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草菇栽培技术

草菇栽培技术

问:目前我国哪些地方适宜种植草菇呢?

我国历来是产草菇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湖南、广西、台湾、江西等省。近年来草菇已不仅跨过了长江,还跨过了黄河,飞越了长城,现全国绝大部分省均有草菇栽培。

草菇肉质细嫩,脆滑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价值,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菌。因此,草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其产品不论是鲜菇、干制品或草菇罐头,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特别在夏季高温炎热的天气,其它食用菌很少时,但正是出草菇的旺季,同时又是蔬菜的淡季。所以,它不但可以丰富人们的菜蓝子,而且售价也较高,经济效益好。草菇是食用菌中收获最快的一种,从播种到采收只需要2周左右,一个栽培周期只要20-30天。而且无需特殊设备,室内、室外都可以栽培,发展草菇可以利用农副产品-如棉籽壳、稻草、甘蔗渣、玉米秸等栽培原料。

问:草菇的经济效益如何呢?

它的经济效益可以怎麽讲:50公斤棉籽壳原料价格只有20元,但50公斤棉籽壳可产鲜草菇20公斤左右,每公斤草菇按20元计算,产值就可达400元,这就是说产值达到了400元。

问:听了您的介绍感觉草菇是个好品种,可能很多农民朋友没有种过草菇,您能不能描述一下草菇的形态及结构?

二、草菇的形态结构

草菇的结构可分为菌丝体和子实体两大部分,草菇的菌丝体和子实体均是由无数丝状菌丝交织而成的,人们日常食用的部分就是草菇的子实体。

菌丝体:菌丝体是草菇的营养器官,它在基质中吸收营养,不断生长、繁殖,有吸收、输送和积累物质的作用。菌丝体按其发育和形态分为初生菌丝和次生菌丝。初生菌丝为透明,次生菌丝比初生菌丝生长得更快、更茂盛。在琼脂斜面及稻草、棉籽壳等培养基上,大多数次生菌丝体能形成厚垣孢子。

厚垣孢子是草菇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细胞壁较厚,对干旱、寒冷有较强的抵抗力。厚垣孢子通常呈红褐色,细胞多核,大多数连接在一起成链状。厚垣孢子是草菇菌丝体某些细胞膨大所致,膜壁坚韧,成熟后与菌丝体分离。当温度、湿度条件宜适时,厚垣孢子能萌发成菌丝。下面再介绍一下草菇的子实体:草菇成熟的子实体由菌盖、菌褶、菌柄和菌托四部分组成。它是草菇的繁殖器官,也是人们食用的部分。

菌丝体在培养料中经7-10天生长后,开始出现小粒状原基,经4-5天的生长,子实体完全成熟,草菇从原基形成到子实体弹射孢子,可分为6个时期。即针头期,小钮扣期,钮扣期,蛋形期,伸长期,开伞期(成熟期)。栽培供食用的草菇在伸长期采收最合适,因此时草菇鲜嫩可口、营养价值高,而且产量高。

问:栽培草菇需要哪些基本条件呢?

三、草菇的生长条件

草菇的生长发育需要以下基本条件:

1、营养:草菇生长发育需要的养分主要是水化合物,氮素营养和矿物质,此外还需要一定数量的维生素。这些物质一般可以稻草或棉籽壳等原料中获得。草菇是一种腐生菌,它必须从死亡的植物体和土壤中吸收养分,栽培草菇应选用无霉烂变质的稻草、棉籽壳等原料,未经晒干的湿草容易腐烂,不宜采用。除此以外,废棉、甘蔗渣、青茅草、花生藤都可以作为栽培草菇的原料。如在上述原料中适当增加一定数量的辅料;如干牛粪、鸡粪、麦麸、米糠、玉米粉等,以补充氮素营养和维生素,也可提高草菇的产量。

2、温度:草菇属高温菌类,菌丝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42℃,最适温度是28-32℃,10℃时停止生长,高于45℃,低于5℃,草菇菌丝就会死亡。草菇的菌种不能放冰箱里保存,以免冻死。草菇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22-40℃,最适温度是28-32℃。平均气温在23℃以下,子实体难于形成。培养料温度低于28℃,子实体形成受到影响,低于25℃时子实体难于形成。气温在21℃以下或40℃以上以及突变的气候,对小菌蕾有致命的影响。子实体对温度突变极为敏感,12小时内料温变化5℃以上。草菇易死亡。

3、湿度:草菇是一种喜高温高湿环境的菌类。只有在适宜的水分条件下,草菇的生长发育才能正常进行,水分不足,菌丝生长缓慢,子实体难于形成;水分过多,引起通气不良,容易死菇,杂菌也容易发生。培养料的最适含水量是70%左右,菌丝生长阶段最适空气湿度是80%左右,子实体生长阶段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90%以上。

4、氧气:草菇是好气性真菌,足够的氧气是草菇生长的重要条件。如氧气不足,二氧化碳积累太多,会使子实体受到抑制甚至死亡。杂菌也容易发生。因此,在栽培草菇的管理过程中,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新鲜。但也要注意保湿,必须正确处理通风与保湿、保温的关系。

5、酸碱度(pH值):草菇是一种喜欢碱性的真菌。草菇菌丝生长最适pH值是7.8-8.5,子实体生长的最适值pH是7.5-8。酸性的环境对菌丝体的生长发育均不利,而且容易受杂菌的感染。栽培时,一般通过添加石灰来调节pH值,添加量一般为干料重和5%左右,使pH值达到10-12。随着菌丝的生长,pH值会逐渐下降,到子实体形成时,pH值在7.5左右,正好适合草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6、光照:草菇担孢子的萌发和菌丝的生长均不需要光照,直射的阳光反而会阻碍菌丝体的生长。而光照对子实体的形成有促进作用。子实体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散射光,最适宜光照强度为300-350勒克斯。光线的强弱不但影响草菇的产量,而且直接影响着草菇子实体的品质和色泽。光照强时子实体颜色深而有光泽,子实体组强致密,光照不足时,则子实体暗淡甚至呈灰白色,子实体组织也较疏松。没有光照时子实体白色。强烈的直射阳光对子实体有严重的抑制作用,露地栽培必须有遮阴的条件。

问:看来草菇生长的条件并不复杂,那麽它适宜在什麽季节栽培好呢?

四、草菇栽培季节

草菇在自然条件下的栽培季节,应根据草菇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温度和当地气温情况而定。通常在日平均气温达到23℃以上时才能栽培。湖南地区利用自然气温栽培的时间是阳历5月下旬至9月中旬。以6月上旬至7月初栽培最为有利,因这时温度适宜,又值霉雨季节,湿度大,温湿度容易控制,产量高,菇的质量好。盛夏季节(7月中旬至8月下旬)气温偏高,干燥,水分蒸发量大。管理比较困难,获得草菇高产优质难度较大。广东、海南等省在自然气温条件下栽培草菇,以4月至10月较适宜。北方地区以6-7月栽培为宜。利用温室、塑料棚栽培,可以酌情提早或推迟。若采用泡沫菇房并有加温设备,可周年生产。

问:目前栽培草菇的品种很多,有哪些品种可供我们选择呢?

五、草菇栽培的品种

依颜色分,有两大品系:一类叫黑草菇,主要特征是未开伞的子实体包皮为鼠灰色或黑色,呈卵园形,不易开伞,草菇基部较小,容易采摘。但抗逆性较差,对温度变化特别敏感。另一类是白草菇,主要特征是子实体包皮灰白色或白色,包皮薄,易开伞,菇体基部较大,采摘比较困难,但出菇快,产量高,抗逆性较强。目前我国栽培的黑草菇有V23、V35、V20、V5、V981、V202、浏阳麻菇等,栽培的白草菇有V844、新泰等。

依照草菇个体的大小,可分为大型种、中型种和小型种。由于用途不同,对草菇品种的要求也不同。制干草菇,喜欢包皮厚的大型种,制罐头用的,则需包皮厚的中、小型种,鲜售草菇,对包皮和个体大小要求不严格。目前我国栽培的V23、V35、浏阳麻菇等品种个体大,属大型种。V844、新泰属中型种,V20个体较小,属小型种,包皮薄,易开伞,但对不良的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产量高。

问:草菇菌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草菇生产的成败和产量的高低,怎样从外观上判断菌种质量的好坏呢?

草菇菌种分为母种、原种及栽培种。母种一般是在试管玻璃琼脂培养基上培育出来的,试管中的母种实际上是通过草菇的孢子或组织分离培养而成的一种菌丝体。凡具备有制种能力和设备的单位或个人,应该引用母种,分离原种,原种长好以后,再扩大成栽培种。生产上是用栽培种进行播种。优质草菇菌种的标准如下:

1、母种:菌丝生长初期是无色透明、多分枝的丝状体,到后期呈银灰色,还会产生红褐色的厚垣孢子。生长旺盛的草菇菌丝是匍匐生长,并且多分枝而整齐。

2、原种和栽培种:菌丝布满全瓶〔或袋〕的培养基上,生长旺盛,有厚垣孢子,但是要注意:菌丝的生长时间不能过长,否则菌丝容易衰老。适当的菌龄,一般在接种后20天较好,如果看到菌丝长满瓶〔或袋〕后7天内使用为宜,这样的菌种生活力强,产量高。在原种和栽培种中出现以下情况为劣质菌种,应坚决淘汰不用。①菌丝衰弱稀少;②菌丝长不下去,瓶〔或袋〕培养基料变质,出现臭味或氨味;③瓶〔或袋〕内有螨类或杂菌;④瓶〔或袋〕内菌丝萎缩甚至退化,出现水渍状。

问:既然菌种的质量这麽重要,那麽有了草菇菌种如何保存呢?

