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腱鞘炎艾灸哪里 不同部位的艾灸穴位

腱鞘炎艾灸哪里 不同部位的艾灸穴位

1、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曲池、手三里、列缺、合谷,及桡骨茎突部。 2、指屈肌腱腱鞘炎:内关、外关、阿是穴。   3、挠侧伸腕肌腱炎:手三里、外关、内关,及前臂伸侧桡面。

腱鞘炎艾灸方法 肝肾两亏型腱鞘炎

肝肾两亏型腱鞘炎诊断要为肘痛,昼轻夜重,持物无力,伴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弱。

通常选择的艾灸穴位有: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手三里。

艾灸对肺有什么好处 艾灸尺泽润肺经

尺泽穴位于手臂肘部横纹上,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有粗腱,腱的外侧即是尺泽。

艾灸方法:右臂略微弯曲,左右持点燃的艾条,将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温热为度,每次灸2-5分钟。

艾灸好处 :尺泽为手太阴肺经合穴,是肺经上重要的穴位,本经为肺经经水之源,对整个肺经经脉起润下作用,故本穴属水,经常艾灸尺泽,能给皮肤补充水分,让皮肤润泽光滑。

小孩咳嗽艾灸哪里

1、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大椎穴

取穴:大椎穴位于脊柱区,后正中线上,当第七颈椎棘突下间凹陷处。俯首或俯伏取穴。

方法:大椎可以使用单眼艾灸盒背在大椎部位,也可以手持艾条熏灸。时间在20分钟左右,天突,也是艾灸20分钟左右。

2、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身柱穴

取穴:身柱穴是位于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的一个穴位。,取穴时,使宝宝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头,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

方法:一般每次灸10至15分钟,开始可间日1次,10次以后,可每周灸1次或每月灸1至2次。

3、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肺俞穴

取穴:在身柱穴旁一寸半的地方,正好是在第三胸椎下面旁开一寸半,也就是第三胸椎和肩胛骨之间。

方法:用灸法对准这三个穴位,先灸身柱穴(正中间),然后左右再分别灸,都是三分钟左右。

4、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风门穴

功效:伤风感冒、止咳化痰、颈椎痛、肩膀酸痛等。 位置:人体风门穴位于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穴方法:通常采用正坐或俯卧姿势,风门穴位于背部,从朝向大椎下的第2个凹洼(第2胸椎与第3胸椎间)的中心,左右各2厘米左右之处。

5、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尺泽穴

功效:清宣肺气,泻火降逆,止咳化痰。 位置: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取穴方法:让宝宝采用正坐、仰掌并微曲肘的取穴姿势,尺泽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即是此穴。该穴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疼痛处,就是“上尺泽”。

6、小孩咳嗽艾灸哪里之天突穴

功效:宽胸理气、通利气道、降痰宣肺。

位置: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在左右胸锁乳突肌之间。

取穴方法:让宝宝坐着,在颈部正中线上,胸骨上窝中央取穴。

艾灸哪里对心脏好

艾灸以下穴位对心脏是有好处的:

艾灸神门-补益心经气血足

艾灸功效: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神门意指心经的气血物质由此交于心经体表经脉,艾灸神门能补益心经气血,让心脏充满活力并为心脏搏动提供能量来源。

艾灸取穴:取此穴位时应采用正坐位,仰掌的取穴,神门位于手腕部位,位于腕关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艾灸方法:手臂上伸,自己或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穴位所在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5-10分钟。

艾灸少府-清心泻热祛水湿

艾灸功效:少府为手少阴心经的荥穴,意指本心经气血在此聚集,本穴为少冲穴的高温水湿之气传至本穴后呈聚集之状,如云集府宅,故名少府,艾灸少府能清心泻热,减轻心脏负担,让心脏从里到外焕发活力。

艾灸取穴:仰掌屈指,在第四,第五掌指关节后方,小指端与无名指端之间取穴。

艾灸方法:举起或平放上臂,另一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少府,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5-10分钟。

艾灸少海-益心安神平和心境

艾灸功效:少海为手少阴心经的合穴,意指心经的地部经水汇合于本穴,本穴为青灵水湿云气的冷降之雨和极泉穴的下行止血汇合处,艾灸少海能益心安神,从而调节心情。

艾灸取穴:举起上臂,屈肘,在肘横纹尺侧纹头凹陷处取穴。

艾灸方法:举起上臂,屈肘,另一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少海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5-15分钟。

