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狂犬病的预防措施 其它预防

狂犬病的预防措施 其它预防

对于狂犬病的预防措施,除了针对狂犬病毒进行处理外,还必须对狂犬病的相关知识进行宣传,增加预防狂犬病只是的普及,特别要教育小孩不要随意挑逗动物,与动物发生接触。因小儿的身体发育不完全,抵抗力较低,如果感染,其发病率高,发病快。

如何预防狂犬病

被狗咬伤不一定得狂犬病,如果咬伤人的狗不带有狂犬病病毒,即使伤口没有处理也不会得狂犬病。有学者统计发现就是被真正的狂犬或其它疯动物咬伤,且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结果也只有15%-30%的人发病。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一些貌似健康的犬的唾液中可带有病毒,带毒率可达22.4%,也能传播狂犬病。且目前缺乏检测狗是否带病毒的方法,因此,一旦被狗或猫等宠物咬伤或抓伤应该立即清洗伤口。在咬伤部位的近心端缚上止血带,挤出伤口处血液,促进含病毒的血液流出,并用大量肥皂水、盐水或清水彻底冲洗伤口半小时以上,再用碘酒、酒精冲洗伤口,伤口深者,应选用不带针头的大注射器反复、彻底冲洗其深部。

同时要把犬、猫隔离观察14天,明确是否狂犬、狂猫,必要时可送防疫站检验。在伤口处理好后,及时去卫生防疫站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注射狂犬疫苗,如该犬或猫无从追踪,则应将全程预防接种进行到底。此外,小儿若与狂犬有密切接触、即使无明显咬伤或抓伤,亦应注射狂犬疫苗。

狂犬疫苗超过48小时打有效果吗 打了狂犬疫苗就100%安全吗

不一定。

但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及疫苗接种是预防狂犬病的唯一补救措施,最大程度减少感染机会,其预防效果接近100%,但并不能保证100%不患狂犬病。

十日观察法可靠吗

“十日观察法”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狂犬病防治办法之一,即被有疾病状况的或与健康猫犬行为异常的猫犬咬伤后,要尽快去注射狂犬病疫苗(人用狂犬病疫苗一般在30天注射5针)。同时观察咬人的猫犬,如果10天内没有因狂犬病发病死亡,则被咬伤的人就可以终止狂犬病疫苗注射,同时可判定,被咬人根本没有被传染上狂犬病,这种方法可以百分之百排除人被传染狂犬病的可能性。

十日观察法在现实生活中其实并不实用,因为我国被狗咬的现象,以农村为主,而农村的狗基本都没有注射过狂犬疫苗,加上环境复杂,可能感染病情较为严重,而通过十日观察看狗狗是否死亡再抉择是否要打针,可能为时已晚,自己也狂犬病发作了,打针也就无效了,被咬伤的患者可能因此而丧命。

因此,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早在《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中就明确指出,狂犬病暴露后预防处置应立即开始,并且鉴于我国是狂犬病高风险国家,加上猫、狗等预防接种率普遍偏低,伤者在确保被给予恰当的伤口处理后,还应立即接种狂犬病疫苗。一旦被猫、狗咬伤或者抓伤不要存侥幸心理,要第一时间去医院进行处置。

狂犬病的误区

哺乳动物均有传播“狂犬病”可能性

在欧美国家,蝙蝠是狂犬病主要传播者之一,我国主要还是犬及猫。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08年进行的统计,全球每年死于狂犬病的人数超过5.5万人,其中95%发生在亚洲和非洲。世卫组织官网资料称,一旦出现狂犬病体征和症状,无论人还是其他动物都已经无法医治,“该病总是导致死亡”。

虽然病名中有个“犬”字,但狂犬病的传播者却是“所有哺乳动物”。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兽医师顾问凯蒂博士说过,不同的哺乳动物在感染狂犬病毒之后有不同的表现。通常猫狗会表现出狂躁、攻击性变强等特征,而马、牛、羊等动物却恰恰相反,它们会变得很呆滞。在世卫组织的分类中,这两种情况分别被定义为“机能亢进”(狂暴性狂犬病)和“麻痹体征”(早瘫性狂犬病)。

根本无“咬伤超过24小时疫苗失效”说法

很多人认为预防狂犬病只需注射疫苗即可,其实并非如此。如果被猫狗咬伤,规范的狂犬病预防是一个“三部曲”。正确的步骤如下:第一步,马上用大量清水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如果交替应用肥皂水效果更好;同时伤口要消毒。第二步,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第三步才是疫苗,目的是使自身产生抗体。

