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中老年养生保健方法

中医中老年养生保健方法

1.强壮心脏法经常按压手心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劳宫为手厥阴心包经之荣穴,在手掌横纹中,第二、三掌骨之间(即手心)。其方法是用两手拇指互相按压,亦可将两手顶于桌角上按劳宫穴,时间自由掌握,长期坚持可使心火下降。

2.健脾.和胃法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全身强壮要穴,在外膝眼直下三寸,距胫骨前缘外侧一横指处。经常按摩此穴有健脾和胃之效,补养气血之功。

3.促进睡眠法 中医认为失眠多是心肾不交,水火不济所致。涌泉为足少阴肾经之原穴,位于足掌前 1/3与后2/3交界处出现凹陷处(即足心)每晚临睡前半小时,先擦热双手掌,右掌按摩左涌泉,左掌按摩右涌泉各36次,可促进睡眠,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则水火既济,心肾相交。

4.牙齿保健法 每天早晚各叩36次,可治疗各种牙病,保护牙齿,使其坚固,不易脱落。

5.预防感冒法感冒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把住呼吸道这个口,病毒就会避而远之。每天轻轻地嗅杯中酒味,可保持鼻嗅的灵敏。长期坚持对预防感冒有特效。

中老年养生保健知识

中老年养生保健有很多知识虽然我们都知道,而且实施起来也并不是很难,但是养生保健最难的一点就是坚持,所以无法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养生保健的失败。

(1)吃得合理。少吃多餐,吃营养均衡的低脂肪食物。

(2)喝得适当。多喝水,少喝酒

(3) 戒烟 。戒烟不分迟早。 吸烟 会增加人体患 心脏病 或癌症的机会并缩短寿命。

(4)散步。散步是保持机敏灵活和健康的较好办法。新鲜空气比补药更好。

(5)多寻求乐趣与家庭、朋友了邻居保持联系。记住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

(6)积极自信。爽朗乐观使人容易接近你。

(7)时时当心。你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有赖于你头脑清醒, 视力 清晰。

(8) 性生活 。性生活没有年龄限制。

(9)运动对你有好处。不很剧烈的运动对你的健康是有益的,而且还可使你接触其他人。 游泳 和适应性锻炼特别值得推荐。

(10)药物。不滥用抗抑郁药和安眠药。只服用医生推荐的药物。

中医的老年养生保健之道

人到老年,机体会出现生理功能和形态学方面的退行性变化。其生理特点表现为脏腑气血精神等生理机能的自然衰退,机体调控阴阳协和的稳定性降低。再加社会角色、社会地位的改变,退休和体弱多病势必限制老人的社会活动。狭小的生活圈子、孤陋寡闻带来心理上的变化。常产生孤独垂暮、忧郁多疑、烦躁易怒等心理状态,其适应环境及自我调控能力低下,若遇不良环境和刺激因素,易于诱发多种疾病,较难恢复。老年保健应注意这些特点,有益于祛病延年。

知足谦和,老而不怠

《寿世保元·延年良箴》说:“积善有功,常存阴德,可以延年”,又说:“谦和辞让,敬人持己,可以延年”。《遵生八笺·延年却病笺》强调:“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要求老年人明理智,存敬戒,生活知足无嗜欲,做到人老心不老,退休不怠惰,热爱生活,保持自信,勤于用脑,进取不止。经常读书看报、学习各种专业知识和技能。根据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多做好事,充分发挥余热,为社会做出新的贡献。如此可减慢肺功能的衰退,领略工作学习的乐趣。寓保健于学习、贡献之中。处世宜豁达宽宏、谦让和善,从容冷静地处理各种矛盾,从而保持家庭和睦、社会关系的协调,有益于身心健康。

