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花生是这7类人的催命符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花生是这7类人的催命符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吃花生。花生是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吃花生很容易加重病情。另外中老年人经常吃花生包裹的红衣,还容易加重血液粘稠度,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忌冬泳

近期时常有人因冬泳发生意外被送到医院抢救,最多的一天达4人,3人不治身亡。医生提醒,冬泳虽好,但并非人人皆宜,尤其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慎重。

60岁的老薛是厦门市某建筑公司的一名退休工人,一向身体健康,从年轻的时候就坚持冬泳,数十年如一日。近日老薛如往常一样在寒风中畅游,突然觉得半边身子不听使唤,身子迅速往水里沉却动弹不得。幸好他被一名路过的青年所救,送医后确诊为脑中风。

临床实验发现,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肢体血管收缩导致心率加快,心脏工作负荷增大,心肌耗氧量增多,容易发生缺血缺氧,引发心绞痛。此外,由于冬天低温使血小板易于凝聚,血液黏稠度增加,容易形成血栓,造成心肌梗死或脑血栓。因此,对于那些曾有心脑血管疾患的人来说,冬泳可能会成为威胁生命的杀手。

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即使应用目前最先进、 完善的治疗手段,仍可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

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

我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300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而幸存下来的患者75%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40%重残!

我国脑中风病人出院后第一年的复发率是30%,第五年的复发率高达59%。而二级预防做得较好的美国仅为10%。由于我国医疗保险覆盖人群小,脑中风病人的复发率与国际平均水平相比要高出1倍!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饮食原则

1.增加纤维膳食

每日摄入纤维量35克—45克为宜。具有降脂功能的常见食品还有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芹菜等。膳食中纤维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膳食纤维含量丰富的食物主要是粗杂粮、米糠、麦麸、干豆类、海带、蔬菜、水果等。

2.多吃鱼和鱼油

鱼、鱼油能够预防动脉硬化。大量摄取富含ω-3鱼油可对心血管疾病有积极的预防作用。国际营养组织建议:人们每天摄取2500千卡的能量,鱼油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功能。相应的应该摄取0.61克以EPA 和DHA 形式存在ω-3脂肪酸。

3.多吃豆制品

豆制品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大豆里面富含多种人体所必须的磷脂。常吃豆腐、豆芽、豆腐干、豆油等豆制品有益于人体健康。

4.桂圆

桂圆含人体所必需的蛋白质和葡萄糖。糯米可健脾养胃,易于人体吸收利用,从而达到补气养血的目的寒冷时节喝一碗用桂圆与糯米熬制的桂圆粥是很有益的。

5.生姜、洋葱

对心脏和血管有一定刺激作用,生姜、洋葱更是不可多得的冬令进补之品。常吃生姜历来被视为养生保健尤其是强壮心血管系统的要诀之一。生姜富含姜辣素。可使血管扩张,从而使络脉通畅、供给正常。

如动物的脑子、脊髓、内脏、蛋黄、贝壳类(如:蚌)软体类(如鱿鱼、墨鱼、鱼子)提醒:冬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该适当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量,脂肪摄入应严格限制在每日不超过30克或占总热量的15%以下。胆固醇摄入量每日应该控制在200毫克—300毫克以下为宜。尽量避免食用高胆固醇食品。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饮食禁忌

第一:限制摄入过多的热量

想要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那么日常就应该多吃一些粗粮,这样才能够有效的增加人体之中含有的纤维素以及复杂糖类,这样身体才能够更加的健康。专家告诉我们。想要令身体更加的健康,那么糖分的总摄取量应该保持在百分之六十到百分之七十之间。

第二:限制脂肪的摄取量

想要预防这一类型的慢性疾病,那么就应该以植物性脂肪作为突破口,尽量少吃一些瘦肉、鸡鸭鱼肉等等,而是应该多吃一些瓜果蔬菜,并且将体内的脂肪总摄取量保持在百分之三十以下。

第三:限制胆固醇

专家告诉我们,想要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那么一定要控制每天摄取的胆固醇含量,每天的摄取量应该控制在三百毫克以下,并且少吃一些蛋类以及动物的内脏,这是因为蛋类以及动物脂肪中含有大量的高胆固醇,多吃了之后并不利于患者的身体健康。

第四:控制蛋白质的摄取量

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每天摄取的蛋白质量也是需要控制的,并且不能够过高。想要为身体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那么可以从酸奶、豆类食物之中摄取。

