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胃下垂的十种中医锻炼治疗法

胃下垂的十种中医锻炼治疗法

1、仰卧起坐,两手放在身体两侧,头向上抬,用腹肌的气力使身体坐起来,然后再躺下。如不用手扶床坐不起来,可用手稍加帮助,天天早晚各做10~20次。

2、仰卧挺胸,以头和腿支撑身体,用力将胸腹部挺起来,一起一落,天天早晚各做10~20次。

3、仰卧抬头,两手扶住头的后脑勺,头尽量往上抬,停两秒钟后落下,天天早晚各做10~20次。

4、仰卧抬臀,两手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屈曲,两脚掌蹬在床上,臀部尽量向上抬,停两三秒钟后放下,天天早晚各做5~10次。

5、举腿运动,两腿并拢,直腿举起,悬在离床20~30厘米高处停止不动,控腿约10秒钟,然后还原做第二次,早晚各做10~20次。

6、摆腿运动,两腿并拢,直腿举起,在离床20~30厘米处停止不动,再慢慢地向两侧往返摆动,天天早晚各做10~20次。

7、v字形平衡操,双脚上举,膝与脚尖均伸直,双臂上举,使全身保持v字形,坚持30秒钟,天天早晚各做5~10次。

8、高抬腿原地走,两条腿轮流高抬,膝关节屈曲,大腿和身体呈直角,抬后放下,像原地踏步一样,逐日走200步。

9、腹壁运动,使腹壁一张一缩前后运动,增强腹肌的气力,使其对胃有一定的支撑力。每顿饭前做一次,每次30~50下。

10、推拿腹部、坐位、仰卧位均可,用右手手掌在腹部上下左右推拿,由轻到重,由慢到快,逐日推拿两三分钟,以空腹时推拿效果最好。

中脘的准确位置图 缓解胃痛

中脘穴是胃运行的灵魂枢纽,它的主要功用为健脾和胃,艾灸此穴位可以治疗胃下垂,十二指肠溃疡等胃及消化系统疾病,还可有效缓解胃痛等不适症状。

胃下垂的十种中医锻炼治疗法

养生常识:胃下垂的十种中医锻炼治疗法

1、仰卧起坐,两手放在身体两侧,头向上抬,用腹肌的气力使身体坐起来,然后再躺下。如不用手扶床坐不起来,可用手稍加帮助,天天早晚各做10~20次。

2、仰卧挺胸,以头和腿支撑身体,用力将胸腹部挺起来,一起一落,天天早晚各做10~20次。

3、仰卧抬头,两手扶住头的后脑勺,头尽量往上抬,停两秒钟后落下,天天早晚各做10~20次。

4、仰卧抬臀,两手放在身体两侧,两腿屈曲,两脚掌蹬在床上,臀部尽量向上抬,停两三秒钟后放下,天天早晚各做5~10次。

5、举腿运动,两腿并拢,直腿举起,悬在离床20~30厘米高处停止不动,控腿约10秒钟,然后还原做第二次,早晚各做10~20次。

6、摆腿运动,两腿并拢,直腿举起,在离床20~30厘米处停止不动,再慢慢地向两侧往返摆动,天天早晚各做10~20次。

7、v字形平衡操,双脚上举,膝与脚尖均伸直,双臂上举,使全身保持v字形,坚持30秒钟,天天早晚各做5~10次。

8、高抬腿原地走,两条腿轮流高抬,膝关节屈曲,大腿和身体呈直角,抬后放下,像原地踏步一样,逐日走200步。

9、腹壁运动,使腹壁一张一缩前后运动,增强腹肌的气力,使其对胃有一定的支撑力。每顿饭前做一次,每次30~50下。

10、推拿腹部、坐位、仰卧位均可,用右手手掌在腹部上下左右推拿,由轻到重,由慢到快,逐日推拿两三分钟,以空腹时推拿效果最好。

患者可从上述的动作中选2~3项,天天坚持练习,即能收到较好效果。但要留意,采用运动疗法,不可急于求成,需从小运动量做起。每次饭后应留意适当休息,不宜多运动,以免增加胃的负担。

胃下垂一般都有哪些危害症状

胃下垂的诊断一般以胃距髂嵴连线4厘米视为正常。按下垂的程度,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度,5到8厘米为轻度下垂;9到十二厘米为中度下垂,十三厘米以上为重度下垂。

