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呵护宝宝口腔健康家长有责

呵护宝宝口腔健康家长有责

常见问题1

烂牙

四岁半的琴琴,因为平常特别爱吃糖,这已经是她第二次来医院补牙了。别看她年纪不大,对看牙、补牙毫不畏惧,一到科室就乖乖地坐上牙椅。她的主治医生告诉记者,第一次看牙时,琴琴就补了2颗牙,但她全口几乎没几颗好牙,上牙就烂了10颗。考虑到孩子的定力不够,每次只会给孩子补两三颗牙,估计琴琴还得来几次。

儿童口腔中心主任医师表示,孩子多数爱吃甜食,如爱吃糖、爱喝饮料,烂牙发生率很高。2011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预防与儿童口腔科对荔湾区800余名儿童进行口腔检查,结果发现,2岁至6岁儿童的龋病(俗称烂牙)发生率分别为11.90%、30.48%、39.52%、48.82%、41.80%。可见,牙齿萌出就有患龋的风险,5岁时患龋率最高。

因此,平时应注意定期口腔检查,发现烂牙在病情较轻时就补好,避免牙齿过早脱落,影响恒牙的生长。她建议,孩子6岁前每3个月应做一次口腔检查;6岁后口腔状况差的依然每3个月检查一次,口腔状况好的可半年检查一次。

常见问题2

“地包天”、龅牙

快5岁的鹏鹏由爸爸带来医院看牙,他的问题在于“地包天”。还好家长发现得早,就医得也早,可以对鹏鹏的“地包天”及早干预。在做了检查拍了片子后,医生决定给鹏鹏佩戴颌垫舌簧,至少戴3个月,以将上颌推出,改善他的“地包天”。鹏鹏对医生的安排表现得极为配合,也不哭不闹,检查一会就做完了,一切都很顺利。

儿童口腔中心主任医师指出,据家族史、孩子口腔的侧位片、口腔的咬合情况,判断孩子的龅牙或“地包天”是骨性的还是牙性的,无论是哪种,都要尽早干预。如果是牙性的,干预后很快见效。而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骨骼、牙齿都还在生长,一经诱导很容易回到正常的位置。她提醒,无论孩子的错合畸形是属于哪种,家长都应该尽早带孩子就医,看是否需要尽早干预、诱导生长。

常见问题3

牙缝大

壮壮1岁多了,妈妈林女士看着孩子萌出的几颗小乳牙,很是担心。她说,孩子牙缝那么宽,是不是以后就得这样了。牙缝大,多难看啊!

儿童口腔中心主任医师指出,乳牙牙缝大,多是生理性的,因为人生下来就有灵长间隙。对于未萌出恒牙的孩子来说,随着生长发育,牙齿相继萌出后,牙缝会缩小,牙齿也会越来越密。“三四岁后有牙缝是最好的,说明颌骨发育了,为日后萌出恒牙提供足够的位置,到时恒牙就不会太拥挤。”曾素娟表示,乳牙个头比恒牙小,颗数也少于恒牙,乳牙牙缝大一点可让换牙后的恒牙不拥挤。

也有的孩子唇系带太短,导致门牙牙缝大。唇系带在胚胎时期相当粗大,绝大部分婴儿在出生后会渐趋退缩。如果唇系带未退缩,而仍附着在原来的位置上,势必会在正中门牙之间形成裂隙,还会影响上唇的长度及活动度。若发现孩子快到换牙期唇系带仍未退缩,应做唇系带矫正手术。

另外,牙缝过大,也可能因为两颗牙中间有多生牙。曾素娟称,多生牙肉眼不一定能看到,因为有的埋伏在两个门牙之间的牙槽骨内,只有通过拍X光片才能看到。一旦发现有多生牙,应及时拔除。

Tips

让孩子不再怕看牙

儿童口腔中心主任医师表示,想要孩子不惧怕看牙和治牙,这是儿童口腔的医护人员做得最多的事,为了孩子乐意“下次再来”,每次都要表扬孩子,甚至送件小礼物。而在检查牙齿的时候,从不提拔牙、补牙,而是说“看看你的牙好不好看”。除此之外,对孩子的口腔进行治疗,医护人员都以更快的速度进行。“医生操作要快,护士吸水要快,还要一边治疗一边和孩子说话,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每次治疗都控制在半小时内。”

而家长也要积极配合,与医护站在“同一战线”,将看牙、治牙等闲化。若遇到爱问孩子“痛不痛”的紧张型家长,医护人员会希望他们走开一下,不要给孩子营造恐怖、紧张的氛围。

