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先天性儿童肿瘤的危害

先天性儿童肿瘤的危害

应当承认遗传基因在癌症的发生中有一定作用,但仅仅用这一论点就可以把遍布世界的形形色色的癌症病例统统解释清楚,那是不可想像的,随着工业化而日趋恶劣的生态环境,各种致癌因素对癌症的发生至关重要。那么有没有直接遗传的癌呢?直接遗传的癌在医学遗传学上叫遗传性肿瘤,是一类符合孟德尔遗传方式的癌症,一般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传递,具有发病年龄较早,常为双侧性或多发性的特点。在已知的遗传性癌症中,最典型的是视网膜母细胞瘤,此外,常见的遗传性癌还有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嗜铬细胞瘤、家族性的结肠癌(结肠息肉综合征)、家族性乳腺癌和神经纤维瘤病等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胚胎性视网膜组织的一种高度恶性肿瘤,发生率占眼部肿瘤的33.8,多见于婴幼儿,70在2岁以前确诊,90的病例在5岁之前获得诊断,7岁以上已属罕见,发病数与男女性别无明显关系。常为双侧性发病,约20~25的肿瘤为双侧性,同时发病或相继出现。本病显示家族性,与遗传缺陷有关,且以隔代遗传为突出表现,即祖辈患视网膜母细胞瘤,其孙辈也可能得视网膜母细胞瘤。据研究,在正常情况下,视网膜细胞有一种Rb基因,当其失去功能或先天缺失,则视网膜细胞就会异常增殖,从而促进肿瘤的生成。视网膜母细胞瘤早期诊断极困难,通常都在青光眼期(眼压增高期)才被家长发现,该期患侧瞳孔呈黄绿色如猫眼,或肿瘤因钙化致瞳孔显现白色(白猫眼),或斜视而被发现。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期较常见的恶性实体瘤,易发生于婴幼儿期,2/3的病例5岁前发病,是一种原发于肾上腺髓质或脊髓旁交感神经系统的胚胎性恶性肿瘤,发病率占儿童恶性实体瘤的第三位,被称之为难治多变的“儿童肿瘤之王”。

肾母细胞瘤又称Wilm瘤,属胚胎源性肿瘤。是最常见的儿童肿瘤,占全部儿童肿瘤的6,约占小儿实体瘤的8,男女性别及左右侧发病差别不大。双侧占14~33,中位发病年龄为3~3.5岁,75发病时小于5岁。肾母细胞瘤临床表现主要为:腹块、发热、血尿三大症状。

儿童癌症应该如何预防

儿童患肿瘤的原因分为两方面,一是先天因素,一是后天因素。先天因素也就是遗传基因,后天因素的影响就比较多了,病毒、化学物质、放射性核素和免疫缺陷等都可能促使孩子发生恶性肿瘤。

其中,生活方式与环境因素也是致癌的重要原因,比如肥胖、“二手烟”和装修材料等。如今,肥胖使儿童不仅成为心脑血管病的后备军,更为患上肿瘤埋下了隐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吃洋快餐、膨化食品,喝碳酸饮料,缺乏运动,都使体内热量过剩,脂肪堆积,引发肿瘤。英国的一项最新研究也显示,与同龄人相比,儿童越胖,患胰腺癌、膀胱癌等的几率越高。

长时间暴露于烟草烟雾污染下,更会造成儿童肿瘤发病率的上升。烟草本就是多种肿瘤的重要诱因,而儿童的支气管较直,烟雾更易直接进入肺泡,再加上儿童免疫功能不健全,毒素容易积蓄在体内,更易导致癌症。

不过儿童肿瘤可防可治。孕妇和幼儿不要长期暴露于有致癌物污染的环境中;孕期应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治疗、放射检查;注意合理膳食,保证必需的氨基酸和维生素的摄入。

先天性儿童弱视怎么治疗呢?

