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塞病症状
白塞病症状
1.基本症状 指在本病中最常见又往往是最早出现的症状。它们可以在长达数年时间内相继的出现或同时出现。大部分起病隐匿,少数起病急骤并伴有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1)复发性口腔溃疡(recurrent oral ulceration):每年发作至少3次,发作期间在颊黏膜、唇缘、唇、软腭等处出现不止一个的痛性红色小结继以溃疡形成,溃疡直径一般为2~3mm。有的以疱疹起病,约7~14天后自行消退,不留瘢痕。亦有持续数周不愈最后遗有瘢痕者。溃疡此起彼伏。本症状见于98%的患者,且是本病的首发症状。它被认为是诊断本病的最基本且必需的症状。(图1,2,3)。
(2)复发性外阴溃疡(recurrent genital ulceration):与口腔溃疡症状基本相似,只是出现的次数较少,数目亦少。常见的部位是女性患者的大、小阴唇,其次为阴道;男性的阴囊和阴茎。也可以出现在会阴或肛门周围。约80%有此症状。
(3)皮肤病变:皮肤黏膜损害是本病的一个主要症状,占95.7%。皮肤损害有如下4种:
①结节性红斑:是皮肤损害中最多见的一种,主要在下肢,特别是小腿,有时也可发生于上肢及躯干,以伸侧面多见。皮下结节一般为蚕豆到胡桃大,深浅不一,有疼痛和压痛,皮肤色淡红、暗红或紫红,质地偏硬。从几个至几十个不等,无规律散在分布。1个月左右可自行消退,但易复发。或为一面消退,一面新发。多数是夏天较重,极少破溃。部分结节红色范围可超过结节面积,越向外颜色越淡,似有一红晕环绕(图6)。
②血栓性静脉炎:主要发生于下肢,有时也发生于上肢,为触之发硬的皮下索条,有局部压痛。若发生于皮下深部,则体检时仅有皮下索条感;若发生于皮下浅表静脉,可有不同程度皮肤表面发红和高起皮肤的索条状物。浅表性血栓性静脉炎也可继发于静脉注射药物之后。
③毛囊炎样及疖样损害:男性多于女性,毛囊炎样损害多于疖样损害。该种皮损可发生于体表任何部位,多见于头、面、胸背及阴部。皮损多少不一,可反复发作,以夏天为重。这些皮损基底浸润较显著,顶端脓疱较少,周围红晕较大,并伴有不同程度的硬结。细菌培养呈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
④针刺反应:注射(肌肉、静脉)、针灸等刺伤皮肤真皮层,24~48h后即可在针刺部位产生带红色的丘疹,中心有脓疱,以后逐渐结痂,此种反应称为针刺反应。1周左右消退。病情活动期多呈阳性,有特异性诊断意义。有时针刺反应为阴性,此时用生理盐水注射,一般在24h后可于针刺部位出现脓疱。必须强调,即使针刺反应阴性,也不能排除白塞病。
(4)眼损害:以眼部症状为白塞病的主要表现,也称眼白塞病,其主要特征为一过性、回归性渗出性炎症。眼球各组织均可受累,早期表现为角膜炎、结合膜炎、巩膜炎及虹膜睫状体炎伴前房积脓等。反复发作后,则主要表现为脉络膜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以及眼底出血、玻璃体浑浊等,随着病情的发展,最后可导致失明。眼部损害可为单侧性,也可为双侧性。
结合膜炎、角膜炎、巩膜炎都是在血管炎的基础上,由于炎症化学刺激或其他有害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血循环障碍而造成的。结合膜炎也呈回归性发作,每次发作持续3~5天。可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角膜炎。经久不愈者常常造成角膜溃疡,甚至可发生角膜穿孔。有时在结合膜炎、角膜炎反复发作的基础上,可出现继发性白内障。
