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中药黄连的食用方法

中药黄连的食用方法

【黄连的使用药方】:

1、治丈夫、妇人三焦积热.上焦有热攻冲眼目赤肿头项肿痛口舌生疮;中焦有热心膈烦躁不美饮食;下焦有热小便赤涩大便秘结五脏俱热即生疽疖疮痍及五般痔疾粪门肿痛或下鲜血:黄连(去须、芦)、黄芩(去芦)、大黄(煨)各十两.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用熟水吞》如脏腑壅实加服丸数.小儿积热亦宜服之.(《局方》三黄丸)

2、治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150克甘草150克(炙)干姜150克桂枝150克(去皮)人参100克半夏250克(洗)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伤寒论》黄连汤)

3、治心烦懊依反复心乱怔仲上热胸中气乱心下痞闷食入反出:朱砂20克黄连25克生甘草12.5克.为细末汤浸蒸饼丸如黍米大.每服一十九食后时时津唾咽下.(《直指方》黄连安神丸)

4、治心经实热:黄连35克.水一盏半煎一盏食远温服小儿减之.(《局方》泻心汤)

【黄连的食用方法】: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基本材料:鸡子黄2枚,黄连12克,黄芩3克,阿胶9克,白芍3克。

制作:先煮黄连、黄芩、白芍、加水8杯,浓煎至3杯,去渣后,加阿胶烊化,再加入鸡子黄,搅拌均匀。

服法:热滚,分3次服。

功效:清热育阴。适用于热邪入营、伤耗营阴心液、发热不已、心烦不得卧、舌红绛而干、脉细数。

宜忌:舌苔厚腻者忌服。

【黄连的食疗营养】:

黄连的适合人群: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者,均慎服。

黄连的食疗作用: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质坚味厚,降而微升;具有清热泻火,燥湿,解毒的功效。主治热病火热乙,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心火亢盛,胸膈热闷,心烦失眠,口舌生疮;血热妄行,吐血,血块血;肝火目赤肿痛;胃热呕吐,消渴,牙龈肿痛;肠胃湿热,脘腹痞满,泄泻,痢疾;热毒疮疡,湿疹,烫伤。

【有关黄连的文献记载】:

《神农本草经》:味苦,寒。主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名医别录》:微寒,无毒。主治五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治口疮。

《本草拾遗》:主羸瘦气急。

《药性论》:恶白僵蚕,忌猪肉,恶冷水。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

《日华子本草》:治五劳七伤,益气,止心腹痛、惊悸、烦躁、润心肺、长肉、止血、并疮疥,盗汗,天行热疾。猪肚蒸为丸,治小儿疳气。

《开宝本草》:味苦,微寒,无毒。五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本草图经》:黄连治目方多,而羊肝丸尤奇异。盖眼目之病,皆血脉凝滞使然,故以行血药合黄连治之。血得热则行,故乘热洗也。

《本草衍义》:今人多用治痢,盖执以苦燥之义。下俚但见肠虚渗泄,微似有血便,即用之,更不知止。又不顾寒热多少,但以尽剂为度,由是多致危困。若气实初病,热多血痢,服之便止,仍不必尽剂也。或虚而冷,则不须服。余如《经》。

《药类法象》:泻心火,除脾胃中湿热,治烦躁恶心,郁热在中焦,兀兀欲吐。治心不痞满必用药也。仲景治九种心下痞,五等泻心汤皆用之。

《药性赋》:味苦,平,气寒,无毒。沉也,阴也。其用有四:泻心火,消心下痞满之状;主肠澼,除肠中混杂之红;治目疾暴发宜用,疗疮疡首尾俱同。

《汤液本草》:气寒,味苦。味厚气薄,阴中阳也。升也,无毒。

《象》云:泻心火,除脾胃中湿热,治烦躁恶心,郁热在中焦,兀兀欲吐,心下痞满必用药也。仲景治九种心下痞,五等泻心汤皆用之。去须用。

《心》云:泻心经之火,眼暴赤肿及诸疮,须用之。苦寒者主阳有余,苦以除之。安蛔,通寒格,疗下焦虚,坚肾。

《珍》云:酒炒上行,酒浸行上头。

《本草》云: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五脏冷热,久下泄澼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久服令人不忘。