守护宝宝口腔健康从孕期护牙开始

为宝宝的口腔健康做准备

孕期的口腔保健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在于,研究发现,孕妈咪若患有牙周病,早产与生出低体重儿的机率上升,且因为宝宝出生后,与妈妈最为亲近,若母亲口腔卫生不佳,口中所含细菌量较高,与宝宝之间无论是亲吻、共用餐具或不经意的口水交换,都容易造成母子间口腔细菌的垂直传染,让宝宝从小就容易罹患蛀牙。

因此,孕妈咪妥善照顾自己的口腔清洁,不单是为了自身健康,更是为了宝宝将来的口腔健康做准备。

孕期护牙6方针

怀孕期间牙齿既然对口腔细菌防御较弱,那么周全的洁牙与饮食习惯就十分重要,赵子婷医师提供孕期护牙对策如下:

方针1:使用含氟牙膏早晚刷牙

早晚刷牙几乎已经成为一般人的习惯,除了睡前洁牙,建议早上的刷牙可以延迟安排在吃过早餐后,让早餐的食物残渣即时被清洁,午餐过后,行有余力可以多刷一次牙,让口腔尽量保持不留食物残渣的状态。此外,因为刷牙已属每日例行习惯,动作容易变得不仔细,建议孕妈咪可以重新检视自己的刷牙方式,让动作更精确仔细,以提高洁牙效率。

方针2:每日使用牙线

建议每日最少睡前以牙线清洁牙齿一次,可协助减少齿缝间残存的食物残渣与牙菌斑。

方针3:定期洗牙

牙结石清除术,即俗称的洗牙,健保一年给予两次的补助,怀孕期间更是多提供一次,让孕妈咪一年内有三次清理牙结石的机会。牙结石是口腔细菌孳生的温床,定期处理牙结石不但有益口腔健康,也能帮助抑制口腔难闻的气味。

方针4:摄食集中

怀孕妇女因为容易饥饿,因此除了少量多餐,更容易陷入整个下午或晚上一直持续进食的状况,使口腔一直残留糖分,增加蛀牙机会,建议无论是吃水果、正餐或点心,一天最多分六次,让口腔因进食呈现酸性的频率减少,使口腔细菌的活动不会持续活跃。

方针5:慎选食物

甜食、精致类加工食品与酸口味的食物,都会让口腔更容易处于酸性环境,建议孕妈咪尽量少吃。

方针6:木糖醇口香糖

研究发现,嗜糖的口腔细菌会将木糖醇误认为糖分吸收,进而因为误食而无法正常代谢,造成抑制口腔细菌增生的结果,因此,无法刷牙时,以含木糖醇的口香糖做为护牙辅助是可行的,只是赵子婷医师提醒,口香糖毕竟无法为牙齿进行清洁,所以无法取代刷牙。

产前开始注重口腔保健

孕妈咪的牙齿健康状况与胎儿的未来健康有所相关,建议准备怀孕的女性除了重视身体的调养,也不要忽略口腔的保健,最好在孕前先执行全面的口腔检查,若有牙齿不适症状,怀孕前及早接受治疗,也可避免孕期不得不接受治疗所可能产生的风险。

炖桃胶用哪种牛奶好 小孩吃桃胶炖奶的注意事项

1、小孩的年纪太小,没有咀嚼能力的最好不要吃桃胶炖奶。桃胶是一种胶质食物,具有一定的黏性,不适合年龄很小的小孩食用。

2、小孩吃桃胶炖奶不要吃太多。桃胶炖奶是一种比较甜的食物,小孩吃多了可能会引起蛀牙,危害口腔健康,家长要监督小孩吃完桃胶炖奶之后去漱漱口,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止长蛀牙。

怎样减少宝宝口水

1、在增加辅食开始吃米粉时,家长有意识地加强其吸、吮、吞、咽的能力;坚守辅食添加原则,开始喂辅食,从流质、半固体至固体的逐渐添加过程中,除可让孩子适应成人的饮食,还可训练咀嚼、吞咽的能力,对宝宝口腔肌肉的运用有绝对的帮助。

2、让宝宝吮吸奶嘴,也是训练吮吸能力的好办法。不过吮吸奶嘴应尽量在宝宝1岁半前戒掉,才不会影响牙齿的发育。

3、吃些键脾胃的食物,比如山楂、赤豆、生姜等,可以添加在宝宝的辅食中。如果宝宝口水流得特别严重,就要去医院检查,看看宝宝口腔内有无异常病症、吞咽功能是否正常等等。

