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膝阳关的作用功能主治 膝阳关穴位解剖

膝阳关的作用功能主治 膝阳关穴位解剖

在髂胫束后方,股二头肌腱前方,有膝上外侧动,静脉;布有股外侧皮神经末支。

膝盖疼如何按摩呢

膝关节是人身体较大而复杂的屈曲关节,对于缓解膝关节痛,如果能够掌握一些穴位疗法,效果也不错。中医认为:痛则经络受阻、气血凝滞,所以从根本上治疗膝关节疼痛应遵循活血化淤、消肿止痛的原则,可以选择这样几个穴位:犊鼻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和膝阳关穴。

犊鼻穴属足阳明胃经穴位,又名外膝眼穴。该穴具有通经活络,疏风散寒,理气消肿止痛的作用,在临床治疗膝盖疼痛方面应用十分广泛,主治膝痛腿麻、屈伸不利等症。犊鼻穴位于膝部,当我们把腿屈曲时,可以看到在膝关节外侧有一块高出皮肤的小骨头,即是该穴。按摩时取坐位,用你的拇指端点按该穴1~3分钟。接着,以相同手法点按足三里穴。需要注意的是,按摩犊鼻穴的时候手法要轻一些,按摩范围不可扩大。不然,因其下缘的骨头较高,如果按摩的范围稍大或者按摩手法过重,容易损伤皮肤。

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膝阳关穴属足少阳胆经,在阳陵泉穴上三寸,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中。我们可以采用大拇指或中指定点按压的方法按摩,每穴1~3分钟。

这几个穴位搭配起来使用,有舒筋活血、消肿止痛、滑利关节的作用

孕妇坐月子时如发生膝关节疼痛,建议用纱布、姜粉、棉花做一个护膝。做法是:铺一层纱布,然后在纱布上铺一层棉花,再均匀地撒上姜粉,在姜粉上再铺上一层棉花,棉花上铺一层纱布,最后用线缝成一个护膝,可做上系的带子,每天戴着护膝。戴上一段时间后,可打开再铺一层姜粉,继续戴,要定期加姜粉。此法的疗效慢些,但效果很好,一直戴到不再疼痛为止。

来月经可以敲胆经吗 敲胆经具体是敲哪里

胆经在下肢的巡行路线是沿股、下肢外侧中线下行至小趾、次趾之间。有个很容易找到的标志,就是沿着裤子中间的那条线至膝盖侧面处,主要是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四个穴位。

1、环跳穴:环跳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经穴,穴近髋关节。故又称髋骨、环谷、髀厌、髀枢、枢中、枢合中。穴名之意的“环”为圆形、环曲;“跳”,跳跃;穴在臀部。主下肢动作,指下肢屈膝屈髋环曲跳跃时。足跟可触及此穴,故名。同时经此穴治疗可使下肢疾病好转,做环曲跳跃运动。

2、风市穴:风市穴为足少阳胆经的腧穴,位于下肢的大腿外侧部。常主治下肢风痹、中风、半身不遂、麻木不仁等病,为治疗风邪的要穴。在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水平线上7寸。或简便定位法:直立,手下垂于体侧,中指尖所到处即是。

3、中渎穴:中医针灸穴位之一,隶属足少阳胆经。在大腿外侧,当风市下2寸,或腘横纹上5寸,股外肌与股二头肌之间。

4、膝阳关穴:膝阳关。膝,指本穴所在为膝部。阳,阳气也。关,关卡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由此向下飞落。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正坐屈膝时,在膝盖外侧有一个凹陷点,就是膝阳关穴(即: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膝盖受凉致疼痛的艾灸疗法

艾灸疗法是点燃艾草制成的艾炷,在身体需要施治的穴位上熏灸,使艾叶的药气和火力温度透达肌骨经脉,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这样看来,艾灸疗法取材很简单,治疗起来也很方便,但它的功效却不简单。古之医家说“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有温阳补气、舒经通络、化淤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主要取足三阳经穴位为主。临床可用温和灸法,即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穴处熏灼(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感觉或皮肤红晕即可,一般灸约15~30分钟,每日1次,14天1疗程。

中医认为本病的病变部位在膝部的经脉和经筋。局部感受风寒之邪,遂致气血阻滞而成。根据“穴位所在,主治所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近取及循经取患部穴位。《名医别录》记载:“艾叶,味苦,微温,熟热,纯阳之性,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暖子宫……以之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艾灸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本法简单方便,患者在家可自行操作,值得推广。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艾灸疗法

