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乳腺癌与良性乳房肿瘤的区别
恶性肿瘤乳腺癌与良性乳房肿瘤的区别
1、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纤维腺瘤是乳腺疾病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可发生于青春期后的任何年龄,多发生于20岁~25岁的青年妇女。乳腺纤维腺瘤是由腺体和纤维组织所构成, 表面光滑,质坚韧,肿瘤边界清楚,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粘连,可在乳房内容易推动,触之有滑动感。乳腺纤维腺瘤生长缓慢,可数年内可无变化,癌变几率较小。
2、乳管内乳头状瘤
乳管内乳头状瘤多发生于40岁~50岁的妇女,且75%的患者发生在接近乳头的大乳管内,还可发生在乳头附近与乳管相连的囊肿内。乳管内乳头状瘤瘤体很小,但常带有绒毛及较多的薄壁血管,极易出血,可有乳头血性溢液。
需要注意的是约6%~8%的乳管内乳头状瘤可癌变,因此应在治疗手术前进行导管造影或乳腺导管内视镜检查,以明确诊断。此外,乳管内乳头状瘤患者应通过手术将患病乳管及其周围腺体组织一并切除,以免后患。而年龄较大的妇女,应做乳房单纯切除。
乳腺肿块能摸出来吗
乳房肿块就是通过眼睛看、手摸或者仪器检查发现的长在乳房处的肿块。 乳腺肿块是乳房疾病的常见体征。乳房肿块不一定都是肿瘤,部分肿块是由于炎症引起的,还有部分肿块是由于增生或囊肿形成。 常见于下列疾病:各种类型的乳腺炎 (普通或复杂)、乳腺增生、乳腺囊肿、乳腺纤维腺瘤、导管内乳头状肿瘤、叶状肿瘤、乳腺癌、乳腺肉瘤,少见于乳房寄生虫病。
良性肿块多见于年轻患者,肿块手感比较柔软,边界比较清楚,用手推动感觉活动度比较好;恶性的肿块多见于年龄 35 岁以上, 肿块手感很硬,边界很不清楚,用手很难推动;可以通过乳腺彩超、钼靶、磁共振等检查来帮助区分。目前诊断肿物良恶性的金标准是组织病理学检查。
乳房有肿块怎么回事
疾病因素包括:乳腺发育及退化不良疾病(囊肿、硬化性乳腺病等)、感染性疾病(脂肪坏死、异物引起肉芽肿等)、良性肿瘤(纤维腺瘤、脂肪瘤、导管内乳头状瘤等)、交界性肿瘤、恶性肿瘤(乳腺癌、转移性肿瘤)等。
在乳房肿块的诊断中有两点应注意:首先,确定乳房肿块0是正常结构还是异常结构;其次,如果是异常结构,则鉴别其良、恶性。过去,外科医生往往对所有的乳房肿块进行开放性活检,有研究统计,经手术活检后,大约有75%的乳房肿块0术后病理为正常的乳腺组织。所以,如何合理地应用三步诊断法,正确地诊断乳房肿块,避免不必要的手术活检,是每个外科医师都需要注意的问题。
乳腺结节内未见血流信号是什么意思
所谓血流信号,是指人体内肿块的血流丰富的程度。医生可观察到乳房肿块内部和周边的彩色血流信号进而辅助诊断肿块的性质。
一般,乳腺良性肿瘤周围血管较少,而且呈点状、细线状分布,并且血流速度也十分缓慢。而乳腺恶性肿瘤则不同,通常周围表现出丰富的血流信号。
但是有无血流信号并不是检测和判断恶性肿瘤的唯一标准。虽然血流信号与肿瘤的良恶性有着极大的关系,但并非是绝对的。在一些较大的良性乳腺肿瘤内,也会有非常丰富的血流信号,而在一些小的恶性乳腺肿瘤内却见不到任何血流信号。
乳腺增生病变应该怎么办
乳腺病变编辑乳腺病是一种女性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分为乳腺炎、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乳腺囊肿、乳腺癌五大类,其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就可能发生病变,随时导致生命危险。
病变症状编辑乳房肿块、乳头溢液是乳腺病的三大症状,许多患者均以乳房疼痛、乳房肿块、乳头溢液三大病症肿的一项或两项为主诉而就医。是诊断乳腺良性疾病最重要、最常见的症状。
乳腺增生
多发生于中年妇女,常在乳房内有多个大小不等而较硬的不规则结节,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患者常感乳房疼痛,月经前症状加重,是乳腺间质的良性增生,临床上以乳腺肿块,疼痛及月经不调为特点。现代医学认为与内分泌紊乱,卵巢功能失调有关。
乳腺癌