宋代陈直《寿亲养老新书·卷一》提出:“凡丧葬凶祸不可令吊,疾病危困不可令惊,悲哀忧愁不可令人预报”、“暗昧室不可令孤,凶祸远报不可令知,轻薄婢使不可令亲”,要求老年人应回避各种不良环境、精神因素的刺激。又于《万寿丹书·养老》中提出:“养老之法,凡人平生为性,各有好嗜之事,见即喜之”。老年人应根据自己的性格和情趣怡情悦志,如澄心静坐、益友清谈、临池观鱼、披林听鸟等,使生活自得其乐,有利康寿。

老年人往往体弱多病,应树立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疾病的信心,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和锻炼,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同时,应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可以尽快地恢复健康。还须定期进行体检,及早发现一些不良征兆,及时进行预防或治疗。

审慎调食

《寿亲养老新书·饮食调节》指出:“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故当审慎调摄饮食,以求祛病延年。反之“若生冷无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动成疾患”则损体减寿。老年人的饮食调摄,应该营养丰富,适合老年生理特点。

1、食宜多样:年高之人,精气渐衰,应该摄食多样饮食,使谷、果、畜、莱适当搭配,做到营养丰富全面,以补益精气延缓衰老。老年人不要偏食,不要过分限制成过量食用某些食品,又应适当补充一些机体缺乏的营养物质,使老年人获得均衡的营养。例如,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容易发生钙代谢的负平衡,出现骨质疏松症及脱钙现象,也极易造成骨折。同时,老人胃酸分泌相对减少,也要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在饮食中选用含钙高的食品,适当多补充钙质,对老年人具有特殊意义。乳类及乳制品、大豆及豆制品是理好的食物钙来源,芹菜、山楂、香菜等含钙量也较高。针对老年人体弱多病的特点,可经常食用莲子、山药、藕粉、菱角、核桃、黑豆等补脾肾益康寿之食品,或辅食长寿药膳进行食疗。

2、食宜清淡:老年人之脾胃虚衰,消纳运化力薄,其饮食宜清淡。多吃鱼、瘦肉、豆类食品和新鲜蔬菜水果,不宜吃浓浊、肥腻或过咸的食品。要限制动物脂肪,宜食植物油,如香油、玉米油。现代营养学提出老年人的饮食应是“三多三少”,即蛋白质多、维生素多、纤维素多;糖类少、脂肪少、盐少,正符合“清淡”这一原则。

3、食宜温热熟软:老年人阳气日衰,而脾又喜暖恶冷,故宜食用温热之品护持脾肾,勿食或少食生冷,以免损伤脾胃,但亦不宜温热过甚,以“热不炙唇,冷不振齿”为宜。老人脾胃虚弱,加上牙齿松动脱落,咀嚼困难,故宜食用软食,忌食粘硬不易消化之品。明代医家李梃于《医学入门》中提倡老人食粥,曰“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粥不仅容易消化,且益胃生津,对老年人的脏腑尤为适宜。

4、食宜少缓:老年人宜谨记“食饮有节”,不宜过饱。《寿亲养老新书》强调:“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主张老人少量多餐,既保证营养供足,又不伤肠胃。进食不可过急过快,宜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还可避免“吞、呛、暄、咳”的发生。

中老年养生保健食谱

一周食谱

早餐:周一至周日的早餐均有加入蛋白粉的营养早餐构成。USANA黄豆蛋白奶 1勺(14g)、小麦胚芽粉30g、燕麦片60g、啤酒酵母粉10g、香蕉150g、黑芝麻10g、热豆浆250g。

该早餐含能量653kcal,蛋白质45.26g,脂肪14.24g,碳水化合物90.35g。其中的香蕉可用其他喜欢吃应季水果进行置换,黑芝麻也可以用其他一些坚果类的食物进行等量置换。

周一至周五的午餐和晚餐如下

周一午餐

红豆饭(大米100g,红小豆30g)

鲜菇烩虾仁(鲜虾仁65g,鲜香菇30g)

拌麻酱茄子(茄子100g,芝麻酱10g)

芋头白菜汤(芋头50g,白菜100g)

周一晚餐

红豆饭(大米100g,红小豆30g)

烩两亩地(鲜毛豆粒50g,鲜玉米粒50g)

