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神经瘤切除引起的面瘫能否恢复
听神经瘤切除引起的面瘫能否恢复
听神经瘤所致的面瘫切除肿瘤后,找到断端,采用神经移植恢复其通路。当切除小脑脑桥角区的大肿瘤,同时切断了面神经时,则将面神经的远端和其他运动神经(如舌下神经)的近端吻合,以改善肌肉的张力。
听神经瘤切除后,虽然保持了面神经的连续性,但术后仍出现重度面瘫。其中,多数病人在术后1~2天即出现重度面瘫,少数在1~2周内逐渐出现面瘫。
肿瘤体积大小的差异对面瘫的恢复有影响,由于病理的不同开始恢复的时间也不同:在1.5 个月内显示恢复迹象的面瘫,考虑与部分去神经支配的传导阻滞有关;3 个月或更晚开始恢复的面瘫,可能是由于伴有不同程度神经损伤的轴突断裂;5个月或更晚才出现的迟缓恢复,则表明面神经颅内部分有较严重的瘢痕形成,阻止了神经纤维再生。
肿瘤切除术后,大约一年仍无恢复征象的面瘫患者,应尽早进行舌下-面神经吻合术。
面瘫的病因是什么
面瘫是我们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面部疾病,这病的出现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都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所以在生活中还是要多加的注意才行,那么面瘫的发病有怎样的原因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的了解一下吧。
因为岩骨骨折、面神经鞘瘤、颞骨肿瘤、中耳炎、胆脂瘤、膝状神经节疱疹、腮腺肿瘤、腮腺炎、面神经炎、产钳拉伤等,分别可以引起岩骨内段或茎乳突下段面神经病变,出现周围性面瘫。因为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脑炎、进行性球麻痹、先天性面神经核形成不全,可以引起面神经核病变出现周围性面瘫病因,当由神经科查体,及其它光、电、化、CT、MRI检查。
因为脑血管病出血、梗塞、肿瘤、炎症、多发性硬化症可以引起面神经髓内根段的病变,出现周围性面瘫病因,其要点是伴有病侧外展神经瘫,眼球运动障碍,或对侧偏瘫。因为颅底动脉瘤、脑膜炎、颅底脑膜瘤及其他肿瘤、小脑桥脑角蛛网膜炎、听神经瘤,均可引起面神经髓外根段病变,引起周围性面瘫,其特点尚有其原发病的症状及舌前2/3味觉、泪、唾腺分泌减少症状。这也是面瘫病因之一。
通过以上内容的详细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对该病重视起来,如果不幸患上疾病一定要尽早的去正规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或者治疗,切勿让病情进一步的恶化下去,小编在这里也衷心祝愿所有的面瘫患者能够早日的康复。
听神经瘤容易与面神经瘤混淆
生活中听神经瘤较常见,面神经瘤发病率较低,所以有时候它们之间会产生混淆,如何去鉴别听神经瘤应和面神经瘤呢?本文就做一下简单的介绍:面神经瘤少见,它可发生于面神经从脑干到神经-肌肉接头处的任何部位,发生在桥小脑角(CPA)和内听道(IAC)内时,其临床表现酷似听神经瘤。面神经瘤的临床特征有赖于病变的部位和范围,尽管有急性面瘫和波动性面瘫病例的报道,但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仍是缓慢的进行性面神经麻痹。感音神经性耳聋、眩晕、耳鸣可能是位于CPA和IAC内肿瘤的临床症状。此外尚有舌前2/3味觉障碍、面部抽搐、眼干口干等症状。
当面神经瘤生长在CPA或IAC内时,面神经麻痹不常见。MRI和CT不能鉴别位于CPA或IAC内的面、听神经瘤。有听神经瘤的一些症状、面部轻瘫或瘫痪面部痉挛和味觉障碍等,应考虑面神经瘤的可能。
7种脸部面瘫有可能是肿瘤引起
面瘫医学上称为面神经麻痹,在临床医学上是常见的一种疾病。但是面瘫也有可能是一种神经瘤引起的。如果20周左右治疗无效果或是反复病情,那就应该慎重对待,有可能不仅是面瘫那么简单了。
日前,福建医科大学附一医院耳鼻咽喉科接诊了一名把肿瘤当作面瘫治了4年的年轻女孩。由于病情耽误太久,神经损伤严重,手术后女孩还可能终身面瘫,令人叹惜。据了解,这样把肿瘤当面瘫的病例,在耳鼻喉科经常看到。