艾灸极泉-健脑强心

艾灸功效:极泉穴为手少阴心经第一穴,穴在腋下,心经经穴中,位置较高,艾灸刺激该穴位有理气活血,疏通经络,健脑强心的功效,主治胁肋痛,胸闷,干呕,心悸,冠心病等病症。

艾灸取穴:位于腋窝顶点,腋动脉搏动处。

艾灸方法:用艾条温和灸法灸极泉穴5-20分钟,以出现循经传感现象为度。

艾灸通里-清心安神通经活络

艾灸功效:通里穴属手少阴心经,是心经之络穴,与小肠相络,心主神,艾灸该穴位能宁心醒神,通经化瘀,平时受到惊吓或情绪不宁,突然生气,刺激该穴位能安心舒缓。

艾灸取穴: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脘横纹上1寸。

艾灸方法:用艾条雀啄灸法灸通里穴5-20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

艾灸阴郄-清心安神

阴郄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常用腧穴之一,善于沟通心肾,心火必须下降到肾,使肾水不寒,肾水必须上炎于心,使心火不亢,如果心火盛,就会向下耗损肾水,经常刺激本穴,可调和心肾。

艾灸取穴: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

艾灸方法:用艾条雀啄灸法灸通里穴5-20分钟,以出现循经传感现象为度。

过敏性鼻炎艾灸部位图 过敏性鼻炎艾灸部位

取穴:鼻子外缘根部中点再向外半拇指宽,在鼻唇沟中即是该穴。

艾灸功效:迎香穴位于手阳明大肠经上,连通胃经,大肠经与胃经的经气在此交换,艾灸该穴位可疏通鼻部经络,祛风通窍,理气止痛,对于鼻炎,鼻窦炎,鼻病,感冒等症有治疗效果。

取穴:位于人体的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时,在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艾灸功效:阳溪穴为手阳明大肠经经穴,有清热散风,通经活络,通腑泻热,定惊安神之功效,主治鼻炎,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咽喉肿痛等症。

取穴:风池穴位于后颈部,采用正坐姿势,后头骨下,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与耳垂齐平的凹陷处即是该穴。

艾灸功效:风池穴是头部要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头项交界处,此处正好是进入头部的通道,艾灸风池具有抵御外邪及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过敏性鼻炎,头痛,眩晕,颈项疼痛,目赤痛,热病,感冒等症有很好的缓解功效。

艾灸哪里对心脏好 艾灸神门-补益心经气血足

艾灸功效:神门穴是手少阴心经的原穴,神门意指心经的气血物质由此交于心经体表经脉,艾灸神门能补益心经气血,让心脏充满活力并为心脏搏动提供能量来源。

艾灸取穴:取此穴位时应采用正坐位,仰掌的取穴,神门位于手腕部位,位于腕关节掌侧,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艾灸方法:手臂上伸,自己或施灸者手持点燃的艾条,将艾条燃端对准穴位所在部位,距离皮肤2-3厘米,灸治5-10分钟。

艾灸对肺有什么好处

人的肺叶娇嫩,不耐寒热,燥湿诸邪之侵;肺又上通鼻窍,外合皮毛,与自然界息息相通,通过艾灸刺激身体特定穴位,可以滋阴润肺,开窍通瘀,调理肺气,在保养肺脏,预防肺部疾病方面有很好的效果。

艾灸肺俞祛湿调节体型

肺俞在背部,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艾灸方法:俯身,由施灸者将艾条拿在手,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感受温热为度。

艾灸好处:肺俞是肺的背俞穴,是肺在背部的反应点,艾灸肺俞,可排除肺部水湿,还能滋养肌肤,有助于调节体型。

艾灸尺泽润肺经

尺泽穴位于手臂肘部横纹上,取穴时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有粗腱,腱的外侧即是尺泽。

艾灸方法:右臂略微弯曲,左右持点燃的艾条,将燃端对准穴位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温热为度,每次灸2-5分钟。

