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胰腺炎的症状 腹部包块
慢性胰腺炎的症状 腹部包块
单纯性慢性胰腺炎腹部检查一般多正常,在急性发作时可有压痛。如有胰腺假性囊肿形成时,左上腹或脐上可触及到包块,并可伴有压痛和肌紧张。
子宫肉瘤症状 腹部包块
多见于子宫肌瘤肉瘤变者;包块迅速增大,若肉瘤向阴道内生长、常感阴道内有块物突出。子宫常增大,外形不规则,质地偏软。
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的区别 患病地方不同
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自身消化性的化学性炎症,是属于全身性的炎症。
慢性胰腺炎:慢性胰腺炎是胰腺自身的慢性炎症,也就是说主要患病地方是胰腺,比如胰腺纤维化、胰腺腺泡萎缩等都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胰腺炎症状。
胰腺炎的症状及体征
一、 胰腺炎的分类及症状
1.急性胰腺炎:
多数为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的上腹痛,并多向肩背部放射,病人自觉上腹及腰背部有“束带感”。若为水肿性胰腺炎,腹痛多为持续性伴有阵发加重,采用针刺或 注入解痉药物而能使腹痛缓解;若为出血性胰腺炎,则腹痛十分剧烈,常伴有休克,采用一般的止痛方法难以止痛。恶心呕吐发病之初即出现,其特点是呕吐后不能使腹痛缓解。呕吐的频度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水肿性胰腺炎中,不仅有恶心,还常呕吐1~3次不等;在出血性胰腺炎时,则呕吐剧烈或为持续性频频干呕。可有发热,黄疸等。发热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多一致。水肿性胰腺炎,可不发热或仅有轻度发热;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可出现高热,若发热不退,则可能有并发症出现,如胰腺脓肿等。黄疸的发生,可能为并发胆道疾病或为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所致。
有极少数患者发病非常急骤,可能无明显症状或出现症状不久,即发生休克或死亡,称为猝死型或暴发性胰腺炎。
2.慢性胰腺炎:
轻重不等。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亦可以有明显的多种临床表现。多至90%的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腹痛,间隔数月或数年发作一次,为持续性疼痛。疼痛严重时伴恶心、呕吐。这类患者的腹痛常有体位的特点。患者喜蜷曲卧位、坐位或前倾位,平卧位或直立时腹痛加重。轻症病人无腹泻症状,但重症病人腺泡破坏过多,分泌减少,即出现症状。表现为腹胀与腹泻,每天大便3~4次,量多,色淡,表面有光泽和气泡,恶臭,多呈酸性反应,病人出现消瘦、无力和营养不良等表现。
一些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食欲下降、恶心、乏力、消瘦等症状常见于胰腺功能受损严重的患者。如胰岛受累明显可影响糖代谢,约10%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此外,合并胆系疾病或胆道受阻者可有黄疸。假性囊肿形成者可触及腹部包块。少数患者可出现胰性腹水。此外,慢性胰腺炎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胰腺炎患者可发生多发性脂肪坏死。皮下脂肪坏死常在四肢出现,可在皮下形成硬性结节。
二、体征
1.急性胰腺炎
多平卧或侧位,但喜静卧。在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时,可有血压下降,脉搏及呼吸加快,甚至出现休克。在急性出血坏死胰腺炎时,可以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腹部多平坦,但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可因肠麻痹而出现腹胀,并发胰腺囊肿或脓肿时,可有局限性隆起。压痛、反跳痛与肌紧张可因病变程度和部位不同而各异。也常在上腹部发现肿块。肠胀气时,叩诊呈鼓音,若腹腔有渗液时,则叩诊呈浊音,并可测出移动性浊音。肠麻痹时,可呈“安静腹”。
2.慢性胰腺炎
