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医教你用简单热敷治病强身

中医教你用简单热敷治病强身

热敷善治寒性病症

中医认为,“温则通,通则不痛”。人们很早就发现,将热的物体敷在疼痛部位可消除和缓解疼痛。全毅红介绍,热敷尤其适宜治疗各种寒性病症。

关节疼痛

关节疼痛主要是由于受凉或者血瘀,经脉闭阻不通所致,采用热敷,可以起到祛寒通络止痛的功效。将粗盐放入锅中炒热,直到烫手即可。把炒热的粗盐用布包起来。然后把粗盐热敷包放在疼痛、畏寒的关节上,每次热敷15~20分钟左右。热敷时垫一条毛巾,以防烫伤。

空调病

三伏天吹空调时间过久或温度过低,人体容易出现鼻塞、头痛、打喷嚏、四肢肌肉关节疼痛等症状。对于这些症状,都可以用热敷疗法来缓解。首选热敷神阙穴(即肚脐),祛风散寒,温中健脾。如果头痛、头晕可以敷太阳穴、风门穴(第2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横指)、列缺穴(左右两手虎口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正中上方,食指尖所指的凹陷处),可起到祛风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如果出现鼻塞、打喷嚏,可以热敷大椎、命门穴(位于后腰与肚脐眼相对的位置),待额头微微出汗即可。

风寒感冒

热敷大椎穴有利于祛除体内寒气,解表发汗,以达到治疗风寒感冒的目的。大椎穴位于颈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属于督脉穴位。督脉统领一身的阳气,为阳脉之海。热敷时以感觉微微发烫为宜,最好是晚上睡觉前进行,一般热敷20分钟左右。对于感冒伴有咳嗽者,可加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横指)、定喘(大椎穴左右旁开半横指)等穴位。热敷后要注意保暖,以免寒气入侵。

拉肚子

对于受凉引起的腹痛、腹泻,可采用热敷神阙穴的简单疗法。将热盐包敷在神阙穴上,还可以同时热敷关元穴(脐下四横指处),具有除湿祛寒,温补脾肾的功效。

落枕

落枕所致的颈部疼痛、转动不灵活,可以用醋热敷大椎穴和颈部疼痛处。落枕是风寒之邪侵袭,经络闭阻不通,或者扭伤及气滞血瘀所造成的,用醋热敷可起到疏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取适量食醋,加热到不烫手为宜,然后用纱布浸蘸热醋敷于患处,同时慢慢活动颈部,每次大约30分钟,每日2~3次。

痛经

寒凝血瘀和气滞血瘀型痛经可用中药热敷来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用吴茱萸药液热敷小腹,起到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目的。气滞血瘀型痛经取云南白药用酒调糊,用棉纱布包好,再用热水袋包裹热敷在小腹,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左右,连敷3~5天,起到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

热敷的其它作用

缓解眼睛疲劳

热敷可促进眼周的血液循环,减轻眼睛疲劳,能部分缓解眼睛不适的症状。

改善头晕

在后脑勺热敷,每次数分钟,这样可刺激后脑勺的穴位,可改善部分患者的头晕症状。轻微落枕可用热敷处理,并配以颈部活动。头部慢慢向前弯,轻轻向前后左右侧转动。

缓解慢性腰椎疼痛

热敷可缓解腰椎疼痛的局部症状,如病情严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缓解臀部疼痛

臀部肌肉僵硬伴有轻微的钝痛、酸胀痛,可平躺热敷疼痛部位,可缓解症状。

头痛按摩哪个穴位 头部按摩

经常对头部重要的穴位进行按摩,能够提神醒脑,还能改善头部血液循环,从而改善大脑疲劳、紧张、焦虑感,还能提高记忆力等等一系列作用。特别是患有头痛的患者,更是不能只依靠药物止疼,中医教你按摩头部穴位,健康告别头痛。

