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在初期最容易有什么症状
子宫肌瘤在初期最容易有什么症状
一、患者的腹部会出现疼痛:卵巢的肿物出现扭转、发生了破裂或出现了感染,子宫粘膜下肌瘤从子宫口突出或肌瘤出现了变性,都可以引起在下腹出现较剧烈的疼痛感。
二、患者的月经会出现改变:当出现子宫肌瘤时,患者可以出现月经的异常变化,有月经量变得过多,周期出现紊乱不规律,月经持续时间会变长,出现不正常的出血等。如果肌瘤引起长时间的月经量变得过多就可以导致出现继发性贫血,严重时会表现为全身出现乏力,脸色变得苍白,呼吸短促心慌等症状。
三、阴道会出现异常的分泌物:在正常情况下,宫颈内膜、子宫内膜产生的分泌物及阴道排出的渗出物就会形成白带,一般出现的量会不多,出现了子宫肌瘤时,阴道会出现异常的分泌物,白带量会增加,颜色状态也会不一样。
腺肌瘤的表现是什么
多数患者无症状,仅在盆腔检查或超声检查时偶被发现。如有症状则与肌瘤生长部位、速度、有无变性及有无并发症关系密切,而与肌瘤大小、数目多少关系相对较小。患有多个浆膜下肌瘤者未必有症状,而一个较小的黏膜下肌瘤常可引起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月经过多。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
(1)子宫出血 为子宫肌瘤最主要的症状,出现于半数以上的患者。其中以周期性出血为多,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亦可表现为不具有月经周期性的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出血以黏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较多见,而浆膜下肌瘤很少引起子宫出血。
(2)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 肌瘤逐渐生长,当其使子宫增大超过3个月妊娠子宫大小或为位于宫底部的较大浆膜下肌瘤时,常能在腹部扪到包块,清晨膀胱充盈时更为明显。包块呈实性,可活动,无压痛。肌瘤长到一定大小时可引起周围器官压迫症状,子宫前壁肌瘤贴近膀胱者可产生尿频、尿急;巨大宫颈肌瘤压迫膀胱可引起排尿不畅甚至尿潴留;子宫后壁肌瘤特别是峡部或宫颈后唇肌瘤可压迫直肠,引起大便不畅、排便后不适感;巨大阔韧带肌瘤可压迫输尿管,甚至引起肾盂积水。
(3)疼痛 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不引起疼痛,但不少患者可诉有下腹坠胀感、腰背酸痛。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子宫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时可产生急性腹痛,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者亦不少见,则可有痛经。
(4)白带增多 子宫腔增大,子宫内膜腺体增多,加之盆腔充血,可使白带增加。子宫或宫颈的黏膜下肌瘤发生溃疡、感染、坏死时,则产生血性或脓性白带。
(5)不孕与流产 有些子宫肌瘤患者伴不孕或易发生流产,对受孕及妊娠结局的影响可能与肌瘤的生长部位、大小及数目有关。巨大子宫肌瘤可引起宫腔变形,妨碍孕囊着床及胚胎生长发育;肌瘤压迫输卵管可导致管腔不通畅;黏膜下肌瘤可阻碍孕囊着床或影响精子进入宫腔。肌瘤患者自然流产率高于正常人群,其比约4∶1。
常见的子宫肌瘤症状都有哪些
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有哪些?子宫肌瘤是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形成的良性肿瘤,多见于中年妇女,根据大量尸体解剖检查,发现30岁以上的妇女约有20%在子宫内有大小不等、单个或多个肌瘤存在,但由于症状不明显,未引起妇女们注意,因而从未就诊。
子宫肌瘤确切的发病因素并不清楚,但是已经证实子宫肌瘤都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妇女,绝经后则停止生长以致萎缩,故提示子宫肌瘤的生长和发展可能与雌激素有关。雌激素能位子宫肌细胞增生肥大、肌层变厚、子宫增大。
按照肌瘤生长的部位可分为宫颈肌瘤和宫体肌瘤,根据肌瘤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又可分为以下几种:1、肌壁间肌瘤:肌瘤位于子宫肌层约占总数的60%—70%;2、浆膜下肌瘤:子宫肌瘤突出于子宫表面;3、黏膜下肌瘤:子宫肌瘤向宫腔内突出,官腔因之扩大变形。