配穴方法

主穴

阿是穴、肾俞、膝眼。

配穴

膝阳关、梁丘、鹤顶。

施灸方案

(1)手持悬灸灸法

手持陈年纯艾条施灸。

A.单点温灸阿是穴、膝眼、膝阳关。

B.双点温灸肾俞穴。每处穴位依次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2)纯铜温灸罐温灸法

用温灸罐艾灸膝阳关、梁丘、鹤顶、膝眼穴。

(3)传统灸盒温灸法

用传统膝部灸盒艾灸膝盖部重要腧穴内外膝眼、膝阳关。

膝阳关的位置与作用

膝阳关穴的位置:正坐屈膝时,在膝盖外侧有一个凹陷点,就是膝阳关穴。(即:在膝外侧,当股骨外上髁上方的凹陷处)。

1、缓解治疗膝膑肿痛,腘筋挛急,小腿麻木等病症。

2、按摩膝阳关穴的功效:利关节、祛风湿、止痛。

膝关节扭伤能按摩吗? 点膝阳关穴

患者仰卧位,按摩者用拇指或食指,中指点按膝阳关穴,手法以轻柔和缓,一般操作2-3分钟。

吹空调后小腿突然酸痛怎么办 第五步:艾灸缓解

主要取足三阳经穴位为主,灸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用温和灸法,即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穴处熏灼(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感觉或皮肤红晕即可,一般灸约15~30分钟,每日1次,10天1疗程。

中医认为吹空调腿部疼痛是局部感受风寒之邪,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艾灸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膝阳关的作用功能主治 膝阳关的功能主治

功能:祛风除湿,疏通经络,滑利关节。

主治疾病:1.风寒湿痹阻滞膝髌肿痛,屈伸不利,腘筋挛急,小腿麻木,鹤膝风,脚气诸症。

2.胆经郁热,横逆犯胃之呕吐,多涎诸症。

退行性膝关节炎艾灸方法

退行性膝关节炎的艾灸方法介绍

(1)手持悬灸灸法:手持陈年纯艾条施灸

A.单点温灸阿是穴、膝眼、膝阳关;

B.双点温灸肾俞穴。每处穴位依次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2)纯铜温灸罐温灸法:用温灸罐艾灸膝阳关、梁丘、鹤顶、膝眼穴。

(3)传统灸盒温灸法:用传统膝部灸盒艾灸膝盖部重要腧穴内外膝眼,膝阳关。

【适合人群】:适合膝关节不适、疼痛。骨性关节炎者。

【注意事项】:注意膝盖部的保暖,不宜扭伤或过度劳累。

膝盖吹空调受寒怎么办 艾灸

主要取足三阳经穴位为主,灸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用温和灸法,即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穴处熏灼(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灸至病人有温热舒适感觉或皮肤红晕即可,一般灸约15~30分钟,每日1次,10天1疗程。

中医认为吹空调膝盖受寒是局部感受风寒之邪,遂致气血阻滞而成。艾灸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具有祛风散寒,温经通络,调和气血的功效。

膝阳关是什么意思 膝阳关的配伍疗法

1、膝阳关穴配环跳穴、承筋穴:治胫痹不仁;

2、膝阳关穴配血海穴、膝关穴、犊鼻穴、丰隆穴、曲池穴、合谷穴:治膝关节炎。

膝阳关的准确位置 膝阳关的作用

膝阳关属足少阳胆经,位于膝关节外侧凹陷中,是膝关节气血下行的必经之地,以治胆经循经病为主。经常按摩膝阳关对缓解膝关节疼痛有很好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外邪侵袭经络,滞留关节或经脉肌肉失养所致的膝髌肿痛,腘筋挛急,麻木。

退行性膝关节炎艾灸方法

(1)手持悬灸灸法:手持陈年纯艾条施灸

A.单点温灸阿是穴、膝眼、膝阳关;

B.双点温灸肾俞穴。每处穴位依次进行回旋、雀啄、往返、温和灸四步法施灸操作:先行回旋灸2分钟温热局部气血,继以雀啄灸1分钟加强敏化,循经往返灸2分钟激发经气,再施以温和灸发动感传、开通经络。

(2)纯铜温灸罐温灸法:用温灸罐艾灸膝阳关、梁丘、鹤顶、膝眼穴。

(3)传统灸盒温灸法:用传统膝部灸盒艾灸膝盖部重要腧穴内外膝眼,膝阳关。

【适合人群】:适合膝关节不适、疼痛。骨性关节炎者。

【注意事项】:注意膝盖部的保暖,不宜扭伤或过度劳累。

相关推荐

如何去掉膝盖里的湿气

1、热敷 热敷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轻膝部不适,缓解膝部疼痛和肌肉痉挛,减轻肿胀。热敷以湿敷为好,如热气浴、温泉浴、矿泉浴、漩涡浴。也可用热毛巾湿敷,但注意如果关节有红肿时应停热疗。高血压、心脏病者慎用,调节温度避免烫伤,软组织急性期禁止热敷。 2、艾灸 取穴:主要取足三阳经穴位为主,灸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 艾灸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或坐位,用温和灸法,即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在血海、梁丘、犊鼻、膝眼、足三里、膝阳关、阳陵泉、阿是穴穴处熏灼(一般距皮肤约3厘米),灸至病人有温热舒

