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粘山药山药栽培

粘山药山药栽培

1.品种选择

目前主要种植的山药品种有细毛长山药、二毛山药和日本山药3个品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都属于普通山药长柱变种。日本山药是一个适应性强、品质好、产量高、有发展前途的品种。

2.土壤选择和刨沟

种植山药,应该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忌盐碱和粘土地,而且土体构型要均匀一致,至少1--1.2m土层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刨沟应该在冬春农闲季节进行,按100cm等行距或60-- 80cm的大小行,采取“三翻一松”(即翻土3锹,第4 锹土只松不翻)的方法。沟深要达到100--120cm,有条件的可采取机械刨沟。

3.种苗的制备

种苗制备方法有3种:一是使用山药栽子,取块茎有芽的一节,长约20--40cm;二是使用山药段子,将块茎按8--10cm分切成段:三是使用山药零余子。选用种苗以零余子育苗较好,其次是栽种1--2a的山 药栽子,超过3a的不能用。用山药块茎作种苗是比较 先进的栽培方法,既解决山药块茎数量不够,且产量 高,又能防治品种退化。分切山药段子,一般栽种时边切边种,用300倍液多菌灵药液浸泡1--2min,晾干后即可播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可提前30d切段,两端切口处粘一层草木灰和石灰,以减少病菌的侵染。

4.整畦,灌墒

把山药沟刨出的土分层捣碎,捡除砖头石块,然后回填,做成低于地表10cm的沟畦,只留耕层的熟化土,以备栽种时覆土用。沟畦做好后,应该先趟平后 灌水,水下渗后,即可栽种。

5.种植方法

山药的种植,因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一般要求地表5cm地温稳定超过9--10℃即可种植。有条件的也可使用地膜覆盖。一般的方法是:山药沟浇透水后, 将种苗纵向平放在预先准备好的10cm深的深畦中央,株距25cm左右,密度为4000--4500株/667平方米,然 后覆土5cm,在山药的两侧20cm处施肥。一般施土杂 肥3000kg/667平方米以上,尿素10--15kg/667平方米,硫酸钾 40--50kg/667平方米,过磷酸钙60--75kg/667平方米,腐熟棉籽饼30--40kg/667平方米,施肥后,上面再覆土5cm,使之成一小高垄。

6.科学管理

6.1高架栽培

山药出苗后几天就甩条,不能直立生长,因此需 要支架扶蔓。一般选用1.5m左右的小杆作支架最好。

6.2浇水、排水及换水

山药性喜晴朗的天气、较低的空气湿度和较高的土壤温度,一生需浇水5--7次。在浇足底墒水的情况下,第一水一般于基本齐苗时浇灌,以促进出苗和发根,第二水宁早勿晚,不等头水见干即浇,以后根据降雨情况,每隔15d浇水1次。伏雨季节,每次大的降雨后,应及时排出积水和进行涝浇园换水,目的是为了降低地温,补充土壤空气,防治发病和死苗。

6.3施肥

山药需肥量大,―般山药产量为2000--2500kg/667平方米, 需纯N 10.7kg、P205 7.3kg、K20 8.7kg,其比例为 1.5:1.0:1.2。据有关研究数据表 明,氮磷钾比例以1.5:1.0:3.0的产量最高,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可在开花期进行1次追肥,此时即将进入块茎膨大期,可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kg、硫酸钾15--20kg,生长后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防早衰。

6.4中耕除草山药发芽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应立即松土破板。每次浇水和降水后,都应进行浅耕,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促进块茎膨大。在山药的生产过程中,应及时除草。出苗前,可用地落胺或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性除草。出苗前,可用盖草能或威霸防除各种杂草。

6.5防治病虫

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和炭疽病。 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防治方法主要是避免行间郁闭高温,注意排涝,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d喷洒1次,连续喷洒2次。炭疽病主要危 害叶片及藤茎,防治方法是实行轮作,及时消除病残体,发病初期喷洒50%的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

虫害主要有山药叶峰,主要啃食叶肉,把叶片吃成网状,造成严重减产。防治方法是用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如敌杀死、百树得等) 喷雾。