草菇属于高温品种的食用菌,不能耐低温,较长时间放在10℃以下会失去生活力,因此,草菇菌种不能保存在冰箱内。目前采菇菌种的保存方法很多,生产上最常用的是传代培养保存法和栽培保存法。传代培养保存法根据培养基成分的不同,可分为两种方式:

1、试管斜面接种培养基保存法:将需要保存的菌种接种到玻璃试管琼脂培养基上,在30℃下培养,菌丝长满培养基后,在20℃左右存放,最低不低于15℃。此法一般隔2-3个月转管一次。

2、稻草粉培养基保藏法:此培养基的比例如下:稻草粉90%,麸皮或米糠8%,石膏2%,含水量60%。将将配好的培养基装入试管长250mm,直径为25mm的三分之二的地方,塞好棉塞,消毒,接种,放在30℃左右培养基中,待菌丝长到试管底时,放在20℃下保藏,并将试管放在塑料袋中,这样可保藏4个月左右。传代培养次数过多,菌种容易退化,因此,在生产中最好是采取传代培养保存法和栽培培养保藏法相结合,即传代2次之后再进行栽培,从栽培出来的草菇子实体中进行分离育种,这样可以保持优良菌种的种性。

反季节香菇栽培技术

提升香菇栽培效益的方法

反向入市,智取季节价差效益〉

香菇生产常规多为秋栽,产菇秋、冬、春。此时与日本、韩国产菇期碰场,大量菇品进入国际市场,一时产品处于饱和状态,导致价格下降。而夏季高温,香菇货源缺,一般价位都上浮10—20%,尤其保鲜菇出口每千克收购价都在6—8元,高时超过10元,比常规提高1—2倍价值。因此可安排占总生产量的20%,进行反季节栽培,产品反向入市。凡具有自然气温适于反季节栽培条件的山区,可建立生产基地,并采用程控微喷设备,改善菇棚环境的温度、湿度,提高产量,获取较好效益。

集约化培育花菇,巧获品位效益〉

改变常规的露地摆袋培育普通商品菇的栽培法,采取高棚多架层,集约化立体培育花菇。正常年景花菇干品的价位每千克均在45—60元,比普通商品菇干品价值高68—95%,优质天麻花菇价值高于普通菇1—2倍。同样原料,同样场地,只是培育管理方式不同,产品价差成倍,而且节省用地60%,这是一种提高品位价值效益的手段。花菇培育应推广双套袋新技术,内衬特制薄型塑料袋,菇蕾顶膜自破,免法割膜工序,产品卫生,也免损伤,这是一项改革,有利省工,提高花菇品质的新技术。

组合栽培,争取综合效益〉

推广菇粮套种,如东北玉米地种香菇,取得粮菇双丰收;林果地间种,葡萄架下栽培,浙江庆元菇棚四周种滕本药材瓜蒌,都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香菇与灵芝交替栽培,北方利用大棚秋冬种平菇、金针菇,夏季6—9月安装水温空气调控器,培育香菇等。通过组合栽培发挥菇地和空间作用,提高综合效益。

实施绿色工程,创造品牌效益〉

“崇尚自然,向往绿色”成为现代消费新潮。但现有绿色食品在市场占有率不足5%,而“绿标”商品的价位比一般产品高出1倍以上。香菇本来是绿色食品,但现有生产程序尚未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的要求。因此要从原料选择、培养基制作、接种培养、出菇管理、采收加工全程按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要求进行标准化操作,并实行全程技术监控,提高产品安全性。使香菇产品顺利跨越国际市场设置的“三道门槛”(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病源微生物)。主产区要从这方面入手,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绿色产品,争取更佳的经济效益。

严格把关降低消耗,提高管理效益〉

现有成本增大原因之一是菌袋成品率不高。有的产区从接种发菌到菌袋下田脱袋排场,成品率不足85%,使成本增加15%;另一方面灭菌灶结构不合理,燃料浪费。提高菌袋成品率,主要把好“四关”。首先原料关:要求新鲜无霉变,树木宜冬季砍伐养分好,强调晒干后加工;配料含水量超标。其二,料袋灭菌关:推广节能高效灭菌灶,有利节省燃料,提高灭菌效果。第三,接种关:严格无菌操作,防止“病从口入”。第四,养菌关:培养室要求达到清毒彻底,干燥、避光、适温、通风,及时检查处理污染袋。

认真加工分级,增加产品档次效益〉

产品加工技术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质量、价位和效益。要全面实行机械脱水烘干,并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加工,要求产品“四无”(菇体无烤焦、朵型无破损、干度无欠标、品质无含硫)和“三达标”(感观标准、理化标准、卫生标准)。推广使用机械分级筛选机,使产品等级规格化,提高档次效益。此外,有条件的基地村和专业合作社,可直接与出口商和超市挂钩,实行订单供货,减少中间流通环节,争取直销效益。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

是我国近几年来刚刚兴起的一株璀璨的食用菌新秀。菇体色泽艳丽,腿粗盖肥,食味清香,肉质滑嫩柄爽脆,营养丰富,口感极好,食后让人们记忆犹新。干菇香味浓郁,富含相当高的蛋白质和对人体有益的多种矿物质元素及维生素,能治疗或改善人体多种疾病之功效,堪称是色鲜味美,具有“素中之荤”的全价营养保健食品。大球盖是食用菌中的后起之秀,是集香菇、蘑菇、草菇三者于一身的美味食品。大球盖菇不论是爆炒,还是煎炸,还是煲汤、涮锅,都很受欢迎。大球盖菇还具有预防冠心病、助消化、疏解人体精神疲劳之功效,

大球盖菇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很畅销。尤其是美国纽约、洛杉机、芝加哥等大都市的超市,更是供不应求,出尽了风头,成了抢手货。

大球盖富含蛋白质、多糖、矿质元素、维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氨基酸含量达17种,人体必需氨基酸齐全。大球盖菇子实体粗蛋白含量为25.75%,粗脂肪为2.19%,粗纤维为7.99%,碳水化合物68.23%,氨基酸总量为16.72%,E/E+N及E/N比值分别为39.11%和0.64。矿质元素中磷和钾含量较高,分别为3.48%和0.82%。生物活性物质中的总黄酮、总皂甙及酚类的含量均大于0.1%,牛磺酸和Vc含量分别为81.5和53.1mg/100g。

大球盖菇对小白鼠S-180肉瘤和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高达70%。大球盖菇干品中含灰分11.4%,碳水化合物32.73%,蛋白质25.81%,脂类2.60%。无机元素中磷含量最多,100g干品中约含磷1204.65mg,之后依次为钙98.34mg,铁32.51mg,猛10.45mg,铜8.63mg,砷5.42mg,钴0.38mg。还含丰富的葡萄糖、半乳糖、甘露糖、核糖和乳糖。总氮中72.45%为蛋白氮,27.55%为非蛋白氮。蛋白质中42.80%为清蛋白和球蛋白。除此之外,还含有多种维生素,如100g干品大球盖菇中含烟酸51.38mg,核黄素3.88mg,硫胺素0.51mg,维生素B60.42mg,维生素B120.41mg。大球盖菇含胆碱、甜菜碱、组胺、鸟嘌呤、胍和乙醇胺等多种生物胺,其中组胺、乙醇胺和胆碱含量较高。(根据科学研究,到目前为止,已被确认与人体健康和生命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有18种,即有铁、铜、锌、钴、锰、铬、硒、碘、镍、氟、钼、钒、锡、硅、锶、硼、铷、砷等。这每种微量元素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尽管它们在人体内含量极小,但它们对维持人体中的一些决定性的新陈代谢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缺少了这些必需的微量元素,人体就会出现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一、大球盖菇熘鱼片

原料:

大球盖菇100克,草鱼、盐、料酒、胡椒粉、鸡蛋、淀粉、鲜汤、味精、老姜、大葱、大蒜、泡辣椒、精炼油各适量。

做法:

1、将大球盖菇去其根部,清洗干净,切成片,然后放入沸水锅中氽熟,捞出待用。草鱼宰杀去鳞、内脏,清洗干净,取净鱼肉,用刀片成片,然后放入碗中,加盐、料酒、胡椒粉、鸡蛋清、淀粉拌和均匀,待用。

2、老姜、大蒜去皮,清洗干净,切成指甲片,泡辣椒去籽及蒂,切成马耳朵形,大葱清洗干净,取其葱白,切成马耳朵形。取碗一个,将盐、料酒、味精、鲜汤、淀粉调成芡汁。

3、锅置旺火上,烧精炼油至四成热,下鱼片滑散,放入姜片、蒜片、泡辣椒、葱炒香,加入鸡腿散菇炒入味,烹入芡汁,收汁亮油,起锅装盘即成。

特点:肉制细嫩,咸鲜味美。

二、大球盖菇拌猪肚

用料:猪肚500克,鲜大球盖菇200克,辣椒油、酱油、白糖、精盐、味精、香油、蒜泥各适量。

制法:

1、猪肚初加工干净后,放入水锅中煮熟,捞出放凉,切成细丝。

2、大球盖菇洗净后,切成丝,放入沸水中焯熟,捞出,沥干水分。

3、将精盐、白糖、酱油、蒜泥、味精、辣椒油、香油放入碗中调成蒜泥料。将肚丝、大球盖菇丝与蒜泥料调拌均匀后,装盘即成。

功效:益胃清神,助消化,降脂。

三、大球盖菇明虾烩米饭

香米饭1碗、大球盖菇50克、明虾2只、芦笋3根。

调料:

虾油2大匙、精盐1小匙、蔬菜浓汤1杯,水淀粉少许。

做法:

1、大球盖菇纵切两半;明虾去头去壳,留净肉,芦笋切段备用。

2、锅入虾油烧热,下入大球盖菇、明虾,芦笋翻炒几下加入蔬菜浓汤、精盐烩至入味,水淀粉勾芡,淋在米饭上即可。

材料替换:原材料中可增加水发海参,则成为三鲜烩米饭。

口味变化:调味料中去掉虾油,重加浓鸡汁,则成鸡汁香米饭。

四、大球盖菇烧蹄筋

用料:水发猪蹄筋400克,鲜大球盖菇200克,蒜头、化鸡油、植物油、高汤、精盐、胡椒粉、味精、料酒、水淀粉、姜块(拍开)、高汤、葱段各适量。

制法:

1、锅置中火上,放入植物油、姜块、葱段炒出香味,倒入400毫升高汤,烧沸后,加入猪蹄筋,用小火焖2分钟,捞出。

2、大球盖菇洗净后,对切成两半。蒜洗净,去两端修平整,同时下入沸水锅中煮2分钟,捞出,放入清水中漂冷。

3、锅置旺火上,倒入高汤,先放入精盐、料酒、胡椒粉、味精,后下蹄筋、大球盖菇、蒜,浇淋入味后,用水淀粉收汁,淋化鸡油推匀,装入盘中即成。

功效:减肥美容,降血脂,降血糖。

五、大球盖菇烧素海参

原料:大球盖菇150克,素海参100克,胡萝卜片、黄瓜片、姜泥、蒜片各少许。

调料:白酱油1小匙,芥末少许,高汤1/2杯,色拉油2大匙,水淀粉,香油各少许。

做法:

1、大球盖菇去蒂洗净片片,与素海参分别焯水待用。

2、锅入色拉油烧热,加入姜泥、蒜片炒香,下入原料炒匀,加入调料烧至入味,水淀粉勾芡,出锅前淋香油即可。

材料替换:用鲍鱼菇替换大球盖菇,用素火腿替换素海参,称为鲍鱼菇烧素火腿。

口味变化:调味料中去掉酱油、芥末,加入鲍鱼汁、蚝油,称为蚝油双鲍素海参。

六、浇汁大球盖菇鱼

原料:大球盖菇150克,银雪鱼100克,西红柿1个,洋葱丁、松仁、碎芹各少许。

调料:精盐1小匙,胡椒粉1/3小匙,料酒2小匙,橄榄油1大匙。

做法:

1、大球盖菇切丁,西红柿切瓣状,银雪鱼去皮改刀备用。

2、将西红柿,银雪鱼加入精盐,料酒拌匀,置于盘中,入蒸箱蒸熟取出。

3、锅入橄榄油烧热,下入洋葱丁炒软,加入大球盖菇、高汤、精盐、胡椒粉烧至入味,浇在原料上,撒上松仁、碎芹即可。

材料替换:原料可以用白灵菇替换大球盖菇,称浇汁白苓菇。

口味变化:调味料中增加红油、姜汁、熟芝麻,称红油姜汁大球盖菇。

七、四菌煲甲鱼

原料:甲鱼1只(约800克),虫草8克,松茸菌、牛肝菌、大球盖菇各30克,葱花2克。

调料:盐10克,味精10克,鸡精8克,胡椒粉2克,高汤800克。

制法:

1、甲鱼去头去壳洗净,斩成5厘米见方的块。

2、水烧沸,野生菌和甲鱼分别焯水2分钟捞出。

3、将虫草、野生菌和甲鱼放入瓦罐,放入高汤、盐、味精、鸡精,小火炖1小时后放胡椒粉、葱花,淋明油上桌。

特点:益气生精,补虚提神,操作简单,味美汤浓。

八、大球盖菇菜心

原料:鲜大球盖菇250克,嫩青菜心250克,精盐1克,植物油50克,清汤50克。

做法:把鲜大球盖菇去根蒂,洗净,切块;嫩菜心洗净,切段,控水。锅上火。放植物油炼热,倒入菜心,大球盖菇煸透,添清汤,放精盐,盖上锅盖,烧至入味时,出锅装盘即成。

九、菌香寸骨

原料:大球盖菇150克,猪寸骨300克,绿笋200克,葱段少许。

调料:橙汁2大匙,精盐1小匙,白糖、甜醋各2小匙,料酒1小匙、清汤1杯,水淀粉,色拉油各少许。

做法:

1、大球盖菇去蒂洗净,入沸水锅中轻焯;绿笋去皮洗净切条,入热水汆烫;猪寸骨入红卤锅卤熟备用。

2、将大球盖菇逐个穿入精排内备用。

3、炒锅入少许色拉油烧热,葱段炝锅,烹入料酒,倒入清汤、猪骨、橙汁、精盐、白糖、甜醋,文火煨至入味,水淀粉勾芡,盛盘即可。

材料替换:原料用羊蝎子骨替换猪寸骨,称为菌香羊蝎子。

口味变化:调味汁用鱼香汁替换(糖、醋、酱油、辣酱、泡辣子调成),称鱼香寸骨。

十、沙锅鱼鳔咸肉

原料:五花咸肉250g,草鱼鳔500g,黑木耳、大球盖菇、花菇、绍酒、鸡汤、精盐、白糖、味精各适量。

制法:五花咸肉切块,焯水。草鱼鳔洗净放入炒锅,加入豆油煸炒,放入鸡汤烧沸,倒入沙锅中,上火烧至八成熟,加咸肉、绍酒、黑木耳、大球盖菇、花菇烧沸,用精盐、白糖、味精调味即可。

操作要领:草鱼鳔要洗净,鱼鳔煸炒用小火,汤汁奶黄,味醇,咸肉片厚薄大小要均匀。

十一、海鲜大球盖菇烧

原料:大球盖菇300克,油菜心4棵,鸡蛋1个。

调料:海鲜酱2大匙,蘑菇高汤1/2杯,淀粉1小匙,色拉油适量。

做法:

1、将大球盖菇用清水冲洗净,然后切长条段,备用。

2、挂蛋粉糊入油锅炸至金黄色。

3.炒锅入色拉油烧热,炒香海鲜酱,投入原料烧至入味即可盛盘。

材料替换:原料可以用鲍鱼菇替换大球盖菇,称烧海鲜鲍鱼菇。

口味变化:调味料中去掉海鲜酱,加入生抽,海米、干贝、豉油,称为三鲜烧大球盖菇。

十二、大球盖菇炖豆腐

原料:大球盖菇200克,豆腐200克,素汤、盐、酱油各适量,白酒、味精、香油各少许。

做法:将大球盖菇洗净,撕成条,在开水锅中焯透捞出,沥干。豆腐放入盘中,加白酒少许,上蒸笼蒸40分钟取出,切成2厘米方块,放入开水锅中焯后捞出。在炒锅内放入豆腐块、大球盖菇条,加入素汤,在中火上烧开后再用小火炖10分钟,加入酱油、味精,淋上香油即成。

十三、鸭腿酿大球盖菇配蓝莓汁

材料:鸭腿、大球盖菇、各式蔬菜、洋葱末、雪梨酒、白酒、黄油、盐、胡椒、百里香、野生果、黄汁、蓝莓

做法:

1、鸭腿剔去大腿骨,用百里香、野生果、雪梨酒、盐、胡椒腌渍。

2、用黄油炒香洋葱末,加入大球盖菇、白酒、盐和胡椒,收汁。

3、摊开鸭腿,放上大球盖菇,卷拢包紧,用牙签收口,入煎盘煎上色后放入烤箱烤熟;各式蔬菜用黄油加洋葱末炒熟。

4、用黄油将洋葱末煸香,倒入少许雪梨酒,再加黄汁、蓝莓,烧开后收浓汁水,加盐等调味。

5、鸭腿拆去牙签,切成厚片,排放盆内,配以蔬菜,淋上(4)即可。

特别关照:鸭腿卷封口要牢固,不能松散。

十四、蚝油大球盖菇

原料:西兰花,大球盖菇。

调料:盐,鸡粉,葱花,姜末,酱油,蚝油,香油。

做法:

1、将西兰花洗净掰小块;大球盖菇洗净备用。

2、锅内放入适量油,将西兰花下锅翻炒至断生,放入适量盐,鸡粉调味即可出锅,摆盘。

3、锅内再倒入适量油,放入葱花,姜末爆香,放入大球盖菇翻炒,放入盐,鸡粉,酱油,蚝油及适量清水,小火慢炖至大球盖菇软嫩,出锅前淋入香油,摆在盘中即可。

也可将西兰花在沸水中焯熟,大球盖菇清炒出锅摆盘,然后另做蚝油芡汁浇在大球盖菇和青菜上即可。

十五、清蒸大球盖菇

原料:鲜大球盖菇500克,鲜汤20毫升,猪油、黄酒、盐、酱油、醋、葱段、姜片、水淀粉、香油各少许。

做法:将大球盖菇根切去洗净,在碗中排好(菌盖向下,菌柄朝上),加上鲜汤、黄酒、酱油、葱段、姜片、盐、醋,上笼蒸20分钟取出,捞出葱段、姜片、倒出汤汁,覆扣在盘中。炒锅置火上,倒入汤汁,加入精盐、味精,水开后用水淀粉勾芡,淋上香油即成。

十六、糖醋大球盖菇

原料:鲜大球盖菇500克,糖125克,醋50克。

做法:将大球盖菇洗净去柄蒂,在开水中焯熟,压去水分,在平盘内摆成花朵形,淋上糖醋汁,蒸10分钟即可。

十七、水晶浓汁蟹味蛏

原料:绿豆粉皮、带黄母梭蟹、活刀鲜、鲜大球盖菇、鲜杏鲍菇、香菜梗、鱼子、特制蟹料、盐、味精、姜汁、浓缩鸡汁、浓汤冻各适量。

做法:

1、梭蟹蒸熟取肉。刀鲜取肉,切2厘米长的丝。大球盖菇、杏鲍菇切丝,飞水过凉。香菜梗飞水后过凉。

2、锅入油烧热,放入主料、配料,加调料调味,炒成馅,拌入浓汤冻,包入粉皮成形,用香菜梗扎紧,点缀鱼子,蒸2分钟,淋玻璃芡,装盘,与特制蟹料同上桌即成。

创新说明:将菌菇与海鲜巧妙搭配,增加了美味。

特点:味道鲜美,晶莹剔透,造型美观别致。

十八、青炒三丝

原料:扁豆200克,大球盖菇200克,水发木耳100克,食油、葱丝、姜丝、鲜汤、盐、味精、米醋各少许。

做法:将扁豆用开水煸熟后切丝;水发木耳洗净切丝;大球盖菇洗净后,在开水锅中焯熟捞出,沥干水分切丝。锅上火,加入食油,烧热后加葱丝、木耳丝、大球盖菇丝,再加鲜汤、盐、米醋,味精,翻炒数下即成。

十九、大球盖菇煲鹿肉

原料:大球盖菇200克、净鹿肉200克,枸杞、香葱花、姜片各少许。

调料:海天酱油1小匙,精盐1/2小匙,绍酒2小匙,香叶粉少许,高汤、植物油适量。

做法:

1、大球盖菇从中间切开;鹿肉切块,加入海鲜酱油、绍酒腌渍10分钟,备用。

2、将煲仔锅放在炉上,加入高汤、葱花、姜片烧滚,放入鹿肉、大球盖菇、海天酱油、精盐、香叶粉大火烧沸,打去浮沫、转小火煲熟离火即可。

材料替换:大球盖菇用花菇替换,称花菇煲鹿肉;鹿肉可用牛肉替换,称为花菇煲牛肉。

口味变化:调味料中去掉酱,加上党参、黄芪、甘草、枸杞子,称参花大球盖菇煲鹿肉。

二十、大球盖菇水晶肚

原料:大球盖菇250克,熟猪肚400克,洋菜20克,盐少许,料酒一大匙。

做法:先将洋菜泡软,加大球盖菇汤及清水至半碗,锅下料酒及盐,煮约10分钟,使其成半碗浓汤备用。猪肚切成长方块炖烂备用。将肚片顺碗边排上,中央填入大球盖菇,其余肚片铺在大球盖菇上,然后倒扣在菜盘中,将浓汤倒入,四周配以蔬菜果类装饰即可。

二十一、大球盖菇炒蛋

原料:鲜大球盖菇200克、鸡蛋4只、素油、胡椒粉、盐、味精、小葱适量。

做法:将大球盖菇预处理后,切成细丝,小葱切段,待油锅在旺火烧热后,把大球盖菇丝、葱段一起下锅,加入精盐、胡椒粉、味精后翻炒几次,出锅待用。将鸡蛋打散,加适量精盐、味精搅匀,倒入热油炒熟再加入炒好的大球盖菇丝,翻炒数次即成。

二十二、肉片炒大球盖菇

原料:瘦肉100克,鲜大球盖菇250克,料酒一汤匙,淀粉5克,素油、精盐、糖适量,葱4段,姜片、味精少许。

做法:将肉切成片,用料酒浸泡10分钟,把剁碎的姜末、淀粉、盐放入碗中加少许水,搅拌均匀。油烧热,把葱与肉放入文火,炒好以后盛出。起热锅大火炒大球盖菇,加少许水,把精盐、糖、味精放入后,再把炒好的肉倒入锅内,大火翻炒数次即成。

二十三、大球盖菇煮鲫鱼

原料:大球盖菇250克,鲫鱼2条(250克),茶油80克,黄酒30克,姜、葱各15克,胡椒粉1克,盐、酱油、香油适量。

做法:将鲫鱼去鳃及内脏,洗净,放油锅内煎至两面黄,加入冷水煮开再放大球盖菇、黄酒、姜、葱、胡椒粉、盐、酱油,煮开,滴入香油即成。

二十四、大球盖菇清炖鸡

原料:鲜大球盖菇250克,嫩鸡1只,黄酒2汤匙,盐、香油少许。

做法:先将鸡炸至皮色发红,起锅装入碗中,加入大球盖菇和汤、黄酒、盐,置于蒸笼上蒸至鸡肉烂透,取出滴上香油即成。

二十五、大球盖菇烧牛脯

原料:牛脯肉1公斤,大球盖菇150克,姜片、葱白各25克,八角3个,酱油55克。白糖30克,绍酒25克,麻油10克,菜油55克。

做法:将生牛脯肉切成5厘米见方的块,用水洗净稍凉。将大球盖菇洗净,用刀劈切成厚片。炒锅上火,放菜油烧热,下姜片葱段煸出香味,倒入牛肉,煸至水干时,放酱油、八角煸炒至牛肉上色,再加清水至肉面,放白糖、绍酒,烧开后移置小火上焖至八成熟,再放入大球盖菇,将锅座上中火烧至汤汁浓稠时,淋入麻油,炒匀即可装盘。

