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容易缺铁
哪些人容易缺铁
人体有很多的营养元素,铁铁元素就是其中之一,而补铁的方法有很多,饮食补铁是最安全科学的方法之一。下面就来一起看看哪些人容易缺铁,补铁又应该吃什么吧。
哪些人容易缺铁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也是女性普遍的问题。据卫生署国民营养状况调查,台湾13~34岁女性普遍缺铁,美国的统计则指出,15%经期的妇女、30%的孕妇有缺铁性贫血。
女性容易得缺铁性贫血,主要是体内储存的铁质,会因为每次经期耗损,尤其是有子宫内膜异位或肌瘤问题的女性,月经出血量常比其他女性多,更容易贫血。此外,肠胃道溃疡出血、痔疮流血,甚至癌症,都是缺铁性贫血的可能病因。
缺铁性贫血另一类原因是摄取量不足或身体需求量加大。孕妇、3岁以下婴幼儿、素食或为瘦身节食的人,还有老人家,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险群。
哪些人容易患缺铁性贫血
(1)孕妇
孕期应注意摄入富含铁的食物。一方面摄入含血红素铁的动物性食物,如瘦猪肉、牛肉、羊肉、鸭肉、鸡肉及鱼类。动物血和肝脏含铁丰富,营养价值较高,但由于含有重金属等其他有毒有害的风险。有营养专家提示,猪肝中可能会含有重金属镉,对人体可造成危害。所以,要谨慎选择肝脏类和血块,在确定相对安全的情况下,每周可以适量进食1-2次。必要时,从妊娠第3个月开始,在医生指导补充铁剂及叶酸等其他维生素和矿物质。同时,注意摄入黑木耳、红枣等食物,全谷类,这类植物性食物含有的铁吸收率不高,可能通过摄入含维生素c丰富的蔬菜和水果来促进铁的吸收。
对于摄入肉类、肝脏、血块等食物较少以及素食者患贫血的风险可能较高,可以选择强化铁的食品,如强化铁的酱油。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使用铁剂作为预防和纠正缺铁或缺铁性贫血。
(2)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提倡母乳喂养,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铁剂,直至1周岁。人工喂养的应采用强化铁的配方奶粉,一般不需要额外补铁。由于牛奶中铁的含量和吸收率都很低,1岁以内不宜采用单纯牛乳喂养。
(3)足月儿
应尽量纯母乳喂养6个月,此后继续母乳喂养,同时及时添加富含铁食物如强化铁的米粉、肉类等。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应采用强化铁的配方乳,并及时添加富含铁的米粉、肉泥类。
(4)幼儿
应注意食物均衡和营养,纠正畏食和偏食等不良习惯,鼓励进食的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促进肠道铁的吸收。尽量采用强化铁的配方乳喂养。
宝宝为什么容易缺铁
1.体内铁的储备量不足
正常新生儿体内贮存的铁量足够供应出生后4~6个月间的造血需求,假如妈妈在孕期铁质摄入不足,就不能把足够的铁贮存在宝宝的肝内,宝宝出生后易患缺铁性贫血。
2.铁的摄入量不足
人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出生不久的婴儿,以乳类为主,乳类含铁量较低,每100毫升母乳含铁1毫克,每100毫升牛奶仅含铁0.1~0.5毫克,而且牛奶在肠道的吸收比母乳低,所以人工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快
铁是形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宝宝生长迅速,血容量增加也快,需铁量也快速增长。