中医养生教你简单耳穴按压

1.上下按摩耳轮,并向外拉

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按压和揉捏,使之发热发烫,然后再向外拉耳朵15~20次。耳轮处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部位的反射区。

2.下拉耳垂法

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耳垂处的穴位主要对应头、额、眼、舌、牙、面颊等处。

3.按压耳窝

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部位有心、肺、气管、三焦等穴,按压至此处明显的发热、发烫。然后再按压上边凹陷处,同样来回摩擦按压至感觉发热、发烫为止。此处主要有脾、胃、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部位的反射区。

4.推上下耳根

中指放耳前,食指放耳后,沿着下耳根向上耳根推,要用劲推40~50次左石,推后不但耳部发热,面部、头部都会有明显的发热感觉,这对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病都有非常好的疗效,而且还有明显的美容效果,爱美的女士们不妨试试看。一套操做下来,最多10分钟的时间,你的面部血液循环就会明显改善,同时也促进了面部代谢产物的排出。坚持做2个月,你的面部就会富有光泽、弹性十足。

中医教你手部点穴治病

手部点穴不但可自治,也可他治。有很多问题可以发现并进行调理。如颈椎病、肩周不适、头痛、耳鸣、失眠、腹泻、疲劳综合征、中风后遗症等。通过点穴,开始时那些酸、胀、痛、麻、热、沉、寒、凉等反应会逐渐减轻,病情也随之逐渐缓解或康复,即通过点穴经脉疏通,令其“行气、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提高人体正气,和谐脏腑,平衡阴阳,提高机体免疫能力。

手部点穴宜在饭后一小时。急性重症性、传染性、高烧性、出血性疾病或必需手术者不宜进行。女性例假、怀孕期和产假期不宜。点穴时,指甲要修短、洗净,保持卫生,主要用拇指端偏峰对相关穴位点压,同样会有如同针灸一样酸,胀、痛、麻、热、沉、寒、凉、辐射等“得气”感。手法上宜先轻后重,再轻揉,循序渐进,逐渐达到力中肯綮,要有一定渗透力。点压频率约同呼吸次数,每穴位点压5分钟左右,一只手做完后再换另一只手,时间掌握在一小时左右。做完后,周身温热微汗,口渴,喝杯白开水。

中医教你姜水治病

1、偏头痛:

当偏头痛发作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手,大约浸泡15分钟左右,痛感就会减轻,甚至消失。

2、醉酒:

用热姜水代茶饮用,可加速血液流通,消化体内酒精。还可在热姜水里加适量蜜糖,可缓解或消除酒醉。

3、面部暗疮:

用热姜水清洗面部,每天早、晚各1次,持续约60天左右,暗疮就会减轻消失。此法对雀斑及干燥性皮肤等亦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4、腰肩疼痛:

先在热姜水里加少许盐和醋,然后用毛巾浸水拧干,敷于患处,反复数次。此法能使肌肉由张变弛、舒筋活血,可大大缓解疼痛。

5、蛲虫病:

每天睡眠前,先用热姜水清洗肛门周围,然后再饮用热姜水1至2杯,持续10天左右即可治愈。

6、脚臭:

将脚浸于热姜水中,浸泡时加点盐和醋,浸泡15分钟左右,抹干,加点爽身粉,臭味便可消除。

7、高血压:

血压升高时,可用热姜水浸泡双脚15分钟左右。热姜水浸泡双脚,可反射性引起血管扩张,使血压随之下降。

8、感冒头痛:

将双脚浸于热姜水中,水以能浸到踝骨为宜。浸泡时可在热姜水中加点盐、醋,并不断添加热水,浸泡至脚面发红为止。此法对风寒感冒、头痛、咳嗽治疗效果显著。

9、口腔溃疡:

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2至3次,一般6至9次溃疡面即可收敛。

10、牙周炎:

先用热姜水代茶漱口,每日早、晚各1次。如果喉咙痛痒,可用热姜水加少许食盐代茶饮用,每日2至3次。

11、龋齿:

每日早、晚坚持用热姜水漱口1次,并每日代茶饮用数次。此法对保护牙齿、预防和治疗龋齿颇为有效。

12、头皮屑:

先用生姜轻轻擦洗头发,然后再用热姜水清洗头发,可有效防治头皮屑。此外,经常用热姜水洗头,对秃头亦有一定治疗效果。

中医教你如何简单泡脚

(1)全息原理:在人体的双足都客观存在着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相对应的区域,即反射区。通过刺激这些反射区就能调节人体各脏腑器官的生理功能,从而达到治疗疾病和自我保健的目的。

双足有62个基本反射区,像人体的一个缩影,它时时刻刻关注着人体各部的健康情况。经常性地通过中草药足浴来刺激反射区,能提高药物的吸收,加快药物的输布,在反射区刺激感应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下,促使全身血液的通畅、调节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改善脏腑器官的病理变化,提高肌体的免疫力。

(2)经络原理:早在几千年前的《黄帝内经》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所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既足部是三条阴经的起点,三条阳经的终点,足部六条经脉的井、荥、俞、原等穴位均位于足部。

在这些经脉上双足部共有66个穴位,这些穴位对各种刺激都非常敏感,穴位又与全身各脏腑器官密切相连,通过中草药足浴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温煦脏腑的作用,从而达到内病外治,上病下治的效果。

中医教你巧治风热感冒

1、热水泡脚

每晚用较热的水泡脚15分钟,要注意泡脚时水量要没过脚面,泡后双脚要发红,才可预防感冒。

2、生吃大葱

生吃大葱时,可将油烧热浇在切细的葱丝上,再与其它菜凉拌吃。

3、盐水漱口

每日早晚、餐后用淡盐水漱口,以清除口腔病菌。在流感流行的时候更应注意盐水漱口,此时,仰头含漱使盐水充分冲洗咽部效果更佳。

4、冷水浴面

每天洗脸时要用冷水。同时用手掬一捧水洗鼻孔,即用鼻孔轻轻吸入少许水(注意勿吸入过深以免呛着)再擤出,反复多次。

5、按摩鼻沟

两手对搓,掌心热后按摩迎香穴(位于鼻沟内、横平鼻外缘中点)十余次,可以预防感冒及在感冒后减轻鼻塞症状。

6、鼻子插葱

感冒后鼻子不通气怎么办呢?睡觉时在两个鼻孔内各塞进一鲜葱条,3小时后取出,通常一次可愈。倘若不行,可于次日再塞一次。

中医教你看舌治病

1、舌头振颤

对着镜子吐舌头,如果舌头微微颤动,很可能是精神紧张、体力衰退的征兆。

建议:尽快调整作息时间,合理饮食,否则很快会面临神经衰弱的危险!

2、舌头发紫

当血液中含有大量废物、体内水分供应不足时,缺氧血和含氧血就会混在一起,使得血管变成紫色。如果除了舌头发紫,还感觉肩膀僵硬和腰痛,说明体内的毒素已经沉积了不少!

建议:坚持一周清淡饮食,保持规律、轻度的有氧运动,毒素很快就能排出。

3、舌苔太厚

舌苔就像豆腐渣一样很容易被刮去,可能是肠胃功能不良或饮食过量造成的。

建议:最好去消化科,让医生帮你降降胃火。

4、舌苔太薄

舌苔不明不白脱落,舌头表面颜色斑驳不均,医学上将这称为“地图舌”。过敏体质的人最易出现这种情况,尤其在春、秋两季比较常见。“地图舌”的出现预示你的抵抗力正在下降。

建议:在这段时间内远离花粉、海鲜、小昆虫等过敏源。

中医教你如何

挤痘痘会有三大害:

1、疤痕:由于炎症型面疱的毛囊壁易破裂,毛囊内细菌感染致真皮引起炎症,炎症消退后,因真皮组织修复能力较差,就形成了疤痕。

2、凹洞:多出现于慢性炎症型,真皮组织遭到严重破坏,皮肤修护后而形成凹洞。

3、色素沉着:大多数患者治疗后均有轻重不一的色素沉着,消退的时间有长有短,甚至也有持久不退的。

中医向来都是以调理为重,针对痘痘的根源,进行长期而长效的调理。这些调理包括使用中药、改善饮食习惯、通过按摩身体来改善身体自身条件等。

中医教你如何“战痘”--1、马齿苋草汁敷脸

作用:马齿苋这种中医用于治疗湿疹皮炎具有收湿止痒、清热消肿的作用。特别对于一些脓疮、痘痘等化脓性皮肤病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方法:马齿苋草(在中药行可以买到)捣碎榨成汁直接涂在患部,或加上蜂蜜调水当面膜使用,等待约20分钟后,以清水彻底洁面即可,瞬间能清凉肌肤。

中医教你如何“战痘”--2、天然芦荟敷脸

作用:芦荟在中药美容中一直占据重要地位。中华本草纲目就有记载芦荟有抗菌、修复组织损伤,以及保护皮肤作用等作用。因为芦荟里面含有缓激肽酶、芦荟多糖等绝佳的消炎抗菌成分,能有效抑制痘痘、粉刺的成长,还能提高皮肤的抵抗力。

方法:用天然的芦荟捣碎或者榨汁,在晚上洁面后,将其敷在脸上20分钟后取下,并洗干净脸部,脸上红红的痘痘就会明显地暗掉,消炎效果非常好。

中医教你如何“战痘”--3、新鲜土豆片敷脸

作用:在中医食谱中土豆是性平、微凉的植物,有美容抗衰老、解毒消炎、活血消肿的功效。土豆属于碱性的食物可以吸收皮肤分泌过多的油分,防止痘痘的产生,同时去痘印、祛斑止痒功效更佳。

方法:将新鲜的土豆洗去皮,切片,越薄越好,这样它就能贴紧肌肤。洁面后,把土豆片敷在长痘痘的地方,10~15分钟后取下即可,多次使用之后,你就会发现痘印明显地变淡了。

小编推荐的中医教你如何“战痘”是否有效呢?不防赶快试一试吧。

相关推荐

中医治疗尿道炎简简单单的几招

1、脾肾亏虚型:主要症状为小便淋漓不尽,遇劳即发,或尿道口有白浊之物,女性白带量多,腰膝酸软,大便溏薄,舌质淡,脉软。这是由于久病失治误治,伤及脾肾。治疗宜健脾补肾,利湿化浊。常用方yao为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党参10g 黄芪30g 白术10g 茯苓30g 山yao30g 山茱萸10g 熟地10g 泽泻10g 丹皮10g 牛膝10g 忍冬藤30g。本方党参、黄芪、白术、茯苓、山yao均有健脾利湿的作用;山茱萸、熟地补肾;泽泻、丹皮、牛膝、忍冬藤利湿、活血、解毒。具体的中医治疗方法需咨询正规男科医院专

立秋养生有什么误区 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中医食疗凉血

血热吃什么 中医食疗凉血。夏季天气炎热,人体的代谢功能活动旺盛,血热的人也多了起来。如何让的血冷下来呢?中医用食疗来凉血。中医认为,血热并不是血液温度升高,而是热入营血,使人体的血液功能出现了异常,如血热会导致热邪迫血妄行,出现出血的症状。 血热会导致人体发燥,火气大,使人发热,皮肤潮红、爱出油,容易长痤疮,皮肤斑块、出血;患者易留鼻血,爱发脾气,手心、脚心都感觉发热,晚上多梦。 “血热”虽然跟遗传有一定关系,但多数是后天因素形成的。 身体强健,体内阳气旺盛,饮食上又偏爱吃辛辣刺激、油腻等助长阳

