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缺碘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孕妇缺碘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准妈妈身体缺乏碘元素,会导致胎儿的甲状腺激素也缺损,而这会直接干扰胎儿的中枢神经发育,对于大脑的伤害是非常明显的,会直接造成幼儿智力低下,产出呆傻儿。
准妈妈缺碘生出的孩子无论是头围、身高还是体重都难以达标,特别是女宝宝,受到的侵害更为严重。这类宝宝普遍发育迟钝,个头矮小,反应慢,性器官出现异常,听说能力差。
若是准妈妈身体中的碘含量少于25ug/d时,还将直接造成幼儿患上克汀病。
胎儿的生长,不仅依赖准妈妈提供的甲状腺素,在怀孕10周后,胎儿自身的甲状腺也具有利用碘来合成甲状腺素的能力,以满足自身生长的需要。所以,若是准妈妈缺碘严重,胎儿就会生长停滞或出现异常,发生死胎、畸形,引起流产。
孕妇不能吃哪些蔬菜 海带
据研究,孕妇缺碘会影响胎儿发育不良,造成智能低下,因此孕妇适宜吃些海带,以补充体内的碘。但应注意的是,孕妇若过量地服食海带,过多的碘又可引起胎儿甲状腺发育障碍,这对胎儿会产生不良影响,婴儿出生后可能会引起甲状腺功能低下。这犹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
长期吃无碘盐会怎么样
长期吃无碘盐对于不同人群造成的危害会有所区别,具体情况如下:
1.成人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碘是合成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元素,若是成人长期吃无碘盐,可能会导致碘元素不足,机体不能及时的合成甲状腺激素,从而出行甲状腺增生的情况,引起甲状腺肿大。
2.孕妇缺碘会对自身和胎儿有影响孕妇本身是一个特殊人群,若长期食用无碘盐,会使自身缺少碘,从而对自身和体内胎儿的生长发育有所影响。
3.儿童缺碘会影响身体发育儿童处于一个生长发育的阶段,若长期食用无碘盐,会使自身缺乏碘,从而对智力、骨骼、生殖器官等各方面的发育有所影响,容易出现长不高、营养不良的情况。
碘缺乏病的预防知识有哪些
普及食用碘盐,是一项巨大的社会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组织和协调,并且要广泛地宣传缺碘造成的危害和有效的防治碘缺乏病的知识及措施。
基本信息
1、缺碘对人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 严重缺碘会造成呆傻等残疾。
2、孕妇缺碘除造成早产、流产和先天畸形儿外,更严重的是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应该给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幼儿补充足量的碘。
3、缺碘会造成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
4、食用碘盐能有效地预防碘缺乏病,这是世界公认的安全、有效、方便和价格便宜的补碘方法。
具体内容
1、缺碘对人最大的危害是影响智力发育,严重缺碘会造成呆傻等残疾。
●碘是人体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胎儿期和婴幼儿期是大脑发育的主要时期,此时缺碘就会影响小儿大脑的正常发育,造成不可恢复的智力残疾。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由于缺碘造成的轻度智力低下十分普遍,这种现象往往不被人们认识和注意。轻度智力低下的人看上去似乎正常,能做简单的运算和劳动,但效率不高。
●长期生活在缺碘地区、又没有得到充足补碘的一些中小学生的智力明显低于非缺碘地区的同龄人。他们即使学习十分用功,但记忆力差,成绩依然不佳。成年后也难于掌握复杂的知识和技能。
●严重的缺碘会产生呆傻、白痴等智力残疾,这些人生活不能自理,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极大的负担。
●碘被人们称为智力元素。一旦缺碘造成智力低下或残疾,都是无法医治和恢复的。因此,重要的在于坚持补碘,预防缺碘造成的智力损害。
2、孕妇缺碘除造成早产、流产和先天畸形儿外,更严重的是影响胎儿大脑的正常发育,应该给育龄 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婴幼儿补充足量的碘
孕妇缺碘影响儿童智力