患者喜蜷曲卧位、坐位或前倾位,平卧位或直立时腹痛加重。根据实验,用电刺激胰头部,疼痛发生在右上腹,刺激胰尾部,疼痛在左上腹。除向背部放射外,少数向下胸部、肾区及睾丸放散。横膈受累,可有肩部放射性疼痛。
胰腺炎的症状是什么
胰腺炎是一种危害极大的疾病,那胰腺炎有哪些症状?相信这是大家都很关心这个问题。因为只有知道胰腺炎的症状才能及时发现胰腺炎病情,才能及时治疗,这是很重要的。下面就为大家介绍胰腺炎的症状。
急性胰腺炎
多数为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的上腹痛,并多向肩背部放射,病人自觉上腹及腰背部有“束带感”。若为水肿性胰腺炎,腹痛多为持续性伴有阵发加重,采用针刺或注入解痉药物而能使腹痛缓解;若为出血性胰腺炎,则腹痛十分剧烈,常伴有休克,采用一般的止痛方法难以止痛。恶心呕吐发病之初即出现,其特点是呕吐后不能使腹痛缓解。呕吐的频度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水肿性胰腺炎中,不仅有恶心,还常呕吐1~3次不等;在出血性胰腺炎时,则呕吐剧烈或为持续性频频干呕。可有发热,黄疸等。发热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多一致。水肿性胰腺炎,可不发热或仅有轻度发热;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可出现高热,若发热不退,则可能有并发症出现,如胰腺脓肿等。黄疸的发生,可能为并发胆道疾病或为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所致。
有极少数患者发病非常急骤,可能无明显症状或出现症状不久,即发生休克或死亡,称为猝死型或暴发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轻重不等。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亦可以有明显的多种临床表现。多至90%的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腹痛,间隔数月或数年发作一次,为持续性疼痛。疼痛严重时伴恶心、呕吐。这类患者的腹痛常有体位的特点。患者喜蜷曲卧位、坐位或前倾位,平卧位或直立时腹痛加重。轻症病人无腹泻症状,但重症病人腺泡破坏过多,分泌减少,即出现症状。表现为腹胀与腹泻,每天大便3~4次,量多,色淡,表面有光泽和气泡,恶臭,多呈酸性反应,病人出现消瘦、无力和营养不良等表现。
一些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食欲下降、恶心、乏力、消瘦等症状常见于胰腺功能受损严重的患者。如胰岛受累明显可影响糖代谢,约10%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此外,合并胆系疾病或胆道受阻者可有黄疸。假性囊肿形成者可触及腹部包块。少数患者可出现胰性腹水。此外,慢性胰腺炎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胰腺炎患者可发生多发性脂肪坏死。皮下脂肪坏死常在四肢出现,可在皮下形成硬性结节。
以上是胰腺炎的症状,现在患者对胰腺炎有哪些症状有全新的认识了吧。一旦患上了,就要及时治疗,避免耽误治疗病情的最佳时期。最后祝愿患者早日康复,生活幸福!
胰腺癌患者喝酒的可怕后果
一位长期酗酒者,近1年半来腹部频繁剧痛,7次入院治疗,6次都是腹痛一缓解就拒绝进一步检查治疗要求出院,在第7次入院时检查发现其因长期饮酒和消极治疗已导致慢性胰腺炎,大幅提高患癌风险。专家提醒,长期酗酒的40岁以上者是胰腺癌高发人群,腹痛频发宜及早就医遵医嘱治疗。
患者李某今年41岁,有10多年酒龄和20多年烟龄,每天要喝半斤高度白酒、抽20支烟。2006年12月底一次大量喝酒后,突发上腹剧烈胀痛只能弯腰抱膝,呕吐后不能缓解,被家人送到医院就诊。经初步化验检查,医生怀疑其为急性胰腺炎,并建议做进一步检查治疗,但李某认为自己输液后腹痛明显缓解拒绝进一步检查治疗。后来的1年半中,他5次因同样症状反复入院,每次发病前均有饮酒史,但每次都是症状缓解后便出院。日前第7次入院检查时,医生发现他右上腹部有一5.4×5×3.4厘米的质硬包块,经家人劝说后他做了超声内镜引导下胰头细针穿刺活检,虽排除了癌症,但李某胰腺出现了严重病变,为慢性胰腺炎晚期,已对其肝脏、胰腺功能发生了不可逆的损害。