一、早期治疗弱视的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最早可从1-2岁开始治疗,6岁前的弱视容易治到1.0以上;上述难治性弱视,如超过6岁才治疗,很难治到1.0以上,12岁以上的弱视一般认为基本无效。

二、早戴眼镜

当弱视伴有远视、散光或近视时,应按医生要求尽早配镜。戴镜是治疗弱视的基础,如果该戴镜的而不戴镜,治疗效果较差,甚至无效,造成更大的危害。

三、弱视治疗仪与电脑软件联合治疗

弱视可以看成是一种“视力萎缩”或“视细胞睡觉”,比较重的弱视必须加用弱视仪锻炼“萎缩”的视力,或唤醒“睡觉”的视细胞才能治愈。

可利用现代最新科研成果,将传统的弱视治疗仪与现代多媒体智能软件相联合使用,通过间接增视(如光刷、后像、红光闪等)与直接增视(如精细作业、视觉刺激等)配合治疗,可使用弱视患者视力得到有效提高。

四、遮盖健眼

当双眼视力相差2排以上时,盖眼治疗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以免健眼视力下降。

五、巩固治疗

视力恢复正常了,还要进行融合视、立体视等视觉功能训练,如果就此中断治疗,以后你小孩子视力还可能减退。弱视患儿的视觉训练是一个长期过程。

需要注意的就是弱视治疗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视力是逐渐提高的,因此家长不能操之过急,要耐心劝导孩子坚持戴眼镜,平时除洗澡、睡觉之外,其他时间都要坚持戴眼镜,这样才能够有利于视力恢复,当然你平时也可以经常给孩子吃一些胡萝卜,这样能够对视力恢复很有帮助。

儿童患癌病3岁内多发

像子墨这样的恶性实体肿瘤患儿,该院平均每年收诊约400名。而在北京、天津、广州等地的儿童医院,这个数字更高。中国抗癌协会调查数据显示,恶性肿瘤已成为除意外创伤外导致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儿童恶性肿瘤主要分为血液系统肿瘤和恶性实体肿瘤两大类,前者最常见的是白血病,后者则发生于实体器官,如神经母细胞瘤、横纹肌肉瘤、畸胎瘤等。

王珊指出,很多人觉得癌症和儿童很遥远。实际上,儿童在各个年龄段、全身每个系统都有患癌可能,3岁以内尤其多发。但是,因为儿童肿瘤的发病症状多是发热、炎症、腹痛,诊断时难以联想到肿瘤,导致最终确诊时已广泛转移。因普通家长对儿童肿瘤认知不足、非儿童肿瘤专科的医生误判,很多孩子未能及时接受治疗。而且,与庞大的患儿数量不相匹配的是,目前只有北京、重庆、天津、广州等少数几个城市的儿童医院或肿瘤医院开设有儿童肿瘤科,专业的医生也只有100多人。大部分患儿只能分散在成人肿瘤医院诊治。

“儿童恶性实体肿瘤绝大多数来源于胚源性组织,对化疗更敏感。若能及早规范治疗,治愈率能达到70%,比成人癌症疗效好。”王珊说。

怀孕前三月 尽量少生病

“传统观念认为,癌症是大人病,小孩极少会得,因此忽视甚至误诊,耽搁了治疗”。重庆市肿瘤医院放射治疗科主任王颖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家长们对儿童肿瘤要引起重视。

国际儿童肿瘤学会调查显示,儿童肿瘤发病率近十年每年都以2.8%的速度增加。“但如果早诊早治,某些儿童肿瘤治愈率可高于70%。”王颖说,手术结合必要的放化疗,效果很好。

专家指出,治疗儿童肿瘤关键是判断疾病本身恰当的治疗时机。与成人肿瘤不同,儿童肿瘤进展极快,从一期发展到四期,最快只要三个月,因此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专家指出,与成人肿瘤发病的原因不同,儿童实体肿瘤主要与母孕期胎儿发育过程中胚胎组织残留有关,因此,孕妇在怀孕前三个月应尽量少生病,不要乱用抗生素,避免接触电磁辐射、放射线及有苯、甲醛等有毒物质的装修污染。

此外,家长应培养儿童不挑食、不偏食,均衡营养,增强免疫力。不买激素类食品给孩子,坚持让孩子锻炼身体。孕妇和幼儿不要长期暴露于吸烟环境中。(据新华社 程千懿、尹雪竹、黎华玲)