黄花菜汤(黄花菜10g,韭菜苔100g,豆腐50g)

拌黄瓜(黄瓜100g)

周二午餐

双米饭(大米80g,小米40g)

黄焖慈姑(慈姑100g,黄鳝67g)

酸辣汤(西红柿30g,豆腐30g,鸡肝10g,香菜15g)

韭菜拌黄豆芽(韭菜100g,黄豆芽50g)

周二晚餐

双米饭(大米80g,小米40g)

西红柿烩臭豆腐(西红柿30g,臭豆腐50g,柿子椒30g) 炝醋藕(鲜藕100g)

豆苗涮肉汤(豌豆苗80g,猪里脊20g)

周三午餐

炒面(面条150g,圆白菜50g,胡萝卜50g,鲜香菇25g,鸡胸脯肉25g) 西芹百合烩香干(鲜百合50g,芹菜茎50g,小香干50g) 苦菜汤(苦菜100g)

周三晚餐

鲜藕二米粥(鲜藕50g,大米50g,小米50g) 豆面窝头(玉米面50g,黄豆面30g) 紫甘蓝沙拉(紫甘蓝100g,水发海带50g,黄瓜100g)

周四午餐

薏米饭(薏米20g,大米100g) 南瓜绿豆粥(南瓜50g,绿豆25g) 茭白炒肉(茭白100g,鸡胸脯肉50g) 荷兰豆拌玉兰片(荷兰豆50g,玉兰片50g) 周四晚餐

薏米饭(薏米20g,大米100g) 豆苗丸子汤(豌豆苗100g,北豆腐50g,瘦猪肉25g) 西红柿烩土豆(西红柿100g,土豆100g)

周五午餐

三鲜包子(标准粉150g,瘦猪肉50g,香菇50g,大白菜50g) 胡萝卜粥(胡萝卜30g,大米25g) 蔬菜沙拉(紫包菜50g,心里美萝卜50g) 周五晚餐

西红柿鸡蛋面(挂面120g,鸡蛋50g,西红柿100g,韭菜50g) 麻酱豆腐(内酯豆腐100g,芝麻酱15g)

周六午餐

大米饭(大米125g) 冬瓜排骨汤(猪大排68g,冬瓜100g) 青椒拌茄子(青椒10g,茄子100g,大蒜5g) 素炒荷兰豆(荷兰豆100g) 周六晚餐

大米饭(大米100g) 玉米棒煮菜豆(玉米棒100g,可食69g;菜豆100g) 金针菇拌海蜇(海蜇皮50g,黄豆30g,金针菇20g,藕50g) 蒜蓉苋菜(大蒜5g,红苋菜100g)

周日午餐

大米饭(大米125g) 蒸鲑鱼(鲑鱼100g,可食72g)

茴香烩土豆泥(茴香菜100g,土豆100g) 满天星汤(香菜10g,干紫菜10g,海米10g) 周日晚餐

大米饭(大米100g) 高粱窝头(高粱20g,绿豆面10g) 拌豆腐皮(豆腐皮30g,芹菜50g,西红柿50g) 苦菜萝卜汤(苦菜100g,白萝卜100g)

每天烹调用油不超过20g,食盐5-6g。

四、食谱评价

该食谱平均每天能量摄入在1966.82kcal(不含20g烹调油)-2146kcal(含20g烹调用油)之间;

蛋白质摄入量平均约104.57g,其中优质蛋白约28.56g,蛋白质总量摄入充足,优质蛋白摄入偏低; 脂肪摄入量约31.55g-51g,且以植物油摄入为主,平均胆固醇摄入量为77.57mg/d;