大多数小的子宫肌瘤都没有症状,有不少是由于发现月经不正常,表现为月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周期紊乱而就医,通过妇科检查才确定为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出血的原因主要由于宫腔增大、内膜面积加大、子宫收缩不良合并子宫内膜增生过长。这种情况多见于壁间肌瘤生长较大或为多发结节时,黏膜下肌瘤一旦发生坏死、溃疡、感染时,会有持续阴道流血,还伴有臭味。
小肚子硬原来是子宫肌瘤
虽是“良瘤”却阻止你怀孕
子宫肌瘤发病率高达20%~30%,多见于育龄女性,35岁以上女性约1/4发生过子宫肌瘤。临床发现,病人得子宫肌瘤的年龄越来越小,这是因为,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可能吃了不少雌激素过高的食品;二来,现在的女性越来越早熟,初潮提前,绝经年龄延长,这样女性行经时间就延长了,直接增大了子宫肌瘤的发病可能性。
瘤是个很可怕的字眼,还好“子宫肌瘤”虽然女人高发,但为良性肿瘤,问题是它不太容易被发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副教授李莉介绍,临床上,不少人因为月经不调,月经量多、持续时间长而上医院检查,还有的患者因为不孕症上医院检查,这才发现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子宫肌瘤。它虽然是良性的,但可能导致不孕、流产、早产甚至恶化成子宫颈癌。
小肚子硬可能提示子宫肌瘤
●不孕症
临床上,很多病人发现不孕才去检查,这才检查出患上了子宫肌瘤。看来,这也是子宫肌瘤的一个判断标准。如果有不孕问题该去排查有没有子宫肌瘤。
●硬硬的“小肚子”
小肚子如果长了肉,手感其实是很柔软的。而如果是子宫肌瘤,手感是硬硬的。特别是当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时往往最明显,患者很容易摸到肿块。
这种外表能看出的情况是子宫肌瘤长得比较大了,有些甚至大到位置平齐肚脐。李莉介绍,很多无症状子宫肌瘤外表根本看不出来,所以仅看“小肚子”并不保险。
●月经量很多,持续时间很长
李莉介绍,这是子宫肌瘤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但也不是每个患者都有。但如果你出现了这个症状就得先考虑子宫肌瘤的可能性。
除了月经异常外,还有白带增多、腰酸、下腹坠胀、腹痛、尿频等症状。但也有多数患者没有任何不适。
及早发现子宫肌瘤很重要
如果子宫肌瘤的数量小、体积小的话,通过吃药可以控制。但是,如果大到一定程度就必要要做手术切除,所以及早发现问题十分重要。
鉴于子宫积瘤患者可能没有任何表现症状,李莉建议有性生活史的女人每年做一次B超检查。也有部分患者会有症状,如果你出现了下列任何一个问题,都应该上医院妇科检查。
子宫肌瘤怎么治最好 子宫肌瘤可以不治疗吗
如果没有症状,可以不治疗,定期检查就可以。
一般来说,子宫肌瘤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不过,并非患有子宫肌瘤就一定需要手术。临床表明,患有子宫肌瘤的人中,60%-90%并没有症状。因为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应仅当有症状时才手术。
子宫肌瘤有哪些类型
医学主要据子宫肌瘤生长位置与子宫肌壁各层的关系分为3类。
肌壁间子宫肌瘤:位于子宫肌层,约占子宫肌瘤发病总数的60%~70%;
浆膜下子宫肌瘤:生长于子宫浆膜下,突出于子宫表面者,约占子宫肌瘤发病总数的20%~30%;
粘膜下子宫肌瘤:子宫肌瘤向粘膜层生长,突向宫腔,约占子宫肌瘤发病总数的10~15%。
子宫肌瘤的生长部位和患者出现的症状密切相关,一般说来粘膜下子宫肌瘤最易出现症状,其次为肌壁间子宫肌瘤。
另外据子宫肌瘤发生个数可分为单发性子宫肌瘤和多发性子宫肌瘤;据子宫肌瘤发生位置可为宫体子宫肌瘤和宫颈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自愈能力强吗
子宫肌瘤自愈吗?有统计显示,我国成年女性20%-30%都患有子宫肌瘤,每年新发病人数在200万以上。可以说这是一种高发的妇科疾病,大多数女性在患上子宫肌瘤之后,都因为没有明显症状,而导致无法察觉到病情。不过,实际上并不是得了子宫肌瘤就一定要进行治疗,手术与否还要看具体情况。
大概只有20%的子宫肌瘤患者有症状,多数人没有症状,但是身体的一些症状可以给女性朋友们提个醒:小肚子隐隐约约的疼,情绪受到影响;尿频,大便干,大便规律性的改变,腹部有压迫感;比较常见的是月经变长,经量变多,月经不规律;孕妇一旦出现先兆流产、流产等情况,也要警惕是否患上子宫肌瘤。
不过,一旦发现自己患上子宫肌瘤也不用过度紧张,真正需要治疗的子宫肌瘤只占所有子宫肌瘤的10%-12%。因为子宫肌瘤的恶变机会是很低的,只有不到千分之二,所以绝大多数的子宫肌瘤是不需要治疗的。
什么样的子宫肌瘤必须治疗?