此外,宝宝到了2-3岁牙齿长齐后,口水仍流个不停,就要小心宝宝有罹患口腔、咽喉黏膜炎症等疾病的可能,需要去医院检查治疗了。

儿童牙齿保健的5大方法

儿童牙齿保健方法1:用温水清洁口腔

健康生活,从牙齿开始。儿童想要拥有健康生活,就应该做好牙齿保健。儿童刚出生不久,家长就应该注意儿童的口腔健康。喂奶后,要喂清水,清洁儿童口腔,夜间,还要用纱布擦洗儿童的口腔黏膜,减少口腔细菌。

儿童牙齿保健方法2:用指套刷洗牙齿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会出牙。当儿童长出第一颗牙齿时,家长就要持续关注儿童的口腔健康。在儿童喝奶后,用指套为儿童清洗牙齿。另外,让儿童多喝开水,少喝饮料。

儿童牙齿保健方法3:用软毛刷刷牙

儿童两岁时,妈妈就要开始教儿童刷牙,因为此时儿童的乳牙已经全部长出。若不注意牙齿健康,乳牙就会被虫子蛀坏,变成蛀牙。为了儿童牙齿健康,即使儿童不愿刷牙,妈妈也要每天帮儿童刷牙。其实,比较乖巧的儿童,只要家长以游戏的方式让他模仿,他就会跟着做,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刷牙的习惯。

儿童牙齿保健方法4:不要吃太多甜食

儿童都喜欢吃甜食,这是众人周知的。但经常吃甜食的儿童,一般都会满口烂牙。为了儿童牙齿健康,家长应做好监督工作,严格要求儿童改掉常吃甜食的习惯。就算儿童哭闹,家长也不要纵容,否则只会害了他,影响他的牙齿健康。

宝宝口水多怎么回事 宝宝口水多怎么办

宝宝口水多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宝宝口水多一般是不需要予以特殊治疗的,只要多注重日常护理就可以,宝宝口水多家长们需要及时为宝宝擦干并且注意护理宝宝口腔周边的皮肤以免因为口水多而感染湿疹。

既然宝宝口水多是无法避免的那么家长们就要想办法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为避免宝宝口水多而浸湿衣服的话家长们可以给宝宝佩戴一个围嘴,最好是下面一层具有放水功能的,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宝宝的口水浸湿衣物,而且还可以保持宝宝口腔周围卫生。

宝宝口水多还有可能是因为食用过量的酸甜的食物导致的,所以为缓解宝宝口水多的症状家长们还需要注意合理安排宝宝的饮食,尤其是爱吃甜食的宝宝尽量避免大量食用以免家长宝宝口水多的症状同时对宝宝口腔卫生也很不利哦。

缓解宝宝口水多的症状保持宝宝口腔卫生也是很重要的哦,所以家长们在宝宝每次喝完奶或者是吃东西后记得及时为宝宝清洗口腔,这样可以起到很好的预防作用,同时对宝宝的牙齿生长也提供一个很好的环境,所以不要觉得宝宝年龄还小就不需要进行口腔清洁哦。

关注宝宝口腔健康

婴幼儿有哪些常见口腔疾病?宝宝口腔溃疡怎么办?家长应该如何保护好宝宝的口腔健康呢?有哪些需要引起重视?看看下面专家的说法吧。

●宝宝口腔健康

专家指出,从孩子出生到3岁阶段被称为婴幼儿期,这一时期是孩子乳牙继续钙化、陆续萌出、形成乳牙的阶段,也是孩子恒牙牙胚陆续形成和恒牙处于钙化的时期。然而这一时期也是孩子身体至关重要的时期,此时孩子从母体获得的被动免疫将逐渐消失,后天需要形成的免疫尚未完全建立,因而孩子容易罹患疾病,影响到孩子乳牙的正常萌出,使正处在钙化期的恒牙也受到影响,从而会可能导致孩子乳牙萌出迟缓、恒牙的釉质发育不全。对孩子今后的口腔健康以及牙齿美观带来不利影响。

●不得不重视的口腔疾病

婴幼儿时期的孩子由于免疫力低下,容易引发多种口腔疾病,家长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鹅口疮

