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后气血虚的表现 产后乳汁少或全无
生孩子后气血虚的表现 产后乳汁少或全无
生产时失血耗气,气血亏虚,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导致产后乳汁分泌少甚至没有乳汁分泌,乳汁清稀,食欲不振,易倦怠,面色无华,舌淡太少,脉细弱等症。
中药催奶有没有副作用
奶水不足只能通过其它途径给宝宝不足奶水,其中奶粉成了不二的选择,可是有的妈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喝到自己的母乳,纯天然,没任何添加素是对孩子的成长极为有利的。但是现在白水不足了怎么办呢?听说,中药可以催奶,但是有过于担心中药带来其他后遗症以及副作用。那么中药催奶有没有副作用呢?我们说要都有三分毒,尽量不要长期过于依赖药物,不过中药相对于西药的副作用是很小的。而中药催奶副作用很小的。这不必过于担心。
1、漏芦: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通经下乳之效。乳汁不下、乳房胀痛可与穿山甲、王不留行配伍应用。
2、路路通:有祛风通络、利水、下乳之效。用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配伍应用,通乳效果极佳。
3、玉米:玉米须当食用成熟之玉米须,秋后剥取玉米时可获得。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乳汁少、乳汁不畅,可与猪脚炖服1日2次。
4、穿山甲:有下乳、活血消症、通络、消肿排脓之效。本品能疏通气血而下乳,因气血雍滞而乳汁不下者,可单用,或配伍王不留行;若气血虚而乳汁稀少者,配伍黄芪、当归等益气药同用。
5、王不留行:有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之效,产后乳汁不通,配穿山甲可以增强通乳之力。产后气血亏虚、乳汁稀少者,则配黄芪、当归
6、通草:通草为常用中药之一,有清热利湿、通气下乳之效。对产后乳汁不畅或乳汁不下有奇效,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配伍煎服。
7、桑寄生:桑寄生有祛风湿、益肝肾、安胎之效。用于产后乳汁少、乳汁不畅、或乳房胀痛,可与路路能通、丝瓜络配伍应用。
产后乳汁少怎么办 气血虚弱型乳汁不足怎么办
气血虚弱型乳汁不足按摩的前五个步骤与普通型乳汁不足按摩调理法相同,在此基础上再加3个步骤,效果更佳:
点按少泽穴5到10次;
按摩腹部并按揉神厥穴1分钟;
按揉足三里穴30到50次。
乳汁是由气血化生而来,如果产后失血过多,很容易造成乳汁不足,只有脾胃功能强健,气血生化有源,乳汁才能充足,因此在饮食调理中要先注意调理脾胃,再增加高蛋白,补血的饮食。
鲫鱼赤豆汤
准备一条鲫鱼,一把赤豆,适量老姜,麻油,食盐。将赤豆洗净浸泡半小时,鲫鱼洗净,去磷和内脏备用,将麻油倒入锅中,开大火烧热,放入老姜爆香,将鲫鱼煎至两面金黄,再倒入赤豆和浸泡的,待赤豆煮烂后加食盐使用。这道汤能补充产妇所需的各种营养素,具有补血,通乳,利尿,消肿等功效。
黄芪当归炖草鸡汤
准备半只草鸡,适量当归,黄芪,食盐,老姜;将黄芪和当归用纱布包好,用冷水浸泡半小时。草鸡洗净,当归,黄芪,生姜和浸泡的水一起放入鸡肚中,加适量清水,炖两小时左右,加食盐调味食用。黄芪,当归补气养血,草鸡为高蛋白低脂肪食物,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几种食材一起炖食可以补血催乳。
催奶中药有哪些
很多妈妈由于产后不仅就奶水不足了,奶水不足宝宝就会娃娃大哭。一般奶水不足有的妈妈么会选择奶粉,但是现在的奶粉也存在安全食品问题,例如,曾经轰动全国的奶粉事件三鹿氰胺奶粉。为了孩子的安全说到底还是母乳比较安全。母乳不足只能通过催乳的方法。其中,在中医学认为缺乳主要有两种发病机理:气血虚弱、肝郁气滞。那么具体催奶中药有哪些呢?
