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六款扁豆食疗方推荐健脾祛湿
春季六款扁豆食疗方推荐健脾祛湿
扁豆健脾化湿 需煮熟防中毒
扁豆被称为“豆中之王”,扁豆又叫娥眉豆、茶豆、南扁豆、藤豆。中医认为,扁豆味甘入脾胃经,主治脾虚有湿、体倦乏力、少食便溏、水肿。中医书籍提到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扁豆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
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多种维生素及食物纤维等,扁豆角的B族维生素含量特别丰富。需要注意的是,扁豆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因为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较耐热,只有将其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因此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外,都要注意扁豆必须炒熟才食。
扁豆连皮吃更好
扁豆衣为扁豆的种皮,性味功用与扁豆类似,唯效力逊于扁豆,但毫无壅滞之弊,用于脾虚泄泻、浮肿、清热除湿等。土对应脾,暴食伤脾,如有腹胀、腹泻、倦怠、气短、韧带和肌肉松弛、身体水肿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脾了。下面介绍扁豆6道健脾祛湿食谱。
食疗之一:扁豆瘦肉汤
食材:扁豆10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食盐、生姜适量。
做法:
1.把猪肉切块洗净,陈皮去瓢,生姜切片;
2.把1中的食材一同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1~1.5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
本汤可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
食疗之二:扁豆焖面
食材:扁豆250克,面条250克,肉片75克,葱花、姜丝各适量,蒜粒1小勺,酱油2大勺,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扁豆两头去筋,掰两节;面条切成约10厘米长的段。
2、烧热3勺油,爆香葱花、姜丝后放入肉片,炒至肉片发白倒入酱油,酱油汁沸腾后放入扁豆,翻炒至扁豆呈翠绿色,加水(略低于扁)。
3、开锅后,把面条抖散,均匀、松散地码在扁豆上,盖上锅盖,调小火焖几分钟,打开锅盖从锅边看一下扁豆的熟烂程度和汤汁的多少。当汤汁剩少许,扁豆熟软时关火,放盐、味精、蒜粒,用筷子拌匀。
食疗之三:扁豆糕
食材:扁豆500克,绵白糖375克,豆沙馅200克,食用红色素少许。
做法:
1、将扁豆洗净,用沸水浸泡10分钟,待皮软后去掉皮,放入大碗内,加满清水,滴上几滴碱水,入笼蒸至酥烂,取出冷却,带水用网筛擦成泥,包进白布压干水分,扁豆即成粉泥,可放进冰箱冷藏约30分钟。
2、取一半绵白糖用食用色素染红。
3、扁豆泥两面用布夹住,按成33厘米长、20厘米宽的长薄片,平放在案板上,去掉白布,用刀对切成两块,一块铺上豆沙,要铺得均匀,再将另一块扁豆泥盖上,然后在上面铺上红色糖,最后铺上白糖揿平,即形成五层,吃时切成菱形块即可。扁豆糕制作要领扁豆沙、豆沙馅铺时要均匀,切块时要大小一致。
食疗之四:干煸扁豆
食材:肉末150克,扁豆400克;干辣椒4个,老抽1大勺,榨菜末、花椒、蒜粒、盐、味精各适量。
做法:
1、扁豆两头撕去老筋,掰成两节,洗净,控干。
2、烧热250克油,放入扁豆,炸到扁豆表皮起皱时,用笊篱捞出控净油。
3、另取锅烧热,用1大勺油爆香干辣椒、花椒、榨菜、蒜粒,倒入老抽、扁豆翻炒,扁豆熟透时关火,放盐和味精,炒匀。
食疗之五:酱爆 鸡蛋 扁豆
食材:扁豆、鸡蛋、姜、蒜,喜欢的酱(这里用的是红油豆瓣酱)、盐。
做法:
1、扁豆洗净择去老筋,斜切成段;姜、蒜切小片;
2、鸡蛋打散,里面滴入几滴料酒和几滴清水;
3、锅入少许油,将鸡蛋炒至基本凝固后关火,然后用铲子铲成小块;
4、另起锅入油,爆香姜蒜,倒入扁豆,翻炒至颜色略微变深,然后调入适量酱料翻炒,继续翻炒至扁豆基本熟透,中途可加少许水;
5、扁豆炒熟后倒入炒好的鸡蛋,翻炒均匀即可。根据个人口味酌情加盐,基本不用再加了。
食疗之六:豉香鸡块炖扁豆
食材:鸡腿、扁豆、葱姜蒜,阳江豆豉、蚝油、老抽、生抽、糖、料酒。
做法:
1、鸡腿剁成块,用清水泡去血水,沥干;扁豆择去老筋,洗净掰成段儿;
2、豆豉用清水冲洗一下沥干;老抽、生抽、蚝油、白糖混匀调成调味汁(量就看着来吧,老抽加到喜欢的颜色;再适量倒点儿生抽提味;糖随自己喜好,但不要太甜,只是提鲜而已)。