患癌小朋友 边哭边剃头

昨日上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血液/肿瘤专科在门诊大厅举办了儿童血液/肿瘤疾病义诊活动。广州市金丝带特殊儿童家长互助中心也来到该院儿科血液/肿瘤专科病区为肿瘤患儿免费剪发。

由于肿瘤患儿需要化疗,每次化疗,头发都会一大把一大把地掉。因此,肿瘤患儿常常预先剃光头。活动现场,记者看到四位义工过来为新患病的儿童剃头,一个3岁的宝宝害怕剪发,哭闹不止。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血液/肿瘤专科的黄科副教授及熊稀霖医生和义工们好言安慰,一边哄一边剪,三分钟内就剃了一个漂亮的小光头。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科副教授、翁文骏副教授指出,在我国,儿童肿瘤的发病率近十年每年都以2.8%的速度在增加,每年新增恶性肿瘤患儿达三四万人。很多人认为,孩子得了肿瘤就是不治之症。黄科副教授说,这是一个误区。以儿童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白血病为例,标危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年生存率接近90%,高危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5年生存率也有70%。另一个误区是觉得肿瘤暂时被控制后就不再复发,其实许多儿童恶性肿瘤都有复发风险,家长们不能大意,需要定期随访。(记者邱伟荣 通讯员朱素颖)

身体8变化 警惕癌风险

专家提醒,孩子身体出现8种变化时,需格外警惕癌症风险。

1.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长时间下不去,脖子上有很多淋巴结有融合趋势,或淋巴结短时间增大,要警惕肿瘤可能。

2.无痛性肿块。在孩子颈部、腋下、腹股沟、腹部、后腰部等一旦发现肿块,尤其是无痛性肿块,须查明原因。

3.出现一过性症状。比如出现一过性的癫痫、眼黑,或突然出现摔倒,恶心呕吐等症状,就需要去做神经方面的相关检查,排查胶质瘤等脑部肿瘤。

4.持续发烧。一般感冒、肺炎发烧,几天就会好。但是,倘若不明原因发烧持续1周以上还不好,特别是经抗病毒、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应及早就诊。

5.疼痛。较长期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疼痛,如头痛、腹痛、骨关节痛等。

6.腹胀、呕吐。腹部及肠道肿瘤可能引起肠道梗阻,出现肚胀、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7.眼球前凸、眼睛疼。眼部的一些肿瘤,可能导致眼部不适。

8.贫血、出血。有不明原因的面色苍白或出血,包括牙龈出血、皮肤有出血点或瘀斑,可化验血排除白血病等。

肺上有阴影回事什么病 肺囊肿

肺部有阴影可能是肺囊肿,肺囊肿又叫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多见于男性儿童和青壮年,特点是远端支气管的先天性畸形,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X线胸片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圆形薄壁阴影,边缘清楚,如果囊肿和支气管相通,就会在阴影中发现气液平面。一般肺囊肿可长期无症状,往往在X线查体时偶然发现。

孩子肿瘤如何预防

1.遗传带来的恶果

不少小儿肿瘤,尤其是一些伴发多种先天性畸形的患儿,往往可以追溯到父母的相似病史。这些孩子细胞染色体上往往携带有突变的基因,在某些因素的作用下即可发生肿瘤。也有一些患儿尽管带有突变基因,但并不发病,在出生一段时间后受到某些因素刺激发生二次突变而发生肿瘤,导致某些遗传性恶性肿瘤在青少年期,甚至成年时才发。

2.怀孕时留下了祸根

大多数小儿恶性肿瘤属于先天性和胚胎性恶性肿瘤,即父母生育时或母亲怀孕时患有某些疾病,或长期受到某些化学物品、电离放射辐射、服用某些激素或其它药品所导致。这些感染、刺激均会使母体内的生殖细胞基因突变而发生肿瘤。

3.周遭的危险因素

学龄期或青春期的恶性肿瘤,常与儿童出生后的环境污染、不良饮食习惯,如医疗性放疗、化学药品、长期高脂肪少纤维饮食、反复轻微损伤等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而某些可能致癌的先天性畸形和疾病,如不及时治疗,其癌变率均在80%以上。

