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科学刷牙 使用少量牙膏
怎么科学刷牙 使用少量牙膏
每次刷牙,挤出一颗豌豆大小的牙膏即可。使用过多的牙膏会产生大量的泡沫,让你以为自己已经刷了很久,从而过快结束刷牙。
什么牙膏刷牙效果好
含氟的。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龋齿,而且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并不会过量摄入氟。根据美国儿童牙科学会(AAPD)最新指南,只要孩子开始萌出第一颗牙,就可以使用含氟牙膏。
早晚不同牙膏交替使用
3周后,牙刷是细菌集中营
口腔专家指出,牙刷一般使用30天左右就会产生污染,细菌数量高达百万,等于9杯抹布水的细菌量,相当于29个一元硬币的细菌量。平时人们用后不注意消毒,在潮湿的环境下往往使细菌迅速繁殖,反而造成口腔细菌感染,对人体极为不利。
生活中很少人会做到一个月换一把牙刷,有些人长期使用劣质牙刷,不但不能清楚口腔细菌,反而致癌物亚硝胺形成,引起口腔严重,长期以往刺激口腔细胞,引发口腔癌。
早晚不同牙膏交替使用
保护牙齿,除了要选对牙膏,其使用方法也有讲究,早晚分别用不同功能的牙膏。
由于牙刷常处于潮湿状态,病原体易滋生繁殖,专家建议可将牙刷放在远离潮湿的卫生间外,特别在流感高发期,准备两把牙刷,早晚交替使用,可有效防止因牙刷潮湿而引起的感染。此外,由于牙刷接触牙齿和口腔的每个角落,不少病菌藏于缝隙之中,应定期清洗和更换,可用消毒柜给牙刷进行消毒,或者将牙刷存放在双氧水里,专家建议最好每两个月要更换一次牙刷,避免对人体造成健康威胁。
在欧美先进国家,有80%以上的人会在早晚分别使用功能不同的牙膏,从而更好地保护牙齿。对于这个做法,中华口腔医学会牙周病学组委员、日本齿学博士毕良佳教授也非常赞成。他说,大部分口腔问题是由细菌引起的,人体口腔分泌的唾液具有杀菌功能。在白天,唾液分泌量是晚上的3—4倍,容易抑制细菌产生,且白天进食多,口腔内易残留食物残渣。所以,白天所用的牙膏应该注重清洁功能,去除异物和异味,提高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
当人处于睡眠状态时,唾液腺分泌不足,干燥会导致口腔酸化。这种情况下,很容易繁殖口腔细菌,从而引发各种口腔问题。晚上用的牙膏应以抑菌杀菌为主,以减少可供细菌滋生的营养物质,预防龋病。
单一用清洁功能的牙膏在抗菌上差强人意,而只用抑菌牙膏,可能造成菌群失衡,导致口腔疾病。另外,牙膏包装上提到的美白、脱敏、止血等功效,都只是辅助性的,不能靠一支牙膏“一劳永逸”。想要美白牙齿,要从生活习惯入手,少抽烟,喝完茶要漱口;牙齿过敏的人,少吃酸冷食物;如果长期牙龈出血,可能是牙周疾病的信号,应该去医院对症治疗,千万别把希望就寄托在牙膏上。
温水刷牙减少刺激
牙齿适宜在30~36℃下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如果长时间使牙齿受到骤热或骤冷的刺激,不仅容易引起牙龈出血和痉挛,而且会缩短牙齿的寿命。
尤其是中年人,由于牙面磨耗和牙周萎缩,牙本质暴露,牙齿易出现敏感症,遇冷热酸甜就感到牙齿酸软。反复的过冷、过热的刺激,会导致牙髓炎,损害牙齿的健康。用温水漱口刷牙,可避免这种刺激,减少牙髓炎症的发生。
美白牙膏不宜长期使用
牙科专家建议大家不要长期使用美白牙膏,特别是通过颗粒摩擦的牙膏会破坏牙齿表面的牙釉质,使牙齿表面变得粗糙,牙渍更容易沉积在牙齿表面。含氧化物牙膏的主要成分是双氧水,尽管其浓度较低,但仍有可能对一部分敏感人群的口腔造成一定的刺激,如发酸、怕凉、肿胀等。