二十六、大球盖菇凤翅汤

原料:鲜大球盖菇250克,鸡翅20支,蒜瓣20粒,姜6片,葱段6支,料酒2汤匙,香油及盐少许。

做法:用大碗装鸡翅,加大球盖菇连汤及全部佐料(除香油),倒入清水,移入蒸笼里蒸一小时左右,至鸡翅肉一按离骨即可。取出滴些香油,上面放置红萝卜(刻成菊花型)点缀,即可上桌。

二十七、金沙球盖菌

原料:大球盖菌400克,面包糠150克,咸鸭蛋黄3个,鸡蛋1个。

调料:精盐1小匙,味精1/2小匙,砂糖1/2小匙,淀粉、面包糠、面粉、泡打粉各适量,色拉油1000克(实耗100克)。

做法:

1、面包糠入热油锅中炸到金黄色捞出,咸鸭蛋黄蒸熟剁碎,与面包糠放入容器内加入精盐、味精、砂糖搅拌均匀,制成金沙料。

2、大球盖菌洗净切块焯水,沥干水分,加底味挂酥糊,入热油锅内炸到金黄色捞出。

3、净锅入色拉油烧热,放入金沙料与炸好的球盖菌翻炒均匀出锅即可。

材料替换:原料可以用松茸菌替换球盖菌,称金沙松茸。

口味变化:将金沙料替成胡辣料(胡椒粉、姜粉、鸡精调成),称胡辣球盖菌。

二十八、酸辣球盖胗花汤

原料:大球盖菇200克,鸡胗100克,豆苗30克,枸杞、树椒各少许。

调料:精醋3小匙,胡椒粉2小匙,精盐1小匙,鸡汤2杯,料酒2小匙,芝麻油适量。

做法:

1、大球盖菌洗净切片,鸡胗去除筋膜改花刀,用料酒腌渍10分钟后,用清水冲洗备用。

2、炒锅置火上,加入鸡汤和原料,烧沸后,放入调料慢火炖至入味,淋芝麻油即可。

材料替换:用白灵菇替换球盖菇,用猪肚仁替换胗花,称为酸辣白灵肚仁汤。

口味变化:调味料中去掉醋和胡椒粉,加花生酱、浓白汤,称为浓香球盖胗花汤。

草菇是怎样栽培呢草菇种植注意事项

草菇是怎样栽培呢?草菇种植注意事项 草菇栽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如何更好的栽培草菇呢? 1营养 草菇能利用多种碳源,其中以单糖最好,双糖次之,多糖再次。单糖和双糖能促进菌丝生产迅速,多糖能促使其草菇菌丝生长健壮,增强抗逆性。草菇能利用 草菇栽培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如何更好的栽培草菇呢?

1营养

草菇能利用多种碳源,其中以单糖最好,双糖次之,多糖再次。单糖和双糖能促进菌丝生产迅速,多糖能促使其草菇菌丝生长健壮,增强抗逆性。草菇能利用有机氨、氨态氮。因此,在实际栽培中

,必须使用优质、足干、金黄色的稻草。

2温度

草菇属于高温型菌类,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最适温度为℃,低于20℃生长极微弱,10℃停止生长,呈休眠状态,5℃以下或45℃以上菌丝很快死亡。子实体发生的温度范围为25℃-35℃,最适温度为℃,低于20℃或高于35℃,子实体的生长发育都有影响。

草菇是恒温结实型菌类,在子实体发育形成期内,对外界的温度变化非常敏感。忽冷忽热的气候,对其子实体生长极其不利。温差若达5℃以上,小菌蕾停止发育或死亡。所以,栽培时要求气温要稳定在20℃以上才能生产。否则,对产量有影响,采取保温措施

,虽能出菇,但条件要求高、成本费用大、技术性极强,在实际栽培中一般是不可取的。

3水分

水分不足造成干旱,水分过多发生通气不良,抑制呼吸,代谢过程就不可能进行,导致菌丝及菌蕾大量死亡。实践证明培养料的湿度在60%-65%的含水量适合草菇菌丝的生长,最高不得超过70%。子实体发育时要求空气相对湿度为85%-90%。在96%以上菇体易腐烂,而且容易感染杂菌。在80%以下,草菇的生长迟缓,表面粗糙,缺乏光泽。

4空气

足够的氧气是草菇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氧气不足、二氧化碳积累太多

,常因呼吸受抑制而导致生长停止或死亡。因此,在栽培时应选择空气缓慢对流的场所,但通风太甚,水分容易散失,对草菇的生长也不利,应避免在风头处栽培,免受狂风袭击。

5酸碱度(pH)

人工栽培的食用菌当中,草菇是最喜欢碱性的

,草菇孢子萌发的最适pH值为7..5;菌丝体pH为范围内能生长,最适pH为7..5,子实体发生的最适pH为。草菇菌丝发育过程中能使培养基逐渐变酸,因此,在浸草时要求pH值达到12以上。

6光线

草菇孢子的萌发,菌丝的生长可完全不需要阳光,但草菇子实体的形成需要阳光。在完全黑暗的条件下不形成子实体,漫射的阳光能促进子实体的形成

,轻微地抑制草菇的生长,使之健壮,增强抗病力,促进色素的转化和沉积,强烈的直射光对子实体有严重的抑制作用。因此,露天栽培必须覆以草被。

夏季草菇栽培技术要点

草菇种植前期准备工作

草菇是一种高温型菇类,适宜于夏季栽培。由于前期草菇栽培方法相对简单,因此很多菇农都把管理重点放在了草菇进棚后的那段时期。可记者不这么认为,种草菇,前期的准备工作同样非常重要,一旦前期准备工作没有做好,草菇的整个生育期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首先,做好菇棚消毒。先清理棚内的枯枝落叶,清理出棚,用5%石灰水或者深白粉全棚喷浇消毒,对于密闭好的菇棚封严放风口,用甲醛或高锰酸钾消毒,密闭七天,放风排气。对于密闭不好的菇棚,用5%甲醛全棚地面墙壁喷洒消毒,一周后再进棚操作。

其次,准备好基料。适合草菇生长的培养料很多,主要有棉籽壳、废棉、麦秸和稻草等。其中以废棉最好,棉籽壳次之,麦秸和稻草稍差。近年来,废棉、棉籽壳价格暴涨,大大增加了食用菌生产成本,菜农可因地制宜选择麦秆等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的原料。这里就以麦秸为例,介绍一下原料的处理方法:要选用当年收割、未经雨淋、未变质的麦秸。将整捆麦秸散开铺在地上,用石碾或车轮滚压,使之破碎,质地变软,也可直接选用联合收割机抛出的麦秸。将压碎的麦秸用浓度2%石灰水浸泡一夜,浸泡时用脚踩踏促使麦秸软化和吸水,然后捞出进行堆积发酵。将浸泡好的麦秸捞出堆成垛,垛高1.5米,宽1.5米,长度不限。堆好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以利发酵。当麦秸堆中心温度上升到60℃左右,保持24小时,然后翻堆,将外面的麦秸翻入堆心,使麦秸发酵均匀。翻堆后中心温度又上升到60℃时,再保持24小时,发酵即可终止。发酵时间一般为5天左右。发酵期间应控制好发酵的时间和温度,防止发酵过度,造成腐生菌大量繁殖,消耗养分。发酵结束,检查发酵麦秸的质量。

发酵麦秸的标准是:麦秸质地柔软,表面脱蜡,手握有弹性感,金黄色,有麦秸香味。有少量的白色菌丝,含水量70%左右,用手使劲握能挤出少量水滴,pH值9左右。

选择合适的栽培草菇模式

草菇的栽培模式有很多种,常用为拱棚立体栽培和沟式平面栽培。菜农可根据不同的场地选择不同的栽培方式。

1.大棚地上畦栽:一般建畦床1.2-1.4米宽,翻深0.2米,整成龟背形畦床,两侧修建10厘米宽洇水沟,铺料播种;其次,播种后第3天,间隔0.3-0.4米插入竹拱,现蕾后将料面上的塑膜抽出搭于拱架上,露天棚应再覆2层草苫,荫棚下只覆一层即可。发菌期间,除掀膜通风外,应将水沟灌满水,一则降温,二则使床基土壤保持较高持水率。气温超过35℃时,每天应将草苫多次喷湿。接种后第四天,最迟不超过7天,草菇即可现蕾,此后管理应以通风、降温、保湿为重点,阴或小雨天气及夜间可将塑膜揭去,只覆草苫,既利通风又有足够的散射光,并能有效地保湿,但应注意大雨天气不可掀膜,晴好天气时,阳光直射,棚温升高很快,注意加厚覆盖物并喷水,夜间可将棚周塑膜掀开约10厘米左右,将洇水沟灌满水,使之加强通风的同时保湿并降温。

2.沟式平面栽培:在大棚内整平土壤,挖深20厘米、宽120厘米沟槽,灌透水;铺料播种后使料面与地面持平,为了保证温湿度的控制,大棚上方要设好遮阳网或旧草帘。该种方式的最大优势在于地温较低、土壤湿度较大,可为基料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和水分条件,尤其水分管理方面,较之前述栽培方式,确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应注意防雨排涝,否则,极易形成积水涝渍,影响或损害正常的草菇生产。

抓住出菇期的环境调控

草菇属高温型品种,但要获得高产量和高质量的生产结果,就需将出菇期的管理做好,尤其是温湿度的把握和光照管理。

首先,温度调控。草菇出菇期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8-32℃;而夏季棚内温度高,具体的降温措施可通过加厚覆盖物、喷湿草苫、棚内浇水、夜间通风等一系列的措施来达到目的。在适宜温度条件下,草菇个头较大,开伞迟;如在33℃以上时,草菇个头明显变小,而且很快开伞,大大降低了商品菇率。

其次,抓好通气管理。要坚持夜间多通风、阴雨天全天通风、早晨通风、白天高温时间段内少通风或不通风的原则,一是使棚内保持相对较低的温度,二则使棚内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出好菇并降低发病率。

再次,水分管理。水分既是重要的物质条件(基料和床基含水),又是不可或缺的环境条件(空气湿度),二者缺一不可。一般而言,保持60%-70%的基料含水和较高甚至近饱和的床基含水,以及90%左右的空气湿度,是保证草菇获得高产的重要基础。生产中应根据当时当地的条件,灵活进行调控。

另外,光照管理。草菇既需要光,又不能接受强光,生产上应根据菌株的特性实施管理。一般可掌握能在棚内正常看报纸即可,大约在400-500勒克斯之间。具体可通过进出口、通风口、大棚四周掀开草苫边角等方法实施调控。