【误区】

1.活泼的孩子不可能患癌症

不少患儿是在体检或洗澡时偶然发现肿块而被确诊为恶性肿瘤的。在成人常见的消瘦、贫血、食欲不振、乏力等症象在小孩常常不明显,甚至肿瘤已扩散或转移时,小孩仍然生龙活虎、玩耍自如。许多父母和非专业医生对小儿肿瘤的缺乏警觉,也是儿童肿瘤就诊时60%以上已达晚期的主要原因。

小儿恶性肿瘤就是成人的“癌”

小儿肿瘤的发生往往受先天因素和个体发育的影响很大。成人最常见的胃癌、直肠癌、甲状腺癌等上皮组织的“癌”在儿童十分罕见,儿童肿瘤大多发生于造血淋巴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等,来源于胚胎组织的“白血病”或“母细胞瘤”。儿童肿瘤既有生长迅速、转移早的临床特点,又有可能自然消退,化疗敏感等有利因素,其治疗和转归均与成人有很大不同。

【提醒】

那么如何预防小儿肿瘤的发生呢?赵小方教授提醒大家:由于现在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并没什么特效方法,为了避免小和晨的悲剧再次上演,请把预防放在首位。

1.爱的种子请在健康时播下

为了孩子的健康,新婚夫妇或计划生育的未来父母应该注意生殖健康。长期接触化学物质、电离辐射或放射治疗的父母,应该在脱离接触一段时间后生育;某些慢性或感染性疾病患者,应该在完全康复后再考虑生育;尽量避免在服用避孕药或长期服用激素后停药不久即受孕。

2.十月怀胎需精心呵护

准妈妈在将为“人之母”而欣喜和骄傲的时候,千万要注意妊娠时期的卫生保健,预防各种感染的发生,避免不必要的放射性照射、超声检查,注意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补充,服用药物时必须谨慎,就诊时主动向医生表明自己正处于妊娠期。

家长须警惕儿童肿瘤三大认识误区

一是体检误区。由于儿童肿瘤发病率较低,很多家长不了解相关知识,也不会给孩子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往往较小的肿块,多是父母为孩子洗澡时偶然发现的,建议家长给孩子洗澡时不妨摸摸体表有没有包块,最好能定期给孩子进行健康体检。

二是认为儿童肿瘤是不可治愈的。王颖解释,其实儿童肿瘤临床治愈率高于成人,只要通过合理规范综合治疗,接近七成的儿童肿瘤可被治愈。这是因为绝大多数儿童肿瘤来源于中胚层或间叶组织细胞,对放化疗更敏感;儿童心理发育不成熟,没有过多的心理负担;儿童正处在生长发育期,治疗后身体恢复快。

三是对放疗的误解,让很多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在大多数家长的观念中,手术是治疗肿瘤的主要手段,放疗和化疗只是配合手术的辅助治疗方式。只有不能施行手术时,才想到放疗和化疗,这往往会让很多患儿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谈及如何预防儿童肿瘤,王颖提醒,孕妇在怀孕前三个月应尽量少生病,不要乱用抗生素,避免接触电磁辐射、放射线及有苯、甲醛等有毒物质的装修污染;儿童要从小养成良好的饮食生活习惯,远离污染环境,降低患癌风险。

子宫囊肿和子宫肌瘤有什么区别

首先子宫囊肿和子宫区别是可以通过B超进行区分的,子宫囊肿是炎症引起的液体性水疱,而子宫肌瘤是一种依赖于雌性激素生长的肿瘤。子宫囊肿是一种很少见的疾病群,子宫囊肿的危害相比于子宫肌瘤危害性。

其实子宫囊肿分为先天性或后天性子宫囊肿,子宫囊肿来源于肾管和副中肾管多发生在子宫后壁或子宫底部。而子宫肌瘤多是由良性疾病发展而来或由细胞发展而来,子宫肌瘤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最后子宫囊肿一般就是囊肿部位疼痛或者在子宫两侧或单侧疼痛,主要影响月经周期和经期,严重的时候也会影响怀孕,但是经过治疗后症状会有所缓解。子宫肌瘤的病情比较严重,病变的机会比较大,严重的时候会危害人们的生命安全。

