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老人用药要谨慎
胃病老人用药要谨慎
(1)解热镇痛药:
如阿司匹林、扑热息痛、水杨酸钠、去痛片等。这些药物对胃黏膜有较大的刺激。因此有胃病史的人尽量不要服用。
(2)消炎镇痛药:
常用于治疗关节炎等疼痛性疾病的消炎镇痛药,对胃黏膜有较强的刺激和损伤作用。例如消炎痛、布洛芬、芬必得、炎痛喜康等。胃病患者必须服用这些药物时,应在饭后半小时与胃黏膜保护剂同服,服药后如有胃部不适感则应及时停药并对症处理。
(3)糖皮质激素:
常见的糖皮质激素有地塞米松、强的松、可的松等,可诱发或加剧溃疡病,甚至引起出血或穿孔。
(4)抗癌药及抗生素:
某些抗生素如红霉素、复方新诺明片及某些抗癌药如环磷胺、5-氟尿嘧啶等,均可导致胃黏膜的损伤,老年胃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上慎重使用。
对老人用药要吝啬点
(1)老年人用药剂量要适当,不宜太大。根据我国药典规定,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用药量相当于成人用药量的3/4,不可自行增加用药剂量。对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只能给予成人量的1/2。
(2)严格掌握药物指征,一定要对症下药,切忌滥用药物,对一些老年慢性病患者,应尽量不用或少用药物治疗,多用其他疗法,如针灸、按摩、理疗及锻炼与饮食相结合等方法。必须用药时,应选择那些效高毒低、副作用小、安全性大的药物。而且用药品种要少,非不得已尽可能避免多种药物联合应用。
(3)在用药过程中,如发生与原疾病无关的症状,应及时停药,或改用其他安全有效的药物,若不良反应严重时,应及时送医院抢救,以防止发生不测。
(4)老年人常同时患多种疾病,如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肌梗塞等。在用药时,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先服用治疗急、重病症的药物,待病情稳定后,再适当兼顾其他病症的治疗而服用其他药物,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多种药物一起用。
老人用药要有先有后
1.先取食疗,尔后用药 能用食疗的应先用食疗,此乃一举两得。例如,喝姜汤红汤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食菠菜粥可治疗便秘。食疗后仍不见效,可再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不行了再用药。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 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得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的,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 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譬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可用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 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来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老药,后用新药 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地说它们在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其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于进口药物,更要慎重。
老人用药要有先有后
1.先取食疗,尔后用药 能用食疗的应先用食疗,此乃一举两得。例如,喝姜汤红汤水,可治疗风寒性感冒;食菠菜粥可治疗便秘。食疗后仍不见效,可再考虑用理疗、按摩、针灸等方法,最后不行了再用药。
2.先用中药,后用西药 中药多属于天然药物,其毒性及副作用一般比西药要小得多,除非是使用西药确有特效的,一般情况下,最好是先服中药。
3.先以外用,后用内服 为减少药物对机体的毒害,能用外用药治疗的疾病,譬如皮肤病、牙龈炎、扭伤等,可用外用药解毒、消肿,最好不用内服消炎药。
4.先用内服,后用注射 有些中、老年人,一有病就想注射针剂,以为用注射剂来得快。其实不然,药剂通过血液、血管壁流向全身,最后进入心脏,直接危及血管壁和心脏。因此,能用内服药使疾病缓解的,就不必用注射剂。
5.先用老药,后用新药 近年来,新药、特药不断涌现,一般地说它们在一方面有独特的疗效。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缺点和毒副作用,尤其是其远期副作用还没有被人们认识,经不起时间考验而最终被淘汰的新药屡见不鲜。因此,中老年人患病时,最好先用中西成药,确实需要使用新、特药时,也要慎重,特别是对于进口药物,更要慎重。
妊娠高血压用药要谨慎选择
妊娠高血压患者用药时必须慎重选择。
甲基多巴是妊娠期常用的降压药物,也是惟一长期随访至儿童期,并证明是安全的药物。使用方法为每天口服3次,每次250毫克。
