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健康

儿童烫伤急救篇

儿童烫伤急救篇

小儿烫伤在急诊中占较大的比例。烫伤的发生,轻者烫粉笔部位留下了疤痕,重者危及生命。小儿肌体器官的发育尚不完全,即便受到轻微损害,也会引起痛苦。如果烫伤占会身表面5%以上,就可以使身体发生重大损害。烫伤后局部血管扩张,血浆从伤处血管中渗透出来,使液损失血浆而浓缩;血液循环受到影响,组织缺氧,后果严重。

急救措施

1.烫伤后应立即把烫伤部位浸入洁净的冷水中。烫伤后愈早用冷水浸泡,效果愈佳;水温越低效果越好,但不能低于-6℃。用冷水浸泡时间一般应持续半个小时以上。这样经及时散热可减轻疼痛或烫伤程度。

2.烫伤不严重(指烫伤表皮发红并未起泡的1度烫伤),一般可在家中先做处理。用冷开水(或淡盐水)冲洗清洁创面。对发生在四肢和躯干上的创面,可涂上紫草油或烫伤药膏,外用纱布包敷即可。

3.烫伤病人最好是去医院处理为佳。

注意事项

1.如患儿发烧,局部疼痛加剧、流脓、说明创面已感染发炎,应请医生处理。

2.对于严重的各种烫伤,特别是头面、颈部,因随时会引起孩子休克,应尽快送医院救治。

3.头、面、颈部的轻度烫伤,经过清洁创面涂药后,不必包扎,以使创面裸露,与空气接触,可使创面保持干燥,并能加快创面复原。

烧烫伤急救五步

第1步:冲---将烧烫伤的部位用清洁的流动冷水轻轻冲或浸泡10-30分钟左右,冷水可可将热迅速散去,以降低对深部组织的伤害。如果疼痛持续较重,可延长冲浸的时间,如果没有冷水,可用无害冷液体代替。一般的自来水中细菌含量很少,完全可以使用,不用担心可能发生感染。如果在没有自来水的情况下,井水、河水也可以使用。不要在伤处涂抹草药、牙膏、醋、酱油、色拉油等,此类物品可能会造成伤口细菌感染,并有可能加重烧伤深度。

第2步:脱---在充分的冲洗和浸泡后,在冷水中小心除去衣物。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千万不要强行剥去任何的衣物,以免弄破水泡。因为水泡表皮在烧伤早期有保护创面的作用,能够减轻疼痛,减少渗出。由于烧伤后该部位及邻近部位会肿胀,要在伤处尚未肿胀前把戒指、手表、皮带、鞋子或其它紧身衣物去除,以防止肢体肿胀后无法去除,而造成血运不畅,出现更严重的损伤。

第3步:泡---对于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此时,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而在烧伤极早期的冲洗能够减轻烧伤程度,十分重要。但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及小孩和老人,要注意浸泡时间和水温,以免造成体温下降过度。

第4步:盖---使用干净的或无菌的纱布或棉质的布类覆盖于伤口,并加以固定。这样可以减少外界的污染和刺激,有助于保持创口的清洁和减轻疼痛。对于颜面部烧伤时,宜采用坐姿或半卧位姿势,将清洁无菌的布在口、鼻、眼、耳等部位剪洞后盖在面部。

第5步:送---转送到专业治疗烧伤的烧伤专科医院进行进一步正规治疗。

注意:以上的方法主要是针对面积不大,深度在一度或二度的伤者的处理方法。对于大面积,深度达二度到三度的严重烧伤病人,应立即烧伤专科医院治疗,有条件的话,应在附近医院、诊所先进行静脉补液再进行转送,如果伤者意识清醒,感到口渴,可给适量冷开水或稀盐水,但如果发生呕吐现象,应立即停止进食进水。

开水烫伤要避免哪些误区

儿童烫伤常见原因与注意事项

(1)吃饭或外出用餐时,因环境拥挤被汤水烫伤;

(2)为小儿洗澡时先放热水,家长转身取凉水时小儿跌入烫伤;

(3)小儿玩耍时打翻水杯或水壶。

儿童烫伤的处理

而值得注意的是,儿童烫伤的处理方法略有不同,为防止大量冲水导致儿童体温过低,使用冷敷(用毛巾等浸泡冷水去敷)的方法较好,注意不要乱敷药。

儿童烫伤的处理误区

1、儿童被烫伤后,很多家长急于查看伤势,但由于此时情况紧急,家长手忙脚乱,常常是胡乱扯下患儿的衣服,尤其是手臂烫伤时扯下衣袖。在这样的处理中由于衣物对烫伤表皮的摩擦,常会加重烫伤皮肤的损害,甚至会将受伤的表皮拉脱。

2、正确的处理其实应该拿剪刀将袖子剪开,避免衣物对伤面的摩擦。

平日家长要注意清除会造成烫伤意外的因素

1、家中热水器等应保持关闭,用时才打开;

