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锻炼应适当增加运动量
冬季锻炼应适当增加运动量
随着天气转冷,我们的户外活动机会减少了,胃口却大开了。于是,不知不觉间,我们的精力下降了,赘肉也悄悄地堆积在了我们的身体上。因此,冬季锻炼的重点应放在适当增加运动量、提高新陈代谢率方面,从而使我们的身体保持旺盛的活力。
为防止体重增长,更确切地说是体脂增长,最重要的是保持身体的代谢率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而保持或提高代谢率的关键是运动要有强度,无论是有氧运动还是力量练习都是如此。以下是一些具体建议。
1.有氧运动——有氧运动除了有益于心肺功能外,本身还可以消耗很多热量,在连续运动25分钟以上的条件下可直接动用体内的贮存脂肪作为热量来源,因此是健身和减肥不可缺少的主打锻炼内容。选择有氧运动形式的前提,一是自己真正喜欢的项目,二是有条件进行规律练习的项目。如果你喜欢滑冰,但只有条件每星期练1次,那它就只能算是一项娱乐,而起不到健身的作用。每星期3次、每次30~40分钟是保持状态或取得进步的底线。当然,如果你能够一次爬山2小时,1星期2次也可以达到锻炼目的。
以运动环境区分,也可以把有氧运动分为户外与室内两种。冬季进行滑冰、跑步、爬山等在自然环境中的运动会因为气温较低而消耗掉更多的热量。但也经常因受到风雪。沙尘,雾等恶劣天气的影响而无法正常进行,所以你要准备一个锻炼的“应急预案”,以防运动的连贯性被打断。
跑步是适合冬天的运动之一,温度较低避免了夏天跑步身体大量失水的问题,而且简单易行。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冬天地面硬度增加,对下肢关节不利。跑步的首选地面是土路,其次是塑胶跑道,再其次是柏油马路,最不可取的是水泥或地砖路面。另外,要注意做好热身与放松活动,所穿着的运动鞋的质量也不可忽视。
冬季运动要注意什么 运动强度适当,运动量不宜过大
冬季锻炼对人体的热能消耗大,容易疲劳,运动的时长和强度以人自感疲劳为第一原则。过于疲劳会导致抵抗力下降,不仅不能运动强身,反而会让一些疾病乘虚而入,得不偿失。运动量究竟应该是多少,可以根据自我感觉判断,经过锻炼后,全身舒畅、精神愉快、体力充沛、睡眠良好,说明运动量掌握得比较适当;如果锻炼后感到十分疲劳,甚至在休息一夜后仍有疲劳感,并有头晕、心慌、恶心、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睡眠不佳等症状,则说明运动量过大。
冬季锻炼要适量运动少出汗
一般来说,冬季雾天会比较多,有晨练习惯的市民要注意,有雾的时候,是不适宜晨练的。
林海小区的林女士今年62岁,多年来一直有晨练的习惯,身体不错,然而却在前几天一次雾天晨练后开始发烧。林女士介绍,她一般都是早晨5时30分开始晨练,那天因为有雾,她7时多才开始晨练,“练完之后就回家了,当时就感觉有些不舒服,到了晚上,就全身疼,还有些发烧。” 据了解,雾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具有隐蔽性,跑步、打拳、打球等运动,都需要大量换气,更容易将雾气吸入体内。此外,雾天气压较低,空气中的湿度较大,也会影响皮肤散热,容易产生头晕胸闷。
徐主任介绍,大雾天应减少室外活动,尤其是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患者,出门时可戴上口罩,饮食的时候还要注意多清淡、少油腻、少刺激性食物。相比之下,夜间的空气比较舒适,可以选择在夜间进行锻炼。如果早上非要锻炼,也要等到大雾散去,太阳升起,气温有明显升高之后再外出。
老年人运动少出汗为宜
11月6日上午8时许,记者在林海小区健身广场看到,有八九位市民正在晨练。市民张先生介绍,他连续两天因为下雨没有出来,当天早上就赶快出来活动活动,记者注意到,他仅仅穿了一件单衣,“今天气温比较低,还有风,穿这么少不冷吗?”张先生说,之前早上出来都是这样穿,当天没有注意天气情况。“既然出来晨练,当然是能出汗才舒服、轻松。”正在打拳的刘女士告诉记者,只要天气允许,自己都会出来活动筋骨,每次都是出汗才结束。
徐主任介绍,选择冬季适宜的运动项目,总的原则是动作幅度较小、热量消耗较大的有氧运动。年轻人或身体较好的中年人可选择跑步等强度较大的运动,锻炼时间比春夏季多10到15分钟;老年人或体质较弱的,可以选择快走、慢跑、打拳等低强度运动,以全身微微出汗为宜,“运动前喝杯热水或热粥,让毛孔处于蓄势待发状态,运动一会儿就能让毛孔全部打开,但是运动后出了汗不要马上脱衣服,否则容易感冒。”
■健康提示
冬季饮食“三多三少”
冬季气温与人体温度相差最大,不舒适感会比其他季节更加显著,因此在寒冷的冬季合理饮食 ,多进食温性食物,帮助身体对抗寒冷,这对一些老年人和体制较弱的人来说尤为重要。