1、漏芦: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通经下乳之效。乳汁不下、乳房胀痛可与穿山甲、王不留行配伍应用。
2、桑寄生:桑寄生有祛风湿、益肝肾、安胎之效。用于产后乳汁少、乳汁不畅、或乳房胀痛,可与路路能通、丝瓜络配伍应用。
3、玉米:玉米须当食用成熟之玉米须,秋后剥取玉米时可获得。《滇南本草》认为其“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乳汁少、乳汁不畅,可与猪脚炖服1日2次。
4、通草:通草为常用中药之一,有清热利湿、通气下乳之效。对产后乳汁不畅或乳汁不下有奇效,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配伍煎服。
5、王不留行:有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之效,被誉为妇科通乳良药。《本草纲目》载: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的谚语,是民间常用的通乳要药之一。产后乳汁不通,配穿山甲可以增强通乳之力。产后气血亏虚、乳汁稀少者,则配黄芪、当归。
6、穿山甲:有下乳、活血消症、通络、消肿排脓之效。本品能疏通气血而下乳,因气血雍滞而乳汁不下者,可单用,或配伍王不留行;若气血虚而乳汁稀少者,配伍黄芪、当归等益气药同用。
7、路路通:有祛风通络、利水、下乳之效。用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配伍应用,通乳效果极佳。
红薯叶能吃吗
红薯叶能吃,而且营养价值高。地瓜叶为旋花科甘薯属植物,是经人工选择而选育出供食用的红薯苗顶端茎尖嫩茎的品种,在香港仍至世界被誉为“蔬菜皇后”,“长寿蔬菜”及“抗癌蔬菜”,亚洲蔬菜研究中心已将红薯叶列为高营养蔬菜品种。红薯叶营养丰富,翠绿鲜嫩,香滑爽口,其大部分营养物质含量都比菠菜、芹菜、胡萝卜、黄瓜等高,特别是类胡萝卜素比普通胡萝卜高 3倍,比鲜玉米、芋头等高600多倍。
地瓜叶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生津润燥、养血止血,以及通乳汁等功效。古籍《本草纲目》记载,番薯能补虚乏、益气、健脾胃外,还能补肾,番薯叶功效也相去无几。对于产后乳汁不足妇女,吃地瓜叶有助通乳。或许是因为地瓜叶会流出类似白色乳汁的黏液,以形养形,古代人相信有通乳功效,从现代观点来看,地瓜叶里有黄酮类化合物等物质,对荷尔蒙刺激有帮助,进而促进乳汁分泌。气血虚、乳汁少的妇女,可以地瓜叶炖鸡汤,再加入些许薑丝,最好把地瓜叶炖成稀煳状后食用。另外,以剁碎的地瓜叶与碎猪肉煮汤后饮用,也有相同通乳功效。
中医怎么调理产后奶水不足
产后乳少指产后乳汁少或全无,不能满足哺乳的需要,又称产后缺乳。多发生在产后数天至半个月内,也可发生于整个哺乳期。产后缺乳的发病率约为20%~30%,且有逐渐上升趋势。
中医学对该病的认识较为丰富和全面,早在隋《诸病源候论》中就有“产后无乳汁候”,首先提出了津液暴竭,经血不足可导致无乳。《千金要方》列出了“治妇人乳无汁共二十一首下乳方”,其中有至今临床上仍沿用的几种药物,如通草、漏芦、瓜蒌根,以及猪蹄、鲫鱼等催乳食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将本病分为虚实两类,“产妇有二种乳汁不行,有气血盛而壅闭不行者;有血少气弱涩而不行者。虚当补之,盛当疏之”。这个指导原则至今仍在临床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病的诊断较为简单,患者多为产后数天至半个月内,开始哺乳时,乳房无胀满感觉,乳汁稀少或全无。也有产后曾正常哺乳,后因种种原因导致乳汁减少或无乳。乳房多无任何不适,也可有胀痛,或伴乳房结块。
病因病机
缺乳常见的病因病机有两种,一种是患者素体气血虚弱,又因产时失血耗气,或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乳汁化生乏源,导致乳汁甚少或全无。这种类型的缺乳很容易理解,所以老百姓都有给产妇补的经验,给产妇喝汤、让产妇吃高蛋白高营养的食品,都是为了达到补益的目的。