是发生于乳房的恶性肿瘤,乳房肿块是乳腺癌最常见的表现,乳腺癌可引起乳头溢液,乳头凹陷;乳头瘙痒、脱屑、糜烂、溃疡、结痂等湿疹样改变常为乳腺佩吉特病(Paget病)的临床表现;“酒窝状”、“橘皮症”是乳腺癌皮肤及轮廓的常见表现。
平时要多吃白菜、豆制品、海带、鱼类、酸奶等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可进食红薯、玉米、食用菌、海藻类、大蒜、西红柿、橘类和浆果。
乳腺肿块恶性就是癌吗
乳腺肿块可能是很多疾病,因为肿块是一个非常笼统的概念,只要乳腺里面长了东西,形成了肿物,就可以叫做乳房肿块。而乳腺癌只是乳房肿块的一种,常见的乳房肿块有: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乳腺癌,乳房肉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叶状肿瘤等等。其中,乳腺癌和乳房肉瘤是恶性肿瘤,而乳腺纤维腺瘤,乳房囊肿是良性病变。
乳房里长了个小疙瘩怎么回事
1、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一般都伴有乳房肿块,肿块形状不规则,随月经周期增大或缩小,多伴有乳房胀痛或刺痛。
2、乳腺纤维瘤
乳腺纤维瘤是青年妇女最多见的良性肿瘤,大多为无疼性肿物,初期较小,但生长较快。
3、乳腺癌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为无痛性单发的肿块,生长速度快,质地坚硬,不易推动。
4、乳腺炎
乳腺炎易造成脓肿型乳房肿块,这类肿块通常会有疼痛感,乳房表面的皮肤也会发红发热,全身发热。
5、乳腺脂肪瘤
脂肪瘤可以发生在有脂肪组织的任何结构中,但以体表及乳房最多见。多发生于较肥胖的女性患者,发病年龄以30~50岁多见。
由于乳房肿块有良性和恶性之分,因此女性朋友发现乳房有肿块、包块、硬物、硬块之类的不适,一定要及时到专业的乳腺专科医院查明病因对症治疗。乳房肿块不及时治疗有可能导致病情恶性病变,也有可能只是炎症形成的脓肿。
乳房的常见疾病有哪些
1、乳房先天性疾病:其中包括乳房不发育或乳房缺如,其可为单侧或双侧,以及多乳房症;
2、乳房炎性病变:急慢性乳腺为,乳房脓肿,乳房湿疹,乳房结核,梅毒及其它炎性病变;
3、乳房肿瘤:良性肿瘤,导管内乳头状瘤、腺瘤、脂肪瘤、纤维瘤、血管瘤;恶性肿瘤,乳腺导管癌、肉瘤,其他组织起源的恶性肿瘤。
4、其他:乳腺腺病(乳腺小叶增生,乳腺囊性增生病),乳管扩张症,乳房外伤,积乳囊肿,乳房肥大症等。
乳腺肿块有良性和恶性之分
绝大多数乳腺肿块都是良性的。良性的乳腺肿块有很多种,如乳腺增生、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囊肿、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乳腺导管扩张症、乳腺结核等。
恶性乳腺肿块有乳腺癌和乳腺肉瘤。乳腺癌是发生在乳腺腺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发生在乳腺叶间组织的恶性肿瘤称为乳腺肉瘤。乳腺癌目前已成为女性的常见恶性肿瘤,是威胁妇女身心健康的主要“杀手”。
乳腺癌严重吗
乳腺癌是怎么回事严重吗?良性乳腺癌的症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来说,当女性患上良性的乳腺癌以后,乳头同样会发现改变。在乳房疾病的影响下,乳腺的纤维组织以及乳腺的纤维导管系统非常容易受到病灶的影响而出现缩短的情况,这样容易使得乳头慢慢向肿瘤一侧偏倒。病变进一步发展可使乳头扁平、回缩、凹陷,甚至完全陷入乳晕下,看不见乳头。有时因乳房内纤维组织挛缩,使整个乳房抬高,临床可见两侧乳头不在同一水平上。乳头糜烂时湿疹样癌的典型症状。
另外,良性乳腺癌的症状除了会表现出乳头改变的症状以外,比较常见的良性乳腺癌的症状还表现在:无痛性肿块的出现。乳房出现肿块也应该引起女性朋友的重视,特别是出现这样的无痛性肿块,往往也是良性乳腺癌首发症状之一。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即使肿块很小,若累及乳腺悬韧带时也可引起皮肤粘连,较大的肿块可能有皮肤水肿、橘皮样变、乳头回缩或凹陷、淋巴结肿大等症状;后期出现皮肤卫星结节甚至溃疡。本病早期应与乳腺良性病变如炎性肿块、乳腺增生病及良性肿瘤等相鉴别。