面瘫是面部神经受损导致的面肌瘫痪,可以通过保守治疗,如药物和针灸等。但如果治疗长时间不见效,或者反复面瘫,就要当心了,恐怕不只是神经“罢工”的问题,很可能因为肿瘤在作祟。
女孩面瘫4年,原来是长了肿瘤
来自宁德的张媛(化名)今年24岁,左侧面瘫4年,曾到多家医院接受治疗,吃药、针灸、按摩,能做的治疗都做了,就是没有效果。1个月前左侧听力逐渐下降,并伴有耳鸣,张媛才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附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就诊。
检查发现,张媛的面神经迷路段有肿瘤,听力检查也提示神经性聋。原来四年不好的面瘫,是因为有肿瘤引起的。几年来,肿瘤不断侵蚀破坏面神经和听神经,从而导致女孩严重的面瘫和耳聋。虽然手术可以将肿瘤切除,但张媛很可能要终身面瘫,损伤的听力也无法恢复。
面瘫治疗20周不见效要当心是否有肿瘤
附一耳鼻喉科林昶主任医师介绍说,面瘫在临床上很常见,常见原因有病毒感染、头颅外伤、中耳炎、面神经肿瘤和颅底肿瘤等。
原发性面神经瘤是引起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原因之一,发病率约占周围性面瘫的5%以下。主要包括面神经鞘瘤和面神经纤维瘤两种,可以发生在面神经任何部位,早期症状隐蔽,极易误诊。其中,发生于颞骨内的肿瘤,常常表现为突发性面瘫,与常见的Bell氏面瘫相似;而面神经鞘瘤最常见的症状是渐进性面神经功能障碍,面瘫是进展性的,反而容易发现。
普通的面瘫可以选择药物、针灸、理疗等保守治疗,症状会慢慢减轻。如果保守治疗16~20周无好转,则应考虑肿瘤及其他可能性。特别是面瘫是进展性的,从开始面瘫到全瘫超过6~12周,或者伴有耳聋、眩晕、单侧耳鸣,则应该更加重视,应该到医院做耳神经学、面神经功能定位等全面检查,排除肿瘤的可能。
面神经瘤唯一有效的治疗是手术切除,彻底地切除肿物是防止肿瘤扩展、复发及减少副损伤的关键。
7种面瘫要特别当心
面瘫很常见,背后却可能隐藏着肿瘤的风险。
专家特别提醒,如果发生面瘫,并且有在下面任何一项特点,就要考虑面神经瘤的可能:
a.进行性面瘫,即面瘫的症状越来越严重;
b.既往史或现病史有恶性肿瘤;
c.面肌抽搐;
d.中耳有肿物;e.腮腺有肿物;f.眶后区痛;
g.面神经某一分支麻痹。
随着现代人压力越来越大,各种疾病越来越年轻化。如果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区医院确诊治疗,不要延误病情引起终身遗憾。
耳鸣如何处理
1、理发后,碎头发掉到耳道,由于一端可以触到耳膜,用手碰耳后会听到类似敲鼓的声音,取出头发后,耳鸣消失。
2、坐飞机、登山、或生气后会有短暂的耳鸣、耳闷,是由于中耳负压引起的,连接中耳和鼻腔的结构称为咽鼓管,很多人有类似的经验,捏鼻子鼓鼓气,张嘴抬抬下巴,用手指压压耳屏,咽鼓管通了,耳鸣、耳闷好了。
3、如果有人的耳鸣是搏动的,并且和自己的脉搏跳动同步,要小心颈静脉球瘤,需通过手术切除肿瘤,耳鸣才能消失。
4、如果有人的耳鸣伴有神经性耳聋、有的伴有面瘫,要小心听神经瘤。听神经瘤早期(一般小于1厘米)时无需开颅,可以接受伽玛刀照射治疗。如果认为是肾虚、上火,耽误诊治,较大的听神经瘤不仅加大对病人生命的威胁,也加大手术的风险和难度。
神经源性面瘫
1、神经源性面瘫:约13.5%,由于脑血管病,颅内、非创伤性神经源性引起。(如脑出血、脑梗塞、脑血栓等)
2、医源性面瘫:约1.7%,腮腺手术,乳突手术,牙科治疗,扁桃体切出手术和增殖腮切手术引发。
3、中毒引起的面瘫:约1.3%,常见有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4、创伤性面瘫:约8.2%,颞骨骨折、面部外伤是面瘫在创伤性原因中最常见的。
5、肿瘤引起的面瘫:约10.5%,肿瘤本身及外科切除肿瘤均可以引起。肿瘤包括:听神经瘤、腮腺瘤、原发性胆脂瘤及颈静脉球肿瘤。
听神经瘤面瘫治疗方法
听神经瘤治疗肿瘤较小的3cm内可选择伽马刀治疗,治疗后的后遗症较少,而手术治疗尤其是巨大听神经瘤(最大径达4cm)术后面瘫是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面瘫是如何产生的,该如何处理呢?