艾灸好处 :尺泽为手太阴肺经合穴,是肺经上重要的穴位,本经为肺经经水之源,对整个肺经经脉起润下作用,故本穴属水,经常艾灸尺泽,能给皮肤补充水分,让皮肤润泽光滑。

艾灸列缺调肺温煦任脉

两手虎口自然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只手的桡侧茎突上,食指尖到达凹陷处即为列缺。

艾灸方法:手持点燃的艾条,将燃端对准穴所在位置,距离皮肤2-3厘米,或以温热为度,每次灸5-10分钟。

艾灸好处:列缺是手太阴肺经的络穴,通任脉,经常灸治列缺不仅能够通经活络,止咳平喘,利水通淋,还能养肺调肺,消除体内痰湿,另外对缓解痛经也有好处。

腱鞘炎穴位治疗的方法

主穴:阿是穴。 配穴:屈指肌腱腱鞘炎加合谷、鱼际;桡骨茎突腱鞘炎加阳溪、列缺。 阿是穴位臵:压痛最明显处(下同)。 (二)治法

有二法

一为隔药灸,

一为无疤痕直接灸。 隔药灸。灸材制备:取公丁香、肉桂等量,研末和匀,即为丁桂散。鲜老生姜洗净切成2毫米厚之姜片,中间用三棱针刺6、7个小孔。 阿是穴灸法:先在压痛点撒丁桂散少许,厚薄均匀,上臵姜片,将花生米大之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施灸,至患者感灼热难耐时,另换1炷,连灸3~5壮,使局部出现深红晕。 无疤痕直接灸法:将纯艾绒制成麦粒大艾炷,直接臵放在穴上,用燃着的线香将其点燃,令艾炷缓慢燃烧,待患者感灼热时,用竹片或纸片将其压灭,上面续放1炷施灸,以同法连灸5壮,使热感直透患部深处。 配穴取1~2个,毫针刺之,得气后平补平泻,留针至灸毕。 上述治疗,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上法治疗茎突腱鞘炎、屈指肌腱腱鞘炎共115例,结果痊愈97例,显效14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100%[2,3,12]。 阳燧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灸药制备:取生川乌10克,生草乌10克,生南星10克,生半夏10克,蟾酥0.6克。将上药研粉混匀。另取升华硫磺60克,加热熔解,加入药粉,充分搅拌后,摊成片状,待冷却结块备用。 取一0.3厘米厚之鲜老姜片,臵于阿是穴,挑选一块灸药放在姜片上,药粒不可过大或过小,过大易灼伤皮肤,过小则火力不足。点燃药块,任其燃烧。灸时可用镊子夹住姜片沿狭窄变硬之肌腱长轴移动。每次灸3~6壮,以患者感到有热胀感并向手臂传导,局部有轻松感为宜。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22例,结果痊愈15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5%[4]。

穴位微波疗法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列缺、合谷。 (二)治法 主穴每次必选,另加一配穴,针刺得气后,接通穴位微波治疗仪,每次治疗10~2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61例(包括部分肌腱炎),结果痊愈46例,有效9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9.2%[5]。

挑治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患手仰掌,腕背臵脉枕上,术者以右拇指摸定阿是穴,标记消毒后,以2%普鲁卡因2毫升作局部浸润麻醉。将三棱针垂直刺入皮下,当针尖探得中等硬实感即为抵达腱鞘,再略微进针(约0.3毫米)刺入腱鞘,控制在该深度,术者用腕部旋转力和中指的顶推力,将三棱针沿腱鞘纵轴方向斜向上方挑拨。挑拨时等有拨断绊索感或沙沙声,即为正常信号。再控制该深度沿腱鞘纵轴方向倾斜针体,平移针尖继续挑拨5次左右,直至绊索感消失,便将针尖到皮下,令患者屈伸手指,如仍有轻度弹响,再以上法探挑。直至患指活动自如,无弹响,取针并以消毒敷料包扎伤口。嘱患者4小时后作患指屈伸运动,1日3次,3日即可痊愈。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用于屈指肌腱腱鞘炎。共治疗163例,结果痊愈151例,显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5%[6,10]。