2、厨房任何时候都应该关门,禁止儿童入内;

3、用餐时把热的东西远离儿童,尤其是外出用餐时;

4、洗澡时尽量预先把冷、热水混合好,实在不行的话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儿童意外烧伤烫伤该如何急救

1、被热液体烫伤

当宝宝被热的液体烫伤时,务必秉持冲脱泡盖送的急救方式处理,也就是冲洗烫伤部位、脱去衣物、泡冷水、盖纱布、送医院。

2、被火烧伤之时

如果宝宝的身上着火了,可以立即使用大棉被或大衣盖住宝宝灭火,或是让孩子立即躺下,左右滚动,等火熄灭后再冲脱泡盖送。

儿童烧烫伤的急救方法有哪些

1、热液烫伤

冲: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或浸泡在冷水中,以达到皮肤快速降温的目的,不可把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以免使皮肤组织受伤。

脱:充分泡湿伤口后小心除去衣物,可用剪刀帮忙剪开衣物,并保留有沾黏的部分。有水泡时千万不要弄破。Ø 泡:继续浸泡于冷水中至少30分钟,可减轻疼痛。但烧伤面积大或年龄较小的宝宝,则不要浸泡太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造成休克,而延误治疗时机。但当宝宝意识不清或叫不醒时,就该停止浸泡赶快送医院。

盖:用干净的床单、布单或纱布覆盖,不要任意涂上外用药或偏方,以免伤口感染。

送:即使宝宝只是受到轻微的烫伤,最好也要到设置有整型外科的医院求诊。

2、化学性灼伤

无论酸碱度如何,受伤后要立刻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60分钟。

绝对不要把宝宝的受伤部位泡在水里,因为化学物质扩散,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受伤。

若眼睛被波及到,应撑开宝宝的眼睛并以大量的水来冲洗2小时,之后再送医治疗。

3、接触性烫伤

受伤深度与温度及接触的时间均有关系。温度低但接触的时间久,也会造成深度伤口。

若皮肤为红色或有水泡时,则需经过冲水、泡水的过程,再送医治疗。

若皮肤为焦黑或变白如蜡状时,为深度烧伤的征兆,可不必经过冲水、泡水的过程,而直接送医治疗。

4、火焰烧伤

停止:宝宝身上着火时,可用棉被或大布单包住,此时切勿让宝宝奔跑,以免助长火势。

倒下:双手掩住脸部就地卧倒。

滚动:卧倒后滚动或只以大块布巾包住灭火。

冷却:等火熄灭后,再依热液处理方法处理。

5、电灼伤

要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将电线移开。当宝宝失去知觉时,要先检查呼吸、心跳,若停止时,应立即施行人工心肺复苏术,同时尽快联系到进行医院治疗。

儿童烫伤的处理误区

烫伤是儿童最常见的意外伤害之一,一年四季,无论是白天黑夜,外科急诊室里总会冲进几个怀抱烫伤儿童的家长,多数都用毯子或被子把孩子裹着,孩子的衣服已被脱掉,当医生把毯子或被子打开,大多都是已经鼓起大的水泡或是少了层皮,看得医生直摇头,焦急的家长只会在一旁不停地催促医生“要快呀,要快呀。”而却不知自己已错过了减轻孩子伤害、改善预后的最佳时机,甚至还由于他们不正确的处理而加重了孩子的病情。下文介绍一些儿童烫伤的家庭处理误区,以帮助和提示那些遇到烫伤而手足无措的家长。

误区一:扯衣服。

儿童的烫伤多数是开水烫伤,由于儿童身材矮小,常常打翻或拉倒放在桌上的热水瓶或水杯,开水从上而下烫伤儿童。开水常由袖口灌入手臂,经头颈灌入胸部甚至腹部,多数家长会马上脱掉孩子身上的衣服以查看伤势,这一点是应该的,但在脱衣服的过程中则会发生一个错误而加重伤势,那就是由于家长此时已心慌意乱,常常是胡乱扯下宝宝的衣服,尤其是手臂烫伤时扯下衣袖,衣物对烫伤表皮的摩擦会加重烫伤皮肤的损害,甚至会将受伤的表皮拉脱。正确的处理其实很简单,拿剪刀将袖子剪开,避免衣物对伤面的摩擦。

误区二:涂牙膏。

牙膏是刷牙用的,但我们常常发现那些烫伤宝宝的创面上被涂满了厚厚的一层牙膏,每当问及家长时,家长常支支吾吾地说是别人告诉他要这么做的。涂牙膏在常人看来还不算什么,更有家长的创面洒上盐,这是不可取的。涂上牙膏非但没有什么治疗作用,可能还会引起感染,其凝结粘连伤口还会增加医生处理创面的难度。所以,勿在烫伤创面涂沫牙膏等没有确切治疗效果的东西,这是家庭处理烫伤的又一误区。

