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中耳炎 因机舱压力致耳膜破裂
染中耳炎 因机舱压力致耳膜破裂
医生解释,外耳与中耳之间即隔着耳膜,耳咽管则是连结中耳腔与鼻腔最后方,让彼此相通。过敏性鼻炎患者一旦感冒,较易引发中耳炎,主因是此类患者的耳咽管功能原就较差,鼻涕易累积在中耳腔,形成中耳炎。
3个月内避免碰水
医生指,若中耳炎患者搭飞机,起降时机舱压力急遽变化,耳咽管无法发挥平衡压力变化的功能,中耳腔将承受过大压力,累积的鼻涕、脓等液体,恐因此冲向耳膜,导致耳膜破裂、影响听力。该名女子除用药治疗感冒、中耳炎,耳膜破裂须静待3个月内自行愈合,期间耳朵应尽量避免碰水,以免细菌感染。
嚼口香糖减闷胀感
台安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江裕群提醒,曾接获感冒、中耳炎患者,在飞机起降时感到耳闷胀,因此用手捏住鼻子、嘴巴闭起后吹气,反而加重耳内压力,致耳膜破裂。他建议此类患者出游前,可在医师指示下,于搭机前一小时服用抗组织胺、血管收缩剂等药物,或在飞机起降时嚼口香糖、吞口水,来减缓耳闷胀感。
防治搭机耳膜破裂 注意事项
患者若长期出外旅游,可在医师指示下,于搭机前适量服用抗组织胺、血液收缩剂等药物
过敏性鼻炎、感冒、中耳炎患者搭机时,若发生耳闷胀,千万不要以手捏鼻、吹气,避免耳内压力过大、耳膜破裂
带宝宝坐飞机要保护好他的耳膜
大多数航空公司规定婴儿满14天后即可搭乘飞机,加之机舱内环境较好、旅途时间相对较短,因此,在春运期间,很多家长认为乘飞机是带孩子出行的最理想方式。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的耳朵鼓膜较成人的薄,所能承受的压力较小,飞机起降时气压变化大,容易造成鼓膜内外气压不平衡,可能引发耳内闷胀、听力下降、耳痛等不适症状,严重的会导致鼓膜充血、破裂、穿孔等。中国国际航空提醒,孩子感冒、发烧时尽量别乘飞机。
此外,带孩子乘飞机时,飞机起降阶段,最好不要让孩子睡觉,可以给孩子哺乳、喂零食,也可以用奶瓶给孩子喂奶、水、果汁等。如果孩子不想喝奶,可以使用安抚奶嘴。如果孩子已经会说话了,就鼓励孩子多说话。总之,让孩子充分做吞咽动作,以减轻气压变化对耳膜的刺激。如果孩子哭闹,也不必制止,因为哭闹也能缓解气压变化对耳膜的影响。
机场和机舱是相对封闭的空间,免疫力较弱的婴儿可尽量延后乘坐时间。机舱内空气干燥,可经常用湿棉签擦拭婴儿的鼻腔。机舱内空间有限,随身携带几个孩子喜欢的玩具,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从而减少他们对环境的陌生感和不适感。不要把孩子的头朝着过道抱,以免被来往的乘客碰伤。
从某种角度来看,带孩子坐飞机的确是一种最理想的出行方式。但是我们要注意,飞机内部会出现压力,这种压力对于成人来说可能仅仅就是一种不适反应,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就不是如此了,孩子的耳膜要比成人薄很多,所以飞机内部产生的压力,轻则会导致孩子出现耳痛的症状,让孩子哭闹不止,重则会导致孩子的听力下降。因为带孩子坐飞机保护好孩子的耳膜很重要,如果孩子因为不适而哭闹,千万不要制止,因为哭闹可以缓解气压变化对耳膜的影响。