小针刀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采用平口小针刀,刀口宽0.8~2mm。常规消毒,盖无菌洞巾,先用1%普鲁卡因或2%利多卡因作局部浸润麻醉。消毒的小针刀口与肌腱走行方向一致,进入结节处,深达腱鞘,而后纵向切割腱鞘狭窄部位,松解狭窄,其松解程度以扳机征消失为准,此时患指伸屈可恢复正常。如狭窄剥离不完全,可从原路进针刀,再行切开剥离,也可分次剥离,在第1次切割后1周重复治疗1次。术毕,局部无菌包扎,3天内保持清洁,以防感染。 (三)疗效评价 共治疗157例,其中60例在手术结束时注入强的松0.5ml和1%普鲁卡因1ml。结果,全部治愈,其中1次治愈140例,2次治愈5例,3次治愈2例。60例病人经随访半年,无1例复发[7,8]。

火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皮肤用75%酒精常规消毒,用1寸毫针,在酒精灯上烧红针尖后快速刺入穴位,并迅速出针,整个操作过程应在1秒钟内完成。患者仅有轻微的烧灼感,治疗部位可风有轻微点状红晕。治疗后应保持局部干燥清洁,以防感染。每周治疗1次。 (三)疗效评价 疗效标准:治愈:患指疼痛、压痛及结节消失,屈伸功能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减轻,但未能达到治愈标准或3次以上治疗仍未治愈。

本法共治疗48例,结果,治愈43例,好转5例。有效率为100%[9]。

针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阳溪、偏历、曲池。 (二)治法 阿是穴采用“恢刺”法:即先斜刺进针,得气后,不断更换针刺方向,并令病人作腕关节屈伸活动.余穴均行平补平泻法.留针15分钟上.取针后,于阿是穴处放臵一0.4cm厚的鲜姜片,再用艾绒做成直径1.5cm,高1.8cm的艾炷,臵于姜片上,点燃灸之,每次灸3~5壮,10次为一疗程

腱鞘炎艾灸方法 寒湿外侵型腱鞘炎穴位

寒湿外侵型腱鞘炎诊断要点为肘部漫痛,得温痛减,遇劳加重,不能旋臂,提物困难;苔薄白脉浮缓。

常通常选择的艾灸穴位有:肘髎、手三里、尺泽。

艾灸哪里对心脏好 艾灸通里-清心安神通经活络

艾灸功效:通里穴属手少阴心经,是心经之络穴,与小肠相络,心主神,艾灸该穴位能宁心醒神,通经化瘀,平时受到惊吓或情绪不宁,突然生气,刺激该穴位能安心舒缓。

艾灸取穴:位于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脘横纹上1寸。

艾灸方法:用艾条雀啄灸法灸通里穴5-20分钟,以患者感觉温热,舒适为度。

失眠的表现有哪些 失眠的艾灸取穴

患者取俯卧位或侧伏位,安眠穴位于项部,当翳风穴和风池穴连线的中点。

在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位于内踝尖直上3寸,胫骨后缘处。

用度骨同身寸的方法在内踝尖上直上3存,或用自己的手指4指幅宽,按压有一骨头为胫骨,此穴位于胫骨后缘靠近骨边凹陷处。

安眠、神门、内关可用温和灸,每次每穴灸20分钟左右,每日两次,睡前灸效果更好。涌泉、三阴交可用艾灸罐,睡前灸,一直灸到入睡后罐内艾条自然熄灭。

对于各穴位,也可以使用隔姜灸,即:将鲜姜清洗干净后,切成2-3毫米的厚度,大小在2-3厘米的大小,用牙签在姜片上扎几个小洞,放在穴位上,然后将艾条切成2-3厘米的长度的艾柱或者直接用同长度的艾柱点燃后,放在姜片上灸。在艾灸的过程中,如果感觉比较烫的话,可以再将姜片切的厚一些,温度以自己能够承受为度。

失眠不单纯是一种疾病,还有很严重的心理障碍,不过治疗很简单,只要治疗及时,适当的调节自己的情绪,乐观的看待疾病,持续艾灸,就能缓解症状!