误区三:不进行紧急处理。

孩子烫伤了马上送医院,对吗?不全对,医院是要送的,但如果是面积不大的肢体烫伤可用干净的冷水或冰水浸泡半小时,这样可以减轻损伤和疼痛,如果是烫在其他地方,也可用冷毛巾覆于创面,但切忌摩擦创面。用冷水处理创面可以中和烫伤皮肤内残存的热量,减轻进一步的热损伤,使创面迅速冷却下来,此法非常有效,但众多家长都忽略了这一点,并且有些家长还持相反态度。

最后一个误区是最危险的处理。曾有节目报导过一起医疗案件,一名中度烫伤患者在一家私人诊所(无行医执照)就诊一周后身亡。这一案件可以给一些贪图便宜,省事或盲目听信包治包好广告的家长一个警示,为了您孩子的生命,请争分夺秒选择正规的医院就诊。

儿童烫伤的家庭急救处理是否及时,不仅对以后的治疗有重要影响,甚至关系到宝宝的生命安全。在这里,希望那些年轻的家长们,多学一些常识、多尽一些责任,将来才会少一份痛苦。

预防儿童烧伤烫伤的方法

预防儿童烧伤烫伤的方法厨房

1.家中暖瓶、饮水器放在高处,孩子不易碰到之处。

2.在厨房做饭菜时,人不离开或关上门,以防止孩子的突然闯入。

3.点火用具,如打火机、火柴放在孩子不易取到之处。

4.煤气不用时关掉总开关,以防孩子模仿点火。

5.从微波炉中取出食物时,孩子不在周围或厨房。

6.电饭煲等热容器当盛有热的食物时不放在地上和低处。

7.电器插座放置高处或加盖,使孩子不易碰到。

卫生间

1.不要将幼儿单独留在卫生间。

2.在澡盆里要先放冷水,再放热水。

3.冷水和热水,大人要用手先试之后,再给幼儿用。

4.给婴儿洗澡时,考虑到婴儿体温与大人手掌温度有很大差异,婴儿比成人怕热,对寒冷的耐受性好,水温要在38度左右。

5.冬天给孩子洗澡时,若放置取暖器,一定要注意安全。

客厅

1.点火器具(如:打火机、火柴)要锁在抽屉中。

2.电取暖器要远离孩子,或加围栏。

3.电器插座放置高处或加盖,使孩子不易碰到。

4.电动玩具在给幼儿时,要检查其电路和电池的完好。

卧室

1.不放点火器具。

2.大人不在床上吸烟。

3.电取暖器要远离孩子,或加围栏。

4.电器插座放置高处或加盖,使孩子不易碰到。

烟花爆竹

1.选购安全的烟花爆竹。

2.不要让孩子单独燃放烟花爆竹,教育孩子不玩火。

儿童烫伤烧伤后的错误做法立即用盐水涂抹

首先临时所制盐水不一定是生理盐水,浓度有所偏离。并且盐水并不能起到散热作用,还会使创面细胞脱水收缩,加重损伤。

立即用蛋清涂抹

烫伤用蛋清涂抹反而会使烧伤创面感染。

立即用香油涂抹

烫伤用香油涂抹反而会使烧伤创面感染。

立即用酱油涂抹

烫伤后不能用酱油涂抹,首先酱油含有盐,会使创面细胞脱水收缩,加重损伤。其次,酱油不是无菌的,如果不进一步处理,有可能引起感染。再次,酱油的黑褐色覆盖了创面,影响了医生对创面深度的判断。

立即用牙膏涂抹

涂抹牙膏会让热能包裹在皮肤上据需伤害皮肤。立刻冲水降温,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

立即用绿茶膏涂抹

涂抹绿茶膏会让热能包裹在皮肤上继续伤害皮肤。

儿童烫伤烧伤后的处理方法“冲、脱、泡、盖、送”是常用的烧烫伤急救五字诀,缺一不可,顺序也不能乱。

直接用缓和、流动的凉水对准烫伤部位冲,越快越好,并坚持20分钟以上。

烫伤后最紧迫的事是:降温。烫伤后滞留在烫伤局部的热量并不会立即消失,每一秒钟都在向纵深进犯,扩大受伤的深度和广度,使更多组织和细胞被烫死。如果不对烫伤部位紧急降温,原本轻度的烫伤可能变成中度,中度的可能发展成重度。两外,对烫伤部位降温的同时,降温部位的毛细血管会遇冷收缩,可起到减少水肿、止痛的作用。