6.6收刨和贮藏

山药的茎叶遇霜就会枯死,一 般正常收获期是在霜降至封冻前, 零余子的收获一般比块茎早收30d, 收刨的山药,冬季贮藏在地窖中, 温度以4--7℃为宜。

山药的基本介绍

薯蓣,通称山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

原产山西平遥、介休,现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的江西各省区。栽种者称家山药,野生者称野山药;中药材称淮山,淮山药、怀山药等。因其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虚佳品,既可作主粮,又可作蔬菜,还可以制成糖葫芦之类的小吃。我国主产于河南省北部,河北、山西、山东及中南、西南等地区也有栽培。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干燥。

中国栽培的山药主要有普通的山药和田薯两大类。普通的山药块茎较小,其中尤以古怀庆府(今河南焦作境内,含博爱、沁阳、武陟、温县等县)所产山药名贵,习称“怀山药”,素有“怀参”之称,为全国之冠。现国内有两个地方的山药已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种是“铁棍山药”其产自河南焦作;另一种是“陈集山药”其产自山东省菏泽市陈集镇,包括“鸡皮糙山药”和“西施种子山药”。

山药除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外,尚含淀粉酶、胆碱、粘液汁酶及薯蓣皂苷等。其中的淀粉酶又叫消化素,能分解淀粉等物质,若与碱性物质相混合,则淀粉酶作用消失。补而不腻,香而不燥。历代医家盛赞山药为“理虚之要药”。

粘山药山药栽培

粘山药 -山药栽培

1.品种选择

目前主要种植的山药品种有细毛长山药、二毛山药和日本山药3个品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都属于普通山药长柱变种。日本山药是一个适应性强、品质好、产量高、有发展前途的品种。

2.土壤选择和刨沟

种植山药,应该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忌盐碱和粘土地,而且土体构型要均匀一致,至少1--1.2m土层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刨沟应该在冬春农闲季节进行,按100cm等行距或60-- 80cm的大小行,采取“三翻一松”(即翻土3锹,第4 锹土只松不翻)的方法。沟深要达到100--120cm,有条件的可采取机械刨沟。

3.种苗的制备

种苗制备方法有3种:一是使用山药栽子,取块茎有芽的一节,长约20--40cm;二是使用山药段子,将块茎按8--10cm分切成段:三是使用山药零余子。选用种苗以零余子育苗较好,其次是栽种1--2a的山 药栽子,超过3a的不能用。用山药块茎作种苗是比较 先进的栽培方法,既解决山药块茎数量不够,且产量 高,又能防治品种退化。分切山药段子,一般栽种时边切边种,用300倍液多菌灵药液浸泡1--2min,晾干后即可播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可提前30d切段,两端切口处粘一层草木灰和石灰,以减少病菌的侵染。

4.整畦,灌墒

把山药沟刨出的土分层捣碎,捡除砖头石块,然后回填,做成低于地表10cm的沟畦,只留耕层的熟化土,以备栽种时覆土用。沟畦做好后,应该先趟平后 灌水,水下渗后,即可栽种。

5.种植方法

山药的种植,因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一般要求地表5cm地温稳定超过9--10℃即可种植。有条件的也可使用地膜覆盖。一般的方法是:山药沟浇透水后, 将种苗纵向平放在预先准备好的10cm深的深畦中央,株距25cm左右,密度为4000--4500株/667平方米,然 后覆土5cm,在山药的两侧20cm处施肥。一般施土杂 肥3000kg/667平方米以上,尿素10--15kg/667平方米,硫酸钾 40--50kg/667平方米,过磷酸钙60--75kg/667平方米,腐熟棉籽饼30--40kg/667平方米,施肥后,上面再覆土5cm,使之成一小高垄。

6.科学管理

6.1高架栽培

山药出苗后几天就甩条,不能直立生长,因此需 要支架扶蔓。一般选用1.5m左右的小杆作支架最好。

6.2浇水、排水及换水

山药性喜晴朗的天气、较低的空气湿度和较高的土壤温度,一生需浇水5--7次。在浇足底墒水的情况下,第一水一般于基本齐苗时浇灌,以促进出苗和发根,第二水宁早勿晚,不等头水见干即浇,以后根据降雨情况,每隔15d浇水1次。伏雨季节,每次大的降雨后,应及时排出积水和进行涝浇园换水,目的是为了降低地温,补充土壤空气,防治发病和死苗。