要保持牙齿的长期洁净、美白,刷牙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定要保证每天刷牙3次和正确的刷牙方法。任何牙膏都不能彻底消除牙齿色斑,只能起到保健、预防或改善“黄牙齿”的作用。此外,如果有喝咖啡、有色饮料习惯的人,最好能及时用清水漱漱口,减少色素沉着的机会,并定期去医院洗牙、看牙,在不清楚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牙齿变色之前,不要盲目相信美白牙膏的所谓神奇功效。
日常护牙的小妙招
1.和你的牙医定期“约会”
经常进行牙科检查,防患于未然,不要等到牙齿疼了,有问题了再想着如何去治疗。比如每年都去洗牙,在孩子换牙的时候带着孩子多去检查几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能帮你省下大笔金钱和时间。
2.学会选牙刷
根据成年人、少儿、幼儿口腔大小的不同,我国牙刷标准规定了刷头尺寸。成人牙刷较大,少儿牙刷较小,幼儿牙刷最小。刷毛毛面长度最大不超过42毫米,刷毛高度不超过13毫米,刷丝的直径在0.2~0.3毫米之间。买牙刷时只要注意看,就能买到合适的大小。
3.牙膏首选“普通型”
牙膏是刷牙的辅助用品,具有磨擦作用和去除菌斑,清洁抛光牙面,使口腔清爽的作用。牙膏分为普通牙膏,氟化物牙膏和药物牙膏三大类。如果牙齿健康情况较好,选择普通牙膏即可。加氟牙膏可以防龋齿,但要注意国家规定,加氟牙膏游离氟应在400~1200Pm之间,这对于人体是安全的,且4岁前的儿童不宜使用。
药物牙膏会有一定抑制致病菌和非致病菌的生长的效果,但不宜长久使用,因此建议几种牙膏换着用。
4.恰当使用漱口水
如果本身没有牙周疾病和口腔问题,用温水漱口偶尔使用无酒精漱口水就可以了。因为漱口水本身虽然清洁力,主要起到的是去除异味的作用,所以在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偶尔使用,就可以了。
怎样正确选用含氟牙膏
目前,药物牙膏层出不穷,品种繁多,消费者无所适从,特别是选用含氟牙膏要谨慎,使用要更加小心。选用氟化物牙膏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在低氟区可用,高氟区禁用。饮水中含氟量低于lPPM可以使用,高于2PPM不宜使用。
少年儿童慎用,学龄前儿童禁用。因为少年儿童自我保护能力差,多数为被动刷牙,敷衍了事,牙缝中残留的牙膏刷不干净,4岁以下的幼儿甚至将漱口水和牙膏一起吞下去,危害性更大,每次刷牙必须要由大人监督。
重工业密集地区不能用。在生产过程中,氟随“三废”播散污染环境,使该地区氟含量增高。据统计,一座年产4~5万吨的磷肥厂,每小时要排出废气3.5万立方米,其中含氟约50公斤,大大超过安全量。
建议生产厂家在牙膏盒上标明“氟化物有毒,刷牙后不能残留”字样的警句,提示人们防患于未然。
老人慎用。50岁以上的人各器官功能降低,出现内分泌失调,极易产生骨质疏松症,如果再用含氟牙膏,无疑是火上加油。
在使用含氟牙膏之前,必须进行防止氟中毒的教育,正确掌握刷牙方法,刷完牙后必须将牙缝中残留的牙膏彻底清除干净,更不能将牙膏和漱口水吞入腹中。
学龄前儿童使用含氟牙膏时每次用“黄豆”大小的膏体的用量。学龄前儿童使用含氟牙膏时,一般挤到牙刷上一公分以内,一般是豌豆大小就可以了,刷完以后,要把牙膏漱干净,吐掉不要吞下去。
乳牙龋齿真的不要紧吗
1. 龋齿是如何形成的
牙菌斑(plaque)是由食物的残渣,唾液和口腔内的细菌组成.当进食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时,牙菌斑里的细菌把食物代谢为酸性物质,使牙釉质的矿化物受侵蚀,这就是早期龋齿. 这时牙齿的表面形成白斑.及时采取洗牙,除牙垢和涂抹氟化物可以重新使牙釉质矿化,逆转龋齿的病变.否则,牙菌斑反复作用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所产生的酸性物质将持续破坏牙齿,最终产生龋齿.