产生胃下垂的原因是因为膈肌和其他悬吊胃有关的韧带力量足,腹内压下降和腹肌松弛等。胃下垂多见子体型瘦长、体质虚弱、腹壁松驰、腹肌薄弱者。产生的原由,主要是由于悬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韧带松驰无力以及腹部压力下降,使胃整个位置降低、胃蠕动减弱。妇女产后,腹压突然下降,或瘦长体型、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卧床少动的人,容易患此病。

“胃为后天之本”“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胃下垂是胃气严重受损。五谷不能消化,营养难于补充,身体日渐消瘦,机体抵抗力就会日渐下降,免疫功能也随之下降,各种疾病都有可能发生。实际上,胃下垂就是亚健康的严重阶段。要及时治疗。胃下垂不治疗只会日渐加重,最后不能进食,痛苦不堪。

轻度胃下垂患者一般无不适感觉,下垂明显者常见腹都不适、饱胀重坠感,每于餐后、站立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消化不良、便秘等现象。胃下垂严重时,可同时伴有肝、肾、结肠等内脏下垂的现象。

中医治疗胃下垂

1中药治疗:

①脾虚气陷型:面色萎黄,精神倦怠,语言低微,气短乏力,食少纳呆,脘腹重坠,胀满,嗳气不舒,食后加重,肌肉瘦弱,舌淡苔白,脉象缓弱。治以补气升陷,方用补中益气汤合枳术丸。少食纳呆可加鸡内金6g,炒稻芽、麦芽各12g,恶心呕吐加半夏10g或合用旋覆代赭汤。

②虚实夹饮型:脘腹坠胀不适,食后尤甚,喜暖喜按,必下悸动,水走肠间漉漉有声,恶心,呕吐清水痰涎,便溏,舌淡苔白滑。脉象沉细小滑。治以温阳化饮、和胃降逆,方用苓桂术甘汤合附子理中汤加半夏10g,代赭石15g,或加黄连3g、吴萸6g。

③肝胃不和型:两胁胀而不适,脘腹胀满,呃逆,嗳气,嘈杂噫酸,善太息,苔薄腻,脉弦小。治以疏肝和胃,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左金丸,或四逆散与逍遥散加减化裁。

④胃阴不足型:面色略红,唇红而干,脘腹胀满,灼热不适,口干苦,口渴思饮,嗳气,恶心呕吐,大便干,舌红少津,脉象细数。治以濡养胃阴,方用益胃汤合一贯煎加鸡内金6g,炒麦芽15g,莱服子12g。如呕吐较著,可养胃降逆,方用麦门冬汤合竹茹汤。

⑤胃络瘀滞型:胸膈痞满,脘腹胀坠,脐上刺痛,按之濡软,恶心,形体消瘦,面色晦暗,舌暗淡或有瘀斑,苔薄,脉象沉细或涩。治以疏肝养血化瘀,方用血府遂瘀汤合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化裁或用柴胡疏肝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化裁。

2针灸治疗:

①可选内关、足三里、中脘透梁门、脾俞、胃俞、气海、章门,任选2~3穴,以平补平泻法,留针20~30min。如胃痛属实加期门、阳陵泉;偏虚者选脾俞、胃俞、章门;泄泻加关元;便秘加大肠俞、天枢、上巨虚。

②以补法针刺太溪穴0.5寸左右,以平补平泻法针刺足三里1.5寸左右,三阴交1寸左右,间隔5min行针1次,留针25min。1次/d,10次为1疗程,有效率为96.94%。

3.其他治疗 取穴脾俞、胃俞、中脘、足三里,用维生素B1 0.1g与当归注射液0.1g混合液穴位注射,1次/d,每次3穴,交替使用,有效率为96.5%。另外,电兴奋疗法,按摩、推拿疗法、气功疗法以及几种疗法综合治疗,均有较好的疗效。

胃下垂治疗

导致胃下垂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是因为患者不良的饮食习惯,饭后进行剧烈运动,导致腹肌松弛,胃韧带松弛,从而产生胃下垂。胃下垂患者在前期并没有那些症状,到了后期会出现明显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便秘,严重时还会出现精神病的倾向。胃下垂的诊断很简单,所以诊断后及时进行治疗,会使病情恢复得更快。治疗主要分以下几种:

首先是效果最快的西医治疗疗法,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对症下药,按照慢性胃炎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如果病情严重,病史较长的患者可以分为几个疗程进行治疗,或者进行静脉注射,控制病情的发展。然后根据患者恢复的情况,医生给与相应的建议进行胃的恢复治疗,从而彻底根治胃下垂病症。

中医治疗的方法主要是进行针灸,找准穴位,进行按压,施灸,从而舒缓为胃下垂的压力,缓解胃的痛苦,再继续治疗已达到彻底根治胃下垂的目的。但是中医治疗疗程要长,见效要慢。对于胃下垂严重的患者最好建议还是先进行西医治疗方法,缓解病情后,再进行中医理疗。中医治疗副作用小,还可以调节身体的各项机能活动,对于年龄比较大或者身体本身比较虚弱的患者中医理疗是个不错的选择。

胃下垂还需要平时饮食上的治疗,由于疾病的困扰,胃的消化功能逐渐下降,过多摄入食物或者不容易消化的食物,都会导致胃下垂的复发。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忌狼吞虎咽,保证在胃的承受范围内,还应该进行相应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复发。患有胃下垂的患者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防止疾病的扩散引起更严重的后果。

胃下垂的预防方法和锻炼治疗

胃下垂是很常见的一种疾病,很多人都知道胃下垂这种疾病,但都不知道怎么样去预防,在生活中稍微不注意自己的饮食就会患上胃下垂,我们应该了解一些关于预防胃下垂的措施和锻炼方法的一些知识,做好预防。

胃下垂的预防措施:

首先,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不要暴饮暴食,这样会使空腹突然受到很大的消化不良问题,减少腹部的饱胀感。不要一次性食用过多难以消化的食物。如果在吃了大量的食物之后有喝很多汤类的东西,这样会使食物大量的堆积在胃部,难以消化。增加胃部的消化负担,从而引发胃下垂。

其次,在进食时要注意充分的咀嚼食物,使食物与唾液充分的溶合,有助于肠胃的消化。特别是吃饭速度过快的人,要特别注意,吃饭时要细爵慢咽,在细爵慢咽的同时,能使口腔中的食物和唾液中的消化酶充分拌匀,增加消化过程。这样做对减轻胃负担,对预防胃下垂显然十分重要。

适当锻炼治疗胃下垂:

抬腿练习:仰卧,双腿并拢伸直,抬高约45度,维持10秒钟,还原。重复进行,10次1组。

摆腿练习:仰卧,双腿并拢伸直并抬高约45度,先向左侧摆动,还原后再向右侧摆动,重复10次为1组。

仰卧起坐练习:仰卧位,两臂伸展过头或双手抱头,用力收腹,前屈身体尽量靠近大腿。10次1组。

侧卧弯腰练习:侧卧位,双下肢伸直,两手于头部两侧交叉抱头,努力使头和胸部抬离床面,还原后重复5―6次。然后换成另一方向侧卧位练习。

腹式呼吸练习:仰卧位,双手交叉置于腹部,体会呼吸时腹部的起伏运动,也可在腹部隆起时双手施加阻力,或在腹部放置沙袋,进行抵抗阻力的练习,增加训练效果。

以上为大家详细的讲述了预防胃下垂的措施和锻炼治疗的方法,大家应该知道怎么预防胃下垂了吧,如果得了胃下垂,各位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做以上运动,加强身体锻炼,改善病情。

胃下垂的危害

胃下垂的危害:胃下垂的诊断标准,一般以胃距髂嵴连线4厘米视为正常。按下垂的程度,又可分为轻、中、重三度,5到8厘米为轻度下垂;9到十二厘米为中度下垂,十三厘米以上为重度下垂。

根据病史,消化系统典型症状及全身情况,结合体征预x线检查,对其诊断并不难。根据x线钡餐透视与摄片,还可与吸收不良综合征、恶病质、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等相鉴别。

胃下垂是怎么来的呢?胃下垂有什么危害?漳州博爱医院专家介绍,产生胃下垂的原因是因为膈肌和其他悬吊胃有关的韧带力量不足,腹内压下降和腹肌松弛等。经产妇女、多次腹部手术有切口疝,以及慢性消耗性疾病进行性消瘦者,经常卧床少活动者,也容易产生胃下垂。中医将胃下垂归为“胃缓”,认为长期饮食失节,或七情内伤,或劳倦过度,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升降失常而发病。益气健脾升陷是本病的治疗原则,中医辨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能取得较好疗效。