耳朵失聪原因
1、患急性中耳炎没有及时治疗;
2、巨声式打耳光形成耳膜内外压力差;
3、潜水过深;
4、鼓膜、听小骨损伤或发生障碍,导致听力下降,产生传导性耳聋;
5、耳膜破裂造成失聪,声音不能振动传入内耳;
6、听神经,神经性耳聋,有关的神经损伤引起,药物影响。
耳膜穿孔的症状有哪些
耳膜穿孔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听力从正常到中度耳聋,自觉有阻塞感,甚至耳痛,数小时后由于渗出液产生,耳痛症状减轻,常伴有耳鸣。初起时仅见鼓膜单纯性充血,随着鼓膜内陷,出现点状出血,引起感觉神经性耳聋。爆炸性耳膜穿孔,因鳞状上皮内翻进入鼓室而形成鳞状上皮囊肿,容易继发感染。当鼓膜破裂后,可突感耳痛、听力减退、耳鸣,少量出血和耳内闷塞感。爆震伤除引起鼓膜破裂外,还可由于镫骨强烈运动而致内耳受损,出现眩晕、恶心或混合性聋。检查可见鼓膜多呈裂隙状穿孔,穿孔边缘有少量血迹,外耳道有时可见血迹或血痂。若有水样液流出,示有颅底骨折所致脑脊液耳漏。耳聋属传导性或混合性。
耳膜穿孔是常见的耳部疾病,多是由于外力或者是中耳炎病变引起,中耳炎造成的耳膜穿孔,除了导致耳漏、听障以外,还有形成胆脂瘤的危险性,所以有必要及时进行鼓室成型术。
在耳内窥镜的扩大视野下,利用耳显微技术,定位耳部深处、隐蔽处的病变,有效降低治疗的难度和风险,提高治疗精确率。
耳膜破了能治好吗
你是由外伤引起的耳膜穿孔。
建议意见:外伤造成的耳膜穿孔只要不续发感染,破孔面积不太大,通常会在一个月左右都能自行愈合,不需另外处理.慢性中耳炎之耳膜穿孔,除了导致耳漏,听障以外,还有形成胆脂瘤的危险性,所以有必要加以修补.破掉的耳膜可以用耳旁颞肌的筋膜来修补,成功率高达九成以上,经由这种鼓膜成型术或鼓室成型术,可以消除耳漏并改善听力.耳膜破了是可以修补的。推荐耳内窥镜微创术,修补鼓膜最理想的方法,它通过微创术修复穿孔,恢复鼓膜的完整性,并提高听力的手术。临床愈合率高达93%以上,手术创伤小、范围广、病灶清除彻底、听力提高明显。
耳膜塌陷是什么原因
导致耳膜内陷的原因有很多,也可能是疾病造成的。是由于耳膜内外的气压不平衡造成的。在鼻咽部有一个开口向下、向后、向外,另端开口于耳膜前壁的管道,这个管道叫咽鼓管。它的作用是沟通鼓室与鼻咽部,使鼓室与外耳道的大气压相等,以保持鼓膜压力的均衡。
1.如果患有浆液性中耳炎,即卡他性中耳炎,则可导致咽鼓管功能出现障碍,使耳膜内外的大气压失衡。这样由于来自外耳道方向的大气压力的作用,时间久了,就会出现耳膜内陷的情形。
2.由于鼓膜内外的气压不平衡(乘坐飞机、火车、电梯)时造成的,由于来自外耳道方向的大气压力的作用,导致咽鼓管功能出现障碍,使鼓膜内外的大气压失衡。会出现鼓膜内陷的情形。
此外,鼻炎、咽炎或感冒鼻塞不通等,都会引起咽鼓管障碍,使耳膜内外压力失衡。因此保持咽鼓管通畅,是防止耳膜内陷的关键。