4.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
有很多情况会引起宝宝缺铁,如牛奶过敏可发生慢性失血导致铁不足;慢性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影响铁吸收;反复感染会使铁消耗增多。
5.食物摄入影响
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及高磷低钙膳食能抑制铁的吸收。如果妈妈在食物制作过程中没有掌握科学的烹饪方法(植酸、草酸的科学去除法见“宝贝容易缺乏的营养素系(一)”),则容易使宝宝患上缺铁性贫血。
孕妇为什么容易缺铁
妇女容易缺铁,这是由于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的。
1.月经是丢失铁的重要渠道,因为每毫升血含铁0.5毫克,一般月经周期失血30毫升左右,失血50-100毫升者也不少见。
2.怀孕时的妊娠反应,如恶心、呕吐、偏食等,导致孕妇食欲不佳,导致铁的吸收量相应减少。
3.怀孕后,孕妇的血容量增加20%,需要增加200-600毫克铁。
4.胎儿对铁的需要是孕妇消耗铁的重要原因。从胚胎到出生胎儿共需要300-400毫克铁,都要从母体中摄取。
5.分娩时,失血是丢失铁的另一重要原因,经产妇平均失铁150毫克,初产妇失血更多,平均失铁高达290毫克。
6.胎盘形成,需要铁75毫克左右,也要动用母体内的贮存铁。
宝宝为什么容易缺铁
大多数宝宝贫血,主要是由于未及时添加富含铁质的离乳食品而引起的。此外,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通常还有哪些呢?下面我们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大多数宝宝贫血,主要是由于未及时添加富含铁质的离乳食品而引起的。此外,婴幼儿缺铁性贫血的原因通常还有:
1.体内铁的储备量不足
正常新生儿体内贮存的铁量足够供应出生后4~6个月间的造血需求,假如妈妈在孕期铁质摄入不足,就不能把足够的铁贮存在宝宝的肝内,宝宝出生后易患缺铁性贫血。
2.铁的摄入量不足
人体内的铁主要来源于食物,出生不久的婴儿,以乳类为主,乳类含铁量较低,每100毫升母乳含铁1毫克,每100毫升牛奶仅含铁0.1~0.5毫克,而且牛奶在肠道的吸收比母乳低,所以人工喂养的宝宝更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
3.生长发育快
铁是形成血红蛋白必需的原料,宝宝生长迅速,血容量增加也快,需铁量也快速增长。
4.铁的丢失或消耗过多
有很多情况会引起宝宝缺铁,如牛奶过敏可发生慢性失血导致铁不足;慢性腹泻等胃肠道疾病影响铁吸收;反复感染会使铁消耗增多。
5.食物摄入影响
食物中的植酸、草酸及高磷低钙膳食能抑制铁的吸收。如果妈妈在食物制作过程中没有掌握科学的烹饪方法(植酸、草酸的科学去除法见“宝贝容易缺乏的营养素系(一)”),则容易使宝宝患上缺铁性贫血。
你会给孩子补铁吗?
微量元素,如何补铁婴儿由粪便及皮肤损失的铁也较儿童和成人多,所以,如果不注意添加含铁的辅助食品,就会患或轻或重的缺铁性贫血。此时应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以防止本病的发生。 铁(Fe)在机体代谢中有同要的地位。铁在食物中的吸收串不高名导致缺乏。铁在机体中参与氧的运载、交换和组织呼吸过程。缺乏铁可导致缺铁性贫血,严重者免疫功能下降。
铁含量较高的食物包括牛羊的肉、肾、肝、牡蛎、豆、无花果干、坚果,特别是杏仁。
为什么孩子易患缺铁性贫血呢?
