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红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醒脾解酒

红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醒脾解酒

红豆蔻有醒脾解酒的功效,可用于饮酒过多所致的呕吐,胃部不适等症。呕吐涎沫,不欲饮食者,可与荜茇、附子、白术同用。《蜀本草》:“病酒热,饮汁。”

红豆蔻的功效与作用 健脾消食

红豆蔻健脾消食的作用,可用于食积胀满等症。《本经逢原》:"止呕进食,大补命门相火。"

中药解酒八种最佳

1、白扁豆

白扁豆健脾化湿

白扁豆能健脾、化湿、消暑。《本草图经》载其“主女子带下。兼杀酒毒,亦解河豚毒。”

2、菊花

菊花清热解毒

菊花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药鉴》载其“……解醉汉昏迷,易醒,共干葛(宜葛花)煎汤。”

3、草果

草果治脾寒湿

草果具燥湿散寒、除痰截疟之功,因气芳香,有辟浊之性,《本草》引李杲云:“温脾胃,止呕吐,治脾寒湿、寒痰,消宿食,解酒毒、果积,兼辟瘴解瘟。”

因此,中药对解酒很有效果,中药解酒8种最佳,喝醉酒不妨试试中药来解酒。

4、枳子

枳子能治酒醉

枳(木具)子能治酒醉,烦热,口渴,呕吐,二便不利等。《滇南本草》明确提出其“治一切左瘫右痪,风湿麻木,能解酒毒。”《世医得效方》拟枳木具子丸治“饮酒多发积”。此外,枳木具子也能解酒。

5、苦参

苦参清热燥湿

苦参具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之功,《名医别录》载其“除伏热肠擗,止渴,醒酒。”《本草经疏》亦载苦参“消酒,除渴,明目,止纯血痢、疳痢极效。”

6、肉豆蔻

肉豆蔻固肠止泻注

肉豆蔻有温中行气,固肠止泻,消食之功。《日华子本草》载其“调中,下气,止泻痢,开胃,消食。皮外络,下气,解酒毒,治霍乱。”《得配本草》亦认为其“消宿食,解酒毒。”

7、葛根花

葛根花善解酒毒

葛根花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脾胃论》有葛花解酲(酲:醉后神志不清)汤,《滇南本草》有葛花清热丸等,均疗醉酒。此外,葛根、葛谷(葛的种子)也有醒酒作用。

8、高良姜

高良姜散寒止痛

高良姜有散寒止痛,温中止呕之功。《本草从新》载其“暖胃散寒,消食醒酒,治胃脘冷痛。”

中药豆蔻能发挥哪些药物功效

一听到豆蔻,我们就想到花季少女,但是这里所说的豆蔻可不是美少女哦,而是中药豆蔻,可以用来治病。现在就具体来看看中药豆蔻能发挥哪些药物功效。

草豆蔻:

又称之为草寇、草寇仁、草果。为姜科植物草豆蔻的成熟种子团。夏、秋果实成熟时采收,晒至8~9成干,剥去果皮,取出种子团,晒干。味辛,性温,归脾、胃经,功能燥湿行气,温胃止呕。用量:煎汤,3~6克。因富含挥发油,临用时捣碎,入汤剂宜后下。

白豆蔻:

又称之为白蔻,壳蔻、豆蔻。为姜科植物白豆蔻和爪哇白豆蔻的成熟果实,7~8月果实熟,剪下果穗,晒干或烤干。味辛,性温,归肺、脾、胃经。功能行气化湿,温中止呕,开胃消食。偏重于开胃消食。用量:煎汤,3~6克。因含挥发油,故不宜久煎。煎药时将白豆蔻打碎或研碎,浸泡30分钟,后下,煎沸约10分钟即可,或研成细末吞服。其果壳水煎剂可抑制志贺菌、痢疾杆菌等,对细菌性腹泻有一定疗效,可供药用。

肉豆蔻:

别名豆蔻、肉果、玉果,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仁。将其种仁在45℃低温慢慢烤干,去油(主要降低有毒性的肉豆蔻醚、黄樟醚),当种仁摇之作响时即可。味辛,性温,归脾、胃、大肠经。功能行气化湿,温中行气,涩肠止泻。用量:煎汤,3~10克。含挥发油,故不宜久煎。提倡研成细末冲服,每次1。5~3克,可避免因煎煮造成的挥发油量损耗。过量服用肉豆蔻,可引起严重的毒性反应,应引起注意。生品作用相反,有泻下的作用。

红豆蔻:

别名红豆、红蔻、红扣、良姜子,为姜科植物大高良姜的果实。于每年11~12月果实刚成熟时采收,将果穗割下后放置阴凉处通风4~7日,等果实成深红色时脱粒,去掉枝干,晒干。味辛,性温,归脾、肺经。功能温中散寒,行气止痛,醒脾消食,解酒毒。多用于温中散寒或解酒毒。用量:煎汤,3~6克。

