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门的针刺方法 命门常用配伍疗法
命门的针刺方法 命门常用配伍疗法
1.配肾俞,气海,中极,太溪,针刺补法,可灸,温补肾阳,化气行水,治疗肾阳亏虚,水湿不化之遗尿,尿频,癃闭,小便不利,水肿等。
2.配肾俞,脾俞,天枢,足三里,针刺补法,可灸,温肾健脾,治疗脾肾阳虚之泄泻,痢疾。
3.配肾俞,志室,气海,三阴交,针刺补法,补益肾气,固涩精关,治疗肾虚遗精。
4.配俞阴陵泉,太溪,针刺补法,温肾培元,固本止带,治疗肾虚带下。
5.配合谷,间使,中极,三阴交,针刺泻法,益气行血,通经止痛,治疗气滞血瘀之月经不调,痛经,崩漏等。
6.配肾俞,百会,足三里,针刺补法,补益心神,治疗肾虚髓海不充之头晕,神经衰弱。
7.配肾俞,腰阳关,委中,太溪,针刺补法,补肾壮腰,治疗肾虚腰痛。
8.配脊中,身柱,大椎,后溪,委中,针刺平补平泻法,通经止痛,治疗经气不利之脊强痛。
命门怎么针刺方法正确
命门的针刺方法
取穴法:俯卧,背正中线,第2,3腰椎棘突间,后正中线上与脐相对处取穴。
进针方向:从背侧面向腹侧面直刺与背侧面成90°。
深度:针0.5-1.0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胀。如捣针时则放射至左右侧。
针刺命门的作用主治
命门为督脉经穴,乃本经脉气所发,系五脏六腑之本,穴在第十四椎(第二腰椎)下凹陷处,正当两肾俞之中间,当肾间动气处,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该穴有培元补肾,止带止泻,舒筋活血,强健腰膝,疏调经气作用,多用太于治疗脊强,腰痛,带下,遗精,泄泻,子宫内膜炎等症。
针刺命门 危害
针刺命门过深时,针尖阻力突然消失,下肢有强烈触电感,即刺入蛛网膜下腔,再进针可先后穿过硬脊膜,蛛网膜,而进入蛛网膜下腔,若刺及蛛网膜下腔的马尾后,可出现下肢的强烈触电感,针刺过深的话,容易损伤脊髓,发生蜷曲不能伸的佝偻之证。
命门的针刺方法
取穴法:俯卧,背正中线,第2,3腰椎棘突间,后正中线上与脐相对处取穴。
进针方向:从背侧面向腹侧面直刺与背侧面成90°。
深度:针0.5-1.0寸,留针20分钟;艾炷灸3-7壮,或温和灸10-20分钟。
感觉及放射方向:酸胀。如捣针时则放射至左右侧。
针刺命门 针刺命门的作用主治
命门为督脉经穴,乃本经脉气所发,系五脏六腑之本,穴在第十四椎(第二腰椎)下凹陷处,正当两肾俞之中间,当肾间动气处,为元气之根本,生命之门户。该穴有培元补肾,止带止泻,舒筋活血,强健腰膝,疏调经气作用,多用太于治疗脊强,腰痛,带下,遗精,泄泻,子宫内膜炎等症。
肩井针刺方向 肩井常用配伍疗法
1.配期门,行间,内关,天池,乳根,足三里,针刺平补平泻法,疏肝理气,通络下入,治疗肝气郁结之乳痈,乳汁不下。
2.配合谷,三阴交,太冲,针刺泻法,理气活血,治疗气滞血瘀之滞产。
3.配章门,天井,足临泣,阳陵泉,大迎,针刺平补平泻法,理气行滞,化痰散结,治疗气郁痰凝之瘰疬。
4.配丰隆,劳宫,太冲,水沟,针刺泻法,清热化痰,开窍醒神,治疗痰火扰神之中风。
5.本穴祛风除湿,通络止痛,配风池,风门,阳谷,后溪,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颈项强痛;配秉风,曲垣,天宗,肩贞,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肩背痹痛;配肩髃,肩贞,臂臑,曲池,外关,针刺平补平泻法,治疗手臂疼痛,不能举。
头维针刺方向 头维常用配伍疗法