腰阳关针刺注意事项 针刺腰阳关穴位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弓间韧带。浅层主要布有第4腰神经后支的内侧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有棘突间的椎外(后)静脉丛,第4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和第4腰动,静脉韵背侧支。

中都是什么意思 中都的配伍疗法

1、中都穴配血海穴、三阴交穴:治月经过多和崩漏、产后恶露不绝; 2、中都穴配合谷穴、次髎穴、三阴交穴:治痛经; 3、中都穴配足三里穴、梁丘穴:治肝木乘土之腹胀、泄泻; 4、中都穴配太冲穴:治疝气; 5、中都穴配脾俞穴、阴陵泉穴治白带症; 6、中都穴配三阴交穴、阴陵泉穴、膝阳关穴、膝关穴、伏兔穴、箕门穴:治下肢痿痹瘫痛。

坐骨神经痛的艾灸方法 坐骨神经痛艾灸方法

主要症状:肢体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遇阴雨寒冷天气加重,喜暖畏寒,身重舌苔薄白,脉紧弦。 艾灸疗法:患者取俯卧或侧卧位,轮流选取患侧阴陵泉,肾俞,志室,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上髎,次髎,秩边,环跳,承扶,阿是,殷门,风市,膝阳关,委中,阳陵泉,承山,飞扬,悬钟,昆仑穴等穴位施灸。 功效:祛风通络,散寒除湿。

跑步后小腿酸疼怎么办 按压4穴位减缓双腿酸痛

另外,跑后也要充分收操。快速代谢乳酸、放松深层肌肉的方法如下,可藉由双手按摩大腿外侧的风市(两手垂放指尖处)、梁丘(膝盖上三指处)、膝阳关(膝盖上方凹陷处)、阳陵泉(膝盖下方凹陷三指处)等穴位,每个穴位建议按压3分钟,达到减缓双腿酸痛、预防足底筋膜炎的功效。

膝关的准确位置图和作用 膝关穴穴位解剖

在胫骨内上髁后下方,腓肠肌内侧头的上部;深层有胫后动脉;布有绯肠内侧皮神经,深层为胫神经。

阳陵泉在什么经络上

阳陵泉穴,经穴名。出《灵枢。本输》。属足少阳胆经。合(土)穴。八会穴之筋会。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筋之会穴。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 1.“阳陵泉穴”:“阳”,阳气也。“陵”,土堆也。“泉”,源源不断也。该穴名意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大量气化。本穴物质为膝阳关穴飞落下传的经水及胆经膝下部经脉上行而至的阳热之气,二气交会后,随胆经上扬的脾土尘埃吸湿后沉降于地,胆经上部经脉落下的经水亦

曲泉针刺深度 针刺曲泉注意事项

1、本穴忌粗针重刺,本穴深部有大静脉,不可用粗针乱刺重捣,以防损伤血管。 2、透刺膝阳关时,进针宜缓,以防损伤血管,肌腱。

阳陵泉的功能作用 阳陵泉的穴位解析

阳,阳气;陵,土堆;泉,源源不断。“阳陵泉”是指胆经的地部经水在此穴为大量气化。膝阳关穴飞落下传的经水和胆经膝下部经脉上行至的阳热之气交会后,随胆经上扬的脾土尘埃吸湿沉降于地,胆经上部经脉落下的经水也渗入脾土中,脾土固化于穴周,脾土中的水湿大量气化,如同脾土尘埃的堆积之场和脾气的生发之地,所以名“阳陵泉”,又名“筋会穴”,“阳陵穴”。

睡前排毒的各种方法 睡前敲胆经

按摩敲打胆经,可以舒经通络、活血排毒,血液循环快了,身体就会有足够的能量来排毒。 胆经在下肢的巡行路线是沿股、下肢外侧中线下行至小趾、次趾之间。有个很容易找到的标志,就是沿着裤子中间的那条线至膝盖侧面,主要是环跳、风市、中渎、膝阳关四个穴位。 太晚睡的话(晚上11点之后)就别敲了。因为肝胆是表里脏腑,晚上11点后敲胆经容易造成肝脏上火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