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脚踝上四指是什么穴位

脚踝上四指是什么穴位

1、它是三阴交。三阴交是中医常用的一个穴位,经常按摩三阴交尤其对于女性的保健功效更为显着,可以保养卵巢,永葆青春,抵抗岁月的腐蚀。

2、若想按摩有效,找准穴位最为关键。三阴交穴位在身体几大经络的交汇处,位于内踝尖上三寸,胫骨后缘,是脾肾肝三经的交会穴。三阴交穴在小腿内侧,脚踝骨的最高点往上三寸处(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

3、为了更快找到位置,不妨跟小编比比动作。正坐屈膝成直角,在踝关节内侧,四个手指并拢,沿着足内踝尖(脚内侧内踝骨最高点)向上另一侧对应的点,也就是足内踝上缘四指宽,在踝尖正上方胫骨边缘凹陷中(自己的手横着放,约四根手指横着的宽度)就是三阴交穴位。

4、三阴交穴位之所以被称为“妇科圣穴”,是因为女子以血为本,血以活为用,此穴专能活血,且能调节肝脾肾三经,对于治疗各种妇科病能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脚后跟酸痛怎么办 按摩缓解脚后跟酸痛

脚跟酸胀疼痛的时候,可以通过按摩穴位的方法缓解,按摩前先泡脚,或者热敷效果更好。

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用大拇指按压左右脚照海穴各30次,力度以能让皮肤微微发热为宜。

位置:在足外侧部,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四指并拢与大拇指分开,将大拇指按压在申脉穴上,顺时针揉按30次。

有效缓解脚痛的按摩方法

一、小腿部按摩

1.腓肠肌区:预备姿势:坐位,两脚踏在床上,双膝自然屈曲。左前掌放在小圆枕上。手法:右手单置于左膝上,左手手指伸展平贴于左小腿跟腱部,作自下而上从腓肠肌至膝胭部推摩。重复2~3组,每组15~20次。

2.腓骨肌群区:预备姿势:坐位,左脚着地侧坐在床缘,右腿屈膝,右脚踏在床上。左手掌放在右膝部,右手掌横按在踝部上端。手法:右手四指从右小腿踝关节的前外侧至膝关节作螺旋形揉捏,后再进行推摩,重复2~3次。

3.比目鱼肌区:预备姿势:坐位同上,右手中指和拇指环捏比目鱼肌。手法:用右手中指和拇指按捏比目鱼肌作横向振抖,动作连贯、均匀,有节律感,连续30~40秒,共2-3次。

二、脚踝部按摩

1.踝部后区:预备姿势:坐位,右腿屈膝着地,左脚踝外侧放在右膝上。两手一上一下抓住踝关节。手法:十指同时推摩踝关节后区周围的肌肉和肌健,然后右手在脚根部作螺旋状推摩,左手在跟腱两侧推摩,重复2-3分钟。

2.脚背区:预备姿势:坐位,两腿屈膝坐在床上。左手掌置于左膝上。手法:右手掌平贴于左脚趾关节上方,从脚趾向脚背部推摩,略加压力,重复15~20次。

3.脚背侧区:预备姿势:坐位同上,两手掌紧握左脚两侧(拇指置于脚背,四指环握脚掌)。手法:两手拇指与脚掌上的八个手指同时捏压脚背上的肌肉。共2~3组,每组10~15次,间歇30~40秒。

4.踝部前区:预备姿势:坐位同上,两手掌并列按握左外踝关节。手法:两手在踝关节前区作环形推摩,同时踝关节作绕环动作。连续做1~1.5分钟,共两次。

5.脚踝部按摩放松练习

(1)手握空拳,轻拍或扣击脚部各肌群,然后脚踝作空踢动作,使脚踝部处于相对松弛状态。

(2)两手手指并拢,用掌侧呈竖位轻缓拍击脚背和脚踝区,用力均匀,以放松脚踝部肌肉。 提示:在按摩时肌肉宜放松,动作宜缓慢,手法要平稳、轻柔、协调,有节律感。 治疗脚痛有5个有效穴位:委中、承山、涌泉、解溪、弋肠俞。

足部的三个主要穴位:将气血收于肝经的太冲穴、肾经的涌泉穴和脾经的太白穴;舒缓酸痛疲劳:涌泉穴、太冲穴、三阴交穴

按摩你的脚可能伸展肌肉组织,增加血液循环。这里有一些简单的自我按摩方法,坐在一张舒服的椅子上,抬起左脚到右腿上按摩脚底,如有需要手指可先抹上按摩油,用大拇指尖从脚后跟往前压滑至脚趾底,先从脚步底正中心线开始,接着按摩脚底右侧,脚底左侧,然后换脚,如此每只脚大约按摩2分钟。接下来换左脚,一样用拇指尖沿上述的三条线路反过来按摩,然后慢慢地摩擦,搓揉每个脚趾.右脚重复同样的动作,每只脚大约花3-4分钟。