又名雪口。它是婴儿常见的口腔黏膜疾病之一,容易发生在颊、舌、软腭及唇黏膜上。

开始为乳白色点状或小片状,此病如不采取治疗措施会逐渐融合成大片乳白色膜,并且可以扩大蔓延至牙床、咽部等处。若强行擦拭后局部潮红,暴露出红色的黏膜糜烂面及轻度出血。症状较重的患儿还会出现食欲低下、拒奶、哭闹不安、低热、呼吸困难等。

创伤性口炎

多由于外伤、擦伤等使相应的口腔黏膜损伤。此病与受力方向、力度大小有关。常见的有两种:即婴儿舌系带溃疡和贝氏口疮。舌系带溃疡是由于孩子新萌出的乳牙摩擦过短舌系带造成的溃疡,久之此病会进一步形成较硬的纤维瘢痕。贝氏口疮是指由于婴儿反复吮吸拇指、异物等在黏膜较薄的上颌翼钩处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

口角炎

常发生在秋冬季节,由于反复用舌舔唇和口角而引起,不仅婴儿,其他年龄段的人也经常可见。如果孩子经常嗜咬手指、铅笔等,孩子的唾液分泌就会过多,容易使其口角部位潮湿引起口角炎;儿童体内如果缺乏维生素B2或患有缺铁性贫血,也会引起口角炎。

疱疹性口炎

这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病,孩子在6个月到2岁时最易患此病。起病时孩子会出现38℃~40℃的发热,一两天后,口腔黏膜上会出现小水疱,小水疱破溃后形成很浅的溃疡,上面有黄白色膜样的渗出物,周围有红晕。患儿常会有烦躁哭闹、拒食吐奶等表现。

●如何保护孩子口腔

培养良好的习惯母亲在哺乳孩子时要注意姿势,应左右轮换喂奶,以免影响婴儿颌面部的生长发育。避免婴儿睡着了后还使奶嘴含在婴儿口内,因这样容易引起孩子乳切牙和第一乳牙患龋。专家提醒,还应尽早地让幼儿练习咀嚼,这样可对婴幼儿的颌骨产生生理性刺激,从而促进其口腔相关骨骼的生长。另外,儿童应从3岁起就培养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的习惯,家长应给予指导和监督。

治疗龋齿当用心龋齿俗称蛀牙或虫牙,在儿童中发病率极高。龋齿部位下面是正在成长的恒齿,由于受到侵蚀,往往也易于龋变而早期脱落。孩子发生龋齿后,家长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尽早带孩子去医院做相关检查、治疗。

加强营养婴幼儿时期需要供给含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丰富的食物。这对预防孩子口腔疾病大有裨益。

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最好每隔半年给孩子进行一次定期口腔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总之,从小保护好宝宝的口腔健康,让宝宝有个口漂亮的牙齿,为以后的健康打下好基础。

宝宝为什么会一直流口水 宝宝流口水的好处

1、能帮助宝宝分解、消化淀粉类食物。

2、保护宝宝的口腔黏膜免遭病菌侵犯、防止蛀牙。

3、保持宝宝口腔潮湿。

4、有利于宝宝的咀嚼、吞咽功能的完善。

宝宝口腔保健有哪些常见误区

误区1:宝宝大约在6个月时出牙,太早或太迟都有问题 婴幼儿时期,是乳牙出至乳牙列形成的时期。

宝宝出牙的一般顺序为:无牙牙颌(出生)——乳牙开始萌出(约6个月)——乳牙列完成(约2岁半)。通常,出生后1年内,所有乳牙釉质太化完成;2年内(6~24个月),所有乳牙萌出。

大多数情况下,婴儿会在6~7个月时出牙,但有的由于遗传等因素影响,会早些或迟些出牙。像有的宝宝4个月便出牙了,有的延迟至10~12个月才出牙,这都属于正常生理范畴。

但如果宝宝1岁后还未出牙,则可能存在营养不良、佝偻病、呆小病,甚至肿瘤等情况,须及时带他去口腔科或儿童保健科检查处理。至于牙齿早萌,可能是出牙时牙胚距口腔黏膜太近,造成乳牙过早萌出;或者是多生牙(由于存在松动易脱离和尖锐、易磨损口腔黏膜等危险,应及时拔除)。

还有的婴儿刚出生或出生不久,牙床上就附着些米粒大小的白色圆形颗粒,如同刚长出的小牙齿,那就是人们常的“马牙仔”“板牙”,这其实是在牙齿发育过程中,未被吸收的造釉细胞残作上皮所形成的、附着在牙床上的角化物,经过一段时间会自在行脱落。