老年人酒精中毒

1、苦参性味苦燥湿,有祛风杀虫、利尿作用。苦参10~12克煎汤饮服,有益醒酒。

2、白茅根性味甘寒,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作用。取白茅根15~30克水煎服,可解酒毒。

3、桑葚性味甘微寒,具有滋阴补血、润肠作用。解酒时可取鲜桑葚150克捣汁饮用。

4、竹茹性甘微寒,有清热化痰止呕作用。竹茹10~15克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5、高良姜性味辛热,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功。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7、葛花为葛藤的未开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葛花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等症。

8、五味子性味酸、甘、温,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之功。五味子10~12克水煎饮服可解酒。

9、肉豆蔻味辛温,有收敛止泻,温中行气、消食之功。取肉豆蔻10~12克煎水饮服,可治醉酒后脘腹饱胀,呕吐等症。

10、乌梅性味酸、涩、平,有敛肺、涩肠、生津之功效。取乌梅30克水煎服,可解醉酒后烦渴。

11、白豆蔻性味辛温,具有化湿健胃,温中止呕,行气宽满的功效。取白豆蔻10~12克水煎饮服,可除醉酒引起的呕吐。

白蔻仁能治疗口臭吗

白寇仁的介绍:

白寇仁为姜科植物白豆蔻或的干燥成熟果实,白寇仁有理气宽中、燥寒湿、解酒毒的功效,白寇仁主治胃痛腹胀、噫气反胃等症。

白寇仁性味:辛温。

白寇仁归经:入肺、脾、胃三经。

白寇仁的功效与作用:理气宽中,燥寒湿,解酒毒。

白寇仁的功效与作用主治:胃痛腹胀、噫气反胃等症。蔻壳、蔻花,与蔻仁功用相同而力较弱。

在临床上白寇仁的功效与作用是与之配伍的中药发挥作用的,具体表现在:

白寇仁的功效与作用1.

白寇仁配玉金、川朴、枳壳、陈皮、木香、香附等,治胸脘胀闷、气滞不舒。

白寇仁的功效与作用2.

白寇仁配葛花、茯苓、白术、砂仁、青陈皮(葛花解醒汤),治酒积呕吐,或泄泻痞塞。

白寇仁的功效与作用3.

白寇仁配金橘叶、佛手、陈皮、半夏、生姜,治噫气反胃。

菱角炖排骨吃了有什么好处

菱角是一种草本植物,其果可食用,对于干燥的冬季,皮肤瘙痒,可以吃它缓解皮肤疾病,它跟排骨一起炖制,可以解腻,吃起来清淡可口,脆脆的好吃极了。菱角生食有清暑解热作用,熟食则有益气健脾功效。菱角还能起到“醒脾、解酒、缓中”的用途。

煮熟的菱角怎么保存 吃菱角的好处

菱角生食有清暑解热作用,熟食则有益气健脾功效。

菱角还能起到“醒脾、解酒、缓中”的用途。民间单方中还用它治疗癌症。据近代研究资料表明,菱实的醇浸水液有抗癌作用。

菱角利尿、通乳、止消渴、解酒毒,主治疮毒、赘疣,且可健体,是减肥的辅助食品。

菱角食用、外用均可,以辅助治疗小儿头疮、头面黄水疮、皮肤赘疣等多种皮肤病。

相关推荐

哪些中药有醒酒的功效

竹茹性甘微寒,有清热化痰止呕作用。竹茹10~15克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高良姜性味辛热,有温中止呕,散寒止痛之功。高良姜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太过,身寒呕逆。 苦参性味苦燥湿,有祛风杀虫、利尿作用。苦参10~12克煎汤饮服,有益醒酒。 葛花为葛藤的未开放的花蕾,性味甘平,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葛花10~15克水煎服,可治饮酒过度引起的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等症。 五味子性味酸、甘、温,有敛肺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之功。五味子10~12克水煎饮服可解酒。 肉豆蔻味辛温,有收敛止泻

肉豆蔻的食疗价值有哪些

1、肉豆蔻治疗水湿胀如鼓不食者 病可下:肉豆蔻、槟榔、轻粉各一分黑牵牛一两半(取头末).上为末 面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十丸至二十丸 煎连翘汤下食后 日三服.(《宣明论方》肉豆蔻丸) 2、肉豆蔻治肾泄,上盛下虚,诸逆上冲,元阳上浮而头痛。《本草求原》 3、肉豆蔻,除寒燥湿,解结行气,专理脾胃,颇与草果相近,则辛温之功效本同,惟涩味较甚,并能固及大肠之滑脱,四神丸中有之。温脾即以温肾,是为中下两焦之药,与草果之专主中焦者微别。大明谓温中下气,开胃,解酒毒。甄权谓治宿食痰饮,止小儿吐逆不下乳,腹痛。李珣谓主心腹