α、β受体阻滞剂柳胺苄心啶不影响子宫胎盘循环,已广泛用于妊娠高血压的治疗。
血管扩张剂肼苯哒嗪降低舒张压的效果明显,不影响子宫胎盘循环,对胎儿无不良影响。一般主张小剂量(5毫克)间断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为1~2分钟。酚妥拉明有血管扩张作用,可使60%以上高血压患者充分降低血压。
钙拮抗剂降压作用缓和,不降低心排出量。常用硝苯地平每天4~6次,每次10毫克。亦可使用尼卡地平。近年国内外研究人员发现,尼莫地平治疗妊娠高血压,不仅疗效明显,而且使用简便,更为安全。
以下药物应慎用:
1、β-受体拮抗剂 代表药普萘洛尔适用于妊娠高血压并发窦性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但近年来,由于临床发现该药与胎儿宫内窘迫、低出生体重和围产期死亡率增加有关,故目前已不主张再用于妊娠高血压的治疗。
2、α-肾上腺素能拮抗剂 较常用的为哌唑嗪,它既可降低心脏前负荷,又可降低阻力血管后负荷,但因临床应用积累较少,故应慎用。
3、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有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贝那普利等。因这类药对胎儿有损害,故应禁用于孕妇。新应用于临床的第二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群多普利,降压效果好,尚未见有对胎儿不利的报道,但能否用于妊娠高血压的治疗,还需进一步探索。
利尿剂近年来,在妊娠期很少使用利尿剂作为降压药物,主要原因在于利尿剂会减少母体血容量,常伴有不良围产儿结局,须予以重视。
总之,发生妊娠高血压后要请有经验的医生给予指导治疗,千万不要自行滥用药物,以免出现严重后果。
老年人服用安眠药要谨慎
长期服用安眠药对人体的伤害
安眠药在体内大多是经过肝脏、肾脏代谢的,长期服用会增加肝肾的负担,有的还会引起肝脏肿大、肝区疼痛、黄疸、浮肿、蛋白尿、血尿及恶心、腹胀、食欲不振、便秘等肝肾功能损害及肠胃反应。有的安眠药还会导致精神不振、智力减退,血压下降等蓄积中毒症状,甚至引起呼吸循环功能障碍情况。因此,老年人服用安眠药需谨慎。
老年人如何科学的服用安眠药
长期用药的老年病人不要违背他们的意愿强行撤药,这种情况下小剂量使用安眠药反而是必要的。需要减药时,减低用药剂量的速度宜慢,采取逐级递减的方法,防止引起睡眠紊乱或反跳现象。慢性肺功能障碍者,因安眠药物可引起呼吸抑制,因此应慎用安定类药物。
对于由失眠引起的身体内分泌失调和身体的排毒功能下降所导致的身体循环系统不能正常循环,失眠患者可以使用一些安神和增强免疫力,调节内分泌失调之类的药物,(如氨基酸片等),只有等身体的循环系统正常,失眠症状才会缓解直至痊愈。值得注意的是:具体用法用量需要及时咨询相关医师,切不可盲目自行服用。
心血管疾病的数字证据
心血管疾病是全世界导致死亡的首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每年有175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和脑卒中(占所有死亡的1/3), 而2030年这个数字将升至2420万人,也就是说32.5%的死亡是由心血管疾病引致。医生通常用“心血管疾病”这个词来描述许多疾病,如心脏病发作、脑卒中和高血压。
疾病关键字
(1)寒冷
10月、11月的天气对南方城市来说,人们还感觉热,还穿着夏装;可对于北方来说,像哈尔滨,已经是寒冷的冬天了。南方的气候虽然没有北方寒冷,可是有时气候变化也快,温差大。天气转凉,温差变化大,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心脏血管负担加大,导致血压增高。对于北方的朋友们们就更要注意了,寒冷会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诱发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2)老人
不管从疾病的发生还是从用药的角度,老人都是一个特殊群体。老人随着机体功能减退,不仅用药要谨慎,预防保健也要得当。心血管疾病对老人“情有独钟”,所以寒冷的冬天,要做好预防工作。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心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人,别让你的“心”着凉,也别让你的“血管瘦身”。
特别提醒
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当然少不了要用到药物。药物都有双重性,这里有两种常用药要注意:
阿司匹林副作用:长期服用会导致出血,出血部位因个人情况而有所不同。
华法令:有很多配服禁忌,如遇口服头孢、奎诺酮和丹参等,会引起消化道出血,严重的还可能产生颅内出血,导致死亡。
知识补贴
老人用药总原则
(1)、先就医后用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对症用药。
(2)、能口服的就不注射
推荐阅读:老年人易发生药品不良反应,据调查,老年人联合用药和使用注射剂的比率很高。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就诊平均用药2.4种,就诊时使用注射剂的比例要比中青年人高出近2倍,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研究表明,静脉给药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比例是4∶1,而联合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则是单独用药的9倍。