《液》云:入手少阴,苦燥,故入心,火就燥也。然泻心其实脾也,为子能令母实,实则泻其子。治血防风为上使,黄连为中使,地榆为下使。海藏祖方,令终身不发斑疮:煎黄连一口,儿生未出声时,灌之,大应。已出声灌之,斑虽发,亦轻。古方以黄连为治痢之最。

《衍义》云:治痢有微血,不可执以黄连。为苦燥剂,虚者多致危困,实者宜用之。

《本草》又云:龙骨、理石、黄芩为之使,恶菊花、芫花、玄参、白鲜皮,畏款冬花,胜乌头,解巴豆毒。

《本草衍义补遗》:以姜汁炒辛散,除热有功。

孕妈上火饮食四要点需掌握

1、中药黄连最好不要吃,因为黄连性寒,苦泄,虽然能泻火,,但是对胎儿不好的,,所以最好不要吃,孕妇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2、建议每天多喝开水,在水中放三四十颗金银花茶,对宝宝没影响,又能降火。

3、平时吃的东西要注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不要吃橘子、少吃或不吃热性佐料,这些东西都容易引起上火的。

4、每天吃1到2根黄瓜,也可以辅助降火,青橄榄泡茶,对降火也很有帮助。

黄连的服用禁忌

中医认为,中药黄连药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最擅长的就是清胃热、泻胃火。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火牙痛的清胃散,就是以黄连为主药的代表方之一。

情绪紧张急躁,睡眠质量差,饮食油腻、口味太重等都是引起胃火的常见原因。胃热炽盛化火可导致牙龈肿痛或出血、口干、口渴、喜欢喝冷水冷饮、口苦、口臭等不适,以及面红、大便干硬、舌质红、舌苔黄等热象。黄连用于清胃火时,即可单独研末冲服,也可与其他中药一起煎服。

胃热炽盛的人可以服用中成药清胃黄连丸,或者取3克黄连加水煎汤服用。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可将黄连研成细末备用,然后取50克大米或小米,加适量水煮熟,取1。5克黄连末放入杯中,加入约100毫升米汤,盖盖闷3分钟即成。空腹饮用,早晚各1次。用米汤冲泡黄连末优于用水直接煎服,这是因为米汤可顾护胃气,防止黄连苦寒伤胃。

经常胃热的人,在不良情绪的刺激下,会出现肝气不舒,进一步伤及脾胃,表现为泛酸、胃中嘈杂、恶心等。可取黄连5克,吴茱萸3克,柴胡10克,加水煎煮后服用,以清肝胃之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黄连为大苦大寒之品,容易伤胃,不宜过量或长时间服用,脾胃虚寒者忌用。黄连的用量病轻者每日2—3克,病重者每日5—6克。儿童脾胃功能不健全,不可盲目服用黄连。此外,因黄连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其他一些中药黄连的服用禁忌:

1、《本草经集注》:恶菊花、芜花、玄参、白鲜;畏款冬。

2、《药性论》:恶白僵蚕,忌猪肉。

3、《蜀本草》:畏牛膝。

4、《纲目》:黄连大吉大寒,用之降火燥湿,中病即当止,岂可久服,使肃杀之令常行,而伐其生发冲和之气乎?

5、《本草正》:黄连善泻心脾实火,虚热妄用,必致格阳,故寇宗荧日:虚而冷者,慎勿轻用;王海藏日:夏月久血痢不用黄连,阴在内也。

孕妇初期的饮食

1、多喝白开水

建议每天多喝开水,白开水可以清除体内排泄废物,是降火的民间方法。

2、注意饮食

平时吃的东西要注意,多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少吃或者不吃辛辣、油炸、油腻的食物、热性佐料,这些东西都容易引起上火的。可以适当多喝绿豆汤、菊花茶、金银花茶,适量吃些苦瓜、百合之类的苦味食物。

3、不要吃黄连

但是在下火的同时,孕妇要注意,中药黄连最好不要吃,因为黄连性寒,苦泄,虽然能泻火,但是对胎儿不好的,所以最好不要吃,孕妇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治疗脸上痘痘的方法有哪些