肉豆蔻的功效作用

据专家介绍,肉豆蔻除了可以用作药材以外,而且还可以用于作佐料,比如说在肉制品当中或者是在卤汤里面放入肉豆蔻可以做调味来用,可见肉豆蔻既可以药用也可以食用。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肉豆蔻的功效作用。 肉豆蔻的功效 肉豆蔻为肉豆蔻科植物肉豆蔻的种仁,肉豆蔻别名豆蔻、肉果、迦拘勒、顶头肉、玉果、扎地、麻失,肉豆蔻有温中涩肠、行气消食的功效,肉豆蔻有治疗虚泻、冷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宿食不消的作用,大肠素有火热及中暑热泄暴注,肠风下血,胃火齿痛及湿热积滞方盛,滞下初起,皆不宜服肉豆蔻,勿令犯铜。 肉豆蔻的作用 1、

豆蔻的功效作用 豆蔻的毒副作用

豆蔻属于较为安全的药物,临床上未见有不良的反应及中毒的报道,亦未见有动物毒性实验的报道。

老年人酒精中毒怎么办?

1、苦参性味苦燥湿,有祛风杀虫、利尿作用。苦参10~12克煎汤饮服,有益醒酒。 2、白茅根性味甘寒,有凉血止血,清热利尿作用。取白茅根15~30克水煎服,可解酒毒。 3、桑葚性味甘微寒,具有滋阴补血、润肠作用解酒时可取鲜桑葚150克捣汁饮用。 4、竹茹性甘微寒,有清热化痰止呕作用。竹茹10~15克水煎饮服,可治饮酒后头痛、呕吐等症。 5、老年型护肝解酒氨基酸饮料含有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中亮氨酸能减轻因酒精而引起生化反应失调的症状,并有助于控制酒精中毒;苏氨酸和蛋氨酸对肝脏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防止肝

红豆蔻功效作用 祛痰作用

红豆蔻根茎石油醚提取物有较好的祛痰作用。其挥发性成分直接刺激支气管腺体,促进其分泌;非挥发性成分通过刺激胃粘膜反射性产生祛痰作用

豆蔻的文献论述

1、朱震亨:草豆蔻,性温,能散滞气,消膈上痰。若明知身受寒邪,日食寒物,胃脘作疼,方可温散,用之如鼓应桴,或湿痰郁结成病者,亦效。若热郁者不可用,恐积温成热也,必用栀子之剂。 2、《纲目》:豆蔻治病,取其辛热浮散,能入太阴、阳明,除寒燥湿,开郁化食之力而已。南地卑下,山岚烟瘴,饮啖酸咸,脾胃常多寒湿郁滞之病,故食料必用,与之相宜。然过多亦能助脾热,伤肺损目。 3、《本草经疏》:豆蔻,辛能破滞,香能入脾,温热能祛寒燥湿,故主温中及寒客中焦、心腹痛、中寒呕吐也。脾开窍于口,脾家有积滞,则瘀而为热,故发口臭,醒

什么是葛花

什么是葛花 葛花,为豆科植物葛Puerarialobata(Willd.)Ohwi的干燥花。解酒醒脾。用圆形或略成扁肾形,长5~15mm,宽2~6mm,适宜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伤及胃气之症。为豆科植物葛的花,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 葛花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7.5克~15克;或入丸、散。 治饮酒太过,呕吐痰逆,心神烦乱,胸膈痞塞,手足战摇,饮食减少,小便不利:莲花青皮(去穰)1.5克,木香2.5克,橘皮(去白)、人参(去芦)、猪苓(去黑皮)、白茯苓各7.5克,神曲(炒黄)、泽泻

喝酒后胃很难受怎么办

1、陈皮葛根汤 准备各30克的陈皮、葛根和甘草。 把这些材料切碎后,加入500毫升左右的清水,然后煎煮15分钟,放凉后饮用即可。 具体功效:葛根是解酒的良药,甘草具有解毒的作用,陈皮则可以脾气止呕。陈皮葛根汤可以解酒和排毒,兼顾缓解胃部不适。 2、豆蔻良姜汤 准备各12克的青皮和高良姜,以及15克的草豆蔻。 把这些材料切碎之后,加进500毫升左右的清水,然后煎煮15分钟左右,等到温凉的时候就可以饮用了。 具体功效:高良姜具有止吐和解酒的双重功效,草豆蔻可以缓解腹胀和反胃,青皮和陈皮的作用相似,具有消除胀气

草豆蔻的功效作用 健脾燥湿

草豆蔻辛温芳香,其气燥烈,能化湿浊。有健脾燥湿的作用,适用于不思饮食、食欲欠香等人群。用于脾胃虚弱或寒湿郁滞引起的食欲不振,常配木瓜。用于治疗脾胃寒湿偏胜,气机不畅:与干姜、厚朴、陈皮等温中行气之品同用。若是寒湿脚气兼有呕吐者可配吴茱萸、槟榔等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