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温经散寒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温经散寒
要知道人体活动受气血作用影响,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艾灸可以帮助促进人体局部血液循环,加速其血液流速,可以使人体气血运行通畅,有利于体内湿气以及寒气排出体外,具有一定温经散寒的作用。
夏天艾灸哪里去湿气 艾灸和汗蒸哪个去湿气
因人而异。
艾灸是利用艾灸的药效和热力,透过肌肤表面而进入到机体,起到的温经散寒、止痛、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是比较明显的,艾灸是具有很好的祛湿作用的。
而汗蒸是通过热力和蒸发作用而透入皮肤内,其也是可以起到温经散寒、祛湿止痛、行气活血等功效的,也是一种祛湿的方式。
两种方式都具有祛湿的功效,其并不好说明哪种方式更好,具体还是需要根据每个人的湿寒情况和程度来看。
艾灸疗法有哪些禁忌
艾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祛病防病、保健养生的疗法。不少人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
【艾灸的作用】 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艾灸的作用主要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其次,艾灸具有奇特养生保健的作用。进入现代社会之后,针疗不断得到发展,而艾灸却受到了人们的冷落。艾灸在施治过程中,烧灼患者经穴,会在身体上留下施灸的疤痕。灸学大师周楣声先生指出,正是病痛与灸疮带给患者的双重痛苦,使得艾灸一蹶不振,并呼吁对艾灸深入研究,推进艾灸的现代化发展。艾灸的作用有哪些这里不做过多的讨论,需要具体了解这几种灸法的朋友,可以去“香怡艾灸养生指南”看看!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艾灸疗效独特性的认识,艾灸疗法重新得到了医学界重视,现代化研究的步伐也在加快。现代的温灸疗法,并不直接接触皮肤,采用艾条悬灸和艾灸器温灸的方式作用治疗疾病保健养生只用,效果也很好。并具有使用方便,操作简单,不会烧灼皮肤产生疤痕的特点。
【艾灸的禁忌】
艾灸是中医的治疗方法,用艾炷为主熏灸穴位来达到防病治病的功效,艾灸可以起到温经通络、温阳补气、补中益气的作用。中医提示,艾灸虽好,但一定要注意以下十个禁忌。
禁忌一:凡暴露在外的部位,如脸部、颈部、手臂等,都不要直接灸,以防形成瘢痕,影响美观。
禁忌二:皮薄、肌少、筋肉结聚处,妊娠期妇女的腰骶部、下腹部,男女的乳头、阴部、睾丸等不要施灸。另外,关节部位不要直接灸。此外,大血管处、心脏部位不要灸,眼球等也不要灸。
禁忌三:艾灸后半小时内不要用冷水洗手或洗澡,艾灸后要喝较平常多量的温开水(绝对不可喝冷水或冰水),以助排泄器官排出体内毒素。
禁忌四: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
禁忌五:要注意体位、穴位的准确性:要注意体位舒适、自然,同时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以保证艾灸的效果。
禁忌六:现代人的衣着不少是化纤、羽绒等质地的,很容易燃着。因此,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入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禁忌七: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所以在冬季要保暖,以免治了旧病又添新病。
禁忌八:要循序渐进,初次使用灸法时要注意掌握好量,先少量、小剂量,如用小艾炷,或灸的时间短一些,壮数少一些。以后再加大剂量,不要一开始就大剂量进行。
禁忌九:对于皮肤感觉迟钝者或小儿,可以用食指和中指置于施灸部位两侧,以感知施灸部位的温度,做到既不致烫伤皮肤,又能收到好的效果。
禁忌十: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时,某些传染病、高热、昏迷、抽风期间,或身体极度衰竭、形瘦骨立时,或无自制能力的人如精神病患者等忌灸。
三九天艾灸灸哪里
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