最易引起龋齿的食物是高糖食品如甜品,果汁,和易粘黏牙齿的食品如葡萄干,花生酱等.还有, 频繁,持续的进食含糖食品如不断的吃零食,喝果汁,牛奶等是造成龋齿的重要原因.
2. 如何预防龋齿
避免吃/喝含糖量高的食品和饮料:如甜品,果汁.
吃饭时再吃/喝含糖食品或饮料.而不要在饭间不断地进食这些食品和饮料.
晚上刷牙后不要让宝宝再喝奶或饮料
宝宝出第一颗牙后就要为他刷牙了.
3. 用含氟牙膏给宝宝刷牙
美国儿科医学学会建议:所有的宝宝一旦出牙,父母应该用少量含氟牙膏给宝宝一天刷两次牙.<3岁的宝宝,使用很薄的一层含氟牙膏,大概覆盖儿童软牙刷的一半即可, 或者用像一粒大米大小的牙膏.到3岁时可使用黄豆大小的含氟牙膏;3岁以上孩子的使用量比黄豆稍大即可.
刷牙后,不要给婴幼儿漱口,以免误吞氟化物,同时使这些极少量的氟化物继续作用于牙齿上,以充分发挥护齿作用.
4. 氟化物涂膜牙齿预防龋齿
大量科学研究显示,氟化物涂膜对于减少和预防龋齿非常有效.美国儿科医学学会建议,当婴幼儿出乳牙后就应该接受氟化物涂膜,这种治疗可以一直持续到5岁.
氟化物涂膜可以每三个月作一次,一年不少于两次.
5. 婴幼儿健康体检是儿科医生给宝宝护理牙齿的最佳时机
婴幼儿每次做健康体检时,唯儿诺的儿科医生都会检查宝宝的口腔和牙齿.此外,我们还可以做氟化物涂膜,预防宝宝发生龋齿.
日常刷牙误区有哪些
【1】牙刷蘸水后挤牙膏牙齿刷不净
大多数人刷牙时,习惯性地先把牙刷蘸湿了再挤牙膏。但事实上,如果牙刷是湿的,挤上牙膏后,就很容易起泡沫,嘴里有了太多的泡沫,人就感到已经刷了很长时间的牙,其实并没刷干净。另外,牙刷蘸水,泡沫一堆就很难慢慢刷牙了。牙膏本来不是用泡沫来洁净牙齿,而是靠里面的清洁成分和牙刷与牙齿的摩擦。摩擦越细微、时间越长,则刷得越干净。
温馨提示:牙刷不蘸水,挤上牙膏慢慢刷,渐渐出些细微的泡沫,牙膏的清洁成分才能被发挥到最大。
【2】牙膏不要挤得太多会导致肝中毒
牙龈疾病会诱发心脏病,该病给心脏健康带来的危害比吸烟和胆固醇过高更大。另外,牙龈疾病还会增加中风、骨质疏松、呼吸疾病、糖尿病等的风险。牙膏中有几种活性成分令人担忧。牙膏中广泛使用的化学物质“月桂醇硫酸钠”被认为可能会导致肠胃病和肝中毒;会令口腔更容易溃烂,患口腔癌。牙膏中的研磨剂也被认为会伤害牙龈,令牙龈更易受到侵害。
温馨提示:刷牙的时候不要以为牙膏越多越好,不要挤得太多;不要频繁刷牙,控制一日三次。
【3】长期用电动牙刷易损伤牙龈
电动牙刷是通过快速旋转,使刷头产生高频振动,瞬间将牙膏分解成细微泡沫来清洁牙齿。这种操作方式让电动牙刷具有不可控性,即方向、力度都是事先设定的,不能人为操作。对于牙齿不整齐的人来说,有些牙齿间隙是刷不到的。电动牙刷的刷头偏硬,长期使用可能损伤牙龈。
温馨提示:医生建议不要长期使用电动牙齿,特别是儿童防御能力更弱,最好不要用电动牙刷。如想用可与手动牙刷交替使用。对于牙龈脆弱的人,用前还要咨询医生。
【4】软毛牙刷可保护牙龈的观点
