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治病的原理
中草药治病的原理
人体之任何病证,无非是由病性、病位、病态、病因和表象构成的,由于中药可以平病性、达病位、修病态、消病因、除表象,故而,中药就能治疗疾病。
一、平病性。
人体之病,从病性来说,只有两种,一种是寒证,一种是热证,而药物也有寒热温凉之性,他们可以平病性。中医上有“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说法,即对于寒性病证,我们就要选用热药,对于病情较轻的,我们就选用温性药物来治疗;对于热性病证,我们就要选用寒性药,对于病情较轻的,我们就选用凉性药来平病性。
二、达病位。
人体之发病部位,根据辨证的不同,则有不同的说法,如对于伤寒病,病位就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厥阴、少阴等的不同;对于温病,病位就有在卫、在气、在营、在血的不同;对于内科病症,病位就有在精、在气、在血、在津液的不同;对于伤科病症,病位就有在骨、在脉、在筋、在肉、在皮毛的不同,等等。但是,不管哪种辩证,最后都要归结到脏腑辩证,其病位也就归结到在脏或在腑。
其实,人体之病位,简单的说,只有表里、上下、左右、中间、四肢等的不同,但不管发病部位在什么地方,中药都能达病位,这是因为:
1、中医有象思维,通过“取象比类”而应用中药治病。对于植物而言,有下面的根、中间的茎、旁达的枝、上面的花叶种子果实、在外的皮等;对人而言,百会穴位处是人的最上部,为天,会阴穴位处是人的下部,为地,下肢相当于地下的根,上肢相当于草木之枝,而人体之表就相当于植物之皮,所以,根类药物就可以治疗腿脚部的疾病,如独活等;枝类药物就可以治疗手臂疾病,如桂枝等;茎类药物就可以治疗腰、腹、胸、背及脖子的疾病,如木通、海风藤、苏木等;植物类药上部的花叶种子果实等就可以治疗人体头部疾病,如菊花、决明子、益智仁等;皮类药物就可以治疗体表疾病,如桑白皮、大腹皮等。
2、中药更讲升降浮沉,质地重的药物具有沉降之性,质地轻的药物具有升浮之性。
具有沉降之性的药物可以治疗人体下部和体内的疾病,如决明子虽产收于植物的上部,但质重下沉,故而也可以治疗人体下部疾病,如肠道燥涩的便秘等;桑白皮虽为植物之皮,但质重,故而就可以治疗体内之疾病,如咳吐黄稠痰之证等。
具有升浮之性的药物可以治疗人体上部和体表的疾病,如葛根虽为根类药,但质地轻,故而就具有升浮之性,可以治疗上部疾病,如脖子僵硬等;如麻黄虽为茎类药,但质轻上浮,故而,就可以治疗体表疾病等。
中药的升降浮沉之性,不仅仅取决于质地的轻重,还与四气五味、炮制方法、药物的配伍等有关。
一般来说,凡味属辛甘、温热性的药物大都具有升浮的作用,如桂枝、黄芪等,他们就可以治疗人体上部和体表的疾病;凡味属苦酸咸、寒凉性的药物大都具有沉降的作用,如芒硝、大黄等,他们就可以治疗人体下部和体内的疾病。
《本草纲目》谓之“酸咸无升,甘辛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更是对味和性升降浮沉的高度概括。
药物经过炮制以后其升降浮沉之性也会发生变化,比如酒炒则升,姜炒则散,醋炒收敛,盐炒下行。如大黄为根类药,可以治疗人体下部的热结便秘之证,但如果用酒炒了以后,就可以借着酒的升浮作用上达头部而治疗目赤肿痛之病症;柴胡生用,升散作用强,常用于解表退热,但用醋炒之后,发散之力减弱,而疏肝止痛作用增强,用于治疗肝郁气滞的胁肋胀痛等病症效果很好;砂仁为行气开胃、化湿醒脾的药物,作用于中焦,但经盐炒之后,可下行温肾,能治疗肾阳虚而导致的小便频数之证。
配伍的不同也可改变药物的升降浮沉作用,如中医里有句话“麻黄配熟地不发汗,熟地配麻黄不滋腻”等。
这里还要说明的是,我们不但要注意升降浮沉的作用结果,更要看升降浮沉的作用过程,如大黄之性沉降,不但能治疗下部的肠道疾病,还可以借沉降之功来治疗胃中食物不下行所致的胀满病症。
3、由于五味为五脏所主,肺主辛味、脾主甘味、肝主酸味、心主苦味、肾主咸味,所以,不同味的中药就可以进入不同的脏腑而发挥作用。利用这一点,不同脏的发病,就选用不同味的中药,如肺病,就选辛味药,治疗肺热病症,就选用辛味寒凉之药;治疗肺寒病症,就选用辛味温热之药等。