多吃温性食物,少吃甚至不吃寒凉性食物,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徐主任介绍,冬季饮食方面应该要做到“三多三少”:多吃含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较高的食物,少吃含糖类、脂肪、盐分高的食物,比如应该多选择一些牛羊肉及其奶制品、豆类、谷类等食物,可以提高身体的御寒能力。
心肌缺血做什么运动好
1、合理运动时间
早晨气温较低,心肌缺血患者冬季不宜晨练,如果实在想运动,应等太阳出来后再锻炼为宜。
2、注意保暖
心肌缺血患者冬季锻炼时要注意保暖,根据寒冷变化来增减衣服,对暴露在外的手、脸、鼻和耳朵等部位,应做相应的保护措施。
3、做好准备活动
寒冷的刺激使肌肉、韧带的弹性和伸展性明显降低,全身关节的灵活性也较差,容易造成肌肉拉伤,运动前做可做操或小步慢跑,待全身的血液循环得到改善再运动。
4、运动量应适宜
运动量要根据练功者的年龄、性别、身体条件、训练水平来决定,以不感到劳累为宜。
5、随时关注身体状况
运动过程中如出现心跳加速等异常情况,要及时休息,症状严重者应进行全面检查。
吃梨子可以减肥吗,我最近长胖了怎么办
吃梨不能减肥,一般说肥胖就是脂肪过多,主要是平时摄入过多所致,建议减少脂肪的摄入,并增加运动量,达到瘦身目的。
1、建议您要适当增加运动量,增加脂肪的消耗,增加脂肪代谢。
2、建议您要合理安排三餐分配,控制饮食,减少脂肪的摄入,观察体重变化。
跑步对肾虚有好处吗 肾虚患者不宜过度跑步
因为肾虚患者很容易劳累,体弱无力,所以在进行跑步锻炼时不宜太过强烈,运动量应根据个人的身体状况来确定,最好选择慢跑,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适当增加运动量,长久坚持,会发现身体素质要好于跑步养生前。
脂肪肝怎么减掉 适当增加运动
运动促进体内脂肪消耗。每天跑步,每小时至少6公里才能达到减肥效果。仰卧起 坐或健身器械锻炼都是很有益的。
白露运动注意事项 白露最佳运动——慢跑
仲秋之时,运动养生要顺应人体内阴阳精气的收敛内养状态,避免太过激烈的运动,以防汗液流失,伤耗阳气。白露时节,天气渐渐变凉,人的各项生理功能相对减弱,这时应适当增加运动量,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因此,“动静相宜”就成为这个时节运动养生的特点,而符合这个特点的最佳运动就是慢跑。
冬天早起注意什么 冬天起床活动要慢
冬天人们在睡眠时血压较低,苏醒后血压会快速上升,如果起床过快,加上寒冷刺激,很容易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出现眩晕。
因此不论男女老少,尤其是老人起床最好缓慢一些,衣物可以放被子里捂热乎了再穿,避免让身体受到寒冷的刺激。
此外,锻炼身体也要慢慢来。很多人都有早起锻炼的习惯,但冬天天亮得晚,摸黑出门会带来诸多不便,也容易发生意外,最好7点钟之后再出门锻炼,出门前一定要做好准备工作。
冬季锻炼应该从运动量小、运动时间短的活动开始,等身体微热后再逐渐减衣。北方或气候严寒地区的朋友,不建议在冬季出门晨练,可选择在室内做些运动。
老人春季运动四个要点不能忘
1、不宜太早
初春天气乍暖还寒,早间和晚间的气温都很低,空气中的杂质也比较多,不适合锻炼;太阳出来,气温回升,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会减少,这时才是比较适合的时间。
2、注意保暖
春寒料峭。人体在运动后发热,这时如果不做好保暖措施,就很容易受凉感冒。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老年人在锻炼的过程中和结束后更应该注意保暖,防止在锻炼中受风寒。
3、在锻炼前适量进食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差,新陈代谢要慢一些。在锻炼前适当地进一些热食物,比如牛奶、麦片等,可以补充水分,增加热量,加速血液的循环,也可以使身体协调性得到提高。但要注意一次进食不要太多,而且在进食后应该有一个休息时间,随后再锻炼。
4、运动量和运动幅度不要太大
在整个冬天很多老年人的活动量相对于平时大大减少,因此,刚进入春季的锻炼,应当以恢复为主,做一些活动躯体、关节的活动。
老年人春季锻炼在运动量、运动幅度、运动时间等方面都要特别注意,以免在锻炼中受到伤害。
低血压怎么预防 适当锻炼
坚持长期地、缓慢地增加运动量,注意把握度,既不要猛烈锻炼,也不要中断锻炼,应该持续不断地锻炼身体,这对于提高血压有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