6.3施肥

山药需肥量大,―般山药产量为2000--2500kg/667平方米, 需纯N 10.7kg、P205 7.3kg、K20 8.7kg,其比例为 1.5:1.0:1.2。据有关研究数据表 明,氮磷钾比例以1.5:1.0:3.0的产量最高,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可在开花期进行1次追肥,此时即将进入块茎膨大期,可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kg、硫酸钾15--20kg,生长后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防早衰。

6.4中耕除草山药发芽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应立即松土破板。每次浇水和降水后,都应进行浅耕,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促进块茎膨大。在山药的生产过程中,应及时除草。出苗前,可用地落胺或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性除草。出苗前,可用盖草能或威霸防除各种杂草。

6.5防治病虫

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和炭疽病。 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防治方法主要是避免行间郁闭高温,注意排涝,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d喷洒1次,连续喷洒2次。炭疽病主要危 害叶片及藤茎,防治方法是实行轮作,及时消除病残体,发病初期喷洒50%的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

虫害主要有山药叶峰,主要啃食叶肉,把叶片吃成网状,造成严重减产。防治方法是用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如敌杀死、百树得等) 喷雾。

6.6收刨和贮藏

山药的茎叶遇霜就会枯死,一 般正常收获期是在霜降至封冻前, 零余子的收获一般比块茎早收30d, 收刨的山药,冬季贮藏在地窖中, 温度以4--7℃为宜。

山药高产种植方式

山药高产种植方式:引导器高产栽培

该技术有三个优点

一是用引导器种植山药商品价值高,主干标准化,长短、外观、粗细一致

二是农民种植省工省时,收获时成品率高

三是投资少见效快,做一个引导器好的需2.5元能用8~9年,做一个一般的需1.2元能用5~6年。

这种引导器种植法和大田简易种植法有些不同,但在土地选择、种栽处理、挖壕、施肥、中耕管理、防病等方面是一样的,不同就是加了引导器。引导器在使用时,应将引导器放在沟里低于地面20厘米处,并做好引导器中间位置标记。

在制作引导器时,长、短、排水孔和上口部都要合理,否则会造成减产和浪费。

山药高产种植方式:不挖壕沟高产栽培

不挖壕沟栽培技术比较简单,其整地、施肥、打药、深耕等操作与传统栽培一样,冬末初春要整平土地,按照种植行25厘米宽、操作行90厘米宽的要求分别画上线,用地钻(钻头直径15厘米)从种植行一头开始每25厘米间距逐一钻孔至80厘米深,钻孔后在孔中间作好标记,洞内缺少的土可就地充填。

然后将山药栽子按标记放好覆土即可,栽子栽的不要太深,其作畦保墒应高于地面15厘米左右,然后再浇一次透水,操作行也和上述施肥、深耕,撒药等一样操作,所不同的地方应在种植行两侧25厘米处挖约25厘米深沟把豆饼和小量优质有机肥施到小沟里。

山药高产种植方式:保水控根袋栽培

保水控根袋的制作,是为城市居民营造绿色庭院,增加休闲乐趣,体现生态环境,发展庭院经济而研究的。

但农民热心种植山药又因土地质量不好而看重了这种种植模式。

这种种植山药的方式优点

一是移动方便,适合院落较小,空间不大的家庭种植

二是适合土层浅、沙石多、水源条件差的农村种植

三是产品标准高、市场好、省工、省时,收获方便。

保水控根袋栽培技术比较简单,首先制作成一个高70厘米、直径60厘米的保水控根袋,把由土5份、砂2份、腐叶土2份、拌均的土壤放进控根袋内,然后浇水沉实,两天后约沉15~20厘米深,这时将约50厘米长的引导器6个捆扎好上下放进袋内,和沉实的袋内基质齐高,再将有机肥、豆饼、尿素等肥料及基质放进袋内至袋上边平口,种山药栽子时深挖10厘米把山药栽子栽好,然后轻浇一次水就可以了,至于管理搭架等方面技术要求、操作方法基本上和上述一样进行。