面瘫不仅影响患者的美观,面部表情怪异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心理的变化:患者不愿出门,不愿见人,自我封闭,将自己自绝于社会。再加上,重度面瘫眼睑不能闭合,眼泪分泌异常,常导致暴露性角膜炎,出现患眼视力下降,甚至失明,所以听神经瘤术后面瘫的正确处理非常重要。
◆听神经瘤术后面瘫分两种情况
◇术中面神经解剖保留的面瘫
即术中面神经的结构保持完整,连续性没有中断,因术中面神经受到机械性刺激而出现面瘫。目前,对于巨大听神经瘤,国际上面神经解剖保留率的最高记录是德国的神经外科大师Samii教授,为92%;国内大约在80%左右。
对于面瘫患者而言,应通过主动面肌锻炼(坚持早、中、晚进行抬额纹、皱眉、闭眼、呲牙、鼓腮等)、被动按摩、揉搓、理疗及针灸等促进面瘫的恢复,大部分患者的面瘫在术后半年内会有不同程度的恢复。
面神经吻合术:但如果超过半年,面瘫还没有恢复,就应考虑行面神经吻合术(面-舌下神经吻合或面-副神经吻合),因为神经吻合的效果与面瘫的持续时间成反比,及吻合越早,效果越好;反之吻合越晚,效果越差。
◇术中面神经没有解剖保留
即术中面神经断裂,甚至面神经与肿瘤一块被切除,那么面瘫自行恢复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了,就应该毫不犹豫尽早进行神经吻合了。
目前,在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如果切除巨大听神经瘤的过程中,面神经断裂则首选神经断端直接吻合,如神经缺损较大则立即行面-舌下神经吻合术,我们的病例组经长期随访,效果令人鼓舞:吻合后6月患者面部静态张力正常,安静状态下看不出面瘫,眼睑能够闭合,呲牙、鼓腮也大为改观。
听神经瘤术后引起的面瘫是继发性面神经损伤,发病原因是术后继发无菌炎症侵犯了邻近面神经并导致面神经功能障碍,能否恢复要抢在受累神经缺血坏死前正确治疗,否则受累神经会迟发缺血变性坏死恢复无望,除此之外还会继续恶化导致痉挛性终生性面难。
理论性治疗方案:中西复合治疗消除原发性和继发性血水肿对神经的损害,增强改善神经受伤局部血液循环以养神经,软化瘢痕预防受损神经组织变性导致不能恢复,并兴奋激活麻痹休克的神经才能获得面神经等各种功能的最佳恢复。
耳病不早治警惕7种聋:听神经瘤 中耳癌
小伙耳朵流脓6年,居然只是吃吃消炎药,结果造成中耳炎并发脑脓肿,差点丧命;吴阿姨多年听力下降、有耳鸣,不以为意,直至出现面瘫并加重才上医院,摘除“捣乱”的听神经瘤保了命,面瘫却治不好……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13年的报告,全球有3.6亿听力残疾人,占全球总人口的5.3%。广东省人民医院耳鼻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吴佩娜说:“耳聋没得治”的说法早就过时了,随着生物医学快速进步,目前大部分的耳聋疾病可以通过医学手段干预得到治愈或改善。她提供7种耳聋疾病的临床病例,呼吁人们提高警惕,及早发现及治疗耳病。
1.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病例:王先生23岁,6年前开始出现右耳反复流脓,伴有听力进行性下降,但他一直未予重视。1个月前,王先生开始出现右耳流脓增多,同时伴有头痛、发热,到当地门诊治疗,病情未见好转。王先生不得已才到医院就诊,经CT检查诊断为右侧胆脂瘤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并发脑脓肿,病情十分凶险。经耳鼻喉科医生和脑外科医生联合进行急诊手术治疗,术后进入ICU进一步观察和治疗,王先生的病情才逐渐恢复。
专家剖析: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临床常见的耳聋疾病,主要表现为反复的耳流脓和听力下降,少数患者可并发严重的颅内感染,其主要的治疗手段是手术治疗。王先生的案例警示人们,即使是普通的耳科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规范的诊断和治疗,也可能致命。
2.听神经瘤