3、锅入油,爆香葱姜蒜,倒入鸡块翻炒至变色;
4、倒入豆豉、料酒和调味汁,炒匀;
5、倒入扁豆翻炒,然后倒入没过材料的热水;
6、转中小火炖至汤汁浓稠,最后根据个人口味加盐。
Tips:豆豉最好选用阳江豆豉,这个豆豉比较“结实”,炖到最后都是整粒的。
赤小豆扁豆煲鲮鱼
近一星期来,广州人经历了非常典型的“回南天”——阴晴不定、雾气迷蒙、时冷时热,到处湿漉漉。中医认为这种湿气易引发身体种种不适,就是湿邪致病,出现身体倦怠、胸闷、食欲差等,甚至诱发湿疹、关节肿痛、心血管疾病等。今天推荐一道赤小豆扁豆煲鲮鱼汤,能健脾祛湿、利小便,是春日的养生汤品。做法:1. 赤小豆和扁豆洗净,稍浸泡;2. 瘦肉洗净,切大块,汆水捞起;3. 洗净宰好的鲮鱼,热锅,拍裂一小块姜,用姜块在锅上擦一遍,放两汤匙油,待油六成热下鲮鱼,煎至微黄;4. 煮沸瓦煲里的清水,放入赤小豆、扁豆、瘦肉、姜片、蜜枣和煎好的鲮鱼,武火煮沸,转小火煲一个半小时,下盐调味即可食用。功效:健脾祛湿,益气活血,利小便。●美食科学堂回南天多喝祛湿汤南方的“回南天”,时常阴晴不定、雾气迷蒙、时冷时热。而且风速小、粉尘多、湿度大,特别容易滋生细菌,人体的皮肤容易过敏、出现痘痘、甚至产生皮癣、湿疹等。除此以外,在这“闷锅”中,人体还容易产生骨蒸潮热、体倦力乏和腹涨肚滞、大便溏稀等等。在这典型的南方春季中,人们饮食上应掌握一个原则,宜清淡、化湿、养阴,慎温补,多吃豆类,以利尿、化湿。广东人爱煲汤,则煲汤时可多选择冬瓜(带皮)、玉米(带须)、薏米、芡实、土茯苓、豆类这些擅祛湿的食材。豆类中,赤小豆、扁豆、荷包豆(又叫去湿豆)不仅以利水祛湿见长,而且还能健脾和中。此时适宜饮用的汤水有土茯苓煲蝎子汤、竹蔗茅根马蹄红萝卜水、薏米赤小豆鲫鱼汤、芡实杞圆龟苓汤、木棉花薏米炒扁豆煲瘦肉、夏枯草猪横脷汤等等。如果嫌煲汤麻烦,不妨每日来一杯菊花杞子泡茶,也有清肝祛湿的功效。●靓汤心水放块瘦肉一起煲汤,汤味更为清甜。
霉菌性阴道炎的食物治疗法
患急性霉菌性阴道炎时,患者宜选用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疗方。
处方 (1):扁蓄、川萆解、粳米冰糖少许。先将扁蓄、川萆解以适量水煮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食用时调入冰糖即成。本方具有利湿通淋,抑菌止痒之功。
处方(2):椿白皮、白藓皮、黄柏。加水适量煎取。本方能清热利湿。
慢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外阴痒痛症状可以不明显,平时白带较多,色白,此时宜选用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疗方。
处方(1):白扁豆、白术、冰糖适量。白术用袋装与扁豆煎汤后去袋,入冰糖,喝汤吃豆。
处方(2):扁豆花、淮山药适量。取含苞未开的扁豆花晒干,研末,用适量淮山药、每日早晚煮大米粥,粥成调入花末,煮沸即成。本方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怎样治疗痰湿体质有效呢
①痰湿体质最需要预防的是防油腻、少吃甜食、少吃精制的食物和少喝水,痰湿体质的人天生不容易排水,所以不能喝很多水,一天就不能喝够八杯水了。夏季注意不同贪凉。
②痰湿体质的人要注意舒展情志、不熬夜、尤其不要熬夜吃夜宵,早上起来要注意吃早餐。
③多运动,多做有氧运动,微微出汗。
④喝体质养生茶。不从体质、体征入手,即使用了再多的办法,效果也不够好。
⑤食疗
注意适当吃适合痰湿体质的食:生姜 薏米 山药 白扁豆 红小豆 鲫鱼 冬瓜皮 西瓜皮
中药:白术、茯苓化痰祛湿
食疗方:
鲫鱼薏米萝卜汤
红豆薏米茯苓汤
熊苗营养师推荐:
姜枣茶:
生姜——味辛,性温 暖脾胃,发汗解表散湿。所以适合痰湿体质的人食用。
大枣 甘,温。归脾、胃经。《本经》载有:"安中养脾,助十二经。健脾去湿。
念珠菌性阴道炎的偏方
一、扁蓄、川萆解、粳米、冰糖少许。先将扁蓄、川萆解以适量水煮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食用时调入冰糖即成。本方具有利湿通淋,抑菌止痒之功。
二、白扁豆、白术、冰糖适量。白术用袋装与扁豆煎汤后去袋,入冰糖,喝汤吃豆。
三、扁豆花、淮山药适量。取含苞未开的扁豆花晒干,研末,用适量淮山药、每日早晚煮大米粥,粥成调入花末,煮沸即成。本方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四、椿白皮、白藓皮、黄柏。加水适量煎取。本方能清热利湿。慢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外阴痒痛症状可以不明显,平时白带较多,色白,此时宜选用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疗方。