虽说不是每一种子宫肌瘤都要手术治疗,但是也存在必须治疗的的情况。第一种情况,子宫肌瘤生长过大、过快。第二种情况,子宫肌瘤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第三种情况,子宫肌瘤带来很多的其它疾病,比如说贫血、泌尿系统、肠道系统等问题。第四种情况跟生育有关系,当患者准备生育的时候,需要治疗的指征就比较宽了。
一般需要接受治疗的三种类型:位于子宫肌层的为壁间肌瘤,最为常见,占总数的60~70%,会使患者月经量大增大,甚至造成贫血等问题;肌瘤向子宫浆膜生长,突出于子宫表面者,称为浆膜下肌瘤,占总数的20%~30%,其多伴有压迫症状,病人肚子不舒服,老想小便、大便。而肌瘤向黏膜层生长,突向宫腔,则称为黏膜下肌瘤,占总数的10~15%,多半影响生育,可能会造成部分妇女不容易怀孕或者流产等问题。
虽然子宫肌瘤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手术,但是如果女性朋友在日常生活中维持良好的性生活规律,适时婚嫁、生儿育女,注意房事卫生,做好外阴清洁,防止感染,也可以减少患病的机会。饮食上多吃清淡的食物以及五谷杂粮,坚持低脂肪饮食,多吃营养丰富的干果和鱼类。
注意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并要多运动,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减少疾病侵入。同时要注意放松心情,调节情绪。
子宫肌瘤病变都有什么症状
子宫肌瘤囊性病变,子宫肌瘤引起的病变,常见的表现有子宫出血、疼痛、腹部包块、邻近器官的压迫症状、白带增多、贫血和心脏功能障碍等。一部分患者并无症状,常在妇科普查时才发现患有子宫肌瘤。子宫肌瘤为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多见于30-50岁,根据肌瘤所在子宫肌壁的部位不同可分为壁间、浆膜下、粘膜下及阔韧带内肌瘤。
症状
子宫肌瘤有无症状及其轻重,主要决定于肌瘤的部位、大小、数目以及并发症。有的肌瘤小、生长缓慢、无症状,可以终生未被发现。近年由于B型超声检查的广泛应用,不少患者是因常规查体,经B超检查发现有子宫肌瘤,而其本人并无症状。多数患者是因有症状而来就医。子宫肌瘤常见的症状有子宫出血、腹部肿块、阴道溢液、压迫症状等。
NO1、子宫出血
子宫出血是子宫肌瘤最常见的症状。临床可表现为月经过多,出血有周期性,经量增多,往往伴有经期延长,此种类型出血最多见;月经频多,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量增多;不规则出血,月经失去正常周期性,持续时间长,时多时少且淋漓不断,多见于黏膜下肌瘤。
NO2、腹部肿块
子宫位于盆腔深部,肌瘤初起时腹部摸不到肿块。当子宫肌瘤逐渐增大,使子宫超过了3个月妊娠大小,或位于子宫底部的浆膜下肌瘤较易从腹部触及。肿块居下腹正中部位,实性、可活动但活动度不大、无压痛、生长缓慢,如果患者腹壁厚,子宫增大,或超出盆腔甚至达4~5个月妊娠大小,患者仍难自己发现。
NO3、阴道溢液
子宫黏膜下肌瘤或宫颈黏膜下肌瘤均可引起白带增多。一旦肿瘤感染可有大量脓样白带,若有溃烂、坏死、出血时可有血性或脓血性有恶臭的阴道溢液。
NO4、压迫症状