病例:吴阿姨今年57岁,6年前开始出现右耳轻度听力下降和耳鸣,并无其他不适,便一直未到医院检查。3个月前吴阿姨开始出现右侧面瘫,并逐渐加重。吴阿姨赶紧到医院就诊,发现右侧桥小脑角处有一个较大的肿瘤,遂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为听神经瘤。吴阿姨经手术治疗后,虽然去除了可能致命的“定时炸弹”,但由于延误了病情,面神经受损严重,面瘫恢复不理想,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专家剖析:
听神经瘤是起源于听神经的良性肿瘤,可引起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严重者可导致面瘫。听神经瘤由于生长隐蔽,易漏诊,如出现单侧的进行性感音神经性耳聋和耳鸣,需到医院进行听力学和影像学的检查,可及时发现听神经瘤,并根据其大小和损害程度来制订相应的治疗方案。
3.中耳癌
病例:49岁的杨先生自幼患有右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3年前右耳听力明显下降,并伴有耳痛,曾到当地医院按“中耳炎”治疗,症状无好转。3个月前,杨先生右耳疼痛加重,并出现右耳流血和右侧面瘫,到上级医院检查后诊断为右侧中耳癌,由于肿瘤侵犯范围较大,已经错失手术治疗的时机,只能进行姑息性放疗和化疗,并不能彻底根治肿瘤。
专家剖析:
中耳癌是恶性肿瘤,约80%的患者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早期可表现为耳流血、耳痛、听力下降等,晚期可累及邻近的血管和神经,甚至危及生命。由于中耳癌容易侵犯邻近的重要神经、大血管及颅内结构,需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如出现单耳听力下降,伴有耳痛、耳流血等症状,需警惕中耳癌,应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应的检查。
嘴歪到底是怎么回事
1、中毒引起的面瘫:约1.3%,常见有酒精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2、创伤性面瘫:约8.2%,颞骨骨折、面部外伤是面瘫在创伤性原因中最常见的。
3、肿瘤引起的面瘫:约10.5%,肿瘤本身及外科切除肿瘤均可以引起。肿瘤包括:听神经瘤、腮腺瘤、原发性胆脂瘤及颈静脉球肿瘤。
4、神经源性面瘫:约13.5%,由于脑血管病,颅内、非创伤性神经源性引起。(如脑出血、脑梗塞、脑血栓等)
5、医源性面瘫:约1.7%,腮腺手术,乳突手术,牙科治疗,扁桃体切出手术和增殖腮切手术引发。
轻微面瘫怎么治呢
面瘫治疗方案的选择,首先要做出明确定位诊断,然后定性,分专科治疗。
A 如属中枢性面瘫,应在神经科就诊,做神经科查体、光、电、化、CT、MRI诊断,属于脑血管病或肿瘤或其它疾病,治疗其原发疾病为中心任务,面瘫的预后由其原发病决定。当然可以对症应用中医针灸疗法:①头针取面运动区;②体针取地仓、颊车、合谷、太冲等。
B 如属周围性面瘫,也不能简单地称为面神经炎,亦当由神经科查体,及其它光、电、化、CT、MRI检查。
a 因为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脑炎、进行性球麻痹、先天性面神经核形成不全,可以引起面神经核病变出现周围性面瘫,其鉴别诊断见前面的论述。
b 因为脑血管病(出血、梗塞)、肿瘤、炎症、多发性硬化症可以引起面神经髓内根段的病变,出现周围性面瘫,其要点是伴有病侧外展神经瘫,眼球运动障碍,或对侧偏瘫。
c 因为颅底动脉瘤、脑膜炎、颅底脑膜瘤及其他肿瘤、小脑桥脑角蛛网膜炎、听神经瘤,均可引起面神经髓外根段病变,引起周围性面瘫,其特点尚有其原发病的症状及舌前2/3味觉、泪、唾腺分泌减少症状。
以上多种疾病产生的周围性面瘫,均应到神经内科、脑外科、耳鼻喉科保守或手术治疗,在明确诊断基础上,可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急性期可配合针灸与中药,后遗证期可继续针灸、中药治疗,配合理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