专家说,慢性胰腺炎患者多见于30至60岁人群,男性远多于女性,多是由于胆道疾病、慢性酒精中毒等导致胰腺实质性进行性损害,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或持续性腹痛、腹泻或脂肪痢、消瘦、营养不良、腹部包块、黄疸和糖尿病等。长期酗酒是导致慢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这是因为酒精能引起胰腺损害,可使胰腺炎症反复发作最终导致慢性胰腺炎,会增加胰腺癌几率。因此40岁以上、长期酗酒者要注意定期检查胰腺,当有反复腹痛、腹泻、消瘦、食欲不振、血糖增高等症状,应及早就诊、遵医嘱治疗,并须禁酒、戒烟,避免饱食和油腻,以免进一步加重病情。
看到上面的案例你是否对酒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呢,因此生活中那些爱饮酒的人士一定要注意了,为了自己的身体请戒掉这些不好的习惯,以免遭到胰腺癌的侵袭,受到很大的危害。
慢性胰腺炎症状有哪些呢
慢性胰腺炎症状首先会引起腹痛,大多数的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腹痛。痛疼的时候为持续性疼痛。在中上腹部处,疼痛严重时会恶心、呕吐。疼痛部位与炎症部位一致。喝酒,高脂、高蛋白饮食都会导致发病。
慢性胰腺炎症状会引起腹泻,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这个症状。表现为腹胀与腹泻,病人出现消瘦、无力和营养不良等表现。患者食欲下降、乏力、等症状。此外,慢性胰腺炎还会出现上消化道出血。
积极防治相关疾病。胆系疾病是老年人的常见病。此外,与本病发病有关的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脂血症等也必须积极防治。患有急性胰腺炎者必须积极治疗,彻底治愈,以免留下后患。
饮食上一定要禁酒,盐也不宜多吃。调味品不宜太酸、太辣。因为能增加胃液分泌,加重胰腺负担。易产气使腹胀的食物不宜吃如炒黄豆、蚕豆、豌豆、红薯等。
症状其一就是引起腹痛。这种症状是最为普遍的,很多的胰腺炎患者都会出现腹痛的症状。就是发生在中腹部的疼痛,还有的人出现在左右上腹部的疼痛。这种腹痛比较剧烈,严重的会牵连到患者的背部,腰部。一般的在饮酒以后的一至两天内发作,或者是在吃饱饭以后发作。
还会引起恶心,呕吐的症状。经常是在发生腹痛的时候,一起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是一起并发的症状。呕吐是很严重的,经常频繁的呕吐,呕吐的内容物多是在十二指肠内的食物。
还会引起腹胀的症状。有的患者经常出现上腹部胀痛。在吃饱饭以后,或者不吃饭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种情况。
还有的患者出现高热,寒战,的症状。严重的胰腺炎患者出现脉搏细速,血压急速下降,等严重的出现休克现象。
一些胆道疾病或者是酒精中毒等都可能导致慢性胰腺炎,胆道疾病或者是酒精中毒可以使得人体的胰腺实质发生损害甚至出现纤维化或者是钙化,还可能导致人的胰腺实质出现假性囊肿,也可以使得患者的胰岛细胞减少或者是萎缩,从而引起慢性胰腺炎。当患者发生慢性胰腺炎之后,症状表现各种各样,常见的症状有腹痛,身体削瘦,营养不良,腹泻等。如果慢性胰腺炎发展到后期可能导致患者的腹部出现包块。
慢性胰腺炎会使得患者的胰腺实质发生坏死出血,还可能导致患者的胰腺实质出现脂肪坏死。这种疾病不光影响到人体的胰腺,还会影响到人体的其他器官。慢性胰腺炎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对人体的危害比较大,而且慢性胰腺炎具有较高的死亡率。
当患者出现慢性胰腺炎之后比较常见的症状就是腹痛,患者通常具有剧烈的腹痛,腹痛一般开始于人的中上腹部,有时候腹痛也可以发生在人体的右上腹部或者是左上腹部,慢性胰腺炎导致的腹痛是一种放射性的腹痛,这种腹痛甚至可以蔓延到人体的背部。
有的慢性胰腺炎患者可以伴有恶心的症状,通常恶心能够引起剧烈的呕吐,同时还会与腹痛伴发。患者的呕吐现象通常非常频繁,呕吐物一般都是来自着患者的胃以及十二指肠,偶尔可以发现呕吐物呈现出咖啡一样颜色。
胰腺炎的早期症状
胰腺炎早期症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作的持续性的上腹部剧痛,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血清和尿淀粉酶活力升高,严重者可发生腹膜炎和休克。慢性胰腺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功能不足的征象,可有腹痛、腹部包块、黄疸、脂肪泻、糖尿病等表现。