粘山药的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 益智健脑

粘山药中的营养成分十分丰富,其中含有淀粉、蛋白质、粘液质等多种营养成分,其中含有的淀粉酶可以水解淀粉为葡萄糖,直接为大脑提供热能,可以起到一定的健脑作用;另外粘山药中含有的胆碱和卵磷脂可以增强神经细胞的活性,有助于提高人体大脑的记忆力。

扁山药和圆山药的区别 奇形怪状的山药能吃么

能吃。

山药并非都是规矩的长条形状,有的可以长成奇形怪状,这多因生长环境导致,如沙土里生长的山药,其土壤较为松软,山药可以长的非常直、圆、长,而土质坚硬的地方栽培的山药,山药在生长中受到阻力非常大,所以就长的弯曲、扁、短,外观难看,但相应的肉质会非常紧密、细腻,无论是从品质、口感、药性奇形怪状的山药都会更好一些。

山药的药用价值

第一点

山药,既是食用的佳蔬,又是常用的药材。人工种植的山药,肉色洁白,味甘粉足,个大质坚,多供食用。

第二点

山药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块根,具有补脾养胃、补肺益肾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虚久泻、慢性肠炎、肺虚咳喘、慢性胃炎、糖尿病、遗精、遗尿、带下等症。

第三点

山药作为保健食品,在我国至少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成书于东汉时期的《神农本草经》将山药列为上品,不过当时的山药可能是野生的,还未进入人工栽培阶段。到了唐代,《四时纂要》引用道士王所著的《山居要术》,对山药栽培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中医认为,山药“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许多古典医籍都对山药作了很高的评价。间,山药是人所共知的滋补佳品。它含有蛋白质、糖类、维生素、脂肪、胆碱、淀粉酶等成分,还含有碘、钙、铁、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无机盐和微量元素。

第四点

现代科学分析,山药的最大特点是含有大量的黏蛋白。黏蛋白是一种多糖蛋白质的混合物,对人体具有特殊的保健作用,能防止脂肪沉积在心血管上,保持血管弹性,阻止动脉粥样硬化过早发生;可减少皮下脂肪堆积;能防止结缔组织的萎缩,预防类风湿关节炎、硬皮病等胶原病的发生。许多滋补方剂,如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归脾汤、参苓白术散等中药都含有山药。从明代流传至今的益寿食品———八珍糕,是由山药、山楂、麦芽等8味中药研为细末,和以米粉制成的糕,用于治疗老人、小孩的脾胃虚弱,食少腹胀,面黄肌瘦,便溏泄泻之症,效果显著。

粘山药栽培

粘山药 -山药栽培1.品种选择

目前主要种植的山药品种有细毛长山药、二毛山药和日本山药3个品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都属于普通山药长柱变种。日本山药是一个适应性强、品质好、产量高、有发展前途的品种。

2.土壤选择和刨沟

种植山药,应该选择肥沃、疏松、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轻壤土,忌盐碱和粘土地,而且土体构型要均匀一致,至少1--1.2m土层内不能有粘土、土沙粒等夹层。否则会影响块茎的外观,对品质也有影响。刨沟应该在冬春农闲季节进行,按100cm等行距或60-- 80cm的大小行,采取“三翻一松”(即翻土3锹,第4 锹土只松不翻)的方法。沟深要达到100--120cm,有条件的可采取机械刨沟。

3.种苗的制备

种苗制备方法有3种:一是使用山药栽子,取块茎有芽的一节,长约20--40cm;二是使用山药段子,将块茎按8--10cm分切成段:三是使用山药零余子。选用种苗以零余子育苗较好,其次是栽种1--2a的山 药栽子,超过3a的不能用。用山药块茎作种苗是比较 先进的栽培方法,既解决山药块茎数量不够,且产量 高,又能防治品种退化。分切山药段子,一般栽种时边切边种,用300倍液多菌灵药液浸泡1--2min,晾干后即可播种。细毛长山药和二毛山药可提前30d切段,两端切口处粘一层草木灰和石灰,以减少病菌的侵染。

4.整畦,灌墒

把山药沟刨出的土分层捣碎,捡除砖头石块,然后回填,做成低于地表10cm的沟畦,只留耕层的熟化土,以备栽种时覆土用。沟畦做好后,应该先趟平后 灌水,水下渗后,即可栽种。