紫草的栽培技术

1、中耕除草:移栽或直播出苗后,当苗高5厘米时要及时中耕除草,宜浅不宜深,以免伤根。一般每年进行3~4次,做到田间无杂草,最后一次要进行培土防止倒伏,并有利于越冬防寒。

2、间苗、定苗:结合第一次中耕除草,进行间苗,按株距5厘米,去弱留强;苗高15厘米时进行定苗,株距8~10厘米。

3、灌水排水:遇春旱时应及时浇水保苗,成株抗旱能力强可少浇或不浇水,7~8月雨季时要注意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涝害。

4、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追肥,苗期应以氮肥为主,结合磷钾肥,第一次每667米2追施人尿1500千克,饼肥50千克。当苗高30厘米时,每667米2追施厩肥200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第二、三年施肥量要稍有增加。

5、摘蕾:当成株抽出花蕾时,应尽早摘除花蕾,使养分集中于根系,提高根的产量与质量。

6、病虫害防治:紫草人工栽培的历史短,同时紫草有杀菌作用,至今尚未发现严重的病虫害,仅在苗期发生小地老虎、蝼蛄为害幼苗,发现紫草幼苗被害,可在苗床周围开沟撒入毒饵诱杀。毒饵配制方法:将麦麸炒香,用90%敌百虫30倍液将饵料拌潮。

香菇的栽培技术

一、栽培香菇的主要特点

1、节省资源,用料广泛。所有杂灌木,树木丫材,作物秸秆都可以作为生产原料。2、周期短,见效快。代料栽培香菇,从备料到收获结束不到一年时间,资金周转快。3、节省人力,节约基地,男女老少都可以操作,田边场边都可以搭棚生产。4、人为控制条件,不受天气影响。5、原材料利用率高,栽培香菇后的菌筒可以加工成饲料和作肥料。

二、香菇栽培模式

1、春栽。春季(10-11月份)生产菌筒,3-6月份生产香菇。

2、秋栽。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下旬)生产菌筒,冬季生产香菇。

三、秋季栽培香菇菌筒生产应注意几个问题。

1、接种(培养)室(1)房间条件。接种(培养)大多都在同一间房子内进行。所以培养室要能密封,能保温,能通风降温,不潮湿。(2)严格房间处理,清扫干净,充分干燥,彻底薰蒸杀菌,进灭菌料筒前3天,用硫磺30克/立方米或甲醛15毫升/立方米薰蒸。

2、配料准确

(1)严格配方比例,干料比,木屑80-85%,麸皮15-20%,石膏粉1-2 %,气温高时应加适量杀菌剂防治杂菌污染。(2)水份适量,干料比1:0.8-0.9,培养料水份绝对不能过重,以免造成污染。(3)装袋适量,上下松紧一致。

3、灭菌彻底(1)装瓶不易太紧,袋与袋之间必须留空隙,同时将搬运料袋用的编制袋,接种时的套袋,棉花放到甑内一起灭菌。(2)上甑后,六小时左右使温度上升到100℃,不掉温保持20小时以上。(3)使用的温度计必须是150℃的水银温度计。(4)灭菌甑的前后温度会出现不一致的现象,但以最后上升到100℃的地方记保持时间。

4、料筒出甑(1)趁热出甑,停火后,甑内温度下降到70℃左右开始出甑。(2)无菌搬运,搬运灭菌料筒,必须用无菌编织袋或用灭菌编织物垫好其它搬运工具进行运输。(3)无菌料筒直接搬到消毒好的接种室,“#”字型堆码6-8层,让其自然冷却。

四、香菇接种

1、待灭菌料袋降至28℃后,将接种所用的用具、菌种、衣服等物品放入接种室,同料筒一起薰蒸灭菌。

2、菌种处理。一是入接种室前去除棉塞用75%的酒精或其它杀菌药剂将菌种袋(瓶)擦洗一遍。二是接种前再用75%的酒精将菌种袋擦一遍。三是接种时从瓶(袋)底开始接,上部留1-2公分不用。3、操作规范。一是接种必须3人一班,一人运袋擦袋,一人打眼封口,一人接入菌种。二是接种速度要敏捷,随打眼,随接种,随封口。三是接种时间安排在晚上九点以后或阴天,以免灰尘大增加污染。四是短时间内一次接完,接完后再用气雾消毒剂薰蒸一次。

五、香菇菌筒培养

培养优质菌筒,必须严格按照香菇菌丝生长需要的温、湿、氧、光等最佳范围进行人工管理控制。

1、保持温度25℃左右,经常观察掌握好室内和袋内温度。

2、注意通风,接种三天后,就开始通风换气,室温低上午10点和下午4点各通风一次,每次半小时左右,气温高则在早晚通风。

3、适时增氧,加速菌丝生长,尽快达到生理成熟。一般培养七天以后开始刺孔增氧,每隔10-15天刺一次,用大头针等(刺在菌丝走白处,不可刺在空白的培养基上)用套袋和胶片的,去掉套袋,撕掉胶片可代替第一次刺孔,以后要根据气温和菌瘤形成情况,酌情刺孔,温度低多刺,温度高少刺,菌瘤形成处可不刺。到第四次及以后便刺孔,便排出白(黄)积水。

六、香菇生产管理

1、建好菇棚,选择通风良好,光线充足,用水方便的地方建好棚。

2、催好菇蕾。菌筒经过70-80天或者180-210天的养菌培养,在菌筒与塑料袋间的交界处,出现许多红棕色的粘液,并且逐步出现瘤状突起,说明菌筒已生理成熟可以进行催菇。催蕾的方法:一是变温,如果袋内水分充分,可以直接拉大温差,促使出菇。二是补水,如果菌筒水分低于40%,就得补水催菇,打眼浸泡24小时或注水,使菌筒达到3.5-4公斤(大筒)。

3、香菇管理。一是现蕾后,及时破膜;二是适时疏菇;三是优质管理,浸泡后的菌筒,香菇生长期不再喷水,培养厚菇,控制高温,保持低温,培养花菇,加温排潮,拉大温差,形成花菇。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20天左右可生产一茬菇。

七、香菇采收与加工

1、干制菇采摘标准。干制菇的采摘最佳期,菌盖6-8成开伞,欲称“大卷边”或“铜锣边”。阴雨天前,必须将3公分以上的白花菇全部采摘,并马上烘干。

2、采菇技术,一手按住菌筒,一手捏菇柄基部,先左右摇动,再向上轻轻拔起。做到不留根、不带起大块基料、不损坏筒袋膜,不碰伤小菇蕾,采成熟留兴旺幼菇。

3、脱水技术。为充分利用能源,采取日晒与烘烤结合,每天上午10点钟以后采摘香菇,有太阳可先晒半天以上,再进烘烤炉烘烤。为提高质量,必须使用脱水烘干机。

4、烘烤技术。开始温度30-35℃、30-45℃保持6小时以上,大排风,半回风。50℃保持6小时,大回风,60℃正负2℃,直到烘干,大排风,大回风,不超过65℃,一般厚菇烘烤18-22小时,花菇约10-12小时为宜。

香菇的品种栽培

.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代料又分为若干类型,为木屑、蔗渣、玉米芯、稻草等。因此,可划分为段木种、木屑种(代料种)草料种、菌草种、段木代料两用种等五大类型。

②按出菇早晚划分。按此划分可分为早生种(接种后70—80天出菇)、迟生种(接种后120天以上出菇)。 ③按适宜的产品型式。这主要分为干销种和鲜销种,干销种相对菇质紧密,含水量低,出干率高,适于干制;鲜销种则菇质较疏松,含水量较高。

④按大小划分。可分为大叶种、中大叶种、小叶种三大类。前者菌盖多在5-15厘米,后者4-6厘米,居二者大小之中的为中大叶种。

⑤按出菇温度划分。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4类。

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5-15℃。

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0-20℃

高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5-25℃。

广温种:出菇温度范围较广,在5-28℃,但以10-20℃出菇最高,品质最好。栽培者要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当品种。

三、代料栽培的主要品种

近年我国代料栽培香菇已占总产量的90%以上,段木栽培已是一种限制生产的栽培方式,因此,本文不再对段木种和栽培技术进行介绍,而只介绍代料栽培的品种。为了便于栽培者了解品种及其合理使用,本文以栽培季节介绍品种。

温室草菇栽培新技术

一、栽培季节

草菇菌丝体生长的适温范围为15-40℃,最适宜温度为30-35℃,子实体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6-34℃,最适宜温度为28-30℃,从堆料到出菇结束只需1个多月的时间,是目前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中需求温度较高,生长周期最短的类型。根据草菇对温度的要求及各地不同的栽培条件,可分别选择适当的栽培时期。

二、菌种选择

由于各地的品种编号不同,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优质高产的品种非常重要。品种的选择标准是高产、优质、抗逆能力强,目前山东省主要选用V23、VB1、Gv-35、1318、白草菇等品种。

三、培养料处理

1、栽培原料配方

栽培草菇的原料非常广泛,有稻草,谷秆、麦草、杂草等,根据北方和山东的实际情况,我们推广的配方为:麦草100kg、麸皮5kg、生石灰5kg。

2、培养料处理

无论选用哪种原料,均应干燥无霉变,并在生产前曝晒2-3d。新收获的麦、稻草要彻底干燥,否则容易因料酸而失败。

栽培前在温室附近挖一个水池,将麦草和石灰按比例一层麦草一层石灰层层交替在水池中铺好,铺草时要踩实,铺满水池以后,用重物将草压住,将水池灌满。麦草浸泡24-48h后,捞出后沥去明水,喷洒占干料总量0.1%-0.2%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及0.1%的80%敌敌畏乳油水溶液,处理后的麦草pH值在9-12之间。

3、培养料的发酵

将上述处理好的麦草捞出堆成垛,垛高1.5m,宽1.5m,长度不限。堆好后,覆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以利发酵。当麦草堆中心温度上升到60℃左右时,保持24h,然后翻堆,将外面的麦草翻入堆心,里面的麦草翻到外面,以使麦草发酵均匀。翻堆后中心温度又上升到60℃时,再保持24h,重复3-4次发酵即可终止。发酵时间一般为10d左右,发酵时间长短的关键是发酵温度是否合格。

发酵结束后,要检查发酵麦草的质量。优质发酵麦草的标准是:质地柔软,一拉即断,表面脱蜡,手握有弹性感,金黄色,有麦草香味,有少量的白色菌丝,含水量65%-70%左右,pH9左右。

草果栽培技术

草果栽培技术

一、草果的价值用途

1、草果的食用价值:草果是一种调味香料,为我国广大城乡人民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草果具有特殊浓郁的辛辣香味,能除腥气,增进食欲,是烹调佐料中的佳品,被人们誉为食品调味中的“五香之一”。炖煮牛羊肉时,放点草果,既清香可口,又驱避膻臭,因此,草果一直都是紧俏商品。尤其在新疆、甘肃、内蒙、宁夏、西藏、陕西等常食用牛羊肉的地区,更受喜爱。

2、草果的药用价值:草果味辛性温,有温中健胃,消食顺气,祛寒湿的功能,并能解酒毒,去口臭。果实入药能治心腹疼,食积不消,止泻,呕吐,食欲不佳,咳嗽痰多,胸满腹胀等症。对草果药用功能《本草求原》、《本草纲目》等古籍都有记载。

