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性厌恶辩证论治

性厌恶辩证论治

1、心血不足:心失所养,心神不安,厌恶房事,虚烦心悸,睡眠不安,精神疲倦,面色潮红,舌红少苔,脉细而数。治宜滋阴养血,镇心安神,方选养心汤加减。药物举例:生地12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五味子10克,朱麦冬10克,柏子仁10克,酸枣仁12 克,玄参10克,丹参12克,朱远志10克,琥珀粉3克(分2次吞服),花龙骨15克(先煎)。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0日。

2、肝郁化火:常有创伤性性经历,遇到异性使厌恶,反对性活动,胸闷不舒,胁肋胀闷,喜叹气,呼出为快,JLl烦易怒,面赤汗出,舌红,苔薄黄,脉弦涩。治宜清热解郁,疏肝理气,方选丹桅逍遥散加减。药物举例:柴胡10克,香附10克,丹皮6克,山扼6 克,苏梗10克,地骨皮20克,青皮6克,川芎6克,生地黄lO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日。

3、肝郁胆虚:反对性活动,对性活动有恐惧心理。头晕目眩,善叹息,呼出为快,两胁胀痛,经前乳胀,胆怯怔仲,遇事不决,夜寐失眠,短气乏力,舌淡苔薄,脉弦细。治宜疏肝解郁,益气镇惊,方选补肝汤加减。药用:柴胡1O克,白芍10克,当归 10克,制香附10克,朱茯神10克,朱远志10克,党参10克,合欢庆10克,石菖蒲10克,龙齿15克,法半夏10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5 日。

4、心肾不交:厌恶性活动,一遇性活动即精神紧张,并有心悸汗出,情绪烦躁,易于波动,面色潮红,腰酸腿软,头晕失眠,手足心热,尿黄便秘,舌质红,苔薄或少苔,脉细数。治宜滋肾降火,清心安神,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药物举例:熟地黄15克,知母6克,山英肉10克,丹皮6克,淮山药12克,茯苓10克,磁石15克(先煎),柏子仁10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炙甘草6克,飞朱砂2克。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10日。

5、肾阳不足:厌恶性活动,手足不温,畏寒,腰酸腿软,白带清稀,小便清长,少腹冷痛,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沉细。治宜温肾助阳,补益命门,方选赞育丹加减。药物举例:阳起石20克(先煎),煅牡蛎20克(先煎),菟丝子12克,肉苁蓉15克,巴戟天 10克,熟地黄12克,淮山药12克,熟附于4克,山英肉10克,锁阳10克,枸杞子10克,鹿角胶IO克。水煎眼,每日l剂,连服10日。

看中医如何辩证论治红眼病

红眼病又称传染性结膜炎,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眼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春夏季多见,具有发病急、传播快、流行广、传染性强的特点。本病的临床特点为发病急、白眼发赤、眼痛、眼睑发肿、目热怕光、眼分泌物多而黏结。

中医认为红眼病分为风热上攻和火毒炽盛两型,在治疗红眼病时针对病因采用清热解毒、祛风止痒疗法,配合民间的熏洗疗法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风热上攻型

主要见于轻症患者,症状为眼红,痒痛交作,畏光流泪,怕热,目中干涩有异物感,且眼分泌物黄白而结。治当疏风散热,佐以解毒。

治疗方药:银花、连翘、野菊花、夏枯草各15g,竹叶、薄荷、桔梗、牛蒡子各9g,芦根18g,甘草3g。水煎分3次服。

火毒炽盛型

主要是病重患者,症状为一眼或双眼满目发红,甚至出现小出血点,眼睑肿势明显,眼痛头痛,眼分泌物多而黏结,或流淡血水,眼中灼热、怕光。治宜泻火解毒。

治疗方药:柴胡、板蓝根、野菊花各15g;黄连、黄芩、陈皮、牛蒡子、薄荷、僵蚕、升麻、大黄各9g,玄参12g,甘草3g。水煎分3次服,数剂可愈。

中医药治疗高血压误区多

误点:中医药不能降血压

持这种观点的大都是受西医学的影响。认为西医降血压起效快,中药不能把血压降下来,所以用中药无效。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中医学认为,同其他疾病一样,高血压也是由于人体阴阳气血的平衡状态被打破,导致了阴阳的偏盛偏衰。中药治疗是根据每个不同个体的特殊情况,进行辩证论治,治疗的目的不是降血压,而是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阴阳平衡了,气血运行能够正常,血压自然会降下来。

