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度精神病表现
重度精神病表现
精神病同我们生活的关系还是比较密切的,精神受损,突发刺激等原因都容易诱发精神病发作,精神病的发作和很多因素有关,而且精神病在发作之后也会呈现出很多不同的症状,精神病还是一种存在轻重之分的疾病,重症精神病属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精神病类型,了解其症状,及时对其进行治疗非常关键,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重症精神病症状是什么?重症精神病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情绪不稳:在病情相对稳定一段时间后,患者情绪起伏再次变大,如常因一件小事而大发雷霆、忧虑或抑郁、对外界反应迟钝、轻易与家人或邻居产生矛盾等,重症精神病症状均为情绪障碍的表现形式,进而提示有复发可能。
二、生活习惯改变:患者在发病期间突然不能保持以往具有一定规律的生活习惯,如突然赖床不起或早起、三餐时间出现变化、原有习惯性活动停止(一般无明确原因)等,这些异常改变也属于重症精神病症状,故均应引起患者及家属的注意。
三、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为重症精神病症状,可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早醒等,如躺在床上胡思乱想而辗转难眠、易惊醒、睡觉时间减少等。因睡眠质量变差,患者可出现明显黑眼圈、精神萎靡不振、哈欠不断而流泪等不适症状。
四、食量异常:重症精神病发病期间,患者突然出现暴饮暴食或食量过少,可伴有饮食习惯改变、轻微吞咽困难,以上所述症状,重症精神病症状一旦出现,而应引起患者及家属的注意。
酒精中毒精神病症状
酒精中毒精神病症状
一、酒精依赖
长期的饮酒会导致人产生酒精依赖,患者的主要表现出强烈的酒精需求,可连续或者间断出现,一旦停止饮酒可出现其他症状,酒瘾者为了谋求饮酒后的精神效应努力寻酒,难以控制酒量,多在清晨饮酒或者随身携带。饮酒已经成为其生活的一种习惯,难以戒掉,影响到了生活和工作。
二、神经功能紊乱
神经功能紊乱也是酒精中毒的精神病症状,患者一般的表现为经常会出现失眠、焦虑、恐慌、噩梦、脉搏和呼吸加快,体温升高,继之出现以幻昕为主的幻觉,定向力仍完整,幻听内容为辱骂或迫害感,患者可在这种幻觉支配下,采取过激行为。
三、躯体依赖
酒精重度精神病的症状还包括躯体依赖,这种症状一般于末次饮酒后6~12小时候发病,高峰在2—5天后改善。病发初起患者双手甚至躯干出现粗大震颤、舌震颤。
脑发育不良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
一、起病于18岁以前;
二、智商低于70;
三、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一、智商50~69;
二、无明显言语障碍;
三、学习能力不能顺利完成小学教育,能学会一定的谋生技能。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一、智商35~49;
二,能掌握日常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
三、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但可以学会生活自理与简单劳动。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一、智商20~34;
二、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三、生活不能自理。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一、智商低于20;
二、言语功能缺失;
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精神病早期表现
精神病属于一种严重的精神类疾病,临床上大多数患有精神病的患者都是年轻人,精神病的大多数发病年龄在15-35岁之间,精神病发作会严重危害患者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及时了解轻度精神病症状可以帮助患者及时抓住精神病的最佳治疗时机,那么轻度精神病症状是什么呢?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
轻度精神病症状是什么?轻度精神病症状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轻度精神病症状主要有意志减退:患者往往一反往日的热情态度、积极好学上进的表现,现在变得敷衍了事,对任何事情都不责任,甚至开始旷课,学习成绩不断下滑,不用心听老师讲,不愿交作业,甚至还会去逃学,或者日常生活变得散漫,仪态也不注意修饰,再也没有积极进取心的精神,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常常高三竿而拥被不起。
二、轻度精神病症状主要有类神经衰弱状态:精神病患者常常会变得头晕、头痛、失眠多梦、做事容易健忘、注意力也不够集中、男性经常遗精、女性月经不调、浑身明显匮乏无力,通常虽然有很多不适的地方,但并没有太大的痛苦体验,往往又不会主动求医。
三、轻度精神病症状主要有性格的改变:平时性格很好的一个人,现在突然遇事暴躁,或者蛮不讲理,或者疑心重重,认为周围的人都跟他过不去,见到有人讲话,就怀疑在议论自己,甚至别人咳嗽也疑为是针对自己。这些性格的改变都应该引起重视。
