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妈妈需要营养如何快速补充能量 哺乳期间健康及容易准备的餐点
母乳妈妈需要营养如何快速补充能量 哺乳期间健康及容易准备的餐点
炖鸡肉富含有蛋白质,可以帮助提高你的能量水平,让你感觉饱足,不会让你感觉臃肿或是腹胀。你可以添加一些时令蔬菜一起炖煮,营养会更多。
大麦和蔬菜汤也是一种可以让你感觉饱足,却不会觉得拥肿,或是吃太多的餐点。大麦富含有纤维,可以帮助你清除身体的毒素,保持消化系统正常,预防便秘。
鲑鱼含有丰富的ω-3脂肪酸,有助于提高宝宝的大脑发育,对宝宝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也很重要。ω-3脂肪酸还可以帮助你提高能量,预防感染。
菠菜含有丰富的铁,是能量的重要来源,帮助身体恢复力量。青花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消除和预防感染、感冒、咳嗽等问题。你可以将它们炒一炒,也可以水煮食用。
母乳不够也要坚持喂
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委员会专家崔玉涛提出,孩子成年后的心血管功能、免疫调控能力、骨骼健康等一系列健康状况,都与婴儿时期母乳喂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母乳不够也要坚持喂
如果母乳确实不够宝宝吃,那也就只能补充一些配方奶粉。但最好坚持全母乳喂养到他满月。因为新生儿大多数不太喜欢用奶瓶吃奶,也不愿尝试一种新的食物。等宝宝满了月,就会好一点。所以满月后的宝宝你可以适当的给他补充一些配方奶粉。
但千万不要因为母乳不够就完全放弃母乳喂养。母奶是依靠宝宝的需求供应的,宝宝吃得越多,母乳分泌的就越多。如果你经常用配方奶粉代替母乳,那你的母乳就会越来越少。
你还是应该坚持母乳喂养,可以让他吸了母乳之后,再吃配方奶粉。或那么一周给宝宝补充1~2次配方奶粉,就会把对母乳喂养的影响降到最小。
营养均衡保障乳汁充足
不同妈妈母乳的基本营养素是一致的,但长期素食的妈妈的乳汁营养比正常饮食者的更少,所以不提倡在哺乳期吃素。而本人体质胖瘦对哺乳完全没有影响,崔玉涛说,哺乳期妈妈不需要特别补充营养,只要不挑食、不偏食,摄入多种食物,保证营养均衡,就能保障奶水充足。
他说,其实在怀孕前就应该做今后哺乳的准备工作,开始合理地补充营养,均衡饮食。有一个简单的方法:一周吃至少50种食物。无论采用什么烹饪方法,只要食物种类多样化,多种菜肴换着吃,最终一周选择的食物种类达到50种以上,就能保障营养均衡了。
而对所谓的催奶食物,崔玉涛说那只是心理作用。可以肯定的是,准妈妈的心理状态会影响乳汁的分泌。与其千方百计地寻求催奶配方,倒不如放松心情,克服初为人母的焦虑。
哺乳期间,妈妈能吃辣吗?存在饮食上的禁忌吗?这也是不存在的,但妈妈吃了会过敏的食物,或者吃了自己会感到不舒服,就不要吃了。
别用微波炉加热乳汁
奶粉钱不容易赚,现在很多妈妈休完产假照样回去工作,很难做到全天候给孩子哺乳。该怎么办呢?崔玉涛表示,这种情况下可以选用一些吸乳器等辅助用品,妈妈上班前将乳汁吸出存放起来,由家人帮助喂养孩子。一般来讲,合理储存的母乳营养成分损失不到1%。
这里有一个乳汁储存以及加热的问题,很多家庭处理不当导致母乳的营养成分受损:比如,有些人用微波炉直接把乳汁加热,有些人直接把乳液煮沸腾……正确做法是,奶水吸出后立即冷冻,需要用之时,先放到冰箱冷藏室解冻,然后连容器(奶瓶)一起放入热水中温热。麻烦是麻烦了点,可是却能最大程度保障营养。
出门在外该如何进行母乳喂养
1、需要准备的内容
物品
妈妈最好选择吸汗、宽松的两截式衣服,这样才方便哺乳。母婴用品要绝对分开使用,以免交叉感染。另外,要准备吸奶器,以备母乳过多,在宝宝吃饱后可吸出剩余乳汁,这更有利于乳汁分泌,并且不易患乳腺炎。