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约328g,摄入量适当; 蔬菜水果每天摄入量在400g以上。一周食谱早餐:周一至周日的早餐均有加入蛋白粉的营养早餐构成。USANA黄豆蛋白奶 1勺(14g)、小麦胚芽粉30g、燕麦片60g、啤酒酵母粉10g、香蕉150g、黑芝麻10g、热豆浆250g。该早餐含能量653kcal,蛋白质45.26g,脂肪14.24g,碳水化合物90.35g。其中的香蕉可用其他喜欢吃应季水果进行置换,黑芝麻也可以用其他一些坚果类的食物进行等量置换。周一至周五的午餐和晚餐如下周一午餐红豆饭(大米100g,红小豆30g)鲜菇烩虾仁(鲜虾仁65g,鲜香菇30g)拌麻酱茄子(茄子100g,芝麻酱10g)芋头白菜汤(芋头50g,白菜100g)周一晚餐红豆饭(大米100g,红小豆30g)烩两亩地(鲜毛豆粒50g,鲜玉米粒50g)黄花菜汤(黄花菜10g,韭菜苔100g,豆腐50g)拌黄瓜(黄瓜100g)周二午餐双米饭(大米80g,小米40g)黄焖慈姑(慈姑100g,黄鳝67g)酸辣汤(西红柿30g,豆腐30g,鸡肝10g,香菜15g)韭菜拌黄豆芽(韭菜100g,黄豆芽50g)周二晚餐双米饭(大米80g,小米40g)西红柿烩臭豆腐(西红柿30g,臭豆腐50g,柿子椒30g) 炝醋藕(鲜藕100g)豆苗涮肉汤(豌豆苗80g,猪里脊20g)周三午餐炒面(面条150g,圆白菜50g,胡萝卜50g,鲜香菇25g,鸡胸脯肉25g) 西芹百合烩香干(鲜百合50g,芹菜茎50g,小香干50g) 苦菜汤(苦菜100g)周三晚餐鲜藕二米粥(鲜藕50g,大米50g,小米50g) 豆面窝头(玉米面50g,黄豆面30g) 紫甘蓝沙拉(紫甘蓝100g,水发海带50g,黄瓜100g)周四午餐薏米饭(薏米20g,大米100g) 南瓜绿豆粥(南瓜50g,绿豆25g) 茭白炒肉(茭白100g,鸡胸脯肉50g) 荷兰豆拌玉兰片(荷兰豆50g,玉兰片50g) 周四晚餐薏米饭(薏米20g,大米100g) 豆苗丸子汤(豌豆苗100g,北豆腐50g,瘦猪肉25g) 西红柿烩土豆(西红柿100g,土豆100g)周五午餐三鲜包子(标准粉150g,瘦猪肉50g,香菇50g,大白菜50g) 胡萝卜粥(胡萝卜30g,大米25g) 蔬菜沙拉(紫包菜50g,心里美萝卜50g) 周五晚餐西红柿鸡蛋面(挂面120g,鸡蛋50g,西红柿100g,韭菜50g) 麻酱豆腐(内酯豆腐100g,芝麻酱15g)周六午餐大米饭(大米125g) 冬瓜排骨汤(猪大排68g,冬瓜100g) 青椒拌茄子(青椒10g,茄子100g,大蒜5g) 素炒荷兰豆(荷兰豆100g) 周六晚餐大米饭(大米100g) 玉米棒煮菜豆(玉米棒100g,可食69g;菜豆100g) 金针菇拌海蜇(海蜇皮50g,黄豆30g,金针菇20g,藕50g) 蒜蓉苋菜(大蒜5g,红苋菜100g)周日午餐大米饭(大米125g) 蒸鲑鱼(鲑鱼100g,可食72g)茴香烩土豆泥(茴香菜100g,土豆100g) 满天星汤(香菜10g,干紫菜10g,海米10g) 周日晚餐大米饭(大米100g) 高粱窝头(高粱20g,绿豆面10g) 拌豆腐皮(豆腐皮30g,芹菜50g,西红柿50g) 苦菜萝卜汤(苦菜100g,白萝卜100g)每天烹调用油不超过20g,食盐5-6g。四、食谱评价该食谱平均每天能量摄入在1966.82kcal(不含20g烹调油)-2146kcal(含20g烹调用油)之间;蛋白质摄入量平均约104.57g,其中优质蛋白约28.56g,蛋白质总量摄入充足,优质蛋白摄入偏低; 脂肪摄入量约31.55g-51g,且以植物油摄入为主,平均胆固醇摄入量为77.57mg/d;碳水化合物摄入量约328g,摄入量适当; 蔬菜水果每天摄入量在400g以上。