可见,宝宝出牙的确多在6~7个月时,但因个体差异,有的会迟些或早些,具体须依实际情况而定。

误区2:宝宝出牙期间出现不适是正常的,顺其自然就好 宝宝出牙时会出现很多不适表现,如经常流口水、牙龈发痒或肿胀、情绪不安,以及食欲减退等。

如果家长想当然地认为这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现象而不加理会,往往会影响宝宝的食欲、情绪,甚至是健康,进而其生长发育,后果可能难以预料。 因此,当宝宝出牙期间表现不适时,家长有必要及时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宝宝总是流口水,家长要特别注意保持他的口腔卫生,勤帮他抹嘴或换围嘴、洗衣手,以免病从口入。

因此,宝宝出牙期间喜欢啃自己或大人的手指,说明他牙肉痒,这是正常表现,此时此刻家长须做的是想办法帮助宝宝舒缓不适。如将消毒过的含量有液体的牙胶放入冰箱内冷冻后给宝宝咬,或是拿磨牙棒给宝宝磨牙,以帮他减轻不适。

当发现宝宝牙龈肿胀,角摸时感觉坚实,说明宝宝正在长牙,可以不用担心;但如果宝宝牙龈出现红肿或蓝色,则可能是发炎或其他异常,须要及时就医。

此外,当宝宝表现为情绪不安、烦躁时,家长除了情感安抚外,不妨通过玩耍、游戏等方法,转移他对不适的注意力;如果宝宝食欲减退,就不要勉强他进食过多食物,以免引起他对食物的抵触情绪;达期间,宝宝也可能出现低热、大便次数稍多,此时先不要太过惊慌,多留意宝宝的体温、食欲、睡眠以及大小便情况,当情况持续或增多时,及时就医咨询。

误区3:宝宝乳牙没有发育好,所以牙缝很大 宝宝牙缝大并非乳牙没发育好,实际上,乳牙间大多存在缝隙,称之为生理间隙,可以说是为恒牙替换汤不换药时排列整齐作准备的。

因替换乳牙的恒牙往往大于乳牙,如果乳牙间预留了一定的生理间隙,恒乳牙更替时,牙列就不至于被挤歪了。

另一方面,家长也必须引起警惕,牙缝大会使食物残渣更容易存留其中,因此,务必帮宝宝做好口腔清洁工作,以防龋齿发生。

误区4:宝宝口腔应该没什么问题,没必要定期检查 事实上,无论大人或小孩,定期的口腔检查都是必不可少的。家长应在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后的6个月内带他去作口腔检查,然后每隔半年至一年定期限检查一次。通过检查,不仅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处理问题,还有助于监测宝宝的牙齿发育状况。

家长还能从中获取适龄宝宝口腔保健的相关知识,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预防口腔疾患。再者,宝宝从小养成检查口腔的习惯,今后就医的依从性也会相对较好。

误区5:反正乳牙都要换的,龋齿就不用管了 很多家长都会认为,宝宝烂牙齿没什么大不了,反正乳牙迟早都要换的,与其费钱又费事,倒不如等它自然脱落的好。殊不知,乳牙患龋齿对孩子的健康危害不浅。首先,龋齿严重破坏牙齿的结构,影响孩子的咀嚼和进食,可能有碍营养吸收和全身发育;

其实,严重的龋齿还会影响相应恒牙的发育和萌出,以致恒牙发育缺陷或萌出异常,有碍口腔的美观和功能。更甚者,可能引起感染,使病菌入血,孩子的心、肾等到器官都会蒙害。 因此,宝宝患龋齿,绝不能掉以轻心。

误区6:乳牙反咬合不必马上矫正,等牙齿换完成了再说 牙齿反咬合(即下颌咬下颌),一是使上颌骨发育受限,影响脸形和美观;二是可能对颌面关节产生不良影响。

帮当孩子3~5岁懂得配合时,就应及时就诊矫治了,等到到12岁左右换牙完毕,则为时晚矣。

误区7:宝宝出牙后再帮他清洁口腔,之前喂点白开水漱漱口就可以了 宝宝的口腔清洁应当从出生便宜开始做了。

专家认为,在乳牙萌出之前,帮宝宝清洁和按摩牙龈,将有助于建立健康的口腔生态环境,有利于牙齿的萌出。家长可在手指上缠上清洁湿润的纱布,轻轻按摩宝宝的牙齿和牙龈组织,擦去上面的污秽物,适当时候也可选择合适的软毛刷蘸清水清洁。而当孩子3岁左右懂得吐漱口水时,就可以让他尝试使用儿童牙刷了。