由于只有在动物“带毒”情况下,才可能传播狂犬病,因此,在目前临床处理的病例中,大约有80%以上其实是不需要按狂犬病预防来处理的。但问题在于,需要处理和不需要处理的夹杂在一起,根本没法区分,所以只好“陪绑”都进行处理。此外,即使曾经注射过狂犬疫苗,为安全起见,在被咬伤后仍需补打两针狂犬疫苗。

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咬伤超过24小时后,注射狂犬疫苗已经没用了”。其实,注射狂犬疫苗就是和潜伏期做“时间竞赛”,任何一本专业书上都没有提到过注射狂犬病疫苗不能超过24小时,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狂犬病潜伏期变化非常大,一般为一到三个月,但也有特别长的,比如本来可能一年后发病,但在半年时注射疫苗,也可能是有效的。我们是提倡越早越好,但只要在没有发病之前注射疫苗,都可能有用。

狂犬病如何预防措施

1、控制和消灭传染原,狂犬是人类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因此,对犬进行免疫、捕杀狂犬、野犬,是狂犬病的最有效措施。在狂犬病流行区内应在最短时间人至少对805以上的犬进行免疫,患狂犬病的猫也是传染源之一,有条件的地方也可对猫进行免疫。凡是发现患狂犬病的动物,都应立即捕杀。对患狂犬病动物尸体应焚烧或远离水源深埋(2米以下),不得剥皮和食肉。

2、家养的犬,应定期进行预防接种。目前我国生产的狂犬病疫苗有两种,即狂犬病疫苗与狂犬病弱毒细胞冻干苗。狂犬病疫苗,犬的用量是:体重4千克以下的3毫升,4千克以上的5毫升。被病犬咬伤的动物,应立即紧急预防接种,在这种情况下,只注射1次疫苗是不够的,应以3~5个月的间隔注射两次。注射疫苗的犬可获半年的免疫期。

3、接种狂犬疫苗和应用抗血清,我国目前使用的是地鼠肾细胞培养疫苗,咬伤者于0、3、7、14、30天各注射一支(2ml),严重咬伤者(指头、面、颈或多处被咬伤),在全程五针后的第10天和第20天时再各注射一支,疫苗注射于臀部肌肉。

4、对咬伤的人,应迅速以20%肥皂水冲洗伤口,并用3%碘酒处理,还要及时接种狂犬病疫苗(第一、三、七、十四、三十天各注射1次,至第四十及五十天再加强注射1次),常可取得防治效果。

5、立法、管理与教育:是控制狂犬病流行的社会基础。养犬许可与登记制度(包括农村)。控制与消灭流浪犬或野狗。严格免疫注射措施。在省级动物疫控中心建立狂犬病实验室检测能力,常年开展动物狂犬病诊断、流调与监测。政府的行政与经济支持。技术培训:培训狂犬病防治技术人员(省、市、县和乡)。社区与农村教育,普及狂犬病防治知识。流浪犬、猫管理:扑杀或送往专门动物收养中心。犬、猫生育控制。

狂犬病的预防措施 切断传染源

切断狂犬病的传染源是预防狂犬病的有效措施之一,其主要是捕杀所有野狗,对必须饲养的猫、狗等动物进行登记,并做好有效的预防接种工作。如果发现发病的狗、猫等动物,要立即击毙并进行处理(焚烧或深埋)。

注意:患有狂犬病的动物绝对不能食用。

狂犬病认识误区:被咬超24小时注射疫苗无效

对养宠物人士来说,被猫、狗咬伤的确是件比较平常的事情。但狂犬病100%致死的危害,并不是危言耸听。关于狂犬病,人们仍然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以“被猫狗咬伤或抓伤是否必须注射疫苗”为例,此次调查结果显示,50%的人认为,应该在第一时间注射狂犬病疫苗;也有16%的人认为,根据世卫组织“十日观察法”,是否注射疫苗,要看伤人的动物是否健康。

根本无“咬伤超过24小时疫苗失效”说法

很多人认为预防狂犬病只需注射疫苗即可,其实并非如此。如果被猫狗咬伤,规范的狂犬病预防是一个“三部曲”。正确的步骤如下:第一步,马上用大量清水清洗伤口15分钟以上,如果交替应用肥皂水效果更好;同时伤口要消毒。第二步,注射被动免疫制剂(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血清);第三步才是疫苗,目的是使自身产生抗体。