婴幼儿时期是孩子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血容量增加很快,铁质需要量相对较多。新生儿从母体带来的铁可以保证孩子4到6个月的使用,出生后6个月内的婴儿如果有足量的母乳喂养,一般不会发生缺铁性贫血,但若母乳量不足,以牛奶喂养为主,则因牛奶中铁的含量比母乳要低,且牛奶中铁的吸收率也较母乳低,故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早产儿更易发生本病。婴儿由粪便及皮肤损失的铁也较儿童和成人多,所以,如果不注意添加含铁的辅助食品,就会患或轻或重的缺铁性贫血。此时应及时添加富含铁的辅食,以防止本病的发生。
专家提醒:较大儿童如果饮食习惯不良,如偏食、挑食、拒食或营养供应较差,也可导致本病。另外,钩虫病、溃疡病、鼻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长期腹泻、呕吐、肠炎、脂肪痢等,均会影响营养素
包括铁的吸收,急、慢性感染,食欲减退,胃肠道吸收不良,也可引起本病。
缺铁容易引发脑血栓
过去已有研究显示,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患者是血栓的高风险人群。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胸腔》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600多名患有这种病的人的血液样本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血液中铁元素的含量越低,出现血栓的风险就越高。
参加研究的克莱尔·绍夫林说,本次研究的大部分患者都没有其他已知的会导致血栓的风险因素,因此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患血栓高风险的原因可能是,疾病导致他们鼻子和肠道的毛细血管经常出血,使血液中的铁元素流失,增加了血栓风险。
研究还发现,部分患者在服用补铁药物后出现血栓的风险就相对低很多。这说明血栓高风险人群也许可以通过补铁来预防出现血栓。
研究人员认为,机体中有一种容易导致血栓的蛋白质,指导这种蛋白质合成的基因可以感知血液中铁元素的含量,如果铁元素含量较低,就会生成较多的这种蛋白质,导致形成血栓。
这种联系可能是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因为血栓虽然有害,但也可以帮助凝血。人们如果受伤后大量失血,随着血液中铁元素含量的降低,机体就会大量释放导致血栓的蛋白质来帮助止血。
血栓是血液沉淀在血管内壁的小块,它会影响血流,如果从血管壁上脱落,随血液进入肺部等关键器官的血管,可能带来生命危险。
男人容易缺锌
研究发现,部分男性不育患者的生育障碍与微量元素的缺乏有关。现在已知的与生育有关的微量元素主要有:锌、铜、硒、锰、镁等。在这些微量元素中尤以锌的缺乏最为常见,锌缺乏时就会使精子的活力降低而导致不育。
正常人血清锌浓度约为80~110微克/毫升,而精液中锌的含量为80~250微克/毫升(1.2~3.8毫摩尔/升)。如果锌的含量过低也会造成男性不孕。锌是人体的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参与多种酶的活性和许多生理过程。
长期缺锌可以影响垂体的功能,使促性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减少,精子生成障碍,不仅精子数量减少.而且死精子过多。此外缺锌可使前列腺液中的酶活性发生异常性改变,影响精液的液化和精子的正常运动,使精子的顶体功能异常,泳动和穿透卵子的能力下降,从而造成不孕。
对于缺锌所致的男性不育症,可以通过口服硫酸锌等锌剂予以治疗。在补锌后,病人的血清锌、血浆睾丸素的含量以及精液中精子的数量会成倍增长,从而恢复生育能力。
锌对人体的作用非常大,而缺锌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缺锌所致的男性不孕患者,除应请医生予以积极治疗外,平时还应注意多吃一些富含锌的食物,如牡蛎、肝、花生、核桃、燕麦等,以补充体内锌的不足。