1、冰块收敛水

不论你用温水还是冷水洗脸,冲洗干净脸上的洗面皂后,再放一盆加入冰块的干净清水,用冰水重复冲洗脸部,收敛镇静肌肤也蛮有用的。

2、冰毛巾敷脸法

把洗干净的毛巾放在冰箱冷冻格里,经过几小时,敷在洗过的脸上,有收敛镇静之效,对极油性肌肤也很有帮助。

3、冰块敷痘法

洗脸后,将冰块涂抹在红肿的患部,有助于消炎镇静。

4、酸乳酪排便法

养成每天喝鲜乳酪或益力多的习惯,让益菌在肠内清除垃圾,帮助正常如厕,如果加上绿茶粉,据说更有效。

5、鲜奶除痘法

每天一大杯鲜奶(不是奶粉泡的),持续一两个月,不但减少青春痘产生,连痘疤都会慢慢退掉哦。

6、芦荟黄瓜消炎法

芦荟和黄瓜都有消炎的功效,菜场买回新鲜的芦荟,切小片敷在患部,而黄瓜则去皮榨成汁,洗脸后抹在脸上,经过约三十分钟再冲洗掉,也可以将黄瓜汁加上蜂蜜饮用,也很有效喔!

7、中药黄连治痘法

黄连(在中药行可以买到)可以调水当面膜使用,经过约三十分钟再冲洗掉。黄连也可以服用,怕其苦味的人直接买胶囊状的黄连吞服,服用数量则请教中药医师。

8、马齿苋草治痘法

马齿苋草(在中药行可以买到)捣碎榨成汁直接涂在患部,或加上蜂蜜调水当面膜使用,据说效果显著。

砀山梨的功效与作用

1、砀山梨可治火眼肿痛

砀山梨是一种可以清热止痛的特色水果,可以用于人类的火眼的治疗,在治疗时把砀山梨洗净去掉外皮,然后去掉果核,再制成果汁,把中药黄连泡在梨汁中一个小时左右,再取适量的梨汁滴眼,几次以后火眼症状就能明显缓解,轻者能让症状全部消失。

2、砀山梨能治小儿厌食

小儿厌食会让家长头痛不已,这时家长可以取三个砀山梨和五十克粳米,把砀山梨洗净后去掉果核,带皮切成块状,加入清水煮制,煮半小时以后取出汁液再与粳米同煮,煮成粥以后让小儿食用,就能让他们厌食的症状很快好转。

3、砀山梨可治百日咳

百日咳是生活中的小儿经常会得到的一种呼吸道疾病,这时可以用砀山梨进行治疗,治疗时可以取一个砀山梨,挖空梨心,把一克中药麻黄加入一起放在锅中蒸制,蒸熟以后把麻黄去掉,让患者吃梨喝梨汁,每天食用一次,连用七天,能就让百日咳的症状明显减轻。

麦粒肿怎么消除 内治方案

1、中药:以清热解毒为主,如金银花9克,赤芍9克,地丁草12克,蒲公英15克,黄芩9克,生甘草4.5克,煎2次,每日服用1剂。

2、中成药:黄连上清丸,可用清热解毒、泻火,适用于眼睑红肿疼痛,对麦粒肿除治疗作用外还可以预防复发。

注:上述的中药均只作参考,建议请在医生指导下参考应用。

黄连的服用禁忌

民间有“家有黄连,百病可愈”的谚语,黄连是家喻户晓的中药。中药黄连清胃热、泻胃火效果好,一般用来去火泻火。不过,中药黄连并不是人人可服用,一些黄连的服用禁忌还是需要掌握的。

中医认为,中药黄连药性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作用,最擅长的就是清胃热、泻胃火。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火牙痛的清胃散,就是以黄连为主药的代表方之一。

情绪紧张急躁,睡眠质量差,饮食油腻、口味太重等都是引起胃火的常见原因。胃热炽盛化火可导致牙龈肿痛或出血、口干、口渴、喜欢喝冷水冷饮、口苦、口臭等不适,以及面红、大便干硬、舌质红、舌苔黄等热象。黄连用于清胃火时,即可单独研末冲服,也可与其他中药一起煎服。

胃热炽盛的人可以服用中成药清胃黄连丸,或者取3克黄连加水煎汤服用。还有一种更好的方法:可将黄连研成细末备用,然后取50克大米或小米,加适量水煮熟,取1。5克黄连末放入杯中,加入约100毫升米汤,盖盖闷3分钟即成。空腹饮用,早晚各1次。用米汤冲泡黄连末优于用水直接煎服,这是因为米汤可顾护胃气,防止黄连苦寒伤胃。