按摩几个穴位能瘦腿

承扶穴:位于臀下横纹的中点,按摩此穴有瘦腿收臀的效果。

无名穴:位于大腿内侧中点,按摩此穴能促进代谢,防止腿部浮肿,紧实大腿肌肉。

血海穴:伸直腿,膝盖内侧凹陷处往上三指宽处(食指、中指、无名指并拢)就是。按摩此穴,除了能防治小腿浮肿,按摩左腿的血海穴对缓解女性痛经也有效。

委中穴:位于腘窝正中,按摩此穴有促进小腿代谢的效果。

承山穴:微垫脚尖,小腿后侧肌肉隆起的尾端处即为承山穴。按摩此穴能促进代谢,缓解腿部疲劳和浮肿。

三阴交:位于内踝顶点向上四指宽处(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按摩该穴能改善肝肾机能,消除小腿浮肿。

解溪穴:位于小腿与足背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按摩此穴能缓解腿部浮肿和发冷。

太溪穴:位于内踝中央凹陷处,按摩该穴有收紧脚踝、瘦腿及防治体寒的效果。

涌泉穴:位于脚底心“人”字纹的相交凹陷处。按摩此穴能调整植物神经,除了能消除腿部水肿,还能清醒头脑、防治眩晕。

糖尿病如何治愈

敲揉阴包穴,点揉太冲穴

阴包穴 位于屈膝,大腿内侧膝关节上4寸处。正坐位双脚着地,同侧小指掌指关节轻敲大腿内侧亦可。

太冲穴的简单取法:在脚面最高点,大脚趾与二脚趾分叉处的凹陷中。自我操作时用食指向脚踝方向勾住此处然后点揉。

点揉大钟穴,水泉穴,照海穴

大钟穴:位于足内踝尖与跟腱连线中点下0.5寸,骨头上缘。拇指或食指顺着跟腱内侧向下轻推至骨头处停住不动即可找到。

水泉穴:位于足内踝尖与足跟尖连线的中点,水泉穴为肾经的郄穴,为肾之气血所深集之处。肾为水脏,主水,穴似深处之水源,故名水泉。用对侧手的拇指点揉。

照海穴:位于足内踝尖与足根尖连线上,足内踝下缘凹陷中,点揉时拇指置于穴位处向斜上方微微发力。「照海穴」是八脉交会穴。

敲揉地机穴,点揉公孙穴,太白穴

地机穴:位于胫骨内侧缘,膝关节内侧下3寸(4指宽)。地机穴是脾经的郄穴,「地机」,顾名思义:「大地的机关」。脾属土,只要脾的功能有一点儿变化,地机穴会最先有反应。

太白穴:位于足大趾后,内侧核骨下,赤白肉际陷中,太白穴有双向调节血糖的作用。

公孙穴:位于太白穴后一寸。公孙穴可以双向调节肠道功能(便秘、腹泻均可在此处寻找痛点)。

敲揉脾关穴,足三里穴,内庭穴

髀关穴:位于腿根中点下2寸(3指宽),偏外侧。胃有隐患时,此处的反应十分强烈。

足三里穴:在外膝眼下三寸(四指宽),胫骨前嵴外一横指处。按照五输穴的五行关系,胃经属土,「足三里」是土经的土穴,是培补后天之本(脾胃)、强壮身体的要穴。

内庭穴:在足背,当第二、三脚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此穴是胃经的荥穴,荥主身热,故“内庭穴”清胃火的效果很好。

敲揉四渎穴,消泺穴,翳风穴

四渎穴:位于前臂背面正中线,肘横纹下2寸(3指宽)。前臂微曲,掌心向下,另一只手的小指掌指关节沿前臂背面正中线从肘至腕轻轻敲打,在肘关节下2寸的四渎穴有强烈痛点。多数人左侧痛于右侧,三焦经像一个情绪感应器。