典型虹膜睫状体炎伴前房积脓并不多见,前房积脓为无菌性,细胞成分为中性粒细胞,内含少量纤维蛋白。白细胞主要来自炎症性虹膜。视网膜炎的特征为急性回归性发作,表现为视盘发红、浑浊,视网膜白斑、出血等。玻璃体浑浊为本病眼部损害的主要表现之一,每次发作都可使之加重,这种改变先于前房浑浊。玻璃体浑浊是由于周围毛细血管炎性渗出所造成的。同玻璃体内膜相连的乳头周围放射状毛细血管的渗出物,容易进入玻璃体,刺激内膜而形成肉芽肿组织。同理,与睫状体后环脉络膜相连接的部位周围也容易形成肉芽肿组织。玻璃体与睫状体后环脉络膜处形成的肉芽肿,是造成玻璃体浑浊的主要因素。
口腔溃疡要警惕白塞氏病
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慢性疾病,多在青壮年时期发病,以复发性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皮肤和眼部病变为特征。白塞病发病率不高,大众对其认识甚少。在我国北方,该病患病率不低于14/10万。由于白塞氏病好发与中国人、伊朗伊拉克人等国,又被称为丝绸之路病。
口腔溃疡通常是白塞病的首发症状,与一般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并无太大区别。溃疡呈多发性(一般为3~5个),常累及软腭和口咽,有剧痛。开始为“小结节”,很快发展成米粒至黄豆大小的溃疡,圆形或不规则形,边缘清楚但不整齐,深浅不一,溃疡底部可有浅黄色覆盖物,周围可见红晕。与此同时,80%的白塞病患者合并有生殖器溃疡( 男性患者主要发生在阴囊和阴茎部位,女性患者主要发生在阴唇、阴道和子宫颈),一般比口腔溃疡深而大,数目少,疼痛剧,愈合慢。
除溃疡外,该病还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如眼球(前葡萄膜炎、后葡萄膜炎、视网膜炎、视网膜血管炎,可以累及眼睛各层)、关节(50%的患者有关节炎)、 神经系统 (5%的患者有神经系统病变)、心脏(瓣膜损害、心肌炎、心包炎)、血管(血栓性静脉炎、静脉血栓形成、大小各级血管的炎症、血管瘤)、胃肠道(消化不良、便秘、胃肠道溃疡、胃肠道穿孔)、肾脏(肾小球肾炎 、淀粉样变)、皮肤(结节红斑样、痤疮样、丘疹样皮损)等。
经常口腔溃疡 当心白塞病
主要表现为口腔、生殖器溃疡
白塞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遗传、感染、生活环境因素导致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关,从青少年到老人都可患病,中青年更多见。“白塞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口腔溃疡、疼痛,多数溃疡会自行好转,但会反复发作。”
此外,生殖器溃疡、眼炎、面背部痤疮样皮疹等也是常见症状,男性及女性生殖器溃疡一般单发,不一定每个患者都有;眼睛病变,表现为眼睛红肿、疼痛、畏光或视力下降、视物不清;有些患者面部、胸背部或其他部位现“青春痘”样皮疹,类似“疖子”;不少患者还会出现关节疼痛或肿胀。
口腔溃疡1年超3次 或为白塞病
我们身边经常有人得口腔溃疡,如果是偶尔不小心咬伤后发生的,这不是问题。假如无明显原因就出现口腔溃疡,一年超过3次,就提示存在白塞病的可能。“现代人的食物营养都比较丰富,口腔溃疡往往不是维生素B缺乏所致,所以口服维生素不会有效果。有些人不太把口腔溃疡当回事,这是不对的,经常口腔溃疡必须引起足够重视。”
为什么会得白塞病
白塞病的发病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可能和遗传、环境、感染、免疫等因素有关系,具体如下:
(1) 遗传:如地中海地区部分白塞病患者有明显的家族遗传模式,日本 5% 白塞病患者中有明显的家族遗传史,但白塞病具体的病变基因目前还不清楚。
(2) 环境:白塞病多发生在地中海、中东、中国和日本,这些地区有较高的白塞病发病率。