四、行为动作异常:以往一个乐观开朗表情,现在的表现常常为不爱说话,行为动作也比较迟缓,也常常面无表情,经常呆立、或者是久坐、呆视,还不爱和别人交往,经常自言自语,或做些莫名其妙的动作,再外人看来比较费解。
发育迟缓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教育、训练:对精神发育迟滞的教育和训练应尽早开展,持之以恒,创造条件做到个体化。即按照患儿迟滞的程度和缺陷的方面制定特殊教育、训练的具体目标和计划。父母对患儿应有耐心,使他们能够逐渐适应周围环境,并安排简单的劳动。对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患儿,应以教育为主,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会一些劳动技巧,能独立生活,对重度精神发育迟滞患儿应以护理为主,防止意外,避免伤残,预防感染。
对症治疗:由于很多精神发育迟滞病因不明,即使查明病因,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手段,因此,对症治疗有时也是必要的。对伴有兴奋、躁动、幻觉妄想者给予抗精神病药处理如氯丙嗪、奋乃静、氟哌啶醇等;对伴有焦虑烦燥不安者可予安定、佳乐定等抗焦虑药物治疗;对抽搐发作者可予抗癫痫治疗,如苯妥英钠、安定、硝基安定等;此外,可使用谷氨酸、维生素、脑磷脂等药物,促进大脑代谢,改善和提高智能。
外科治疗:对某些伤残、畸形进行手术治疗可以改善器官的功能,如舌系带过短、唇裂、腭裂等。
病因治疗:有些精神发育迟滞病因明确,可以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治疗。例如,①苯丙酮酸尿症,可采用大米、玉米淀粉、蔬菜、水果、羊肉等低苯丙氨酸
饮食:①限制小麦、蛋白类、鱼、虾、乳类等含苯丙氨酸丰富的饮食摄入,可采用低苯丙氨酸水解蛋白治疗,常用量为每日3~10g。②半乳糖血症要停止应用乳类食品,要早期食用米麦粉或代乳粉、代乳类食品,并辅以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女性一生三个时期易患精神病
月经周期性精神病 约有40%的女性每当月经来潮,即出现乳房肿胀、头晕目眩、腰酸背痛、疲惫无力或心情暴躁等不舒适的表现,这都是正常的心理和生理反应。有一些女性每当月经来潮的前后,精神状态就出现明显异常,表现意识模糊,理解和反应迟钝,记忆力衰退,主动注意减退,自我意识存在,周围意识障碍,定向力错误等。在意识障碍的基础上,伴发行为紊乱和不协调性精神运动兴奋,有的可表现为情绪高涨,也有的则情绪消沉。这种病的症状是随月经来潮而发生,又随月经退潮而敛迹,每月一次,循环往复。
产后精神病 产后精神病是与产褥期有关的重度精神和行为障碍,以分娩后7天内发病者最多,多由产后失血过多,身体虚弱,机体免疫力下降,分娩时精神过度紧张,感冒发热或遭到不良精神刺激所致。其症状大多表现为乐极生悲,一反常态。病人不是视婴儿为掌上明珠精心照料,就是对婴儿束手无策。有的患者不思饮食,不知梳洗;有的胡言乱语,吵闹不休;有的则情绪低落,愁眉苦脸,甚至自责自罪,严重的还会发生扼杀婴儿等凶残行为。
更年期精神病 该病发病年龄为45~55岁,也就是绝经期间或其前后。更年期抑郁症,临床表现为情绪忧郁、坐卧不安、搓手蹬足,终日惶惶不安,有如大祸临头,严重时产生消极观念和自伤自杀行为。更年期偏执状态,患者常以妄想为主要精神症,包括嫉妒妄想和被害妄想、疑病妄想,可伴有幻觉。病人因受妄想或幻觉的影响,情绪易激动、紧张,并可因此而产生冲动、拒食、自伤、自杀等行为。
脑发育不良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由于婴幼儿期的精神和身体发育速度存在着个体差异,故除参考正常儿童发育标准外,还需结合详细的养育史和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
一、起病于18岁以前;
二、智商低于70;
三、有不同程度的社会适应困难。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一、智商50~69;
二、无明显言语障碍;
三、学习能力不能顺利完成小学教育,能学会一定的谋生技能。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一、智商35~49;
二,能掌握日常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
三、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但可以学会生活自理与简单劳动。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一、智商20~34;
二、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三、生活不能自理。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一、智商低于20;
二、言语功能缺失;
三、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轻度强迫症该怎么治疗
专家指出轻度强迫症要控制病情最首要的一点就是树立信心。患者不能因为强迫症状表面上的难以控制而畏惧。其实强迫症是一种轻度的精神障碍,发展成重度精神病的概率不是很大,而且自我控制实现还是有可能的。推荐阅读:强迫症会造成哪些危害呢其次在日常中有时间可以学习冥想,对于提高精神免疫力有很好的效果。不要有心理压力,注意放松。