总之,根据上下表里的病位不同,我们不但要用象思维来确定植物药用部位,是下部的根类药还是上部的花和种子果实类药等,还要选用合适的升降浮沉之性的药物;对于哪脏之病位问题,我们要选用相应之味的中药来直达病所,这样,治疗效果才会更好。
三、修病态。
人体之病态,只有两种,正虚或邪实,所以,中药的功用就是要么补虚,要么去实。
食物如同灯之油,药物如同拨灯芯。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都是脏腑功能正常发挥的结果。而脏腑的正常,就需要每一个脏腑的气、血、阴、阳正常,所以,补虚,就是补脏腑的气、血、阴、阳,中药里就有专门的补气药、补血药、补阴药、补阳药,如黄芪补气、当归补血、山萸肉补阴、淫羊藿补阳等,临床上针对不同的虚证可选用相应的补虚药。
对于实证,如血瘀、痰湿、积食、虫积、宿便、结石等导致的疾病,中药都能直接清除,如丹参活血、白芥子消痰、山楂消食、槟榔去虫、大黄通便、金钱草排石等。
四、消病因。
疾病的发生原因,有外感,如风、寒、暑、湿、燥、火所伤等;有内生,如情志内伤等,它们都会对人体造成伤害,由于“外因是通过内因而发挥作用”,所以,人体的直接发病原因更多的是体内的因素,如气滞、血瘀、痰湿、积食、虫积、肠道积滞等,而中药,不但能消除外来之病因,如发散风寒药,就能消除风寒对人体造成的伤害;更能消除体内病因,如活血化瘀药,就可以消除血瘀这个病因。
五、除表象。
表象,就是表现出的征象,包括体征和症状两种。
中药能够有效的消除表象,如元胡止疼、三七止血、杏仁止咳、鸦胆子消疣、白头翁除颈部淋巴结肿大等,具体的、更多的临床应用,我会在后面详谈的。
当然,治病求本,只要消除了发病因素,表象自然也就消失了,比如因感受风寒而出现的头疼,只要发散风寒到位,头疼之不适也就自然消失了。
怀孕长妊娠斑怎么办呢
中医治疗妊娠斑,主要是中药治疗和针灸治疗两种方法。
1、中草药祛斑:遵循中医原理,服用具有相应功能的中草药制剂,外加敷中草药面膜,可由内而外治愈色斑。
2、针炙祛斑:针灸是在人体的特定部位上给予一定的刺激,起到对经络的良性调节作用。针灸可通过经络的转输调整阴阳气血和脏腑功能,从而达到防斑祛斑的目的。耳针疗法,以及耳尖放血疗法均属针灸疗法。
白果中毒用中草药治疗
1、取白果壳60-100克洗净,放于锅中加适量的清水,再熬至水浓,滤去渣滓,放温服用,一次服完,每日1-2剂,疗程可视病情而定。
2、取甘草30克,半夏12克,防风15克,一同放置于锅中,加清水750毫升,煮取300毫升,然后滤去药渣,放温饮用,1次服完,每日1-2剂,连服2-3天,或视病情而定。
3、取党参12克,五味子10克,麦门冬15克,丹参15克,炒枣仁12克,甘草10克,共置于锅中,加清水750毫升,煮取至300毫升,去渣取汁留用,分1-2次服完,每日1剂,连服3-5剂,或视病情而定。
白芍可以治肝炎吗
R9, 该中草药必须用罐子熬。视病情轻重一般3个月肝炎各项指标恢复正常。再巩固3个月能痊愈的。 西医治标,中医可以治本。得了肝病一般是很难治得好,什么蒂达胶囊、肝利欣以及去大医院都不见效果,而且费用高,疗效差,副作用大。我国现行的乙肝防治指南,对于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他们的肝功能持续正常,肝脏组织学无明显病变,一般不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但是在我国临床中,不少乙肝病毒携带者接受了或正在接受着这样或那样的治疗。
相反,对一些应该接受治疗的慢性乙肝患者则不予治疗,从而延误了最佳的治疗时机,不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病情。中草药治疗乙肝的优势在于它不是单一的抗病毒或者是单一的降转安酶,它是从整体出发,治疗已病的脏器,预防未病的脏器,中医讲阴阳五行,相生相克,肝病,知肝传脾,故治肝必先实脾.用一位老人的话说,中医治病是先治人,而西医是只治病,你是哪个脏器病了,就针对哪一个脏器用药,他不考虑用的药是否会伤害其他的脏器,对于西药有一位老人说过是"有病病扛者,没病人扛者."