由于只有在动物“带毒”情况下,才可能传播狂犬病,因此,在目前临床处理的病例中,大约有80%以上其实是不需要按狂犬病预防来处理的。但问题在于,需要处理和不需要处理的夹杂在一起,根本没法区分,所以只好“陪绑”都进行处理。此外,即使曾经注射过狂犬疫苗,为安全起见,在被咬伤后仍需补打两针狂犬疫苗。

在关于狂犬病的预防知识中,人被动物咬伤后尽快注射疫苗基本成为共识。但也有人认为,只有“尽快”注射疫苗才有效,超过一定时间后注射则没有效果。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咬伤超过24小时后,注射狂犬疫苗已经没用了”。其实,注射狂犬疫苗就是和潜伏期做“时间竞赛”,任何一本专业书上都没有提到过注射狂犬病疫苗不能超过24小时,这个概念是不存在的。狂犬病潜伏期变化非常大,一般为一到三个月,但也有特别长的,比如本来可能一年后发病,但在半年时注射疫苗,也可能是有效的。我们是提倡越早越好,但只要在没有发病之前注射疫苗,都可能有用。

相关推荐

狂犬病的用药治疗

狂犬病是所有传染病中最凶险的病毒性疾病,一旦发病,预后极差。迄今尚无特效治疗,临床上曾应用多种新药如干扰素α、阿糖腺苷、转移因子和大剂量人抗狂犬病球蛋白治疗,均告失败。故强调在咬伤后及时预防性治疗,对发病后患者以对症综合治疗为主。 1.严格隔离患者,防止唾液等污染。 2.监护治疗应由经过免疫接种的医护人员完成 病室要阴暗、避光,周围不要有噪声、流水声。护理人员不要穿硬底鞋,不要摇动病床,取东西要轻拿轻放。不要给患者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对狂躁、痉挛患者可用镇静剂,如苯巴比妥(苯巴比妥钠)或地西泮,使其保持安静

打了假的狂犬疫苗怎么办 第3步:检查抗体

如果你已经打完了狂犬疫苗,才发现自己是打了假的疫苗,那么建议你最好到医院的狂犬病预防科做抗体检测,看自己体内是否产生抗体。 如近期刚打的狂犬疫苗,大约在全程注射完人用狂犬疫苗后第15天左右到医院去,空腹抽取2ml血液检测是否产生抗体,如检查结果抗体为阳性,说明机体已产生抗狂犬病抗体,亦说明注射疫苗有效。如果没有产生抗体(阴性),说明无效。

怎么预防狂犬病

1、禁止宠物进入宝宝的房间,或和宝宝一起睡。如果受住房面积限制,可以在宝宝的摇篮上加个网罩。 2、不让宝宝给宠物单独喂食。 3、不要把宝宝放在童车或学步车内,让他自己玩,因为宝宝的小手随时都可能去“挑逗”宠物。 4、不要让宠物在宝宝面前表演刺激的游戏动作,以免宠物过度兴奋而伤害宝宝。 5、一旦发现宠物对着宝宝发出嘶嘶声、吠声、低吼声时,或者它有发怒的迹象时,应及时制止,并将宠物和宝宝隔离开。 6、教宝宝如何轻轻抚摸宠物,但不要让宠物舔宝宝的脸。 7、教宝宝远离流浪狗、流浪猫。

正常人打狂犬疫苗方法有哪些

正常人被疯动物或可疑动物咬伤后,注射狂犬疫苗是最重要的预防措施。注射的时间越早越好,并要进行全程免疫。 一般性咬伤的注射和程序:一般性咬伤包括皮肤无流血的轻度抓伤,破损皮肤被舔伤。需注射5支,应该0天(第一天即注射当天)、3天(第四天,以下类推)、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剂,接种部位上臂三角肌内注射,儿童应在大腿前内侧区肌内注射,用量相同。禁止殿部注射。 严重咬伤者的注射程序:严重咬伤包括头、面、颈、手指一处或多处咬伤、咬穿皮肤或舔触粘膜。这些病人应加倍注射并和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联合应用(