目前,人们选择牙刷都有一个误区,认为牙刷材质越软越好,这样不容易伤到牙龈。其实不然,用软毛牙刷刷牙时力量不好掌握,刷得太轻了,口腔里的食物残渣和细菌不易清除干净;用力过大,就会损伤牙龈,也会减短牙刷的使用寿命。牙龈受伤大多数是由于牙刷使用久了,形状变得不规则,才容易刺破牙龈。
温馨提示:一般来说,选择刷毛软硬度中等、刷头较小的牙刷较适宜,牙刷头要宽窄适当:成人一般不超过4列、儿童不超过3列刷毛;长短适中:一般覆盖2-3个牙面,便于刷牙时面面俱到。
【5】牙刷放置很重要不当易存细菌聚集
医师通过仪器检测发现,使用一周,牙刷上的细菌量是几乎抹布水的十倍。牙刷的放置使用不当会停满各式各样的细菌,包括肠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放射线菌、念珠菌等,引发多种疾病。大家使用牙刷的某些坏习惯,也常导致牙刷成为细菌的聚集地:比如家人牙刷集中放在一起,刷毛互相摩擦或共用漱口杯,造成细菌间接传递;牙刷头下脚上放置也很常见,这样,刷毛处于潮湿温暖的杯低,无法保持干燥,易孳生细菌。
温馨提示:建议大家保持牙刷干燥、每三个月定期更换牙刷,以减少入口的细菌。
【6】老用抗菌牙膏容很易过敏
如今大家都很重视口腔清洁,不少人选择使用抗菌牙膏。而最新研究表明,牙膏中常见的抗菌化学物质三氯生可能会干扰人体免疫系统,进而诱发过敏症。长期使用抗菌牙膏更容易造成牙龈过敏,需要限制使用。如今市面上销售的一些消炎牙膏,会加入消炎的化合物,比如三氯生,能够缓解牙龈、牙周炎症。但这类牙膏不宜长期用,否则容易造成口腔菌群失调。
温馨提示:对口腔健康的人来说,选择具有清洁功能的牙膏就行。如出现过敏立即停用就会好转。
【7】美白牙膏只能去除牙齿表面的色斑
现在,市场上各种各样的美白牙膏特别多,但也有人在不断地提出疑问:美白牙膏真的能美白牙齿吗?“美白牙膏中大多含有过氧化物、羟磷灰石等成分,利用摩擦和化学漂白的原理去除牙齿表面的着色。但这种洁白牙齿的功能也只能去除牙齿表面的部分色斑,不能解决本质的问题。
温馨提示:美白牙膏对内源性色斑基本没有效果,要想真正起到美白效果,还得用贴面、烤瓷牙、超声波洗牙等专业手段。
【8】含氟牙膏危害大小孩别用
不少家长给孩子使用的牙膏就是成年人使用的牙膏,其实这样做是不科学的,儿童应该用专业的儿童牙膏。而且3岁以下的儿童不宜使用含氟牙膏,因为儿童在刷牙过程中容易吞咽牙膏,含氟牙膏摄入后对身体、牙齿有一定的危害。如果摄入过量的氟会使牙齿产生一些斑点,严重时还会使牙齿变黄,表面粗糙,容易缺损,或致氟中毒。
温馨提示:4岁以前的儿童应禁止使用含氟牙膏。4~6岁的儿童应在家长指导下使用,每次用量一般为黄豆粒大小。青少年可以使用含氟牙膏防止龋齿的发生,但饮用高氟水地区的人们不宜使用含氟牙膏,以免引起氟中毒。
【9】全家不要共用一支牙膏
生活中,很多家庭都是一家人共用一支牙膏,殊不知,很多口腔疾病会因此交叉传染。因为共用同一支牙膏,如果其中一人感冒,或患有口腔疾病,在刷牙的过程中,感冒病毒、口腔细菌很容易残留在牙刷毛缝中,在牙膏口与牙刷相互摩擦下,又会将病毒、细菌传播到其他人的牙刷上。