注意不管子宫囊肿还是子宫肌瘤人们发现后都要及时的进行治疗,必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治疗不当引起女性不孕的危害,早期治疗可以有效的控制和缓解病情。

肺部有阴影可能是哪些疾病

1、疾病一:肺部先天性发育异常

1.1、肺囊肿:又叫先天性支气管肺囊肿,多见于男性儿童和青壮年,特点是远端支气管的先天性畸形,分为单发性和多发性。

1.2、肺错构瘤:是胚胎发育时错构成的正常组织,包含脂肪、结缔组织、软骨和钙化。 一般无任何症状,多在进行胸部X线检查时偶然发现。

2、疾病二:肺部感染性疾病

2.1、肺炎:是病源微生物(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病毒等)引起的肺部感染,除了X线检查有肺部阴影外,患者还有咳嗽、咳痰、发烧、胸闷、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

2.2、肺结核:是由一种特殊的细菌,也就是结核杆菌造成的肺部感染,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多的趋势。

3、疾病三:肺部肿瘤

3.1、肺癌:是导致“肺部阴影”患者精神紧张的最主要原因。好发于中老年人,分为中央型和周围型。

3.2、肺部转移癌:是身体其它部位如肾脏、肝脏、卵巢的恶性肿瘤转移到肺部。

儿童恶性肿瘤3岁5岁是高发期

三龄童确诊恶性肿瘤

昨日,记者在儿童医院肿瘤外科病房见到了鑫鑫,父母正陪着他在看电视。据父亲介绍,孩子出生后就比较胖,平时胃口也比较好,肚子经常都是圆鼓鼓的,他们也没引起重视,一直以为那是“死肚山”。但今年年初开始,孩子经常喊肚子疼,他们才带小孩到医院检查,结果查出竟然患上了神经母细胞瘤。昨日,儿童医院肿瘤外科主任王珊介绍,目前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发病数量位列前三。中国抗癌协会的调查数据显示,目前恶性肿瘤是导致14岁以下儿童死亡的第二大原因,严重威胁儿童健康。

王珊主任表示,70%的儿童恶性肿瘤会在3岁以前就发病。儿童恶性肿瘤有两个高发期,分别是3岁和5岁以内,大部分儿童肿瘤是因先天因素引起。以儿童医院肿瘤外科为例,每年新发恶性肿瘤的患儿有150例,住院的患儿中,60%以上都是恶性肿瘤。

恶性肿瘤与遗传有关

据了解,儿童的恶性肿瘤发病与遗传、基因密切相关。遗传并非单指父母遗传给子女,还包括在胚胎形成期发生基因突变,然后出生以后在环境的影响下,基因发生二次突变,最终再形成肿瘤。根据临床经验来看,小儿肿瘤的发病原因可能跟环境污染、妊娠期保健等诸多因素有关,孕妇应该尽量远离化工、放射污染,做好妊娠期保健。“不过,虽然肿瘤很凶险,但如果早期治疗,儿童肿瘤总体治愈率能达到70%以上。”王珊说。

脑瘤的症状有哪些

儿童脑瘤的发生率在儿童肿瘤中仅次于白血病。儿童脑瘤的一般发病年龄为3岁~8岁,男孩稍多于女孩,比例约为1.3∶1。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新发病的脑瘤患者有4万人左右,儿童占了16%,也就是说每年有7000名左右儿童患上脑瘤,但由于小儿神经外科专业人员紧缺,且分布地区不平衡,加之父母对儿童脑瘤也没有足够的认识,儿童脑瘤很容易被忽视或者误诊。

惠主任表示:一般小儿脑瘤最易被误诊为先天性脑积水、胃肠道疾病、脑膜炎、肠蛔虫症。因此,她建议父母们应了学会鉴别小儿脑瘤的常用知识。

小儿脑炎的一般表现:包括呕吐、头痛、头颅增长、走路不稳、眼斜或者眼球不能上视、身材矮小或肥胖等。假如发现孩子出现类似这些症状,又不能确定是其他疾病所致,此时就应及时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判断是否患有脑瘤。