消泺穴:位于上臂外侧中点处。,敲揉疏理后常常有红肿出痧的现象。

翳风穴:位于耳垂后下方,下颌角与乳突之间凹陷中。为阻止风邪的一道屏障,所以感受寒邪,这个穴位马上有异常反应。

敲揉风市穴,阳陵泉穴,悬钟穴

风市穴:位于直立双手并拢在大腿外侧,中指尖下。胆经既容易存郁气,也容易受寒,所以疏理此穴能理气、排寒。

悬钟穴:位于外踝尖上3寸(4指宽),两骨头之间。有高血压、坐骨神经痛、寒气凝结之人,此穴反应会强烈。

阳陵泉穴: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此穴是胆经的重要穴位。

养生足疗4大好处

按摩涌泉穴

搓揉涌泉穴:是足部保健中最主要也是最常用的按摩养生方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足心。人之先天根于肾,涌泉为肾经起始穴位,如泉水之涌出,为精气之所发。因此涌泉具有滋肾水、降虚火,镇静安神、健脾和胃、益肾利尿、舒肝明目、健足之功效。

指擦涌泉:以左手拇指螺纹面,紧贴右足涌泉穴皮肤,稍用力下压,持续作往返摩擦,以右手擦左足涌泉穴,每天睡前、醒后各一次,可反复摩擦30~50次,以足心感到发热为度。此法用力专于涌泉穴,刺激量比较大,舒肝降压、益肾利尿作用显著。

按摩脚趾,使全身经气顺利运行

足趾部是足三阴经与足三阳经经气交接的地方,按照全息理论,五足趾反应人的大脑及面部窍穴。用右手拇指、食指捏住左脚大趾,各个方向揉捏之后,轻轻拽拉。其余四趾同法。然后用左手揉捏右脚趾。

足趾距离心脏最远,末梢循环差,揉捏脚趾有助于促进脚部血液循环,有助于全身经气的顺接运行,保证经气运行通常。另外还有健脑益智,宣通鼻窍,聪耳明目的功效。可防治头痛、感冒等病症。

旋转脚踝,使气血通行

转脚踝可以是站位或坐位。站立时,重心移向左脚,右脚尖点地,意足尖为支点旋转脚踝。左脚亦然。如坐位时,将左脚放于右腿上,左手轻扶左脚踝,右手握左脚五趾活动脚踝。然后左手活动右脚踝。

无扭伤时,转动脚踝,舒活筋脉,增加脚部活动的灵活性,预防扭伤。已扭伤,视情况轻轻帮助活动踝部,使气血通行,帮助恢复。

足跟搓足心,滋肾安神

侧卧或坐位,用左足跟搓右脚心,然后用右脚跟搓左脚心,以脚心发热为度。本方法方便简单,用脚跟搓脚心同样可以起到滋肾降压、安神之功效,同时还可以锻炼腿部力量,可谓一举两得。

太溪怎么找最简单

穴位位置: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

自我取穴方法

1、正坐垂足,抬起一只脚放的另一只脚的膝盖上,穿了袜子的最好脱掉袜子。

2、用另一侧的手轻握脚,四指放在脚背上,大拇指弯曲。

3、用拇指均匀有力地在内踝与跟腱之间反复仔细地按压,寻找感觉酸、痛、胀最为明显且凹陷的地方,便是太溪穴的准确位置。

4、穴位有两个,脚部双侧对称。

熬夜了第二天精神怎么才能好一些 穴位按摩恢复体力和精神

点按的穴位:太溪穴、涌泉穴、然谷穴

穴位的位置:太溪穴位于足内侧,脚踝的后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涌泉穴位于足底,在足心前1/3的凹陷处;然谷穴位于足内的侧缘,足舟骨粗隆的下方,赤白肉际。

按摩方法:先用大拇指或者是中指的指腹点按太溪穴、然谷穴,稍用力有酸、麻、胀、痛的感觉,持续2~3分钟,然后用拇指面推按涌泉穴20遍。

腰扭伤了怎么办 巧按穴位

复溜穴在脚踝内侧和脚跟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向上两寸的位置。用大拇指的指腹按住复溜穴,其余四指搭在小腿外侧。用手腕的力量按住穴位,以感觉到局部酸麻发胀,并且向脚踝或者腘窝方向传递为佳。保持3-5秒然后放开,这样一压一放的按摩能快速的缓解腰部扭伤带来的不适。

手脚冰凉怎么调理 穴位疗法

穴位疗法是非常简单并且行之有效的缓解手脚冰凉的方法,只要每天抽出一定时间按按穴位就能暖身。

顾名思义这个穴位可以囤聚太阳的热量。寻找的方法,先将手背往上翘,在手腕上会出现几道皱褶,在靠近手背那一侧的皱褶中心处会找到一个压痛点,这个点就是阳池穴。按压阳池穴,要慢慢地进行,时间要长,力度要缓。最好是两手齐用,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每穴按压100次,每天2-3次。手脚发冷的女性,一般只要坚持按压阳池穴,便可不为冬天的来临而发愁。

