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辨证透露你的身体状况
舌苔辨证透露你的身体状况
苔色:
苔色即舌苔的颜色,病态的苔色主要有白苔、黄苔、灰苔、黑苔。
(1)白苔: 一般表示为表证、寒证。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表示得瘟疫病。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多见于温热病。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舌苔白滑而粘腻,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为胃腑蕴热。如果苔白如雪花片而质干枯者,称为“雪花苔”,表示脾冷。舌及满口生衣,出现霉苔或生糜烂点,为胃气衰败,脏气将绝之危候。
(2)黄苔: 黄苔主里热证。苔薄黄厚而干燥,则里热盛,津液受损。苔黄干燥生刺,舌有裂纹,为里热极盛,津液大伤,脏腑大热。舌苔黄厚而腻,多为痰热、食积或湿热内蕴。舌苔黄滑而润,为阳虚表现。
(3)灰苔: 主里证。苔灰薄而润滑,多为寒湿内阻,或痰饮内停。苔灰而干燥,为热病或阴虚火旺。
(4)黑苔: 黑苔大多由黄苔或灰苔转化而成,表明了病情极其严重。苔黑而干燥,为热盛津亏。舌尖苔黑而干燥,为心火盛。苔黑而润滑,为阳虚阴寒极盛。
苔质:
望苔质即望舌苔的形状质感。主要观察苔的厚薄、润燥、腐腻、剥落、有根无根及偏全等情况。
(1)厚、薄苔:
苔质的厚薄,以见底和不见底为标准。透过苔质能见到舌体,称之薄苔,否则为厚苔。舌苔薄,病情一般较轻;舌苔厚,表明病情较为严重。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舌苔由薄变厚,表明病邪入里,病情由轻变重;若舌苔由厚变薄,表明病邪外透,病情好转。
(2)润、燥苔:
舌苔润滑多津液,为津液未损伤,称为润苔。舌苔干燥缺少津液,称为燥苔。舌苔干燥而色黄者,为胃热炽盛,损伤津液。舌苔干燥而色黑,为热极阴伤。若舌苔干燥色黑而且有刺,则属热极津液枯竭。
(3)腐、腻苔:
苔质颗粒细小致密,中厚边薄,刮之易去者,称为腻苔。苔质颗粉较大,疏松而厚,形状似豆腐渣堆积于舌面,刮之易去者,称为腐苔。腻苔常见于湿浊、痰饮、食积、湿温等。腐苔为食积肠胃、痰浊内蕴及溃疡之证。舌苔白腻,多为湿痰,或胃阳虚。舌苔黄腻,多为痰热,食滞化热。舌苔厚腐,多为饮食停积胃肠。舌苔布满白衣,称为口糜,表明胃气衰败。
7种舌苔症状看出身体健康状况
舌苔有刺
是指舌上有很多红刺群凸出舌面,好像草霉的果实一样。点刺出现于舌尖或舌边,表示热盛,可见于各种发热感染性疾病或大面积烧伤病人;点刺出现于舌中,多为热毒更盛或热入血分,容易发生休克、神志昏迷。
舌苔过白
白苔可出现于体内有水湿停留或痰饮的病人,临床上常见某些胸水、腹水、慢性肾炎及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患者,体内有湿浊或痰饮停积,使舌苔出现厚白或白腻苔。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可能是口腔的唾液分泌较多,以及气管内痰液分泌增多,浸软了舌头的角化细胞或角化不全细胞,使细胞肿胀而不易脱落;加上舌组织水肿和淋巴回流障碍,舌面上老的角化细胞不脱而新的角化细胞又增加堆积,所以舌质肿胖,舌苔白厚而腻。
舌苔发黄
一般多见于热性疾病的过程中,表明邪正相争十分激烈,病已入里,邪已化热。
舌苔黄腻,是湿热的表现,主症在肝和脾。你还容易口渴,也显示是肝脏的问题,说明你肝火旺,容易急躁发脾气。肝有病患,可影响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排泄,口臭就是因为脾胃不调,胃火旺,消化不良引起的;口苦就是因为胆汁排泄紊乱。