还有一种类型的缺乳是大家了解较少的,很容易被忽视的,那就是肝郁气滞型缺乳。患者常因产后抑郁,肝失条达,气机不畅,导致乳脉不通,乳汁运行不畅,因而缺乳。这种情况不是化源不足,而是有乳汁但是排出不通畅。现在临床上这样的病例并不少见,且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现在的生活条件好,因虚而致乳少的情况较少,很多患者舌苔厚腻很明显,脉也没有明显虚象。常见患者这样自诉:“昨天穿山甲、今天王不留,早上猪蹄汤、晚上鲫鱼汤。乳房胀痛特别明显,但乳汁就是下不来。”这种情况下再盲目去补反而适得其反,越补患者乳房胀痛感越甚,但是乳汁就是出不来,这种类型属于实证。
故做出缺乳的诊断时,要明辨虚实。乳汁为血所化生,赖气以运行及控制,乳汁的有无、多少及排出情况均与气血有密切关系。故缺乳有虚有实,若气血虚弱,乳汁分泌障碍,内无乳汁可下,为真性缺乳,属虚;若乳汁来源本非缺乏,而由气机壅遏郁滞,管道不通,乳汁不能排出,为假性缺乳,属实。临床诊断过程中首先要询问病史,虚证患者常有产时失血过多等病史,而实证患者多有情志不遂等诱因。虚证患者通常乳房柔软,乳汁清稀,而实证患者乳房胀硬,乳汁质地浓稠。
另外,缺乳类型中还有一种是大家较少意识到的,那就是衣物纤维堵塞乳络导致乳脉不通,引起缺乳。主要原因在于怀孕期间或哺乳期间不注意乳罩及衣物的质地及乳头卫生等,衣服的细小纤维脱落,堵塞乳脉,致使乳汁排出不畅而缺乳。国外有人对一批缺乳、少乳的哺乳期妇女进行乳汁检查,发现80%以上的人乳汁中有化纤纤维、羊毛。反复发作的缺乳在询问病史时要注意这一方面。
辨证治疗
既然产后乳少有虚实之分,那么治疗时不能一味通乳,而是寓通于补、寓通于疏,方获良效。虚则补之、实则疏之是本病治疗大法,对于气血虚弱型以补益为主,肝郁气滞型以疏泄为主。不论哪种证型,均宜佐以通乳之品。
气血虚弱证:表现为产后哺乳时乳汁不足,甚或全无。乳房无胀感而柔软,乳汁量少清稀。伴气血虚弱证表现,如面色无华,神疲倦怠,纳食量少,舌质淡白或淡胖,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养血,佐以通乳。方药:通乳丹加减(《傅青主女科》)。方中人参、黄芪大补元气,当归、麦门冬养血滋液,猪蹄、通草补血宣络通乳,桔梗载药上行。全方共奏补气养血、增液通乳之功,使气血充盛,乳汁自生。
中药催乳
中药催乳
漏芦
漏芦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通经下乳之效。《神农本草经》认为其“主皮肤,恶疮疽痔,湿痹、下乳汁”。
常用于乳汁不下、乳房胀痛、肿痛,经行不畅,皆有良好的效果。乳汁不下、乳房胀痛可与穿山甲、王不留行配伍应用。
桑寄生
有祛风湿、益肝肾、安胎之效。常用于治疗风湿痹痛、腰膝酸痛、胎漏下血、胎动不安、有很好的效果。用于产后乳汁少、乳汁不畅、或乳房胀痛,可与路路能通、丝瓜络配伍应用。
玉米须
当食用成熟之玉米须,秋后剥取玉米时可获得。
民间喜用其治疗肾炎、水肿、有利水消肿、利湿退黄之效。《滇南本草》认为其“宽肠下气,治妇人乳结、乳汁不通、红肿疼痛,怕冷发热,头痛体困”。常用量30—60克,水煎服。乳汁少、乳汁不畅,可与猪脚炖服1日2次。
通草
通草为常用中药之一,有清热利湿、通气下乳之效。《滇南本草》认为能“明目退热、催生、下胞、下乳”。本品有利尿及促进乳汁分泌的作用。常用于湿热引起的小便不利,对产后乳汁不畅或乳汁不下有奇效,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配伍煎服。
王不留行
有治血通经、下乳消痈、利尿通淋之效,被誉为妇科通乳良药。《本草纲目》载:王不留行能走血分,乃阳明冲任之药,俗有“穿山甲、王不留,妇人服了乳长流”的谚语,是民间常用的通乳要药之一。产后乳汁不通,配穿山甲可以增强通乳之力。产后气血亏虚、乳汁稀少者,则配黄芪、当归。王不留行还能补气血以增加乳汁,对乳汁不畅引起的乳腺炎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穿山甲
有下乳、活血消症、通络、消肿排脓之效。
