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胃炎如何预防
小儿胃炎如何预防
1、对孩子的用药应慎用、忌用对胃粘膜有损伤的药物。此类药物长期滥用会使胃粘膜受到损伤,从而引起慢性胃炎及溃疡。
2、要时刻关注孩子的健康,积极治疗口咽部感染灶,勿将痰液、鼻涕等带菌分泌物吞咽入胃导致慢性胃炎感染。
3、避免给孩子使用过酸、过辣等刺激性食物及生冷不易消化的食物,饮食时要细嚼慢咽,使食物充分与唾液混合,有利于消化和减少胃部的刺激。饮食宜按时定量、营养丰富、含维生素A、B、C多的食物。忌服浓茶、浓咖啡等有刺激性的饮料。
孩子腹痛伴消瘦当心患上小儿胃炎
小儿慢性胃炎不少见
很多人认为胃炎是成年人的“专利”,其实不然。据资料显示,小儿胃炎已呈高发趋势,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及小学生,并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北京儿童医院曾为反复腹痛4周以上的617名儿童进行胃镜检查,结果发现患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占42.3%。
小儿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反复腹痛,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痉挛性腹痛,可发生在餐前或餐后,也可发生在夜间或者毫无规律,可能伴有呕吐、腹胀、消瘦、贫血等现象,甚至出现消化道出血。
遗憾的是,大部分家长对小儿胃病都缺乏认识。不少孩子诉说上腹部或脐周反复疼痛已很长时间,每次疼痛时间短的数分钟,长的数十分钟。很多孩子还出现了食欲下降、食量减少、腹胀、恶心、泛酸等症状,面色变黄、消瘦,上课没有精神。可是家长们大都未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有医生对小儿胃炎也认识不够,常将其误诊为蛔虫症或肠痉挛。直至孩子出现咳血、便血才住院检查,往往已发展为严重的肠胃疾病。
“杀手”潜伏在孩子身边
贪食冷饮 孩子大都喜欢喝冷饮,而过量喝冷饮可使胃黏膜下血管收缩和黏膜层变薄,从而使其防卫能力下降。
过多吃零食 很多孩子饭前大吃零食,等吃正餐时没胃口,过了用餐时间又饿了,形成恶性循环,导致胃炎的发生。
饮食不规律和精神压力 大 孩子学习紧张或贪玩,都会造成胃部神经性缺血和消化不良,有碍胃部健康。有些孩子因为课程紧张或贪玩,常常不能按时定量吃饭,然后一有时间就暴饮暴食,容易损坏胃健康。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一半儿童的胃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而该菌的感染有家庭聚集现象,家庭成员在生活上密切接触就有可能造成该菌的交叉感染。像大人嚼食喂孩子;一家人吃饭,你一筷子他一勺往宝宝碗里添菜;一瓶饮料,大人对嘴喝完,孩子喝……如此种种,幽门螺杆菌就可以借着唾液,找到新的主人。
胃镜是最准确的
一种诊断方法
家长应纠正孩子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要以奶油蛋糕、冷饮、零食等替代正餐。平常要让孩子的胃得到很好的休息,一日三餐定时定量,每餐不要吃得过饱,更不要“填鸭式”地强迫孩子进食,以减轻孩子胃肠负担。
防范幽门螺杆菌感染,需从改变不良的饮食方式做起,提倡家庭以分餐或是使用公筷的方式预防。
此外,避免情绪紧张、劳累等,减轻孩子的学业负担和精神压力,保证睡眠,也是预防儿童胃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若发现孩子有原因不明的腹痛,同时有消瘦和上腹部压痛,应想到是否患了胃炎,一定要及早就医。诊断小儿胃炎,胃镜是最准确的一种方法,可以清楚地看到胃中的病理改变。尿素呼气试验则是利用幽门螺杆菌尿素酶活性的诊断手段,目前是为小儿诊断幽门螺杆菌最好的方法。