中老年养生保健知识

(1)吃得合理。少吃多餐,吃营养均衡的低脂肪食物。

(2)喝得适当。多喝水,少喝酒

(3) 戒烟 。戒烟不分迟早。 吸烟 会增加人体患 心脏病 或癌症的机会并缩短寿命。

(4)散步。散步是保持机敏灵活和健康的较好办法。新鲜空气比补药更好。

(5)多寻求乐趣与家庭、朋友了邻居保持联系。记住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

(6)积极自信。爽朗乐观使人容易接近你。

(7)时时当心。你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有赖于你头脑清醒, 视力 清晰。

(8) 性生活 。性生活没有年龄限制。

(9)运动对你有好处。不很剧烈的运动对你的健康是有益的,而且还可使你接触其他人。 游泳 和适应性锻炼特别值得推荐。

(10)药物。不滥用抗抑郁药和安眠药。只服用医生推荐的药物。

老年养生保健知识

中老年养生保健有很多知识虽然我们都知道,而且实施起来也并不是很难,但是养生保健最难的一点就是坚持,所以无法长期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养生保健的失败。

(1)吃得合理。少吃多餐,吃营养均衡的低脂肪食物。

(2)喝得适当。多喝水,少喝酒

(3)戒烟。戒烟不分迟早。吸烟会增加人体患心脏病或癌症的机会并缩短寿命。

(4)散步。散步是保持机敏灵活和健康的较好办法。新鲜空气比补药更好。

(5)多寻求乐趣与家庭、朋友了邻居保持联系。记住要活到老、学到老、教到老。

(6)积极自信。爽朗乐观使人容易接近你。

(7)时时当心。你的生命和别人的生命有赖于你头脑清醒,视力清晰。

(8)性生活。性生活没有年龄限制。

(9)运动对你有好处。不很剧烈的运动对你的健康是有益的,而且还可使你接触其他人。游泳和适应性锻炼特别值得推荐。

(10)药物。不滥用抗抑郁药和安眠药。只服用医生推荐的药物。

中老年养生保健知识

合理饮食,降三高

到了中老年,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往往就随着而来。三高又是导致中老年人中风,脑溢血等一些容易致死疾病的病因。为什么容易出现三高的呢,这又和我们的日常饮食有很大的关系。人到了中年,尤其是男人往往是处在事业巅峰时期。在这个时期应酬比较多,工作压力比较多。因此不良的作息习惯和饮食习惯导致了三高的出现,并且这些三高会一直伴随着我们从中年走到老年。如果我们不及时的改正我们一些不好的饮食习惯的话,三高会越来越高,中风,脑溢血等疾病发病机率也会越来越高。因此人到中老年保健养生的关键就在于改善自己的饮食结构,努力降一降三高。

在中老年的饮食,三餐要正常,避免大鱼大肉,过度饮酒等。三餐荤素搭配要合理,以鱼肉,鸡肉等高蛋白少脂肪的肉类为主。肥牛肥羊等脂肪含量较高的肉类尽量少吃,甚至不吃。素菜主要以一些降血脂,血糖的为主。例如冬瓜,南瓜都可以多吃一点。

多多锻炼,活络筋骨

中老年人适当的体育锻炼对养生保健也有很重要的作用。例如每天坚持打太极,跳广场舞等等对中老年人的身体都是比较有益,可以提高中老年人身体的抵抗力。但是运动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一些激烈的运动,因为中老年人的骨头开始老化,肌肉开始僵硬了。太过激烈的运动容易导致骨折,肌肉拉伤等等。