3、草果的生态价值:由于草果的生存环境是在常绿阔叶林下的山凹之中,不跟其他作物争地,又可充分利用林间资源,保护常绿阔叶林,涵养水源,保护水土,为农业稳产高产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4、草果的经济价值:栽培草果好处较多,种植三年后即可开花结果,七年后进入盛果期,连续结果20年左右,一般都可以生长几十年。另外,它的管理相对比较粗放,投入低,收入高。

二、草果的生活习性

草果喜温暖,半阴半阳的环境。多生于温暖、阴湿的沟谷疏林下。要求透光度约40一50%,湿度为78一90%,温度为5一20℃,以年平均气温18一20℃为适宜,在绝对低温为1℃时,轻箱不致冻死,无霜期240天以上,极端高温38℃。草果生长的条件要求海拔在1200-1800米之间、郁闭度在0.5-0.7之间,腐殖质深厚的森林黄壤、棕壤的阴坡,土壤常年保持湿润,环境为喜湿润,怕干旱,开花季节如遇雨适中,则结果多,保果率高,若雨量过多,会造成烂花不结果,若开花季节遇上天早,花多数干枯而不能座果,严重影响产量及收入。

草果的土壤要求以含腐殖质、排水良好,湿润的沙质土、生草灰化土或灰化红黄壤土.酸碱度以PH4.5一6为好.腐殖质深厚的棕壤的阴坡,土壤常年保持湿润的也可以,总之,栽培草果可成长于林下,沟谷边种植,也可零星种植于房前屋后等背阴处。

三、草果栽培技术

(一)草果的繁殖

草果繁殖一般采用分株繁殖和种子繁殖2种方法,现分述如下:

1、分株繁殖法(无性繁殖)

以根茎分割繁殖的方法为常用,分蘖数量不多但结果时间快,采摘熟果后,先砍除林下杂草、灌木、草根。在惊蛰前后两天,在已开花结果的草果母株丛中,挖起一年生健壮的分蘖株,剪去下部叶片,留上部叶片2一3片,以减少水分蒸发。将带芽根茎挖起,截长9一15厘米,留30厘米的地上茎,马上运到已整好的地内定植。株行距1.3米×17米开穴,植穴规格为50厘米×50厘米×40厘米,每穴栽1丛,覆土压实,浇足定根水。

2、种子繁殖法(有性繁殖)

(1)、种子成熟时,选择结果多、果粒大、种大饱满、光泽度好、无病虫害的母株留种。

(2)、种子的采摘及种子处理。当果皮为紫红色,种子呈银灰色,嚼之有甜味的果实即可采摘,然后选出饱满、充分成熟、无病虫害的果实作种,宜随采随播。播种前先剥去果皮,洗净果肉,用清水浸种10一12小时,后用草木灰或粗沙搓揉后再用清水洗去表面胶质层,然后播种或晾干后(勿用阳光晒)贮存于瓦罐中至翌年春季播种。

(3)、播种期。一般采用随采随播、春秋两季均可播种,以秋播较好。春播要在气温回升到18℃以上时进行。秋播月平均气温在18一20℃以上,1个月以上,种子基本发芽出土,12月至翌年2月发芽率可达90%以上,春播到清明前后开始发芽出土。

(4)、苗圃地的选择及播种方法。苗圃地宜选择潮湿山基土,黄土镶或红土壤、砂土壤均可,并有阴蔽树。苗圃地需翻犁、炕晒、耙平、打细土块,拣去杂草根、树枝根、石块、开成宽1.4米,长随地形而定的厢。于12月至次年2月进行撒播或条播,条播每隔4.5厘来,挖约3厘米的播种沟1条,然后均匀地将种子撒入播种沟内。大约每隔1.5厘米有种子一粒即可,盖土半寸,再盖稻草,淋水。播种后大约1一2月苗出土,半年后即可转栽。

(5)育苗间的管理:为了培养苗齐、苗状,播种后管理很重要。由于草采播种期几乎为干燥时期,要注意勤浇水。①播种后要随时随地观察苗圃地的适湿度,一般湿度保持在80一90%,若达不到要求要及时浇水,天旱时要搭遮荫棚,否则会影响出苗。②出苗后及时揭去盖草,以免影响幼苗正常的生长。③防止软化腐烂及杂草。幼苗生长期间,要随时清除杂草、间出较密弱苗,防止雨量过多引起幼苗软化腐烂(注意揭开遮荫网,透光透气)。

(二)选地、整地、定植

宜选择山谷坡地,溪边或疏林下,土壤富含腐殖质、质地疏松的砂壤土,贫瘠土和重黏土不宜栽种。在选好的林地上,要清理杂草和灌木。过密的乔木也应疏伐,调节郁闭度50%一60%,翻土深20一27厘米。起畦宽1.2一1.5米,高4厘米,畦内按株行距挖穴,一般每亩挖穴约180一200塘,穴的规格为40厘米×40厘米×30厘米,穴内施堆肥、厩肥和火烧土等作基肥,与表土拌匀后待植。定植每亩约种苗500一550苗左右,每穴定植2一3苗。一般定植时间于早春或秋季在选好的地上,定植后要及时浇定根水,然后将土踏实即可。

(三)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种植后每年除草1一2次,一般4一6月间,第一次中耕除草,第二次除草时割除结果后枯死的老株、病株。

2、追肥。有条件的产区每年追肥多次,冬初采果后用细鸡粪拌草木灰,撒在壅根,夏季刚开花时,将草木灰在清晨露水未干前撒在叶面上作根外追肥.还可结合中耕除草,开环状沟施肥。

3、培土。草果定植后至开花前,要进行培土,使幼芽生长健壮,开花以后不应培土,以免捂伤花蕾,造成腐烂不结果。每次除草时,如发现露出地面的须根,可在须根处培少量的腐殖土,以利根部吸收养分。

4、排灌。当根部现出球形花苞时遇上天旱,应及时灌溉。雨水太多时应注意排水,以免损伤花蕾,同时要将花蕾周围的杂物除去,使其通风透光,以免落花和烂果。

5、调整郁闭度.草果在整个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一定荫蔽,当树木生长造成林内透光度不够时,应适当疏伐或修枝。使郁闭度控制在50一60%,以利新株生长。

四、病虫害防治技术

首先,我们要本着“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来进行防治。通过近几年对屏边县草果病虫害的了解及实践摸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病虫害发生,其主要防治方法是:

1、立枯病危害幼苗,3一4月间发生,严重时会造成连片倒苗。防治方法:①播种前用70%五氯销基苯进行土壤消毒;②幼苗出土后用1:1:120倍的波尔多液预防。③发病后,拔除病株,在病株周围撤石灰粉,用50%多菌灵1000倍液,每隔7天喷1次,连续喷2一3次。

2、钻心虫危害草果的茎部。防治方法:发现虫情应及时剪掉枯心的植株,并用50%杀螟松乳油稀释800一1000倍喷射。

3、草果疫霉菌(成株期主要病害)

4、草果炭疽病(成株期主要病害)

5、草果叶斑病(成株期、苗期病害)

6、草果花而不实(开花期主要病害)

防治方法:首先,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清除一切病、虫、杂草源(特别是脚叶、老叶、病叶),其次,要保证有适当的阳光照射,保持适度的水分和通风,增施p、k肥,大棚的要注意开沟排灌不要集水。

药剂防治:其病害多以真菌感染为主,因此主要药剂为:苯丙?甲环挫、甲酸啉猛锌、多菌灵、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加少量的磷酸二氢钾进行防治。

虫害:及时拔除枯心株,喷施杀虫单、杀虫双、巴丹等药剂即可。

7、草果花而不实的原因:

草果花的特点。草果为穗状花序,两性花,雌雄同株,但柱头(雌蕊)高于花粉囊(雄蕊、雌雄蕊又被中央呈蔸状的萼片所复盖,和外界处于隔离状态,是导致草果授粉比较困难的原因。

(1)花期气象因素的影响。3-5月草果开花时期若遇干旱,草果园小气候的相对湿度达不成75%,从而使花未能受粉就干枯了。若遇连续的阴雨,昆虫活动少,并且草果花长时间地被雨水浸泡而腐烂,造成不能受粉。若遇"倒春寒"也会造成不能受粉。

(2)管理粗放。由于管理粗放,长年不施肥,不培土,不除草,以及不进行病虫害防治使花芽长出后开花不良,花的营养不足,或被杂草严密盖着使昆虫未能找到花而帮助传粉,这也是造成花而不实的主要原因。

(3)缺乏某些微量元素。比如缺硼会降低受粉率。因此,花期增施硼肥、钾肥等可提高结实率。

五、采收与加工草果。

在种植2年后便开花结果,一般要在5一7年后才进行大量结果期。在立秋后,9一10月份,果实成熟,变灰褐色而未开裂时采收。将摘下的果实,直接晒干或用微火烘干,否则易发霉变质。在烘烧时要掌握火候,火大会烧焦,火小则烤成霉草果。故烘烧时,火力要均匀,炉温保持50一60℃之间,并经常翻动,使受热均匀。另外还可将采摘的鲜果放入沸水中烫2一3分钟,捞出晒干或烤干,此法能使果皮色鲜。经加工,即成商品草果。

如何种植草菇

一、草菇生产概况 草菇又名兰花菇、美味草菇、美味包脚菇、麻菇、中国磨菇、草菇栽培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广东省韶关市南华寺的和尚以腐烂稻草堆上生长草菇这一自然现象得到启示,创造了栽培草菇的方法,故有“南华菇”之称。草菇的另一个原产地是湖南省浏阳地区,以往这一带盛产苧蔴,每年割麻以后草菇就大量生长于遗弃在麻杆和麻皮堆上,故又称草菇为“浏阳麻菇”。随后由飘洋过海谋生的华侨,将草菇栽培技术传至东南亚各个国家,近年来美国和欧州有些地区也有栽培,1999年全世界产鲜草菇30万吨左右,我国产20万吨左右,占世界草菇总产量的60%以上 问:目前我国哪些地方适宜种植草菇呢? 我国历来是产草菇最多的国家。主要分布在广东、福建、湖南、广西、台湾、江西等省。近年来草菇已不仅跨过了长江,还跨过了黄河,飞越了长城,现全国绝大部分省均有草菇栽培。 草菇肉质细嫩,脆滑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价值,是一种优质的食用菌。因此,草菇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食品。其产品不论是鲜菇、干制品或草菇罐头,在国内外市场上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特别在夏季高温炎热的天气,其它食用菌很少时,但正是出草菇的旺季,同时又是蔬菜的淡季。所以,它不但可以丰富人们的菜蓝子,而且售价也较高,经济效益好。草菇是食用菌中收获最快的一种,从播种到采收只需要2周左右,一个栽培周期只要20-30天。而且无需特殊设备,室内、室外都可以栽培,发展草菇可以利用农副产品-如棉籽壳、稻草、甘蔗渣、玉米秸等栽培原料。