小儿胃炎该怎么办
小儿胃炎如何治疗
1、急性胃炎
(1)去除病因
积极治疗原发病,停用刺激胃黏膜的食物和药物;卧床休息,进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饮食;腹痛、呕吐重者暂禁食;有脱水者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有严重出血时应按上消化道出血处理。
(2)药物治疗
黏膜保护剂;出血严重者可给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出血者可予止血剂;有失血性贫血者输血,防治休克;细菌感染者应用抗生素;腹痛严重者可予止痛、镇静;呕吐剧烈者输液止吐。
(3)误服毒性物质或腐蚀剂者
洗胃;立即饮蛋清或牛乳。
2、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的治疗目的在于改善和消除临床症状,无症状者无需治疗。合并Hp感染者应予以抗Hp治疗。
(1)一般治疗
饮食规律,定时适当,食物宜软易消化,避免过硬、过冷、过酸、粗糙的食物和酒类以及含咖啡因的饮料;改变睡前进食的习惯;避免精神紧张;尽量不用或少用对胃有刺激性的药物。
(2)去除病因
积极治疗原发病。
(3)药物治疗
抗酸药;解痉药;胃肠动力药;黏膜保护剂;中药。H2受体拮抗剂用于腹痛明显及有上消化道出血者,治疗2周。不作为常规用药。
(4)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
应进行规范的抗Hp治疗,需坚持大剂量、足疗程、联合用药。药物治疗时间视病情重而定。
小儿胃炎会引发什么疾病
急性小儿胃炎发病较急,往往由化学物质、物理因素、微生物感染或细菌毒素引起。化学物质有药物,如水杨酸纳、糖皮质激素、某些抗生素等;物理因素如进食过冷、过热和过于粗糙的食物,损伤胃黏膜引起炎症。此外,吃了被细菌污染的食物,可引起小儿胃炎。急性胃炎表现为腹部不适、恶心或食欲减低。若治疗不彻底,可因饮食不当症状反复出现,就会转变为慢性炎症。
研究发现,慢性小儿胃炎与免疫、胃黏膜的防御功能下降、激素调节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急性胃炎若迁延不愈可转为慢性。胃黏膜长期受刺激,如进食过急,无规律、无约束地饮食,喜食过热、过冷、粗糙、辛辣的食物,常服用阿司匹林、氯化钾等药品,都有可能使胃黏膜充血、水肿,发生胃炎。慢性小儿胃炎的主要症状是腹上区或剑突下不适、隐痛,甚至有疲乏、精神不好、注意力不能集中,可影响生长发育。
小儿胃炎的发生,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很不利,对孩子的消化和营养吸收都有很大的阻碍,可能导致孩子营养的缺乏。这对孩子的智力发育都是有很大妨碍,这些都是家长应该注意的
小儿胃炎吃什么好
小儿胃炎是非常常见的胃肠疾病,多种因素可引起,会产生胃部不适,食欲降低等表现,如果急性期不及时处理会变成慢性,影响生长发育,危害身体健康,出现贫血、营养不良、智力发育不全等疾病。因此可以在饮食上进行调节,比如多吃些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食物,鱼、肉、绿叶蔬菜、水果、牛奶、豆浆等可以适当选择,同时要注意菜肴的色香味俱全,才能让孩子更有食欲,更想吃饭。
注重软、烂、消化:食用的主食、蔬菜及鱼肉等荤菜,特别是豆类、花生米等硬果类都要煮透、烧熟使之软烂,便于消化吸收,少吃粗糙和粗纤维多的食物,要求食物要精工细作,富含营养。
保持新鲜、清淡:各种食物均应新鲜,不宜存放过久食用。吃新鲜而含纤维少的蔬菜及水果,如冬瓜、黄瓜、番茄、土豆、菠菜叶、小白菜、苹果、梨、香蕉、橘子等。吃清淡少油的膳食。清淡膳食既易于消化吸收,又利于胃病的康复。