子宫肌瘤可产生周围器官的压迫症状。子宫前壁肌瘤贴近膀胱者可产生膀胱刺激症状,表现为尿频、尿急;宫颈肌瘤向前长到相当大时,也可以引起膀胱受压而导致耻骨上部不适、尿频、尿潴留或充溢性尿失禁。
哪些患者不能过性生活
子宫肌瘤合并妊娠
对于已经怀孕的子宫肌瘤患者不要过性生活,因为子宫肌瘤会影响正常的受孕几率,即使受孕也容易流产,如果这种情况再过性生活就容易导致子宫痉挛收缩,增加流产的几率。
有症状时不要过性生活
如果子宫肌瘤患者出现了阴道出血、感染、白带异常、发热、腹痛等症状时,不建议过性生活,类似症状常见于黏膜下肌瘤或宫颈黏膜下肌瘤脱于宫颈口或阴道内,因此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过性生活。
早期的子宫肌瘤患者最容易有什么症状
肌瘤的所处的位置不同子宫肌瘤会有不同的命名,自然对女性所造成的影响也就不同了,肌瘤的大小不一,有的大如拳,有则如珠般小,数量上参差不齐。并且有些肌瘤还有单发和多发之别,肌瘤在子宫到生长,常常生长在宫体前后或者是底部,有时也会生长子宫角。腹痛是该病的患者的症状之一,这是因为黏膜下肌瘤因为向宫腔外排出时,原因二是子宫肌瘤红色变性所致。肌瘤会使子宫收缩,犹如要将其排除出去,好似娩出胎儿,腹痛也就随之产生了。出现这种症状的患者月经比较多、出血淋漓。
患有子宫肌瘤的女性患者还会伴有压迫感,这也是常见的子宫肌瘤症状,由于肌瘤增大,可导致子宫向前压迫膀胱,患者由此出现尿频、排尿困难等症状。并且会压迫患者的直肠,产生一系列的肠道表现如,便秘、大便困难。一经发现这些症状应该及时的进行治疗,以免使病情继续加深,影响患者的健康。
子宫肌瘤的常见症状
子宫肌瘤又称为纤维肌瘤、子宫纤维瘤。由于子宫肌瘤主要是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其中有少量纤维结缔组织作为一种支持组织而存在,故称为子宫平滑肌瘤较为确切。简称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多无症状,少数表现为阴道出血、腹部触及肿物以及压迫症状等。患有多个浆膜下肌瘤者未必有症状,而一个较小的黏膜下肌瘤常可引起不规则阴道流血或月经过多。临床上常见的症状有:
(1)子宫出血:为子宫肌瘤最主要的症状,出现于半数以上的患者。其中以周期性出血为多,可表现为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周期缩短。亦可表现为不具有月经周期性的不规则阴道流血。子宫出血以黏膜下肌瘤及肌壁间肌瘤较多见,而浆膜下肌瘤很少引起子宫出血。
(2)腹部包块及压迫症状:肌瘤逐渐生长,当其使子宫增大超过3个月妊娠子宫大小或为位于宫底部的较大浆膜下肌瘤时,常能在腹部扪到包块,清晨膀胱充盈时更为明显。包块呈实性,可活动,无压痛。肌瘤长到一定大小时可引起周围器官压迫症状,子宫前壁肌瘤贴近膀胱者可产生尿频、尿急;巨大宫颈肌瘤压迫膀胱可引起排尿不畅甚至尿潴留;子宫后壁肌瘤特别是峡部或宫颈后唇肌瘤可压迫直肠,引起大便不畅、排便后不适感;巨大阔韧带肌瘤可压迫输尿管,甚至引起肾盂积水。
(3)疼痛:一般情况下子宫肌瘤不引起疼痛,但不少患者可诉有下腹坠胀感、腰背酸痛。当浆膜下肌瘤发生蒂扭转或子宫肌瘤发生红色变性时可产生急性腹痛,肌瘤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或子宫腺肌症者亦不少见,则可有痛经。