第五:忌高糖

众所周知,糖类是人体获得热量的重要来源,但是如果身体摄取了过量的糖分,那么身体运转又不需要那么多,糖分就会转变成为脂肪存储在我们的身体之中,这样不仅仅是体形上会发胖,同时还很容易出现血脂升高的情况。专家告诉我们,人体为什么会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就是因为体内的血脂升高导致的,他不仅会破坏血管的弹性,同时也会破坏血管壁的健康情况,这样身体的抵抗力自然就下降了,疾病也会越来越重。

第六:忌高钾

如果说是患有了心脑血管疾病,那么大多数都是要服用药物的。如果说服用的是属于保钾利尿的药物,那么在饮食之中就要少吃一些钾元素含量比较高的食物,避免身体之中的钾元素超标,出现高钾血症的情况。

第七:忌过量喝酒

对于病人来说,最好不要出现饮酒过量的情况,否则不仅不利于身体健康,同时还会加重心脏的负荷,这样非常容易出现急性心脏病或者是心肌梗赛的情况。不过,适量的喝一些红酒对于身体是有好处的,但是不能够过量。

第八:忌高盐

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在日常饮食之中一定要严格的控制食盐的摄取量。这是因为,如果体内摄取了过量的食盐,那么很有可能导致体内的水钠储留的情况出现,这样对于心脏的负荷就在不断的加大,很容易出现心功能不全的情况;除此之外,还有可能导致体内的小血管出现收缩的情况,甚至出现高血压或者是心脑血管意外的情况,严重者还有可能威胁生命健康。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可以吃桂鱼吗

心脑血管疾病病人除了药物治疗外是要注意饮食。 鱼类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大量易吸收的动物蛋白值,可以适量食用。

为什么提倡戒烟

1.死亡数据

“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一个世界公认的卫生主题,很多科学依据都表明吸烟或吸收二手烟是人类健康受威胁的重要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数字显示,全世界平均每6秒钟有1人死于吸烟相关疾病;而二手烟所造成的非吸烟者年死亡人数约为60万,这是一个骇人听闻的数据。

2.烟雾中的催命符

一根烟燃烧中会产生大量漫无目的、四处扩散的烟雾,烟雾中含有至少69种包括稠环芳香烃类、N-亚硝基胺类、芳香胺类、甲醛和1,3-丁二烯等已知的致癌物,这些致癌物在人体内引发基因突变,进而导致恶性肿瘤的发生;烟雾中的一氧化氮、硫化氢及氨等有害气体可对呼吸系统造成严重危害;烟雾中还含有多种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物质,如一氧化碳、自由基等;除此之外,研究人员还在烟雾中发现了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这些有害物质每一种都是一张催命符。

专家详解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

看到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才能鞭策我们尽早找到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有哪些。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人类死亡病因最高的头号杀手,也是人们健康的“无声凶煞”!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即“四高一多”的特点。

认识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是什么?我看看心脑血管疾病专家对到这个问题研究的结果。专家称,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买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壁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liu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又容易形成脑血压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除此之外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是什么,要想更好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只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有哪些还不够,还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多多注意。我国民间素有冬季进补的习惯,冬季人们运动本来就少,加之大量进补热性食物和滋补药酒,很容易 造成血脂增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因此冬季进补一定要根据个人的体质进行。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自从出现了激光治疗仪,使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大大减少,心脑血管疾病 患者在食疗的基础上借助物理疗法效果更好。

了解了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是什么,我们应该知道心脑血管疾病的危害是巨大的,如果发现身边有患心脑血管疾病者请尽快帮助其进行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另外在治疗过程中,一定要选择正规的医院和科学的治疗方法。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怎么调理

药方组成:黑芝麻、白糖各0.5公斤。

制作:用水将黑芝麻洗净后晒干,然后置于锅内用文火烤热,后把黑芝麻倒进一个干燥洁净的大瓷碗里,用木锤把黑芝麻捣碎,加入白糖搅拌均匀。装入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拧紧瓶盖,置于阴凉干燥处,可长期保存食用。