另外肝开窍于目,肝脏出现疾病通常会引起两目干涩、视力减退。可以吃点滋阴健脾养肝的药,调理脾胃和肝。
舌苔发黑
主要是舌丝状乳头增殖变黑所致。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浅不同。中医认为病人出现此苔,一定病期较长,病性比较复杂严重。
中医认为舌苔发黑是热极化火所致。还有些肠胃有毛病的人,容易生寒湿,舌苔会变得厚腻,开始是白色,逐渐变成黄色或黑色。临床发现,有一些慢性疾病,例如尿毒症、恶性肿瘤等,在病情恶化时,也会出现黑苔,这是病情危重的征象,应及时到医院找医生诊治。
舌面无苔
即舌面无苔,像镜子一样光滑。轻者营养不良,或体内缺乏铁或维生素B2;重者则表示体内津液亏乏,病情深重。
如果病久者的镜面舌兼绛色,还要防止出现败血症。如果是老年人的舌头像镜子那样光滑,舌底面两根静脉增粗延长,表示有肺心病。
舌苔暗红
即舌质暗红,舌苔光剥像牛肉一样。牛肉舌常见于恶性贫血患者。
长期食用玉米、高粱的人易缺乏烟酸,长期缺乏烟酸可导致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富含烟酸的食物有动物肝脏与肾脏、瘦肉、全麦制品、啤酒、酵母、麦芽、鱼、家禽肉、无花果以及花生等干果。食用花生时需注意,阴虚内热的人,不要吃炒花生,以免生热。在煮玉米时加入小苏打(碳酸氢钠),可增强机体对烟酸的吸收利用。
舌苔裂纹
舌面上的裂纹有深裂、浅裂以及各个不同方向的裂沟和皱纹。舌面上的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黏膜萎缩,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
正常的舌苔状况
一个健康的人,面对镜子看自己的舌头,应当是舌体柔润,舌质淡红,舌面上铺有薄而均匀的颗粒、干湿适中的白苔,此谓“舌淡红,苔薄白”。
舌头上有齿痕口臭的原因是什么呢
中医古籍中亦有论述齿痕舌主气滞血瘀者,如秦伯未等所著《中医临证备要·舌边锯痕》云:“舌边缘凹凸不齐如锯齿状,为肝脏气血郁滞。”有调查发现在体检者中出现轻度齿痕舌时伴有明显的气虚证症状, 但是中度、重度齿痕舌的体检者,气虚证的症状反而不显著了。还有研究发现与正常淡红舌比较,齿痕舌的微循环改变首先为供血障碍,其次为局部缺氧及营养不 足,最后才是组织水肿。日本有学者调查发现,消化道外科手术患者在术后第3日多见齿痕舌,术前已有齿痕舌者程度加重。在肝硬化患者中的研究也发现50%以 上的患者均有胖大齿痕舌,且伴有青紫、暗红和红绛,发热后SARS病人舌象以紫暗舌、齿痕舌为多见。这些多说明齿痕舌患者多有瘀血的病机存在。故临床如见齿痕舌,应详细辨证,依证论治。
很多气虚病人的表现症状都在舌头上有齿痕。有一些血瘀病人也有类似情况。如果气虚型的病人舌头颜色淡红或偏白,舌苔薄而白。湿热的病人舌苔厚腻,食少纳呆。单单从齿痕舌上可能判断不是更为准确,应该结合病人身体其它情况来看,如果对症治疗后,舌头上的齿痕会明显减轻。
其实很多时候,舌头的一些变化会反映身体的某些疾病,如舌苔变厚,舌苔偏白,或者是出现有齿痕,应该及时的去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最好是可以通过中医的辨证施治来进行有效治疗,平时尽量不要吃容易引起上火的食物。
从舌头分辨出身体健康状况
1. 正常舌象
健康人体的舌头是柔软,活动灵敏,舌体颜色呈现圆润淡红色,舌苔均匀,干湿适中。
2. 舌头颤抖
当对着镜子发现舌头出现颤抖的现象,证明体力消耗过大,需要马上休息。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我们在很累情况下在去举起重物,手臂就会因为过度用力而颤抖。舌头同样因为此而颤抖。