《本草纲目》认为其“通经脉、下乳汁、消痈肿、排脓血、通窍、杀虫”。“穿山甲入厥阴、阳明经,古方鲜用,近世风疟、疮科、通经下乳用为要药”。本品能疏通气血而下乳,因气血雍滞而乳汁不下者,可单用,或配伍王不留行;若气血虚而乳汁稀少者,配伍黄芪、当归等益气药同用。
路路通:有祛风通络、利水、下乳之效。用于乳汁不通、乳房胀痛,常与王不留行、穿山甲、漏芦等配伍应用,通乳效果极佳。
产后体虚怎么调理 气血虚弱型
表现为面色苍白,头晕眼花并伴心悸,无腹痛或腹痛喜按。恶露量少,颜色淡红,质稀无块。产后乳少,乳汁清稀甚或全无。治法:益气养血。
材料:小母鸡1只(约1000克),黄芪50克,当归10克,精盐5克,胡椒0.5克。
做法:活鸡宰杀后用清水洗净。沙罐洗净,加清水后放入全鸡。烧开后撇去浮沫,加黄芪、当归、胡椒,用小火炖2小时左右。加入精盐,再炖2分钟即可食用。
功效:本方有利产后子宫复旧及恶露排除,较之单食小母鸡作用要强,能够促进产妇早日康复,同时还可用于产后腹痛、恶露不止等症。
注意:黄芪有升高血压作用,有高血压的产妇应小心食用。
材料:莲藕300克,猪蹄2只,章鱼60克,赤小豆30克,大枣5枚。
做法: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佐膳。
功效:健脾养血。治产后血虚、乳汁稀少。
王不留行药膳
【王不留行炖猪蹄】
材料:王不留行30克、茜草15克、红牛膝15克、猪蹄250克。
做法:上述药物与猪蹄共炖至猪蹄烂熟即可。每天吃2次,五天为一个疗程。
功效:月经不调、色暗多淤块、错后量少。
【王不留行芪肝汤】
材料:王不留行10克、黄芪50克、猪肝500克、精盐少许、葱、姜、黄酒各适量。
做法:
1、将猪肝去筋后洗净切片,加入少许菱粉、黄酒、细盐拌匀
2、起油锅,油烧至五成热时,放入猪肝煸炒3分钟,沥干油
3、将将王不留行与黄芪装入纱布药袋中,袋口扎紧,然后置入另一锅中,加水煎煮20分钟,倒入煸炒过的猪肝,用小火炖20分钟,加入盐与葱花、味精即可。
功效:益气养血、通乳,治产后因气血虚乳汁少、气短自汗、乏力怠惰症。
产后没有奶水怎么办 食疗催奶
原料:花生米(不去红皮)200克,猪蹄2只,生姜10克,料酒5克,盐少许。
做法:砂锅中加入清水,将猪蹄块、花生米放入,加入料酒、姜块,用大火烧开,撇去浮沫,转用小火炖至猪蹄烂熟。分3-4次服用。
功效:理血通乳、润肺利水。适用于产后少乳、停乳者。
原料:豆腐200克,红糖50克,酒酿50克。
做法:将豆腐、红糖、酒酿放入锅内,加入一碗水,煮约15分钟即可食用,每日可服食2次。
功效:养血活血、催乳发奶、清热解毒,既能增加乳汁的分泌,又促进恶露排出。
材料:党参9克、黄芪9克,当归9克,麦冬9克、通草3克,桔梗3克,猪蹄2只。
做法:上述材料共加水1000毫升左右,将药浸泡20分钟后煮沸,再以文火煎40分钟左右,取汁。早晚分2次空腹服下。
功效:补气活血、通络下乳。适用于产后气血虚弱,乳汁少或全无,乳汁稀薄,乳房柔软无胀感者。
产妇可以吃催奶药吗
孕妇生下小孩之后最头疼的问题的就是奶水不足的问题。那么,到底能不能催奶药?吃催奶药对小孩子有没有坏处?什么样的催奶药效果好没有副作用呢?专家表示——在哺乳时期,如果妈妈的奶水不足可以适当吃点催奶药是没有坏处的。当然西方的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最好的还是吃中药或者用食物法催奶。
吃什么中药能催乳
中医认为,产妇缺乳主要有两种发病机理:气血虚弱、肝郁气滞。
气血虚弱型缺乳多由产时或产后出血过多,或素体脾胃虚弱、气血亏虚引起。乳汁由气血化生,血不足,乳汁化生无源,则表现为奶少或全无,乳汁清稀;乳房柔软,无胀痛感;面色少华,指甲颜色暗淡,食欲不振,身体疲劳,精神不振等。这就可用传统方剂“通乳丹”治疗。
此外,年轻妈妈也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中成药辅助催奶。或者在中医医生指导下服用少量药膳,一旦乳汁充足,就可以停用了。产妇产后气血不足、身体虚弱,久用冬虫夏草、鹿茸等热性药膳以后容易上火,有可能对产后恢复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