误点:中药降血压永不反弹

经常有广告说中药降血压永不反弹。所谓永不反弹,是指永远不会再有血压升高。这也是不科学的。我们知道,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有很多,如情绪、睡眠、生活环境、工作性质、生存压力、不良生活习惯、遗传等,任何一种不良刺激都可能使血压升高。但我们研究发现,血压降下来后继续用中药维持治疗,再加上改善生活方式等,确实能使血压平稳,反弹较少。

误点:中药治疗无副作用

有人说中药治疗高血压无毒副作用。其实这是对中药的一种误解。关键是中药治疗高血压是根据个体差异进行辩证论治的,辩证恰当,副作用自然就少,辩证不当,一样有副作用,所以,高血压患者看中医应尽量到正规医院,找那些年资较高的,对高血压研究较深的中医进行辩证论治,才能效果明显,副作用少。

淋病性前列腺炎吃中药有效吗

不管是淋病还是其他,中药都是有效果的,关键在于辩证论治,如果不进行辩证用药而以西医的思维用中药的话,那很难说中药有没有效果,因为中医与西医的思维是不同的,其差别是很大。中药要想取效,是离不开辩证论治的。

中医辩证论法治疗肿瘤

[病因病机]

脾主肌肉,由于思虑过度或饮食劳倦伤脾,脾气不行,津液聚而为痰,痰气郁结而成肉瘤。

[诊断]

常见于成年人,好发于肩、颈、背、肩胛间、臀部、前臂等处。

肿块多为单个,少数病人为多发,大小不一,呈扁平团块状,或分叶状,瘤体质地柔软似棉,外观肿形似馒,用力可以压扁,推之可以移动,与皮肤无粘连,瘤体表面皮肤如常,亦无疼痛。生长缓慢,长到一定程度后可自行停止生长而固定不变。另有一种多发性肉瘤,常发生于四肢、胸或腹部皮下,呈多个圆形或卵圆形结节,质地较一般肉瘤略硬,压之有轻度疼痛。

[辨证论治]

一、内治法

湿痰凝结肿块多为单个,少数为多发性,大小不一,瘤体柔软如棉,推之可移动,皮色不变,生长缓慢。

辨证分析:脾失健运,饮食人胃不能生化津液,湿痰内生,;气郁凝结而为瘤;有气郁而无血瘀,故瘤体柔软如棉,推之可移,皮色不变。

治法:健脾祛湿,化痰散结。

方药:二陈汤加减。

二、外治法

用阳和解凝膏掺黑退消外贴。

[其他疗法]

手术治疗对单发肉瘤,小的可以不处理,但有明显增大趋势,或伴有疼痛,或瘤体较大者,宜行手术切除。

[结语]

肉瘤相当于西医的脂肪瘤。其特点是:皮下肉中生肿块,大如桃、拳,按之稍软,皮色不变,无痛。多因湿痰凝结所致,治宜健脾祛湿、化痰散结,方用二陈汤加减。瘤体较大者,宜手术切除。

产后全身酸痛---辩证论治

辩证要点

本病辨证首以疼痛的部位、性质为主要依据,结合兼证与舌脉。若肢体关节酸楚疼痛,麻木,伴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脉细弱,属血虚;若肢体关节肿胀,麻木,重着,疼痛剧烈,宛如针刺,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遇热则舒,伴恶寒畏风,舌苔簿白,脉濡细,属外感风寒;若疼痛较重,痛有定处,麻木,发硬,重着,屈伸不利,伴恶露量少,舌暗,苔白,脉弦涩,属血瘀;若产后腰酸,足跟疼痛,伴头晕耳鸣,舌淡暗,脉沉细弦,属肾虚。

治疗原则

本病以内伤气血为主,而兼风寒湿瘀,临床表现往往本虚标实,治疗当以养血益气补肾为主,兼活血通络祛风止痛。养血之中,应佐以理气通络之品以标本同治;祛邪之时,当配养血补虚之药以助祛邪而不伤正。本病与一般痹证不同,因产后气血俱虚,虽夹外感,也应以调理气血为主。《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云:“此证多血虚,宜滋养,或有风寒湿三气杂至之痹,以养血为主,稍参宣络,不可峻投风药。”