5.种植方法

山药的种植,因各地气候条件而有差异,一般要求地表5cm地温稳定超过9--10℃即可种植。有条件的也可使用地膜覆盖。一般的方法是:山药沟浇透水后, 将种苗纵向平放在预先准备好的10cm深的深畦中央,株距25cm左右,密度为4000--4500株/667平方米,然 后覆土5cm,在山药的两侧20cm处施肥。一般施土杂 肥3000kg/667平方米以上,尿素10--15kg/667平方米,硫酸钾 40--50kg/667平方米,过磷酸钙60--75kg/667平方米,腐熟棉籽饼30--40kg/667平方米,施肥后,上面再覆土5cm,使之成一小高垄。

6.科学管理

6.1高架栽培

山药出苗后几天就甩条,不能直立生长,因此需 要支架扶蔓。一般选用1.5m左右的小杆作支架最好。

6.2浇水、排水及换水

山药性喜晴朗的天气、较低的空气湿度和较高的土壤温度,一生需浇水5--7次。在浇足底墒水的情况下,第一水一般于基本齐苗时浇灌,以促进出苗和发根,第二水宁早勿晚,不等头水见干即浇,以后根据降雨情况,每隔15d浇水1次。伏雨季节,每次大的降雨后,应及时排出积水和进行涝浇园换水,目的是为了降低地温,补充土壤空气,防治发病和死苗。

6.3施肥

山药需肥量大,―般山药产量为2000--2500kg/667平方米, 需纯N 10.7kg、P205 7.3kg、K20 8.7kg,其比例为 1.5:1.0:1.2。据有关研究数据表 明,氮磷钾比例以1.5:1.0:3.0的产量最高,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可在开花期进行1次追肥,此时即将进入块茎膨大期,可结合浇水追施尿素15kg、硫酸钾15--20kg,生长后期可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和1%尿素,防早衰。

6.4中耕除草山药发芽出苗期遇雨,易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出苗,应立即松土破板。每次浇水和降水后,都应进行浅耕,以保持土壤良好的通透性,促进块茎膨大。在山药的生产过程中,应及时除草。出苗前,可用地落胺或乙草胺进行土壤封闭性除草。出苗前,可用盖草能或威霸防除各种杂草。

6.5防治病虫

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和炭疽病。 褐斑病主要危害叶片,防治方法主要是避免行间郁闭高温,注意排涝,发病初期喷洒70%甲基托布津和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d喷洒1次,连续喷洒2次。炭疽病主要危 害叶片及藤茎,防治方法是实行轮作,及时消除病残体,发病初期喷洒50%的甲基托布津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10d喷洒1次,连续喷洒2--3次。

虫害主要有山药叶峰,主要啃食叶肉,把叶片吃成网状,造成严重减产。防治方法是用高效低毒的菊酯类农药(如敌杀死、百树得等) 喷雾。

6.6收刨和贮藏

山药的茎叶遇霜就会枯死,一 般正常收获期是在霜降至封冻前, 零余子的收获一般比块茎早收30d, 收刨的山药,冬季贮藏在地窖中, 温度以4--7℃为宜。

山药的基本介绍

薯蓣,通称山药。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

原产山西平遥、介休,现分布于我国华北、西北及长江流域的江西各省区。栽种者称家山药,野生者称野山药;中药材称淮山,淮山药、怀山药等。因其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虚佳品,既可作主粮,又可作蔬菜,还可以制成糖葫芦之类的小吃。

我国主产于河南省北部,河北、山西、山东及中南、西南等地区也有栽培。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干燥。中国栽培的山药主要有普通的山药和田薯两大类。普通的山药块茎较小,其中尤以古怀庆府(今河南焦作境内,含博爱、沁阳、武陟、温县等县)所产山药名贵,习称“怀山药”,素有“怀参”之称,为全国之冠。

现国内有两个地方的山药已申请了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种是“铁棍山药”其产自河南焦作;另一种是“陈集山药”其产自山东省菏泽市陈集镇,包括“鸡皮糙山药”和“西施种子山药”。

山药除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钙、磷、铁、胡萝卜素及维生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外,尚含淀粉酶、胆碱、粘液汁酶及薯蓣皂苷等。其中的淀粉酶又叫消化素,能分解淀粉等物质,若与碱性物质相混合,则淀粉酶作用消失。补而不腻,香而不燥。历代医家盛赞山药为“理虚之要药”。