经常胃热的人,在不良情绪的刺激下,会出现肝气不舒,进一步伤及脾胃,表现为泛酸、胃中嘈杂、恶心等。可取黄连5克,吴茱萸3克,柴胡10克,加水煎煮后服用,以清肝胃之热。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黄连为大苦大寒之品,容易伤胃,不宜过量或长时间服用,脾胃虚寒者忌用。黄连的用量病轻者每日2—3克,病重者每日5—6克。儿童脾胃功能不健全,不可盲目服用黄连。此外,因黄连苦燥伤津,阴虚津伤者慎用。

喝什么中药可以美白祛痘

内服外调中药祛痘美白方法:1.中药黄连治祛痘方法:黄连可以调水当面膜使用,经过约三十分钟再冲洗掉。黄连也可以服用,怕其苦味的人直接买胶囊状的黄连吞服,服用数量则请教中药医师。

2.马齿苋草治去痘方法:马齿苋草捣碎榨成汁直接涂在患部,或加上蜂蜜调水当面膜使用,效果显著。

建议你用硫磺皂洗脸, 平时要少吃脂肪和糖类食品,少吃油炸食品及葱、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多吃水果和蔬菜,防止便秘和消化不良,这些对减轻痤疮都有一定帮助。没有有效的治疗办法

老年人用药莫闯了红灯区

老年人容易被疾病所困扰,用药的机会多,所以一些药要了解清楚了再用。

1、忌滥用西药抗生素、激素和维生素(所谓西药“三大素”)乃因人到中老年脾胃多虚,“三大素”类似于苦寒中药:黄芩、黄连、黄柏之类,伤脾败胃,且付作用较多,变症叠出。

2、忌长期滥用西药止通片,因久用止痛片损伤胃肠道,引起胃出血,久服还会成瘾,危害极大。当寻求中医药治疗。

3、忌求愈心急,擅自增加用药剂量,致使脾胃不能承受重负,反增变症。

八个祛痘印方法MM夏日最热捧

1、冰毛巾敷脸法

把洗干净的毛巾放在冰箱冷冻格里,经过几小时,敷在洗过的脸上,有收敛镇静之效,对极油性肌肤也很有帮助。

2、冰块敷痘法

洗脸后,将冰块涂抹在红肿的患部,有助于消炎镇静。

3、冰块收敛水

不论你用温水还是冷水洗脸,冲洗干净脸上的洗面皂后,再放一盆加入冰块的干净清水,用冰水重复冲洗脸部,收敛镇静肌肤也蛮有用的.

4、酸乳酪排便法

养成每天喝鲜乳酪或益力多的习惯,让益菌在肠内清除垃圾,帮助正常如厕,如果加上绿茶粉,据说更有效。

5、鲜奶除痘法

每天一大杯鲜奶(不是奶粉泡的),持续一两个月,不但减少青春痘产生,连痘疤都会慢慢退掉哦。

6、芦荟黄瓜消炎法

芦荟和黄瓜都有消炎的功效,菜场买回新鲜的芦荟,切小片敷在患部,而黄瓜则去皮榨成汁,洗脸后抹在脸上,经过约三十分钟再冲洗掉,也可以将黄瓜汁加上蜂蜜饮用,也很有效喔!

7、中药黄连治痘法

黄连(在中药行可以买到)可以调水当面膜使用,经过约三十分钟再冲洗掉。黄连也可以服用,怕其苦味的人直接买胶囊状的黄连吞服,服用数量则请教中药医师。

8、马齿苋草治痘法

马齿苋草(在中药行可以买到)捣碎榨成汁直接涂在患部,或加上蜂蜜调水当面膜使用,据说效果显著。

胡黄连食用方法

胡黄连汤

组成:胡黄连 柴胡(去苗) 鳖甲(去裙襕,醋炙) 甘草(炙,锉) 白蒺藜(炒) 黄耆 附子(炮裂,去皮、脐)各15克 威灵仙(去土)30克

用法:上八味,锉如麻豆,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童便、酒共80毫升,乌梅1枚打碎,同煎至150毫升,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主治:虚劳,寒热心悸,骨节酸疼。

来源:《圣济总录》卷八十八。

胡黄连丸

组成:川黄连15克 胡黄连15克 朱砂3克(另研)

用法:上药前二味为细末,入朱砂末,共填入猪胆内,用淡浆水煮,以杖于挑子上,用线钓之,勿著底,候一炊久取出,研入芦荟、麝香各0.3克,饭和丸,如麻子大。每服5——7丸,食后米饮下。