(3) 感染:白塞病可能与病毒、细菌感染有关,也可能与结核感染有关。
(4) 免疫:白塞病患者的体内产生了针对口腔黏膜和一部分血管壁的抗体,也就是给口腔黏膜和血管壁贴上了「敌人」标签,使得保护机体不得病的部分警卫细胞把他们当成了敌人,并对他们展开了攻击,造成口腔黏膜和血管壁的病变。
口腔溃疡或是性病信号
白塞病最常见的损害是口腔溃疡和外阴溃疡。反复发作的口腔溃疡通常是白塞病的基本损害,和一般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区别不大。一般在软腭或口咽出现3~5个米粒状的溃疡,或深或浅,一般有痛感,中心有黄色坏死的基底。溃疡持续1~2周,愈合后不留瘢痕。白塞病的生殖器溃疡更加特异,男性生殖器溃疡如果发生在龟头和阴茎,症状相对明显,而阴囊溃疡的症状较轻。女性生殖器溃疡可发生在大小阴唇或阴道壁,但症状轻重不一,甚至可能无症状,需通过妇科检查发现。据报道,临床上,不少白塞病的生殖器溃疡常被误诊为性病,久治不愈。这类病人如果伴有常发的口腔溃疡,很可能不是性病,而是白塞病。
除了口腔、生殖器溃疡,白塞病还可导致身体其他部位受累。如皮肤,出现毛囊炎、结节性红斑、痤疮样皮疹、血管炎等;眼部受累出现虹膜炎、葡萄膜炎、视神经病变;关节炎,可累及膝关节和踝关节;此外,肺部、胃肠道、肾脏、神经系统也可能出现病变。如果出现复发性口腔溃疡,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可以诊断为白塞病:1.反复发作的生殖器溃疡;2.眼部病变;3.皮肤病变;4.针刺试验。殷操表示,白塞病目前不可根治,但通过免疫调节疗法对病情进行控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口腔溃疡,是某些性病的“警号”
殷操表示,门诊上也接触过治疗口腔溃疡却查出感染梅毒、艾滋病、尖锐湿疣的患者,主要由于口交造成,表现为发红充血、口腔溃疡和白斑,但症状区别于复发性口腔溃疡。这类患者不能只是单纯治疗口腔溃疡,需要结合皮肤病科和性病科进行系统治疗。
1.梅毒。殷操说,有些病人不知道自己患上梅毒,只是来看口腔溃疡,但经初步检查怀疑患上梅毒。患者一般下唇出现黏膜斑溃疡糜烂,是高起的灰白色斑块,摸上去像硬币那样硬,不像复发性口腔溃疡常见的黄色荚膜和红色边缘,没有明显的疼痛。医生一般会询问患者病史,并结合梅毒血清学试验进行检查确诊。
2.艾滋病。多数艾滋病人有口腔表现,发病初期出现口腔糜烂,往往先到口腔科就诊。艾滋病患者口腔黏膜上特别是软腭上出现大片灰白色假膜,可以擦除,但一般没有疼痛感觉,可通过HIV抗体筛查和确诊。
3.尖锐湿疣。口腔尖锐湿疣多数通过口交传染。患者会在上颚或舌下长出红色乳突状、菜花状的增生物,有灰白色也有粉红色。
4.淋病。患者感染淋球菌性口炎时,黏膜会充血发红,溃疡上面覆盖黄白色荚膜,容易被擦掉,形成出血性创面。
白塞氏病与性病都有什么区别呢
白塞氏病与性病都有什么区别呢?白塞氏病是一种很严重的血液疾病,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那么,白塞氏病与性病的区别都有什么?淋病和梅毒与白塞氏病是病因完全不同的疾病。白塞氏病尽管有会阴部溃烂,但不是感染所致。白塞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不会传染。
肯定地说,白塞氏病不是性病。它与淋病和梅毒的区别在于:淋病是由淋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性传播疾病。在男性,潜伏期为2—14天,通常开始有尿道轻度不适,数小时后可有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尿道炎症状。并有龟头红肿,阴茎痛性勃起,尿道口可流出黄色或浅黄绿色脓液。
白塞氏病与性病都有什么区别呢?