7种舌苔症状看出身体健康状况
7种舌苔症状看出身体健康状况
舌苔有刺
是指舌上有很多红刺群凸出舌面,好像草霉的果实一样。点刺出现于舌尖或舌边,表示热盛,可见于各种发热感染性疾病或大面积烧伤病人;点刺出现于舌中,多为热毒更盛或热入血分,容易发生休克、神志昏迷。
舌苔过白
白苔可出现于体内有水湿停留或痰饮的病人,临床上常见某些胸水、腹水、慢性肾炎及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等患者,体内有湿浊或痰饮停积,使舌苔出现厚白或白腻苔。
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可能是口腔的唾液分泌较多,以及气管内痰液分泌增多,浸软了舌头的角化细胞或角化不全细胞,使细胞肿胀而不易脱落;加上舌组织水肿和淋巴回流障碍,舌面上老的角化细胞不脱而新的角化细胞又增加堆积,所以舌质肿胖,舌苔白厚而腻。
舌苔发黄
一般多见于热性疾病的过程中,表明邪正相争十分激烈,病已入里,邪已化热。
舌苔黄腻,是湿热的表现,主症在肝和脾。你还容易口渴,也显示是肝脏的问题,说明你肝火旺,容易急躁发脾气。肝有病患,可影响脾胃的升降和胆汁的排泄,口臭就是因为脾胃不调,胃火旺,消化不良引起的;口苦就是因为胆汁排泄紊乱。
另外肝开窍于目,肝脏出现疾病通常会引起两目干涩、视力减退。可以吃点滋阴健脾养肝的药,调理脾胃和肝。
舌苔发黑
主要是舌丝状乳头增殖变黑所致。有棕黑、灰黑、焦黑直到漆黑等深浅不同。中医认为病人出现此苔,一定病期较长,病性比较复杂严重。
中医认为舌苔发黑是热极化火所致。还有些肠胃有毛病的人,容易生寒湿,舌苔会变得厚腻,开始是白色,逐渐变成黄色或黑色。临床发现,有一些慢性疾病,例如尿毒症、恶性肿瘤等,在病情恶化时,也会出现黑苔,这是病情危重的征象,应及时到医院找医生诊治。
舌面无苔
即舌面无苔,像镜子一样光滑。轻者营养不良,或体内缺乏铁或维生素B2;重者则表示体内津液亏乏,病情深重。
如果病久者的镜面舌兼绛色,还要防止出现败血症。如果是老年人的舌头像镜子那样光滑,舌底面两根静脉增粗延长,表示有肺心病。
舌苔暗红
即舌质暗红,舌苔光剥像牛肉一样。牛肉舌常见于恶性贫血患者。
长期食用玉米、高粱的人易缺乏烟酸,长期缺乏烟酸可导致记忆力减退、老年痴呆。富含烟酸的食物有动物肝脏与肾脏、瘦肉、全麦制品、啤酒、酵母、麦芽、鱼、家禽肉、无花果以及花生等干果。食用花生时需注意,阴虚内热的人,不要吃炒花生,以免生热。在煮玉米时加入小苏打(碳酸氢钠),可增强机体对烟酸的吸收利用。
舌苔裂纹
舌面上的裂纹有深裂、浅裂以及各个不同方向的裂沟和皱纹。舌面上的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黏膜萎缩,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
正常的舌苔状况
一个健康的人,面对镜子看自己的舌头,应当是舌体柔润,舌质淡红,舌面上铺有薄而均匀的颗粒、干湿适中的白苔,此谓“舌淡红,苔薄白”。
长痘的位置原来能透露你的身体状况
鼻子——胃
胃是我们的消化器官,如果鼻子上经常长痘痘,就说明最近胃火较大,消化不良。应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辛辣食品、浓茶、咖啡等。不要吃那些会加剧胃酸分泌的食物,如甜点和酸性水果等。也要少吃些胀气的食物,如土豆、红薯、黄豆等。这些食物都会对胃部产生一定的刺激,暂时不要吃或少吃。
嘴四周——肠
嘴的四周长痘痘实在是令人很烦恼,讲话的时候,别人的注意力会盯在你的痘痘上。如果平时刷牙的时候,牙膏没有及时清洗干净,也可能会使嘴边痘痘丛生;不过,更主要的,还是跟肠有关。肠也是人体的消化器官,应调整饮食,多吃些高纤维的食物,以防便秘而产生的毒素,使嘴边痘“经久不衰”。
舌头上有白苔裂纹怎么办?