乳腺癌是乳腺上皮组织的一种恶性肿瘤。如同其它癌一样,它是从细胞的异常起始的。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它的一个特点是不加控制地生殖,而且发育不良,不具备正常成熟细胞的功能,肆意侵入邻近组织,使正常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受到破坏。癌细胞的另一特点是粘着力低,能从瘤体脱落,经血管或淋巴管转移至远处组织或器官。因此,在乳腺癌的晚期阶段,不仅乳房和胸壁局部病灶的病变相当严重,而且癌还会转移至肝、肺、骨和脑等重要器官,给人体带来更为严重的危害,甚至危及生命。
少数乳腺癌病人在发现乳房肿块前有乳房外伤史,故担心乳腺癌是否由于乳房外伤所致。目前认为乳腺癌的发生与外伤无直接联系。乳房的外伤性脂肪坏死是乳房遇到外伤所造成的。坏死的周围被所形成的癫痕组织包绕,中心的脂肪坏死后液化,形成一个边缘不很清楚的囊性肿块。随着病情的进展,坏死脂肪组织纤维化,使病灶成为一团硬块,甚至发生钙化。有时坏死脂肪组织完全纤维化后会出现各种退缩症状,表现为表面皮肤的凹陷和粘连,也可引起乳头内陷,容易误诊为乳腺癌,可做乳房肿块切除活组织检查。
关于乳腺癌的认识误区
1、乳腺癌是不治之症,一旦患病就没有治疗价值
由于受不少影视作品或身边的道听途说的影响,现实生活中不少人仍将恶性肿瘤视为“不治之症”,甚至于谈癌色变。然而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新的药物及新的治疗方式的出现,目前不少恶性肿瘤已经获得治愈的机会。近年来,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但乳腺癌的死亡率却有所下降,恰恰证明乳腺癌并非不治之症。当然不同阶段的恶性肿瘤获得治愈的机会不一,但早期的乳腺癌其临床治愈率可达90%以上。因此恶性肿瘤的治疗关键在于早发现、早治疗。
乳腺癌的自然病程以无症状的临床前期最长,约占全病程的2/3,使乳腺癌的早期发现具备了客观的条件。目前资料显示,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可使乳腺癌死亡率下降15~25%。临床上经过影像学的检查发现的不可扪及的乳腺癌其远处转移率低,10年无瘤生存率达90%以上。另外,即使是晚期的乳腺癌,经过合理的药物或生物学治疗也可延长患者生存、提高患者生活治疗。因此当患上乳腺癌的时候,切忌炜疾忌医,应该及早治疗,以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2、乳腺癌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有家族史的女性才会患癌
不少人认为恶性肿瘤是由于基因突变而导致组织细胞异常生长,因此是一种遗传性的疾病。“我外婆、妈妈都没有患过乳腺癌,我自己肯定不会患乳腺癌。”然而,恶性肿瘤的发生是由外界的各种环境因素和人体的遗传易感性所决定的。某些遗传缺陷或免疫缺陷病的个体,会表现出易患某些肿瘤的倾向,即对肿瘤的遗传易感性。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乳腺癌的发病原因复杂,至今尚不能用已知的单因素或多因素模型来完全解释其发生机制与发展过程。因此,遗传因素只是影响乳腺癌发生的因素之一,其他危险因素亦会对乳腺癌发生产生重要影响。目前对乳腺癌易感基因BRCA1和BRCA2的突变的研究可以解析大部分遗传性的乳腺癌,但仍有不少基因与遗传性乳腺癌相关,另外超过50%的遗传行乳腺癌尚无法解释。实际上遗传性乳腺癌大约占说有乳腺癌的5~10%,大部分的乳腺癌在多因素的作用相关的。影响乳腺癌发生的其他因素包括:雌激素的刺激、电离辐射、饮食习惯和乳腺其他疾病等。
3、乳腺癌是女性的疾病,男性不会得乳腺癌