(3)、联合用药不宜过多
掌握药物的配伍禁忌,联合用药用得好就能以治病为主,用得不好,就会有很多副作用,如:不治病反致病、不良反应。
推荐阅读:怎样让老年人远离疾病?老人患病后怎样才能获得较好的疗效?重阳节,武汉市六医院心血管科干部病房主任沈利亚,提醒患者“是药三分毒”,用药应少而精,每天最好不超过5种。
(4)、慎用维生素
适当补充维生素也是有必要的,但维生素也有副作用,不能把它当饭吃。
推荐阅读:据说,西方人将维生素搬上了餐桌,那是与他们的饮食结构有关。而今,我国人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随时可以见到保健品市场的维生素专柜前人头攒动。但是,维生素与任何其他药物一样,有利有害,吃多了还会中毒。因此,维生素不等于营养品,决不能当饭吃。
老人用药有什么要注意的
1、老人应该不用或少用药物
老年人除急症或有器质性病变外,应尽量少用药物。用药原则是应用最少药物和最低有效剂量来治疗。一般合用的药物应控制在3~4种,否则易产生不良反应。需长期应用的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治疗反应和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剂量。在更换或加用另一种药物前,尝试将已经应用的药物加至治疗剂量。联合用药要谨慎,在联合用药前,应先将每种药物加至治疗剂量。
2、老人需要合理选择药物
对肾与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的抗菌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应尽量不用,更不可联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尽量不用,更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如必须应用须加钙剂及维生素d。解热镇痛药长期服用弊多利少,要尽量少用。噻嗪类利尿剂不宜用于糖尿病和痛风患者,因为它们易引起血糖升高和痛风发作。噻嗪类利尿剂还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用药时应注意观察血压变化,不能降得太低或过快。
3、老人用药防止种类过多
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此外,老年人记忆力欠佳,药物种类过多,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忘服,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
临产前用药要谨慎
1、在妊娠晚期过多服用链霉素,会引起新生儿的听力障碍;
2、大量服用了氯霉素,会引起新生儿呼吸不全、发绀、腹胀等为特征“灰色综合症”,氯霉素可引起新生儿造血功能的抑制;
3、孕妇用了磺胺类药,可以在胎儿体内积聚,促使胆红素的游离,从而造成核黄疸。
老人用药有什么要注意的
1、老人应该不用或少用药物老年人除急症或有器质性病变外,应尽量少用药物。用药原则是应用最少药物和最低有效剂量来治疗。一般合用的药物应控制在3~4种,否则易产生不良反应。需长期应用的药物应从小剂量开始,根据治疗反应和患者的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剂量。在更换或加用另一种药物前,尝试将已经应用的药物加至治疗剂量。联合用药要谨慎,在联合用药前,应先将每种药物加至治疗剂量。
2、老人需要合理选择药物
对肾与中枢神经系统有毒性的抗菌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等应尽量不用,更不可联合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应尽量不用,更不能长期大剂量使用,如必须应用须加钙剂及维生素d。解热镇痛药长期服用弊多利少,要尽量少用。噻嗪类利尿剂不宜用于糖尿病和痛风患者,因为它们易引起血糖升高和痛风发作。噻嗪类利尿剂还易引发体位性低血压、电解质紊乱,用药时应注意观察血压变化,不能降得太低或过快。
3、老人用药防止种类过多
老年病人服用的药物越多,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机会也越多。此外,老年人记忆力欠佳,药物种类过多,易造成多服、误服或忘服,最好一次不超过3~4种。
4、老人不适宜长时间用药
老年人肾功能减退,对药物和代谢产物的滤过减少,如果用药时间过长,会招致不良反应。
老年人用药时间应根据病情及医嘱及时减量或停药,尤其对那些毒性大的药物,一定要掌握好用药时间。
老年人用药需谨慎
人们常说:“是药三分毒”,这话有一定的道理。无论什么药物若不按医嘱长期服用,加之剂量过大,难免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特别是过敏性体质患者和老年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几率更高。老年人常患多种疾病,服用药物较多更需谨慎。
不同的药物可以对人体脏器有不同损害。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可引发过敏反应;红霉素易引发胃肠道反应及肝脏损害;链霉素及庆大霉素易损害听神经及肾脏;四环素类药物可影响婴幼儿牙齿及骨骼发育,加重肝损害;