中草药治疗乙肝的优势在于
1.没有毒副作用,
2.中医的治疗是辩证论治,一人一方,有针对性,同样的病不同的人治疗的方法是不同的,
3.中医的治疗不是单纯的抗病毒,它是一个综合的调理过程,病毒在不同的人的身上,给人的肝脏的威胁却各有不同,因为每一人的体质不同,所以抵制病毒的能力自然就不同.
鱼腥草能长期泡水喝吗
日常养生的话不建议长期饮用鱼腥草泡的水;若是中药治病,则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鱼腥草性寒,是一种毒性较低的中草药,具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的作用,可以治疗肺热咳嗽、上呼吸道感染、嗓子干痒、痛等疾病,一般做药用,也可以日常饮用养生保健,若无具体病症的话,还是不建议经常或者长期饮用鱼腥草茶。
中药治疗肺癌的偏方
中草药治疗肺癌偏方一、紫草根60克,人工牛黄10克,七叶一枝花60克,前胡30克,鱼腥草印克。将紫草根、七叶一枝花、鱼腥草、前胡制成浸膏,干燥后破坏,参加人工牛黄和匀。每次15克,日服3次。
此药方可以起到清热解毒的作用,对肺癌有着很好的效果。
中草药治疗肺癌偏方二、仙鹤草、蟾蜍、人参多少。将药制成片剂,每片合生药O.4克,每次6片,每日3次,可连服数月至1年。
此药方可以达到补气扶正,解毒消癌的效果,对改善肺癌症状有效。
中草药治疗肺癌偏方三、核桃树枝60克,草河车、女贞于、白花蛇舌草、淡竹叶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奔放亦可以解毒抗癌,改善肺癌症状。
中草药治疗肺癌偏方四、当归、赤芍、川芎、枳壳、橘梗、桃仁、红花、牛膝、三棱、莪术各12克,生地、浙贝母、百部各15克,蚤休30克,柴胡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分服。
本方成果行气活血,化瘀散结,实用于肺癌症状。
中草药治疗肺癌偏方五、白花蛇舌草、猫爪草各20克,黄芩15克,猪芩、大蓟、小蓟各20克,三七6克(冲服),元胡、黄芪、党参、薏苡仁、生半夏各20克,守宫2条(为末冲服)。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成果扶正解毒,散结消癌,实用于肺癌。
中草药治疗肺癌偏方六、红参、田三七各200克,菟丝子400克,穿山甲、浙贝母、淫羊藿、射干各200克,破故纸、龟板、黄芪、茯苓、巴戟天、威灵仙、金樱子各400克,生半夏300克,生南星100克,七叶一枝花300克,天竹黄、海马、五味子、陈皮各100克。将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 10克,每次1丸,日3次。
本方成果解毒化痰,散结,实用于肺癌。
中草药治疗肺癌偏方七、炙黄芪、柴胡、清半夏各15克,泰西参、香附、神曲各10克,瓜蒌、色腥草、川贝母各20克,白蔻、陈皮、升麻、白及各6克,三七参、炙甘草各4克,九香虫、桑叶、炒菜菔子各10克,灯草、竹叶为引。水煎服,每日1剂,30天为1疗程。
本方成果补气托毒,化痰散结,适用于减轻肺癌症状。
中草药治疗肺癌偏方八、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各50克,蜂房25克,鱼腥草50克,山豆根12克,山慈菇20克,地丁、苡米各、海藻、昆布各30克,大贝、瓜蒌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此偏方可以有效的清热消痰,解毒散结,适用于用于肺癌的治疗。
农药中毒中草药治疗
(1)百草枯和敌草快的中毒症状:百草枯是一种很不寻常的化合物,是一种很好的除草剂,它对环境没有不良作用,因为它一接触到土壤就失去活性。已使用过大量百草枯,对人没有发生不良影响。除非是反复地、不注意预防地接触,这样会造成指甲受腐浊和鼻粘膜受损而出血。除非是长时间接触,否则百草枯是不易经完整皮肤吸收的。但是如果吞服了,则其后果是灾难性的,死亡率非常高。这些病例是由于事故或有意摄入造成的。
①百草枯。吞服后立即发病,口腔和咽喉立即有烧灼感,口腔和咽喉因被腐蚀造成溃疡。随之就发生恶心、呕吐、胃疼,以后就胸闷,呼吸时伴有泡沫。严重病人即可因肺水肿及急性肾衰竭而死亡。不太严重的病人则表现有肝、肾功能受损的体征。可能发生焦虑、共济失调、抽痉。即使病人在第一周末可能表现出一些好转征象,但可能会出现肺纤维化体征,逐渐有进行性的呼吸不足与缺氧性肺衰竭。
②敌草快。敌草快的中毒较少见。上述百草枯的使用和误用情况与特点也适合于敌草快。吞服后立即发病。敌草快对口腔和咽喉也有腐蚀作用。严重病例在数小时内呕吐与腹泻。发现肝功能受损及蛋白尿,代谢性酸中毒、血小板减少和无尿。随之发生失去定向和抽痉,严重病人在一周内因肾衰和心衰而死亡。如能恢复则通常很彻底。敌草快摄入后不会像百草枯那样发生进行性肺病变。