温馨提示:专家建议,最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牙膏,并要选择小管的,以减少细菌传播的几率。同时牙膏应经常更换品牌。长期使用同一种牙膏,可能会使一些有害的口腔病菌产生耐药性和抗药性,从而使牙膏失去作用。
而且,每个人应按照不同的口腔状况,选用不同的牙膏。
【10】牙膏放太久小心用了会中毒
研究发现,牙膏内所含的许多化学物质如发泡剂、摩擦剂、黏合剂以及香料、防腐抗菌药物等,存放一定时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不仅引起牙膏变质,还会降低牙膏的去污与保洁作用。一般来说,牙膏的保存期为10个月,超过了此期限,极易变质。有些过敏体质的人使用了变质的药物牙膏后,还会引起过敏反应。
另外,铅质外壳的牙膏存放时间过长,铅离子会进入牙膏内,长期使用可能会发生慢性铅中毒,导致神经传导缓慢、智力发育停滞、理解能力衰退等。
温馨提示:使用牙膏应注意生产日期,超过10个月的牙膏不宜再使用。
刷牙前牙膏要不要沾水 科学的刷牙时间
科学的刷牙时间是每天早,中,晚进食后各刷一次牙,每次刷牙时间需达三分钟,牙齿的三个面都要刷,这样才能达到清洁牙齿的功效。
宝宝牙齿护理注意事项
第1次刷牙:出牙前
如果家长认为给宝宝刷牙,是牙齿长出来以后才需要做的事,那就大错特错了。要想让宝宝有良好的口腔卫生环境, 宝宝的“刷牙”工作需要从长牙之前开始。
此时不必使用牙刷,而是用干净的纱布缠在妈妈的手指上,蘸上一点温开水轻轻擦拭宝宝的牙龈。最好是宝宝吃完奶之后,帮助宝宝及时清理,既可以把牙龈上残留的乳汁清理掉,同时也可以起到帮助宝宝按摩牙龈的作用,并且还可以让宝宝适应刷牙这件事,为以后宝宝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提前做准备。
第1次使用牙刷:出第一颗牙
待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的时候,开始改用牙刷来给宝宝刷牙,最开始可以选择能套在妈妈手指上的硅胶牙刷,有了之前的纱布清理口腔,宝宝也更容易适应。
还可以选择海绵质地或小头、软毛的牙刷,一定要根据宝宝的月龄来选择牙刷的大小、质地及软硬程度等。
此外,牙刷给宝宝使用前,一定要仔细检查刷头刷面是否平坦、刷毛是否尖锐等,以免伤害宝宝娇嫩的口腔和牙龈。宝宝的牙刷一定要定期更换,至少3个月要更换一次,以免细菌滋生,影响宝宝的口腔卫生。如果宝宝抵触刷牙,可以多通过游戏或看刷牙相关的绘本等形式,来帮助宝宝对刷牙培养起兴趣。
第1次使用牙膏:1岁以后
宝宝1岁以前可以用清水来刷牙,1岁以后可以选择可吞咽的宝宝专用牙膏,因为太小的宝宝很难配合将牙膏吐出来。
此外,一定要控制好牙膏的使用量,3岁前每次给宝宝使用的牙膏量米粒大小即可,3-6岁每次使用豌豆大小的牙膏即可。
3岁以前不要使用含氟牙膏,3岁以后高氟地区不必使用含氟牙膏,低氟地区也一定要控制好牙膏的使用量。