主治:小儿肥热疳。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胡黄连饮

组成:胡黄连、黄药子、人参、甘草(炙)、白术(炒)、秦艽、柴胡各等分。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2钱,水1盏,嫩桃柳枝各7寸,乌梅少许,煎8分,澄清作2分,食后、卧时各1服。小便赤,验,便清止药,便成肌进食。大抵15岁儿宜此。

主治:疳热,泻无时,饮食进退,面黄髓黑,日渐瘦瘁。

出处: 《幼幼新书》卷二十六。

胡黄连麝香丸

组成:胡黄连1两,白芜荑(去扇)1两,木香半两,黄连半两,辰砂(另研)1分,麝香(锉,研)1钱。

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5-7丸至10丸,米饮下;3-5岁以上者,可服15-20丸,不拘时候。

主治:小儿疳气羸瘦,白虫。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卷下。

孕妇有黄痰是什么原因 孕妇上火怎么办

1、中药黄连最好不要吃,因为黄连性寒,苦泄,虽然能泻火,,但是对胎儿不好的,,所以最好不要吃,孕妇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2、建议天天多喝开水,在水中放三四十颗金银花茶,对宝宝没影响,又能降火。

3、平时吃的东西要注重,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不要吃橘子、少吃或不吃热性佐料,这些东西都轻易引起上火的。

4、每天吃1到2根黄瓜,也可以辅助降火,青橄榄泡茶,对降火也很有帮助。

相关推荐

湿热患者如何正确服用中药黄芪

中药黄芪的副作用 肾病属阴虚,湿热、热毒炽盛者用黄芪一般会出现毒副作用,应禁用。 因为黄芪性味甘、微温,阴虚患者服用会助热,易伤阴动血;而湿热、热毒炽盛的患者服用容易滞邪,使病情加重。 如果必须服用黄芪,一定要配伍运用。 阴虚的表现:有手足心热、口咽干燥、腰酸腰痛、潮热盗汗、失眠多梦、舌质红无苔、脉细数等。 湿热的表现:有口苦、口干、舌苔黄腻等。热毒炽盛的表现:有各种化脓性感染,如痤疮感染、咽部感染、腹膜炎等,表现为满面通红、咽红、咽干、咽痛、口苦口干、唇舌红绛、舌苔黄燥、脉滑数等。 阴虚患者使用黄芪,必

哪些中药能降血糖 黄连

黄连所含有效成黄连素是降血糖的主要成分,这种降血糖作用与胰岛素的分泌与释放、肝细胞膜胰岛素受体的数目和亲和力没有明显关系,黄连素在降低血糖的同时伴随乳酸的升高,也抑制了丙氨酸为底物的糖原异生。因此,黄连素降低血糖的机理可能是抑制糖原异生与促进糖酵解有关。

播散性粟粒性狼疮用药治疗

可参考丘疹坏死性皮肤结核。对于颜面播散性粟粒狼疮,现倾向应用激素和氨苯砜治疗。中药可用消疮饮、解毒凉血汤。 中医疗法 1.湿毒郁阻型治法 除湿解毒,活血软坚。方药:白术10g、茯苓10g、枳壳10g、厚朴10g、薏仁米15g、丹参15g、丹皮15g、双花15g、连翘15g、鬼箭羽15g、夏枯草15g、野菊花15g、生牡蛎15g。 2.内热感毒型治法 清肺胃热、活血解毒、软坚散结。方药:黄芩10g、黄连10g、生栀子10g、桑白皮15g、地丁15g、连翘15g、赤芍15g、夏枯草15g、鬼箭羽15g、野菊花

黄连的药用价值

泻火,燥湿,解毒,杀虫。治时行热毒,伤寒,热盛心烦,痞满呕逆,菌痢,热泻腹痛,肺结按,吐、衄、下血,消渴,疳积,蛔虫病,百日咳,咽喉肿痛,火眼,口疮,痈疽疮毒,湿疹,汤火烫伤。 ①《本经》:"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辩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 ②《本草经集注》:"解巴豆毒。" ③《别录》:"主五脏冷热,久下泄辩脓血,止消渴,大惊,除水利骨,调胃厚肠,益胆,疗口疮。" ④《药性论》:"杀小儿疳虫,点赤眼昏痛,镇肝去热毒。" ⑤《本草拾遗》:"主羸瘦气急。" ⑥《日华子本草》:"

