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弱视的表现
儿童弱视的表现
常无症状或一眼视力低下,弱视眼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均低于0.9。在儿童期有遮盖、斜视和(或)眼外肌手术史。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同龄儿童,多为单眼,也可双眼。同样大小的视标,单个比排列成行者容易认清。
1.斜视性弱视
儿童期患共同性斜视者可能发生弱视,因为双眼不能同时对同一物体协同聚焦。由于儿童的大脑比较容易调整和适应,它会抑制一眼获得的比较模糊图像,干扰大脑的视觉发育,造成该眼视力下降,即发生弱视。当双眼偏斜程度很小时,检测很难发现。但斜视程度很小者,也有可能发生严重弱视,临床上不应忽略。
2.屈光性弱视
双眼屈光参差可以导致弱视,屈光不正程度较低的眼提供相对较清晰的视网膜像,大脑选择该眼的像,而抑制另一屈光不正度数高的眼的模糊像,造成该眼弱视。对患不对称远视的儿童,需要特别的警惕,因为双眼的调节是等同的,在同一个时间只能将一眼的像聚焦,远视程度高的眼因无法清晰聚焦而被抑制。屈光性弱视的严重程度,与斜视性弱视差别不大。
3.形觉剥夺性和遮盖性弱视
主要原因是眼球屈光介质混浊或不透明,如白内障、角膜瘢痕等,限制了充分的视觉感知输入,扰乱了视觉发育。即使将不透明介质清除后,这种弱视可能还一直存在。遮盖性弱视发生率比较低,一般发生于对正常眼的遮盖。
屈光不正性弱视
第一步 矫正屈光不正:弱视患者如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屈光不正,首先要配戴光学矫正眼镜,并要坚持佩带。
第二步 适度遮盖健眼:适度遮盖健眼可消除优势眼对弱视眼的抑制作用,强迫锻炼弱视眼。遮盖主要适用于斜视性、屈光参差性以及双眼视力相差较大的弱视儿童。
第三步 坚持使用新视觉弱视治疗仪:用弱视仪锻炼提高弱视眼的视觉感受功能和调节功能,是目前治疗弱视的最好方法。
弱视治疗的周期,因患者年龄、患病类型及个体差异有很大不同,短则3-5个月,多则1-2年。一般情况下,对于3-6岁的中轻度弱视患者,通过坚持戴镜和按要求坚持使用新视觉弱视仪认真治疗,一般3-6个月可达到基本治愈;对于3-6岁的中重度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通过坚持戴镜、单眼遮盖和按要求坚持使用新视觉弱视仪认真治疗,一般8-10个月可达到基本治愈。并可以摘掉眼镜。
目前来说儿童弱视发病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儿童弱视如何治疗是很多家长都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治疗方法的选择也是需要依据孩子的弱视情况来决定的,所以治疗儿童弱视的之后一定要全面的进行考虑才行的。
孩子为什么会弱视
儿童弱视是指视觉发育期由于单眼斜视、未矫正的屈光参差和高度屈光不正及形觉剥夺引起的单眼或双眼最佳矫正视力低于相应的年龄视力,或双眼视力相差两行或以上。
儿童弱视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等。儿童弱视一般14岁之前治疗,都可以恢复。
儿童弱视早期治疗,愈后视觉效果良好。不同年龄使用不同视力表,3-5岁定期带孩子到专业的医院进行视力检查,有助于预防及治疗弱视。
弱视对儿童有什么伤害
一、视力低下是儿童弱视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儿童看东西时总喜欢眯着眼睛,或距离很近,有些孩子抱怨上课看不清黑板。
二、视力疲劳。不喜欢看书和画报,抱怨看东西的时候眼睛疼、头疼。注意力不集中。弱视孩子不能很好地注视,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多动。
三、学习困难和情绪问题是弱视儿童一般会出现的表现。弱视的儿童常出现眼球运动不良、聚焦不良、视觉记忆不良等问题;不爱和别的孩子玩,情绪不稳定。
四、运动问题可以看出儿童弱视。动作笨拙或动作不协调,经常倾斜着椅子坐;在椅子上摇动;常常从椅子上跌倒;总是碰到东西,易被绊倒;不能打中投掷过来的球;在参加体育活动时表现迟滞或犹豫。
弱视如果不治会怎么样 弱视不治疗会怎样
弱视不会随年龄的增长而自我痊愈或者好转,如果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年龄在12岁以前的儿童弱视是可以矫正的。当然弱视的治疗过程也是比较长的,很多患儿难以坚持治疗,若是不治疗或中途放弃治疗,一旦错过了治疗时间,就会终身弱视。