边冲边用轻柔的动作脱烧伤者的外衣。当衣物与局部皮肤粘连在一起时,不要强行剥离,可剪掉粘连周围没有粘牢的衣物,而让粘牢的衣物保持原样。

用冷水浸泡创面,大概30分钟左右。

用无菌敷料包扎,可起到保护作用,同时敷料还可以吸收创面渗出的组织液体。冷却后,用干净的纱布轻轻盖住烫伤部位。

如有水泡,不可压破,以免引起感染。一般开水烫伤形成的水泡是无菌的,表皮没有破损,此时如果水泡不是很大,不需要挑破。另外,水泡不挑破,皮肤是完整的,细菌不易进入,所以不易发生感染,起泡的皮肤还能起到保护创面的作用。

烧烫伤急救常识

烧烫伤急救常识

1、热液烫伤

以流动的自来水冲洗或浸泡在冷水中,以达到皮肤快速降温的目的,不可把冰块直接放在伤口上,以免使皮肤组织受伤。

充分泡湿伤口后小心除去衣物,可用剪刀帮忙剪开衣物,并保留有沾黏的部分。有水泡时千万不要弄破。? 泡:继续浸泡于冷水中至少30分钟,可减轻疼痛。但烧伤面积大或年龄较小的宝宝,则不要浸泡太久,以免体温下降过度造成休克,而延误治疗时机。但当宝宝意识不清或叫不醒时,就该停止浸泡赶快送医院。

用干净的床单、布单或纱布覆盖,不要任意涂上外用药或偏方,以免伤口感染。

即使宝宝只是受到轻微的烫伤,最好也要到设置有整型外科的医院求诊。

2、化学性灼伤

无论酸碱度如何,受伤后要立刻用流动的自来水冲洗受伤部位,至少60分钟。

绝对不要把宝宝的受伤部位泡在水里,因为化学物质扩散,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受伤。

若眼睛被波及到,应撑开宝宝的眼睛并以大量的水来冲洗2小时,之后再送医治疗。

3、接触性烫伤

受伤深度与温度及接触的时间均有关系。温度低但接触的时间久,也会造成深度伤口。

若皮肤为红色或有水泡时,则需经过冲水、泡水的过程,再送医治疗。

若皮肤为焦黑或变白如蜡状时,为深度烧伤的征兆,可不必经过冲水、泡水的过程,而直接送医治疗。

4、火焰烧伤

停止

宝宝身上着火时,可用棉被或大布单包住,此时切勿让宝宝奔跑,以免助长火势。

倒下

双手掩住脸部就地卧倒。

滚动

卧倒后滚动或只以大块布巾包住灭火。

冷却

等火熄灭后,再依热液处理方法处理。

5、电灼伤

要先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将电线移开。当宝宝失去知觉时,要先检查呼吸、心跳,若停止时,应立即施行人工心肺复苏术,同时尽快到医院治疗。

一般而言,电灼伤后受伤程度较深,且伤害多在体内,可不必经过冲水、泡水的过程,而直接送医治疗。但若衣服着火烧伤则仍然需以火焰烧伤的方式先处理。有关调查统计,家庭中发生的意外烧伤和烫伤比工业生产中发生的烧伤要高15倍以上,其中50%以上是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小儿发生严重烧伤或烫伤后如果治疗处置不当,常会出现严重的瘢痕,引起损伤部位的功能障碍及难以纠正的挛缩畸形。为防止意外烧伤,除在生活中加强对孩子的保护和防护教育外,家长还应掌握一些早期自救的方法。

医院的健康专家向大家介绍几种烧伤后的自救方法

一、尽快给烫伤部位实施冷疗,最大限度地减轻损伤。冷疗是指用温度较低的水对烫伤部位冲洗降温,一是能减轻热力导致的继续损伤,二是能抑制血管的早期炎症反应,减轻肿胀与疼痛,减少因肿胀而引起的继发性缺血缺氧性损害。有自来水的地方可直接用自来水进行冷疗,对无自来水的地方或不方便冷疗的部位,如头、面部等,可采用湿毛巾冷敷或用水盆间断性地浸泡等方法进行冷疗,时间控制在30分钟左右,目的是降低烫伤区局部的温度。对于烫伤面积比较大的小儿,可一边对重要部位进行冷疗,一边向医院转移,以免因冷疗带来休克,危及患儿的生命。

二、保护创面的完整性,使创面损伤不要加深。烫伤发生后表皮组织已坏死,但这层坏死的组织在损伤早期对深部组织具有保护作用,不要因惊慌失措及搬动引起表皮剥脱。冲洗去掉创面的污染后,可简单用衣物或布单加以保护。

烫伤急救步骤

烫伤急救方法

遇到烫伤情况发生,应沉着镇静。发生烧烫伤后当即应予以局部降温处理,大量凉水冲洗是最切实、最可行的方法。冲洗的时间越早越好,冲洗时间可持续半小时左右,以脱离冷源后疼痛已显着减轻为准。如不能迅速接近水源,也可以用冰块、冰棍儿甚至冰箱里保存的冻猪肉冷敷。如采取的冷疗措施得当,可显着减轻局部渗出、挽救未完全毁损的组织细胞。若在到达医院之后才采取这一措施,在多数情况下已丧失了冷疗的最佳时机。