一般来说小儿胃炎跟孩子饮食有关,因此在生活中,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注意监督孩子不要吃生冷的没洗干净的食物,不要让孩子只吃零食不吃正餐,或者喂的过饱,加重胃肠负担,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促进胃肠消化。有小儿胃炎的症状应该及时发现,及时送往医院进行诊治。
小儿鼻炎预防
1.平时注意鼻腔卫生。
2. 注意擤鼻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压一侧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后交替而擤。
3. 有牙痛者,要彻底治疗。
4. 慢性鼻炎者注意加强锻炼以增强体质,以防感冒。
5. 保持性情开朗,精神上避免刺激。同时注意不要过劳。
6. 严禁油腻辛辣食物,多饮水,多食蔬菜,保持大便通畅。
7. 平时可常做鼻部按摩。
小儿胃炎的症状有哪些
小儿慢性胃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反复腹痛,腹痛多为持续性隐痛或阵发性痉挛性腹痛,可发生在餐前或餐后,也可发生在夜间或毫无规律。
家长应该注意的是:由于起病隐匿,症状又不典型,再加上儿童不能准确描述病情特点,因此容易被家人和医生忽视,或者被误诊为肠蛔虫症、消化不良等。
小儿胃炎一般状况良好,也可能每天大便在10次以下,为黄色或黄绿色,少量粘液或白色皂块,粪质不多,有时大便呈“蛋花汤样”。恶心呕吐,食欲低下,有时呕吐出咖啡样物。如出现低血钾,可有腹胀,有全身中毒症状;如不规则低烧或高烧,烦躁不安进而精神不振,意识朦胧,甚至昏迷。
小儿患结膜炎吗
还是会有很多小儿容易患上疾病的,大家对于每一种都是不能放松的,所以我们大家也是要积极发现小儿患上结膜炎的危害,而全面的了解这些问题后在积极的选择好的预防,那么,教你小儿结膜炎是要怎么预防?下面咱们一起解答吧。
如果您的孩子每年患过此病,能知道对什么过敏原(花粉、味道、食物……)过敏,应当到春天避免再接触。这也是小儿结膜炎预防要注意的。
结膜炎就是覆盖眼白、围绕眼睑的透明薄膜发炎。此病的症状包括:眼白或眼睑内侧发红、眼睛发痒或刺痛、在细菌性结膜炎中,眼角和眼睫毛会出现粘稠的脓汁,使患儿在清晨睁不开眼、在过敏性结膜炎中,会有眼睑肿胀和眼睛流出清澄液体等症状。
小儿结膜炎应避免传染源,如果每年复发,连续多年,严重者侵犯角膜发炎,可影响学习及视力。有条件者可转其它地方居住上学,避免传染源。
家长应该多了解小儿疾病预防措施,这对孩子远离疾病后对保护眼睛有很大的帮助。希望以上小儿结膜炎预防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注意后在积极治疗。
小儿胃炎有哪些症状
小儿胃炎的症状要根据急性和慢性相对来说。 (1)急性胃炎,发病急,常有明确病因,轻者仅有食欲不振、腹痛、恶心、呕吐,严重者可出现呕血、黑便、脱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有感染者常伴有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2)慢性胃炎为反复发作、无规律性腹痛,疼痛经常出现于进食过程中或餐后,多为上腹部、胳周痛,部分患儿部位不固定,常伴有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继而影响营养状况及生长发育。
肠胃炎预防
1.不食不洁净的瓜果
瓜果在生长期间要浇水、施肥,喷洒农药,在采集、搬运和出售过程中,易被细菌感染,以致许多瓜果的表皮都带有细菌、虫卵和化学农药,所以瓜果在吃前必须用清水反复冲洗数次再吃。凡能削皮的瓜果,应削皮后再吃,否则易发生农药积蓄中毒。
2.避免进食刺激性饮食
对冷食和辣食等刺激性食物需根据个人条件、原有的饮食习惯和季节选择,避免进食过量,尤其不应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