此外,给宝宝刷牙,除了要科学地使用牙刷、牙膏,还要配合牙线的使用,因为牙刷也不能彻底地清洁牙齿的邻面,而邻面也是容易导致 龋齿发生的高风险因素,因此配合牙线的使用,才能更好地清洁宝宝的牙齿。
第1次看牙医:最迟1岁之前
当宝宝长出第一颗牙齿的时候最好带宝宝到牙科进行第一次牙齿检查,一是可以让牙医整体评估宝宝的口腔环境,给妈妈提供系统科学的护牙指导;此外,还可以让宝宝熟悉牙科的就诊环境,以便日后养成定期检查的习惯。
宝宝第一次造访牙科,最迟也应该安排在1岁以前。宝宝两岁以后,最好每半年到牙科进行一次常规的牙齿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口腔问题。
第1次做窝沟封闭:3岁第一颗乳磨牙
除了日常养成良好的刷牙、护牙习惯,还要定期带宝宝进行系统的牙齿检查。此外,为了进一步降低宝宝的龋齿风险,要及时做好窝沟封闭,即3岁时对第一颗乳磨牙、6岁时对第一颗恒磨牙以及12岁时对第二颗恒磨牙,都要及时进行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指不损伤牙体组织,将窝沟封闭材料涂布于牙冠咬合面、颊舌面的窝沟点隙,当它流入并渗透窝沟后固化变硬,形成一层保护性的屏障,覆盖在窝沟上,能够阻止致龋菌及酸性代谢产物对牙体的侵蚀,以达到预防窝沟龋的方法)。
并且,宝宝一旦出现龋齿或其他口腔问题时,千万要带宝宝及时就诊。
容易伤害牙齿的几个事情
1、美白牙齿太过头
过度漂白牙齿会使牙釉质变弱,酸性物质更容易腐蚀牙齿,导致牙釉质出现损伤孔。牙釉质一旦受伤将无法恢复,容易导致牙神经暴露,使牙齿过敏。
2、吃得太酸
为了保护牙齿,应当避免大量喝苏打水、橙汁、红酒,或吃柠檬等酸性食物。原因是酸性食物吃太多也损伤牙釉质。
3、冷热交替
太烫的食物会导致牙釉质膨胀。如果此时大口喝冷饮,会导致牙釉质突然遇冷收缩,产生头发丝一样的裂纹,久了就易患龋齿。
4、拉锯式刷牙
刷牙时太用力会加剧牙齿表层釉质的磨损,造成牙齿过敏和牙髓暴露。建议选择软毛牙刷,采取画圆圈的动作,避免拉锯式用力猛刷。另外,如果牙刷使用2~3个月就出现刷毛弯曲,就是刷牙用力过大的一个明显信号。
5、牙膏类型没选对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利用“相对齿质损耗”(RDA,也称牙膏磨损值)给牙膏分级。普通牙膏的RDA为70,美白牙膏为100,超过150的为高磨损级,不建议使用RDA超过200的牙膏。吉尔斯博士建议,最好选择含氟牙膏,氟化物虽然无法使牙釉质再生,但可以使牙齿更坚固。
6、牙齿当工具
很多人习惯用牙齿开啤酒瓶或撕开包装袋等。美国儿童牙科医学会会长沃伦·布里尔博士表示,牙齿是用来咀嚼食物的,而不是开瓶器等工具,经常这样做极易导致牙齿断裂、移位等。
7、刷牙时间短
很多人每天只刷一次牙,每次刷牙也是草草了事。吉尔斯博士表示,刷牙时间太短、次数太少、刷牙马虎都会大大增加牙菌斑及龋齿危险。建议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应刷够2分钟。另外,每天至少用牙线清洁一次牙缝。