误区8:让孩子自己刷牙,大人不必管他在熟练之前,刷牙是宝宝需要在家长辅助下完成的精细活动。毕竟,婴幼儿时期,孩子行为能力有限,对刷牙的方法要点也不太知道。因此,从一开始,家长就必须给予正确的引导,而不是任孩子自由发挥。

误区9:恒牙长在乳牙后面,应到医院或自行拨出乳牙 乳牙尚未脱落是不必强行拔出。一般来说,假以时日,它会自然脱落,而恒牙也会长回正常位置。

误区10:做好口腔清洁,就不会患龋齿了 除了做好口腔的清洁外,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如不规律喂养、奶瓶喂养时间过长,睡觉含奶嘴等到,都会影响孩子的口腔健康。此外,频繁地进食甜食、零食,也是龋齿高发的一大原因。

因此,要想宝宝口腔健康,家胀理应做到:规律喂养,使用安慰奶嘴不超过10个月,10个月开始训练孩子用杯子饮水,控制孩子接触甜食、零食的频度和甜度,等等。

吃苹果太多好处啦

1、帮助宝宝健脑益智

大家都知道苹果很有营养,但是许多家长却不知道,其实苹果中富含大量的锌元素,然而锌元素又刚好是宝宝生长发育的必要元素之一,所以,宝宝多吃些苹果,可以有效促进生长和大脑的发育,特别是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孩子来说,越应该重视补锌。

2、预防宝宝贫血

当宝宝小的时候,往往都相对容易出现缺铁性的贫血症状,然而苹果对于婴幼儿时期产生的缺铁性贫血现象有着非常好的改善效果。家长们应该多给宝宝吃一些苹果,这样不仅给宝宝得到了应有的营养,还可有效预防宝宝出现贫血现象。

3、治疗便秘

对于经常有便秘情况的宝宝,家长不妨多给宝宝吃一些苹果,苹果中含有丰富的果胶,这个成份可有效为宝宝润肠通便。家长们可以将苹果放入水中煮熟,然后让宝宝吃苹果喝水,可有效预防便秘,令大便更通畅哦。

4、缓解腹泻

苹果还可以促进消化吸收、保护肠道健康的作用,如果宝宝经常吃苹果,不仅仅可以保护肠胃健康,并且有效缓解腹泻症状。这样宝宝就不会经常性的拉肚子了,能很好的改善拉肚子的情况,所以要多吃苹果哦!

5、保护口腔牙齿健康

除了上面说的几种情况外,苹果中所含有的有机酸和果酸,这些元素还可以帮助宝宝将口腔中的细菌污垢杀死,如果经常吃苹果的话,还可以有效保护宝宝口腔健康、防止蛀牙和预防牙齿炎症哦。

苹果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物,里面含有维生素,有充足的营养价值。父母们都知道宝宝吃苹果的好处了吧?小编也在这里祝愿宝宝们都能够健健康康地长大哟!

了解这些 让孩子顺利换牙

换牙小常识

宝宝换乳牙的顺序基本上是和乳牙长出来的顺序一样,但是尖牙的换牙顺序会靠后一些。正常来说,孩子的换乳牙时期一直从6周岁持续到12周岁,这时候乳牙才被恒牙全部换掉。相比起乳牙来说,恒牙更加坚固,数量也更多。乳牙大概有20颗,在孩子12周岁左右全部的乳牙就会掉落,替换成恒牙。但因为每个孩子的营养状况不一样,所以乳牙的更换也不相同。有些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就长了牙齿,而有些孩子长的马牙被误诊为牙齿,这些都是正常情况,家长无须过多担心,这些牙齿过段时间就会自然脱落。家长在发现孩子长有牙齿时,可以咨询医生,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多吃纤维素高的食物

这时期,多给宝宝吃一些诸如胡萝卜,玉米,黄豆之类的食物,这类食品不仅纤维素含量高,而且偏硬,是换牙阶段的最佳食物之一。在刺激乳牙脱落的同时,锻炼了宝宝的咀嚼能力,使孩子的口腔血液循环加速,幼儿口腔也会得到稳步发育。