烫伤急救步骤

正确方法分三步:

第一步,如果烫伤处皮肤未破,先应立即将被烫部位浸入冷水中或冷水及冰水冲洗,用冷水冲洗,以减少热力继续留在皮肤上起作用。其目的是止痛、减少渗出和肿胀,以避免或减少水疱形成。冲洗时间应在半小时以上,以停止冲洗时不感到疼痛为准。须注意的是,冲洗结束后,为防止感染应避免再次接触冷水。另外可在冲洗的冷水中放少许盐,有止痛消肿作用。但如果烫伤处的皮肤已破,则禁止用冷水冲洗,以防感染。

第二步,小心脱掉衣物,脱衣物时要避免碰到烫伤处。

第三步,将烫伤处的皮肤拭干,并在创面涂些蓝油烃、绿药膏等油膏类药物,再适当包扎1―2天。要注意的是,面部不要包扎,烫伤处皮肤应保持清洁和干燥。如有小水疱形成,注意不要弄破,应让其自行吸收;如果水疱较大,须到医院让医生处理。

严重烫伤时,创面不要涂药,用消毒敷料或干净被单等简单包扎,防止进一步损伤和污染。在寒冷季节要注意身体的保暖,尽快送医院。轻度烫伤自行处理一两天后如果出现红肿、疼痛加剧等症状,说明有感染的可能,也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治疗。如果已发生表皮脱落,最好覆盖一层绿霉素纱布,然后再到医院进行处理。

对于酸、碱造成的化学性烧伤,早期处理也是以清水冲洗,且应以大量的流动清水冲洗,而不必一定要找到这种化学物质的中和剂。过早应用中和剂,会因为酸碱中和产热而加重局部组织损伤。

电烧伤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弧引起的烧伤,处理方法与处理一般烧烫伤的方法相同;另一类是人体与电流接触引起的烧伤,也是真正的电烧伤,这类损伤通常较严重,在脱离电源后则应立即就医。

错误方法:

许多患者在受伤之后直接在创面上涂抹香油、酱油、黄酱、牙膏等物品后便急急忙忙到医院就医,但这些日用品并无任何治疗烧烫伤的作用,且只能增加医生治疗的困难。若涂抹紫药水,因其着色重、不易洗净而影响医生判断伤情。

急救常识

1、流鼻血

鼻子流血是由于鼻腔中的血管破裂造成的,鼻部的血管都很脆弱,因此流鼻血也是比较常见的小意外。

急救办法:身体微微前倾,并用手指捏住鼻梁下方的软骨部位,持续约5-15分钟。如果有条件的话,放一个小冰袋在鼻梁上也有迅速止血的效果。

绝对禁止:用力将头向后仰起的姿势会使鼻血流进口中,慌乱中势必还会有一部分血液被吸进肺里,这样做既不安全也不卫生。

亮警报:如果鼻血持续流上20分钟仍旧止不住的话,患者应该马上去医院求助于医生。如果流鼻血的次数过于频繁且毫无原因,或是伴随着头疼、耳鸣、视力下降以及眩晕等其他症状,那么也务必去医院诊治,因为这有可能是大脑受到了震荡或是重创。

2、烫伤

烫伤分为三级:一级烫伤会造成皮肤发红有刺痛感;二级烫伤发生后会看到明显的水泡;三级烫伤则会导致皮肤破溃变黑。

急救办法:一旦发生烫伤后,立即将被烫部位放置在流动的水下冲洗或是用凉毛巾冷敷,如果烫伤面积较大,伤者应该将整个身体浸泡在放满冷水的浴缸中。可以将纱布或是绷带松松地缠绕在烫伤处以保护伤口。

绝对禁止:不能采用冰敷的方式治疗烫伤,冰会损伤已经破损的皮肤导致伤口恶化。不要弄破水泡,否则会留下疤痕。也不要随便将抗生素药膏或油脂涂抹在伤口处,这些黏糊糊的物质很容易沾染脏东西。

亮警报:三级烫伤、触电灼伤以及被化学品烧伤务必到医院就医。另外,如果病人出现咳嗽、眼睛流泪或者呼吸困难,则需要专业医生的帮助。二级烫伤如果面积大于手掌的话,患者也应去医院看看,专业的处理方式可以避免留下疤痕。