不要急,以放松的心态来治疗自己,不必过于强化某些概念和指令,轻度强迫症患者要学会以顺其自然的态度面对工作和生活。要知道需要改变的不是重复思考或某种具体思维,而是不能自控的痛苦。
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兴趣爱好,强迫症患者要注意培养兴趣爱好,将生活的重心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让自己时刻感到充实、愉快,尽量避免令自己陷入焦虑、抑郁、无望等不良情绪和心境中。要知道,强迫症的发病与不良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
重度精神分裂症能治好吗
精神分裂:精神分裂症是最常见的一种精神病。早期主要表现为性格改变,如不理采亲人、不讲卫生、对镜子独笑等。病情进一步发展,即表现为思维紊乱,病人的思考过程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言语零乱、词不达意。此外,比较典型的症状,还有妄想与幻觉。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精神活动与现实环境相脱离,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与个性特征等各方面互不协调、相互分裂的疾病,是精神病中患病率最高的一种。
精神病的治疗主要采取药物治疗,行为治疗,工作治疗,娱乐治疗,心理治疗及各方面疏导,以消除或减轻病者的种种障碍。另外,饮食疗法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目前精神分裂症在国内外还尚属于顽疾,不是哪种药可以克服的,但并不是说精神分裂症就不可治愈了。
据研究,大多数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与其个人的性格和心理素质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说一味的依靠药物治疗疗效并不见佳,如果配合心理疏导和行为治疗,加上患者意志力坚定,想来这种病是可以治愈的。乐观坚毅的性格往往是这种病治愈成功的关键。
凡事都没有绝对的,植物人睡了几年还是有苏醒的希望的。所以,不管是精神分裂或者说其他严重的病情,只要患者按照一定的方法,并且要坚持不懈的进行治疗,那就一定有治愈的希望的!所以说千万不能有放弃的念头。
精神抑郁怎么治疗
一、心理治疗:根据患者自身的临床表现和应对事物的能力,对患者进行支持性心理治疗,从言语和行为上引导精神病患者,增强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减少病症的复发率。
二、药物治疗:采用药物治疗的精神病患者一定要按照医嘱按时服药,切莫自行停止服药或改变药品用量,以免因疾病再次复发导致病情进一步恶化,给日后治疗增加难度。
三、家庭辅助治疗:家庭治疗必须在精神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由家属来观察患者行为,按照医嘱定时服药。另外,精神科药物治疗技术性很强,药量加减都是根据精神病人的病情变化来决定,家属绝不能因为精神病人有好转或者药物产生副作用而自行停药。
四、安排居所:为了预防重度精神障碍病人自杀,家属应与病人共居一室,室内要简单,禁止存放危险物品;建立适当的安全措施 病室内外、床边无危险物品及障碍物;备好牙垫、舌钳及床栏等;协助病人确认现实环境,指导使用避免伤害的方法,安排有规律的作息生活,参加适宜的文化、娱乐、体育生活,以促进人际交往,调节情绪,避免焦虑、孤独、退缩等。这也是一种精神抑郁症的治疗方法。
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版中,对精神发育迟滞是这样诊断的:
①在发育成熟前起病;
②智商(按Wechsler量表)低于70;智商在70-85为边缘智力;
③有不同程度的适应困难。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是:
①智商55-69;
②学习成绩较差,在普通学校中学习时常不及格或留级,或工作能力较差,只能完成较简单的手工操作,能学会一定的谋生技能及家务劳动;
③能自理生活;
④无明显的语言障碍。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是:
①智商40-54;
②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只能计算个位数加、减法;
③可从事简单的劳动,但质量差,效率低;
④学会自理简单的生活,但常需督促,帮助;
⑤能掌握日常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是:
①智商25-39;
②不能学习和劳动,不会计数;
③生活不能自理;
④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是:
①智商在25以下;
②社会功能完全丧失,不会逃避危险;
③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④言语功能缺失。
怎样划分智力障碍等级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能够健康聪明,学习能力强,可是因为各种原因,很多儿童从小宝宝时期就体现出智力障碍的症状,比如很少哭闹,对周围的事物不感兴趣,语言发育缓慢等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表现也不尽相同。那么医学上对于孩子的智力是怎么划分等级的呢?