在女性,通常于感染后7~21天出现症状,一般症状轻微,少数严重。子宫颈和较深的生殖器官是最常受感染的部位。可表现为宫颈发红变脆,有粘液或粘液脓性分泌物(液体),白带增多,呈粘液脓性,有恶臭。尿道口红肿,前庭大腺开口处红肿。
与白塞病不同,男性的龟头和女性的大、小阴唇均无明显溃疡表现。
而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感染引起的另一种性传播疾病。潜伏期约3—4周,—期梅毒病变称为硬下疳。开始为小米粒大的斤疹或硬结,随之表面迅速出现糜烂或浅在溃疡。大多单发,性质坚硬、不痛,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周围呈堤状隆起,为暗红色。基底平坦,无脓液,表面有膜,不易除去。硬下疳多见于外生殖器部如冠状沟、龟头、子宫颈、大小阴唇,偶可见于眼睑、口唇、舌等处。
由上可见,淋病和梅毒与白塞氏病是病因完全不同的疾病。白塞氏病尽管有会阴部溃烂,但不是感染所致。白塞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不会传染。
白塞氏病与性病都有什么区别呢?以上为您介绍了白塞氏病与性病的区别,为了提前很好的预防白塞氏病这种疾病,我们首先要对这种疾病有很好的了解,而且一定要注意正当的饮食习惯,而且一旦发现自己的病情,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这种口腔溃疡是性病
白塞病最常见的损害是口腔溃疡和外阴溃疡。反 复发作的口腔溃疡通常是白塞病的基本损害,和一般的复发性口腔溃疡区别不大。一般在软腭或口咽出现3~5个米粒状的溃疡,或深或浅,一般有痛感,中心有黄 色坏死的基底。溃疡持续1~2周,愈合后不留瘢痕。白塞病的生殖器溃疡更加特异,男性生殖器溃疡如果发生在龟头和阴茎,症状相对明显,而阴囊溃疡的症状较 轻。女性生殖器溃疡可发生在大小阴唇或阴道壁,但症状轻重不一,甚至可能无症状,需通过妇科检查发现。据报道,临床上,不少白塞病的生殖器溃疡常被误诊为 性病,久治不愈。这类病人如果伴有常发的口腔溃疡,很可能不是性病,而是白塞病。
除了口腔、生殖器溃疡,白塞病还可导致身体其他部位受累。如皮肤,出现毛囊炎、结节性红斑、痤疮样皮疹、血管炎等;眼部受累出现虹膜炎、葡萄膜炎、视神经病变;关节炎, 可累及膝关节和踝关节;此外,肺部、胃肠道、肾脏、神经系统也可能出现病变。如果出现复发性口腔溃疡,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可以诊断为白塞病:1.反复发 作的生殖器溃疡;2.眼部病变;3.皮肤病变;4.针刺试验。殷操表示,白塞病目前不可根治,但通过免疫调节疗法对病情进行控制,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白塞氏病有哪些保健方法
白塞病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与病人的精神状态,情绪有很密切的关系。精神压抑,焦急,紧张,情绪变化等因素都可能导致病情加重。因此,患者要注意调节心情情绪,缓解消除紧张与焦急的情绪,保持自身的心情愉快。患者还要以科学积极的立场去面对疾病,既不要轻视白塞病但也不要形成恐慌,树立治愈的决心信念,坚持正规治疗,要有绝对的决心信念击败疾病,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治愈白塞病。
在白塞病患者的家庭护理中要注意的事项有:在饮食起居学习工作上养成良好规律,杜绝不良的卫生习惯,减少和避免加班熬夜,忌过度劳累,戒烟忌酒; 平时应注意做到心平气和,不要生闷气发牢骚,消除不良刺激因素。
白塞氏病保健方法具体有什么!相信以上的治疗,对您有一定帮助,出现口腔疾病选择正规的口腔医院进行治疗,祝您早日康复。
这些病会导致外阴溃疡
非特异性外阴炎