腹痛 最主要的症状多为突发性上腹或左上腹持续性剧痛或刀割样疼痛,上腹腰部呈束带感,常在饱餐或饮酒后发生,伴有阵发加剧,可因进食而增强,可波及脐周或全腹。常向左肩或两侧腰背部放射。疼痛部位通常在中上腹部,如胰头炎症为主,常在中上腹偏右;如胰体、尾炎为主,常在中上腹部及左上腹。疼痛在弯腰或起坐前倾时可减轻。有时单用吗啡无效,若合并胆管结石或胆道蛔虫,则有右上腹痛,胆绞痛。
恶心呕吐2/3的病人有此症状,发作频繁,早期为反射性,内容为食物、胆汁。晚期是由于麻痹性肠梗阻引起,呕吐物为粪样。如呕吐蛔虫者,多为并发胆道蛔虫病的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者的呕吐常于腹痛时出现,胆源性胰腺炎者的呕吐常在腹痛发生之后。
发热多为中度热:38°~39℃之间,一般3~5天后逐渐下降。但重型者则可持续多日不降,提示胰腺感染或脓肿形成,并出现中毒症状,严重者可体温不升。合并胆管炎时可有寒战、高热。
手足抽搐为血钙降低所致。系进入腹腔的脂肪酶作用,使大网膜、腹膜上的脂肪组织被消化,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后者与钙结合为不溶性的脂肪酸钙,因而血清钙下降。
休克多见于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由于腹腔、腹膜后大量渗液出血,肠麻痹肠腔内积液,呕吐致体液丧失引起低血容量性休克。另外吸收大量蛋白质分解产物,导致中毒性休克的发生。主要表现烦燥、冷汗、口渴,四肢厥冷,脉细,呼吸浅快、血压下降,尿少。严重者出现紫绀、呼吸困难,谵妄、昏迷、脉快、血压测不到,无尿、肾功衰竭等。
胰腺炎的症状
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酶消化胰腺本身组织而引起的化学性炎症。
慢性胰腺炎是指胰腺的复发性的或持续性的炎性病变。其发病原因与胆汁或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胰管或胰管梗阻。其他如创伤和手术,某些感染、药物、高血钙或高脂血症等,也是胰腺炎诱发因素。
胰腺炎早期症状临床特点是突然发作的持续性的上腹部剧痛,伴有发热、恶心、呕吐,血清和尿淀粉酶活力升高,严重者可发生腹膜炎和休克。
慢性胰腺炎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急性胰腺炎或胰腺功能不足的征象,可有腹痛、腹部包块、黄疸、脂肪泻、糖尿病等表现。
胰腺炎的表现症状
急性胰腺炎:多数为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的上腹痛,并多向肩背部放射,病人自觉上腹及腰背部有“束带感”。若为水肿性胰腺炎,腹痛多为持续性伴有阵发加重,采用针刺或注入解痉药物而能使腹痛缓解;若为出血性胰腺炎,则腹痛十分剧烈,常伴有休克,采用一般的止痛方法难以止痛。恶心呕吐发病之初即出现,其特点是呕吐后不能使腹痛缓解。呕吐的频度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水肿性胰腺炎中,不仅有恶心,还常呕吐1~3次不等;在出血性胰腺炎时,则呕吐剧烈或为持续性频频干呕。可有发热,黄疸等。发热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多一致。水肿性胰腺炎,可不发热或仅有轻度发热;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可出现高热,若发热不退,则可能有并发症出现,如胰腺脓肿等。黄疸的发生,可能为并发胆道疾病或为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所致。
慢性胰腺炎:轻重不等。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亦可以有明显的多种临床表现。多至90%的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腹痛,间隔数月或数年发作一次,为持续性疼痛。疼痛严重时伴恶心、呕吐。这类患者的腹痛常有体位的特点。患者喜蜷曲卧位、坐位或前倾位,平卧位或直立时腹痛加重。轻症病人无腹泻症状,但重症病人腺泡破坏过多,分泌减少,即出现症状。表现为腹胀与腹泻,每天大便3~4次,量多,色淡,表面有光泽和气泡,恶臭,多呈酸性反应,病人出现消瘦、无力和营养不良等表现。