相关推荐

子宫肌瘤的危害

子宫肌瘤危害一:疼痛 子宫肌瘤有哪些危害?表现为下肢浮肿或神经性疼痛,下腹及腰部疼痛。 子宫肌瘤危害二:白带异常 子宫肌瘤有哪些危害?白带增多,如内膜水肿引起的白带增多等;白带带血、异味,臭粘膜下肌瘤产生大量血性或有味的白带。 子宫肌瘤危害三:继发贫血 子宫肌瘤的危害有哪些?由于患者长期月经过多可导致继发性贫血,甚至引起贫血性心脏病,严重时,全身乏力,面色苍白,气短、心慌等症状。 子宫肌瘤危害四:不孕与流产 子宫肌瘤有哪些危害?因子宫角部肌瘤压迫输卵管入口,使子宫变形妨碍受精卵着床,此外肌瘤患者常伴有卵巢

纤维瘤严重吗

纤维瘤病因不明,一般根据发病年龄和部位将它分为婴幼儿肌纤维瘤病、脂肪纤维瘤病等。多发于中年人群,儿童和青年也有不少的案例。纤维瘤会出现在身体任何肌肉处,女性的妊娠期和妊娠后期比较容易出现,而男性多出现在肩膀、臀部等 1.幼年性纤维瘤病: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时期。 2.颈纤维瘤病:一般为出生的婴儿的累及胸锁乳突肌下出现瘤。这种情况患者可能会出现先天性疾病。 3.婴幼儿指纤维瘤病:发病概率高,发生在儿童时期约2岁以内,瘤出现在指末端的外侧面。也有出现在口腔、乳腺的情况。 4.婴幼儿肌纤维瘤病:大部分患者都是先天

孩子性早熟的危害 性早熟是怎样影响孩子一生的

性早熟对孩子身体发育至少存在以下三大危害,家长应该重视: 1.性早熟儿童虽然在短期内身高突增,但由于骨骼发育过早,骨骺提前闭合,生长周期缩短,导致最终身材矮小,成年后平均身高仅为155cm-160cm。 2.过早发育会给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带来严重的心理负担,诱发心理疾病。 3.部分儿童性早熟是由于特定疾病造成的,如颅内肿瘤、卵巢肿瘤、睾丸肿瘤等,如不及时诊断和治疗,有可能导致更多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乳腺纤维瘤常见的几种危害

乳腺纤维瘤危害之一:少数在可有不同程度的触痛或乳头溢液:乳腺纤维瘤肿块生长速度比较迅速,可引起肿瘤表面皮肤凹陷,乳头偏向肿瘤所在的方向,乳头内陷等。 乳腺纤维瘤危害之二:可出现肿瘤食欲不振恶病质综合征:食欲不振既是恶病质的因素,又是恶病质的临床表现。可出现食欲不振、厌食、消瘦、乏力、贫血及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引发生命危险。 乳腺纤维瘤危害之三:可出现淋巴转移,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肿大的淋巴结数目不断增多,互相粘连成团,少数患者可以出现对侧腋窝淋巴转移脊椎转移可以出现患处剧痛甚至截瘫等,肝转移可以出现黄疸、

被动吸烟易患脑肿瘤

不要认为我们自己不吸烟就万事大吉了。有研究表明,二手烟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及致癌物,不吸烟者暴露于二手烟同样会增加多种吸烟相关疾病的发病风险。有充分的证据说明,二手烟暴露可以导致肺癌、脑瘤、烟味反感、鼻部刺激症状和冠心病。 另外,我们知道,二手烟既包括吸烟者吐出来的主流烟雾,也包括从纸烟、雪茄或烟斗中直接冒出来的侧流烟雾,而侧流烟雾比主流烟雾含浓度更高的致癌物。因此,尤其是妇女和儿童一定要注意尽量减少二手烟的吸入。 吸烟与脑瘤的关系是不言而喻的,尤其是二手烟更是严重危害了妇女和儿童的检查。而我们知道脑肿瘤