3、窒息

真正的窒息在现实生活中很少发生,喝水呛到或是被食物噎到一般都不算是窒息。窒息发生时,患者不会有强烈的咳嗽,不能说话或是呼吸,脸会短时间内变成红色或青紫色。

急救办法:首先要迅速叫救护车。在等待救护车的同时,需要采取以下措施:让患者身体前倾,用手掌用力拍患者后背两肩中间的位置。如果不奏效,那么需要站在患者身后,用拳头抵住患者的腹背部,用另一只手握住那个拳头,上下用力推进推出五次,帮助患者呼吸。患者也可以采取这样的自救措施:将自己的腹部抵在一个硬质的物体上,比如厨房台面,然后用力挤压腹部,让卡在喉咙里的东西弹出来。

绝对禁止:不要给正在咳嗽的患者喂水或是其他食物。

亮警报:只要窒息发生,都需要迅速叫救护车抢救患者。

4、中毒

发生在家庭中的中毒一般是由于误食清洁、洗涤用品,一氧化碳吸入或是杀虫剂摄入。

急救办法:如果患者已经神志不清或是呼吸困难,应迅速呼叫救护车,并准备好回答如下问题:摄入或吸入什么物质,量是多少,患者体重、年龄以及中毒时间。

绝对禁止:直到症状出现才叫救护车往往会延误治疗时间。在等待救助过程中,不要给患者吃喝任何东西,也不要企图帮助患者催吐,因为有些有毒物质在被吐出来的过程中可能会伤害到患者的其他器官。

亮警报:只要中毒发生,都需要迅速叫救护车抢救患者。

5、异物入眼

任何细小的物体或液体,哪怕是一粒沙子或是一滴洗涤剂进入眼中,都会引起眼部疼痛,甚至损伤眼角膜。

急救办法:首先是用力且频繁地眨眼,用泪水将异物冲刷出去。如果不奏效,就将眼皮捏起,然后在水龙头下冲洗眼睛。注意一定要将隐形眼镜摘掉。

绝对禁止:不能揉眼睛,无论多么细小的异物都会划伤眼角膜并导致感染。如果异物进入眼部较深的位置,那么务必立即就医,请医生来处理。

亮警报:如果是腐蚀性液体溅入眼中,必须马上去医院进行诊治;倘若经过自我处理后眼部仍旧不适,出现灼烧、水肿或是视力模糊的情况,也需要请医生借助专业仪器来治疗,切不可鲁莽行事。

6、扭伤

当关节周围的韧带被拉伸得过于严重,超出了其所能承受的程度,就会发生扭伤,扭伤通常还伴随着青紫与水肿。

急救办法:在扭伤发生的24小时之内,尽量做到每隔一小时用冰袋冷敷一次,每次半小时。将受伤处用弹性压缩绷带包好,并将受伤部位垫高。24小时之后,开始给患处换为热敷,促进受伤部位的血液流通。

绝对禁止:不能随意活动受伤的关节,否则容易造成韧带撕裂,恢复起来相对比较困难。

亮警报:如果经过几日的自我治疗和休息之后,患处仍旧疼痛且行动不便,那么有可能是骨折、肌肉拉伤或者韧带断裂,需要立即到医院就医。

7、头部“遇袭”

头骨本身非常坚硬,所以一般的外力很少会造成头骨损伤。倘若外力过于猛烈,则颈部、背部、头部的脆弱血管就成为了“牺牲品”。

急救办法:如果你的头上起了个包,那么用冰袋敷患处可以减轻水肿。如果被砸伤后头部开始流血,处置方式和被割伤的方式一样,即用干净毛巾按压伤口止血,然后去医院缝合伤口,并检查是否有内伤。如果被砸伤者昏厥,那么需要叫救护车速送医院,一刻也不能耽搁。

绝对禁止:不要让伤者一个人入睡。在被砸伤的24小时之内,一定要有人陪伴伤者,如果伤者入睡,那么每三个小时就要叫醒伤者一次,并让伤者回答几个简单问题,以确保伤者没有昏迷,没有颅内伤,比如脑震荡。

亮警报:当伤者出现惊厥、头晕、呕吐、恶心或行为有明显异常时,需要马上入院就医。

8、手指切伤

如果出血较少且伤势并不严重,可在清洗之后,以创可贴覆于伤口。不主张在伤口上涂抹红药水或止血粉之类的药物,只要保持伤口干净即可。

若伤口大且出血不止,应先止住流血,然后立刻赶往医院。具体止血方法是:伤口处用干净纱布包扎,捏住手指根部两侧并且高举过心脏,因为此处的血管是分布在左右两侧的,采取这种手势能有效止住出血。使用橡皮止血带效果会更加好,但要注意,每隔20-30分钟必须将止血带放松几分钟,否则容易引起手指缺血坏死。

9、脑溢血

急救口诀:头向侧转

典型症状: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由于气温骤降或情绪激动,突然发生口齿不清甚至昏迷。

急救办法:家属要克制感情,切勿为了弄醒病人而大声叫喊或猛烈摇动昏迷者,否则只会使病情迅速恶化。将病人平卧于床,由于脑压升高,此类患者极易发生喷射性呕吐,如不及时清除呕吐物,可能导致脑溢血昏迷者因呕吐物堵塞气道窒息而死。因此病人的头必须转向一侧,这样呕吐物就能流出口腔。家属可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以利止血和降低脑压。