哪些人容易缺锌
偏食者:服用锌可减缓症状;素食者:因植物性食物中含锌量比较低;
学龄前儿童:锌能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几率,能促进生长发育。生长发育迅速者;想改善性功能与生殖能力的男性;
患恶性肿瘤或感染性疾病患者:锌可使白血球作用增强,提高免疫功能;
老年人:锌可调整生理老化带来的免疫系统紊乱;
患慢性肾脏病或尿毒症患者:该病特别容易流失人体内的锌;
严重青春痘或粉刺患者:锌可促进胶原蛋白形成缓解症状;
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对锌吸收功能会降低,排出却增加,容易缺乏;
月经不调者;湿疹患者:血液中锌含量偏低需要补充;
孕妇及哺乳的妇女:可预防婴儿畸形和神经系统功能改变;前列腺发生疾病者。
哪些人容易缺铁
哪些人容易缺铁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也是女性普遍的问题。据卫生署国民营养状况调查,台湾13~34岁女性普遍缺铁,美国的统计则指出,15%经期的妇女、30%的孕妇有缺铁性贫血。
女性容易得缺铁性贫血,主要是体内储存的铁质,会因为每次经期耗损,尤其是有子宫内膜异位或肌瘤问题的女性,月经出血量常比其他女性多,更容易贫血。此外,肠胃道溃疡出血、痔疮流血,甚至癌症,都是缺铁性贫血的可能病因。
缺铁性贫血另一类原因是摄取量不足或身体需求量加大。孕妇、3岁以下婴幼儿、素食或为瘦身节食的人,还有老人家,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险群。
女人容易缺的维生素是什么
一、维生素C
维生素c对人体的作用是非常强大的,维生素c能够促进骨骼的生长,如果确实的话很有可能会导致腰腿疼痛。一些女性朋友在平时可能会导致腰膝酸软出现,那么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及时补充身体里面的维生素c了。
二、维生素a
维生素a的主要功能就是保证上皮细胞的功能正常,如果维生素E缺失的话就很有可能会导致皮肤弹性下降,那么女性朋友也就会出现衰老的症状。所以一些爱美的女性要想保证自己的容颜,一定要注意及时补充维生素a。
三、维生素B1
维生素b1可以帮助女性朋友消化,消化的好就可以保证身体的新陈代谢,气色会变得红润。如果缺失维生素b,女性朋友很有可能会出现牙疼的症状,所以如果出现牙疼和面目苍白的情况可以去医院进行检查,在平时就应该多吃一些瓜果蔬菜了。
四、维生素D
维生素d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在血钙浓度低的时候可以分泌肾及骨细胞,维生素d的出现可以降低心脏病的发生几率,所以女性朋友如果缺失维生素d的话对身体的健康也是会有很大威胁的。
哪些人容易缺铁
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类型,也是女性普遍的问题。据卫生署国民营养状况调查,台湾13~34岁女性普遍缺铁,美国的统计则指出,15%经期的妇女、30%的孕妇有缺铁性贫血。
女性容易得缺铁性贫血,主要是体内储存的铁质,会因为每次经期耗损,尤其是有子宫内膜异位或肌瘤问题的女性,月经出血量常比其他女性多,更容易贫血。此外,肠胃道溃疡出血、痔疮流血,甚至癌症,都是缺铁性贫血的可能病因。
缺铁性贫血另一类原因是摄取量不足或身体需求量加大。孕妇、3岁以下婴幼儿、素食或为瘦身节食的人,还有老人家,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危险群。
那么,缺铁又会有哪些症状呢?
缺铁的常见症状
现代社会工作压力、饮食不均衡、熬夜、抽烟喝酒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男性缺铁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相应地表现出:神经衰弱、记忆力减退、头昏脑涨、注意力不集中、反应迟钝、性功能障碍等。常熬夜人易患肠胃毛病,还常伴有腰膝酸软、手脚冰冷、失眠等症状。