在脚内踝的旁边,从足踝内侧中央起,往脚后方触摸,在足踝内侧和跟腱之间,有一个凹陷,这凹陷中间,即是太溪穴。经常按摩此穴,尤其在睡觉前刺激此穴,治疗手脚冰冷非常有效。被手脚冰凉困扰的朋友,每天反复刺激此穴,在不觉间便忘记了手脚冰冷这回事了。

此穴位于食指到小指间,各个手指的分叉处,稍靠近手背侧之处。用指尖稍微用力地揉压手指的指间穴,每次搓揉1-2分钟,刚刚还冰冷的手,会变得暖烘烘的,此穴具有驱除手脚冰冷的功效。

以上穴位也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

穿运动鞋脚臭怎么办 按摩穴位治脚臭

穴位:可多按压小腿肚内侧上缘、近大腿交界处的阴陵泉穴,及膝盖外侧与脚踝连线正中间点的丰隆穴、脚踝内侧后缘向上2吋约3横指宽处的复溜穴。

功效:阴陵泉穴有助补养脾胃、利水、改善下肢浮肿与脚汗,丰隆穴能祛散脚部的寒湿邪气,复溜穴可补益肾阴、治疗潮热盗汗。

做法:以指腹按压至微酸,以上穴位均每次按5分钟,每天可按1~3次,天天按。

中封的准确位置视频 按摩中封的方法

1.正坐,把右脚放在左腿上,左手掌从脚后跟处握住,四指放在脚后跟,大拇指位于脚内踝外侧,大拇指所在位置取穴。

2.用大拇指的指腹按揉这个穴位,有酸,胀,痛的感觉。

3.两侧穴位,先左后右,每次按揉3-5分钟。

治疗脚气脚臭的按摩方法

穴位:可多按压小腿肚内侧上缘、近大腿交界处的阴陵泉穴,及膝盖外侧与脚踝连线正中间点的丰隆穴、脚踝内侧后缘向上2寸约3横指宽处的复溜穴。

功效:阴陵泉穴有助补养脾胃、利水、改善下肢浮肿与脚汗,丰隆穴能祛散脚部的寒湿邪气,复溜穴可补益肾阴、治疗潮热盗汗。

做法:以指腹按压至微酸,以上穴位均每次按5分钟,每天可按1~3次,天天按。

相关推荐

脚踝扭了按什么穴位

一、脚踝扭了按什么穴位 喜欢运动的人们,经常会发生脚踝扭伤的事情,轻则几天不消,重则要一到两周,其实,通过穴位按摩可以减轻疼痛的。怎样通过穴位按摩来减轻脚踝扭伤的疼痛呢?下面我根据多年的经验,告诉你几招。 用活络油轻轻地涂上悬钟穴上,用手轻揉两分钟。 同样的手法到解溪穴上。 然后到阳陵泉穴,时间略久一点,力度可以加重些。 最后到昆仑穴,力度变轻,时间可为三分钟。 最后,用活络油涂在肿起来的地方,也就扭伤严重的地方。用手掌轻轻地按摩。时间为五分钟。这样,可以减轻扭伤的疼痛了,也能尽快消肿好起来。 二、

小儿推拿中耳炎按摩图 揉太溪1-3分钟

定位:足内侧,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推拿手法:推拿者用拇和食按揉患儿脚内踝后缘的太溪穴。

昆仑的准确位置哪里

昆仑穴位定位:昆仑位于足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尖的凹陷处。 快速取穴:小腿伸直,先找到外踝尖,再找足跟向上足踝的大筋,为足跟腱,外踝尖与足跟腱连线之间的凹陷处即。昆仑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膀胱经之经穴,刺激该穴位,能增强下肢肌肉力量,还可以起到安神清热,舒筋活络之功,主治头痛,目眩,项强,鼻衄,腰痛,脚跟疼,小儿癫痫,难产,胞衣不下,下肢瘫痪或麻痹,坐骨神经痛,足踝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患等。