10、酒精中毒

对于昏迷者,确保气道通畅。如果患者出现呕吐,立刻将其置于稳定性侧卧位,让呕吐物流出。保持患者温暖,尤其是在潮湿和寒冷的情况下。检查呼吸、脉搏及反应程度,如有必要立即使用心肺复苏术。将患者置于稳定性侧卧位,密切监视病情,每10分钟检查并记录呼吸、脉搏和反应程度。

烫伤后千万不要用牙膏涂抹伤口上

入夏后,烧伤患者也随之增多了,被牛奶、热油、开水烫伤孩子占多数。而很多人在入院前,又抹牙膏又擦酱油,各种千奇百怪的急救怪招,让医生哭笑不得。医生建议:遭遇烫伤后最佳的急救方式是冷水冲淋,其他不科学的方法反而会使伤情更严重。

正确的烫伤急救应记牢5字口诀:

冲:用流动的水源冲洗创面降温;

脱:在冲洗时使异物脱离创面;

泡:烫伤比较严重时,为降低水流冲击可将伤口泡在干净的水里降温;

盖:简单处理后送往医院途中,使用干净的毛巾和衣物盖住伤口,以免沾染异物;

送:送医院急救。

小孩开水烫伤起泡怎么处理呢

孩子烫伤后的急救法

1、一旦儿童烫伤,应立即用自来水冲洗、浸泡伤处约15分钟。同时,及时脱掉孩子身上的衣物,将烫伤的危害降到最低点。

值得注意的是:衣物千万不能硬脱,以防加重皮肤的损伤,可以先把烫伤周围部分的衣服剪掉。

2、对不易冲洗的部位,可用凉毛巾冷敷;

3、创面不要随便涂抹所谓的偏方,比如:牙膏、酱油等,这样做既会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又会造成创面的感染。总之,儿童烫伤后应立即送专科医院诊治,以免延误时机,造成不良后果。

小儿烫伤急救法

小儿烫伤在急诊中一直占较大的比例。烫伤的发生,轻者留下了疤痕,重者危及生命。如果烫伤占全身表面5%以上,会使小儿身体发生重大损害。

相关推荐

儿童眼外伤的急救措施

宝宝很调皮,玩耍并不知道安全,很多儿童眼睛出现了外伤,这是非常的常见的,那么如果儿童眼外受伤我们要采取哪些急救措施呢?下面就来为大家介绍介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尤其是父母,家中有小孩子的,一定要了解,因为儿童经常的出现外伤的情况,眼外伤也并不少见,所以我们要做好急救的措施,保证儿童的眼睛健康,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婴儿眼外伤的急救措施,一起来了解。 当眼睛发生外伤时,最怕发生细菌感染,一只眼睛感染会引起另一只眼睛的感染,这叫交感性眼炎,是一种危险的症状。医生们把这叫做“同情失明”,有时一夜之间两眼会双双失明。

被油烫伤急救方法

60岁大爷油锅里徒手炸薯条的技术活,让人佩服。换做平常时候我们要是被油溅到,那可真是疼,如果被油烫伤怎么办呢? 1、先用凉水把伤处冲洗干净,然后把受伤处放入凉水里面浸泡半小时,但是如果有起泡并破了的情况下,这个时候就不要浸泡哦。 2、然后可以用淡盐水轻轻涂于烫伤处,可以起到消炎的作用。 3、切几片生梨,贴在烫伤处,收敛止痛的作用也是很明显的。 4、在家里的芦荟上切一小片芦荟肉,贴在烫伤处,由于芦荟是寒性植物,可以立即降低患处温度,如果烫伤不是很严重的话,芦荟通常可以让伤口消失于无形 5、把鸡蛋清、熟蜂蜜或

偏方治疗儿童烫伤

据介绍,儿童烫伤占医院烧烫伤病人的1/3—1/2,而且夏季高发,所以夏季医院几乎就成了儿童医院。 家有儿童 六处细节不可掉以轻心 烫伤夏季高发,占比高达81.5%。 专家介绍,被烫伤儿童多见于1至5岁,这个年龄段儿童处于认知期,对周围任何事物都充满兴趣,活泼好动,好奇心和模仿性强,但还不具备行为控制能力和风险意识。对于监护人来说,六个细节不可掉以轻心。 1.开水瓶、热汤、电压力锅要放在宝宝够不着的地方,餐桌、茶几不宜铺桌布,避免宝宝拉扯桌布,使放置其上的盛放着热液的容器滑落。 2.厨房和浴室是热力烫伤

