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宝宝积食如何推拿 补脾经

宝宝积食如何推拿 补脾经

位置:脾经位于小儿大拇指的指腹螺纹面上。

推拿方法为:进行推拿时用拇指螺纹面着力,在小儿拇指的螺纹面旋转向指根方向推300次。

功效:通过补脾经能够健脾胃、补气血,适用于脾胃虚弱和气血不足引起的食欲不振、积食等症状。

小儿积食推拿手法图解 补脾经300次

旋推脾经能健脾胃,促进胃肠功能改善,同时还可以充补气血。

用大拇指指面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螺纹面上,作顺时针的旋推。频率要高,300次最好在2分钟内完成。这个手法使用前可以使用润肤露、爽身粉等按摩介质,可以使按摩更加顺畅。

别以为只是小问题很可能是缺什么 积食

如果宝宝头发竖着长,还伴有不爱吃饭,不思饮食的问题,那很有可能是宝宝积食导致的。

可采用小儿推拿:捏脊治疗。

做法:在宝宝脊椎从下往上用双手捏脊,每天睡前捏3—5遍,每捏3下再将背脊皮提1下,每次捏3—5分钟为宜,可治疗宝宝积食问题。

宝宝积食推拿手法 推大肠

位置:大肠穴位于小儿食指的桡侧缘,从指尖开始到指根所形成的一条直线上。

推拿方法为:将小儿的食指固定,用右手的拇指外侧端沿着穴位推,注意推的时候应当向从指尖推向指根部100次,然后再从指根部推向指尖处100次。

功效:推大肠可以刺激相应的反射区,调理小儿肠道功能。

宝宝积食推拿手法 推三关

位置:三关穴位于小儿前臂前臂桡侧端,自腕横纹至肘横纹形成一条直线型穴位。

推拿方法为:将掌心向内用左将小儿前臂固定后,再将右手的食指、中指并拢,沿着小儿的前臂桡侧,自腕横纹推向肘横纹100次。

功效:推三关可以补虚扶弱,通过对脏腑功能的调节,有利小儿消化功能的恢复。

清脾经和补脾经的区别 小儿推拿补脾经的作用

脾是后天之本,补脾经可以补虚扶弱,健脾和胃,清热利湿,补血生肌,进饮食,化痰涎,助消化,止泻痢;主治食欲不振、呕吐、泄泻、疳积、痢疾、惊厥、黄疸、湿痰、痿证、改变面色等。

宝宝积食可以吃鸡蛋吗

宝宝积食期间是不宜继续食用鸡蛋的,鸡蛋内含有十分丰富的蛋白质和营养,而且蛋黄内还含有大量的胆固醇,如果宝宝积食期间继续食用很有可能会加重宝宝积食症状,影响到宝宝健康,所以宝宝积食是不可以继续吃鸡蛋的哦。

婴儿消化不良按摩

方法/步骤

消食比较好理解,可以用山楂片、消食片,导滞则需要加些理气的元素,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潘月丽还向家长推荐了几款成药,比如导滞丸、化积口服液、消食片。“其实,积食是标症,真正的问题是出在孩子的脾虚上。脾一直比较虚的孩子,更容易积食,家长应该格外注意,平时就应该给孩子健脾。”对于日常健脾,潘月丽推荐了“山药米粥”食疗方:取干山药片100克,大米或小黄米(粟米)100克,白糖适量。将大米淘洗干净,与山药片一起碾碎,入锅,加水适量,熬成粥。

宝宝积食消化不良试试穴位按摩方法

以三岁孩子的取穴和推拿次数为例:补脾经300次,清大肠300次,推板门200次,清胃经200次,顺时针按摩腹部100次,按中脘和天枢穴各10-20次,推下七节骨100次。“家长还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年龄、症状的轻重适当增减次数。”

宝宝积食消化不良试试穴位按摩方法

将孩子的拇指微屈,再用右手拇指从拇指尖推向指根,称为“补脾经”;从虎口推到食指外缘的指端,称为“清大肠”;以左手握住孩子拇指,以右手拇指自大拇指掌面第2节推向指根,称为“清胃经”。