女 性缺铁的表现没有特异性,容易疲乏、注意力不集中、怕冷、抵抗力下降、月经量少、闭经或量多、痛经、皮肤易产生皱纹色斑、口腔易发溃疡、失眠多梦、阵发性 头痛、易心慌等,缺铁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发生缺铁性贫血,表现出萎黄、唇无血色、发无光泽等,同时前述的缺铁症状更加严重。
因为轻微缺铁就会影响细胞中血红素酶复合体的活性,影响细胞能量转化率,减低细胞新陈代谢率,从而发生以上症状。
大部分母乳婴儿都容易缺铁
1、母乳营养丰富,容易消化吸收,是宝宝的最佳食品。母乳中铁的含量较低,虽然母乳含有载铁蛋白,可以提高铁的生物利用率,但由于宝宝对铁需求量较大,超过4个月的宝宝无法单纯从母乳中获得足够的铁。
2、宝宝生长发育加快;宝宝的生长发育十分迅速,4-5个月为初生时体重的2倍,1岁时为初生时体重的3倍,血容量也迅速增加。铁是形成血红蛋白所必需的原料,如果宝宝摄入的铁不能及时达到供求平衡,就容易发生缺铁,引起贫血。
3、铁的消耗或丢失过多;如宝宝有牛奶过敏、慢性腹泻、反复感染等情况,会导致铁的吸收减少,消耗增加,引起缺铁。
吃含铁少的食物,长此以往肯定缺铁;但是长期吃含铁高的食物,不见得不缺铁哦!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食物当中有不少成分可以跟铁牢固结合,阻止人体吸收。单宁酸、植酸我就不提了,就连水也有这种效果:游离的铁离子很快发生水解反应,变成难溶的氢氧化物。
因此,光看食物的含铁量还不够,必须关注铁的形态。实验证明,以血红素形式存在的铁才是“好铁”,不仅能对常见仇家免疫,还跟消化道上皮细胞保持良好关系,获得最佳吸收效率。
首先看食材的来源,如果是植物性食物,它们不含血红素,里头的铁肯定不是血红素形式的。
对于动物来源的食材我们还要看肉色,红色的通常富含血红素。这个方法的幕后原理是红色的肉含有肌红蛋白,而肌红蛋白分子的核心就是血红素。
1、看面色:面色、指甲根处有较大区域泛白,嘴唇及舌头表面呈现白色或淡红色,宝宝经常精神萎靡等。
2、看活动量:宝宝懒得动易累,腿脚软弱无力,看东西时易走神,不耐烦。
3、看饭量:宝宝不喜进食,偏食挑食,喝水特别多。
4、看免疫力:每到换季时节,流感来了,宝宝就会生病,免疫力变得低下,各种病毒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接踵而至。
5、看情绪:宝宝情绪开始烦躁不安,脾气开始更极端化,总闹腾。
哪些人容易缺铁
1、妇女级别:有一些妇女月经量特别多,以及妊娠期或者是哺乳期的妇女,因为流失了过多的血液,而产生的贫血。
2、早产婴儿:一些早产儿还未吸收完营养,以及母亲本来就有贫血症,而仅以含铁较少的人乳或牛乳喂养,容易患贫血。
3、挑食人群:有些人群饮食习惯不规律,很喜欢挑食,偏食,那么就很容易造成营养缺乏而贫血。
4、慢性疾病:有些人本身带有慢性炎症,感染,肾病或者肝病,并且使身体内的内分泌功能紊乱,而促使了贫血的发生。
5、放射人群:有些人因为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原因,常年要接触一些有关于化学毒物或者放射性物质,就会引发贫血。
6、青少年人:有些一些青少年,因为身体迅速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也会比较多,如果提供不足,就易患贫血。
为什么宝宝容易缺铁
1、母体会通过胎盘和血液给胎儿提供充足的铁,这些铁会储存在宝宝身体组织和血红蛋白中,这些储备铁在出生6个月后就会消耗完,此时,母乳的营养已经不能满足宝宝对铁的需求,如果饮食不做调整,宝宝很容易缺铁。
2、婴儿1岁时体重增至初生时的3倍,这期间铁质消耗很快,也很容易供给不足,而且一些早产儿的体重可增至5~6倍(追赶性生长),对铁的需求量更大。
指甲容易断裂是缺什么 缺铁
指甲缺铁不仅会导致指甲变白,还可能导致指甲断裂,因为缺铁易导致人体贫血现象,指甲供血不足,发生指甲断裂现象。
多食用含铁丰富的食物,如:蛋黄、海带、紫菜、木耳、猪肝、桂圆、猪血等。若是缺铁比较严重的,建议咨询医师,口服补铁制剂富马酸亚铁、硫酸亚铁、乳酸亚铁等。而前两者对肠胃的刺激要远远大于乳酸亚铁。有肠胃疾病的患者不建议服用富马酸亚铁和硫酸亚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