患恶性肿瘤的孩子为何越来越多

发病率正以每五年5%的速度上升 小不点大的孩子,也会跟大人一样得恶性肿瘤吗?答案是肯定的,而且现在被确诊的人数还越来越多。 邓主任说:“我国大约有3亿14岁以下儿童,这个群体恶性肿瘤的年发病率高达万分之一以上,且发病率正以每五年5%的速度上升。也就是说,我国每年被确诊患恶性肿瘤儿童人数在3万—4万,并且还在以一个比较快的速度增长。” 再从疾病谱来看,儿童肿瘤与成人肿瘤截然不同。据邓主任介绍,成人肿瘤以肺癌、食管癌、肠癌等为主,发病原因80%与环境因素相关。 而儿童肿瘤中最常见的是白血病、颅内肿瘤、淋巴瘤

先天性扁平足有哪些危害

平足可以是先天的,也可以是后天获得的。儿童的足弓常常在4~6岁形成,大部分儿童及青少年平足是先天性的。成人平足可以是儿童平足的延续,也可能是其他原因继发引起,导致足弓塌陷造成的。有症状的成年人继发性扁平足称为成人获得性平足症。引起继发性足弓塌陷的原因有很多如关节退变、创伤、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神经性病变、肿瘤、胫后肌腱功能不全等。 儿童足部行走能力训练很重要,尤其是有先天性平足的儿童。一定要适当做一些步行训练,例如在滩地和泥土地的地面上赤足步行练习或赤足斜板步行,这对患儿缓解足部不适有很好的帮助。 儿童

脑囊肿是怎样形成的

病因学上分先天性(即原发性)和后天性(即继发性)。按蛛网膜囊肿形成的不同病因和过程可分为:蛛网膜内囊肿和蛛网膜下囊肿,前者为真性蛛网膜囊肿,后者又称软蛛网膜囊肿或蛛网膜下憩室。颅内蛛网膜囊肿占颅内占位病变的1%-3%,多为先天性儿童约占70%,男:女=4:1,男性中的左颞囊肿多于右颞,约为2:1。颅内蛛网膜囊肿若无症状无须急于手术,但必须随诊,且可行动态颅内压监测48-72小时,如有颅内压增高或出现异常波形,则主张手术治疗。有终身处于隐定静止状态,甚至有自然消失者,因其它疾病而意外发现有颅内蛛网膜囊肿者

神经母细胞瘤存活率是多少

神经母细胞瘤存活率是多少: 神经母细胞瘤是儿童最常见的颅外肿瘤,是婴幼儿最常见的肿瘤。有将近一半的神经母细胞瘤发生在2岁以内的婴幼儿。神经母细胞瘤约占6-10%的儿童肿瘤,15%的儿童肿瘤死亡率。对于4岁以下儿童,每一百万人口的死亡率为10;对于4-9岁儿童,每一百万人口的死亡率为4例。 神经母细胞瘤属于神经内分泌性肿瘤,可以起源于交感神经系统的任意神经脊部位。其最常见的发生部位是肾上腺,但也可以发生在颈部、胸部、腹部以及盆腔的神经组织。目前已知有少数几种人类肿瘤,可自发性地从未分化的恶性肿瘤退变为完全良

儿童肿瘤多是由于父母造成的

儿童中最常见的实体瘤是各种“母细胞瘤”,包括神经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视网膜母细胞瘤等,以及尤文氏肉瘤、骨肉瘤等 ■夫妻开始备孕,准爸妈就要不吸烟,不酗酒,不吃霉烂变质的食物;怀孕前3个月应尽量避免感染;怀孕期间准妈妈应避免接触放射线 ■如孩子不明原因发烧持续一周以上、淋巴结肿大;孩子突然生长变慢或是消瘦,精神不好、不哭不闹;给孩子洗澡时发现腹部、四肢有包块等,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儿童肿瘤成第二大杀手,发病率已经达到万分之一。儿童肿瘤多由基因突变引起,而这种基因突变主要原因是“爸妈没给孩子一个好底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