碘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开始在采取长期供应加碘食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预防碘缺乏病。谈起碘缺乏病,人们往往会想到甲状腺肿大,也就是俗称的“大脖子病”。事实上,碘缺乏的危害并不限于此。中国疾控中心营养所研究员杨晓光介绍说,除了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甲状腺肿大,碘缺乏还将对青少年智力发育造成不可逆的损失,因此,孕妇和婴幼儿最怕缺碘:“碘缺乏病的危害:在胎儿期可以造成流产、死胎,胎儿甲状腺功能减低。在儿童期和青春期主要有智力障碍等。根据分析得出的结论,生活在碘充足和缺碘地区的个体之间的智商,将有13.5分的差距。”
中国曾是世界上碘缺乏病流行最严重国家之一。上世纪70年代调查显示,中国绝大多数地区均不同程度地流行碘缺乏病,受威胁人口约7.2亿。而目前,除了西藏、青海、新疆等省区外,全国28个省份均已达到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食盐加碘以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1990年以来,通过实施食盐加碘,世界范围内“大脖子病”高发地区儿童和青年的患病率降低了40-95%。据介绍,印度在2000年曾经暂停食盐加碘,结果没过多久,已经基本消除的碘缺乏病又卷土重来,政府只好重新恢复食盐加碘。
孕妇缺碘对胎儿有什么影响 孕妇缺碘怎么办
食用碘盐是最为简单,直接,有效的补碘方法。相关条文规定,孕妇应保证每天摄入9克左右的食盐,但也要注意不宜食用口味较咸的食物,否则会使血压飙升。
孕妇缺碘应多吃含碘丰富的食物补充碘元素,比如海鱼、干贝、海带、虾米、带鱼、青椒、牛奶、紫菜等。
如果准妈妈缺碘严重的话,可在医生的指导下吃补碘的多维元素片以及各类含碘制剂。
孕妇需要补碘吗
碘缺乏的最大危害是影响胎儿、新生儿和婴幼儿大脑的发育。人类大脑发育的90%是在胎儿、新生儿和婴幼儿期完成的。这个时期碘和甲状腺激素对脑细胞的发育和增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是一生中补碘的最有效时期。缺碘使一部分人智力发育难以达到最佳水平,可有轻到中度的智力低下。世界上大范围调查显示,补碘后出生的儿童,智商明显高于未补碘的儿童,适量补碘可明显改善儿童的智力发育。
补碘不是什么时候都可能提高智力水平的,只有在胎儿和婴幼儿期补充足够的碘,才能使他们的智力发育得以正常进行,如果错过这个时期补碘,再想提高他们的智商可能性很小。
孕妇缺碘除可造成胎儿脑发育障碍外,胎儿出生后还可表现为明显的智力低下和精神运动障碍,如聋哑、偏瘫和身材矮小等典型表现的克汀病。重者,可造成畸形、早产、流产、死产及新生儿死亡。
综上所诉,孕妇缺碘会直接影响胎儿的健康,所以,孕妇是需要补碘的。
孕妇缺碘的危害
1、孕妇缺碘对自身的危害。
任何人缺碘都会身体产生一定的危害,孕妇也不例外,孕妇缺碘,会使自己的记忆力下降,神经系统受到危害,甚至严重的话会出现甲状腺肿疾病和流产等。
2、孕妇缺碘对胎儿的危害。
如果孕妇缺碘,供给胎儿的碘也不足,胎儿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素,就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智力低下。
胎儿大脑以至全身的生长发育,需要一种叫做甲状腺素的物质。在胚胎时期如果缺乏甲状腺素,就会严重影响胎儿大脑的发育,出生以后成为一个呆傻、聋哑、身材矮小的呆小病患者。胎儿需要的甲状腺素,一部分由母体供应,一部分靠胎儿自己的甲状腺制造,在制造过程中需吸收足够的碘。如果孕妇缺碘,供给胎儿的碘也不足,胎儿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素,就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造成智力低下。
孕期的营养需求
妇女怀孕之后,由于胎儿生长发育和自身准备的需要,必须从膳食中得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孕妇营养的好坏,不仅会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及其脑细胞的发育,而且对婴儿的智力发育也至关重要。孕妇营养不良还容易造成流产、早产、死胎、胎儿畸形等等。
▲蛋白质:孕妇必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以满足自身消耗及胎儿正常生长发育需要。现代医学科学研究证明,孕妇缺乏蛋白质,除了容易造成流产外,还会影响胎儿脑细胞的正常发育,造成婴儿发育障碍。蛋白质供应充足,还可以避免或减轻妊娠贫血、营养性水肿及妊娠高血压合征的发生。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妇女妊娠后半期应该每日至少增加9克优质蛋白质营养,相当于300毫克的牛奶,如果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则需要增加15克蛋白质,相当于大豆40克,豆腐干75克,或主粮200克。可见,孕妇在妊娠中、后期应尽可能多食瘦肉、禽、鱼、蛋等富含蛋白质的动物类食物,如经济条件有限,则需要多吃大豆类制品。
