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的类型
乳房的类型
乳房与人的相貌一样,千人千面。按乳房隆起程度划分,可大体分出六种类型。
圆盘型:乳房隆起不高,但底部不小,像薄簿的两个盘子挂在胸前。
圆锥型:乳房隆起较小,底部也不大,但整体捶拔,呈圆锥状。
半球型:乳房隆起较大,且饱满,如同网球的两半。
纺锤型:乳房隆起很高,但底部不大,使乳房向前突出并稍有垂感,像纺锤。
下垂I型:乳房隆起但下垂,下侧一部分碰到胸部。
下垂II型:乳房顶点位置很低,使整个乳房呈向下垂挂状。
六种类型的乳房并非随年龄增长才有变化,而是同时存在于生育期间年龄段的人群里。不仅如此,每个人自己的左右乳房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就像人体其他对称部位均存在不匀称---左右手不一样大,左右肺不一样大,左右眼不一样大,两侧脸颊不一样大,左右乳房也是不一样大小的。只是有的人明显,有的人不明显。如何调整乳房形状?
正是上述这些情况,使我们在修整自己胸部时要有所针对,不要简单模仿他人。如果瘦人非要装饰出半球型乳房,或者,圆体形非要装饰出圆锥型乳房,再或者,原本下垂型乳房却装饰成圆锥型,这些做法必定过于牵强。
不仅身体整体曲线会有不谐调,而且自身体感也会因紧张而不舒服。若要使自己的情况有所改善,可以尝试这样的做法:选用带胸垫的魔术文胸使圆盘型乳房向内推拢,从而提高隆起。圆锥型乳房着想再丰满些,可选用下侧衬垫文胸,使其鼓涨。半球型乳房则可选用3/4罩杯文胸,避免1/2罩杯使造形出现不妥,行动也不方便。纺锤型乳房最好使用3/4和4/4罩杯文胸,宽肋带,防止乳房下垂。下垂型乳房则一定要用钢托文胸,托起下垂的乳房,使之造型圆满。至于两恻不一样大小的乳房,如果明显,就要注意选用簿厚适当的衬垫,垫起小一侧的乳房,使两侧的乳房匀称起来。
当然,上述只是基本建议,在不同的场合,与不同的衣饰搭配时,还要有进一步的讲究。
乳房形状类型
1.1、扁平型:乳房前突的长度小于乳房基底半径,乳房稍隆起形似盘状,在胸前壁的隆起多逐渐过度,边界不太明显,站立与仰卧时乳房的形态无明显变化。
1.2、半球型:乳房前突的长度等于乳房基底半径,形似半球,乳房在胸前壁隆起较骤然,边界明显,呈浑圆,半球状,仰卧时仍能看出明显的乳房曲线。
1.3、圆锥形:乳房前突的长度大于乳房基底部的半径,乳房的下缘与胸壁形成的角度小于90。乳房向下形成的弧线明显,站立时高耸而微垂。
1.4、下垂形:乳房前突的长度更大,站立时乳房下垂呈袋状,仰卧时乳房向外侧垂展。
乳房下垂的类型
(一)乳房下垂分度:
一般有四种:轻度下垂、中度下垂、重度下垂、特重度下垂。
轻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1-2cm
中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2-3cm
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4-10cm
特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10cm以上
(二)乳房下垂的外观形态:
一般有三种:纺锤状乳房下垂、三角巾状乳房下垂及牛角状乳房下垂。
纺锤状乳房下垂是乳房基底部的横经径缩短为特征的乳房下垂。乳房基底部圆形冠状面小于乳房远端的冠状面,酷似纺锤,故名纺锤状乳房下垂。此种乳房下垂畸形系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所致,常合并大乳晕综合征。多见于哺乳后的中青年妇女。
三角巾状乳房下垂系整个乳房呈扁平状,像挂在胸壁上的三角巾,故得名。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呈长椭圆形,乳房纵径大于横径,没有明显的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
牛角状乳房下垂的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及远端冠状面基本相等,或者远端略小,乳房纵径较长,乳头位于乳房下线,外观如牛角,乳房内纤维及脂肪组织相对增多,乳腺组织较少,乳房手感较致密,皮肤弹性较好,此类乳房下垂多见于青年女性。
乳房下垂的类型
迷人挺拔的双乳是身为女性所享有的骄傲,然而,生活中的一些不完美使得部分女性无法得到这份骄傲,各种原因导致乳房下垂,使得她们缺乏了女性的自信。乳房下垂矫正可提升下垂乳房,帮助女性重回自信。在乳房矫正前女性们先别急着去找医生,来看看这篇文章,了解下乳房下垂的类型。
第一,牛角状乳房下垂
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及远端冠状面基本相等,或者远端略小,乳房纵径较长,乳头位于乳房下线,外观如牛角,乳房内纤维及脂肪组织相对增多,乳腺组织较少,乳房手感较致密,皮肤弹性较好,此类胸部下垂多见于青年女性。
第二,纺锤状乳房下垂