1.配百会,太阳,率谷,合谷,针刺泻法,清泻胆经,治疗胆经郁热之偏头痛。
2.配风池,角孙,睛明,攒竹,太阳,合谷,针刺泻法,祛风明目,治疗风热外袭之目赤肿痛,迎风流泪,眼睑瞤动等。
耳门针刺方法 耳门常用配伍疗法
1.配风池,翳风,听会,中渚,外关,针刺泻法,疏散少阳风热,治疗少阳风热耳聋,耳鸣等。
2.配足临泣,大椎,外关,翳风,合谷,针刺泻法,清热解毒,治疗热毒聤耳。
3.配风池,颊车,液门,侠溪,合谷,针刺泻法,祛风消肿,治疗风毒颈颌肿痛。
4.配地仓,承浆,颊车, 合谷,太冲,针刺泻法,疏风通络,治疗风邪入络之唇吻强。
5.配丝竹空,颊车,手三里,合谷,针刺泻法,祛风泻火,治疗风火龋齿痛。
6.配足三里,太溪,肾俞,针刺补法,培肾固本,疏经通络,治疗肾虚耳鸣,腰痛等。
命门的定义 命门的配伍疗法
1、配肾俞穴、太溪穴:治遗精、早泄、腰脊酸楚、足膝无力、遗尿、癃闭、水肿、头昏耳鸣等肾阳亏虚之症;
2、配百会穴、筋缩穴、腰阳关穴:治破伤风抽搐;
3、配灸命门、隔盐灸神阙穴:治中风脱症;
4、配关元穴、肾俞穴、神阙穴(艾灸:)治五更泄;
5、补命门、肾俞、三阴交:治肾虚腰痛;
6、泻命门、阿是穴、委中、腰夹脊:治腰扭伤痛和肥大性脊柱炎;
7、配十七椎穴、三阴交穴:治痛经(寒湿凝滞型)(艾灸);
8、配大肠俞穴、膀胱俞穴、阿是穴(灸):治寒湿痹腰痛。
脊中位置疼是怎么回事
脊中穴属督脉,具有温中通督,止痉宁神,健脾利湿之功,常用于治疗腹泻,痢疾,痔疮,脱肛,小儿疳积,癫痫,腰脊强痛,增生性脊柱炎等症。当脾胃虚弱,寒凝中焦导致腹痛,痔疮,脱肛,腹泻之证;或是因肾虚失养,经脉痹阻引起腰脊强痛时,脊中位置就有可能出现疼痛现象,具体情况应咨询医生之后再进行调理治疗。
脊中穴常用配伍
1.配肾俞,命门,天枢,足三里,针刺补法,灸命门,温补脾肾,治疗虚寒 泄泻。
2.配脾俞,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针刺补泻兼施,健脾利湿,治疗脾虚阴黄,腹泻等。
3.配气海,长强,百会,承山,针刺补法,重灸百会,升阳举陷,益气固脱,治疗气虚脱肛,痔疾,便血等症。
4.配肾俞,命门,委中,腰阳关,针刺补法,温补肾阳,强腰壮骨,治疗肾虚腰痛。
5.配水沟,百会,针刺平补平泻法,通调督脉,开窍醒神,治疗痰蒙清窍之癫痫。
针刺哑门注意事项 哑门常用配伍疗法
1.配关冲,中冲,廉泉,承浆,百会,针刺泻法,关冲,中冲点刺出血,熄风化痰,开窍利音,治疗风痰阻络之中风舌强不语。
2.配廉泉,天鼎,外关,丘墟,内庭,针刺泻法,清气泄热,利音开窍,治疗热闭心窍之舌喑不能言。
3.配风池,廉泉,天鼎,通里,间使,针刺泻法,理气通络,宣肺音窍,治疗气机不利,音窍闭阻之喑哑。
4.配廉泉,通里,太渊,太溪,复溜,针刺补法,补益肺肾,治疗肺肾阴虚之舌喑,喑哑等。
5.配廉泉,少府,内庭,金津,玉液,针刺泻法,金津,玉液点刺出血,清心泻脾,治疗心脾积热之舌重。
6.配听会,翳风,丘墟,行间,针刺泻法,清泻肝胆郁热,治疗肝胆火旺之聋哑。
7.配廉泉,听会,合谷,太溪,针刺补法,填精养窍,治疗精气亏虚,清窍失聪之聋哑。
8.配身柱,鸠尾,丰隆,太冲,针刺泻法,熄风化痰止痉,治疗风痰痫证,颈项强急,脊强反折等。
9.配水沟,支沟,劳宫,大钟,针刺泻法,清心泻火,化痰安神,治疗痰火扰心之狂证。
10.配风池,百会,太阳,合谷,针刺泻法,疏风清热,通络止痛,治疗风热头痛。
11.配风池,天柱,大椎,大杼,针刺泻法,可灸,温经通络,治疗风寒湿外袭之项背强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