▲钙和磷:胎儿的骨骼成长需要大量的钙和磷。这样,母亲身体中就必须供给胎儿足够的惩和磷。如果孕妇的钙磷摄入不足,可导致孕妇三人骨质软化和婴儿先天性佝偻病或低钙性惊厥,也将严重地影响婴幼儿的身体与智力的发育。
孕妇每天钙的需要量是正常人的一倍以上。牛奶、蛋黄、豆制品、虾仁、虾皮等含钙较多,而磷存在于麦片、大豆、羊肉、鸡肉等食物中。食用以上食物可以增加孕妇所需要的钙和磷等。孕妇怀孕到5个月以后,便可多喝些骨头汤,或将小鱼油炸后连肉带骨一起吃掉,这样可以补充更多的钙与磷。
▲铁:胎儿在母体里发育每天都需要5毫克左右的铁,而孕妇在怀孕期间血容量增加,分娩时也要失掉一部分血。因此,孕妇对铁的需要量很大。如果铁的供应量不足,孕妇就会贫血,继而影响胎儿的发育,使新生儿贫血。
因此,孕妇应该多吃一些含铁量较丰富的食物,如鸡蛋、瘦肉、肝、心等,其中鸡蛋为最好,可全部被利用。在主食中,面食含铁一般比大米多,吸收率也高于大米,因而有条件时应鼓励孕妇多吃些面食,如面条、面包等。
▲锌:妇女在妊娠期间因锌的需要量剧增。如果锌供应不足,就容易导致胎儿畸形,还可能引起孕妇本人味觉异常和食欲减退。动物性食物是锌的可靠来源,如牛肉、猪肉、牡蛎 、肝、肾等都有易被吸收利用的有机锌。
▲碘:碘是甲状腺素的重要成分。妇女在怀孕期间其甲状腺功能旺盛,基础代谢升高, 从而对碘的需要量增加。孕妇缺碘会使胎儿生长迟缓,造成婴幼儿智力低下甚至痴呆,还可以发生先天性克汀病。因此,孕妇应该注意经常吃一些含碘的海产品,如海带、紫菜、虾等。
▲维生素:孕妇还应该注意补充多种维生素。孕妇对叶酸的需要量比正常人高4倍,缺乏叶酸,孕妇易发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严重者可引起流产;维生素C如果供应不足,会增加孕妇患缺铁性贫血的可能性,维生素C还对胎儿的骨骼、牙齿的正常发育,造血系统的健全和增强机体抵抗力有促进作用;维生素D有调节钙磷代谢的作用,可预防和治疗佝偻病; 维生素A能帮助胎儿正常生长和发育,防止新生儿出现角膜软化症。
不过,摄取维生素D等过量,也会导致胎儿中毒。因此,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不要过分乱服。此外,维生素B族对于孕妇和胎儿都很重要,也要注意补充。
孕妇如果食欲较好,那么,维生素及其他营养素应尽可能通过合理安排膳食而获得,而不要过多地去服用药物。近些年来,不时有报告一些孕妇由于大量服用鱼肝油、钙制剂、各种含激素的保健品,而使新生儿长出牙齿或其他畸形的病例,应引以为戒。
如同植物需要阳光雨露一样,人体也需要必需微量元素——碘。对孕妇来说,更不可缺少碘,因为严重缺碘的母亲常会生出呆小聋哑瘫的孩子,俗称呆小病,又称地方性克汀病。
也许有人会问:孕妇怎么会发生缺碘呢?其实,孕妇缺碘的原因主要与居住环境有关。我们知道,碘在地球上的分布相当不均,一般内陆山区碘比较缺乏,沿海低洼地带则积碘过多。在我国,除沿海地区外,各省市几乎都有程度不同的环境缺碘。
在一些严重缺碘地区,饮水中的含碘量常在1微克/升以下(正常值为5~90微克/升),当地居民24小时尿碘常低于25 微克/升)。在缺碘情况下,若忽略了碘的补充,常可引起缺碘性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流行。妊娠期妇女对碘的需要量大,更易发生缺碘。
据观察,孕妇忌食、挑食也是造成缺碘的原因之一。如海产品一般含碘量高,忌食海产品往往会引起碘摄入不足。
那么,孕妇缺碘对胎儿、新生儿会造成哪些影响呢?
孕妇对甲状腺素的需要量大,但在缺碘的情况下,尽管母体的甲状腺在加倍工作,但所生成的甲状腺激素仍不能满足胎儿的需要,导致胎儿全身脏器及骨骼系统的发育停滞,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最为严重,可造成死胎、流产、早产,以及先天性畸形。孩子出生后呈智力低下、体格矮小、呆傻面容,以及瘫痪、又聋又哑等克汀病的表现。
那么,孕妇是不是都要补碘呢?为了防止孕妇缺碘及子代发生呆小病,给孕妇足量补碘是极为重要的。国际上推荐孕妇每日摄碘的适宜量为200微克(正常范围为150~300微克)。在缺碘区,盐中加碘是最为经济、安全、方便、有效的补碘措施,已使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呆小病的发生率显著降低。
为了更迅速地预防克汀病的发生,除了碘盐治疗外,对缺碘地区的 孕妇还应充分供给含碘药物,如可遵医嘱服用一定剂量的碘化钾片或甲状腺片等。孕妇补碘的关键时间是在妊娠早期3个月,尤以妊娠前为好。有报道,怀孕后5个月再补碘,已不能预孩子智力缺陷的发生。
在沿海及低洼等不缺碘地区,一般水中的碘可以满足普通人的需要,不过,孕妇还宜定期食用含碘食品。上海地区水碘为20微克/升(正常含量为5~90微克/升),但监测发现,有些孕妇尿碘偏低,可能与偏食习惯有关。海鱼、海带、紫菜、贝类等海产品的含碘量较高,孕妇若能每2~3天食用一次海鱼,即可满足机体对碘的需求量。
在这里,笔者要提请每个孕妇及其家人都来关心摄碘问题。只有供碘足量,你才能得到一个聪明可爱的小宝宝,呆小病才会在人群中杜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