证治分类

1. 血虚证

主要证候:产后遍身关节酸楚、疼痛,肢体麻木;面色萎黄,头晕心悸;舌淡苔薄,脉细弱。

治法:养血益气,温经通络。

代表方: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金匮要略》)。

方药:黄芪、芍药、桂枝、生姜、大枣、当归、秦艽、丹参、鸡血藤。

2. 风寒证

主要征候:产后肢体关节疼痛,屈伸不利,或痛无定处,或冷痛剧烈,宛如针刺,得热则舒,或关节肿胀,麻木,重着,伴恶寒怕风,舌淡苔薄白,脉濡细。

治法:养血祛风,散寒除湿。

代表方: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

方药: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川芎、干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

3.血瘀证

主要征候:产后身痛,尤见下肢疼痛、麻木、发硬、重着、肿胀明显,屈伸不利,小腿压痛;恶露量少,色紫黯夹有血块,小腹疼痛,拒按,舌黯,苔白,脉弦涩。

治法:养血活血,化瘀祛湿。

代表方:身痛逐瘀汤加减。

方药:秦艽、川芎、桃仁 、红花、甘草、羌活、没药、当归、五灵脂、香附、牛膝、地龙、毛冬青、忍冬藤、益母草、木瓜。

4.肾虚证

主要征候:产后腰膝、足跟疼痛,弯腰困难,头晕耳鸣,夜尿多,舌淡黯,脉沉细弦。

治法:补肾养血,强腰壮骨。

代表方:养荣壮肾汤加减。

方药:当归、川芎、独活、肉桂、川断、杜仲、桑寄生、防风、生姜、秦艽、熟地黄。

口腔溃疡艾灸哪里图片 口腔溃疡辩证灸治

口腔溃疡临床以心脾积热型和阴虚火旺型为多见,本病的发生有虚实之分,脏腑之别,根据辩证论治原则, 需辨病与辩证相结合艾灸,才有明显疗效。

小儿厌食推拿处方 小儿厌食辩证论治

乳食不香,食量极少;或不饥不食,甚至厌恶进食,食则啼闹;面色萎黄,神倦,自汗,声低气短,大便溏稀,舌淡苔白,脉弱,指纹淡红;或多饮水而不乳食,面唇嫩红,午后夜晚潮热,五心热,盗汗,小便短少,舌红少苔,脉细数,指纹淡紫。

相关推荐

多囊卵巢综合症可以吃定坤丹吗 定坤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症效果怎么样

效果并不理想。 多囊卵巢综合症是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病因复杂,治疗过程长,治疗效果需要通过检查激素水平才知道。 中医治疗多囊卵巢讲究辩证论治,一副药吃一段时间,症状就会有所改变,这时候就需要对药方进行改变,所以单独依靠定坤丹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效果是不理想的。建议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喝中药调理月经为什么不来月经了

从中医学的角度上来看,月经与女性的肝、脾、肾有密切的关系。如果女性肝脾调和,肾气旺盛,冲任脉盛。中医学上认为在月经的不同时期,女性的气血表象也不同,所以,治疗和用药的原则都不一样。 所以中医上治疗月经不调的关键就是服用的时间,症状不同,用药也不同。中医调经最主要是通过每一个人的身体情况进行辩证论治,在这方面比较好的是妇良方调温贴。 然后通过化瘀散结、调理气血、补益冲任等方面进行调理女性各脏器的功能,从而内分泌的调节保持均衡状态。如果没有辩证诊治,没有辩证地使用中药,就会出现月经不调。 对于患者而言,不仅仅

肉苁蓉干片怎么吃效果最好

用水煎服。 肉苁蓉干片做为一种中药材,其传统用法都是用水煎汤服用,因为药材在通过水煎之后,其中的有效成分都可以完全溶出到水中,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但无论如何单一的药物作用有限,因此肉苁蓉要想达到更好的效果,除了考虑食用方法以外,还应该通过辩证论治与其他药物配合使用,比如丝子、川断、杜仲等。

治疗风湿病中医具有优势

风湿病是很多中老年人易患的疾病,治疗风湿病的方法有很多,它们各自都有自己的特点,下面这篇文章求医小编介绍的是中医治疗风湿病的优势。 1、康复调理,养治结合 中医学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始终强调的是预防为主,调理与治疗结合,重视人体正气的作用等。这其实也包含了疾病的康复调治,并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2、调节免疫,综合治疗 现代药理研究己经证明,中药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系统性硬化症、骨性关节炎时,通过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进展和进程。 3、辩证论治,整体调节