注意,烤时火不宜太旺,且要不断用铲子翻动黑芝麻,炒至闻到芝麻香气即可,不要把黑芝麻烤得太过火。

服法:口服,每次3-4勺,每日3次。

疗效:病情轻者连续食用2个月就可见效。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食用芝麻可降低胆固醇,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此外,食用芝麻还可以增强体力,有益健康。据传,古罗马的角斗士在进行肉体搏斗前1个多小时,每人都要食用0.5公斤的芝麻以增加体力。鉴此说明,芝麻可以治疗疾病,还可强身健体。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怎么调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改变,患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一般使用降压药都有讲究,有原则,对于老年降压的选择,其实还可以通过食疗的方法来进行内在调理。

药方组成:黑芝麻、白糖各0.5公斤。

制作:用水将黑芝麻洗净后晒干,然后置于锅内用文火烤热,后把黑芝麻倒进一个干燥洁净的大瓷碗里,用木锤把黑芝麻捣碎,加入白糖搅拌均匀。装入干燥洁净的玻璃瓶中,拧紧瓶盖,置于阴凉干燥处,可长期保存食用。

注意,烤时火不宜太旺,且要不断用铲子翻动黑芝麻,炒至闻到芝麻香气即可,不要把黑芝麻烤得太过火。

服法:口服,每次3-4勺,每日3次。

疗效:病情轻者连续食用2个月就可见效。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食用芝麻可降低胆固醇,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此外,食用芝麻还可以增强体力,有益健康。据传,古罗马的角斗士在进行肉体搏斗前1个多小时,每人都要食用0.5公斤的芝麻以增加体力。鉴此说明,芝麻可以治疗疾病,还可强身健体。

花生竟是六类人“催命符”

第1、痛风患者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而导致的一种病症,痛风的人大多数都会患有高尿酸血症。因为高脂的饮食会让他们的尿酸减少排出,从而让病情加重,所以痛风患者应该少吃或者禁止食用花生。

第2、胆囊切除者

胆汁对于脂肪的消化和吸收有重要意义。人吃饭后,胆囊收缩,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以利消化吸收。高蛋白和高脂肪的食物对胆囊刺激最强,使胆汁大量排放。胆囊切除后,胆汁无法储存,势必影响对花生等油料作物中脂肪的消化。

第3、胃溃疡、慢性胃炎、慢性肠炎患者

此类患者多有慢性腹痛、腹泻或消化不良等症状,饮食上宜少量多餐、清淡少油。花生属坚果类,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过高,很难消化吸收,此类患者应禁食。

第4、想减肥的人

花生含有非常高的热量和脂肪,吃二两炒花生仁,就相当于摄入581千卡的能量,吃了五两半的馒头,因此想要减肥的人应该少吃花生。

第5、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人需控制每日摄入的总能量,因此,每天使用炒菜油不能超过三汤匙(30g)。但18粒花生就相当于一勺油(10g),能够产生90千卡的热量。

第6、高脂蛋白血症患者

饮食结构不合理是导致高脂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因此饮食治疗的原则是限制热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花生是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只能加重病情,导致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及生命。

相关推荐

花生谁都能吃

1、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需控制每日摄入的总能量,因此,每天使用炒菜油不能超过三汤匙(30g)。但18粒花生就相当于一勺油(10g),能够产生90千卡的热量。 2、高脂蛋白血症患者: 饮食结构不合理导致高脂蛋白血症的重要原因,因此饮食治疗的原则限制热量、减少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花生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多吃只能加重病情,导致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危及生命。 3、痛风患者: 痛风一组嘌呤代谢紊乱所致的疾病,患者均有高尿酸血症。由于高脂饮食会减少尿酸排出,加重病情,所以痛风急性发作期应禁食

心脑血管检测仪价格

1、心脑血管检测仪价格 产品价格:1800元/台 2、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情况 心脑血管疾病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60岁以上老年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 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

心脑血管疾病有什么并发症

1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会让患者的脑部血管产生病变,所以患者会脑出血,脑血栓和脑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脑出血在我国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更严重的脑部动脉内皮细胞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容易形成脑血栓,脑血栓发病最急的疾病之一,大多数患者病前无任何征兆,所以很难进行及时抢救而死亡,即使抢救及时,大多数患者还会出现偏瘫等一系列后遗症。 2心脑血管疾病还容易引起心力衰竭和恶性心率失常。其中心力衰竭心脑血管常见的并发症,心力衰竭容易反复

