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功能主治
注射用曲妥珠单抗功能主治
转移性乳腺癌:
本品适用于HER2 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作为单一药物治疗已接受过1 个或多个化疗方案的转移性乳腺癌;与紫杉醇或者多西他赛联合,用于未接受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辅助治疗:
本品单药适用于接受了手术、含蒽环类抗生素辅助化疗和放疗(如果适用)后的HER2 过度表达乳腺癌的辅助治疗。
如何治疗早期乳腺癌
希罗达(卡培他滨片)
用于晚期原发或转移性乳腺癌和直肠癌、结肠癌的治疗,罗氏靶向化疗药物“希罗达”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完全可用于治疗进展期胃癌,且临床疗效确切、服用方便,被广大患者所认可,值得应用及推广。
芙瑞(来曲唑片)
通过抑制芳香化酶,使雌激素水平下降,从而消除雌激素对肿瘤生长的刺激作用,各项临床前研究表明,来曲唑对全身各系统及靶器官没有潜在的毒性,具有耐受性好、药理作用强的特点。与其他芳香化酶抑制剂和抗雌激素药物相比,来曲唑的抗肿瘤作用更强,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抗雌激素治疗的晚期乳腺癌绝经后患者。
速莱(依西美坦片)
为内分泌治疗药,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抑制芳香酶来阻止雌激素生成,主要适用于以他莫昔芬治疗后病情进展的绝经后晚期乳腺癌患者。
赫赛汀(注射用曲妥珠单抗)
用于作为单一药物治疗已接受过1个或多个化疗方案的转移性乳腺癌;与紫杉醇或蒽环类药物(阿霉素或表阿霉素)加环磷酰胺合用作为一线药物,治疗未接受过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
三苯氧胺(枸橼酸他莫昔芬片)
他莫昔芬为非固醇类抗雌激素药物,其Z型异构体进入细胞内,与雌激素受体竞争结合,形成受体复合物,阻止雌激素作用的发挥,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临床用于治疗女性复发转移乳腺癌;还可用作乳腺癌手术后转移的辅助治疗,预防复发。
治疗白癜风最好的药
1、中一牌白蚀丸成份:紫草、灵芝、降香、补骨脂(盐炙)、丹参、红花、制何首乌、海螵蛸、牡丹皮、黄药子、苍术(泡)、甘草、蒺藜、龙胆。功能主治:白癜风,斑状白化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5克(约20丸),十岁以下小儿服量减半,一日3次。禁忌症:孕妇、肝功能不全者禁用。
2、补骨脂注射液(通络骨质宁膏)成份:该品主要成份为补骨脂。辅料:聚 山梨酯、注射用水。功能主治:白癜风、银屑病、牛皮癣。用法用量:加温软化,贴于患处,每贴连续使用2~4天。禁忌症:孕妇忌用。
3、天方(盐酸氮芥酊)成份:盐酸氮芥。功能主治:白癜风,斑状白化病,外阴白化病。用法用量:外用,用棉签蘸取药液涂患处,一日2次。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类风湿病哪里治疗最好
(1)非甾类抗炎药有抗炎、止痛、解热作用,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适用于活动期等各个时期的患者。常用的药物包括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2)抗风湿药(DMARDs)又被称为二线药物或慢作用抗风湿药物。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静注;柳氮磺吡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以及羟氯喹、来氟米特、环孢素、金诺芬、白芍总苷等。
(3)云克即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是一种非激发状态的同位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缓解症状的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小。静脉用药,10天为一疗程。
(4)糖皮质激素激素不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物。但在下述四种情况可选用激素:①伴随类风湿血管炎包括多发性单神经炎、类风湿肺及浆膜炎、虹膜炎等。②过渡治疗在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快速缓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应首先减少或缓慢停用激素。③经正规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剂量激素。④局部应用如关节腔内注射可有效缓解关节的炎症。总原则为短期小剂量(10mg/d以下)应用。