中医的老年养生保健之道

1、食宜多样:年高之人,精气渐衰,应该摄食多样饮食,使谷、果、畜、莱适当搭配,做到营养丰富全面,以补益精气延缓衰老。老年人不要偏食,不要过分限制成过量食用某些食品,又应适当补充一些机体缺乏的营养物质,使老年人获得均衡的营养。例如,老年人由于生理机能减退,容易发生钙代谢的负平衡,出现骨质疏松症及脱钙现象,也极易造成骨折。同时,老人胃酸分泌相对减少,也要影响钙的吸收和利用。在饮食中选用含钙高的食品,适当多补充钙质,对老年人具有特殊意义。乳类及乳制品、大豆及豆制品是理好的食物钙来源,芹菜、山楂、香菜等含钙量也较高。针对老年人体弱多病的特点,可经常食用莲子、山药、藕粉、菱角、核桃、黑豆等补脾肾益康寿之食品,或辅食长寿药膳进行食疗。

2、食宜清淡:老年人之脾胃虚衰,消纳运化力薄,其饮食宜清淡。多吃鱼、瘦肉、豆类食品和新鲜蔬菜水果,不宜吃浓浊、肥腻或过咸的食品。要限制动物脂肪,宜食植物油,如香油、玉米油。现代营养学提出老年人的饮食应是“三多三少”,即蛋白质多、维生素多、纤维素多;糖类少、脂肪少、盐少,正符合“清淡”这一原则。

3、食宜温热熟软:老年人阳气日衰,而脾又喜暖恶冷,故宜食用温热之品护持脾肾,勿食或少食生冷,以免损伤脾胃,但亦不宜温热过甚,以“热不炙唇,冷不振齿”为宜。老人脾胃虚弱,加上牙齿松动脱落,咀嚼困难,故宜食用软食,忌食粘硬不易消化之品。明代医家李梃于《医学入门》中提倡老人食粥,曰“盖晨起食粥,推陈致新,利膈养胃,生津液,令人一日清爽,所补不小”。粥不仅容易消化,且益胃生津,对老年人的脏腑尤为适宜。

4、食宜少缓:老年人宜谨记“食饮有节”,不宜过饱。《寿亲养老新书》强调:“尊年之人,不可顿饱,但频频与食,使脾胃易化,谷气长存”。主张老人少量多餐,既保证营养供足,又不伤肠胃。进食不可过急过快,宜细嚼慢咽,这不仅有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还可避免“吞、呛、暄、咳”的发生。

中老年养生课堂之中医养生

1、记住:睡觉是养生第一要素。

2、多嗔伤肝,多淫伤肾,多食又伤脾胃。忧思伤脾,愤怒伤肝,劳虑伤神。

3、气以行血,血以补气,二而一也。凡人久视则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七情六欲之过则伤元气、伤心肾。相火旺,真阳耗。人体中的气血也是一对阴阳,血为阴为体,气为阳为用。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不足,易得淤积之病,如肿瘤、血栓等;气太过,易得脑出血之类的病。所以,只有气血平衡,人才能健康。

4、心过劳的人,心疲肝旺,心过劳就是心太满,不虚。心满,则不纳肝(木)生之火,心不纳肝生之火,则肝气必积而盛。肝木克土,脾胃受病,消化不良,营养不足,夜眠不安。土又克水,于是肾水大亏,水不足则火更旺,心肾相联,心气更弱,肺病即成。内部相互关联,一动全动,一病全病。而扰之者,乃在妄心,所以治病在安其心,安心在息妄,息妄在明心,明心即自觉,而健康的功效在乎静坐。

5、不要天天想着吃什么补阴,吃什么壮阳。记住了,运动就可以生阳;静坐就可以生阴。阴为阳之母,阳为阴之用。

6、人在气不足的时候,不能盲目补气,否则会影响身体健康。如果是因为血不足,就需要先补血,因为血为气之母,否则就成了干烧器皿,把内脏烧坏;如果是因为淤滞不通,就可以增加气血,血气同补。这样才能达到补气的作用。