乳腺并不是女性特有的器官,男性同样有乳腺组织,只是外观上并不明显。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位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相比之下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较低,仅为女性乳腺癌的1%左右。文献报道男性乳腺癌的中位发病年龄为55~65岁,约占全部乳腺癌的0.7~1.2%。男性乳腺癌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BRCAl和BRCA2基因突变)、内分泌因素、电磁辐射以及环境的致癌化学物质等有关。同女性乳腺癌一样,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增加,由于缺乏有关男性乳腺癌的防治的宣传以及男性患者及部分医护人员常对此掉以轻心,不少男性乳腺癌未能做到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从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因此,临床上应该引起人们对男性乳腺癌的关注。
4、自我检查时最有效的早期诊断方式,不需要花钱体检
乳腺自我检查是妇女定期自行进行乳腺触诊,以期提高乳腺癌的早期发现,但BSE的敏感性仅20~30%。诚然,乳腺为体表器官,不少乳腺癌的征象可以自行检查发现,如乳房肿肿块、乳头血性溢液、乳房皮肤改变等。但不少乳腺癌,特别是病灶较小的乳腺癌,临床上没有明显症状,需要通过临床影像学的检查方法才能发现。目前的临床研究试验结果显示,乳腺自我检查仅提高良性肿瘤的检出率和活检率,并未提高乳腺癌早期诊断率,也不能有效降低乳腺癌的死亡率。因此,美国癌症学会的“癌症早期发现指南”已经不再推荐乳腺自我检查作为常规的乳腺癌早期诊断措施,但仍建议告知妇女乳腺自我检查可能潜在的获益(提高自我意识)和局限性(主要是假阳性率)。
因此,目前仍然建议妇女定期到专科医院进行乳腺体查,特别对40岁以上的妇女和乳腺癌高危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相关的影像学检查,以期达到提高乳腺癌的早期诊断。
5、乳房没有触及肿块,就没有患乳腺癌的危险
乳腺癌的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乳房肿块,但并不是唯一的临床表现。既往,不少人曾错误认为只要乳房没有触及肿块,就不可能患乳腺癌。随着广大妇女自我保健意识的提高和乳腺癌筛查及早期诊断工作的不断开展,愈来愈多的不可触及的乳腺病变被检出,其中25~35%的不可触及病变为临床。临床上不可触及的乳腺癌的多数由乳腺X线检查和超声检查发现。除了乳腺肿块,有时微小的钙化灶甚至是乳腺X线检查诊断乳腺癌的唯一表现。部分不可触及的乳腺癌中有22%~30%仅能由超声检查发现,特别是腺体致密的年轻患者。部分早期的乳腺癌临床上仅仅表现为乳头溢液,特别是血性的乳头溢液,乳腺X线及超声检查均阴性,仅能通过乳管镜检查发现。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乳腺专用MRI(核磁共振)的应用进一步提高了不可触及乳腺癌的临床检出。
另外,与可触及肿块的乳腺癌相比,不可触及的乳腺癌大多为早期乳腺癌(0、I、Ⅱ期的乳腺癌),临床治疗效果良好。目前,临床建议妇女每年进行临床乳腺检查和乳腺超声检查;对于40岁以上的妇女建议每1~2年增加1此乳腺X线检查,对于乳腺癌高危人群建议选择性MRI检查,以期达到提高早期乳腺癌的诊断,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6、乳房摸到肿块,肯定得了乳腺癌
尽管80%以上的乳腺癌临床表现为乳房肿块,但并不是所有乳房肿块都是乳腺癌。实际上,很多的乳房肿块都是良性的肿块。乳腺癌的肿块一般表现为无痛、质硬、边界不清、活动欠佳的特点;而大多数便面光滑、活动的肿块都可能是良性的肿块。当然,如何鉴别乳房肿块的良恶性可通过超声检查、乳腺X线检查等作初步判断,最终需要组织学病理检查才能确定乳房肿块的良恶性质。
当然,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人员是难以初步判定乳房肿块是良性还是恶性的。因此,如果发现乳房肿块,首先需要到乳腺专科作进一步的诊断,以免延误诊治。
7、患乳腺癌就一定要切除乳房
乳房,对于女性而言不仅有哺乳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代表着女性健康、美丽和自信。不少女性认为一旦患乳腺癌,就意味着将要承受失去乳房的痛苦。但乳腺癌患者一定要切除乳房吗?