香草的栽培技术

香草的栽培技术

香花、香草(fragrant herb)等香料植物,含有芳香性挥发油,抗氧化剂,杀菌素,不仅可驱蚊蝇、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美化居室,还广泛用于美容、沐浴、饮食及医疗。从香料植物提取的香精油与干燥香料物质,是食品、化妆品、香皂、医药工业的重要添香剂。这些产品已畅销国内外市场,出口俄罗斯、美国等,显示出诱人的市场发展空间。2003年,美国在中国就订购香精油1000多吨。北京、上海等地每年销售迷迭香、薰衣草、薄荷等种苗与干燥香料数千万株以上,并逐年大幅增加,市场十分看好。

香草原产于墨西哥,中美洲人对香草有广泛的种植。十六世纪,西班牙征服者征服了中美洲,并将香草和巧克力同时传入了欧洲。香草的英文名为vanilla,这个单词发源于西班牙词汇"vanilla",在西语中意为"小豆荚"。欧洲香草在欧洲园艺产业中占有很重要地位,很多园艺部门和爱好者都有自己专门的香草植物园,他们收集培育出各种各样的香草植于园中,让它们一年四季散发着或清淡或浓郁的各种香气,令人心旷神怡。经科学证明,这些香气有的可以杀菌、消毒、驱虫,有的可调节中枢神经,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使人脱离亚健康状态。如香薄荷可醒脑提神,红罗勒可治咳止泻。由于欧洲香草具有多效能作用,国际市场销量巨大,我国所产香草在国际市场供不应求,其开发前景诱人。

香草的栽培

一、认识所栽培的香草种类

可当做香草使用的植物有很多,但最常用的种类大约在10~20种左右,其中有些香气国人较无法接受,例如天竹葵,有些较不适合台湾的气候,如当归这一类的植物,有些本身香气不浓,当作美容用的情形比较多,例如芦荟,因此,依目的选择栽培的植物并了解它的特性是成功的第一步,您可以到花市去选购想要栽培的种类,买回来后以无性繁殖的扦插或分株来增加数量,或是去买种子回来栽培。

二、适宜的栽培环境

这个项目包括正确的栽培场所或是季节,在购买香草回来栽培之前,要先知道自己要在什么地方种植,家中是否有庭院?日照条件如何?土壤质地或是排水良好与否?要种在花盆中或是可以直接种在地上?这些都是要先了然于胸,再由这些条件去选择所要栽培的香草种类,就算不了解该种类的特性,也可以请贩卖者帮您选择或是给您一些建议。有些一、二年生的种类在开完花后会死亡,必须慎选合适的季节来种植,由于这些香草多原生於高纬度地区,在台湾的气候条件下,冬季的冷凉气候对生长比较有利,这也是要先知道的地方。

迷你化盆花可供居家利用及观赏,最前排为迷迭香,第二排为两个不同品种的薰衣草,后排由左而右依序为百里香、香蜂草及柠檬罗勒。

不同种类的香草以盆器种植时要注意配合其生长特性,左边香蜂草适合浅而宽的盆器,右边迷迭香则适合较大的盆器。

三、细心而且适当的照顾

香草是活的植物,因此栽培时必须时时加以照顾才能生长良好,照顾时,要先观察植物的状况再采取适当的作法,例如浇水时要等土壤稍微干后再浇水,以免根部窒息而死。一些叶片肥厚的种类也不要浇太多水,适度的干燥有助于植株发育,收获或修剪时,不要一次剪太多以免刺激太大新芽长不出来而死。在快速生长的时期,用一些有机肥放在土壤表面,浇水时肥分渗入根部吸收有助于生长发育良好。只要随时注意它的生长状况,每个人都可以试着在家中种植,增加生活情趣。

四、不要使用农药

在虫害方面,香草即含有特殊的气味,这些气味对某些害虫而言,本身即有忌避作用,但还是有一些害虫照样会啃食叶片,如罗勒的某些品种会有夜盗虫,此时宁可费一点心力以手抓除,或用防虫网罩住隔离。病害的防治则以预防胜于治疗,方法是不要使用栽培过的旧土去种香草,因为内藏的病原菌会成为感染源,另外就是在合适的环境或季节栽培香草,如此植株强壮自然可抵抗病害的侵袭。记得新鲜香草使用时都是生食或短暂加热而已,含有农药成分的话对健康会有不良影响。

香草的加工

综合加工利用欧洲香草除作园林植物、保健蔬菜外,还可加工保健香茶、香囊、香枕、提取香精等多种香味产品。如西洋甘菊加工的保健香茶具有治疗头痛,去除肠气胃胀,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百里香、薰衣草和荆芥等加工的香囊、香枕对失眠症、忧郁症等有很好的疗效;大部分欧洲香草均可提取各种香味的天然高档香精,广泛用于食品、纺织、建材、皮革及卷烟等工业,其经济效益惊人。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在人们越来越崇尚自然的今天。我国大力调整种植业结构的今天,欧洲香草的开发前景将越来越广阔。

高温秀珍菇栽培技术

1、秀珍菇栽培季节的确定

栽培时间确定主要根据市场需求来确定栽培品种和栽培时间,再综合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一般秀珍菇栽培袋的培养时间为25-35天,栽培者应根据生产的具体情况进行各级菌种的选购或制作。杭州地区高温秀珍菇安排在4月份开始制袋,5月份开始出菇,可采收至9月底、10月初。

2、秀珍菇培养料配方

(1)棉籽壳93%、麸皮5%、轻质碳酸钙1%、糖1%;

(2)棉籽壳45%、杂木屑40%、麸皮10%、糖1%、轻质碳酸钙2%、石膏粉2%;

(3)杂木屑75%、麸皮10%、玉米粉5%、米糖8%、轻质碳酸钙1%、糖1%。

所有的原材料必须要求新鲜、无污染、无异味。

杂木屑在使用前需要经过发酵处理:先过2.―4目筛,去杂物;然后建堆,堆底宽5―8米,高1.8―2米,长度不限,呈龟背形;木屑表面洒少量石灰粉,喷水均匀、自然发酵。5―6天后料堆内温度升至60℃左右,进行第一次翻堆,翻堆力求内外、上下木屑位置对调,以达到发酵均匀;然后相隔6天―5天―4天再翻堆3次。整个木屑发酵处理需要25天左右,木屑呈深褐色,具有一定香味方可使用。

3、秀珍菇菌袋制作与培养

(1)原料装料前,应事先将所有的原料拌水混合均匀,覆盖堆放24小时,促使原料吸水均匀并软化,可避免装袋时刺破菌袋,引发菌期污染。

(2)由于秀珍菇较适合墙式栽培,因此通常采用17X33X0.05厘米的聚丙烯塑料袋,每袋干料重为400―500克,装袋时避免机械或人为损伤,松紧度适宜。

(3)拌料时应控制含水量在60%―65%,以手紧握料时,指逢中有3、4滴水珠滴下,松手后料依然呈圆,掷地松散不成团为准。

(4)灭菌必须彻底,接种必须严格实行无菌操作。每袋生产种菌包40―50袋。

(5)接好种的栽培袋置于培养室“井”字型堆放4―6层养菌,或置于培养架上养菌。培养期间,应经常检查堆温,防止高温烧菌;若堆温低于20℃时。应设法增温,注意堆温控制在25℃左右,培养室必须通风良好,空气新鲜,预防阳光直射。

(6)发菌期间必须经常检查菌袋,及时清理杂菌污染或不吃料的菌袋。

4、出菇管理

经过25―35天培养,菌丝长满整个料袋;继续培养5―7天,当发现袋口菌丝吐黄水或出现菇蕾时,表明菌丝已达到生理成熟,可马上转入出菇房(棚),进行出菇管理。

(1)菇房(棚)消毒

在菌袋转入出菇棚前10天左右,应对于棚子的环境进行处理:先用敌敌畏800―1000倍液加高效氯氰菊脂1000倍液进行杀虫杀螨,然后通风一星期,接着将生石灰粉撒于棚内地面。

(2)温度控制

将生理成熟的菌袋进棚码墙后,就可划去封口套圈及塑料,留3厘米长,并覆盖薄膜保温保湿,认为拉大棚内温差,温差以10―12℃为宜,促进子实体原基的分化,棚内温度控制在12―18℃;大部分原基出现之后,可适当减少温差,提高棚内温度至14―20℃。当棚内温度超过25℃时,应立即采取降温措施;气温低于12℃,应进行增温、保温。每采完一潮菇后,应集中清理料面,去除死菇、菇根、杂物后以上述方法继续温控出菇。

(3)湿度控制

菌袋进棚码墙后,控制棚内空气湿度在85%―95%,超过95%必须通风降湿,低于85%时,可根据集体情况喷洒空间水,达到维持空气湿度的目的。每天采完菇后,可细雾状结水于菌袋料面和幼蕾,具体的水分管理应根据棚内实际情况而定,一般阴雨天少喷水,晴天可多喷水。

(4)通风

秀珍菇为好氧真菌,因此在子实体生长阶段应给予足够的氧气,通风不良往往导致畸形菇的产生。但是通风必须结合温湿度协调控制。每次喷水后,必须进行通风,否则极易导致高温、高湿、通风时间视具体条件而定。菌墙不可过高,一般码墙的菌袋在10层左右,有利于空气流通。

(5)光线

秀珍菇非喜光菌,但是子实体原基分化后给予适当的光线刺激,强度一般控制在300―600LUX,以在菇房(棚)内可看清书本字迹即可,强光不易形成原基,或形成菌柄又粗又短、菌盖不易开展的子实体。长期放置在黑暗的菇房中,会严重影响原基的形成。

(6)采摘后管理

每采完一潮菇后,应集中清理面料,去死菇、菇根、杂物、封口养菌3―5天即可进入下潮菇的管理。采取二潮菇以后可补注营养液(配方为:水50公斤、硫酸铵1%、尿素0.3%、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葡萄糖1%、三十烷醇和菇壮素个各30ml),注水后注意保温保湿,让菌丝充分恢复。

5、病虫害防治

秀珍菇发菌期间,常见的杂菌有绿色木霉、青霉、毛霉、红色链孢霉等,检查发现后应该及时检出处理。杂菌的防治主要靠保证接种实行无菌操作,培养室必须通风良好、空气新鲜,周边环境干净整洁,另外也可在培养料中添加5%的多菌灵粉剂1000倍,起到防护作用。

子实体生长阶段还可能引发虫害,危害严重的有菇蚊、菇蝇,发生严重时可用50%的高效氯氰菊脂稀释1000倍进行防治,喷药时间应选择在转潮期,避免子实体产生药害。在喷洒过程中,必须将菌袋的正反面及棚、室角落和外围同时喷洒,最好早晴好天气的下午1―3时进行,施药后2―3天内不喷水,以延长药效。

茶树菇栽培技术要点

(一)栽培季节

根据华北地区的气候条件,一般可进行春,秋两季栽培,生产上一般安排春季温度上升到15℃以上,秋季温度降至25℃以下出菇为宜。因此在安排生产季节时

要考虑到两个方面:既要考虑到菌丝体培养期间的最适温度和不允许超过的范围,同时又要兼顾出菇期间的最适温度和不允许超出的范围。华北地区,以河北省中部气温为例,春季宜3月中旬至3月底开始生产菌袋,菌丝体培养初期需要加温,5月中旬至6月出菇。出菇后期气温增高,子实体易受病虫害,要注意提前防范。秋季8月下旬至9月中旬生产菌袋,10月下旬以后开始出菇,寒冷季节需要加温,以延长出菇期,以便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二)栽培方式