白苔可见于多种情况,故仅以白苔辨证较为困难,还应结合舌苔的润燥,舌质的深浅以及全身证候而进行判断。
舌苔薄白而润为正常人的舌苔,同时,苔薄白亦是表示病在体表而未入里。舌苔薄白而过于润滑,多见于表寒证。苔薄白而干燥,为表热证或感受燥邪。舌苔白厚而干燥,代表湿浊化热伤津。舌苔布满白苔,摸之不干燥,称为"粉白苔"。苔白且干燥,称为"糙裂苔"。舌淡苔白而滑润,代表寒证或寒湿证。舌苔白滑而粘腻,见于体内有痰湿或湿困于脾。舌苔白滑而腐,为胃腑蕴热。
1、薄白苔 铺于舌面,颗粒均匀。干润适中。
主病及相关研究:
薄白苔,舌色淡红清润,为正常情况下最常见之舌苔,当为"胃中生气所现"。
薄白苔的形成,主要由于口腔咀嚼、吞咽与唾液.饮食的综合作用,使舌粘膜丝状乳头间的物质与角化上皮不断被清除脱落,使舌苔仅有薄白一层。
但当风寒、风湿、寒湿等六淫之邪(六淫包括:风、寒、暑、湿、燥、火),病尚在表(表浅或初期),还未里传(加重或发展),且病邪(病情)较轻,脏腑之气(内脏功能)未伤时,舌苔多见薄白苔。故有"薄白苔主表"之说。
产褥热古代叫啥病
产褥感染系指分娩及产褥期生殖道受病原体侵袭而引起局部或全身感染,是产褥期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本病属中医“产后发热”、“产后腹痛”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与产后机体“多虚多瘀”的特殊生理状态密切相关。其病因病机主要是感染邪毒,正邪交争。产后血室正开,胞脉空虚,若产时接生不慎,或产后护理不洁,邪毒乘虚入侵直犯胞宫,正邪交争可致发热。产后正虚,若邪毒炽盛,与血相搏,则传变迅速,热入营血,甚至逆传心包,出现重症、险症。
辨证应根据发热的特点结合恶露的量、色、质、气味及有无腹痛、头痛、乳房胀痛、神志改变等症,与舌脉进行辨证。治法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为主,对热毒炽盛,热入营血、热陷心包甚或亡阳者,应分清标本缓急,急宜清心凉血开窍或回阳救逆。
根据病情标本缓急,主要分为以下症候(证候):
1、感染邪毒,瘀热互结
[证候]产后发热恶寒或高热寒战,腹痛拒按,恶露或多或少,色紫暗如败酱,气臭秽;烦躁口渴,尿少而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
[治法]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
2、热在气分,灼伤漳液
[证候] 高热不退,大汗出,烦渴引饮,恶露臭秽,色如败酱,尿少便干,舌红,苔黄燥,脉虚大而数。
[治法] 清热透邪,解毒化瘀,益气生津。
3、热结阳明
[证候] 产后发热不退,腹痛剧烈,大便不通,恶露不畅,臭秽如脓,烦躁口渴,尿少而赤。舌紫暗,苔黄而燥,脉弦数。
[治法] 清热逐瘀,排脓通腑。
4、热入营血
[证候] 高热持续,心烦汗出,皮肤斑疹隐隐,恶露或多或少,色暗臭秽,腹痛拒按,尿少便结。舌红绛,苔黄燥,脉沉细数。
5、热入心包
[证候] 高热不退,神昏谵语,甚至昏迷,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舌红苔少,脉细微而数。
[治法] 清营泻热,通窍醒神。
[治法] 清营解毒,凉血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