对于耳膜内陷的治疗,泉州五官科医院专家指出,对于轻微的耳膜内陷而言,采取简单的鼓气疗法加以矫正就可以,捏住鼻孔屏住呼吸向外鼓气,但用力一定要适当,如用力过猛,容易造成耳膜破裂。对于病情严重的,则要先行消除引起咽鼓管阻塞的病因,然后采取咽鼓管导管吹张术进行矫正。
泉州五官科医院是省内治疗耳鼻喉疾病的专业医院,率先引进十几项微创技术,填补了省内的空白。低温等离子治疗肥厚性鼻炎,增殖体肥大;冰点等离子治疗鼻甲肥大等,从根本上消除引起耳膜内陷的病因,为患者解除耳膜内陷的困扰。
耳膜穿孔症状有哪些
耳膜破裂后,可突感耳痛、听力减退、耳鸣,少量出血和耳内闷塞感。爆震伤除引起耳膜破裂外,还可由于镫骨强烈运动而致内耳受损,出现眩晕、恶心或混合性聋。检查可见耳膜多呈裂隙状穿孔,穿孔边缘有少量血迹,外耳道有时可见血迹或血痂。若有水样液流出,示有颅底骨折所致脑脊液耳漏。耳聋属传导性或混合性。
耳膜易受直接损伤或间接冲击而破裂,直接损伤多见于取外耳道异物、掏耳、 冲洗时用力过猛;间接冲击多见于爆破、跳水等。
鼓摸破裂时情绪紧张,可不觉任何症状。 伤后,突觉耳内轰鸣、伴有耳痛、 耳鸣、 耳聋或突然耳聋。 有少量血从外耳道流出;如伴有内耳损伤,则有眩晕、恶心和重度耳聋。检查时可见外耳道有血迹,耳膜有不规则的穿孔。
外伤造成的耳膜穿孔只要不续发感染,破孔面积不太大,通常会在一个月左右都能自行愈合,不需另外处理。因耳膜两面都有丰富的由外向内相互吻合的血管,修复能力是很强的。但耳鼻喉专家提醒大家要注意以下几点,否则被细菌感染,引起化脓性中耳炎,治疗就更加困难了。
1、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外伤后即可用酒精消毒外耳道,擦净和取出外耳道异物、耵聍等。不要取下附在耳膜上的血痂,以免引起细菌感染。用消毒的棉花轻轻塞在外耳道口,以防脏物进入耳内,引起感染。
2、禁止用水冲洗外耳道,也不要用任何药物滴耳,因为这样不但无益,相反可使细菌进入中耳引起感染。
3、不要用力擤鼻涕,如有鼻涕,可吸入口中吐出。也可服些消炎药物,以免感染。如果发生感染,引起化脓性中耳炎,要按中耳炎进行治疗。
当发现耳膜穿孔后,应由医生进行处理。处理时着重防止感染,禁止滴耳和洗耳, 以免将病菌带入中耳。为使耳膜早期愈合,应保持外耳道洁净,可每天用75%酒精棉球擦拭一次,然后用干净干棉球塞在外耳道口上不要用双氧水试耳,也不要点复方新霉素滴耳剂,以免其渗入耳膜穿孔处损伤内耳的听力。
外伤性穿孔的耳膜多在2—3周内愈合。 如未愈合可用50%三氯醋酸烧灼穿孔边缘。当超过三个月以上不愈合者,可作耳膜修补手术。
此外, 如果为重度脑外伤所引起耳膜穿孔时,穿孔处可有血液流出, 这时不要用堵塞外耳道的办法止血,否则流血可停止,但脑症状将加重。当经治疗后待颅底骨折处止血后,穿孔的耳膜自然也就不流血了,然后再按上法处理穿孔的耳膜。
宝宝为什么会得中耳炎 家长留心!4大注意事项
幼儿得过中耳炎之后,再发机率很高,常常一感冒就发生。
由于小朋友耳洞较小,加上耳垢的关系,诊断上往往不是很容易,尤其小小孩表达能力不佳,除非症状很明显,否则很可能在诊疗时被忽略。
中耳炎的治疗需要一段时间,一般建议给10~14天的抗生素,不过有些家长会忽略,认为没有症状就不需继续用药。