胃下垂是指人在站立时,胃的位置偏低,胃的下缘垂坠于盆腔,胃小弯弧线的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约在肚脐水平线上)以下。 胃下垂多见子体型瘦长、体质虚弱、腹壁松驰、腹肌薄弱者。产生的原由,主要是由于悬吊、固定胃位置的肌肉和韧带松驰无力以及腹部压力下降,使胃整个位置降低、胃蠕动减弱。妇女产后,腹压突然下降,或瘦长体型、慢性消耗性疾病,以及长期从事站立工作或卧床少动的人,容易患此病。

“胃为后天之本”“有胃气者生无胃气者死”胃下垂是胃气严重受损。五谷不能消化,营养难于补充,身体日渐消瘦,机体抵抗力就会日渐下降,免疫功能也随之下降,各种疾病都有可能发生。实际上,胃下垂就是亚健康的严重阶段。要及时治疗。胃下垂不治疗只会日渐加重,最后不能进食,痛苦不堪。

胃下垂的危害:轻度胃下垂患者一般无不适感觉,下垂明显者常见腹都不适、饱胀重坠感,每于餐后、站立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嗳气、消化不良、便秘等现象。胃下垂严重时,可同时伴有肝、肾、结肠等内脏下垂的现象。

相关推荐

胃炎胃下垂怎么治吃什么药呢

1首先是对于胃炎的治疗,我们一般是可以选择使用奥美拉唑或是黄连素等药物治疗,不过胃炎的症状各有不同,所以如果出现症状需及时缓解病情的话,最好就是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治,针对不同症状来用药。效果更好。 2对于胃下垂治疗,一般也是可以选用药物来缓解控制的,建议可以使用补中益气丸等药物治疗,或是选择中医治疗,耳针疗或是艾灸或是进行气功治疗,这些对胃下垂都是比较不错的治疗,患者可自行选择。 3有胃炎胃下垂的患者,平时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做到三餐规律有时,食物宜温软适度,而且要注意一些食物禁忌,像一些刺激生冷

胃下垂怎么按摩好呢

胃下垂问题定要及早治疗,否则会带给人很大的痛楚。平时晚上可以进行自我按摩,治疗胃下垂问题,应该及时能拿捏腹肌,胃下垂的疾病和自身的身体素质也有关系。一旦病了之后会不会导致的身体体弱,元气亏损,脾胃虚弱等多种问题,通过按摩能够缓解胃部压力。胃下垂是属于胃部并没有在正常的位置上,通过按摩的方式能够及时的调整,平时在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尽量多吃点清淡的东西,按摩手能够帮助缓解痛楚,属于中医的物理疗。 饭后运动一般都引起胃下垂,有人吃了饭以后就感到胃里很饱,饭后于是运动的程度会大一些,如果太猛了就会感觉肚子疼,

胃下垂怎么办

胃下垂是由于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吃饭姿势造成胃往下垂的一种现象,胃下垂患者在发现疾病的时候一定要及时治疗,而且治疗胃下垂的方也是很多的,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 1、推拿治疗胃下垂中医多使用多种推拿手,如:压推穴位提胃、揉压腹部益气、迁举肢体升拉等等,来调节患者体内的中气,达到气血通畅。 2、针灸治疗胃下垂,针灸怎样治胃下垂呢?针灸方有效率一般在70%以上,多以不同的取穴手和治,整体调节病症。 3、胃下垂怎么办?姿势治疗,饭后卧床20-30分钟,取头部放低骨盆垫高的姿势,使胃向上移二、按

为什么老是嗳气

器质性消化不良: 由慢性胃部疾病所致,如慢性胃炎、胃下垂、十二指肠郁滞等。患有这些疾病时,因胃的动力减弱,排空减慢,引起腹胀、消化不良;另外,肝胆疾病也可引起嗳气、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 功能性消化不良: 常有腹部不适、腹胀、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但经检查,无明显病理或器质性病变,因此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且同时多伴有紧张、焦虑、健忘、多梦等精神症状。 建议做一下有关检查,如有病理情况,应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胃下垂西医治疗