穴位按摩快速瘦腿 瘦腿美腿一按即瘦

脚踝又细又紧,能够让整条腿看起来修长,即使穿上凉鞋也能漂漂亮亮的,如果再按压以下两个穴位,更难快速瘦小腿哦。 腿部的修长美丽可以这样鉴定,两腿互相紧贴站直,当出现小腿间中空就很有可能o型腿了,这一种扭曲的骨架,腿部骨骼已经变形,如果这种情况就要针对o型腿来做活动。但如果因为小腿粗壮,脚踝过紧过壮则可以通过按摩来达到瘦腿的功效。 首先要了解脚踝上的两个穴位,解溪穴: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解溪穴为人体足阳明胃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具有舒筋活络,清胃化痰,镇惊安神的作用,压解溪穴,对于脚腕扭

刮痧瘦腿不得不知道的9个穴位

1、伏兔穴:大腿外侧膝盖上方,肌肉绷紧时,如兔子头突起的位置; 2、血海穴:用力绷紧大腿肌肉,膝盖上方内侧鼓起的位置,按压会有疼痛感; 3、风市穴:站直,双手自然下垂于身体两侧,双手中尖触到的大腿外侧位置; 4、承扶穴:大腿后侧与臀部交接的地方; 5、委中穴:腿部后侧,膝盖下方,小腿肚上方的中间位置; 6、足三里:外侧膝盖窝下面3寸,再往外大约2厘米处; 7、三阴交:内脚踝往上3寸处; 8、悬钟穴:外脚踝往上3寸有凹陷处; 9、承山穴:绷紧小腿肌肉,跟腱与小腿肌肉相接凹陷处。

脚部按摩手法图解 按摩太溪穴补中益气

脚部在身体末端,缺少运动或血液循环不好皆会导致脚部冰冷麻痹,脚部皮肤干燥,缺少细嫩的光泽。按摩太溪穴具有通经活络,补中益气,滋养脚部皮肤,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 太溪穴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内踝尖和跟腱之间的凹陷处,食,中,无名共同按压此穴,顺时针方向按摩100次。

腿抽筋按摩哪里 按揉太溪穴

小腿肚发生紧绷并产生剧烈疼痛的抽筋时,需先将紧张的肌肉放松,然后按揉太溪穴,可将疼痛尽快减轻,平常若能多加按揉该 穴位,便可达到预防的效果。 太溪定位:内踝尖与跟腱连线的中央凹陷处。 按揉方法:将发生抽筋的腿脚尖慢慢向前伸直,一手按住痉挛侧的膝盖,另一只手则按住脚尖,慢慢向身体方向拉,让小腿肚伸直。用拇按住太溪穴,其余四抓住脚踝后面,慢慢揉压穴位

承山的准确位置图视频 承山的正确按摩方法

1.正坐,翘足,将要按摩的脚抬起,放置在另外一只脚的膝盖上方。 2.用对侧的手掌握住脚踝,大拇腹沿着脚后跟正坐直上。 3.在小腿肚下,人字形的中点就该穴。 4.用四轻轻握住小腿,用大拇腹按揉穴位,每次左右穴位各按揉1-3分钟,也可以两侧穴位同时按揉。 注意:承山按揉的时候会非常酸痛,所以按摩手法一定要轻柔,以感觉到微酸胀痛为宜,慢慢的加重手法。

脚踝扭了按什么穴位

喜欢运动的人们,经常会发生脚踝扭伤的事情,轻则几天不消,重则要一到两周,其实,通过穴位按摩可以减轻疼痛的。怎样通过穴位按摩来减轻脚踝扭伤的疼痛呢?下面我根据多年的经验,告诉你几招。 用活络油轻轻地涂上悬钟穴上,用手轻揉两分钟。 同样的手法到解溪穴上。 然后到阳陵泉穴,时间略久一点,力度可以加重些。 最后到昆仑穴,力度变轻,时间可为三分钟。 最后,用活络油涂在肿起来的地方,也就扭伤严重的地方。用手掌轻轻地按摩。时间为五分钟。这样,可以减轻扭伤的疼痛了,也能尽快消肿好起来。

炎炎夏日,你却手脚冰凉?手脚冰凉怎么调理 手脚冰凉该如何调理

黑色食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胃肠功能,改善怕冷状况,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消除体内的活性氧,减少细胞受到破坏。不仅可以平衡内分泌及防止衰老,最重要的具有补肾暖身的功效,对于女性来说非常好的食物。如黑米,黑枣,黑木耳等等。 很多女生常常贪图美丽穿短裙,长时间身体受凉必然会导致手脚冰凉,所以保暖手脚冰凉调养的第一重点。 运动能让全身各个部位活动起来,使血液循环畅通,促进新陈代谢,缓解末梢循环差的情况,有助于减缓手脚冰凉。但要提醒的,切不可运动过度,因为高强度的运动会导致汗出过多,有可能会把阳气发泄过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