一些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食欲下降、恶心、乏力、消瘦等症状常见于胰腺功能受损严重的患者。如胰岛受累明显可影响糖代谢,约10%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此外,合并胆系疾病或胆道受阻者可有黄疸。假性囊肿形成者可触及腹部包块。少数患者可出现胰性腹水。此外,慢性胰腺炎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胰腺炎患者可发生多发性脂肪坏死。皮下脂肪坏死常在四肢出现,可在皮下形成硬性结节。
胰腺炎有哪些表现
急性胰腺炎
多数为突然发病,表现为剧烈的上腹痛,并多向肩背部放射,病人自觉上腹及腰背部有“束带感”。若为水肿性胰腺炎,腹痛多为持续性伴有阵发加重,采用针刺或注入解痉药物而能使腹痛缓解;若为出血性胰腺炎,则腹痛十分剧烈,常伴有休克,采用一般的止痛方法难以止痛。恶心呕吐发病之初即出现,其特点是呕吐后不能使腹痛缓解。呕吐的频度亦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水肿性胰腺炎中,不仅有恶心,还常呕吐1~3次不等;在出血性胰腺炎时,则呕吐剧烈或为持续性频频干呕。可有发热,黄疸等。发热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多一致。水肿性胰腺炎,可不发热或仅有轻度发热;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可出现高热,若发热不退,则可能有并发症出现,如胰腺脓肿等。黄疸的发生,可能为并发胆道疾病或为肿大的胰头压迫胆总管所致。
有极少数患者发病非常急骤,可能无明显症状或出现症状不久,即发生休克或死亡,称为猝死型或暴发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
轻重不等。可无明显临床症状,亦可以有明显的多种临床表现。多至90%的患者存在程度不同的腹痛,间隔数月或数年发作一次,为持续性疼痛。疼痛严重时伴恶心、呕吐。这类患者的腹痛常有体位的特点。患者喜蜷曲卧位、坐位或前倾位,平卧位或直立时腹痛加重。轻症病人无腹泻症状,但重症病人腺泡破坏过多,分泌减少,即出现症状。表现为腹胀与腹泻,每天大便3~4次,量多,色淡,表面有光泽和气泡,恶臭,多呈酸性反应,病人出现消瘦、无力和营养不良等表现。
一些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食欲下降、恶心、乏力、消瘦等症状常见于胰腺功能受损严重的患者。如胰岛受累明显可影响糖代谢,约10%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此外,合并胆系疾病或胆道受阻者可有黄疸。假性囊肿形成者可触及腹部包块。少数患者可出现胰性腹水。此外,慢性胰腺炎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胰腺炎患者可发生多发性脂肪坏死。皮下脂肪坏死常在四肢出现,可在皮下形成硬性结节。
急性胰腺炎的表现
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主要症状为腹痛、恶心、呕吐、发热,而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可出现休克、高热、黄疸、腹胀以至肠麻痹、腹膜刺激征以及皮下出现淤血斑等。
1.一般症状
(1)腹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往往在暴饮暴食或极度疲劳之后发生,多为突然发作,位于上腹正中或偏左。疼痛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似刀割样。疼痛向背部、胁部放射。若为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发病后短暂时间内即为全腹痛、急剧腹胀,同时很快即出现轻重不等的休克。
(2)恶心、呕吐:发作频繁,起初为进入食物胆汁样物,病情进行性加重,很快即进入肠麻痹,则吐出物为粪样。
(3)黄疸:急性水肿型胰腺炎出现的较少,约占1/4。而在急性出血性胰腺炎则出现的较多。
(4)脱水:急性胰腺炎的脱水主要因肠麻痹、呕吐所致,而重型胰腺炎在短短的时间内即可出现严重的脱水及电解质紊乱。出血坏死型胰腺炎,发病后数小时至10几小时即可呈现严重的脱水现象,无尿或少尿。
(5)由于胰腺大量炎性渗出,以致胰腺的坏死和局限性脓肿等,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体温升高。若为轻型胰腺炎,一般体温在39℃以内,3~5天即可下降。而重型胰腺炎,则体温常在39~40℃,常出现谵妄,持续数周不退,并出现毒血症的表现。
