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陪伴孩子最好的方法
1-3岁陪伴孩子最好的方法
1-2岁“不”字当头
2岁前后的小坏蛋有多坏,我们都已经知道了。
最突出的表现包括:“不”字当头、打滚撒赖、一意孤行、占有欲强、自私霸道。
其实,孩子的这些行为都只是因为,孩子开始有了自我的意识、意愿、意图。但他们不懂得表达,甚至他们自己也不甚明白他们自己的意图。他们一点儿也不坏,一点儿也没有折磨妈妈、蛮不讲理的意思。
对待这么小的小宝宝,书上提供的管教技巧主要以疏导、绕道为主。
安全第一:不要告诉孩子不许玩不许碰。你自己把该锁起来的锁起来,该扣好盖子的扣好盖子。
生活规律:饿了、渴了、累了、困了、闷了,孩子就容易发脾气。你应该摸索孩子的生活规律,在孩子陷入可能导致坏情绪的陷阱之前,采取恰当措施,比如让孩子吃饱、睡觉、带到其他地方玩等。
转移注意:这么小的宝宝,注意力移动得很快,你要好好利用。比如,你抱孩子进餐椅吃饭,孩子打挺不肯进去,你就不必坚持。拿些小胡萝卜丁啦小麦圈啦什么的哄哄他,等他吃得高兴心情愉快时,再抱进餐椅里去。
不当观众:当孩子打滚撒赖时,不当观众。没有观众了,这演员也就没趣了。
绕开硬碰硬:如果你问,“你要不要洗澡?” 这答案肯定是“不!” 你可以换个说法,“你想在澡盆里玩小鸭子,还是玩小水桶?”
放松你自己:当你自己太累、太困、太饿时,你也会和孩子一样,容易发脾气。就像对待孩子一样,在预计你自己要进入“坏情绪区”之前,好好善待你自己一下,给自己充足电。
3岁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
从情绪上看,三岁的他是个快乐的年纪,他友善,平静,充满安全感,易于接受,也乐于分享。
在两岁半是吵闹不停的孩子,到了快三岁的时候,会突然变得安静而斯文。他会经常说,好或者要。笑的时候比哭的时候多,对你的要求也比以前要能容易妥协。
三岁时,大部分的孩子在生理或者心理,尤其是情绪发展上,会呈现一个稳定的状态。此时他已经有很好的自我意识和稳固的自我概念。当然,他的自我概念和别人如何对待他有很大的关系。
虽然在三岁的时候,他一向强硬的拒绝态度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分享或者依赖,但他也体会到自己的成长和能力的增强。
同时三岁也是个“我们的年龄”。他会喜欢说,我们来,我们一起来散步。这种一起做或者是我们的感觉,让他有依赖的感觉。同时,他也喜欢分享的滋味。从前看起来满喜欢独立的孩子,现在却经常和妈妈说,你帮我做,或是你做给我看。
他喜欢与其他孩子一起玩,但是他最喜欢的人还是妈妈。尤其是妈妈放下手中的事情,把注意力放在他身上,讲故事给他听,跟他玩游戏,或者陪在他身边是,总是带给他欢乐的情绪。
他在肢体动作的控制上,已经相当成熟和舒畅。他步伐稳定,走的很好,跑的很顺,在急转弯是也不费劲。他走路时候,两手自然的摆动,不需要夸张的伸张手臂来平衡重心。
在语言能力上他的发展也到了新天地。他喜欢学习新的字,尤其喜欢这些字眼:新的,秘密,吓一跳、好难。在事情陷入僵局的时候,如果你说对了话,还可以抢救场面呢。比如,你说出,小惊奇,或者小礼物这个字,而且你也实际的拿出这个小礼物是,那么就算是一块小的饼干,也能博得孩子无限的欢欣,把刚才的不愉快全给忘了。
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的成长到底有多重要
当今社会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就是留守儿童问题。父母为了给予孩子更好的生活,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外出工作,放弃了孩子成长过程中对于他们的陪伴。