茶树菇的栽培采用熟料袋栽方式,采用塑料大棚,半地下菇房,林地或室内栽培。无论那种方式其场地都要求周边环境卫生,无污染源。给排水方便,通风良好。出菇方式有立式出菇,卧式墙式出菇,覆土出菇等方式。需要指出的是,北方地区秋季栽培,菌袋发满后自然气温下降,采用冬暖式塑料大棚养菌,出菇最好,也可进行人工加温以保证出菇温度,为了防止光线过强,大棚内可加设遮阳网遮光,以保证茶树菇的高产优质。

(三)栽培料配方

根据华北地区的资源条件,适宜茶树菇生长的配方很多,下面介绍几个常用配方,供大家参考选用。

1,棉籽壳85%,麦麸10%,玉米粉3%,石膏1%,糖1%,石灰适量。

2,棉籽壳50%,棉秸秆30%,麦麸13%,玉米粉5%,石膏1%,糖1%,石灰适量。

3,棉籽壳78%,麦麸10%,玉米粉5%,饼肥4%,石膏2%,磷酸二氢钾0.4%,硫酸镁0.1%,糖0.5%,石灰适量。

4,棉籽壳60%,木屑20%,麦麸13%,饼肥5%,石膏1%,磷酸二氢钾0.4%,糖0.6%,VB1少许。石灰适量。

5,棉籽壳55%,废棉30%,麦麸10%,玉米粉5%,石膏1%,糖1%,石灰适量。

6,杂木屑78%,麦麸15%,玉米粉5%,石膏1%,糖1%,石灰适量。

(四)菌袋制作

1,配料拌料,可根据上述配方任选一种,原料要求,棉籽壳,麦麸要求新鲜,干燥,无霉变,无异味,无虫蛀。木屑应选用杨,柳,桐等质地较为疏松的木屑为宜。

拌料时根据选定配方称取各类主辅料混合在一起,翻拌均匀。再将糖和石灰加水溶解后加入料中。用石灰水调PH值为7.5左右为宜。 料水比一般为1:1.2-1.3.然后用人工或机械将原料充分搅拌均匀。 不能有干湿不匀的料。否则灭菌就不会彻底。 料拌好堆闷半小时后。用手抓一把料握紧。指缝间有水但不下滴为宜,这样料的含水量达到60%左右 为适宜。培养料含水量过大。影响菌丝生长,容易感染杂菌和虫害。应引起充分重视。

2,发酵,目前的茶树菇生产有两种方式。(1)一种是料拌好后堆闷半小时后直接装菌袋,然后进行常压灭菌。(2)另一种方式就是将培养料预先进行发酵处理。然后装袋灭菌。现将发酵处理的方法做一介绍。发酵处理的培养料含水量要比第一种方式高一点,达到65%左右为宜。料拌好后将其堆置成高1-1.2米,宽1.5-1.8,长度不限的发酵堆。然后用铁锨把自上而下每隔一米打一个通气孔。以利增氧加快发酵速度。待料温达到60℃以上时维持12小时以上,然后进行翻堆。翻堆时要里外上下颠倒,充分翻匀。翻堆后待料温上升到60℃后保持12小时即可散堆,并调含水量和PH 值。料调好后即可进行装袋灭菌。这个过程一般需要5-7天左右。

采用发酵料栽培具有以下优点:(1)培养料经过5-7天发酵,在有益微生物作用下木质素,纤维素得到降解便于茶树菇菌丝利用。因此发菌速度要比常规栽培方式缩短10天以上。(2)培养料内的杂菌休眠体,虫卵等均已复活,有利于灭菌彻底。另外使用木屑栽培的经过发酵处理,木质软化不易扎破菌袋,提高了成品率。(3)经堆积发酵后的培养料中的有机酸可充分挥发,有利于茶树菇菌丝生长,能有效提高产量。

相关推荐

长根菇的栽培技术

长根菇菌盖肉质细嫩,味道又鲜又甜,香味浓郁。长根菇是一种木腐菌,对碳氮比没有严格的要求,其菌丝和子实体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2-27℃。长根菇在培养期要求空气湿度在70%左右,下面为大家长根菇的栽培技术: 一、栽培技术 1、配方。母本为PDA培养基,原种栽培种培养基为:棉籽壳5%,阔叶树木屑60%,麦皮33%,糖和碳酸钙各1%,含水量55%。栽培袋配方为:棉籽壳35%,麦皮25%,阔叶树木屑38%,含水量68%。 2、季节。长根菇属高温型品种,一般出菇时间在4-11月(在福建三明的气候条件),它的成熟周期一般

鲍鱼菇的栽培技术

料配 配方一:棉子壳40%,杂木屑38%,麸皮20%,糖1%,碳酸钙1%,含水量65%;配方二:棉子壳 鲍鱼菇 80%,麸皮18%,糖1%,碳酸钙1%,含水量65%。 灭菌 培养料充分拌匀后,可用装袋机装入折径15-17厘米、长33厘米的低压聚乙烯菌袋内,料装至3/5左右压平料面后进行扎口(或套环),100℃蒸汽灭菌8-10个小时。 接种 在接种箱或接种室接种,每瓶原种接40袋左右,接种后重新扎好袋口,移至培养室发菌管理。 出菇 菌丝满袋后即可进入出菇管理。先把袋口打开,清理料面,然后喷水保湿但又不致袋内

栽培技术

条播栽种 种子繁殖3月上、中旬将芦蒿种子与3-4倍干细土拌匀直接播种,采用播、条播均可。条播行距30厘米左右,播后覆土并浇水,一般3月下旬即可出苗,出苗后及时间苗、匀苗,缺苗的地方移苗补栽。 整地施肥 选择前茬为非菊科作物、灌溉条件好、土壤肥沃的砂壤土为宜。栽种前进行耕翻晒(冻)垡,结合施足底肥,每亩施腐熟猪、牛、粪3000-4000公斤或腐熟饼肥150公斤左右,整地作畦,畦宽1.5-2米,深沟高畦。生长期间,9-10月份进行一次追肥,每亩用尿素10公斤,撒施并结合浇水,以促进芦蒿的营养生长,防止后期早衰

金针菇栽培技巧

(1)选用适合袋栽的品种: 由于袋栽金针菇是开放式栽培,若培养室保温保湿性差,金针菇的质量就很难保证,应该选用不易开伞的优良品种进行袋栽,如杂交19号等菌株。 (2)把好菌丝培养管理关: 塑料袋的质量和大小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袋子口径大小要适宜,小于14厘米不利操作,过宽装料太多,灭菌难以彻底,一般选用口径14一17厘米的为宜。接种应该采取多点接种法,这样料面菌龄一致,现蕾一致,并可增加现蕾密度。 (3)把好出菇管理关: 为了便于菇农掌握金针菇管理技术,特总结出一套“看天、看室、看菇”的三看管理方法,具体内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1.选用高产、抗病、抗逆优良品种 2.及时整地,施入足够的基肥BR>3.适时播种,保证苗全、苗壮、苗旺,为后期高产打下良好的基础 4.花期进行人工辅助授粉,保证坐瓜。 5.果实膨大期天气变化,合理、适时、适当浇水;密切注意病虫害发生发展,做出正确、及时、合理应对 6.适时采收、贮藏、出售。 南瓜性喜阴凉湿润气候,栽培极易,种在院边墙头,地边埂埝,均可生长良好,瓜果硕大。用种子直接播种。育苗移栽也行。 直接播种,可在头年冬天将地整好,施足底肥,第二年春二、三月将种子埋入即可,因苗蔓长,生长速度快,

金鱼草的栽培技术

金鱼草的栽培技术 金鱼草可用播种和扦插法繁殖,但以播种繁殖为主,播种通常以9月中旬为宜。播种基质用消毒过的腐殖质土或泥炭土,一般采用30厘米口径的浅盆。播前装满盆土,盆沿留出1-2厘米。再将盆土轻轻压平后即可播种。播后覆一层薄薄的细土,然后用木板轻轻压实,使种子与土壤密切结合。播后将盆置于水盆中,让水分从底部向上渗透,直浸至整个土面湿润为止,然后盆面盖以玻璃,以减少水分蒸发,最后将盆置于荫凉处。 金鱼草播后管理 播种后的管理,主要是水分管理,浇水要均匀,不可使盆面过干过湿。夜间将玻璃掀去,使之通风透气,白

双孢菇的栽培技术

建造菇棚 1、简易地棚式:说明:实验性种植,100-200平方,投资3000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种植蔬菜的简易小棚,不搭设立体棚架,直接地面栽培。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一次性备料成功,不要二次发酵。 双孢菇--种植大棚 第三步:直接购买栽培菌种,9月初根据适宜的温度,适时播种。 2、塑料大棚式: 说明:实验性种植,500平方左右,投资2万元左右。 第一步:利用以前种植蔬菜塑料大棚,搭设立体棚架,每层高60厘米。 第二步:准备牛粪、秸秆,8月份备料,高温堆肥,使用二次发酵技术

茶树菇高产栽培技术

一、茶树菇生物特征 1、温度 茶树菇生长在温带至亚热带地区,因此该菌较抗高温也能耐低温。其菌丝在5-35℃下均能正常生长,最适温度范围为18-28℃。茶树菇属恒温结实性菌类,出菇不需要温差刺激,其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3-28℃,最适宜为18-24℃,20℃时出菇速度快。 2、水分 茶树菇栽培料含水量可控制在65%左右,生长较快,若培养料偏干或偏湿测不利于菌丝生。子实体形成时,要求空气相对湿度较高,生长过程则要求较低,因此在菇期先保持空气相对温度100%,待出菇后降至85%则有利于子实体的生长发育。 3、空气

阿魏菇的栽培技术

栽培材料 阿魏菇 ⑴主要材料阔叶树(米槠、拷树)木屑、棉籽壳、玉米芯、甘蔗渣等。 ⑵辅助材料玉米粒、麸皮、蔗糖、石膏粉或碳酸钙、过磷酸钙、酵母粉(或酵母片)。 ⒉栽培季节 以冬、春季较为理想。第一批在11月到第二年2月,第二批12月到第二年3月,第三批在1~4月,根据当地的气候安排。如果在有制冷设备的空调菇房也可以周年栽培,按市场需求安排。 ⒊栽培方法 与其它平菇类似,可采用袋栽或瓶栽。 ⑴母种制作 从北京、新疆或福建的科研和生产单位引进,或自己进行孢子或组织分离获得。PDA或PDA综合培养基常规操作,

香菇的栽培

1.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栽培委节 主要有春栽和秋栽两大季节,有早春播种春末夏出,春播夏出,春播秋冬出,秋播冬春出这样几大生产运作方式。 3.品种类型 香菇品种繁多,可按需要划分品种类型,可按栽培基质划分、按出菇早晚划分、按销售型式划分、按大小划分、按出菇温度划分等。 ①按栽培法划分。香菇可段木栽培,可代料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