氯霉素可抑制骨髓,导致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及消化道症状;克林霉素可引发胃肠道反应,加重肝肾损害;喹诺酮类可引发胃肠道反应和头痛,可影响儿童软骨发育,大剂量也可伤肝;磺胺类易引发过敏、血尿、头痛等。
药物不良反应在不同患者身上所表现的程度不一。严重的药物过敏可发生剥脱性皮炎、完全性药物性耳聋、急性药物性肝坏死、急性或慢性肾衰等,因此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必须重视。
腹胀原因多用药要谨慎
腹胀是常见的症状,引起腹胀的原因十分复杂。一旦出现腹胀,有些人以为是消化不好、胃肠道中有“气”了。其实,腹胀不一定都是消化道积气所致,也可以是腹水、膀胱充盈等其它原因。所以,腹胀时最好还是求医,分清是“气”还是“水”。必要时做一些检查,如拍胸片、腹部B超、CT等,力求明确诊断。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认为腹胀不是什么大病,大多挺一挺,自行买些药来用。不过,自行用药对付腹胀有许多学问,要选用合适的药物,就应该对腹胀的治疗药物有更多的了解。
如果两肋发胀、胃区饱满(即上腹部发胀)时,可选择促上消化道动力药。如吗丁啉(多潘立酮),它直接作用于胃、肠壁,可增加食道下部括约肌的张力,防止胃—食道反流,增强胃蠕动,促进胃排空;协调胃和十二指肠运动,抑制恶心、呕吐,并有效防止胆汁反流,不影响胃液分泌,不良反应小。要注意的是,孕妇及一岁以下儿童慎用,不宜与阿托品、颠茄合用。 若以中下腹胀为主、虚功多(屁多)、屁臭时,可选择西沙比利(又名普瑞博思)。该药为全消化道促动力药,不仅可增进食管、胃肠的运动,而且也可以增强大小肠的蠕动。因此,在反流性食管炎、慢性消化不良时可以选用,而且在假性肠麻痹、便秘和肠胀气时也可服用。但需注意在肝、肾功能不全的病人要减量使用,孕妇、乳母、儿童慎用,消化道出血时禁用。
如果嗳气伴虚功多,还可用消胀片(又名二甲硅油片)——含二甲硅油、氢氧化铝。可消除肠道中的泡沫,帮助排出气体。此外还可抑制肠内产气菌的生长,所以可以消气胀。
微生态制剂是由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生长促进物质制成的制剂。其中含有的益生菌主要是双歧杆菌,其次是乳酸杆菌。益生菌对人体是有益的,可以调整结肠菌群、调节产气,治疗功能性腹胀,可明显减轻腹胀、饱感等不适症状。因可产一些有机酸使肠腔pH值下降,一方面可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气、排便,另一方面限制腐败菌的作用和调节水分,可作为动力障碍性疾病治疗的一种选择。常用的微生态制剂有:三联菌培菲康(含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肠球菌);金双歧(含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丽珠得乐(含双歧杆菌);整肠生(含地衣芽胞杆菌)。 由于临床上腹胀的原因复杂,常不是某单一的原因所致,所以采用某种药物往往很难生效。不妨联合用药,例如:促胃肠动力药及微生态制剂联合应用,必要时加用中药。
常用的中药有四磨汤、邦消安等。四磨汤能增强肠蠕动,是一种快速排除胃肠积滞,全面增强、调理消化功能,促进消化液的有效验方。适用于腹胀、纳差、嗳气、便结、便秘的治疗,对术后肠麻痹的功能恢复也有效。大人、小儿均可服用。
中药邦消安(又名六味安消)是天然胃肠动力药,能明显加速胃排空及促进肠的运动。能保留大量水分,增加肠容积,软化大便,亦可刺激肠壁,使肠蠕动增强,以排气、排便,缓解腹胀,治疗便秘。
此外还有保和丸、香砂六君丸、健胃消食片、神曲胃痛丸等也可选用。 如果合理选用药物治疗,症状总不缓解,就不要再自治,要到医院求医,查明原因,因为很可能是有器质性病变了。笔者曾见过一位54岁的男性患者,因两肋发胀、疼痛不适,没当回事,平时自己吃些酵母片也未见效。三个月后到医院就诊,经胃镜检查,在胃角处发现2厘米×2厘米大小的肿物,考虑是胃癌。经病理活检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胃腺癌。
另外一位46岁的女性患者,在腹胀、腹部隐痛不适半年后,上医院求治。笔者给她查体时,没发现积气的表现,却发现有腹水。做B超也证明有腹水,腹腔穿刺在腹水中找到了癌细胞。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卵巢癌。
生活中要正确理解和对待病症,既不要草木皆兵,也不要麻痹大意,方可永保健康。
老年人要谨慎饮用药酒
老年人要谨慎饮用药酒
在我国城乡,素有将一些名贵的中药泡酒,以治疗疾病或补养身体的习俗,并将立冬到冬至视为喝药酒疗疾补体的最佳季节。但是,这种做法对老年人多有不利。
民间的传统方法是将中药在白酒里浸泡一定的时间后,使中药的有效成分溢于酒中,即成为药酒。然而,每次饮进的中药有效成分却相当有限,若饮用量过大,则酒精的危害比药效作用大。
酒精,能抑制甲状腺素的有效分泌,从而使肠道对钙、维生素D的吸收率明显下降,出现急躁、记忆力减退、心肌收缩无力等不良后果。特别是患有支气管哮喘的老年人,更不能饮用药酒,因为制酒时使用的漂白防腐剂亚硫酸类物质,会引起哮喘发作而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因此,老年人应慎饮“药酒”,以免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