以致未完成必要的疗程,使得治疗不完整,进而导致中耳积水、黏液未完全消除,最后演变成复发性中耳炎,这就是为何中耳炎老是治不好的主要原因。
中耳炎在完成治疗后,中耳化脓好了,细菌清除掉之后,会变成黏液,如果黏液一直无法消除,就会导致中耳积水,对听力造成伤害。
有些中耳炎没有好好治疗,将来会变成成人慢性中耳炎,可能出现长期后遗症,包括耳膜破裂、耳膜下塌,长珍珠瘤等等;
或留下中期后遗症,例如积水未消而影响听力,大概会影响30分贝左右的听力。
幼儿一旦罹患中耳炎,如果确定属细菌性感染,用药时间要够久,而且后续必须确定中耳没有积水,通常大约1个月积水会自然消除,若超过3个月未消,应该考虑用手术方式引出。
耳膜穿孔的临床表现
耳膜穿孔是一种由暴力案件,交通事故,或气压改变所致的中耳创伤,祖国医学属“耳门漏管”范畴。耳膜穿孔的发生内因是,良性中耳炎久治不愈,化脓性急性乳突炎等炎症性耳病的刺激,继发感染。外因有被人重打耳光、打水球、网球、滑水、深潜时使外耳道气压突然增加;闪电或爆炸性损伤,用牙签,发夹挖耳,电焊时金属碎屑溅入外耳道,耳腔外压力异常增大,使耳压气压与外界相比成为负压等因素,导致耳膜膜破裂或穿孔。
耳膜穿孔的临床表现是,听力从正常到中度耳聋,自觉有阻塞感,甚至耳痛,数小时后由于渗出液产生,耳痛症状减轻,常伴有耳鸣。初起时仅见鼓膜单纯性充血,随着鼓膜内陷,出现点状出血,引起感觉神经性耳聋。爆炸性鼓膜穿孔,因鳞状上皮内翻进入鼓室而形成鳞状上皮囊肿,容易继发感染。
耳膜破了会聋吗
外伤造成的耳膜穿孔只要不续发感染,破孔面积不太大,通常会在一个月左右都能自行愈合,不需另外处理。慢性中耳炎之耳膜穿孔,除了导致耳漏、听障以外,还有形成胆脂瘤的危险性,所以有必要加以修补。破掉的耳膜可以用耳旁颞肌的筋膜来修补,成功率高达九成以上,经由这种鼓膜成型术或鼓室成型术,可以消除耳漏并改善听力。
一旦证实耳膜破裂,以下几点应要谨记。
1、按医生指示使用抗生素类药物,严防感染。
2、禁用外耳道冲洗或滴药,外耳道口可用消毒棉球堵塞。
3、避免患上感冒,切勿用力擤鼻,以防鼻涕经咽喉进入中耳,引起感染。
4、耳膜愈合前,禁止游泳或进行任何水上活动。
中耳炎化脓后多久能好 中耳炎化脓如何预防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常见病及传染性疾病。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鼻窦炎等疾病,防止并发症发生。
2.预防外耳道浸水,例如:洗澡、游泳、洗头时防止水流入耳内。
3.声音嘈杂的地方注意:噪声是很容易伤到耳朵的,耳膜受伤后,如果再掏耳朵不注意,就容易感染了。
4.注意防止压力伤害:不要用手掌拍耳朵,突如其来的压力会导致耳膜破裂,导致失聪。巨响的也是压力问题,冲击波到来,我们张开嘴巴内外压力一样了,耳朵就不会受伤。
5.耳机听歌应注意:头戴式耳机,注意不要声音放得太大了。这和噪声有相似的作用,长时间,大音量的刺激耳膜,不仅会出现中耳炎,导致听力下降或者失聪都是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