黄连食用方法

黄连食用方法】: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基本材料:鸡子黄2枚,黄连12克,黄芩3克,阿胶9克,白芍3克。 制作:先煮黄连、黄芩、白芍、加水8杯,浓煎至3杯,去渣后,加阿胶烊化,再加入鸡子黄,搅拌均匀。 服法:热滚,分3次服。 功效:清热育阴。适用于热邪入营、伤耗营阴心液、发热不已、心烦不得卧、舌红绛而干、脉细数。 宜忌:舌苔厚腻者忌服。 【黄连的食疗营养】: 黄连的适合人群:胃虚呕恶,脾虚泄泻,五更肾泻者,均慎服。 黄连的食疗作用:黄连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经,质坚味厚,降而微升;具有清热泻火,燥湿

中药黄柏的副作用

脾虚泄泻,胃弱食少者忌服。 第2步《本草经集注》:"恶干漆。" 第3步《本草经疏》:"阴阳两虚之人,病兼脾胃薄弱,饮食少进及食不消,或兼泄泻,或恶冷物及好热食;肾虚天明作泄;上热下寒,小便不禁;少腹冷痛,子宫寒;血虚不孕,阳虚发热,瘀血停滞,产后血虚发热,金疮发热;痈疽溃后发热,伤食发热,阴虚小水不利,痘后脾虚小水不利,血虚不得眠,血虚烦躁,脾阴不足作泄等证,法咸忌之。" 毒副作用: 黄柏毒性很小, 应用中未见有明显毒性反应.黄柏给小鼠腹腔注射: 半数致死量为 2.7g/kg;最小致死量为0.52

孕妇上火喝什么好

1、中药黄连最好不要吃,因为黄连性寒,苦泄,虽然能泻火,,但是对胎儿不好的,,所以最好不要吃,孕妇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2、建议每天多喝开水,在水中放三四十颗金银花茶,对宝宝没影响,又能降火。 3、平时吃的东西要注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不要吃橘子、少吃或不吃热性佐料,这些东西都容易引起上火的。 4、每天吃1到2根黄瓜,也可以辅助降火,青橄榄泡茶,对降火也很有帮助。针对孕妇上火的食物而言,“苦”味食品是“火”的天敌。苦味食物之所以苦是因为其中含有生物碱、尿素类等苦味物质,中医研究发现,这些苦味物质有解热祛

中药黄芩美容配方

【药材简介】为唇形科多年草本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根。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河南及陕西等地。春、秋两季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晒干。蒸透或开水润透切片。生用,酒炙或炒炭用。 【美容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美容方法】 1、用于粉刺、酒渣鼻等:本品能“泄肺火而解肌热”,通过其泄火、清热和燥湿之功效,而达湿热除、血热清、热毒散之目的,尤善治湿热所致的损容性疾病,如颜面粉刺、肌肤疮癣等。治粉刺属湿热型,症见红肿结节,伴便秘口苦,舌红苔黄腻等者,常与白芷、白附

孕妇上火吃什么中药比较好

1、中药黄连最好不要吃,因为黄连性寒,苦泄,虽然能泻火,,但是对胎儿不好的,,所以最好不要吃,孕妇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2、建议每天多喝开水,在水中放三四十颗金银花茶,对宝宝没影响,又能降火。 3、平时吃的东西要注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不要吃橘子、少吃或不吃热性佐料,这些东西都容易引起上火的。 4、每天吃1到2根黄瓜,也可以辅助降火,青橄榄泡茶,对降火也很有帮助。 除此之外,让我们来看看专家推荐的为孕妇“去火”食物: 1、牛奶很多人认为夏季喝牛奶会加重“上火”,引起烦躁,其实,夏饮牛奶不仅不会“上火”,

中药黄芪能抗癌防癌

癌肿多与热毒有关,属实证,所以,古往今来,中医多采用攻伐法和以毒攻毒法治疗癌症。其实,中药黄芪是公认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一剂良药,可防癌抗癌。 癌症不是单纯的实证 专家发现黄芪是目前公认地既具有抗肿瘤活性,又具有补气生血功效的良药。黄芪对各器官的癌肿均可应用,手术前后用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手术治愈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放疗、化疗期间用黄芪,可减轻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提高放、化疗的疗效,增强病人对放、化疗的耐受力。 中药黄芪的使用方法 黄芪既能补气,又能生血,气血足,鼓舞正气,以抗癌瘤。黄芪可单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