三九天的时候是很适合进行艾灸的,三九天预示着寒冷天气的到来,天气越来越冷,人体不注意保暖就很容易出现疾病,艾灸作为一种中医养生法,可以帮助预防以及治疗一些疾病发生。
其次就是三九天这天也是数九天的开始,这时候可以开始进行三九灸,三九灸是冬治“三九”中的一种独特治疗技术,具有很好的驱寒暖身、温经散寒以及增强体质的作用。
由此可以知道三九天是很适合进行艾灸的,艾灸主要是对准人体穴位进行,人体穴位比较多,不同穴位艾灸所起到的效果不一样,可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决定艾灸的部位。
一般要是养生艾灸,那么常见的艾灸部位有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等。
冬天适合喝什么茶 止咳茶
冬天天气寒冷,比较容易出现咳嗽的情况。止咳茶也是这个冬天需要必备的茶水。
材料:款冬花15克,百合花30克,冰糖适量。
做法:将上述两味茶材一同放入砂锅中,加适量清水浸泡。半小时后,开大火煎煮。煮沸后,改小火继续煎煮片刻,取汁。如此反复煎煮两次,将两次的汁液混合,最后调入冰糖,代茶饮用。
功效:润肺止咳,适于秋冬咳嗽、支气管炎、哮喘等人群饮用,可以缓解咳嗽、咽喉干痛的症状。
饮用禁忌:肺火燔灼及肺气焦满者不宜饮用。
材料:桂枝4克,杏仁、陈皮、绿茶各5克,红枣10枚,生姜3片。
做法:将上述几味茶材一同放入茶杯中,加适量沸水冲泡。盖上杯盖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用。
功效:散寒止痛,温经通脉。适于冬季外感风寒所致的鼻塞、咳嗽、胃寒腹痛等人群饮用。
饮用禁忌:温热病及明虚阳盛、血热妄行、孕妇胎热者不宜饮用。
材料:党参15克,苏叶10克。
做法:将上述两味茶材一同放入茶杯中加适量沸水冲泡,盖上杯盖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用。
功效:散寒解表,补中益气。适于风寒感冒、头痛、咳嗽、胸腹胀满等人群饮用。
饮用禁忌:温病及怒火盛者不宜饮用。
艾灸的作用和禁忌
作用 温筋通络、驱散寒邪艾叶性温,具有温经散寒、促进血液循环、调节经络、行气通络的功效,艾灸是将艾叶点燃熏灸,使热力深达肌层,将艾叶的药效和热力相结合,从而可以加深温筋通络、驱散寒邪的作用。
行气活血、消瘀散结气见热则行,见寒则凝,而艾灸是利用了温热刺激,可以起到气血协调,营卫和畅,所以起到了行气活血、消瘀散结的作用。
禁忌1.由于艾灸是以火灸身体的肌肤,在艾灸的时候不能够接近肌肤太近,一面引起局部肌肤的烫伤。
2.人体身体有很多的筋脉和穴位,有一些重要的部位是不能够进行艾灸的,例如关节部位、皮薄肌少处、下腹部以及一些关键部位。
艾灸肚子有什么功效与作用
温经散寒艾草性温,入肝、脾、肾经,用艾叶制成的艾条、艾柱温热灸肚子,对小腹冷痛、经寒不调、宫冷不孕等身体虚寒的症状能起到一定的温经通络、散寒暖身的作用。
清热泻火一直以来人们多认为艾灸主要治疗寒证,但是只要艾灸使用得当是可以既能散寒,又能清热,对机体有双向调节功效的,在《黄帝内经》中就有提到到用艾灸治疗痈疽,起到拔毒泄热的功效。
防病保健艾灸除了治疗疾病外还有预防疾病和保健养生的作用,是中国传统的防病保健方法之一,合理的用艾灸灸肚子的话,可使人体精血充足,从而提高人体免疫,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瘦的人不适合艾灸吗
艾灸有很好的温经散寒、行气通络、升阳举陷、预防保健的作用,您偏瘦的体质也可以进行艾灸的,不会因为身体偏瘦就不适合艾灸的。艾灸的禁忌是极度疲劳,过饥、过饱、酒醉、大汗淋漓、情绪不稳、传染病、高热、昏迷及身体极度衰竭的情况不适合艾灸。
艾灸能天天灸吗
看情况而定。
艾灸是简称灸疗或者是灸法,主要是通过艾叶制成的艾条,点燃后产生艾烟刺激人体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具有一定温经散寒、行气通络以及扶阳固脱等作用。
能不能天天进行艾灸,需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而定,一般要是自身身体疾病需要,那么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天天进行;但要是只是将艾灸作为一种中医养生方法,那么不需要天天进行。
冬天喝什么茶养生 桂枝杏仁茶
食材:桂枝4克,杏仁,陈皮,绿茶各5克,红枣10枚,生姜3片。
做法:将所有茶材放入茶杯中,加适量沸水冲泡,盖上杯盖,浸泡半小时后,代茶饮用。
功效:散寒止痛,温经通脉,适宜于冬季外感风寒所致的鼻塞,咳嗽,胃寒腹痛等人群饮用。
饮用禁忌:温热病及阴虚阳盛,血热妄行,孕妇胎热者不宜饮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