乳房基底部的横经径缩短为特征的乳房下垂。胸部下垂乳房基底部圆形冠状面小于乳房远端的冠状面,酷似纺锤,故名纺锤状胸部下垂。此种胸部下垂畸形系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所致,常合并大乳晕综合征。多见于哺乳后的中青年妇女。
第三,三角巾状乳房下垂
整个乳房呈扁平状,像挂在胸壁上的三角巾,故得名。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呈长椭圆形,乳房纵径大于横径,没有明显的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
女性乳房下垂应高度重视,不仅会影响女性形象,下垂的乳房还会影响您的生活,让您失去女性魅力,生活不再有乐趣。
剖腹产后乳房有硬块怎么办 及时就医检查
剖腹产后乳房有硬块,还可能会使妈妈患上乳房类疾病,所以妈妈可以前往医院做一个正规的检查,查看自己是否患了乳腺类的疾病,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乳房下垂的类型
一些女性由于受后天发育、年龄增长及生育哺乳等因素的影响,造成乳房下垂,轻则影响体形曲线美;重则由于乳房的下垂重力作用,出现如胸、颈、肩、背疼痛等不适感,看看下面关于乳房下垂的分类与轻重分度,看看你是不是属于“垂乳一族”呢。
根据胸部下垂的原因分为以下3类:
1、减肥后胸部下垂:主要是减肥后乳房内脂肪组织与皮肤松弛所致。多见于中青年妇女。
2、老年胸部下垂:老年人各种机能都有所减退,内分泌机能同样下降。老年人胸部下垂,则是皮肤、支持组织、脂肪和腺体都显退化、萎缩所致,故乳房表现为空囊状下垂。
3、哺乳后胸部下垂:哺乳停止后,因激素水平的减低,乳腺泡管、腺体及脂肪组织均发生萎缩,而皮肤及支撑组织却相应较多,因而导致胸部下垂。
垂乳的程度分类可以根据乳房下皱襞与乳房下极的关系分为5种类型:
1、正常乳房:乳房下皱襞与乳房下极在同一平面。
2、轻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下皱襞1-2cm。
3、中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2-3cm。
4、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皱襞4-10cm。
5、特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皱襞10cm以上。
垂乳分类还可以根据乳房体积分为4种类型:
1、正常体积的胸部下垂:容积250-350ml。
2、小胸部下垂:容积小于200ml
3、中度肥大胸部下垂:容积600-800ml
4、巨乳下垂:容积大于1500ml
乳房下垂的类型
乳房下垂的类型
乳房下垂分度: 轻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1-2cm
中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2-3cm
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4-10cm
特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10cm以上
乳房下垂的外观形态一般有三种:纺锤状乳房下垂、三角巾状乳房下垂及牛角状乳房下垂。
每个女人都想拥有坚挺健硕的乳房,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这一最能体现女性特征的宝物却渐渐松沓下垂,不再丰满挺拔。这让无数的女人伤心不已。但事实上,如果平时生活中对乳房多加呵护,改掉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是可以尽量让乳房保持青春,延缓其下垂、衰老的速度的。
造成乳房下垂的原因是什么
乳房下垂一般源于两种原因。一是韧带松沓,二是重量过大。生活中,哺乳后停止后,因为激素水平降低,乳腺泡管、腺体和脂肪组织都会发生萎缩,而皮肤及支撑组织却相应较多,以致乳房下垂;人变老后各种机能都有所减退,内分泌机能同样下降。这时出现的乳房下垂,是皮肤、支持组织、脂肪和腺体都明显退化、萎缩所致。三是肥胖的乳房,由于重量较大,一般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下垂;四是减肥速度过快,造成乳房内脂肪组织与皮肤松弛所致。
乳房下垂的类型
造成乳房下垂的原因是什么
乳房下垂一般源于两种原因。一是韧带松沓,二是重量过大。生活中,哺乳后停止后,因为激素水平降低,乳腺泡管、腺体和脂肪组织都会发生萎缩,而皮肤及支撑组织却相应较多,以致乳房下垂;人变老后各种机能都有所减退,内分泌机能同样下降。这时出现的乳房下垂,是皮肤、支持组织、脂肪和腺体都明显退化、萎缩所致。三是肥胖的乳房,由于重量较大,一般都会出现程度不同的下垂;四是减肥速度过快,造成乳房内脂肪组织与皮肤松弛所致。
怎样预防乳房下垂
对于预防衰老导致的乳房下垂,平时的保健就很重要,从少女时期就得做足功课,甚至从乳房开始发育时就该对它倍加呵护。