乳腺癌传统根治术需要切除整个乳房和清扫腋窝淋巴结。随着医学研究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从肿瘤生物学角度讲乳腺癌是一个全身性的疾病,乳腺癌是否根治不取决于手术方式,而在于疾病分期的早晚及全身综合治疗是否有效、规范。国内外多中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表明,早期乳腺癌行保留乳房手术及术后放疗可取得和传统乳腺癌根治术(全乳切除手术)同样的临床效果,另外,对于临床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阴性者,可免行腋窝淋巴结清扫,从而进一步提高乳腺癌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大部分的早期乳腺癌可以进行保乳治疗,保乳手术不是以牺牲生命来换取美丽,符合保乳适应症的患者施行保乳术后与传统切乳手术的远期效果基本一致。
另外对于不适合保乳手术的患者,通过乳房重建可以让失去乳房的女性再圆拥有完美曲线的梦想。乳房重建是指用自体组织或人工移植物再塑乳房外形,包括乳头乳晕的重建。自体组织主要采用背阔肌、腹直肌和臀大肌肌皮瓣,移植物主要采用硅胶假体。乳房重建可以和乳房切除术同期进行,也可以在乳房切除术后2~3年后再做。医学实践证明乳房重建术并发症少,也不会增加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
8、乳腺癌已经治愈了,不需要定期复查
不少乳腺癌患者认为,自己已经接受手术、化疗、放疗及内分泌药物治疗了,也就获得临床治愈了,而且自我感觉良好,也就不需要找医生麻烦了。然而乳腺癌治疗后并非万事大吉了,不管早期或晚期的乳腺癌临床治愈后都存在一定的复发转移风险,而且患乳腺癌后对侧健康的乳腺患乳腺癌的机会也比普通的人群要大。对于部分局部复发的患者,如果早期得到合理治疗往往也可以获得良好的治疗疗效。如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后出现肿瘤的的局部复发,再经过根治性的全乳腺切除手术可以获得根治性的临床治疗效果。另外,乳腺癌可通过淋巴或血管发生全身性转移,如何及时发现这些可能潜在的远处转移病灶必须定期接受常规的检查,而早期发现这些转移灶十分有利于延长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和改善生活质量。
目前,临床建议乳腺癌患者术后2年内每4~6个月定期复查,其后3年每6个月复查一次,5年后每年复查一次。
发现乳房肿块请及时就医
概 述乳房肿块是最常见的乳房疾患,我们最熟悉的是乳腺癌。众多的良性疾病也通过乳房肿块的形式表现,所以乳房肿块的鉴别最重要的是区分良性和恶性。除了乳腺癌为恶性外,乳腺纤维腺瘤、乳腺增生、乳腺积乳囊肿、乳腺脂肪坏死等产生的肿块都属良性,可以不需要手术治疗。
步骤/方法:1根据临床经验,越是不痛的乳房肿块越应该予以重视,无痛性的乳房肿块恰巧是乳腺癌的特征之一。
2需要和增生性的乳房肿块相鉴别,增生性的乳房肿块常常伴有经前期的乳房胀痛,月经过后疼痛可减轻,肿块亦可随之有所缩小,肿块常常为多发性的,质地柔软或者韧实,局部可以有轻到中度的触痛,经过药物对症治疗后可有不同程度的好转。
3和炎症性的乳房肿块鉴别:常常伴有比较剧烈的乳房疼痛,肿块局部还伴有明显的红、肿、热、痛等炎症性反应,肿块可化脓破溃,经过抗炎治疗加局部引流后,炎症消退,肿块可消失。
4乳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早期为无痛性单发的肿块,生长速度快,表面不光滑,质地坚硬,界限不清,不易推动,肿块增大时与皮肤粘连,可出现皮肤酒窝征和橘皮征,可使乳头内缩,乳房挛缩与胸壁固定,甚至溃破,流脓血水或出血不止。
注意事项:一般来说,青年未婚未孕女性好发乳腺纤维腺瘤,所以这类朋友如果发现乳房有肿块也不要过度担忧,初产妇哺乳期女性好发乳腺炎,中老年女性好发乳腺癌。但随着患乳腺癌的女性低龄化,我们需要倍加警惕,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及时就医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