烫伤如何急救

烫伤作为家庭常见意外伤害,你知道它的紧急处理措施吗?如果你应对烫伤的紧急处理不正确的话,可能让宝宝的伤情延误甚至是加剧哦。那么烫伤如何急救? 一、无论是开水烫伤还是蒸汽烫伤,都应该先降低烫伤皮肤的温度,用自来水冲洗伤口,可以减少烫伤处的进一步损伤,同时也能减少疼痛; 二、当烫伤处有衣物覆盖时,不要着急脱掉衣物,以免撕裂烫伤后的水泡,可先行用水冲洗降温,再小心的去掉衣物; 三、如果烫伤处有水泡,可以用消毒针扎破,避免感染形成溃疡; 四、若烫伤不是很严重,可在烫伤处涂上一些烫伤药膏,然后用干净纱布包扎; 五、

烫伤急救措施

1.1、遇到烫伤情况发生,应沉着镇静,马上使受伤者脱离火源。 1.2、衣服着火时,要立即脱去着火衣服或就地打滚扑灭火焰,切勿奔跑,以免风助火势,加重伤情。 1.3、高温水或油烫伤,应立即将被烫部位浸入冷水或用冷水及冰水冲洗。严重烫伤时,创面不要涂药, 用消毒敷料或干净被单等简单包扎。 1.4、小面积的轻度烫伤,早期未形成水泡时,有红热剌痛者,擦用京万红、烧伤膏或消毒的凡士林纱布敷盖,起到消肿、止痛作用。 1.5、已形成水泡者,先用0.1%新洁尔灭溶液或75%酒精涂拭周围皮肤,创面用生理盐水或肥皂水冲洗干净

儿童急救常识 擦伤

如果孩子不小心摔倒了,擦破皮的话: 1、如果是很浅、面积较小的伤口,爸妈们可用碘油或酒精涂抹孩子伤口周围的皮肤,然后用干净消毒纱布包扎好。 2、对于大而深的伤口,应及时带孩子去外科做局部清创处理,并注射破伤风针剂。

牢记烧烫伤急救五原则

烫伤急救记住五字原则 要立即拨打 120 或及时就近就医,据天津居民称,目前最近的泰达医院已经过度拥挤,伤者可以前往港口塘沽医院就诊,并进行必要的现场急救。积水潭医院烧伤整形科主任医师副教授陈欣介绍,现场急救的首要任务就是要立即脱离致伤源,最大限度地阻断致伤源对组织机体的进一步损害。应迅速脱去燃烧的衣服,或就地打滚压灭火焰,或用就近的水源灭火,或用不易燃烧的衣被铺盖灭火。切忌奔跑呼救,以避免加重头面部和呼吸道损伤。我国台湾在烧烫伤急救上提出了“冲、脱、泡、盖、送”五字原则, “冲”就是烧烫伤后的即时冲淋

烫伤急救措施有什么

通常在生活中不慎发生意外。烧伤程度在二度以下,烧伤面积不足全身的10%,采取以下措施:烧烫伤局部立即用自来水冲洗,将烧烫伤部位浸泡在干净的冷水中30分钟左右,如烧烫伤部位不方便浸泡,可用冷敷方法减轻疼痛,限制疼痛的发展。可在局部涂食用油或正红花油,各种烫伤膏,无需包扎。二度烧烫伤切忌不要剪掉水泡的表皮,应当尽量保留表皮,并消毒后局部涂食用油或正红花油,各种烫伤膏,可以进行包扎。 通常在火灾现场或交通工具起火现场。烧伤面积为全身的10%以上或二度烧伤以上。需采取以下措施,并迅速呼叫“120”急救或转移至就近

中国儿童意外伤害现状

童年是孩子们不断学习和发现新事物的宝贵时光,不幸的是,童年也是意外伤害的高发期。中国每年有近50000名15岁以下的孩子死于意外伤害,既给很多儿童留下了伤残甚至终生残疾,也使许多家庭蒙受了永久的感情创伤和沉重的负担。 儿童意外伤害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城市里,最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包括跌伤、碰伤、扭伤、刀割伤、锐器刺伤、交通事故、烧烫伤、动物咬伤、中毒、触电、溺水、意外窒息和爆炸伤。而大部分的儿童意外伤害事故都发生在家里(43%)或者学校(23%)。为了确保孩子能在第一时间得到高质量的救助,父母和老师

烫伤急救方法

1、迅速避开热源; 2、采取“冷散热”的措施,在水龙头下用冷水持续冲洗伤部,或将伤处置于盛冷水的容器中浸泡,持续30分钟,以脱离冷源后疼痛已显著减轻为准。这样可以使伤处迅速、彻底地散热,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渗出与水肿,缓解疼痛,减少水泡形成,防止创面形成疤痕。这是烧烫伤后的最佳的、也是最可行的治疗方案; 3、将覆盖在伤处的衣裤剪开,以避免使皮肤的烫伤变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