胃下垂是很严重的疾病,在患病特别的严重的时候是必须要治疗的,不治疗的话严重的胃下垂对身体的影响和伤害是很大的,治疗胃下垂时候的方也是很多的,有很多的中药方治疗胃下垂是有很大的好处的,具体的就是榛子准备六十克的量,山药需要六十克,党参准备三十克,砂仁准备十五克,还有陈皮要十五克,准备好后混合在一起捣烂成粉末,之后加入少量的白糖,每次吃的时候准备一些开水来进行治疗,一般每天三次,对于胃下垂有改善的效果的。 准备兔子肉,要一百克的量,这准备好后清洗干净,切成块,之后放在自己的碗内,加入少量的食盐,之后加入姜

胃下垂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消化系统症状 患者食欲减退顽固性腹胀,以食后症状尤为突出,经常嗳气不止,左腹有下坠感和压迫感,且于食后或行走时加重,平卧时减轻。有时便秘,有时腹泻,或有腹泻便秘交替出现。胃部多有闷痛、隐痛,剧烈疼痛比较少见,患者食欲明显降低,并有畏食、厌食的表现。 1.全身症状 多表现为逐渐消瘦,可伴有眩晕、乏力、心悸、失眠、多梦等症状。 2.体征 患者身体瘦长,皮下脂肪缺乏,肌张力低下,直立时上腹凹陷,下腹膨隆,有明显振水音,腹肌松弛,左下腹触压明显疼痛。少数患者可见肢体多关节松弛。 3.X线检查 X线观察一般可见胃的

老年人患胃下垂有哪些保养方

老年人患胃下垂有哪些保养方?老年人患病是让子女很揪心的一件事,可是偏偏在胃下垂患者当中,以老年人最为常见,因此,我们需要了解老年人患了胃下垂的一些事项来帮助老年胃下垂患者康复。成都军区空军机关医院专家来为您详细讲解。 专家介绍说,胃下垂是指部分胃或十二指肠从上中腹部下垂至下腹部,甚至下垂至盆腔。有较轻症状时患者的感觉并不明显,也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的伤害,但是长期的胃下垂会导致消化不良甚至胃肠疾病,或者其他内脏下垂。 老年人患胃下垂要及时的治疗和调养,在生活上可以尝试以下几点: 1、全身锻炼:如保健体操、

胃下垂怎么办

1、推拿治疗胃下垂中医多使用多种推拿手,如:压推穴位提胃、揉压腹部益气、迁举肢体升拉等等,来调节患者体内的中气,达到气血通畅。 2、针灸治疗胃下垂,针灸怎样治胃下垂呢?针灸方有效率一般在70%以上,多以不同的取穴手和治,整体调节病症。 3、胃下垂怎么办?姿势治疗,饭后卧床20-30分钟,取头部放低骨盆垫高的姿势,使胃向上移二、按摩腹部,一般在体育锻炼之后进行,时间10分钟左右。病人可屈膝仰卧,然后以右手按揉腹部,再根据胃下垂的不同程度,自下而上 托之。最后以逆时针方向在腹部做环形按摩三、全

胃下垂怎么调理

中医治疗有明显优势,常采用益气、健脾、升提等方治疗。当然,由于本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待患者 就医时往往已不局限于气虚下陷,而常伴有气滞、血淤、痰饮等,出现虚实夹杂的复杂情况。医生应分析 病情,有的放矢地进行治疗,才可取得最好疗效。 胃下垂康复汤是长春站前医院率先对胃下垂采用中医治疗,很好地吸收中医和西医治疗中的特色和优 势,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融合贯通,各取所长,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临床运用疗效显著,有效 解决了胃下垂难治的问题,深受业内专家好评和患者青睐。 除了积极用药治疗外,患者在日常生活

胃下垂如何锻炼

如何锻炼可以帮助治疗胃下垂,按摩腹部对胃下垂的康复有帮助吗,按摩腹部对胃下垂患者有益吗,按摩腹部有助于改善胃下垂病情吗,那么,下面就请专家为我们介绍如何锻炼可以帮助治疗胃下垂,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按摩腹部:站位、坐位、仰卧位均可,用右手手掌在腹部上下左右按摩,由轻到重,由慢到快,每日按摩两三分钟,以空腹时按摩效果最好。 胃下垂常见于老年人、多产妇、体形消瘦、身材修长、体质衰弱及动过腹部手术的人。治疗胃下垂目前尚没有特效药,一般只是对症治疗,疗效欠佳。体育锻炼以卧位锻炼腹肌和腰背肌肉为主,并配合腹部的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