小肚子发硬当心子宫肌瘤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身材变得臃肿起来,小肚腩越来越明显,身体还出现了这些异样:小便次数增多、月经量多、下腹坠胀等,就要去医院检查下了,很可能是子宫肌瘤。
如果有了小肚腩,很多人女人一看,哎呀!长胖了!长小肚子了。其实,你仔细去感觉过吗?如果很硬,那么,此“小肚”非彼“小肚”,女人常见的疾病子宫肌瘤也可能让你长个结结实实的小肚子。
虽是“良瘤”却阻止你怀孕
瘤是个很可怕的字眼,还好“子宫肌瘤”虽然女人高发,但为良性肿瘤,问题是它不太容易被发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副教授李莉介绍,临床上,不少人因为月经不调,月经量多、持续时间长而上医院检查,还有的患者因为不孕症上医院检查,这才发现疾病的罪魁祸首是子宫肌瘤。它虽然是良性的,但可能导致不孕、流产、早产甚至恶化成子宫颈癌。
事实上,子宫肌瘤发病率高达20%~30%,多见于育龄女性,35岁以上女性约1/4发生过子宫肌瘤。临床发现,病人得子宫肌瘤的年龄越来越小,这是因为,大家的生活水平都提高了,可能吃了不少雌激素过高的食品;二来,现在的女性越来越早熟,初潮提前,绝经年龄延长,这样女性行经时间就延长了,直接增大了子宫肌瘤的发病可能性。
硬“肚子”可能提示子宫肌瘤
如果子宫肌瘤的数量小、体积小的话,通过吃药可以控制。但是,如果大到一定程度就必要要做手术切除,所以及早发现问题十分重要。鉴于子宫积瘤患者可能没有任何表现症状,有性生活史的女人每年做一次b超检查。也有部分患者会有症状,如果你出现了下列任何一个问题,都应该上医院妇科检查。
月经量很多,持续时间很长
这是子宫肌瘤最常见、最典型的症状,但也不是每个患者都有。但如果你出现了这个症状就得先考虑子宫肌瘤的可能性。除了月经异常外,还有白带增多、腰酸、下腹坠胀、腹痛、尿频等症状。但也有多数患者没有任何不适。
硬硬的“小肚子”
小肚子如果长了肉,手感其实是很柔软的。而如果是子宫肌瘤,手感是硬硬的。特别是当清晨空腹膀胱充盈时往往最明显,患者很容易摸到肿块。这种外表能看出的情况是子宫肌瘤长得比较大了,有些甚至大到位置平齐肚脐。李莉介绍,很多无症状子宫肌瘤外表根本看不出来,所以仅看“小肚子”并不保险。
子宫肌瘤最容易赖上5类女性
子宫肌瘤钟情于5类女性
妇产科专家指出,大量临床观察和实验结果证明,子宫肌瘤也是有其高发人群的,五类女性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有家族遗传史的女性。直系亲属或姐妹曾患子宫肌瘤的人,患病的几率比没有家族病史的高4.2倍。
二、有导致卵巢功能亢进因素的女性。例如多囊卵巢综合症;患有卵巢内分泌功能的疾病,如颗粒性细胞瘤、卵巢粒膜细胞瘤,都会诱发子宫肌瘤。
三、子宫肌瘤发病率与产次成反比。因为在怀胎十月加哺乳半年的这段时间内,卵巢不排卵,激素分泌处于低水平,从而保护了子宫的健康。
四、雌激素利用率高的女性。激素作用需要受体,有的人受体比较敏感,容易受激素影响,那就相对容易患子宫肌瘤。
五、肥胖的女性。研究显示,体重每增加10公斤,患肌瘤的风险增加21%,因为肥胖的体质比较容易合成雌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