7、环境对人养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为什么人在空气清新的深山老林里,会把痼疾养好的道理。因为深山老林中的精微物质(负离子)会通过人在放松情况下的深呼吸把它吸收到人体内部,从而滋润孕养五脏六腑,使人重新焕发活力。还有重要的一点常人并不所知,就是人不仅仅是通过口鼻来呼吸,人身体的每个汗毛孔都是可以呼吸的,而且正是它们吸取着天地的精华。

8、顺应自然是养生的最高境界。一个人生下来,他的命运就基本上是有一定定数的。他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什么,如果能顺着他的运数去做,就会平安无事。有悟性的人会发现、知道自己的运数,知道他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所以养生绝对不是简单模仿,人云亦云。不要去羡慕别人,要从自己的心里找到自己的悟性。那么人如何才能发现自己是否顺其自然了呢?其实这太简单不过了,你有病了,你不舒服了,你不自在了,那你就是违背自然了。要做到顺外面大自然的自然,还要顺自己内在命运的自然,这二者是不可或缺的。

9、五志能够致病,五志亦能解病。情志跟疾病的相关性是很密切的,有些疾病就是因情志而起,你用药物治疗,治来治去都不好,对于这类疾病,解铃还需系铃人。

10、五行相生相克的应用:凡是因五脏太过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克的方法对治。同样,凡是因为五行不足引起的疾病都可以用五行相生的方法解决。这是运用五行的根本原则。

相关推荐

夏天吃苋菜有什么好处 促进凝血

苋菜不仅适合小朋友和年轻人,也是中老年养生的很好选择。苋菜内富含钙、铁和维生素K,可以促进凝血和造血功能,还能维持正常的心肌活动,防止肌内痉挛。

中老年养生重点

人到老年期,有许多的生理机能都有明显退化的现象,此时期就要以补脾益肾、补脑益气为主,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同时提高免疫力。以常见的高血压为例,除了靠减肥、运动和药物控制之外,食疗方面可服用海蜇皮煮荸荠,或饮用菊花茶、决明子茶。预防便秘可吃胡桃或芝麻糊,也可喝蜂蜜水。 在睡眠方面,因老年期所需的睡眠时间较短,可以分段休息。饮食宜多吃易消化、补脑、肾的食物,如茯苓粥、淮山粥等,或适量的胡桃、松子、柏子仁、腰果、何首乌、肉苁蓉、百合、金针、鸡肉及鸭肉等。 老年人常用的补益药物,有补肝肾、解毒、降脂、润腹通便的何首

老年人中医保健常识

适应自然,顺天避邪 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运动,影响着人体阴阳之气的盛衰,人体必须顺应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谓“天人合一”。如果不能适应自然界的这种变化,就会发生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正如《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自然环境与老年人的健康长寿有着密切联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有利的天然之气应当顺应,自然界的不正之气要及时回避,也就是“适寒温,慎起

中老年养生保健七字诀

1.保 “保”即保持大脑的灵活。俗话说大脑越用越灵,用进废退。故中老年人要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并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培养一些兴趣爱好。如下棋、绘画、练书法、舞剑、打太极拳等。 2.活 “活”即活动双手,尤其是手指。人的双手有很多穴位,经常交替按摩双手穴位或活动手指做两手交替运动可刺激大脑两半球,从而起到健脑益智、延缓大脑衰老的作用。 3.转 “转”即转换不同性质的运动。日常生活中,中老年人在长时间的单调工作或读书看报、看电视后经常感到身心疲惫,浑身僵硬。此时,及时转换不同性质的运动可以有助于大脑神经放松,舒

中医养生保健

影响因素: 1、首先,中医养生贵在养德,这是健康和长寿的最重要条件。中医养生历来重视精神卫生,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书《黄帝内经》中所言"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就明确提出养生应注重精神方面的保养。上古天真论中的养德,主要是体现在合同与道、德全不危、淳德全道,才能有利于寿蔽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而长生不老和福寿无疆的理想境界,必须是从生活方式病和社会方式病入手转变,必须从人类的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的根本点改造好,将身心素质和道德素质负增长的下士,力挽狂澜地改造好和奋起直追,将庶人(中士)