腱鞘炎艾灸有用吗

有用

中医解析腱鞘炎属中医"伤筋"范畴,系因局部劳作过度,积劳伤筋,或受寒凉,致使气血凝滞,不能濡养经筋而发病。治疗应遵循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原则,因此艾灸治疗腱鞘炎是有用的。

不同部位腱鞘炎艾灸用穴位

寒湿外侵型腱鞘炎

寒湿外侵型腱鞘炎诊断要点为肘部漫痛,得温痛减,遇劳加重,不能旋臂,提物困难;苔薄白脉浮缓。

常通常选择的艾灸穴位有:肘髎、手三里、尺泽。

气血瘀阻型腱鞘炎

气血瘀阻型腱鞘炎诊断要点为有骤然挥臂或绞拧衣物史,痛如锥刺,向前臂及腕部放射,持物困难或握物无力;苔薄白,脉弦紧。

通常选择的艾灸穴位有:尺泽、合谷。

肝肾两亏型腱鞘炎

肝肾两亏型腱鞘炎诊断要为肘痛,昼轻夜重,持物无力,伴头晕目眩耳鸣,腰酸膝软;舌红少苔,脉细弱。

通常选择的艾灸穴位有:肝俞、肾俞、足三里、三阴交、手三里。

常针灸五个穴位气色好

1、合谷

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气汇聚的重要穴位。《四总穴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说合谷穴具有治疗面部病症的作用,因为合谷穴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2、背部腧穴

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这些穴位,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

3、太溪

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艾灸此穴,可滋阴益肾。

4、水分

脐上1寸处。此穴可助收腹去脂,同时可消除水肿。

5、三阴交

在内脚踝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艾灸此穴可调整机体的阴阳平衡,调节内分泌。

做美容灸时,用无烟艾灸条温和灸以上穴位,每次艾灸10~15分钟,艾灸距离穴位3~5厘米,每天艾灸一次,灸至穴位暖和、微微发红即可,10次为一疗程。

相关推荐

详解艾灸治疗关节疼痛

选择一:艾条治疗 1、点燃艾条,令其缓慢燃烧; 2、一手拇、食、中三指拿着艾条,同时小指放在皮肤上作为支撑; 3、将艾条悬于穴位之上,艾火距离皮肤2—3厘米进行熏烤,以使穴位局部温热红晕,又不致烧伤皮肤为度。 4、还可以在穴位周围移动艾条,扩大施灸面积。每穴应保证施灸20分钟以上,依次施灸,每天1—2次。 5、艾灸后最好按摩患处或顺着经络按摩,每个人的不适感都不同,这些要根据自己的不适,按摩腿部的足三阳或足三阴的经络。 选择二:艾灸盒治疗 用单眼艾灸盒或双眼艾灸盒在疼痛或肿胀的部位开始艾灸,在膝关节周围和

甘油三酯高艾灸哪里

甘油三酯高艾灸调和脾胃 脾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食物进入人体第一个腹胀接待的就是胃部,胃部将食物部分消化后,小肠才能吸收。脾脏又是胃部消化食物的支撑,调理好脾胃对甘油三酯饮食上脂肪消化吸收分解代谢都有很好的帮助! 艾灸穴位 脾俞:位于背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位于背部,当第1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中脘:位于上腹部,前正中线,当脐中上4寸。 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艾灸方法 艾条回旋灸: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即可旋转灸,也可顺静脉方向在

艾灸的禁忌与注意事项

一、艾灸的适宜人群 通常来说,少年、青年、老年,男性、女性、甚至刚出生的婴幼儿都可以艾灸,只要是寒性体质(手脚冰凉、精力不济、易受寒、怕冷、腹泻等)就可以,或者是要治疗因受到湿寒或寒邪而导致的病痛。 具体来讲,可有以下几种人群: 1.压力大、孤独、抑郁、心烦气躁、失眠、头疼、眩晕、脑力早衰、耳目失灵、易疲劳、长期在冷气室工作的亚健康人群,尤其是内分泌紊乱及更年期综合症者。 2.长期施灸可改善气血循环,疏通经络,驱寒祛湿,排除毒素,增强新陈代谢,全面调理肥胖、面色枯黄,皮肤松弛、月经不调、痛经等问题。 3.