智力障碍,又称精神发育迟滞(Mental retardation,MR)或精神发育不全,是一种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脑发育障碍所致的综合征,以智力低下和社会适应困难为主要特征,可伴有某种精神或躯体疾病。于发育期起病,随年龄增长,智力也稍有进步,但中、重度患者仍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二版》中精神发育迟滞诊断标准:
(1)起病在发育阶段,即18岁或以前;
(2)智力水平比同龄正常儿童明显低下,即智商(IQ)低于70;
(3)社会适应能力较其相同文化背景的同龄儿显著低弱。
轻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1)智商50~69;
(2)无明显言语障碍;
(3)学习能力不能顺利完成小学教育,能学会一定的谋生技能。
中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1)智商35~49;
(2)能掌握日常生活用语,但词汇贫乏;
(3)不能适应普通学校学习,但可以学会生活自理与简单劳动。
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1)智商20~34;
(2)言语功能严重受损,不能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
(3)生活不能自理。
极重度精神发育迟滞的诊断标准:
(1)智商低于20;
(2)言语功能缺失;
(3)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边缘智力:
(1)智商70~84;
(2)抽象思维能力减退,思维的广度、深度与机敏性较差;
(3)不能完成高级、复杂脑力劳动。
智力障碍经过科学的治疗是可以得到改善的,但是需要患儿,患儿家长和医生积极配合,长期坚持,并且辅以一定的药物治疗才能改善孩子的智力,而对治疗效果起积极作用的还是长时间的训练,这就要求患儿家长要做好长时间训练孩子的准备。
狂躁型精神病日常要注意什么
1、注意饮食均衡。因为长期用脑过度,精神紧绷,所以精神病患者在饮食疗法方面应特别注意食用一些对脑有营养价值的食物。比如富含脂类的食物,有肝、鱼类、蛋黄、黄油、大豆、玉米、羊脑、猪脑、芝麻油、花生及核桃等。脂类是构成脑组织的重要物质,其含量比身体其他身体部位都丰富,其中卵磷脂含量最多。服用大量卵磷脂,可使脑细胞膜变柔软,因而有利于细胞之间的联系,可增强记忆力,改善脑功能,对治疗精神病有较好的疗效。
2、提高心理素质。提高心理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不仅可以增强治疗信心,而且对患者培养良好的人生观是很有帮助的。很多患者由于缺乏治疗信心,导致不能够坚持治疗,病情迁延日久,十分痛苦。良好的心理素质还有利于减少精神病的复发率,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面对挑战。因此,提高心理素质对于治疗精神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面对患病事实。每个人都可能患精神病的,而且精神病是完全可治愈的。所以患者要正确对待自己患病的事情,要面对现实,同时也处理好和家人朋友的关系,不要让病症影响了自己的人际关系和社交能力,做到让自己更好的适应社会,还有不让工作和生活受到太大的影响。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也要帮助患者了解一些精神卫生知识,让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一定的了解,这也有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4、积极配合治疗。在治疗的时候,积极配合医生,遵守医生的叮嘱,按时服药,不要认为自己的病好了就拒绝服药,或者是擅自把药物扔掉,和医生保持密切的联系,将自己的病情及时和医生反应,让医生给自己出主意和建议。
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方法
1.安排居所为了预防重度精神病病人自杀,家属应与病人共居一室,室内要简单,禁止存放危险物品,对有自杀迹象的病人应整天有人陪伴,注意观察病人的动向,夜间不让病人蒙头睡。
2.安全护理掌握重度精神病病人的病情特点和思想情况,对病人做到心中有数,注意危险品的保管,不要让病人单独外出,经常检查病人身上及床铺上有无存留危险品或病人书写的遗书和字条,去厕所也要有人陪伴,注意检查口腔,严防病人积存大量药物一次吞服而造成自杀。
3.心理护理重度精神病病人的心理护理极为重要,家属不应嫌弃病人,要多鼓励,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打消病人的消极念头,对周围人应保持正常接触,避免孤独感,多关心体贴病人,转移其注意力,不要整天沉侵疾病中,让病人对未来充满希望。
4.观察病情掌握重度精神病病人的情绪变化规律,有些病人自杀的计划周密,致死的危险性交大,但大部分有自杀企图病人在语言、情感、行为表现中都会有些流露,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病人不能离开家属的视线。
抑郁症的症状 按是否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分型
按有无精神病性症状可分成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和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重度抑郁发作。伴随的主要精神病性症状如下。
幻觉:如幻视、幻听、幻嗅、幻触、幻味,患者可能会听到有人命令他做某事,而事实上根本没有这回事。
妄想:患者有错误的信念,尽管有客观的证据表明是错误的,但患者仍坚信不移,且不能用其文化背景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