特别的器材:自动吸奶器,节省时间,还具有冷藏选项,便于旅途奶水储存。
场所
宝宝很容易因噪音等原因转移吃奶的注意力,妈妈尽量选择安静、无人的地方哺乳。
讲究卫生
哺乳前妈妈先洗净手,用毛巾蘸清水擦净乳头及乳晕,不方便就用消毒湿棉球清洗乳头、乳晕,再开始喂乳。
2、营养、心情两不误
泌乳受情绪影响很大。由于旅途劳累、营养不足,妈妈的乳汁分泌会减少,所以要多食汤水和催乳食物,如炖排骨汤、炖鸡汤、炖猪蹄、豆腐汤、青菜汤等,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充足的睡眠,促进乳汁分泌。
3、公共场合的哺乳方案
很多的妈妈对于在公共场合进行母乳喂养非常的介意,并且认为在公共场所喂奶也特别不方便,有点不好意思。其实,满足宝宝的生理需求是妈妈的主要责任,当然保护隐私也是必要的,试试这样做:
理想状态:条件许可,最好去单独的一个房间。
餐厅环境:请服务员帮忙找一个没人的包房;如果没有,可以把椅子放在房间的角落里背过身去,椅背上搭上衣服做掩护。
衣物设备:外出时带一条较大的围巾或披巾,自然地垂在胸前,不易让人看出在喂奶。
4、辅助食品随身带
备用代乳品
很多的妈妈都有可能母乳不足,若是在外面的时候发生这种情况,又应该怎么办呢?当母乳不足时,首选最接近母乳的配方奶粉。外出时,尽量让宝宝喝平常固定喝的奶粉,不要随意更换品牌。
采取补授法,即母乳哺喂次数不变,每次先喂母乳,将两侧乳房吸空后,再以配方奶补足母乳不足部分。补授的乳量依宝宝食欲及母乳的量而定,“缺多少补多少”。按年龄选用并合理调配。市售配方奶粉配有统一规格的专用小勺,重量比均为1:7,如盛4.4g奶粉的专用小勺,一勺加入30ml温开水。必须使用煮沸过的水冲泡奶粉,而不是饮水机里的水。
5、辅助食品
对于4个月龄后的宝宝,单是母乳喂养是不够的。妈妈还应当为他准备营养充足和安全的辅助食品。短途外出时,妈妈可以用保温杯来装以上食物。几天的旅途,为了方便准备副食品,这些物品是不能少的:小研磨、耐热的小杯子及一个塑料小匙。用超大的可乐瓶装几大瓶家里的白开水,再过渡到本地水,以防水土不服影响消化功能。
孕妈妈补钙的四个最佳阶段
一、怀孕早期(0~12周)
在妊娠早期(0-12周),妈妈每天向胎儿提供的钙从0增加到50毫克。一般妊娠早期每日钙需要量为800毫克,这个时期的准妈妈如果每天能喝1-2袋奶(一袋奶250毫升约含260毫克的钙),那么额外补充300毫克钙,不爱喝奶的则要额外补充600毫克钙。
因此,准妈妈们最好在准备开始怀孕的时候就开始补钙,尤其是不爱吃奶制品和体质虚弱的女性更该提早行动。
二、怀孕中期(13~26周)
1、为了更好地吸收钙质,孕妈妈还需要配合补钙做一些辅助工作,例如平时多晒太阳,充足的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合成,提高钙的吸收率。同时,孕妇多活动骨关节,做肌肉抻拉练习,能够改善骨骼肌的营养状况,提高骨密度。
2、孕妇补钙最迟不要超过怀孕20周,因为这个阶段是胎儿骨骼形成、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妊娠中期妈妈对钙的需求量增加到了1200毫克。
三、怀孕晚期(27周~足月)
妊娠晚期是宝宝蓄积骨量最多的时期,需要妈妈每天提供150-450毫克的钙,平均每天约350毫克。此时同样要做到坚持补钙,为自己和宝宝补足孕期最后阶段所需的钙。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孕晚期和哺乳期的妈妈每天应摄入1200毫克的钙,这样才能够保证妈妈和宝宝骨骼的“双赢”。
四、产后期
1、产后妈妈补足钙,不仅有利于自身产后的快速恢复,更能提高乳汁的质量。因此,用母乳喂养宝宝的妈妈,必须摄取足量的钙。因为只有母亲获取充足的钙才能给宝宝提供高钙乳汁,否则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会缺钙。