女人艾灸哪个部位最好

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而定。 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时产生的气味可以帮助刺激人体的穴位或者特定的部位,可以帮助调节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女性艾灸时,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作用,一般来说若是女性患有妇科疾病,如痛经、输卵管堵塞、宫寒、附件炎等妇科病,那么一般可以在神阙、关元、中极、气海、太冲、曲泉等穴位进行;若是其他疾病,那么可以艾灸女性的三阴交穴、足三里穴穴位,所以女性艾灸哪个部位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艾灸美容 常灸5个穴还你好气色

一、常灸五个穴位还你好气色 1、合谷:合谷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近第二掌骨之中点处。合谷穴是手阳明大肠经原气汇聚的重要穴位。《四总穴歌》说“面口合谷收”,就是说合谷穴具有治疗面部病症的作用,因为合谷穴可疏通局部经络气血。 2、背部腧穴:膈俞,在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肝俞,在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肾俞,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脾俞,在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艾灸这些穴位,可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消除水肿。 3、太溪: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在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

哈尔滨腱鞘炎全面科普大汇总

腱鞘炎 腱鞘炎,或称狭窄性腱鞘炎,是常见的手部疾患,多发于手腕桡骨茎突部及拇指与中指。发于拇、中指的拇长屈肌腱和屈指肌腱的狭窄性腱鞘炎又称“弹响指”或“扳机指”。本病多由腕、指部过劳或运动损伤,使肌腱在腱鞘隧道中频繁活动,长期磨损;以及寒凉刺激等因素,使肌腱与腱鞘发生炎性变、水肿,久之机化,肌腱肿胀变粗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腕部桡骨茎突部慢性疼痛,进行性加重,可放射至全手、肩部和肘部。拇指无力,拇指及腕部活动障碍。桡骨茎突部轻度肿胀,局限性压痛,皮下可触及一豌豆大小如软骨样硬度之肿物,狭窄严重时可触及摩擦感

腱鞘炎艾灸可以吗 腱鞘炎艾灸不能治愈怎么办

如果是早期的腱鞘炎可以通过休息达到缓解的效果,也可以考虑上述的艾灸方法予以治愈,但是如果病程较长,反复发作,上述疗法达不到治愈效果时,可以切开狭窄的腱鞘部位,病进行部分切除,使腱鞘不再挤压肌腱,这样才能达到根治的目的。还可以行中医小针刀闭合性松解,切开狭窄部分腱鞘,效果也很好。

腰间盘突出可以艾灸

可以,而且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从中医来讲,腰椎间盘突出首先是由于患者肝肾不足、气滞血瘀,气滞血瘀引起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所以会出现腰疼、下肢的疼痛,为艾灸是通过艾草的温热功能,加上在燃烧的时候释放的热量,起到温经、通络的作用,因此在腰部进行艾灸,能对腰部的经络阻滞,起到疏经、通络、缓解疼痛的效果。 艾灸方法 艾灸穴位:腰部阿是穴(痛点)、环跳穴、委中穴、肾俞穴、腰阳关穴 快速定位 1、肾俞穴的准确位置,在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 2、委中穴的准确位置,位于膝盖背侧两肌腱之间。 3、腰阳关穴的

经期可以艾灸吗 如何靠艾灸调理月经不调

艾灸穴位: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艾灸,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子宫,内关,涌泉用单眼艾灸盒。艾灸时关元穴,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穴各10分钟。 艾灸穴位: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艾灸方式: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艾灸,在小腹用三眼艾灸盒,归来和八髎穴用三眼艾灸盒俺就,三阴交用单眼艾灸盒。艾灸归来穴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艾灸穴位: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艾灸方法:隔姜灸或温和灸,用艾灸艾灸,在小腹部用三眼艾灸盒,可以同

艾灸美容怎么做 艾灸哪里可以美容

合谷穴位于第1,2掌骨之间,在第2掌骨的重点,桡侧边缘处。是养生保健的重要穴位,具有清泄阳明,祛风解表,舒筋镇痛,通络开窍,清热解毒的作用,艾灸穴位能收到养生,保健,美容的效果。对热症引起的痤疮有良好的调节效果。 内关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约7厘米),在掌长肌腱和桡侧屈腕肌腱之间。也是重要的保健穴位,因为具有宁心安神,理气和胃,舒筋活络的作用,所以艾灸穴位也有很好的养生保健,美容养颜效果。 足三里穴位于犊鼻穴下3寸(约10厘米),当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具有健脾和胃,消积化滞,益气养血,疏风化湿,通经活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