(5)生物制剂目前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上,已经有几种生物制剂被批准上市,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尤其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几种生物制剂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应用:①Infliximab(英夫利昔单抗)也称TNF-α嵌合性单克隆抗体,临床试验已证明对甲氨蝶呤等治疗无效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用Infliximab可取得满意疗效。近年来强调早期应用的效果更好。用法静点,3mg/kg,分别于0,2,6周注射一次,以后每8周静注一次,通常使用3~6次为1个疗程。需与MTX联合应用,抑制抗抗体的产生。②Etanercept(依那西普)或人重组TNF受体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Etanercept及人重组TNF受体p75和IgGFc段的融合蛋白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和AS疗效肯定,耐受性好。目前国内有恩利及益塞普两种商品剂型。③adalimumab(阿达木单抗)是针对TNF-的全人源化的单克隆抗体,推荐的治疗剂量为40mg,每2周1次,皮下注射。④Tocilizumab(妥珠单抗),IL-6受体拮抗剂,主要用于中重度RA,对TNF-α拮抗剂反应欠佳的患者可能有效。推荐的用法是4~10mg/kg,静脉输注,每4周给药1次。⑤抗CD20单抗Rituximab(利妥昔单抗)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Rituximab也可与环磷酰胺或甲氨蝶呤联合用药。
(6)植物药目前,已有多种用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植物药,如雷公藤、白芍总甙、青藤碱等。部分药物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作用机制需进一步研究。
分子靶向治疗乳腺癌弹无虚发
在乳腺癌的发病因素中,有一个叫作HER2的致癌基因起了主要的作用,近三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存在着HER2基因的过度表达,该基因的扩增目前已成为临床医学上评估乳腺癌恶性程度、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及预后风险的重要指标。
通常乳腺癌的治疗是以手术、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放射治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经过长期的医学实践,以上四种治疗方法取得了稳定、可靠的疗效,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作为传统治疗手段其在发展中遇到了瓶颈,很难再进一步提高疗效,且毒副作用明显,已经不能满足乳腺癌患者越来越高的要求。
前面提到,有近三分之一的乳腺癌患者存在致癌基因HER2的过度表达,这些患者的肿瘤细胞恶性程度高,容易复发并产生远处转移,治疗比较困难,将来的预后也比较差。针对这样的特点,从事临床药物研究的专家们和临床医生密切配合,经过多年努力,研制出了第一个针对HER2基因的靶向治疗药物曲妥珠单抗,从1998年正式开始在临床应用至今已整整10年,被证明是一个有效的药物。曲妥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抗体,能特异性地与基因HER2所表达的蛋白受体在肿瘤细胞膜外结合,从而阻断肿瘤细胞的信息传播通道,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既然分子靶向治疗具有如此神奇的疗效,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乳腺癌患者都可以使用呢?当然不是,分子靶向治疗的使用是有严格条件的,它所针对的是特定的靶子,就像导弹发射前需要雷达和卫星帮助寻找并锁定目标一样,它也需要一些辅助手段。拿曲妥珠单抗来说,在使用前首先要确定乳腺癌患者体内有没有可以进攻的目标,即HER2基因表达的蛋白受体,临床上检测HER2基因就相当于在使用雷达和卫星定位,一旦明确目标的存在,使用曲妥珠单抗就能取得明显的打击效果;否则,如果目标不明确,也就是说对HER2基因呈阴性反应的患者,盲目使用只会事倍功半。
因此,在乳腺癌患者的前期手术治疗过程中,应常规检测HER2基因的表达情况,以便为将来的分子靶向治疗创造有力条件,做到“精确制导,弹无虚发”。
注射用曲妥珠单抗药理作用