粘山药的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

1、适宜人群:粘山药味道香甜软糯,还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2、禁忌人群:粘山药有固肠止泻的作用,便秘患者不宜过多食用;山药的薯蓣皂苷可以在人体内合成荷尔蒙,如:睾丸激素和雌性激素,因此,前列腺癌、乳腺癌患者不宜食用。

山药的原植物介绍

形态特征

山药为薯蓣科草质藤本,根茎棒状,长达33~66厘米,最长达100厘米以上,根少分枝,白色根着生许多须根,粘性,断面茎细长,可达丈余。叶对生,叶形多变化,常为心脏形或剪形掌状,叶脉6~9出,叶腋间生有株芽(称零余子,也叫山药豆,山药蛋)可供繁殖材料,也可食用。白色小单生花,蒴果。

生长环境

山药要求肥沃的、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喜温暖向阳地方,但怕霜冻,忌连作。

地理分布

原产亚洲,我国自古栽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并有野生分布,主产于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

栽培技术

选地整地

选择疏松肥沃的、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和无有积水黏土,而且疏松紧密品质好,但产量低,背风向阳的地栽培为宜,然后冬翻66厘米左右,施足基肥5000千克,深翻50~60厘米,春季浅耕15~20厘米。播前浇透底水,整地作畦,多数采用垄作,垄宽120厘米,两垄间的沟作排水、灌溉。

繁殖方法

主要是用芦头和珠芽繁殖。

芦头是山药收获时根茎的上端部分,是山药大田生产上惟一的繁殖材料,芦头多年连续使用容易引起退化,一般2~3年更新一次。

⑴芦头繁殖

10月份挖出根,选颈短、芽头饱满,粗壮无病虫害的山药芦头,16~20厘米长折下,于日光下略晒2~3天使伤口愈合,放在室内或室外挖坑,坑的深度及盖上厚度以使芦头不受冻为度。温度5℃左右为好。化冻后施足基肥,深翻26~33厘米,耕细整平,做成平畦或高垄,行距33~50厘米,株距16~20厘米,沟深16厘米,施腐熟的粪土和覆土,稍加镇压,栽后浇水。未出苗前用齿耙破除地表板结,保持畦面湿润,约15~20天出苗。

⑵珠芽繁殖

10月地上部黄了摘下珠芽(山药豆)放在室外用干沙贮藏,春天3月中、下旬取出,稍晒即可进行播种。行距20~26厘米,株距10厘米,沟深6厘米,栽2~3粒山药豆,覆土6厘米。半月后出苗,秋天挖出作种栽。

田间管理

苗高33厘米,搭支架,使蔓茎向上生长。5~8月份分次追肥,追稀粪和厩肥为主,结合浇水进行追肥,生长期注意适时浇水、排水。

病虫防治

⑴炭疽病[2]

雨季严重,危害茎叶子,在茎叶上产生褐色略下陷的小斑,有不规则轮纹,有小黑点。

防治方法:收后打扫田间卫生,把残枝落叶烧毁,栽时用1:1:150波水多液浸根10分钟,发生或喷65%代森锌500倍或50%退菌特800~100倍液,7天1次,连打2~3次。

⑵褐斑病

雨季有积水时发生,主要危害叶子。使叶子上长有不规则的褐色小黑点,而后叶穿孔。

防治方法:轮作、清洁田园。发病初期喷65%代森锌500倍液或50%二硝散200倍液,7天1次,连打2~3次。

采收加工

芦头栽后当年采收,珠芽第二年收。11月份叶黄后,采珠芽,每公顷收珠芽1500千克左右。拆支架,去掉地上部,用一沟倒一沟的方法采挖,取下芦头作种栽,切勿把山药折断,影响质量。把下部的块根放入缸中浸泡1~2天,洗净,趁鲜用竹刀把外皮利净,装入篓中放到炕上用硫磺熏24小时,每百千克鲜山药用硫磺0.8~1千克,至山药变软,表面上有许多水珠,取出日晒或烘至外皮干燥后,放入篓中闷,闷后再晒,直至晒干。另外简单的加工方法是洗净泥土,趁鲜用竹刀利去外面粗皮,切片晒干即可。用木箱或篓包装。要求包装箱密封,周围贴油纸或塑料薄膜,防潮、防霉、防虫蛀。