乳房形状类型
1、乳房形状类型
1.1、扁平型:乳房前突的长度小于乳房基底半径,乳房稍隆起形似盘状,在胸前壁的隆起多逐渐过度,边界不太明显,站立与仰卧时乳房的形态无明显变化。
乳房形状类型
1.2、半球型:乳房前突的长度等于乳房基底半径,形似半球,乳房在胸前壁隆起较骤然,边界明显,呈浑圆,半球状,仰卧时仍能看出明显的乳房曲线。
1.3、圆锥形:乳房前突的长度大于乳房基底部的半径,乳房的下缘与胸壁形成的角度小于90。乳房向下形成的弧线明显,站立时高耸而微垂。
1.4、下垂形:乳房前突的长度更大,站立时乳房下垂呈袋状,仰卧时乳房向外侧垂展。
2、乳房的生理功能
2.1、哺乳:这是所有哺乳动物所具备的最基本的生理功能,乳腺的发育、成熟均是为这一哺乳活动作准备,产后的乳房开始规律地产生并排出乳汁,以供新生儿成长发育。
2.2、第二性征:乳房是女性特有的一个重要标志,女孩自10岁左右乳房开始生长,是最早出现的第二性征,拥有一对挺拔的乳房是众多女孩所梦寐以求的。
乳房胀痛的类型
1、青春期乳房胀痛:一般在9岁~13岁时发生,初潮后,胀痛会自行消失。
2、经前期乳房胀痛:有许多女性在月经来潮前有乳房胀满、发硬、压痛的现象;重者乳房受轻微震动或碰撞就会胀痛难受。这是由于经前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乳腺增生,乳房间组织水肿引起的。月经来潮后,上述变化可消失。
3、孕期乳房胀痛:一些妇女在怀孕40天左右的时候,由于胎盘、绒毛大量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催乳素,致使乳腺增大,而产生乳房胀痛,重者可持续整个孕期,不需治疗。
4、产后乳房胀痛:产后3天~7天常出现双乳胀满、硬结、疼痛。这主要是由于乳腺淋巴潴留,静脉充盈和间质水肿及乳腺导管不畅所致。
5、人工流产后乳房胀痛:这些因为妊娠突然中断,体内激素水平骤然下降,使刚刚发育的乳房突然停止生长,造成乳腺块及乳房疼痛。
乳房有硬块的类型
乳腺增生肿块
肿块可发于单侧或双侧乳房内,单个或多个,一般好发于乳房外上象限。表现为大小不一的片状、结节状、条索状等,其中以片状为多见。边界不明显,质地中等或稍硬,与周围组织无粘连,常有触痛。大部分乳房肿块也有随月经周期而变化的特点,月经前肿块增大变硬,月经来潮后肿块缩小变软。
乳腺小叶增生肿块
大多为双侧多发,肿块大小不一,呈结节状、片块状或颗粒状,质地一般较软,亦可呈硬韧,偶有单侧单发者,但多伴有经前乳房胀痛,触之亦感疼痛,且乳房肿块的大小性状可随月经而发生周期性的变化,发病年龄以中青年为多。
乳腺纤维瘤肿块
大多为单侧单发,肿块多为圆形或卵圆形,边界清楚,活动度大,可推动,质地一般韧实,亦有多发者,但一般无乳房胀痛,或仅有轻度经期乳房不适感,无触痛,乳房肿块的大小性状不因月经周期而发生变化,患者年龄多在30岁以下,以20~25岁最多见。
乳房下垂的类型
乳房下垂分度: 轻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1-2cm
中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2-3cm
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4-10cm
特重度下垂:乳房下极超过乳房下皱襞10cm以上
乳房下垂的外观形态一般有三种:纺锤状乳房下垂、三角巾状乳房下垂及牛角状乳房下垂。
纺锤状乳房下垂是乳房基底部的横径径缩短为特征的乳房下垂。乳房基底部圆形冠状面小于乳房远端的冠状面,酷似纺锤,故名纺锤状乳房下垂。此种乳房下垂畸形系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所致,常合并大乳晕综合征。多见于哺乳后的中青年妇女。
三角巾状乳房下垂系整个乳房呈扁平状,像挂在胸壁上的三角巾,故得名。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呈长椭圆形,乳房纵径大于横径,没有明显的乳房组织疝坠至乳晕区域皮下。多见于中老年妇女,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
牛角状乳房下垂的乳房基底部冠状面及远端冠状面基本相等,或者远端略小,乳房纵径较长,乳头位于乳房下线,外观如牛角,乳房内纤维及脂肪组织相对增多,乳腺组织较少,乳房手感较致密,皮肤弹性较好,此类乳房下垂多见于青年女性。
根据乳房下垂的原因分类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类型
减肥后乳房下垂:主要是减肥后乳房内脂肪组织与皮肤松弛所致。多见于中青年妇女。
老年乳房下垂:老年人各种机能都有所衰退,内分泌机能同样下降。老年乳房下垂。
哺乳后乳房下垂:哺乳停止后,因激素水平的减低,乳腺泡管、腺体及脂肪组织均发生萎缩,而皮肤及支撑组织却相应较多,因而导致乳房下垂。[4]
根据乳房的解剖特征,乳房下垂又可分为四种类型
真性下垂
假性下垂
腺性下垂
乳腺实质分泌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