纠正幼儿不良习惯

有的宝宝喜欢用舌头舔舐牙齿,有的宝宝喜欢咬着舌头说话,有的则喜欢含着铅笔等等,这都是不利于牙齿生长的坏习惯,妈妈要及时纠正过来,否则孩子的牙齿就会出现变形,影响美观。

督促宝宝刷牙

妈妈要给宝宝购置一套幼儿专用的牙刷与牙膏,监督宝宝每日早晚刷牙。建议各位妈妈在晚上的时候亲自为宝宝刷牙,这是因为宝宝年龄尚小,难以清洁干净每一颗牙齿,特别是上排的牙齿比较难以清洁,最好是父母亲自来刷牙,更为保险。此外,每次吃完饭后,也要让宝宝去漱口,吐去不必要的杂物。

保护六龄磨牙

六龄磨牙,是指孩子六岁时,长出的首颗恒磨牙。这颗牙齿非常关键,它主宰着嘴巴中所有牙齿的位置和高度,对宝宝的口腔与脸部发育影响深远,因此妈妈们要小心呵护才是。

加强家庭教育

在平时生活里,妈妈要给宝宝灌输安全知识,要让宝宝好好呵护牙齿健康,做到健康饮食,防止跌倒摔伤,以防牙齿在磕碰中受到损伤。

相关推荐

小儿毛细支气管炎如何护理

1谨遵医嘱,按时吃药,不要断断续续吃药,避免病情反复。 2宝宝患病期间容易咳嗽、咳痰,最好让宝宝半卧着,如果宝宝咳嗽,可以轻轻的拍宝宝的背部,让宝宝口里的痰顺利的排出去,避免卡住嗓子,导致宝宝无法呼吸。宝宝如果发烧,可以选择打针或者吃药,让宝宝降温,避免病情加重,引发肺炎。 3御寒保暖,宝宝现在患病期,身体比较虚弱,免疫力和抵抗力都比较弱,尤其是支气管。作为家长更要即使呵护宝宝,及时加衣盖被,避免宝宝收到寒冷。 4平时多喝喝水,要吃清淡、易消化的且营养丰富的食物,避免宝宝咳嗽呛住气管,让宝宝容易吸收,补足

宝宝长牙晚上哭闹怎么办

1 宝宝长牙哭闹如何缓解:按摩宝宝牙床宝宝长牙哭闹是正常现象,家长不要担心。爸爸妈妈可以用洗干净的手指轻轻的按摩一下宝宝红肿的牙肉,可以让宝宝觉得比较舒适,哭闹便能停止。 2 准备冰冻、柔软的食物如果宝宝没有胃口不愿意吃东西,爸爸妈妈可以为宝宝准备一些冰冻、柔软的食物,来缓解宝宝出牙的疼痛。 3 给宝宝牙胶在长牙时期,宝宝会喜欢咬硬的东西,防止宝宝乱咬东西,家长可以为他准备一个干净的牙胶,让宝宝能够咬牙胶来缓解牙龈痒或者疼痛。 4 吃硬点的蔬菜水果给宝宝胡萝卜、苹果或稍有硬度的蔬菜,但要小心不要让宝宝咬太

入园体检有效期

新生入园的安全健康是需要幼儿园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问题。幼儿园有责任保证每一位小朋友都是健健康康的,这对防止群体性传染病的发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新修订的《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工作规范》,儿童入园前要到医疗机构进行身高(长)、体重测量,进行眼、耳、口腔、视力检查,和一般内科检查,并进行血红蛋白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检验。儿童转园时,持原托幼机构提供的“儿童转园健康证明”、“0~6岁儿童保健手册”可直接转园。“儿童转园(所)健康证明”的有效期3个月。儿童离开幼儿园3个月以上,需重新按照入园检查项目进行健康检查

呵护肤品有哪些

呵护肤品系列横跨了护肤霜、洗发露和沐浴露等诸多的领域。妈妈们是不是看花了?别担心,今天就给你简单说明一下嗳呵护肤品系列产品哦! 嗳呵润肤系列是贴合孕育期妈咪、男女婴的不同肤质,以木春菊、冬青超低温萃取液为主要原料,融入更多天然植物成分,不添加任何的香精、色素和矿物油,采用丹麦先进技术,主要成分采用进口原料。并且为男女婴分别设计独具个性的产品,辅助家庭培养孩子从小建立性别意识。宝宝用了嗳呵润肤之后,脸上润润的,再干燥的天气也不会干,而且不含香精,安全无刺激。但也有消费者认为,嗳呵润肤系列秋季用很适合,但是

