安徽、浙江、河北等地方。
大青叶的功能主治是什么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温病热盛烦渴,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急性胃肠炎,急性肺炎,丹毒,吐血,衄血,黄疸,痢疾,喉痹,口疮,痈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或捣汁。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1.《别录》:"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蓝叶汁,杀百药毒,解狼毒,射罔毒。"
2.陶弘景:"疗伤寒方多用此,除时行热毒为良。""蓝汁,至解毒。以汁涂五心,又止烦闷。甚疗蜂蟹毒。"
3.《纲目》:"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蓝叶汁,解斑蝥、芫青、樗鸡,朱砂、砒石毒。"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大青叶被应用到更多的医学领域,但是在这里提醒大家,在购买大青叶的时候不宜乱用,一定要看清药品说明,特别是对于准备备孕及孕妇来说,一定要避免服用此药物。
临床治疗
防治上呼吸道感染
预防:每日用大青叶6钱,水煎2次,混合,上、下午分服,连服6天。观察100人,服药后发病者占10%;而对照组(未服药)250人中发病者占24%。治疗:3岁以下每次3钱,每日3~6次,水煎服。168例患儿用药后半数在4~12小时内退热,平均退热时间约在17小时左右;另报道78例,2~6岁每次2~6钱,6~14岁O.5~1两,水煎,日服3~6次,亦有效果。此外,用大青叶、贯众各1斤,加水5000毫升,煎至2000毫升。成人每服100毫升(首次加倍),每日3~4次。据100例观察,大部分病例在1~3天内体温恢复正常,其它症状也随之逐渐消失。
治疗流行性感冒
大青叶煎剂每次10毫升(相当于生药1两),日服3次,连用3~5天。治疗24例,9例在1天内体温降至正常,其余在2~6天内体温下降至正常。
治疗麻疹肺炎
用100%大青叶糖浆与100%蒲公英浓缩煎液等量混合内服。每周岁3~5毫升,每日3次。治疗小儿麻疹肺炎150例,多数于4~5天症状和体征悄失,病儿精神良好,呼吸正常,食欲增进,胸部x线透视阴影消失。追踪1月未见复发。
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用大青叶3两,配合胡颓叶1两、莱菔子5钱,为1日量,水煎分3次服。根据52例观察,有效率为75%。镇咳祛痰作用较好,平喘作用不明显。对单纯性的效果优于合并肺气肿者。
治疗急性传染性肝炎
对急性普通型传染性肝炎效果最为显著。用大青叶配合丹参、郁金、贯众、大枣组成复方治疗100例急性无黄疸型传染性肝炎,有效率达94%。服用大青叶后多数在3~10天内自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肝功能检验恢复或接近恢复者一般为2~20天。用法:大青叶(蓼蓝)成人每次1两煎服,根据病情轻重每日3~6次。
结语:由此可见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是非常的多的,但是并不是任何人都适合用的,尤其是孕妇,是不能使用大青叶的,大家一定要铭记。不过,大青叶在治疗一些疾病上,效果还是非常的好的。
蓬子菜的药材性状
全草卷曲成团。茎四棱形,嫩者被短毛。叶6-10片轮生;叶片常卷缩,破碎或脱落;完整者展平后呈条形,长1-4cm,宽约1.5mm;先端急尖,基部渐狭,边缘反卷;表面黑绿色或绿棕色,幼叶上表面疏被短毛,下表面沿中脉两侧有柔毛,老叶毛稀疏,叶脉1条。聚伞花序顶生或腋生,常于茎顶组成带叶的圆锥状花序,花黄色或黄棕色。果小,果爿双生,近球形,直径约2mm,光滑。气微,味淡。以叶多、色黑绿、带花果者为佳。
根圆柱形,弯曲,主根不明显,支根多条丛生于根茎,长约15cm,直径0.2-0.5cm。表面灰褐色或浅棕褐色,有细皱纹,外皮剥落处显出橙黄色木部。质稍硬。断面类白色或灰黄色,用扩大镜观察可见多数小孔,并有同心排列橙黄色环纹。气微,味淡。
中药一枝黄花药材性状
本品长3o-l00cm。根茎短粗,簇生淡黄色细根。茎圆往形,直径0.2-005cm;表面黄绿色、灰棕色或暗紫红色,有棱线,上部被毛;质脆,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有髓。单叶互生,多皱缩、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卵形或披针形,长l-9cm,宽0.3-1.5cm;先端稍尖或钝,全缘或有不规则疏锯齿,基部下延成柄。头状花序直径约0.7cm,排成总状,偶有黄色舌状花残留,多皱缩扭曲,苞片3层,孵状披针形。瘦果细小,冠毛黄白色。气微香,味微苦辛。以叶多、色绿者为佳。
鹿鞭的药材性状
梅花鹿鞭
阴茎类扁圆形,长25-50厘米,中部直径1.2-2厘米。龟头类似圆锥形,长2-10厘米, 前端钝圆,表面棕黄色至黑棕色,光滑,半透明,可见斜肋纹。包皮有的呈环状隆起,直径1.4-2.0厘米,不隆起者有的伸长达12厘米,先端带有鹿毛。阴茎一侧多有纵沟,对应一侧有龙脊,两则面光滑,半透明,斜肋纹明显。阴茎中下部带两枚睾丸。睾丸扁椭圆形,长4.5-9.0厘米,中部直径2.5-4.5厘米,表面黄棕色至黑棕色,皱缩不平,一侧有附睾附着,附睾体狭窄而弯曲,附睾尾变粗呈瘤状突起,长1-1.5厘米。质坚韧,不易折断。气微尿腥味。
马鹿鞭
中药饮片-鹿鞭(图2) 呈两侧稍扁的长圆柱形,长45-60厘米,直径2-3厘米。表面灰黄色至灰黄棕色,呈半透明状,未洗净血污的呈褐色或紫褐色,不呈半透明状。在阴茎体两侧中间分别各有1条由根部到前端纵沟槽,顶端包皮略呈囊状或卷曲成环套状隆起,包皮前端带有黄白色、棕黄色或棕褐色丛生皮毛,形成锋毛,在锋毛上呈现毛锋端色重,毛根部色浅的现象,也有呈现褐色、褐黑色毛梢。毛粗而扁,富弹性。龟头藏于包皮内或裸露,其先端钝圆,可见纵棱及沟痕,用水泡后先端可展开平面,尿道口在下缘。在全长靠基部端的1/3-1/2处附有睾丸一对,睾丸呈长椭圆形,棕褐色,长11厘米左右,直径约4厘米,有的具长的系带(输精管)。质坚硬,不易折断,或切断面可见最外层为纤维体(俗称皮膜),厚1-2厘米,中间大部分为疏松的海绵体,尿道和血管孔。气腥,味微咸。
牛骨的药材性状
前肢骨:肱骨骨体扭曲,无髁上孔;尺骨、桡骨相愈合,尺骨弯曲;掌骨1块,骨体长,另一块明显退化。后肢骨:股骨骨体中央圆柱状,远端呈三棱形;胫骨发达;腓骨退化;蹠骨1个,骨体长,另1个退化。髌骨窄长形,上缘宽,下渐尖,内侧有一大隆起,质地坚实而重。前后肢骨断面骨髓腔大。气微膻。
药理作用
骨诱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