宝宝积食消化不良试试穴位按摩方法

4

糖炒山楂:取红糖适量,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白萝卜粥:白萝卜1个,大米50克,糖适量。把白萝卜、大米分别洗净。萝卜切片,先煮30分钟,再加米同煮(不吃萝卜者可捞出萝卜后再加米)。煮至米烂汤稠,加红糖适量,煮沸即可。

宝宝疳积推拿好使吗

宝宝疳积推拿好使吗

宝宝疳积推拿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推拿一定的穴位,可以起到健脾开胃,消食导致,通畅腑气的作用,从而有效缓解宝宝疳积症状。

宝宝疳积推拿处方

治则:消食导滞,健脾和胃。

常用推拿法:掐四横纹,揉板门,摩腹,捏脊,按揉足三里。

饮食伤脾者加清补脾胃,清大肠,分推腹阴阳,揉中脘。

体虚脾弱者加补脾胃,推上三关,揉中脘,揉脾胃俞。

宝宝疳积推拿方解

揉板门,摩腹,揉中脘,分推腹阴阳,消食导致,疏调肠胃积滞;补脾经,按揉足三里以健脾益胃,消食和中;推三关,揉中脘,捏脊温中健脾,补益气血,增进饮食;捏脊能健脾和胃,消积除疳。

宝宝积食推拿,帮宝宝解决积食问题 小儿推拿消除积食

积食是中医的说法,因此用中医的办法来解决是最有效的,而最管用的非推拿莫属。

但小儿推拿的门派比较多,心法不同结果相同,家长们要关注的是整套手法而不是单一的一个手法,不要在做一个症状推拿中混用不同门派的手法!

从食指末端起始(商阳),沿食指桡侧缘(二间、三间)。

板门重按有酸麻感,为胃全息反应点。严重的积食也可用指甲掐,揉3掐1。

内八卦穴,是小儿推拿中的临床常用穴位之一,具有宽胸利膈、理气化痰、行滞消食的作用。主要用于痰结喘咳、乳食内伤、腹胀、胀闷、呕吐等症。

在穴位上作直线推动称为推法,四橫纹穴为改善积食等问题的要穴。

四横纹是常用的消积穴位之一,也是民间挑疳的部位之一。

位于腰骶正中,命门至尾骨端一线。向上推温阳止泻,并治脱肛;向下推治便秘等症。

以双手拇指沿肋弓边缘,或自中脘至脐,向两旁分推。主治腹痛腹胀,消化不良,恶心呕吐等。

一般采用顺时针的方式,使大便沿升结肠、橫结肠、降结肠的方向运动,坚持操作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成人也是。

稍大点的孩子可以采用揉腹的方式,即有一定的渗透力进行。积食引起的便秘腹胀可重点操作此部位。

足三里是胃经上的一个主要穴位,常按揉有健脾胃、促消化的作用。

小儿拉肚子推拿手法 小儿脾虚型拉肚子推拿手法

治则:健脾益气,温阳止泻。

推拿手法:补脾经,补大肠,摩腹各3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各100次,捏脊20次。

推拿方解:补脾经与补大肠能健脾益气;揉外劳宫温中健脾;摩腹,捏脊能温阳消食;推上七节骨,揉龟尾能理肠止泻。

辩证加减:神疲乏力,食少腹胀者,加揉脾俞,揉胃俞,运内八卦,按揉足三里;久泻不止者,加按揉百会;伴粪质清稀,完谷不化,形寒肢冷等肾阳亏虚症状者,加补肾经,揉外劳宫。

宝宝积食的表现

腹胀、腹泻、大便异常

宝宝积食以后,因为自身发育还不完善,就会直接影响肠胃的消化功能,导致宝宝腹泻、腹胀;排便时,大便还会有一股很异常的腐烂鸡蛋的腥臭味儿。

精神状态变差

宝宝进食太多,影响的不仅仅有肠胃,还会直接表现在宝宝的情绪上,使宝宝卧不安睡不好,烦躁易哭、辗转难眠。

脸色异常

妈妈可以观察宝宝,如果宝宝有积食症状,那么还会表现在舌苔变白变厚、鼻翼两侧发青、口气重、口臭、嘴唇变红等方面。

胃口异常

宝宝积食后食欲会受到很大影响,变得厌食、拒食,或者吃一顿饭浪费很长时间,只含在嘴里不知道吞咽,较以往相比胃口不佳。

免疫力变差

孩子长期积食最大的影响就是身体营养供应不足,免疫系统受到威胁,使宝宝免疫力变差,很容易生病,比如反复感冒、咳嗽等。

为了不让积食影响孩子的健康发育和正常生活,妈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孩子改善积食问题:

食物方面

奶粉:宝宝的奶粉是导致宝宝肠胃消化不好、积食的一个很大原因,建议爸妈在给宝宝挑选奶粉的时候,多考虑一下宝宝的肠胃消化能力,尽量选择好消化、好吸收、不易上火的奶粉。

饮食:家长的喂养方式也是引发宝宝积食的重要因素,所以想改善宝宝积食,首先就要改变自己的喂养方式,给孩子少吃一点。饮食以清淡、好消化为主,少吃或者不吃油腻膨炸食物。

适当锻炼

不管是正在学爬期还是学步期的宝宝,爸妈都不应该限制宝宝的行动能力。鼓励宝宝多动动、多走走,更能促进肠胃消化蠕动,帮助消化食物,改善积食。而且,对于正在发育期的孩子来说,多锻炼多运动对他们的骨骼和身体发育也大有好处。

按摩推拿

如果能在不吃药、不打针的方式下改善好宝宝积食,那对宝宝而言自然是最好的选择。比如按摩推拿,这都是比较管用的缓解宝宝积食的方法。

需要注意的是,给宝宝按摩缓解积食,妈妈一定要掌握好手上的力度,以免自己手法不对或者用力过度伤害宝宝健康。​​​​

相关推荐

宝宝积食吃什么食物好

吃肉过多引起的积食——红糖炒山楂 取红糖适量(如宝宝有发热的症状,可改用白糖或冰糖),入锅用小火炒化(为防炒焦,可加少量水),加入去核的山楂适量,再炒5-6分钟,闻到酸甜味即可。 每顿饭后让孩子吃一点。 鸡蛋过多或油脂过多引起的积食——醋兑米汤 可用醋一汤匙兑米汤喝,若宝宝觉得恶心时,可喝几口醋,小口、慢咽会觉得舒服些。 特别注意:买米醋的时候要注意挑选粮食酿造的,而不是用醋精做的。 吃生冷果品引起的积食——饮服的“神水” 可取3克白蔻,用保温杯泡水饮服。 也可取2克丁香、15克神曲,用沸水冲泡,代茶饮服

掌握小儿推拿21种手法

小儿推拿属于中医推拿的一种,通过对宝宝身体的穴位进行推拿,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缓解不适、促进身体健康成长的目的。 1、脾经,常用于消化系统疾病,在呼吸道感染后也会脾养肺培土生金。 2、顺运八卦,脾胃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都可以用。 3、掐五指节,宝宝受到惊吓之后的常用手法 4、揉涌泉,头痛发热,呕吐腹泻,益肾气。 5、捣小天心,清热镇惊,用于惊风、抽搐、烦躁不安。 6、平肝清肺,用于呼吸道外感。 7、顺时针摩腹,用于便秘,积食,内热。 8、拿风池,用于感冒发汗、头痛、发热。 9、退六腑,用于高热、凉血

宝宝积食后发烧该怎么办

首先,给孩子安排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这会打乱胃肠道生物钟,影响消化功能正常运转。 其次,荤素搭配要合理。让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适当增加米食、面食,高蛋白饮食适量即可,以免增加肠胃负担。 最后,肠胃和人一样,该休息时休息,该工作时工作,无度就会出问题。 其次,还要知道宝宝积食拉肚子的治疗方法 推拿治疗宝宝积食拉肚子 捏脊:患儿面朝下平卧,家长以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其脊柱两侧,随捏随按,由下而上,再从上而下,捏3-5遍,每晚一次。 揉中脘:胸中与肚脐连线的二分之一处,即是中脘穴位。