什么是儿童弱视
儿童弱视是一种视力异常现象,患儿可能一只眼弱视,也可能两眼都弱视。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眼球或相关器官发生病变,不过即便经过系统矫正,宝宝的视力还是无法达到1.0的标准。
现行的儿童弱视标准:
年龄段 弱视标准(矫正视力) 正常视力
3岁以下 <0.5 0.5—0.6
4—5岁 <0.6 0.9—1.0
6—7岁 <0.7 1.0以上
另:两眼在视力表上的读取范围相差两行以上也可判为弱视。
弱视和近视存在本质性差异,弱视的孩子在经过系统的矫正后视力仍然达不到1.0的标准,近视儿童在坚持佩戴矫正眼镜后即可得到较大程度的回升。弱视的孩子还需要额外进行系统的弱视训练,而且弱视可能影响孩子成年后的视力,或转变成为不可逆转的眼盲症。
儿童弱视怎么早期发现
弱视是儿童视觉发育中的常见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为2%~4%。弱视指眼部无器质性疾病、矫正视力低于0.9,主要表现是视力低下以及双眼单视功能障碍。儿童弱视常伴有斜视、屈光参差、高度屈光不正等其他症状。儿童弱视的发病原因是:在婴幼儿期,孩子由于知觉、运动、传导及中枢等原因,未能接受适宜的视觉刺激,影响了视觉发育,造成了视觉功能的减退。
弱视有很多种,我国儿童的弱视主要是由屈光不正,特别是远视性屈光不正引起的。
弱视患儿不仅视力低下,而且无完善的立体视,这对他们日后的升学、择业会有一定影响,因此,家长必须重视儿童弱视的早期发现和治疗。一般说来,如果能在孩子的视觉敏感期(6岁左右)进行适当治疗,大多数患儿都能痊愈。
目前,上海已经初步建立了幼儿保健网络,儿童保健医生可以通过在幼儿园中的筛查发现弱视患儿。此外,家长也可以用一些简易的方法评估孩子是否患了弱视。
具体方法为:
1、将比较醒目的物品放在孩子眼前,观察他是否能及时发现。
2、改变物品的方向后,观察孩子是否有追随反应。(可选择由大到小的一组物品,摆放方式应由近至远)。
3、观察孩子双眼、单眼注视时的情况,注意他看电视的时候是否喜欢凑得很近。
4、孩子看东西时有没有异常的头位,比如是否喜欢抬头、低头看。
5、孩子看物体的时候,能否稳定地注视。如果孩子的眼球来回转动或者震颤,则有弱视的可能。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视力有异常情况,请马上带孩子到专科医院检查,一般说来,3~4岁的孩子已经可以通过视力表检查来确诊是否存在视力异常了。
弱视的治疗首先是针对病因的治疗:斜视性弱视应矫正斜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则要通过佩戴合适的镜片治疗;因上眼睑下垂引起的剥夺性弱视应首先去医院做手术,矫正上眼睑下垂。然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在家里进行精细目力训练。单眼性弱视的患儿还须进行遮盖治疗。此外,还可以通过一些药物和治疗仪进行治疗。
我从临床实践中发现,弱视的诊断、治疗并不难,但是特别需要家长、患儿和幼儿园的齐心配合、共同努力。
弱视和近视一样吗?
弱视与近视的区别的表现就是不仅仅的视力下降。一般的眼睛疾病都是会对眼部视觉功能的损害。近视仅是视力下降,不伴有其他视功能损害,视力可以矫正且不受年龄限制。但是弱视患者不仅视力下降,不能矫正。
弱势症状
弱视只发生在单眼视病人。若交替使用两眼者不会发生弱视。
弱视只发生在幼儿。双眼弱视一般是出生后至9岁期间逐步发展形成的。在此发展时期若出现斜视或形觉丧失等原因可导致弱视。9岁以后即使有上述原因也不会发生弱视。
视力和屈光异常。弱视眼与正常眼视力界限并不十分明确,有的病人主诉视力下降,但客观检查,视力仍然1.0或1.2。这可能是患者与自己以前视力相比 而感到视力下降。可能在中心窝的视细胞或其后的传导有某些障碍,有极小的中心暗点,自觉有视力障碍,而在客观上查不出。
4分读困难或称拥挤现象。用相同的视标、照明度和距离检查视力时,视标的间隔不同所测的值示不同。分读困难是弱视的一个特征。分读困难就是弱视眼识别单独视标比识别集合或密集视标的能力好。
注意事项
弱视是一种眼睛底细胞得不到有效的光和清晰的像刺激而发育不好的问题。儿童弱视的治疗需要时间和耐心,弱视的治疗效果与年龄及固视性质有关,5~6岁较佳,8岁后较差;中心固视较佳,旁中心固视较差。
弱视能治好吗 儿童弱视能治好吗
儿童弱视能治好。
弱视的主要形成原因是视功能发育不完善,而孩童时期,身体各个器官都还有很大可塑造空间,通过佩戴弱视眼镜进行矫正和多接触较强烈光线进行刺激,大多数患者都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