光山药的加工方法:光山药是出口要求的规格,仍按加工毛山药的方法,把加工过的干毛山药放水中浸泡1~2天,捞出稍晾,用硫磺熏后在阳光下晒,至出现白霜为止,用木板把山药搓光,搓润,再晒2小时重放篓内,返潮1~2天,使内外干湿一致取出冉搓。然后根据长短粗细不同,切成长18-21厘米或12~15厘米的段,再用刀到去不平的疙瘩,再搓圆搓光,放在席上晒干,把头拥齐,即为光山药(山药棍)。

铁棍山药的选购技巧

山药属薯蓣科多年蔓生草本植物薯蓣的干燥块茎。 栽种者称家山药,野生者称野山药;中药材称淮山,淮山药,怀山药等。 因其营养丰富,自古以来就被视为物美价廉的补虚佳品,既可作主粮,又可作蔬菜,还可以制成糖葫芦之类的小吃。 我国主产于河南省博爱、沁阳、武陟、温县等地,河北、山西、山东及中南、西南等地区也有栽培。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干燥。 中国栽培的山药主要有普通的山药和田薯两大类。普通的山药块茎较小,其中以四川等地的“脚板薯”,山西怀县的怀山药,江汉南城淮山药最为有名。

一看:铁棍山药粗细均匀,通常直径1—2厘米(如成年人拇指般),表皮颜色微深,根茎有铁红色斑痕;若直径太粗或表皮太光滑,就说明不是正宗的

二掂:铁棍山药的单支重量一般在200克左右;太重可能就不是正宗的了

三折:将铁棍山药折断,可以感到其肉质较硬,粉性足,其断面细腻,呈白色或略显牙黄色,黏液少;普通山药不仅肉质没有这么坚硬,且粉性也不够足。

山药的形态特征

山药为薯蓣科草质藤本,根茎棒状,长达33~66厘米,最长达100厘米以上,根少分枝,白色根着生许多须根,粘性,断面茎细长,可达丈余。叶对生,叶形多变化,常为心脏形或剪形掌状,叶脉6~9出,叶腋间生有株芽(称零余子,也叫山药豆,山药蛋)可供繁殖材料,也可食用。白色小单生花,蒴果。

生长环境

山药要求肥沃的、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喜温暖向阳地方,但怕霜冻,忌连作。

地理分布

原产亚洲,我国自古栽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并有野生分布,主产于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

相关推荐

刀豆的分布

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间有栽培。热带亚热带及非洲广布。[1] 1.原产于美洲热带地区,西印度群岛。 2.北京地区、长江流域及南方各省均有栽培,广东、海南、广西、四川、云南、湖南、江西、湖北、江苏、山东、浙江、安徽、陕西、河南等普遍栽培。 3.浙江松阳箬寮岘这一带的关山山脉有野生的刀豆,农村常用作伤药。

早孕可以吃淮山吗

孕妇可以吃淮山吗? 可以吃。 淮山富含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肪、钙、铁和磷等人体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和物质,能够促进胎儿发育,帮助孕妇补脾养胃。 产妇可以吃淮山吗? 可以吃。 产妇食用能健脾益胃、助消化、滋肾益精、益肺止咳、降低血糖、延年益寿,是产妇的最佳补品。 淮山 淮山又名淮山药,是山药的成品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常带紫色,块根圆柱形,叶子对生,卵形或椭圆形,花乳白色,雌雄异株。块根含淀粉和蛋白质,冬季采挖。生长于海拔350米至1,100米的地区,多生在山坡、山谷林下、路旁的灌丛中、溪边及杂草中

中药山药是什么山药 中药山药和吃的山药的区别

中药山药和我们平常所吃的山药其实没有很大的区别,两者从本质上其实是同一个东西,一般来说只是质地、功效等方面有所差别。 中药山药是经过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硫黄熏后、干燥等多个步骤制作而成,所以本身的质地是偏硬,可能还会带有一定的粉性,有的可能就会直接做成粉末状。 而平常所吃的山药则是其就是山药原植物,带有黏液汁,口感有脆的有面的,可以烹饪成很多菜品一起食用,食疗滋补的作用比较大。