2、宝宝出生后,妈妈要用乳汁来哺育初生的宝宝。健康的哺乳期妈妈,每100ml乳汁中含有约35mg的钙,因此妈妈每哺1000ml乳汁约会使母体丢失钙300-400mg,哺乳6个月的妈妈,大约需消耗骨骼中4-6%的钙。如果钙摄入不足,就会影响自身的骨骼健康。
产后恢复的饮食特点
准妈妈晋升为新妈妈带来的喜悦才刚刚开始,哺乳的任务就刻不容缓地来到身边。随着胎儿的娩出,产妇便进入以自身乳汁哺育婴儿的哺乳期。哺乳有利于母体生殖器官及其他有关器官的恢复。
妈妈在哺乳期间,乳汁分泌量持续增加。所以,新妈妈在哺乳期的营养需要会大于妊娠期的营养需要,乳母的营养供给量是保证乳汁质量与数量的物质基础。
但是尽管面临哺乳的需要,许多新妈妈还是更加在意自己的身材,为了能在产后快速地恢复体形,不少新妈妈刻意节食,殊不知这样会对自己的康复造成严重影响,也会对嗷嗷待哺的新生儿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其实,从常识就能分析出,因为泌乳量持续增加,所需的能量也在不断增加,即便不刻意节食,身体也会消耗孕期体内积聚的脂肪(孕晚期,母体会积聚脂肪,为产后哺乳做好身体准备)能量分泌更多乳汁。同时,哺乳也有利于母体子宫的加快收缩复原。所以泌乳本身对妈妈身材的恢复就有着天然的效果,母乳喂养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力量,那些放弃母乳的女性,对自身和孩子都是极其不负责任的。
无论顺产还是剖宫产,都会耗费女性大量的能量,产后多数妈妈的身体是很虚弱的,需要通过合理的休息和适当的营养尽快恢复身体。虽然产后需要补充丰富的营养物质来制造宝宝的口粮——母乳,但对于刚刚生产的新妈妈,一开始饮食易清淡,易于消化,少食多餐的方式更加利于新妈妈虚弱体质的恢复。
新妈妈对于体形的恢复不要操之过急,等身体虚弱的状态得到缓解之后,增加运动量比单方面节食更有利于体形的恢复。同时,哺乳本身就消耗母体大量能量,坚持哺乳将更有利于身材的恢复。
产后第1天新妈妈要做好6件事
一是观察产后的出血量。
产后新妈妈们有部分由于羊水过多或者是产程过长等原因引起产后出血,出现子宫收缩乏力等情况都是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产后的一个小时还是会出血,但是出血量会慢慢的减少,正常的出血血液颜色也会从暗红色慢慢变成褐色,这出血的持续时间大概是四十天左右,所以这个阶段产后新妈妈应该要观察出血量,如果出血量发生什么变化时要及时就医,特别是出血量突然增加。新妈妈还要准备好一次性短裤和产妇卫生巾,并且要每天更换保证干净。
二是利用时间好好休息。
分娩是一个巨大的项目,不仅精神上紧张不能放松,生理上也是精力的巨大消耗,在产后新妈妈们应该都是比较疲惫的,所以产后第一天新妈妈们应该要抓紧时间休息,尽快恢复体力,但是面对小宝宝每两三个小时就要吃一次奶,换尿布,如果宝宝哭闹那么也是没什么时间睡觉的,所以产后新妈妈要尽量找时间休憩一会。
三是要尽快哺乳宝宝。
如果新妈妈要母乳喂养,那么就应该尽快哺乳宝宝,这样有利于宝宝健康,也能刺激母乳的分泌,这样可以预防以后奶粉不足的情况。特别是初乳的营养价值非常高,一定不要错过初乳的喂养。
四是尽早通便。
不管是什么方式生产的新妈妈第一次上厕所都是比较痛苦艰难的,有些妈妈们怕疼,又担心伤口,就忍着不去上厕所,但是这样是非常不好的,产后要尽快通便,才能避免尿路感染而引起并发症,,所以产后八小时就应该要排尿,数天后就应该要排便。
五是补充营养保证体能。
分娩后虚弱的妈妈们应该要通过饮食补充营养,补充能量,特别是顺产的妈妈们可以早点吃东西,而剖腹产的要等排气后才可以吃东西。此时如果新妈妈感觉到没胃口也是要吃东西要喝水的。第一餐的时候可以补充些碳水化合物,吃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易消化的食物。