(2)五氯酚(pcp)及有关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对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有时引起氯痤疮。职业性长期接触或突然大剂量接触时可能发生全身中毒。这类化合物主要用于木材处理,因而一般公众也有少量接触,也曾有过事故或有意摄入。
大部分症状和体征是由于代谢率加快所致。死亡常由于高热和心脏骤停,并较早出现尸僵。
该类农药中毒迅速,首先表现为身体和精神上的疲乏,缺氧,头痛,共济失调,头晕,眩晕和丧失定向,无食欲,想吐,发热和出汗。以后则高热和大汗淋漓,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因心脏衰竭而死。
经口或经呼吸道接触时可能发生肺水肿。后期可能有阵挛(五氯酚除外)。可能有肝、肾功能损害,t淋巴细胞轻度减少。曾报告过有再生障碍性贫血。
鼻塞头痛自我按摩
自我按摩
患者平坐,用拇、食两指在鼻翼两侧自上而下揉摩3分钟,再揉压迎香穴1分钟,当鼻腔有热感时气息就通。每隔2-3小时做一次,2天后鼻塞自然消失。若为重感冒引起轻度发热的鼻塞,配风池穴、合谷穴按摩也有一定帮助。
蒸熏法
以食醋20毫升,加热蒸发,患者吸入蒸气,鼻塞自解。也可用葱白或洋葱切碎煮沸,自然呼吸,吸入葱白、洋葱的水蒸汽,过不久能消除鼻塞。
填塞法
用热毛巾敷鼻,每次5-10分钟,每日3次,有一定效果。
中草药
中药是中医学用以治病和保健的主要手段,对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中药资源可达一万二干八百多种,各地使用的中药已达五千种左右,把各种药材相配伍而形成的方剂,更是数不胜数。在上下几千年,纵横近万里的亿万人民中,无数人次的口尝身受,以观察和利用这些药物,其实践基础和历史底蕴,都是举世无双的,所积累的用药经验,是值得珍视和发掘的。中草药治疗鼻炎、鼻窦炎引起的鼻塞:比如祖传秘方姜氏鼻炎膏,中草药配方:苍耳子30克、辛夷20克、黄芩35克、细 辛40克、白芷25克、龙胆草10克等中草药材,手工工序,精心选药、晾晒、研磨,外用,一日两次,不仅对鼻炎、鼻窦炎引起的鼻塞有确切效果,对鼻炎、鼻窦炎引起的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效果也均佳。
黄花倒水莲的成分分析 拓展:黄花倒水莲的记载
①《广西药植名录》:"全株:舒筋活络,治黄疸,血崩,月经不调,子宫脱垂,产妇虚弱。根:祛风,去湿,止痛。"
②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滋补强壮,散瘀消肿。治劳损性腰腿痛,跌打损伤,急慢性肝炎。"
③《广西中草药》:"补气血,壮筋骨,治病后虚弱,产后血虚,脾虚水肿。"
保健品的特征
保健食品无论是哪种类型,它都有出自保健目的,不能在很短时间内改善人的体质,但长时间服用可使人延年益寿。
保健食品的原料组成有多种方式,近年来出现了以中草药为原料的组成方式,而中草药用于人类保健自古就有。古人将中草药分为上品药、中品药、下品药。上品药用于人体保健,加之中、下品药按君、臣、佐、使配伍,对症下药以治疗疾病。《神农本草》和《本草纲目》中说:“上药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南朝名医陶弘景说:“上品药性,亦能遣疾。但势力和厚,不为速效。岁月常服必获大益。”。其他中草药一般都有一定的毒性。可见古人深得用中草药对人体保健和治病的精髓。
保健食品的开发生产和服用与药品不同,尤其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的保健食品。保健食品不可能具有象药品一样的治病的速效性,但要求它必须无毒。
中草药治疗胆结石偏方
金钱开郁汤
取金钱草30克,柴胡、白芍、枳壳、海螵蛸、浙贝母各10克,郁金6克,甘草3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一个月为一疗程。
此方具有疏肝利胆、化石排石、和胃抑酸的功效,适合有泛酸、嗳气症状的色素性胆结石、胆固醇胆结石和混合性胆结石患者使用。
三金排石汤
取大黄、柴胡、黄芩各9克,枳壳、乌梅、鸡内金各10克,茵陈20克,金钱草50克,郁金15克。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后去渣取汁,每日一剂,分3次在饭后服用,连续用药10天为一疗程(用药一个疗程后应停药5天),一般用药3个疗程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