有关治疗霉菌性阴道炎的偏方,大家一定不要盲从,要想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大家一定要积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正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最后也建议大家一定要积极选择到专业的三甲医院治疗这种疾病。
霉菌性阴道炎的最佳食疗法
患急性霉菌性阴道炎时,患者宜选用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疗方。
处方1:扁蓄、川萆解、粳米冰糖少许。先将扁蓄、川萆解以适量水煮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食用时调入冰糖即成。本方具有利湿通淋,抑菌止痒之功。
处方2:椿白皮、白藓皮、黄柏。加水适量煎取。本方能清热利湿。
慢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外阴痒痛症状可能不明显,平时白带较多,色白,此时宜选用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疗方。
处方1:白扁豆、白术、冰糖适量。白术用袋装与扁豆煎汤后去袋,入冰糖,喝汤吃豆。
处方2:扁豆花、淮山药适量。取含苞未开的扁豆花晒干,研末,用适量淮山药、每日早晚煮大米粥,粥成调入花末,煮沸即成。本方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
加蒜蓉防扁豆中毒
特别推荐在烹制秋扁豆菜肴时,临出锅前多加点蒜茸,不但可以改变口味,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身体杀菌解毒。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食疗营养部主任王宜前两天,一个朋友对我说,天气渐凉,扁豆在食堂就不做了。其实我明白他是有些担心秋季扁豆中毒的问题。
其实,不买不做只是一种措施,不是解决问题的所在,安全吃秋季扁豆(也称秋扁豆)的关键在于如何把握烹调方法。秋季成熟的扁豆中,对人体有毒的凝集素和溶血素含量较高。此外,有的秋扁豆外皮内含有哌啶酸-2的溶血素,只能经高温加热后毒性才被破坏。因此,秋扁豆如果加热时间火候不当,可引起中毒。食用前一定要煮熟煮透,让对人体有毒的凝集素和溶血素失性。
此外,特别推荐在烹制秋扁豆菜肴时,临出锅前多加点蒜茸,不但可以改变口味,更重要的是它能帮助身体杀菌解毒。这样一来,既享受了秋扁豆带来的美味和营养,又不用担心食物中毒的问题了。
春季扁豆健脾养胃祛湿
扁豆健脾化湿需煮熟防中毒
扁豆被称为“豆中之王”,扁豆又叫娥眉豆、茶豆、南扁豆、藤豆。中医认为,扁豆味甘入脾胃经,主治脾虚有湿、体倦乏力、少食便溏、水肿。中医书籍提到扁豆,味甘平而不甜,气清香而不窜,性温和而色微黄,与脾性最合。扁豆是一味补脾而不滋腻,除湿而不燥烈的健脾化湿良药。
扁豆的营养成分相当丰富,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多种维生素及食物纤维等,扁豆角的B族维生素含量特别丰富。需要注意的是,扁豆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因为扁豆中的红细胞凝集素、皂素等天然毒素比较耐热,只有将其加热到100℃并持续一段时间后,才能破坏。因此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在外,都要注意扁豆必须炒熟才食。
扁豆连皮吃更好
扁豆衣为扁豆的种皮,性味功用与扁豆类似,唯效力逊于扁豆,但毫无壅滞之弊,用于脾虚泄泻、浮肿、清热除湿等。土对应脾,暴食伤脾,如有腹胀、腹泻、倦怠、气短、韧带和肌肉松弛、身体水肿等症状时,就需要养脾了。下面介绍扁豆6道健脾祛湿食谱。
食疗之一:扁豆瘦肉汤
食材:扁豆100克,陈皮1/4个、猪瘦肉400克,食盐、生姜适量。
做法:
1.把猪肉切块洗净,陈皮去瓢,生姜切片;
2.把1中的食材一同放进煲内,加入清水,先用大火煲沸后,改为小火煲1~1.5小时,加入适量食盐便可。
本汤可清热祛湿、解脾虚湿困。
预防霉菌性阴道炎食疗方
预防霉菌性阴道炎食疗方
慢性霉菌性阴道炎,患者外阴痒痛症状可以不明显,平时白带较多,色白,此时宜选用具有健脾祛湿作用的食疗方。
处方(1):
扁蓄、川萆解、粳米、冰糖少许。先将扁蓄、川萆解以适量水煮取汁去渣,入粳米煮粥,食用时调入冰糖即成。本方具有利湿通淋,抑菌止痒之功。
处方(2):
椿白皮、白藓皮、黄柏。加水适量煎取。本方能清热利湿。
处方(3):
白扁豆、白术、冰糖适量。白术用袋装与扁豆煎汤后去袋,入冰糖,喝汤吃豆。
处方(4):
扁豆花、淮山药适量。取含苞未开的扁豆花晒干,研末,用适量淮山药、每日早晚煮大米粥,粥成调入花末,煮沸即成。本方具有健脾利湿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