中老年保健养生知识

1.常沐浴,沐浴有多种,温泉浴、日光浴、清水浴、空气浴、沙子浴、泥土浴等。可根据条件与身体状况选择与应用。 2.常洗脚,每晚临睡前用适度的热水洗脚,是保健的秘诀之一。洗脚后按摩涌泉穴30余次,有利于睡眠与保健,冬季更是大有裨益。 3.常养气,要做到主动养精气,应保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遇事不怒,思想宽广,饮食有节,起居正常,劳逸结合,锻炼至上,增强抵抗力。中医认为“气行则血行”,是健康之根本。 4.常养精,肾虚者易患腰痛、膝软、头晕、耳鸣、失眠、心悸、牙动、精神不振、生殖功能早衰等病状。只有采用“养精、保

​老年人养生准则强荐“四梢”养生

老年人养生准则 强荐“四梢”养生中医学认为:指为筋之梢,舌为肉之梢,齿为骨之梢,发为血之梢。稍者,末也。人体末稍强健,说明机能旺盛而健康,反之则为不健康的表现。老年人注重“四梢”的养生保健,是维护健康、益寿延年的重要保障。 筋之梢——指: 活动手指延缓脑衰 人体手足是使用最多的器官,也是全身经脉交会处,注重手和脚的保健,可强身健体。老年人散步时尽量穿平底鞋,行走时经常以趾抓地,可促进脚部的血循和趾力,使步履稳健,可防止衰老,老年人还应多进行手指的锻炼,可经常进行伸掌握拳运动,或常玩健身球、核桃等,可左

中医养生保健常见的误区有哪些呢

1.了解不全面 其实大部分人对中医的了解都只限于层面,并且还有一些人错误都认为中医只是服用一些中药,将针灸、刮痧、按摩等技法排除在外; 2.模糊民间传说 现在有很多关于包治百病的药物,很多人都受到这种民间传说的误导。中医中药的辩证施治,只有根据自身的病症以及体质进行下药,才能药到病除。 3.擅用偏方 很多人一听到偏方两字经常会马不停蹄的会询问,在偏方中的确含有一些有效的处方,但由于病情、药效因人而异,不能笼统治疗。 4.将养生保健中医治疗混淆 对于养生保健以及中医治疗,很多人都不能进行充分的了解以及剖析

老年人中医养生保健的方法

中老年中医养生保健长寿之道知识 养生是保护生命、延年益寿。我国中医学十分重视预防保健,称为养生,通过精神调养、食疗药膳、养生功法等等整体综合措施。达到体质增强、防治疾病、防止衰老,延长生命的目的。 以德养生 养生先养德。揣几本美德书刊、交几位良师益友、添几种高雅爱好、多参加公益活动、多几份道德储蓄,使道德养生形成了彩虹般春意盎然的人生风景线。 勤于动脑 “心为君主之官”,中医所说的“心”与西医所说的“大脑”有相通之处,大脑乃生命的活动中枢,五脏六腑的功能及肢体活动都由大脑控制,只有大脑健康,才有可能长寿

中老年养生保健数数法

随着年岁的增加,老年人应多注重养生保健,下面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个简单的养生保健法——数数法。 搭脉数数法 清晨醒来,调节好情绪之后,便可平心静气地搭脉数数,数一下脉搏是否规则。每天悉心体察脉搏的变化,是获取体内信息、实行自我监测的重要手段。 步行数数法 步行时可以默默地数数,在空旷的地段还可以高声数数。长距离步行,可用硬币来记数。每走100步便把硬币从左边的裤袋里移至右边的裤袋。到达目的地时,数一数硬币,就能够计算出步行的总数。 制怒数数法 发怒之前不妨先强制自己从1慢慢地数到9,再将舌头在口腔中轻轻地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