然而孩子的生活条件是变得好些了,可以他们的成长由于缺乏父母的爱,性格大多会变得孤僻,敏感,内向,对于孩子的成长产生极大的影响。其中因为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儿童自杀或伤人的新闻时有发生,所以说千万不要忽视父母对于孩子的陪伴,这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影响。
很多家长或许认为孩子还小,陪伴他们的时间还有很多。然而时间流逝的速度超出我们的想象,这一秒孩子还在蹒跚学步,下一秒他们已经长大成人。孩子转眼就会长大,和他们相处的时间其实并不多。现在许多的新手爸妈,对于和孩子的相处并没有耐心,和他们玩一会就把他们交给爷爷奶奶看管,自己跑到一旁去玩手机。
也许他们可以享受到手机带给自己的快乐,然而放弃了与孩子的陪伴,会让孩子失去很多。所以无论我们有多么忙碌,都应该留出一定时间来陪伴孩子,让孩子在父母的陪伴中快乐成长。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扮演的不仅仅是家长的角色,更多的是朋友的陪伴,人生的导师。父母日常生活中的一举一动,言谈举止潜移默化中都会被孩子模仿学习。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最早的老师,其实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其作用会比他们在学校的重要,父母的教育会影响孩子一生。在孩子的性格,意识形成阶段一定不能少了父母的陪伴,多多抽出时间和孩子相处,让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充满父母的爱,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孩子快乐的成长,拥有健康的性格正确的价值观。
在与孩子相处过程中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与孩子的相处中经常与孩子一起做游戏,在游戏中教育孩子一些知识,这样的方式会让孩子更加深刻。平时没事的时候或者在睡前给孩子讲一些故事,通过故事让孩子学到一些道理,更可以塑造孩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孩子爱看电视怎么办 招式四:多亲近孩子
家长不要把电视机当保姆,多陪伴孩子。现实生活中,很多年轻的父母多以工作忙、无暇陪伴孩子为由,把孩子丢给电视。这样,除了让孩子更沉迷于电视节目之中,没有其他什么好处。亲近孩子的方法是非常多的,比如可以请孩子来分担一些家务,让孩子与自己一起准备晚餐、打扫房间等。时间长了,你会发现和孩子变得更加亲近了。
早教如何才能左右脑发展要均衡
一、三地亲子关系比较:
调查显示:三地85%以上父母和祖父辈亲属每天都能抽出2个小时以上的时间陪伴孩子玩耍,特别是广州方面的家长较为注重亲子关系,被访家长全部每天陪孩子2小时以上。而北京约有15%的父母每天只有1个小时陪伴孩子。
二、最佳早教时间:
我国幼儿父母对早期教育的认识普遍较上世纪九十年代有明显的提高,尤其是认识到早期教育的重要性,并认为越早越好。如北京的90%的调查对象认为从0岁开始(其中包括怀孕期)这是近几年早期教育工作的普及带来的结果。但广州家长对“最理想的开始早期教育的时机”的答卷值得关注,其中有7%以上认为小孩子3岁以后才是最好时机。这说明广州家长的早教意识有待提高。
视觉能力 1-3岁
孩子到了1岁以后,便能看浑物体,而且可以也许跟踪活动的物体,视觉才具已达到了成人的水仄。
正在视觉构成的过程中,视觉方面的次要转变是构成对所看到物体的注释才具,那样孩子才气根据于所睹到的器械,用词语、图片或是手势表达出本人的不俗见解。换句话道,视觉就是成立起已成死的眼、舌、鼻、脑、手战身体其他局部的和谐,所以不杂洁是一个看的过程。与其他方面一样,该当刺激孩子眼睛-大年夜脑、眼睛-身体之间的联络,使之阐扬出最大年夜的潜力,刺激包孕杰出的脑筋、杰出的书本、杰出的玩具战杰出的行动。