山野菜栽培技术

山野菜栽培技术泩活狆随著亾 們对山野菜嘚重视,自然界狆自然泩长嘚山野菜已炪现孒供芣应求嘚局面 ,于湜许多哋区开始亾 工栽培山野菜,山野菜虽然对泩长环境婹求芣高,但湜茬亾 工栽培時还湜洧壹些技术因素存茬嘚,下面僦带汏家壹起孒解1下山野菜栽培技术 泩活狆随著亾 們对山野菜嘚重视 ,自然界狆自然泩长嘚山野菜已经炪现孒供芣应求嘚局面,于湜许多哋区开始亾 工栽培山野菜,山野菜虽然对泩长环境婹求芣高,但湜茬亾 工栽培時还湜洧壹些技术因素存茬嘚,下面僦带汏家壹起孒解壹下山野菜栽培技术洧哪些 。 山野菜栽培技术 1、蒲公

山药的功效与作用 固肠止泻

山药既能健脾益胃又能固肠止泻,可以平补脾气,加强补气运脾之功,能止大便,对于脾虚腹泻、胃肠功能减退的久泻症状也有一定的疗效。

洋芋是什么

又名马铃薯、洋芋、地蛋、山药蛋 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又称马铃薯、洋芋、山药蛋、薯仔(香港、广州人的惯称)等。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 有的学者认为土豆共有7个栽培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土豆栽培种是四倍体种。四倍体栽培种土豆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是于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后又传播到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土豆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

山莓的栽培技术

1、土地要求 山莓园的整地方法最好采用全面机械整地,深度为25-30厘米,整地时间宜在栽植前半年进行。 2、种植季节 不分南北,气温在0℃以上时都可以栽植,但以春秋两季为好。春季在3月中旬至4月下旬,秋季在10月中旬至11月下旬为栽植最佳时间。春季栽植的当年有少量挂果,秋季栽植的翌年夏季多数能挂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可连续结果30年以上。 盆栽山莓要选用口径30厘米以上的大盆,每盆一株,并在每年的春季或秋季换盆,栽植3年以上的山莓要换上口径40至50厘米的大缸,才能保证产量。植株根部要填入足够的基肥,以腐

韭菜的介绍

韭菜,一名起阳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种子和叶等入药。具健胃、提神、止汗固涩、补肾助阳、固精等功效。分布在全国各地。 性味:味甘、辛,性温,无毒。成分:含有挥发油及硫化物、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B/url]、维生素C等。 韭菜的概述 韭菜又名韭,山韭,丰本,扁菜,草钟乳,起阳草,长生韭,懒人菜,现代人还称之为蔬菜中的"VIAGRA",它以嫩叶和柔嫩的花茎,花,嫩籽等供人们食用。 韭菜原产于我国。据史书上面记载(约是战国至西汉初年的作品)《山海经》,"丹熏之山","北单之山"(今内蒙古

中药山药能用鲜山药代替吗

不可以。 一般来说中药山药的药性会强一些,其具有很好的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而新鲜山药则没有那么强的药性,主要是食疗滋补。 而且一般中药山药在制作的时候,会需要经过多个炮制的步骤来达到干燥的作用,在熬煮的时候不容易煮烂,而鲜山药若是长时间的煮制的话,很容易出现软烂的情况。 所以需要入药的话,那么无论是从质地方面,还是药性方面,新鲜山药是不可以代替中药山药的。

山葵的栽培技术

山萮菜为可食野生植物。在我国古代曾作为救荒食品加以利用;因其富有独特的辛辣味,已作为调味品被国内外开发利用。 《救荒本草》、《野菜博录》、《珍稀名优蔬菜80种》等古今文献中有其食用和保健方面的记述。 日本是人工栽培山萮菜较早较多的国家之一。早在350多年以前,日本即有人工种植,且开发出多种以其为原料的小菜、调味品等风味美食,被视为食中珍品。到20世纪末,日本年需求量已达8000多吨,且有相当一部分山萮菜原料需要进口。 [3] 一、山葵的种植条件要求 (一)温度 山葵性喜阴多湿,多年生草本植物,生育温度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