呵护宝宝牙齿健康的妙招

有多少粗心的妈咪会用一块不干净的布去擦拭宝宝那还未出牙的牙床呢?据babytalk。com的一份调查显示,只有有6%的妈咪会这样做。但是,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出现蛀牙等牙齿问题,因此,身为妈咪的你,不能够再置医生的建议而不理立。 以下,就为各位家长,提供一些宝宝牙齿保健的小提示: 更好的刷牙工具当小朋友开始长牙齿的时候,你应该为他购买那种专门为婴儿设计的牙刷。这种牙刷体积比较小,适合小朋友的牙齿大小,另外,刷头较为柔软,不会因为刷毛过硬,而导致小宝贝柔软的牙床出血。另外,在教小宝宝使用牙刷的时候,要教会他们正

宝宝眼屎多怎么治疗

宝宝们的健康一直都是我们家长们所关注的,但是还是会有我们控制不了的事情发生的,这就需要我们做家长的去呵护自己的宝宝了。有时候我们经常会发现自己有很多眼屎,都是不自觉的就弄掉就好了。但是宝宝有眼屎多的话,我们真的应该注意起来,不然会忽视了宝宝的健康问题,大家一定要认真的观察宝宝的一举一动,这样子才是对宝宝呵护。 1如果是因为宝宝长期处在一个热的环境里面,做家长的就要注意宝宝是不是得了结膜炎了,这个时候就应该多多的咨询医生,并且要结合宝宝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眼药水,只要坚持的给宝宝滴眼药水就一定会好起来的

儿童视力全方位防御战略

儿童视力全方位防御战略 很多儿童在三四岁时就戴上了眼镜。这么小就近视了吗?不,这些三四岁的宝宝并不是近视,而是弱视。弱视是指眼球内、外部均无任何器质性病变,但矫正视力达不到0.9的情况。我国约有4000万名弱视儿童,婴幼儿弱视的发生率高达4%!0岁~3岁是宝宝视觉发育的关键期,也是治疗弱视的最佳时期。 如果宝宝1岁时还不能稳定地注视、追随物体,学步时动作笨拙、经常碰撞,看电视时走得很近或眯着眼睛、歪着头,家长就要警惕了。 对宝宝来说,不仅眼疾治疗越早越好,眼睛发育的培养也如此。0岁~3岁是宝宝眼睛发育的最

家长呵护宝宝反复感冒

饮食上百般迁就,营养不良 在临床上,医生认为,0-2岁儿童,一年之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超过7次;3-6岁,一年上呼吸道感染超过6次,就称之为“反复呼吸道感染”。这类儿童则被称为“复感儿”。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科医生黎雅婷说,儿童本身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处于免疫功能低下状态,有些或因早产、先天不足、体内各种免疫球蛋白低,存在着免疫功能缺陷,容易反复呼吸道感染。 但是,黎雅婷医生指出,除了上述原因外,很多“复感儿”是家长过度呵护造成的。很多家长在饮食上百般迁就孩子,使孩子养成挑食的毛病,导致营养不良,微

全方位保护儿童视力

视觉刺激,促进宝宝眼脑互动 要让宝宝眼睛健康发育,视觉刺激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教授、教育心理学博士冯夏婷建议家长们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对0-3岁的宝宝进行眼睛发育的培养和诱导。各种视觉互动小游戏就是非常好的培养手段,家长可以利用它提供相应的外部视觉刺激,让宝宝通过观察、思考、动手的游戏过程,在愉快的亲子气氛中学得更好。例如,1岁的宝宝开始会模仿大人的表情,家长可以通过重复微笑、噘嘴等动作来吸引宝宝的注意,刺激宝宝通过眼睛模仿、学习的能力。到宝宝2岁的时候,已经能够识别红、黄、蓝、绿

口腔健康关乎全身健康

最新调查显示,超过5000名受访者中有40%的人并不知道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相关;在最应重视的儿童健康指标中,口腔健康的关注度偏低;39%的家长只在孩子出现口腔不适时才关注孩子的口腔健康。同时,82%的受访者没有定期检查口腔健康的习惯。近日,由国家卫计委和北京市卫计委共同组织开展的“全国爱牙日”主题宣传活动上,国家卫计委疾控局监察专员常继乐强调,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密切相关,并呼吁公众更加关注口腔健康。 口腔健康教育须规范 在过去的一年,为更有效、规范地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中华口腔医学会设立了“规范化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