黑皮花生转基因吗

在了解黑皮花生转基因时,我们先来了解下什么黑皮花生,什么又转基因。 黑皮花生:别名“富硒黑花生”,根据花生遗传性变异选择高代材料经辐射后有性杂交系统选育而成,性状稳定,可作种年年使用。转基因:将基因片段转入特定生物中,并最终获取具有特定遗传性状个体的技术。 由此可见,黑皮花生并不转基因食品哦。 黑皮花生转基因食品吗?当然不,它可营养价值极高的健康食品哦,有补脑、延缓衰老、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等功效哩。

心脑血管疾病治疗

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的疾病统称。也被称为“富贵病”的“三高症”。60岁以上老年中40%~45%患有高血压的同时还患有高血糖或高血脂,根据卫生部2007年统计数字显示,据国外的资料显示,50%左右的糖尿病都合并有高血压、高血脂等多种老年疾病。折叠负离子对心脑血管疾病作用机理主任医师,博导陈景藻主编的国家重点图书《现代物理治疗学》中对空气离子疗法做出以下阐述:血液中的正常红细胞、胶体质点等带负电荷,它们之间相互排斥,保持一定的距离,而病变老化的红细胞由于电子被争夺,带正电荷,由于正负相吸、

心脑血管疾病认识误区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多达3000万。今冬,南方降雪频繁,北方降水少,气候干燥寒冷,使血管收缩和痉挛频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又进入了高发期。近期,北京大学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孙宁玲,针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态势,详细讲解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并提出以下几点,们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的认识误区。 认识误区一:心脑疾病分开治 心脑血管疾病心血管、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心血管疾病包括了冠心病、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脑血管疾病包括中风,中风又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

心脑血管疾病症状

1.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的症状(包括心绞痛、心肌梗塞):可见胸闷、心悸不宁、心慌气短;心率不齐;胸痛、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气紧、晕厥、虚弱、嗳气;胸部刺痛、固定不移、入夜更甚;舌质紫暗、脉沉弦为主症的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上腹痛、恶心、呕吐;左后背痛、左手臂痛。 2.脑血管疾病如缺血性脑中风的症状(包括脑血栓、脑栓塞等):可有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或者交叉性瘫痪、交叉性感觉障碍、外眼肌麻痹、眼球震颤、吞咽困难、共济失调、眩晕等。或肢体无力、麻木,面部、上下肢感觉障碍;单侧肢体运动不灵活;

糖尿病患者能多吃长寿果吗

糖尿病患者能多吃花生吗?花生一种老少皆宜的食品。从中医学角度讲,花生一味天然良药,有健脾和胃、润肺化痰、滋阴调气等作用,对营养不良及咳嗽等症状有一定的辅助疗效。花生中所含的亚油酸可使体内胆固醇分解为胆汁排出体外,避免胆固醇在体内沉积,有益于防治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疾病。因此,很多心脑血管病喜欢食用花生。 然而,并非所有心脑血管病都适合食用花生。因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即“三高”往往“结合”在一起,有些高血压、冠心病病同时患有糖尿病,而糖尿病患者多吃花生不利于病情的控制。 花生含油脂较多,20

提醒心血管病患者要加强保健

防寒保暖第一位 天气寒冷,为保持自身体温,耗氧量剧增,加之寒冷刺激使血管收缩,外周血管阻力上升,更易造成心肌缺血,诱发心脏病。陈院长提醒心血管病患者,冬季保健首先当注意保暖防寒,及时添加衣物,避免因冷发病。 不可随意停药 近日,一位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七旬老,自行停药后引发了急性心衰,上海远大心胸医院陈小中院长介绍,老来到医院时高压260mmHg、低压120mmHg,抢救无效死亡。在此提醒心血管疾病患者千万不可随意停药,最好咨询医生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 冬季不宜晨练 冬季清晨,室外温度最低时间段,外

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吃冰淇淋危害大

夏季炎热的天气,如果能喝一杯冰镇的饮料或者吃上一根冰激凌,那真爽,可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这可大忌,尤其在室外非常热的时候千万不能吃冰激凌,这样可能带来心脑血管的意外。 以前就有过这方面的报道,有报道称:“过量冷饮食品进入胃肠后,会突然刺激胃,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加重病情,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这问题的一个方面,但还不主要方面。因为冷饮所造成的血管收缩只暂时的,所以,血压升高也暂时的,就如同跑步后血压也会升高,但这并不导致高血压的根本原因。很重要的一方面,冰淇淋应该算高脂、高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