卵巢囊肿中医辩证论治 气郁痰结

小腹胀满,积块不坚,固定不移,按之柔软,脘腹满闷,胸口不舒,嗳气,烦躁不安,精神抑郁,或形体肥胖,口腻多痰,小腹胀满,带下亦多,质粘稠如痰,舌质略暗,舌苔白腻或黄腻,脉沉滑。 疏肝解郁,行气散结,化痰消积。 桂枝茯苓丸合香棱丸加减。 桂枝9g,茯苓20g,赤芍、丹皮、桃仁、木香、广郁金、三棱、莪术、制苍术各10g,山甲片15g,海藻12g,青陈皮、制半夏各6g,小茴香3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若胸闷烦躁,情志忧郁,善太息者,加合欢皮10g,娑罗子9g,荆芥6g,佛手片5g;若脾胃不和,纳食欠佳,腹

乙肝治疗

1.治疗原则慢性乙肝的治疗:三分药治,七分调理;需有战胜病魔的信心及意志,精神愉快,生活规律,合理饮食,不宜过度营养引起肥胖;除黄疸或转氨酶显著升高需要卧床休息外,应适量活动,动静结合。 2.用药原则(1)用药不宜过多过杂 很多药物经过肝脏解毒,用药过多过杂增加肝脏负担,对肝病不利。 (2)根据慢性乙肝病人的具体情况,针对性用药 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明显的病人用抗病毒药物;有免疫功能紊乱的用调整免疫功能的药物;有肝细胞损伤的用保护肝细胞的药物;有肝脏微循环障碍的用活跃微循环的药物。中医在我国历史悠久,其精髓在

风湿病引发恶寒发热

恶寒发热时风湿病发热的主要类型,常见于该病的起初、急性期、活动期及发展期,有外感内伤之分。由于受“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的影响,很多人见之一味按外感表证论治,致使屡犯实实虚虚之诚。 风湿病恶寒发热,可由风湿病自身引起,也可由风湿病合并其他发热性疾病引起,既然以恶寒发热为主症,其辩证除符合风湿病的规律外,还应符合自身规律。 前人对恶寒发热的辩证积累了丰富经验。《伤寒论》称之“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诸病源候论》载伤寒病、时气病、热病、温病及疫疠,也论之为外感表证。直至唐宋,仍沿上论。金元时期,李东

卵巢囊肿中医辩证论治 痰瘀互结

下腹包块时有疼痛,按之柔软,脘腹痞闷,时欲呕恶,带下量多,色白质粘稠,经行衍期,甚或闭而不行,舌淡胖,苔白腻,脉弦滑。 理气化痰,破瘀散结。 开郁二陈汤合大黄甘遂汤加减。 制半夏、苍术、陈皮、青皮各6g,木香9g,茯苓15g,香附12g,川芎、莪术、槟榔各10g,大黄3g,土鳖虫、甘遂各5g,生姜3片。 若脾胃虚弱,纳差神疲,大便稀溏,日行2次以上者,可去大黄、槟榔,加炒白术、党参各15g,砂仁(后下)5g,扁豆、焦建曲10g,以健脾益气;如痰湿明显,加浙贝母、瞿麦各10g,以化痰利水;若阴虚内热,大便偏

怎样调理湿热体质

湿热下注意的治疗方法,应以清热利湿为主,中医是讲求阴阳平衡的,只要能正确的治疗,只要辩证在哪脏在哪个腑,正确的处方用药,调整阴阳后慢慢就会好转起来的,建议到找中医生进行辩证论治。 饮食忌辛辣酒水等刺激性,热毒性食物;宜清淡为主。 [治法] 清热解毒,除湿止带. 艾灸疗法治疗湿热体质 选取带脉、三阴交、足三里。湿热下注者加行间、太冲、丰隆,脾肾亏虚者加脾俞、肾俞,关元、中极。 选用精艾条悬灸或随身灸每次选用3~4个穴位,每穴每次灸治10分钟,每日灸治1次,15次为1个疗程。

五味子能治失眠吗

具有辅助治疗失眠的左右。 虽然说五味子属于一种中药材,但是五味子单方面并没有治疗失眠的效果,但中药治病讲究辨证论治,五味子可跟其他药一起合用来治疗失眠,比如说酸枣仁、远志、茯神、首乌藤等等。 但具体怎么进行配伍,中医会根据病人的具体的情况、辩证分析的结果、舌苔的脉象来综合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