小儿预防感冒的推拿 脾经200-500次

推拿者用拇指直推位于小儿拇指螺纹面的穴位(脾经),自指根推向指尖200-500次。

小儿腹泻推拿方法是什么

宝宝的腹泻多因感受外邪、内伤乳食与脾胃虚弱有关,最多见的当然是伤食。喂养不当,饥饱无度,突然改变食物的性质,进食油腻、生冷、不洁食物均可引起宝宝的腹泻。 宝宝一旦腹泻,妈妈们不要惊慌,也不要急着往医院送,只要宝宝不发烧,神志清,精神状态良好,大便没有脓血,完全可以通过推拿治疗。 推拿穴位及治疗方法如下(推拿时可以用麻油、葱姜水、滑石粉作为介质,宝宝会感觉舒服一些): 1、脾经 推拿方法:旋推宝宝的大拇指末节罗纹面就叫“脾经”,100-300次。 2、清大肠 推拿方法:食指桡侧缘(靠近大拇指的一侧)自食

宝宝流口水怎么推拿

宝宝流口水之因有虚实两种。 虚在脾土,因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致中虚不摄,廉泉,玉液不守,津液失约,令涎液直流,渍于颐间,发为本病。实为积热,热性熏蒸上迫,使津液奔腾而上,为涎液多之基础,而热则胃缓,缓则廉泉开,不能制约其液,亦使涎流不止。 具体推拿手法如下: 脾胃湿热型流口水推拿 主证:口角流涎,涎液粘稠,或有味,或口角赤烂,口渴思饮,小便短赤,大便秘结,啼哭烦躁,舌红苔黄,脉弦数,指纹紫滞。 治则:清热泻脾。 推拿处方:清胃经,清板门,横纹推向板门,运水入土,退六腑,推四横纹,拿喉节,揉上廉泉,揉天突。

小儿推拿治拉肚子好吗

一、小儿推拿治疗拉肚子的优点 小儿推拿的优势在于不需要使用药物,通过穴位和经络的刺激达到调理胃肠功能和全身免疫能力的效果。 针对夏季儿童常见的腹泻和积食,宜生到家小儿推拿专家向家长们介绍几种可以在家里给孩子做的小儿推拿方法。 适用年龄: 小儿推拿一般适用于6个月到12岁的孩子,一般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 二、小儿推拿治疗拉肚子的方法 1、针对病症:小儿腹泻 方法一:按揉足三里。以膝盖髌骨下方的凸起处为起点,向下四指宽胫骨外侧,用大拇指的指肚按揉这一点100-200下。 方法二:推上七节骨。以尾椎骨为起点,

宝宝积食可以吃鸡蛋吗 药物治疗

宝宝积食症状严重的话就不得不采取药物来进行治疗,一般来说宝宝积食并没有伴随发烧或者其他不良反应的话使用一些健胃消食的药物即可,但是如果宝宝积食患有低烧、大便干结、咳嗽、呕吐等不良反应的话就需要借助其他药物来进行治疗,建议家长们还是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药物以免影响宝宝的健康。

宝宝积食推拿,帮宝宝解决积食问题 宝宝积食,普遍有以下几种症状

1、宝宝在睡眠中身子不停翻动,有时还会咬牙。所谓食不好,睡不安。 2、宝宝最近大开的胃口又缩小了,食欲明显不振。 3、宝宝常说自己说肚子胀,肚子疼。 4、可以发现宝宝鼻梁两侧发青。舌苔白且厚。还能闻到呼出的口气中有酸腐味。 如果你的宝宝有上述症状,那就是积食的表现了。 积食会引起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厌食、腹胀腹痛、口臭、皮色发黄、精神萎靡、大便干燥或酸臭、睡眠不安和手脚心发热等症状。严重者甚至引起孩子发烧,咳嗽等,长期积食会诱发孩子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宝宝积食怎么办

宝宝积食问题可大可小,处理得不好,会让宝宝特别难受和痛苦。那要怎样解决宝宝积食问题?首先推荐的是健康科学的“中医疗法”,如捏脊:让宝宝趴在床上,夏日可脱去上衣,露出背部,沿宝宝脊椎两旁二指处,用两手拇指、食指和中指从尾骶骨开始,将皮肤轻轻捏起,慢慢地向前捏拿,一直推到颈部大椎穴,由下而上连续捏五六次为一组,捏第三次时,每捏三下须将皮肤向上方提起。此法最好坚持每日早晚各做一组。或摩腹:妈咪先搓热手掌,然后顺时针给宝慢慢按摩腹部30下左右。 其次,是常见的家庭护理。吃点山楂当零食:适当吃些山楂及山楂制品,能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