非特异性外阴炎是在细菌、阴道分泌物或其它物理、化学因素刺激下而发生的外阴部炎症,炎症一般仅限于小阴唇内外侧,严重时外阴部肿胀、充血、溃疡。女性平时应保持外阴的清洁、干燥,少穿化纤内裤。
白塞病
白塞病是一种全身性的血管炎症病变,以黏膜溃疡为临床特征。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出现口腔溃疡,之后会出现较少次数的生殖器溃疡。
女性白塞病的生殖器溃疡部位主要在外阴和阴道,溃疡深大,疼痛剧烈、愈合缓慢。目前白塞病病因还不明确,可能是感染、遗传、环境以及免疫功能多因素作用的结果。
白塞病应该如何治疗
1.口腔溃疡+阴部溃疡
杨岫岩教授介绍,白塞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口腔溃疡和外阴溃疡。外阴溃疡包括生殖器溃疡和肛门周围溃疡。男性的生殖器溃疡如果发生在龟头和阴茎,症状会比较明显,而阴囊溃疡的症状则较轻微。女性生殖器溃疡可发生在大小阴唇或阴道壁,症状轻重不一,有些甚至没有症状,需妇科检查才能发现。临床上,不少白塞病的生殖器溃疡常被误诊为性病,久治不愈。这类病人如果伴有常发的口腔溃疡,很可能不是性病,而是白塞病。
2.口腔溃疡+眼睛毛病
白塞病还常常侵犯眼睛,早年人们还曾经将白塞病称为“眼、口、生殖器综合征”。杨岫岩介绍,眼部的症状多样,早期常常累及葡萄膜,以虹膜睫状体炎为突出表现;累及后葡萄膜者常常只是出现视力下降,而没有其他的眼睛症状,只有通过眼科检查才能判断;白塞病也可以是结膜炎、巩膜炎、角膜炎等,严重的可继发青光眼、玻璃体混浊、眼底视网膜炎、视神经炎等。临床症状主要是眼红眼痛、视力减退、畏光流泪、异物感、飞蚊症和头痛等,通常表现为慢性、复发性、进行性病程,致盲率可达25%。如果有眼科疾病,而久看眼科不愈或反复发作,又伴有常发的口腔溃疡(每年3次以上)者,需要警惕白塞病,建议到风湿免疫科会诊。
3.口腔溃疡+皮肤问题
杨岫岩介绍,白塞病还可能表现在皮肤上,如严重的痤疮、结节性红斑、伤口难愈合、针刺反应等。如果痤疮多,且多数痤疮都出现红肿和脓疱,持续时间较长,又伴有常发的口腔溃疡,就要高度警惕白塞病。结节性红斑多发生在下肢,也可出现在全身其他部位。如果结节性红斑伴有常发的口腔溃疡,要注意白塞病。即使不伴口腔溃疡,也要注意其他风湿免疫科疾病所致。
白塞病有个特点,就是伤口难愈合。临床上常见这类病人,伤口化脓难愈合,医生按照常规思路以为是感染,使用大量抗生素无效,后追问病史发现病人有常发的口腔溃疡的历史,诊断为白塞病,重新调整治疗方向才使伤口愈合。同样,白塞病病人在打针或抽血时,针口会出现持续两天以上的小红肿或小脓点,这种现象称为“针刺反应”,是白塞病的重要特征。
4.口腔溃疡+关节疼痛
有些白塞病病人口腔溃疡比较轻,每年只发作3~5次,不会成为就医的理由,而关节疼痛则比较困扰病人的生活。如果关节疼痛又有常发性口腔溃疡,要警惕白塞病。
5.口腔溃疡+血管问题
白塞病本身就是一种血管炎,其口腔溃疡就是由于口腔黏膜下的小血管炎症所致。虽然多数病人只是损害黏膜,也有一些病人会出现全身其他部位的血管炎。白塞病的血管病主要是动脉炎和静脉炎,会导致动脉狭窄和梗死、动脉瘤、静脉血栓等。所以,不幸患上血管炎的病人,需要回忆一下自己是否有常发性的口腔溃疡,如果有的话要及时告诉你的医生,以便在诊治过程中少走弯路。
6.口腔溃疡+心脏瓣膜病
大多数的心脏瓣膜病是由于在儿童少年期咽喉部感染了链球菌而引发的风湿热所致,称为“风湿性心脏病”。杨岫岩介绍,白塞病也可引起严重的心脏瓣膜病,多是青壮年以后起病,而且病情发展迅速,数月内就出现顽固性心功能衰竭,心脏外科医生不得不给病人施行手术,更换人工心脏瓣膜。但由于白塞病本身容易出现无菌性脓肿和伤口不易愈合,常常出现“手术很成功”,但术后人工瓣膜不稳定或数月内脱落,而导致病人死亡。如果术前能正确诊断“白塞病所致的心脏瓣膜病”,邀请风湿免疫科会诊,进行抗炎与免疫治疗,控制疾病的活动,将可大大提高治疗的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