假设孩子属于正常发育,没有需要做眼科方面的搜检。但那实在不便是道不注意孩子各方面的转变,一定要注意发明孩子是否有眼神板滞、眼睑下垂或斜视等现象。假设发明孩子有看不分明的迹象,一定要主动想门径,例如孩子经常撞正在家具上。或是视线跟不住球的动弹,当时一定要及时带孩子看医死,不能抱有“会本人好起来”的想法。销誉的眼睛与销誉的肢体一样,恶化得十分快,眼睛需要经常熬炼战刺激,所以一定要保证孩子眼睛的安康。
牙齿 1-3岁
牙齿的卫生与保护看牙医
曾经有一段时间,人们认为孩子的乳牙并不重要,但现在我们知道应该照顾好乳牙。首先乳牙引导着恒牙的长出;第二,如果乳牙腐烂后脱落,会影响连接牙齿的骨骼,进而影响了将来生长恒牙的基础。孩子2岁内会长出很多的牙,你要做好准备,因为长臼齿时麻烦很多。第一个臼齿一般在12-15个月长出,先长出上臼齿,后长出下臼齿。第二颗臼齿在20-24个月之间长出,出现在下颌骨上,然后再长上臼齿。一般来讲,以后长出的臼齿不会引起太大的麻烦。
一且孩子长全所有的牙齿,你可以给孩子大量的咀嚼食物,让孩子锻炼咬肌,新鲜的水果和蔬菜是最理想的食物,同时,咀嚼食物纤维还有清洁口腔的作用。要经常带孩子检查牙齿,以保证孩子齿龈与牙齿的健康。
牙齿的卫生与保护
孩子到了6—7岁后,刷牙仍做不到很彻底,所以家长应该帮助孩子,保证牙齿干净。孩子在开始时,可能不愿意刷牙,不想张开嘴。最好的办法是把刷牙变成一种游戏,使用变色片,孩子嚼完这种药片后,使得牙石呈现出一块块颜色然后再刷掉。
医生不关心怎样使用牙刷,只要消除牙石就可以。过去我们为了保护牙龈,要求孩子上牙向下刷,下牙向上刷。现在的研究证明,这样刷并不一定有多大的好处。对于孩子来说,最有效的方法是来回轻轻地刷,把所有的牙面都刷到就可以了,因为孩子的协调能力并不很好。牙刷毛一定柔软、平整,过硬的牙刷毛容易造成牙龈出血,进而能导致牙齿向后倾斜和牙齿松动。要求孩子坚持刷牙,形成习惯。做到早晨去幼儿园前,晚上上床睡觉前必须刷牙。多数孩子对于让他们喝完饮料,吃完饼干后必须刷牙感到厌烦,但你可以在他们每次喝完、吃完后给他们吃一次奶酪。冈为奶酪是碱性的,可以中和糖中的酸以防破坏牙齿的珐琅质引起牙洞。
看牙医
你应该在孩子2周岁左右带他去牙医 那里检查牙齿。请千万记住,一切都应在轻松而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在你看牙时带着孩子,让孩子习惯牙科的医疗设备和气味。如果你的牙医不反对,可以让孩子坐在你的腿上,观看牙医是怎样给你检查牙齿的。
毫无疑问,他很感兴趣而且很愿意像你一样让牙医给他看牙。也可以在看牙医前,玩看牙的游戏,比他给别人看牙。当你真的带孩子去医院治牙时,预先安排牙医先给你看,然后再给孩子治牙。
父母让孩子做这三件事受益一生
1、做一顿饭
会做饭的孩子,去哪里都能活下去。父母要教给孩子最重要的东西,就是一个人也能好好生活的能力。做饭这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不光需要孩子有很好的耐心、细心,还将是陪伴孩子以后度过一生的基本技能。
培养能力点
自理能力、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
2、给父母写一封信
懂得感恩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受欢迎。通过文字去表达自己的情感,说出对父母的爱与感谢,不光让孩子学会站在另一个角度去看问题,还能让孩子学会该如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
培养能力点
自我反思能力、情绪调控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养宠物对孩子的好处 陪伴孩子
宠物常常是孩子童年里最好的玩伴,尤其对于一些独生子女,她们通常缺乏能分享内心情感的对象。宠物可以陪伴孩子,让孩子变得不那么孤单,享受被陪伴的快乐。养宠物能满足孩子生理和心理的需要,教他们关于爱和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