曲妥珠单抗是一种重组DNA衍生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选择性地作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的细胞外部位。此抗体属IgGl型,含人的框架区,及能与HER-2结合的鼠抗-p185 HER2抗体的互补决定区。 人源化的抗HER2抗体是由悬养于无菌培养基中的哺乳动物细胞(中CHO)产生的,用亲合色谱法和离子交换法纯化,包括特殊的病毒灭活的去除程序。国仓鼠卵巢细胞
HER2原癌基因或C-erbB2编码一个单一的受体样跨膜蛋白,分子量185kDa,其结构上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相关。在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中观察到有25%-30%的患者HER2过度表达。HER2基因扩增的结果是这些肿瘤细胞表面HER2蛋白表达增加,导致 HER2受体活化。
研究表明,HER2过度表达的肿瘤患者较无过度表达的无病生存期短。HER2的过度表达可通过以下方法诊断:对肿瘤组织块以免疫组化为基础的评价法,组织或血浆样品的ELISA法或荧光原位杂交法(FISH)。 曲妥珠单抗在体外及动物实验中均显示可抑制HER2过度表达的肿瘤细胞的增殖。另外,曲妥珠单抗是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反应(ADCC)的潜在介质。在体外研究中,曲妥珠单抗介导的ADCC被证明在HER2过度表达的癌细胞中比HER2非过度表达的癌细胞中更优先产生。
什么是三阴乳腺癌的表现
“三阴乳腺癌”特指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均阴性的乳腺癌患者。预后极差,5年生存率不到15%,多见于年轻患者,内脏转移、脑转移几率较高,病理组织学分级多为3级,细胞增殖比例较高,c-kit、p53、EGFR表达多为阳性,基底细胞标志物CK5/6、CK17也多为阳性。肿瘤侵袭性强,易发生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与基底细胞样乳腺癌和BRCA1基因突变相关性乳腺癌有较多相似特征。
“三阴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和曲妥珠单抗靶向治疗无效,治疗上依靠化疗为主。与其他类型乳腺癌相比,三阴性乳腺癌对化疗、放疗敏感性较高,但如果只是常规的标准治疗,其预后依然很差,无复发生存和总生存较低。一些针对性前瞻性临床试验目前正在进行中,因此多数资料来自回顾性研究或试验亚组分析。目前还没有针对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指南,其治疗一般按预后差乳腺癌治疗常规进行,术后辅助化疗选择含蒽环类紫杉类方案。新辅助化疗中在接受含紫杉类和蒽环类的新辅助化疗后,可获得较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铂类药物用于新辅助化疗正在研究中。转移性三阴乳腺癌病情发展迅速,姑息性化疗的研究有以下几方面:微管稳定剂Paclitaxel、Docetaxel、nab-paclitaxel、ixabepilone;卡铂/顺铂;抗血管生成Bevacizumab、Sunitinib;EGFR抑制剂Cetuximab、Erlotinib等。
总之,“三阴乳腺癌”对常规的治疗疗效欠佳,易发生复发和转移,生存率低,需要临床肿瘤医生加以关注和研究,新的治疗方案有待提出及评价疗效。
乳腺癌骨转移的治疗 发现骨转移后应该怎么治疗
(1)全身治疗为主,其中化疗、内分泌治疗、分子靶向治疗作为复发转移乳癌的基本药物治疗;双膦酸盐类可以预防和治疗骨相关事件。
合理的局部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骨转移症状,其中手术是治疗单发骨转移病灶的积极手段,放射治疗是有效的局部治疗手段。
(2)疾病进展缓慢、激素反应性乳腺癌患者可以首选内分泌治疗。
如果ER和PR阴性、术后无病间隔期短、疾病进展迅速、合并内脏转移、对内分泌治疗无反应者应首选化疗。
(3)Her-2过表达的患者可以考虑单用或联合使用曲妥株单抗治疗。
(4)放射治疗用于乳腺癌骨转移治疗的主要作用是缓解骨疼痛,降低病理性骨折的危险。
炎性乳腺癌怎么办
炎性乳腺癌患者常在确诊断时肿瘤已扩散出现转移,单纯局部治疗如外科手术或放射治疗,对转移灶没有作用,故疗效差。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与研究发现,治疗炎性乳腺癌应采用综合治疗。首先进行新辅助化疗,即手术前化疗;对HER-2检测阳性的炎性乳腺癌患者,化疗中还可联合应用曲妥珠单抗(即靶向治疗)。新辅助化疗获得临床缓解的患者,化疗结束后再进行手术或放疗。手术推荐乳房切除手术加腋窝淋巴结清扫,保留乳房手术不适用于炎性乳腺癌。炎性乳腺癌常有淋巴管阻塞,也不适合进行前哨淋巴结活检。尽管有些患者行乳房切除时有乳房重建的需求,但对于炎性乳腺癌患者而言,行即刻乳房重建手术应持谨慎态度。由于炎性乳腺癌术后局部和区域复发风险较高,常规进行放疗。
大剂量化疗加外周血干细胞支持治疗炎性乳腺癌的研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结果,但较大的毒性和较低的生活质量使上述治疗除临床试验外尚未推荐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