六是注意清洁。
老一辈的家长觉得产后是不能洗澡的,但是产后新妈妈的抵抗力较弱,如果没有保证自身的卫生,那么就很容易感染细菌,而且产后出汗多,如果没有及时清洁,进行哺乳喂养的时候也会影响到宝宝的健康。
哺乳期能吃牛肉吗
哺乳期能吃牛肉。牛肉营养丰富,哺乳期的妈妈当然可以吃牛肉补充营养,但是需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不要吃过于辣以及油腻的食物,同时多准备一点汤水,对妈妈乳汁的分泌能起催化作用。要注意,对其过敏且会诱发湿疹者慎食。
因乳汁分泌的关系,哺乳妈妈对铁和锌的需求比一般人高。充足的铁质能维持血红蛋白的正常功能,以载送血氧到脑部及其他重要器官,保护心脏不致过度劳累,还能使身体产生充足能量,活动有力,不易疲倦。哺乳期食用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
牛肉还能提高乳汁中锌的含量,锌不但有益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而且对免疫系统也有益,还有助于保持皮肤、骨骼和毛发的健康。缺锌时,免疫力下降,容易生病,对宝宝的神经发育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因此对中气下隐、气短体虚、筋骨酸软等病症有着很好的调理功效。哺乳期妈妈适量的吃点牛肉,可有效滋养脾胃,从而改善食欲不良的现象。
孕妇补钙分哪几个阶段
准妈妈补钙分为四个阶段:
一、怀孕早期(0~12周)
1、一般妊娠早期每日钙需要量为800毫克,这个时期的准妈妈如果每天能喝1-2袋奶(一袋奶250毫升约含260毫克的钙),那么额外补充1片迪巧——美国进口钙(300毫克钙)即可,不爱喝奶的则要吃2片迪巧——美国进口钙。
2、在妊娠早期(0-12周),妈妈每天向胎儿提供的钙从0增加到50毫克。因此,准妈妈们最好在准备开始怀孕的时候就开始补钙,尤其是不爱吃奶制品和体质虚弱的女性更该提早行动。
二、怀孕中期(13~26周)
1、为了更好地吸收钙质,孕妈妈还需要配合补钙做一些辅助工作,例如平时多晒太阳,充足的紫外线照射可以促进维生素D在人体内的合成,提高钙的吸收率。同时,孕妇多活动骨关节,做肌肉抻拉练习,能够改善骨骼肌的营养状况,提高骨密度。
2、孕妇补钙最迟不要超过怀孕20周,因为这个阶段是胎儿骨骼形成、发育最旺盛的时期,妊娠中期妈妈对钙的需求量增加到了1200毫克。
三、怀孕晚期(27周~足月)
妊娠晚期是宝宝蓄积骨量最多的时期,需要妈妈每天提供150-450毫克的钙,平均每天约350毫克。此时同样要做到坚持补钙,为自己和宝宝补足孕期最后阶段所需的钙。中国营养学会推荐孕晚期和哺乳期的妈妈每天应摄入1200毫克的钙,这样才能够保证妈妈和宝宝骨骼的“双赢”。
四、产后期
1、产后妈妈补足钙,不仅有利于自身产后的快速恢复,更能提高乳汁的质量。因此,用母乳喂养宝宝的妈妈,必须摄取足量的钙。因为只有母亲获取充足的钙才能给宝宝提供高钙乳汁,否则母乳喂养的宝宝也会缺钙。
2、宝宝出生后,妈妈要用乳汁来哺育初生的宝宝。健康的哺乳期妈妈,每100ml乳汁中含有约35mg的钙,因此妈妈每哺1000ml乳汁约会使母体丢失钙300-400mg,哺乳6个月的妈妈,大约需消耗骨骼中4-6%的钙。如果钙摄入不足,就会影响自身的骨骼健康。孕期补钙很重要,所以准妈妈们要遵循规律,为宝宝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钙的吸收需要和维生素D结合,维生素D可帮助肠道钙的吸收、促进钙在骨骼中的沉积和减少肾脏钙的排出。维生素D 缺乏可使钙吸收率降至10%以下。如果孕妇维生素D充足,则有利于钙的吸收。因此,钙片中含有适量维生素D对于钙的吸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