(6)少数出血坏死性胰腺炎,胰液以至坏死溶解的组织沿组织间隙到达皮下,并溶解皮下脂肪,而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使局部皮肤呈青紫色,有的可融成大片状,在腰部前下腹壁,亦可在脐周出现。
(7)胰腺的位置深在,一般的轻型水肿型胰腺炎在上腹部深处有压痛,少数前腹壁有明显压痛。而急性重型胰腺炎,由于其大量的胰腺溶解、坏死、出血,则前、后腹膜均被累及,全腹肌紧、压痛,全腹胀气,并可有大量炎性腹水,可出现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出现麻痹性肠梗阻。
(8)由于渗出液的炎性刺激,可出现胸腔反应性积液,以左侧为多见,可引起同侧的肺不张,出现呼吸困难。
(9)大量的坏死组织积聚于小网膜囊内,在上腹可以看到一隆起性包块,触之有压痛,往往包块的边界不清。少数病人腹部的压痛等体征已不明显,但仍然有高热、白细胞计数增高以至经常性出现似“部分性肠梗阻”的表现。
2.局部并发症
(1)胰腺脓肿:常于起病2~3周后出现。此时患者高热伴中毒症状,腹痛加重,可扪及上腹部包块,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穿刺液为脓性,培养有细菌生长。
(2)胰腺假性囊肿:多在起病3~4周后形成。体检常可扪及上腹部包块,大的囊肿可压迫邻近组织产生相应症状。
3.全身并发症
常有急性呼吸衰竭、急性肾衰竭、心力衰竭、消化道出血、胰性脑病、败血症及真菌感染、高血糖等并发症。
胰腺癌的症状
1、消化道症状
胰腺癌最多见的为食欲不振,其次有恶心、呕吐,可有腹泻或便秘甚至黑便,腹泻常常为脂肪泻。食欲不振和胆总管下端及胰腺导管被肿瘤阻塞,胆汁和胰液不能进入十二指肠有关。胰腺的梗阻性慢性胰腺炎导致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也必然会影响食欲。少数病人出现梗阻性呕吐。约10%病人有严重便秘。
由于胰腺外分泌功能不良而致腹泻:脂肪泻为晚期的表现,但较罕见。胰腺癌也可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表现为呕血、黑便。脾静脉或门静脉因肿瘤侵犯而栓塞,继发门静脉高压症,也偶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2、黄疸
黄疸是胰腺癌,特别是胰头癌的重要症状。黄疸属于梗阻性,伴有小便深黄及陶土样大便,是由于胆总管下端受侵犯或被压所致。黄疸为进行性,虽可以有轻微波动,但不可能完全消退。黄疸的暂时减轻,在早期与壶腹周围的炎症消退有关,晚期则由于侵入胆总管下端的肿瘤溃烂腐脱,壶腹肿瘤所产生的黄疸比较容易出现波动。胰体尾癌在波及胰头时才出现黄疸。有些胰腺癌病人晚期出现黄疸是由于肝转移所致。约1/4的病人合并顽固性的皮肤瘙痒,往往为进行性。
3、腹痛
疼痛是胰腺癌的主要症状,不管癌位于胰腺头部或体尾部均有疼痛。除中腹或左上腹、右上腹部疼痛外,少数病例主诉为左右下腹、脐周或全腹痛,甚至有睾丸痛,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当癌累及内脏包膜、腹膜或腹膜后组织时,在相应部位可有压痛。
4、消瘦、乏力
胰腺癌和其他癌不同,常在初期即有消瘦、乏力。
5、腹部包块
胰腺深在,于后腹部难摸到,腹部包块系癌肿本身发展的结果,位于病变所在处,如已摸到肿块,多属进行期或晚期。慢性胰腺炎也可摸到包块,与胰腺癌不易鉴别。
晚期胰头癌有何症状
胰头癌的发病原因至今仍不十分清楚,但已发现某些因素与胰腺癌的发病关系密切。大量的研究支持胰腺癌与吸烟有确切的相关性。脂肪膳食在实验模型中被认为可能与胰腺癌有关,且更高的体重指数也和风险增高相关。对化学物质如β-萘胺及对二氨基联苯的职业暴露也和胰腺癌发生风险升高有关。患有糖尿病、慢性胰腺炎和胆石症的病人,胰腺癌的发病率较正常人高2~4倍。胰腺癌患者的亲属患胰腺癌的危险性增高,约有35%的胰腺癌是通过遗传形成的。
胰头癌的症状主要包括中上腹部饱胀不适、隐痛、钝痛、胀痛;恶心、食欲不振或饮食习惯改变;体重减轻;黄疸,皮肤瘙痒、小便色黄、大便色淡甚至呈白陶土样;排便习惯改变、脂肪泻;抑郁;胰腺炎发作;糖尿病症状;消化道出血,贫血,发热,血栓性静脉炎或动静脉血栓形成,小关节红、肿、热、痛,关节周围皮下脂肪坏死,原因不明的睾丸疼痛等。大多数胰头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胰头癌的体征主要包括皮肤、巩膜黄染,肝脏、胆囊、脾肿大,上腹部压痛或包块。出现腹水、腹部包块、浅表淋巴结肿大等往往提示晚期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