秋天养生应该注意什么 忌多多益善

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认为“多吃补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是不科学的。如过量服用参茸类补品,可引起腹胀,不思饮食;过服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和腹泻。

粗盐热敷治病的原理和好处

一、 粗盐热敷治病的原理和好处: 活血化淤,加速血液循环,加强局部抵抗力,而热敷的作用主要是使局部皮肤温度升高,肌肉放松,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局部以至全身的血液循环皆可因此而得到改善。而且还有研究表明,温热刺激能够活跃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能力,促进机体各种物质的新陈代谢,对各种炎症反应皆有良好疗效。而且还可以促进肠道蠕动,促进炎症吸收,加快血液循环,缓解组织粘连,改善局部营养。 理疗效果:盐袋热敷于身体的腰部、膝部、肩部,腹部等部位,均能起到保健理疗作用。热盐的保温性、渗透性强,不仅能将热温渗透体内,同时还能

简单妙招轻松治头痛

多按摩。按摩后,头痛会略有缓解,之后也应该坚持。研究发现,偏头痛患者接受6周按摩后,疾病发作频率明显减少,睡眠质量明显提高。按摩时,双手食指弯曲成钩状,双手同时顺时针旋转按揉太阳穴。另外,按摩脖颈、后背、头部或肩膀同样也有效果。 常舒展。舒展疗法可以放松头部紧张的肌肉,进而缓解头部疼痛,每个舒展动作做2次,每次20分钟。具体动作: 1、颈部舒展:下巴依次向前、向上、向左和向右伸展。 2、耸肩:耸起肩膀,双肩向前运动,再交替耸肩向后运动。每个拉伸动作持续5秒,放松5秒,重复3—5次。 热敷颈部。热敷或冷敷治

简单四招看出妇科病

出血 指各种不正常的阴道出血、月经周期紊乱、月经过多,月经过少或闭经。绝经后出血是“危险的警报”。不论血量多少,哪怕是一点点;不论持续时间多久,哪怕只是一天;不论次数多少,哪怕只有一次,都要检查,以探究、明确其来源和原因!因此,也可以说,正常、规律的月经是妇女健康的一个标志。 白带 所谓白带是指妇女的阴道分泌物,白色适量,稀薄或略带黏液。这种分泌物“量”的不正常,包括数量过多,或过少干涩。“质”的不正常,包括泡沫状、鱼腥味,常有阴道炎、阴道病;奶酪状是念珠菌(以前通称霉菌)感染的特征;水样白带要追究输卵管

白牛肝菌的食疗价值

1. 增强免疫力:牛肝菌是珍稀菌类,香味独特、营养丰富,有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功能 2. 抗菌抗癌:其水提物对小白鼠肉瘤S-180的生长有阻抑作用,对肉瘤S-180的抑制率为100%,对艾氏腹水癌的抑制率为90%,同时还有抗流感病毒、防治感冒的作用,是我国远销欧美的著名食用菌 3.强筋:牛肝菌具有祛风散寒、舒筋活络的功效 4.补血益气:中医认为对贫血、体虚、头晕、耳鸣有功效

中医简单方法强健脾胃功能

多动脚趾可健胃 从经络看,胃经经过脚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间,管脾胃的内庭穴也在脚趾的部位。一般来说,胃肠功能强的人,站立时脚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胃肠功能较弱的人,不妨经常锻炼脚趾。方法有: 脚趾抓地 站立或坐姿,将双脚放平,紧贴地面,与肩同宽,脚趾可练习抓地、放松相结合的方式,对经络形成松紧交替刺激。 脚趾取物 还可以每天抽一点时间,练习用二趾和三趾夹东西,或在坐、卧时有意识地活动脚趾,持之以恒,胃肠功能就会逐渐增强。 扳脚趾 反复将脚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时配合按摩第二、三脚趾趾缝间。 按摩脚趾 消化不良

牛肝菌的营养价值 强身健体

牛肝菌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有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功能,特别对糖尿病有很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