如何预防狂犬病

切断传播途径:重要的是防止猫、狗咬伤,教育小孩不要戏弄它。狂犬病人的污染物、分泌物和住处,应彻底消毒。 管理传染源:家中尽量不养猫、狗之类动物,如养了应经常保持动物清洁。严格管理家犬,消灭野犬。可疑狂犬、狂猫时立即杀死,不剥皮,不食,要焚烧或深埋。 保护易感人群:要紧的是被咬伤后预防注射和及时正确的处理。 经常接触可疑病犬、病猫者和实验人员,应进行预防接种,分别于1、7、21日各肌注2ml,以后每隔1-3年再加强免疫1次。 立即预防注射:凡被猫、狗以及其他兽畜咬伤的当天,以及其后的3、7、14、30天各肌

狂犬疫苗没按时间打怎么办 建议:被可疑狗或动物咬伤立即打针

虽说被狗咬伤不一定得狂犬病,因为如果咬伤人的狗不带有狂犬病病毒,即使伤口没有处理也不会得狂犬病。有学者统计发现就是被真正的狂犬或其它疯动物咬伤,且没有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结果也只有15%-30%的人发病。而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一些貌似健康的犬的唾液中可带有病毒,带毒率可达22.4%,也能传播狂犬病。 但不管怎么样,被动物抓伤或者咬伤后,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为了省下注射疫苗的费用而不去打疫苗,因为狂犬病是致命性疾病,发病后的死亡率几乎100%,至目前为止,世界上仍未有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凡被

被自家狗咬了怎么处理 狗咬了打针延迟了怎么办

按照《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 2009年版)》和《狂犬病预防 控制技术指南( 2016版)》规定操作: 当某一针次出现延迟一天或者数天注射,其后续针次接种时间按延迟后的原免疫程序间隔时间相应顺延。对于暴露后的疫苗接种,应严格按照程序时间完成全程接种。一周内完成前3针接种很重要。 另外WHO关于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 白的立场文件( 2017更新摘要)中指出,对于任何原因造成的暴露后疫苗接种延迟,应该继续完成原免疫程序,无需重新开始接种。

什么是狂犬疫苗

狂犬疫苗是一种为了预防狂犬病发生的疫苗。我国现在制造的狂犬疫苗系用狂犬病毒固定毒接种于原代地鼠肾细胞,培养后,收获毒液,经浓缩、纯化、精制并加氢氧化铝佐剂,经全面检定合格后即为预防狂犬病的疫苗。 接种狂犬疫苗后,人体血液中可出现抗狂犬病毒抗体,这些抗体可防止病毒在细胞间直接传播,减少病毒的增殖量,同时还能清除游离的狂犬病毒,阻止病毒的繁殖和扩散,从而达到预防狂犬病。 狂犬疫苗分两种,一种是咬后预防,任何可疑接触狂犬病毒,如被犬、猫、狼等动物咬伤、抓伤,破损皮肤或粘膜被动物舔过,都必须接种本疫苗。一种是无咬

专家教你认识狂犬病的误区

随着上周关于“宠物咬伤”调查的展开,我们收到了众多读者和网友的反馈。对养宠物人士来说,被猫、狗咬伤的确是件比较平常的事情。但狂犬病100%致死的危害,并不是危言耸听。关于狂犬病,人们仍然存在许多认识上的误区。以“被猫狗咬伤或抓伤是否必须注射疫苗”为例,此次调查结果显示,50%的人认为,应该在第一时间注射狂犬病疫苗;也有16%的人认为,根据世卫组织“十日观察法”,是否注射疫苗,要看伤人的动物是否健康。鉴于狂犬病的危险性,我们请来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外科主任王传林,让王主任来为我们详细地讲解。 哺乳动物均有

预防狂犬病不是打了疫苗就没事

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饲养宠物的热潮席卷城乡,而被狗咬伤者也逐年增多。许多人知道被狗咬伤后要注射狂犬疫苗,但不少人误以为只要注射了狂犬疫苗就万事大吉了。其实,种看法比较片面,缺乏对狂犬病及狂犬疫苗的科学认识。 狂犬病又称“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人狂犬病基本上是被唾液中含有病毒的狂犬病动物(为犬)咬伤而感染。该病的潜伏期因被咬伤的部位及伤口的深浅、大小而有所不同。咬伤部位在颈部以上且伤势重者,潜伏期可短至数日,咬伤部位在四肢远端且伤势轻者,潜伏期较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